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目前此頁面已過於龐大,可能影響載入及儲存效率,建議優先使用徵求意見制度發起討論(↓查閱相關議題)。 |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2025年4月管理人员申请投票正在进行中,参见投票列表,欢迎参与。
- [公告] 規範序言羅列別名、將WP:擾亂性編輯更名WP:擾亂并正式確立為指引、正式确立仲裁委员会选举规则及仲裁方針不信任條款的修訂已經通過。
- [公告] 調整兩岸四地用語格式手冊中國籍表記的規定、將禁止歧視方針替換為軟重新導向、修正Wikipedia:界面管理员及提議將Mediawiki保護改名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凍結定期批量提刪小小作品的規定、有關申請權限與申請解除權限的方針條文與申請區的放置問題及提升巡查員的門檻,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Module:ISO 3166/data的子頁面的地名設置事宜及Jpn、Kor等模板是否應改以langx等模板為基礎的事宜,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重新引入用戶查核,請踴躍參與討論。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正在討論相關籌備事宜及固化未來部分動員令籌備事項,請踴躍參與討論。
- [调查]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进行一项对社群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欢迎各位参与调查并加入讨论。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誤用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Qqqyyy惡作劇內容的書籍 | 22 | 10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6:55 |
2 | 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 24 | 7 | MintCandy | 2025-04-24 19:18 |
3 | 電力/電功率/电能 | 2 | 2 |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 2025-04-24 12:37 |
4 | 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皇帝谥号 | 6 | 4 | Babaibiaobin | 2025-05-02 14:15 |
5 | 请留意Thần Đồng Cổ Nhạc创建的谥号消歧义页面 | 1 | 1 | Jimmy-bot | 2025-05-02 16:14 |
6 | 关于设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及举办残奥编辑松的建议 | 9 | 5 | CreeperDigital1903 | 2025-04-26 09:33 |
7 | 各國最低工資列表 | 4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4 |
8 | 「丁先皇」的本名說法 | 2 | 2 | 阿南之人 | 2025-04-28 12:09 |
9 | “最后一次的讲演”条目问题 | 6 | 3 | Liulyxandy | 2025-04-23 22:26 |
10 | 基本電學 | 1 | 1 | Jimmy-bot | 2025-05-03 00:14 |
11 | 命名一致性判決請求:「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的中文翻譯 | 6 | 4 | Nebulatria | 2025-05-01 14:35 |
12 | 像这种自然村是否符合收录准则? | 22 | 5 | 糯米花 | 2025-04-26 02:27 |
13 | 关于新闻动态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4:00 |
14 | 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 | 62 | 15 | 1F616EMO | 2025-05-03 00:21 |
15 | 更名程序的基準 | 3 | 3 | Ericliu1912 | 2025-04-30 20:39 |
16 | 哪些周深歌曲符合收录标准 | 1 | 1 | 糯米花 | 2025-04-30 01:55 |
17 | 請求搬出沙盒條目:戰神賽特(War God Seth) | 3 | 3 | Babaibiaobin | 2025-05-02 14:00 |
18 | 关于闽越都城的争议 | 32 | 4 | 自由雨日 | 2025-05-02 13:14 |
19 | 「冨」 | 4 | 4 | Kethyga | 2025-05-02 18:44 |
20 | 主席的玉照没了 | 3 | 3 | The Puki desu | 2025-05-02 14:08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西库翁 § 译名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語譯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详见我与@御坂雪奈:在User_talk:御坂雪奈#闽越都城的讨论。争论焦点是城村汉城是否是闽越都城--Perinbaba(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7:10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Lead Vocal:cn及tw為「主唱」;hk為「主音歌手」,這個轉換針對的是一個演唱團體的Lead Vocal(名詞)。然而「主唱」一語不止這個用法,其他地區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經常把「主唱」用於描述一首歌曲是誰唱的,「主唱」可以是動詞(歌曲由誰「主唱」),也可以是名詞(「主唱者」之省略),這種用法的出現機率比描述一個演唱團體要大得多。我早年發現這問題後,自己便採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動詞變為「主音歌手」,但事實上中維音樂相關條目內存在不少歌曲由誰「主唱」這樣的語句,編寫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轉換問題,而該些音樂相關條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轉換,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耶稣」模版使用的标准图像系一BBC创作的复原图,其可靠性并未被普遍接受。经考察,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多数只是在介绍耶稣历史的条目中作为资料提及,并未将其接受为「耶稣标准像」。直接在模板中使用此图像,恐令读者误解为此形象可靠或被广泛接受。故此提议删去或变更,请教社群意见。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Everybody請注意:是時候對漢服爭議作出裁決了!請大家都來參與
我本是對No1lovesu讓步,提出消歧義方案,但看來諸位並未理解爭議在何處。煩請比較我的版本:漢服·芄蘭版本、漢服運動·芄蘭版本,與當前版本(亦煩請細心閱讀,尤其是漢服的「名稱」一節,與「漢服運動」的「Top」與「評價與爭議」這兩節,分歧較大)。
我二人根本分歧在於,漢服是否是一類獨立的服飾體系,如同和服、韓服、滿服。我認為是,而No1lovesu認為不是,他認為是多類服飾體系的泛稱。也即:我的版本是描述一個服飾體系,他的版本是描述多個服飾體系。
他不讓我添加支持「漢服是一類獨立的服飾體系」的學術來源,所以我的提案是:要麼讓我添加這些來源,要麼分開這兩種主題,各不相擾。
@方的1P、Yel D'ohan、Huangsijun17、Hikaruangeel、Fire-and-Ice:,也請@Hamish:發表意見,這次參與者較多。
—芄蘭(留言) 2020年6月9日 (二) 14:06 (UTC)
今天我才發現,No1lovesu竟然從2017年就開始監守「漢服」詞條,任何人的編輯,幾分鐘之內他就改過來。現在是社羣對這事作出裁決的時候了!
- 少數人對漢服的理解(No1lovesu):泛指漢人衣服,包括清代漢族穿過的、但本來是滿族服飾的長袍、馬褂、旗袍,以及上世紀流行的中山裝。
- 大多數人對漢服的理解(我):一種起源於先秦的漢族服飾,不包括長袍、馬褂、旗袍,以及中山裝。
請支持漢服消歧義,分開這兩種理解!!!
--芄蘭(留言) 2020年6月5日 (五) 16:06 (UTC)
- (!)意見:WP:内容分歧(「不能仅仅因为对同一主题有不同立场,便将一个条目分拆成多个条目。」)--方的1P(留言) 2020年6月5日 (五) 16:18 (UTC)
- 並非同一主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6日 (六) 19:46 (UTC)
- (!)意見:整個條目應該併入中國服飾史。--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5日 (五) 23:27 (UTC)
- 歷史與服飾並非同一主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6日 (六) 19:46 (UTC)
- (!)意見,你们真这么搞,改列表得了。有本事每朝每代服制特点都写一条。——Hikaruangeel(留言) 2020年6月6日 (六) 01:50 (UTC)
- 如有編者有興趣,可以創建唐代漢服、明代漢服條目,不勝歡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6日 (六) 19:46 (UTC)
- ??请使用可靠来源说明汉服有几种定义?Fire Ice 2020年6月6日 (六) 17:33 (UTC)
- 有的,在漢服條目已經列舉上百個可靠來源。主要為以上2種含義,此外漢代曾經有漢服/楚服之分,歷史記載只出現過1次,可忽略。芄蘭(留言) 2020年6月6日 (六) 19:46 (UTC)
- 原创研究积重难返。建议该条目删后重建。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6月8日 (一) 15:17 (UTC)
- 中國人穿的衣服不能叫漢服難不成是要叫中服喔= =,唐服不是漢服、旗袍不是漢服、綸巾也不是...,條目如果不是講漢民族的服飾,那你乾脆創立秦朝衣服算了,大多數人對漢服的理解「一種起源於先秦的漢族服飾,不包括長袍、馬褂、旗袍,以及中山裝」??????????????,你是有統計過還是只是你在唬爛而已,怎麼看都像是原創研究。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8日 (一) 15:44 (UTC)
- (!)意見汉服可否理解为汉族服饰与汉朝服饰的区别?消歧义吧。——Huangsijun17(留言) 2020年6月9日 (二) 04:36 (UTC)
- @UjuiUjuMandan、Milkypine、Huangsijun17:可能是我表達得不好,你們完全沒有理解在討論什麼。請見我的版本漢服·芄蘭版本與漢服運動·芄蘭版本芄蘭(留言) 2020年6月9日 (二) 14:06 (UTC)*
- 你除了说看你的版本和当前版本之外,还说了啥嘛?(所以你想讨论什么,说清楚好吗)--【汉符】与中华**共存亡2020年6月9日 (二) 14:53 (UTC)
- @kiraclyne:他不讓我添加支持「漢服是一類獨立的服飾體系」的學術來源,所以我的提案是:要麼讓我添加這些來源,要麼分開這兩種主題,各不相擾。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0日 (三) 04:25 (UTC)
- ˊ_>ˋ我把我的問題羅列出來
- 首先是「漢服,是一種起源於先秦的漢族傳統服飾,又稱華服,古籍中亦作衣冠、衣裳、漢衣服等」以及「漢服,泛指漢人的服飾,也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以及相對於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漢人服飾的概念」:我就想問問這個先秦是有多先秦?三星堆和仰韶算嗎?由於我沒有那個8本來源書籍,無法得知是不是這8本都認同漢服是起源於先秦的漢族傳統服飾,但[1]肯定不是。
- 名稱章節改為定義與記載並無不妥,畢竟這裡是闡述「汉族」這個名稱的脈絡。
- 在漢服運動中,你的版本注重「《失落的文明——漢族民族服飾》網帖的影響」,然而這是不確實的說法,網帖固然有很大的影響,但不能說這之前沒有「漢民族服飾」的思考產生。
- 既然有「康乾時期江南部分農民著裝仍保有部分晚明風格」,那麼為什麼前面還需要寫上「但男子易服在終清一代,是否及何時得到全面執行仍有爭議。」
- 「漢服的重新興起由民眾主導」:一樣,我沒有書,所以我不曉得書本是不是這樣敘述,但推行的人基本上都是民眾,寫這段也是很多餘(如果有外星人推行那麼加上這段我覺得OK)
- 我只是大概看一下版本間的差異,然而就算是這樣我也不懂你的訴求,消歧義和處理兩人不同的編輯習慣可是兩回事= =,你和No1lovesu之間的問題也和消歧義一點干係也沒有。--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9日 (二) 16:05 (UTC)
- @Milkypine:
- 艾媒網那個不是論證「先秦」,而是論證「漢服是一種服飾體系」。有關時間,有的認為起源於商,有的認為更早:沈從文《中國服飾史》說「根據文獻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於夏商時期,到周代已經完善。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然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為服裝的通稱。衣袖有大小,衣長出現長大寬博式樣。」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中寫「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了上衣下裳這種基本形制,是可以信得過的。在甘肅出土的彩陶文化的陶繪中,就有這種上衣下裳或衣裳相連的形制」,又說「安陽殷墓出土玉人立像。衣作交領,頭戴帽……商代頭上已戴了較高的冠。」
- 不是「名稱章節改為定義與記載」有問題,而是他刪除「本世紀」兩大段文字,這兩段是寫與周星、華梅等人相反的學術或媒體觀點,並且闡述這種觀點的接受程度。
- 這一說法來自2010年中國新聞週刊的專門報道,並未有來源反駁之。目前所知本世紀最早穿漢服,就是在2002/03年。不過這句話不是爭議焦點。
- 那些農民在清末都改穿襖褲,所以這話是說乾隆之後,禁令的執行情況和作用影響。
- 因為No1刻意強調少數種族主義言行(但他找不到直接證據,只有幾個二手來源引述)的作用,他引用Leibold這個單一來源,說漢服就是漢網虛構和煽動起來的,我才必須要這樣寫,我引用的來源說明這些網站只起到一部分作用。
- 他不讓我和其他人添加支持「漢服是一類獨立的服飾體系」的學術來源,只允許說「漢服是多種服飾的泛稱」這樣的觀點,所以我的意見是:要麼讓我添加這些來源,要麼分開這兩種主題,各不相擾。
- @Milkypine:
- (!)意見:条目现有的版本只是说汉服“是一个复杂且充满争议与分歧的概念和话题”,没有踩谁也没有捧谁,你却总是想着给它下定论并让其“在两岸得到推广,并逐渐知名于全球”起来了,你觉得这样可行吗?你想添加支持另一种观点的来源,不过还请不要在获得共识之前私自下定义。也请注意在编辑时遵守WP:可靠来源、WP:非原创研究,好嘛?--SEX! 2020年6月10日 (三) 05:30 (UTC)
- 哦,no1就在楼下呢,要么你跟他商量商量?至于你说的定义,我只是在单指首段(就你这样也甭提别人的表述中不中立了)。在踩谁捧谁我不知道,也懒得管这么多。至于你说你的来源都是可靠的,那还请阁下回复楼下的质疑,光是强调没用,谢谢。--SEX! 2020年6月12日 (五) 04:32 (UTC)
- (※)注意:某人說的「漢服是漢民族網」的來源根本不是由本人加上的,所以根本不存在「拿了一個『漢服是漢民族網』的博客來源到處說嘴」的情況,而且這個一手來源是條目中一些指出漢網是個種族主義網站的學術來源的附設,寫在條目中也無妨。本人再次提醒各位,某位用戶經常發表違背事實的言論,基於善意推定原則,本人依然會推斷他的行為是無心之失,盡管這種無心之失已經發生過無數次。--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4:36 (UTC)
- 自欺欺人,現在再來看看這些精彩言論:「漢網的定位是漢民族門戶網站」、「漢網歷來所做的一切……是為了大漢民族的甦醒凝聚復興」、「一切為了漢族!為了漢族一切!」、「喚醒漢族民族意識、加強漢本位思想理念的宣傳教育……以漢族的偉大復興帶動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漢網作為一個漢民族主義者的交流平台」、「漢網作為一個漢民族主義者的交流平台,一個有漢心的族人聚會的精神家園,她的「自由寬容禮節理性仁義溫和」統統不是給清遺蒙精漢奸偽中華孽畜們享受的!在漢網,它們只能永遠無條件地接受教化!」、「離開了漢本位的原則是肯定要吃大虧的!」、「大漢民族高於一切!民族大義高於一切!漢人萬歲!中國萬歲!」[8];這些話是不是你從該網站拿來的?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5:43 (UTC)
- 再說一次,「漢服是漢民族網」的來源不是由我加到條目的[2],這是客觀事實,其他的都是廢話。--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6:31 (UTC)
- 廢話你還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41 (UTC)
- 「你曾經拿這句話到處說嘴!」
- 「那句話根本不是我說的。」
- 「你自欺欺人!@#$%(下刪N字)」
- 「再說一次那句話根本不是我說的,你自己看看記錄,這是客觀事實,其他的都是廢話。」
- 「廢話你還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56 (UTC)
- 連結都給你貼出來了,在上個討論中瘋狂引用該文作為論據的,No1lovesu。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08 (UTC)
- 反正不是我加上去條目的[3],就這樣。--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3:02 (UTC)
- 連結都給你貼出來了,在上個討論中瘋狂引用該文作為論據的,No1lovesu。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08 (UTC)
- 廢話你還拿來證明自己的正確?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41 (UTC)
- (!)意見:支持現有版本,反對所有芄蘭的搗亂版本——Jaovei(留言) 2020年6月10日 (三) 07:51 (UTC)
- Jaovei出於台獨立場,反對一切本人議題,涉嫌維基跟蹤。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4:06 (UTC)
- 本來沒有爭議的條目,被芄蘭一弄就發生編輯戰,芄蘭一直在維基百科忽略共識,不厭其煩地強迫他人接受其政治觀點,我出來表達一下想法,就被芄蘭定義為騷擾?這裡有誰不知芄蘭的事蹟?——Jaovei(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5:23 (UTC)
- 這條目從2017年就長期編輯戰,會沒爭議?維基是個中立網站,我每筆編輯都出自中立,問心無愧,我就是反台獨,怎樣?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5:46 (UTC)
- 閱讀芄蘭的條目版本和他的發言要相當的仔細和留神,因為他已經不是第一次歪曲其他用戶的主張(這一點有其他用戶者也曾表達過類似的不滿)和參考來源以及原創總結,例如:
- 他說「Leibold這個單一來源,說漢服就是漢網虛構和煽動起來的」,然而事實上Leibold說的是「漢服運動是由種族主義網站漢網所帶起」(2008年有個打老人家的漢服支持者就是那個網站的管理員),他沒有說過「漢服是漢網虛構的」;
- 他說「2002年以來,在中國學生、教師、勞工與企業的努力下,漢服在兩岸得到推廣,並逐漸知名於全球[9][26][27]」,然而他所引用的三個來源根本沒有如此描述,更何況他引用的Reuters和CNN的報導就引述了一些學者質疑「(漢服運動的)漢服」的概念和定義的可靠性;
- 他說「章太炎流亡日本期間,曾重製漢服[24],錢玄同、張大千、陳垣等,亦曾自製漢服[25]」,第一個來源是第一手來源,而且根本沒提及「漢服」,第二個來源是屬於不可靠來源的愛好者網站;
- 他說「Thomas Mullaney等認為,漢服運動的參與者非常多元化,他們各自從該運動中找到了不同的意義和樂趣,當中大部分人的關注點都在時尚及文化方面,而非種族和排外主義[67][68]」,事實是Thomas Mullaney根本沒說過這種話;
- 他說「這種解釋逐步取得中國大陸高校、官方與海外華人、媒體的接受,成為社會的主流意見[70][71][72][73][9][26][27]」,同樣地,這些來源沒一個是如此描述,屬原創總結,當中[26][27]還是上述提到的Reuters和CNN的報導,更不用說那篇CNN的報導就提到了漢服運動是一種屬於少數的亞文化,既然是亞文化那又怎會是主流意見(試想想,學術界裡為何不存在收錄了「(漢服運動的)漢服」一詞的漢語詞典或與中國服飾史有關的工具書);
- 他提到了中國服飾史專家沈從文和周錫保的論述,然而事實是他們兩位根本沒有在他們的任何著作中提到「漢服」,文化人類學家周星指出,【「(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在「漢網」創建的新詞】,且【學術用語中的「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0日 (三) 15:07 (UTC)
- (※)注意:閱讀你的發言需要更仔細、更留神,以上這5點,每一點都在以偏概全,正如你對這兩個概念的解釋:
- 「他們認為漢人的民族服裝有一套自己的完整傳統,認為漢服是以華夏漢族的禮儀文化為基礎,通過歷代漢人王朝推崇周禮、象天法地而形成的具有獨特華夏民族文化風貌性格、明顯區別於其它民族傳統服裝的服裝體系和從黃帝到明末清初漢族傳統服飾」,當你把這樣的表述,放在「他們宣傳漢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和漢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之後,你不是就是在用Leibold去否認「漢服運動是復興了漢服這一傳統服飾」這樣的觀點嗎?不就是告訴讀者「漢服這個概念是被捏造」的嗎?
- 我引用的三個來源,艾媒網《漢服產業報告:漢服愛好者超200萬,市場銷售額將達14.1億,產業周邊延伸》,完全能夠證明漢服已經得到推廣並知名,參與者非常廣泛;CNN「Wearing pride: Centuries-old Chinese fashion is making a comeback」,完全能夠證明漢服得到推廣,並且CNN強調其是 Centuries-old Chinese fashion,而不是最近被發明的服飾,並且是 making a comeback,並且強調說是Some enthusiasts有不同定義,CNN標題中的表述與Carrico argued that ……這種表述,說明Carrico這類解釋才不是主流。此外,CNN還用來證明「其有知名度」;Reuters「Hanfu movement sweeps China in revival of traditional culture」也是同樣這樣說,Chinese for ‘Han clothing’, “Hanfu” is based on the idea of donning costumes worn in bygone eras by China’s dominant Han ethnicity. Some of the most popular styles are from the Ming, Song and Tang dynasties.這兩句話放在前面,說明Reuters是默認這種解釋,而Those who have studied Hanfu say……,說明Reuters並不默認Kevin Carrico的解釋。此外,「自2002年來」,由上下文的內容即可知,自然可由上下文的來源可證,難道要我在這裡引述20個來源,證明「中國學生、教師、勞工與企業的努力」嗎?
- 「章太炎流亡日本期間……」是用的一手來源,不錯,但是維基從未說一手來源就是假的。這句話確實不嚴謹,不過也要結合章太炎的意圖來看,“吾家入清已七八世,殁皆用深衣殓,吾虽得职事官,未尝诣吏部,吾即死,不敢违家教,无加清时章服。”所以他才在日本缝制交领衣,上绣“汉”字。關於張大千, 有其自畫像證明,關於錢玄同騰訊轉載中華讀書報也有記載,關於陳垣,1947年辅仁大学社会系汉式学位服有照片可證明。這兩句話確實不嚴謹,可以修改表述。
- Thomas Mullaney這個來源是防止你破壞和回退的時候,匆忙之下標記錯了,這裡應該只有Sam Gaskin這個來源「Fantasy, Not Nationalism, Drives Chinese Clothing Revival」。
- 「這種解釋逐步取得中國大陸高校、官方與海外華人、媒體的接受」,這句話從漢服運動一步步擴大,參與者越來越多就可知,所附的來源也完全可以論證這點,香港大公報「4月30日,广东共青团联合小红书发布《90后和00后爱什麼──青年“向上的生活”报告》,指穿汉服、用国货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潮流。汉服,“汉民族传统服饰”的简称。2002年,一群年轻人悄然於网络论坛上开始复兴汉服,不顾周围异样目光,穿上自己动手缝製的简陋汉服走上街头之时,谁都不曾想到,近20年后国潮当道,汉服晋身“网红”。」又說:「各地景区纷纷举行的汉服主题遊览活动更是多如牛毛,去年8月广州南沙湿地举行汉服观荷嘉年华,大批汉服爱好者前来品茗、观荷。汉服也走上了艺术舞台。2019年12月13日,本我表演坊汉服剧《桂园夜话》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首演成功,创下了剧院周一星剧场的话剧类首秀票房新纪录。在社交媒体、传统节庆及商家的多方作用下,汉服爱好者和汉服消费都呈现高速增长趋势。」這些完全可以論證漢服被接受並且被社會所承認。該段文字裡從北京服裝學院的教授,到政協委員,到阿里巴巴,到方文山,到華服日受熱捧,完全可以證明比你的Carrico那種解釋強,完全是主流解釋。CNN的原文是:「The movement, which started in the early 2000s as a fringe subculture on online forums and websites, has now stepped out onto the streets.」CNN是說一開始是亞文化,而不是說現在還是亞文化。
- 你說沈從文沒有提到漢服?錯。沈從文是對漢服這個詞提的少,而不是沒提到這個事物。而且單單就這個詞來說,也不是沒有!「其服飾反應了在輿漢民族進行長期文化交流中,各自發揚民族傳統的發展軌跡……元代延祐元年參酌古今蒙漢服制,對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統一規定。漢官服飾仍多為唐式圓領衣和襆頭;蒙古族官員則穿合領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層為便於馬上馳騁,最時興腰間多褶的辮線襖子、戴笠子帽。」
- 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5:39 (UTC)
- 中國服飾史專家周汛和高春明在出版的工具書《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中將漢服一詞定義為: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漢代服飾;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
- 前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華梅則指出:中國古籍中的『漢服』,主要是指區別於漢人以外的民族的漢人服飾的一種概念。
- 愛知大學教授、文化人類學家周星指出:「漢服」概念在古代並不常用,現代「漢服」是由漢服運動參與者所想像的一種傳統服飾。在學術用語中,「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漢服」在當今學術上是一個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
- 綜合上述可靠學術來源,如果有讀者要理解「漢服運動的漢服」為「被捏造的概念」,那也是讀者自己的個人理解,對此身為只管添加學術來源的編輯者的我不對此負責也不必負責。
- 那篇艾媒網的《漢服產業報告》指出「汉服爱好者人数仅约200万人是一个相对小众的群体,但这一群体支撑的消费规模突破10亿元,说明这一群体的消费力强并且消费热情高、粘性大。」而且當中「200万人」這個數據是由「漢服資訊」這個網站得出來的,是否可靠值得質疑。
- 【2003年,中國大陸漢民族主義者創辦推廣「傳統漢族服飾」和「漢文化至上主義」的民族主義網站「漢網」。】是Andrea Balbo,Jaewon Ahn,James Leibold 和 Kevin Carrico 的觀點,而周星則指出【「(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在「漢網」創建的新詞】,綜合可見,漢服運動的「漢服」一詞,是由漢服運動支持者所新創的漢語詞。
- 根據周星的學術可靠來源:【漢服運動的支持者屬於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有別於中國主流意識的亞文化群體……中國的主流意識傾向於把唐裝和旗袍等服飾視為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的民族服飾,而漢服亞文化社群則對此主流意識持不同意見,或對此作出抵制,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社群中營建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和本社區風氣畔和環境,以及建構與特定歷史認知和服飾文化見解相關的主導性輿論。現時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
- Jianhua Zhao: 【hanfu, the classic Han Chinese clothing that claims to date back to the Yellow Emperor. The hanfu movement is espoused by a small group of Han activists, whose view seems to be quite ethnocentric to the general population and not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government.】
- Thomas Mullaney這個來源最早是我加的,可惜被某人「匆忙之下」亂解讀了;
- 漢服運動近年來的確是有所推廣,但「has now stepped out onto the streets」不等於否定了這個曾經只在網上出現的亞文化不再是亞文化,至於「汉服爱好者和汉服消费都呈现高速增长」,得到推廣也不等於這個亞文化社群已經跳出了亞文化的圈子,任何人都不能因為一件事物在近年受到關注的情況增加或認識的人愈來愈多就一下子斷定那件事已成為主流概念,那是原創總結。更何況,正如我之前所言,學術界根本沒有收錄「(漢服運動的)漢服」一詞的漢語詞典或與中國服飾史有關的工具書,唯一一本收錄了漢服的工具書,是《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然而書中對漢服一詞的定義為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並非漢服運動所定義的「漢服」,而且使用《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中的漢服定義的學術著作也不少。
- 「Those who have studied Hanfu」也很清楚地表示出Kevin Carrico是一名漢服研究者,從有多家主流媒體採訪他的研究學說看來,身為一名研究漢服的專家,他在漢服領域上的話語權相當值得關注,也絕對屬於可靠來源。
- 沈從文等學者的著作中沒有「(漢服運動的)漢服」這一概念,某程度論證了上述學者指出的「(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約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被創建的新詞」。另外,劉洪濤所著的《沈從文小說與現代主義》中,有一段很有意思:「你可以替沈從文辯解,說這本來就符合湘西的歷史事實:苗漢雜處,相互融合,不分彼此。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第一,他接受、同意了這種「融合」,把他當成合情合理的現實面不予重視。第二,顯然這一辯解把沈從文那些發生的苗鄉,卻被作者「漢化」(人物說漢語、著漢服)的故事也包括在所謂的融合之內」。
- 另外,本人認為犬風船的把條目刪除後重建的建議值得參考,某位編者在之前的討論中說「漢服幾千年的歷史,漢服運動不過就是個微不足道的小插曲,根本不用在條目中介紹,頂多一句話提及就好。所有爭議可以放在漢服運動中討論」也可行。--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7:37 (UTC)
- (※)注意:
- 你的版本:「漢服,泛指漢人的服飾,也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以及相對於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漢人服飾的概念」,這個論斷就不客觀、不中立,「漢服是漢民族的傳統服飾」才是更為普遍接受的觀點,光這裡我就舉了9個來源,不要再拿著03年的大辭典,還有華梅和周星,這幾個非常有限的觀點跳針!你的版本:「2003年以後……漢服運動支持者始將該詞解釋為從黃帝(或漢朝)到明末清初的漢族傳統服飾」,用「漢服運動支持者」囫圇概述學者們的觀點,非常不客觀、不中立,這一詞從漢服運動出發,令讀者相信只有支持漢服運動之後才能持有這種理解,你怎麼不把華梅、凱大熊這些人說成「漢服運動反對者」,說「漢服,漢服運動的反對者認為泛指漢人的服飾」?
- 其他等會再編輯,現在有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35 (UTC)
- 艾媒網的論述,已經將漢服作為「一種獨立的服飾體系」看待,這一來源是論證商業調研機構對此概念的認可。究竟是200萬人、還是2000萬人,還是2億人,平時穿此一服飾,與對漢服概念的認識,沒有關聯。此外,200萬數字並非不可信,該數字是經由對淘寶商家的調研統計測算,此後艾媒網捨棄了對「漢服資訊」的引用,而進行獨立研究,2020年第一季度報告指出:「2019年汉服爱好者规模达356.1万人,同比增长74.4%;汉服消费者购买力强,中高端汉服需求最大,超七成汉服消费者单均消费超300元;不断扩大的市场基础、高消费能力以及高用户粘性令汉服市场引来井喷,2019年市场销售额达45.2亿元,同比增长318.5%」,這說明當年的「200萬」,比凱大熊「被想象的服飾」可靠得多!
- 根據北京服裝學院楚艷副教授「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和中國人民大學李路路教授「這件消失了300多年的衣裳,重新回到了中國公眾的視野」,漢服並非新創的漢語詞。單就這一詞而言,存在於古籍;單就其內涵而言,不但古已有之,而且是古今相通。
- 周星屬於可靠來源,但我版本中也有大量與之觀點相左的可靠來源,如中國旅遊報評論員汪昌蓮的觀點:「近年来,从专家、学者、大学生到普通市民均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汉服文化的复兴。可以说,汉服已经从一个鲜为人知的模糊概念,变成了有严谨定义、典籍研究、理论支撑、实践队伍、媒体关注的一种文化现象,并且迅速走进人们的视野,与现代生活日渐和谐共存。」可見不可盲從周星。
- Jianhua Zhao的觀點同周星,上文已駁,此處不贅。
- 主流概念,是相對於非主流概念,那麼我就要問:我們這種概念有天津市政府、中國大陸人大、政協委員、中國大陸高校、《漢服論》作者李晰、西安美術學院院長楊曉陽、台灣詞人方文山、中國共青團、中國旅遊報、路透社、商業調研機構在內的數百至數千萬人的支持,並且是當今的支持,請問你的Kevin Carrico、James Leibold、周星有幾個人支持?你的大辭典又是什麼時候的大辭典?2003年,ps3還未上市啊!
- Kevin Carrico上文已駁,不贅。
- 沈從文的確未專門對漢服這個詞作出論述,但其「從周代出土的人形,按滿族習俗統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文物看,服飾裝飾雖然繁簡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國服裝的基本形制,衣裳遂成為服裝的通稱。衣袖有大小,衣長出現長大寬博式樣。」「清王朝於1644年,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髮易服。」完全可作為支持「漢服是一種獨立服飾」的證據,當然,這個漢服不是你的「泛指漢人服飾」的漢服!
- 正如上一條所揭示的,如果你認為「漢服」「泛指漢人服飾」,那麼,沈從文的話就無法支持「漢服指起源先秦的、作為獨立服飾體系的漢服」;相反,則可支持之!關鍵在於用這個詞描述什麼事物。在我們所說的事物,根本就是不同事物的這一情況下,漢服消歧義是唯一解決之道。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02:27 (UTC)
- 艾媒網那篇文章沒有資格代表整個業界,而且凱大熊認為「擁有寬袖、輕飄長袍、腰部束帶和鮮艷顏色為特徵的『漢服』是一種被發明的服飾,其現代倡導者聲稱它由黃帝發明,並且被中國人穿了千年,直到有人第一次將自己穿着漢服上街的照片上傳到網上後,這一『特別』的照片在網民中造成轟動,整個中國到處都有人模仿他這誇張的行為。在這一過程中,漢服也從想像中的、被發明的傳統轉變為熒幕上遙遠的圖像,最後成為中國街上可實際穿着和辨認的物理存在」,該篇艾媒網文章的論述,結合凱大熊的研究,是論證了「這誇張的行為」和「被發明的服飾」成為了「中國街上(更加可見的)可實際穿着和辨認的物理存在」。
- 「漢服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服飾」與「漢服泛指漢人服飾」並不衝突,事實上有不少學術來源也是將清朝時期的漢人服飾歸納為漢人的傳統服飾;至於「這件消失了300多年的衣裳,重新回到了中國公眾的視野」,漢服運動對漢服的定義事實上並不統一,有的認為是清朝前的漢人服飾,有的認為是黃帝至明末的漢人服飾,有的認為是漢代至明末的漢人服飾,有的認為是黃帝至明末清初的漢人服飾等等等等,而事實上,就算是漢服運動本身也有論述指出清朝時期的漢人女裝並沒有被強制更易,而是在潛移默化下逐漸改變。更有學者指出,辛亥革命年間在中國某些地區也同時保留了明代式樣的服飾,所以漢服是「消失了300多年的衣裳」這個定義,明顯是一個爭議性甚大的定義。張跣很早就指出,有學生在網上發布「既非官方又非學術漢服標準」,加上周星指出「(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約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被創建的新詞」,由此可見稱漢服為「消失了300多年的衣裳」的人,很有可能就是照搬了網上的「既非官方又非學術」的定義,亦可得知「(漢服運動的)漢服」絕對不是古今通用之詞,而是新造之詞。
- 從數百萬一下子說成是數千萬,大躍進嗎?一個約200萬人的亞文化社群,當中有人大、政協委員、中國大陸高校以及一些學者參與,實在不奇怪,畢竟中國有14億人來著,而且周星事實上也說過漢服運動支持者的圈子近年正在擴張,當中也有政客和學者,但他依然稱其為「亞文化社群」(實際上周星與該名網上評論員汪昌蓮的觀點有部分是「互相交融」的,但留意前者的論述出自一名人類學學者,後者則出自一名網上評論員);中國共青團支持的是「華服日」,不是「漢服日」,兩種概念或有相似之處,但並非對等,更不用說有不少漢服運動支持者對此感到反感;另外希望有人不要把一些媒體的報導不合理地拉向支持的一方,如果我去採訪法輪功人士或法輪大法以及在報導中使用了一些法輪功團體的詞彙,也不代表我就突然成為了修練者。
- 沈從文並沒有否定清朝時期的漢人主流服飾是「漢人的服飾」,與「漢服泛指漢人服飾」並沒有衝突,更不用也不是沒有使用「漢服泛指漢人服飾」這個定義的學術著作:【臺灣本地人仍然以漢服爲主。光緒三十一年,日本紡織業突飛猛進,日本的棉織類充斥臺灣市場,臺灣同胞的服裝開始起了變化,公務人員已穿著西装了。民國以來臺灣都市人穿西装的漸多。】(洪伯温 《台北地志新探》)。--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0:05 (UTC)
- 「漢服,泛指漢人的服飾,也是一種中國朝代服飾以及相對於中國少數民族服飾的漢人服飾的概念」正正就是最客觀最中立且沒有爭議的描述,而某人那個「更為普遍接受的觀點」,是一種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的亞文化社群的觀點,是一種不存在於任何漢語詞典中的觀點,是一種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
- 漢服運動支持者在2002-2003年間將該詞解釋、定義為「從黃帝(或漢朝)到明末清初的漢族傳統服飾」是客觀描述,某人拿多少個來源也不可能否定這一點。
- 怎麼不把華梅、凱大熊說成「漢服運動反對者」?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甚麼「漢服運動反對者」,亂扣帽子是不好的行為。--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9:11 (UTC)
- 這篇ABC對漢服的報導[4]也提到了漢服運動是一種亞文化:「Ms Li, who lives in Hebei province in northeast China, is a devotee of the Hanfu movement — a subculture where people don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China's dominant Han ethnicity.」稱漢服為「a trend in China where younger citizens dress in Imperial-era clothing」,引述Kevin Carrico的著作指「this fantasy land(of traditional rites and etiquette over and against their everyday experience of the actually existing real China) is exactly what wearers (漢服運動支持者)want, and remain ignorant about the trend's detractors」又引述《China's Millennials: The Want Generation》 的作者 Eric Fish 對漢服運動的描述 :「I see it in some sense as a form of fantasy and escapism, like cosplay or role-playing video games are for a lot of people... Life is tough for youth in modern China's hyper-capitalistic and materialistic society, so subcultures [like Hanfu] that harken back to simpler, romanticised times can be very appealing.」--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11:04 (UTC)
- 2003年的辭典也有解釋什麼是「COVID-19」嗎?不要再拿一個陳舊的辭典來解釋2020年的不同情況。
- 首先,你的這一定義「從黃帝(或漢朝)到明末清初的漢族傳統服飾」,就根本不同於我版本的「漢民族傳統服飾」,先秦不等於黃帝,也不等於漢朝,這個概念根本就沒有得到漢服運動參與者的一致認同,從《漢服論》、《漢服歸來》等等都可以看出,所以你最多說有些參與者是這樣表述。其次,在首段這裡,也根本沒有強調是誰去提出這一概念,因為這概念就是理解的基礎。為什麼不寫「19世紀末,有部分縣志才開始把長袍馬褂列為漢服」?在這裡根本就沒有必要去寫誰提出,如果寫了,無疑是在暗示這個概念是片面的。
- 這些人說漢服是想象,這個運動就是「種族主義、去西方、大漢、漢族至上」,這不是反對是什麼?我說台獨是想象共同體,是種族主義、地域優越主義,那我是在支持台獨嗎?華梅:「我却很难说就应该大为推广这种式样的衣服」,張跣《互聯網時代的種族性民族主義》更有:「漢服運動倡導者為宣揚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假定了漢服……血統的純正性的類概念」這幾近描述法西斯的語言!與事實完全相悖!
- 英文媒體的正面報道俯拾皆是,比這種報道多得多!CBC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ing inspires a budding fashion in Saint John> 、南華早報 <Young people drive revival of China’s ancient Hanfu culture> 、VOGUE BUSINESS <Decoding China’s Hanfu revival> 、新華網 <Discover China: Traditional Han clothing makes a comeback>、REUTERS <China’s Hanfu movement revives ancient culture>、The Star <Traditional hanfu apparel now appeals to more Chinese>,再者ABC <China's younger citizens are reviving Imperial-era garments thanks to the 'Hanfu' trend>這篇文章承認:人們所穿的這種漢服是traditional dress of China's majority ethnic group,並且It regained popularity follow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 suppression of traditions ,還指出是Critics of the trend say it promotes Chinese Han ethnic superiority,你還說凱大熊這種不是批評意見?摘取文章要全面,不要斷章取義、誤導讀者。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02:27 (UTC)
- 艾媒網沒有資格解釋,你有資格解釋?凱大熊做了什麼統計、什麼調查,能證明他比艾媒網更有資格解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4:24 (UTC)
- 希望有人提供艾媒網成為了整個業界的代表的來源;凱大熊是研究漢服運動的專家,受到大量媒體採訪,出版過有關著作,進行過多年的研究工作,其論述絕對是關注度及可靠性甚高的來源。另外我沉思著甚麼時候說過凱大熊沒有提出過批評意見,怕是又有人在歪曲他人主張,誤導他人。
- 那篇報導很明確的指出「the Hanfu movement — a subculture where people don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China's dominant Han ethnicity.」「Life is tough for youth in modern China's hyper-capitalistic and materialistic society, so subcultures [like Hanfu] that harken back to simpler, romanticised times can be very appealing.」,另外,中國的民族傳統和文化遺產至文化大革命幾乎被徹底否定,被破壞殆盡,當中當然還包括了傳統民族服飾。--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4:57 (UTC)
--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4:46 (UTC)
- 看來你對中國大陸商業情形一無所知,艾媒網是大陸著名的調研機構。「2015年1月,艾媒获得由人民日报、亚洲品牌协会、亚洲电视、环球时报、大公网、亚太卫视联合颁发的“中国品牌榜样企业”大奖 。2016年11月,艾媒被授予“2016年度广东十大互联网创新企业”,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袁宝成、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张峰、广州市委常委周亚伟等为获奖企业颁奖;2018年11月,艾媒被授予“2018年度十大互联网新锐企业”,12月,入选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委“两高四新”企业。客戶包括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賓士汽车、东风日产、万达广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腾讯、阿里巴巴、香格里拉酒店等。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分析师观点平均每天被超过100家全球主流媒体,1500家(个)自媒体、行业KOL引用,覆盖语言类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约二十种主流官方版本。」難怪你的描述與大陸漢服實況大相徑庭,你是否未來過大陸?對漢服了解僅是道聽途說?
- 我的問題是凱大熊做過什麼統計、何等調查、哪些研究,使他的「『漢服』是一種被發明的服飾」,比艾媒網更有說服力。你告訴我「凱大熊是研究漢服運動的專家,受到大量媒體採訪,出版過有關著作,進行過多年的研究工作」,這些話跟沒說有何區別?
- 沒錯,確實有說「the Hanfu movement — a subculture 」,但是這句話跟「哪種漢服概念才是主流」沒有一點關係。該報道所說的漢服,是長袍馬褂嗎?該文Critics of the trend引用凱大熊,就表示ABC在這一段之前所說的Hanfu,就是Traditional dress of China's majority ethnic group,就是sweeping sleeves and a flower design outlined in gold and silver thread,就是那些相片裡面的Hanfu. It regained popularity follow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s suppression of traditions,文化大革命有禁止長袍馬褂、中山裝?別再亂講了你。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2:24 (UTC)
- 所以這一家「著名的」調研機構甚麼時候可以代表整個業界,有沒有來源明確指出「艾媒網是中國大陸商業界的代表」。
- 「凱大熊是研究漢服運動的專家,受到大量媒體採訪,出版過有關著作,進行過多年的研究工作」,是證明了凱大熊的來源可靠,有足夠的關注度和可信學術背景等等,這不是甚麼難以理解的事;某人把艾媒網當作是整個中國的代表,擁有絕對的話語權,非要把亞文化說成是主流,是原創研究,這也不難理解。
- ABC的報導根本沒有為Hanfu定立一個詳細的定義,而且長袍,馬褂,斗篷,長衫等傳統漢人服飾在文化大革命時期都被貼上了封建主義和地主階級的標籤,幾乎徹底消失了,我還以為這是常識。--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3:02 (UTC)
- 所以你的「專家」凱大熊,什麼時候可以代表學界,可以代表西方漢學界,甚或代表澳大利亞漢學界?有沒有明確來源指出「凱大熊說的是正確的,反映學界的意見」?艾媒網比凱大熊更可信,凱大熊除幾家媒體之外,可沒有得到賓士、阿里巴巴、騰訊的引用,也沒有覆盖「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二十种主流語言」,更和中國大陸的常識和事實不符!甚至你都無法說出凱大熊的論據何來、是否做過調研!你有沒有旁觀、經歷過大陸的漢服活動,還是說你全部訊息都來自凱大熊?
- 現在凱大熊的觀點和很多來源的觀點是衝突的,難道沒有學過邏輯學「二律背反」嗎?那關於這衝突的漢服概念、對漢服運動的認識、對「漢網宣揚漢族至上」的認定,究竟凱大熊——這個少數的來源是否可靠,你能否給出切實的證明?要知道二手來源也不一定可靠,應當綜合考量才行。「研究漢服運動的專家」,真是蒼白無力的論證!「漢服運動在當今仍然是亞文化」,這一點中國旅遊報等來源和ABC也是衝突的。究竟何者正確?給出證據,不要再重複這些沒有價值的話。如果你不能確定,就讓我添加相左的意見,我也不會刪除原來的觀點!
- ABC所說的Hanfu,顯然是指該文記述人物、所穿著的最近流行的服飾,當然不是長袍馬褂。關於文化大革命,你又是在以偏概全喔,照你的理論,「漢服泛指漢人服飾」,那麼繼長袍馬褂而流行的紅衛兵服裝,顯然也屬於漢服,那漢服怎會消失呢?只要漢人還穿衣服,漢服永遠不會消失。這正是你邏輯所推演出來的乖謬。還有我明明說了中山裝,到你這裡就又無視。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9:24 (UTC)
- 不知道我甚麼時候表示過凱大熊能代表整個學界來著,不明白某人為甚麼又要歪曲他人主張。某人把某家調研機構當成是整個業界的代表,那肯定是有「艾媒網是中國大陸商業界的代表」的來源,希望某人能夠拿出來,而且該篇艾媒網文都說了「漢服愛好者人數僅約200萬人是一個相對小眾的群體」,一個相對小眾的群體怎能被稱為主流;另外,按照某人的邏輯,那篇艾媒網文章有沒有得到中國以外的媒體引用,那篇艾媒網文章有沒有被翻譯成「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二十种主流語言」?那篇文章的重點之一是指出漢服生意近年來增長迅速且發大財,漢服運動圈子發展顯著,而凱大熊等其他專家實際上也提到類似的話,故兩者沒有衝突之處。再說一次,某人的常識和事實是亞文化社群的事實,不是主流社會的事實。
- 凱大熊根本不是唯一一個持有這些所謂「少數觀點」的學者,而且他的觀點跟某人口中的「主流觀點」在更多的情況下是互相符合甚至帶有補充作用,例如在所謂的「主流觀點」中,「漢服」一詞是由網民近代創造的詞,而凱大熊及Leibold等則補充指出該詞是在2002-2003年由種族主義網站漢網網民創造;艾媒網說漢服愛好者是一個小眾群體,而周星等學者則指出該運動是一種亞文化,互不衝突;
- 凱大熊的可靠性我已經說了很多次,不再重複,早前也有其他編者指出他的來源屬於可靠來源,表現得蒼白無力、不斷重複沒有價值的話的明顯不是本人。
- 「那麼繼長袍馬褂而流行的紅衛兵服裝……漢服永遠不會消失。這正是你邏輯所推演出來的乖謬」,又在歪曲他人主張和觀點,老毛病了;「文化大革命有禁止長袍馬褂、中山裝?別再亂講了你」,真不知道是誰在亂講,文化大革命期間長袍馬褂受到嚴重打壓是史實。
- ABC所說的Hanfu到底是100%屬於漢服運動的漢服,或者只是把Hanfu當作是一個模糊不清的概念來使用,並沒有確實答案,倒是以下這些學術文章的漢服定義,是某人口中的「過時的詞典」的漢服定義:【《台灣府誌》上寫「番童皆薙髮,冠履衣布帛如漢」,清國視台灣原住民學童剃髮結辮的行動為漢化成功的指標,清政府好高興,穿漢服蓄髮辮的原住民,服裝儀容終於拿到滿分了。】——蔡蕙頻 《台灣史不胡說》;【不過除了總督府所主張的「漸禁政策」之外,其實在當時還出現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一是,日本政府內部另有人認為對台灣風俗習慣應聽任其自然,勿率加干涉。其二是,來自輿論界,他們認為將來若仍聽任成為日本國民的台籍人士辮髮漢服,實有損日本之體面。】——葉立誠 《台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研究: 以施素筠老師的生命史為例 1910-1960年代》
- 再說一次,那篇報導很明確的指出Hanfu movement是一種亞文化「the Hanfu movement — a subculture where people don the traditional clothing of China's dominant Han ethnicity.」報導中採訪的一名學者同樣指出Hanfu movement是一種亞文化「Life is tough for youth in modern China's hyper-capitalistic and materialistic society, so subcultures [like Hanfu] that harken back to simpler, romanticised times can be very appealing.」另外CNN也說了「The movement, which started in the early 2000s as a fringe subculture on online forums and websites, has now stepped out onto the streets.」(之前已經說過,一種亞文化走上街頭不等於一瞬間便不再是亞文化)。--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10:30 (UTC)
- 既然你不認為凱大熊可以代表澳大利亞漢學界的觀點,並且其
漢服是一套被發明出來的穿著形式……這種聲稱古老,實際上是近年來被發明的民族服裝風格
這一認識,- 為蔣玉秋《漢服》、張灝《漢服審美》、车恂如《漢服說》、李晰《漢服論》、楊娜《漢服歸來》、張夢玥《漢服略考》、陳娜娜《漢、唐、明代漢服設計與對比》、陳蓮《漫談失落的民族瑰寶——漢服》、Vogue、Reuters等等來源徹底反對;
漢服運動支持者聲稱這類型的衣裳形式由神話人物黃帝所發明……認為漢族是被壓迫和被邊緣化的受害者……不是他們理想中的「真正的中國」
這一指稱,- 被上述來源證明嚴重地以偏概全、指鹿為馬(將原文「傳說」說成「聲稱」);
早期推廣漢服運動和漢族至上主義的領導者承認,漢服運動不能排除當中的漢本位……他們的目的就是要為了推廣大漢族主義……中華民族這一概念……是為了削弱中國……沒有大漢族主義,漢服運動就是空洞和沒有意義的
這一指稱,- 為李靜《淺談漢服運動背後漢民族文化的缺失》、郭周卿《當代漢服復興運動的特征及其發展趨勢》、蘇靜《芻議漢服復興》、王芙蓉《漢服運動研究》、付麗娜《漢服運動形式及意義研究》、劉筱燕《當代漢服文化活動歷程與實踐》、中國新聞週刊、中國旅遊報等等來源徹底反對;
- 所謂的
……網站來推廣「傳統漢族服飾」和「漢文化至上主義」,這個網站的指導原則是「漢族中心主義」,宣傳「漢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和「漢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
, - 經查,這一指稱與現狀嚴重不符,並且與上述來源之記述嚴重不符,你拿不出早期的直接證據,這些對漢網的指控只能作為有爭議的觀點之一。
- 那麼,綜合維基百科綜合考量來源的程序,以及編者目睹之事實,可見凱大熊對漢服運動抱有嚴重偏見,言論極其偏頗,理應刪除該人之觀點。相較之下,艾媒網對漢服概念之認識,與大眾認知相契合,為眾多來源所印證,並能進一步論證漢服之普及程度,而艾媒網一貫之專業程序與知名程度,更為其公信力錦上添花。
- 關於何謂「主流」,你邏輯嚴重錯誤。某一事物之流行與否,自然應以該事物所處領域來判斷,而非在不相干之領域判斷。若探討「DCF模型」是否是估值方法之主流,自然以金融估價領域為準,豈可求諸聞所未聞之普羅大眾?維特根斯坦有句名言:「對不可知之事物,必須以沉默待之。」難道你沒聽說過嗎?
- 艾媒網這兩個來源(2018和2020Q1)能夠充分論證:1. 漢服被理解為一種獨立的、傳承自古中國的、有鮮明特征的服飾體系,是當前社會的主流,而非「包含中山裝、長袍馬褂,乃至西裝、牛仔褲」的所謂「泛指漢人服飾」;2. 漢服運動已經得到中國大陸社會的流行趨勢,雖不至中國人著裝的最主要服飾(艾媒網意),然而,結合漢服的流行,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官方、學者對漢服的接納(多來源),已不可僅憑ABC之認定(片面),而徑以亞文化相稱。此「亞文化」,是相對於「主流著裝」的「亞文化」。這一轉變當然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萬千民眾的努力,經過天津漢服祭孔、浙江西塘漢服周、中國華服日等等活動,逐步形成。
- 文革這段,你又在避重就輕。既然你的「漢服」,是「泛指漢人服飾」,那漢人的流行裝「紅衛兵服飾」,自然也與「中山裝」、「長袍馬褂」、「Polo衫」、「運動鞋」一樣,同歸為「漢服」,如若不是,請你說明「泛指漢人服飾」的「泛」是何意,並且請你解釋為何滿服、中山裝得以納入,而「紅衛兵服飾」不得納入。再者,ABC該文已經講明,是指大陸人們最近對Hanfu的revival,雖然長袍馬褂其在文革受到打擊,但顯然不是在最近revival,在英語中也不稱為Hanfu。綜合以上可見,我對該文Hanfu的理解是正確的。此外,我的原文是「禁止穿長袍馬褂和中山裝」,用以代指民眾一般服飾,請你不要刪改本人詞句,曲解本人意旨。
- 台灣府誌這段,我非常歡迎你尋找類似葉立誠這樣的可靠來源,以替代馬克思主義作家張跣對漢服以偏概全的論述,和子虛烏有的指控,同時歡迎尋找台獨史觀以外作家以外的觀點,這些台獨人士具有特定的動機,導致他們對漢服採取共同立場。本人在先前的版本已經寫出:「部分台獨人士稱之為傳統漢服」,你多增的台獨人士的書,只能重複證明這句話。
- 最後,我想說的話,正如楚艷副教授、中國旅遊報和36氪所言:「未来华服或汉服的前景会更光明,因为服饰的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服作为一类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原本就具备非常成熟的体系和严谨的着装礼仪规范。」「近年来,从专家、学者、大学生到普通市民均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汉服文化的复兴。」「随着汉服消费群体的扩大、汉服爱好者边界的模糊,过去汉服所面临的种种争议已成为过去式,它不再是少数派表达主张的符号,而是走向承载着美好情感的当代服饰。 」
- 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5:06 (UTC)
草可是2003年也没有COVID-19鸭。。。你是想说,“汉服运动”与“汉服”在之前也不存在吗?--【草符】草草草草草草草 2020年6月15日 (一) 06:50 (UTC)
- 他這樣說實際上論證了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在2003年前是不存在的,還有他這種黑白二元非敵則友、扣學者帽子的思維我自小學年代起就很少見了,還有那些英文媒體報道很客觀地介紹了漢服運動和當中存在的問題,算不上是正面還是反面。
- 將唯一一本有收錄漢服一詞的由學者專家編成的學術辭典工具書稱為「陳舊的辭典」,但卻拿不出一本收錄了「漢服運動的『漢服』」且與該本「陳舊的辭典」有著對等學術權威性的辭典,還要稱自己的見解為「主流」,不能理解。--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0:20 (UTC)
- 蔣玉秋著作《漢服》、張灝《漢服審美》、车恂如《漢服說》、劉筱燕《當代漢服文化活動歷程與實踐》、 李晰博士論文《漢服論》,為什麼視而不見?!另外,你的2003年的大辭典還解釋了:長袍馬褂是滿服的代表性服飾!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39 (UTC)
- 所以他們使用的都是存在爭議的漢服定義,而這個定義是由曾經打老人家的漢民族主義(皇漢)網站漢網在2002年-2003年間創造的,這是客觀事實。長袍馬褂是滿服的代表性服飾,跟長袍馬褂是漢人的服飾也沒有衝突:【誠然,皇民化是無止境的考驗,尤其是在戰爭期間所進行的「國民精神總動員」下,任何不配合政策的人都不配作「國民」,比如不配合糧食增產、或私藏金、貯米,都是「非國民」的罪嫌,甚至連台灣裝與漢服都被視為「敵性」的服裝。】——(施正峰《吳濁流的民族認同--以〈亞細亞的孤兒〉作初探》)此刻的漢服明顯不是漢服運動的漢服。--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51 (UTC)
- 你的定義才是爭議和不入流的定義。你前邊說的「定義」,跟這些書的漢服定義,彼此存在差別,遑論他們都使用這個「定義」。漢網是否是皇漢,你現在只有二手來源論證,並且只能論證早期情形。漢網管理員打人與漢網定性無關,非要把他們聯繫起來,這就跟每次講肺炎時,都非要說是武漢來的肺炎一樣,這是有意抹黑!施正峰說100次長袍馬褂是漢服,也不能改變現在社會對「漢服」的主流理解不含長袍馬褂。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05 (UTC)
- 那不是我的定義,那是專家和權威工具形詞典的定義,也就是可靠來源的定義,而可靠來源也論證了漢服運動屬於一種亞文化,(漢服運動的)漢服概念和話題在學術界上充滿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而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施正峰的漢服定義與那個某人口中的陳舊字典中對漢服的解釋是相通的,this is nice。對了,他們對打老人一事感到相當自豪,所以閣下完全不能拿現時的肺炎做比喻,跟漢網的皇漢民族不一樣,武漢人可不會自豪地說武漢是covid-19的起源地,更不用說covid-19是不是真的源自武漢也不好說。--
- 眾多可靠來源支撐我的版本所作的定義,即將漢服視為一種獨立的服飾體系,而非一種泛稱。可靠來源也已充分證明,漢服運動已經成為一種顯著的文化現象,被中國大陸各界與海外逐步接受,而非一種亞文化。此「充滿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乃是一病句,並且「充滿爭議與分歧」亦非恰當的描述,因學術界意見涇渭分明,且鮮少出現爭論,應改為「認識存在分歧」;此外,雖然漢服概念存在分歧,但多數民眾亦就是主流意見,並不認為漢服包含長袍馬褂,依「命名常規」,應首先將漢服理解為主流解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28 (UTC)
- 打錯字,應該是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33 (UTC)
- 那些可靠來源只能證明有人使用由「皇漢民族」建立的漢網在2003年左右創造的漢服新詞,而另有可靠來源指出此新詞的定義有爭議性;那些可靠來源只能證明漢服運動這個亞文化圈子有向外擴張的情況,且在近年更明顯,但一個被指「被大眾逐步接受」的亞文化依然只會是亞文化,不代表它已經一瞬間化為主流。--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40 (UTC)
- 那我還要反過來說有人還在使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你可接受嗎?我也有可靠來源證明你的定義有爭議性,你的可靠來源只能證明在最初,漢服運動是一種亞文化,而這種認識已經在天津市政府改革祭孔服飾、大學開始使用漢服作為學士服、中共青團連續3年在三月初三舉辦華服日等等事件後改變,由我的中國旅遊報來源、大公報來源、杭州日報、艾媒網2020報告等等可證,「國潮當道,漢服晉身『網紅』」,視而不見嗎? 相比於這些來源,周星這個來源明顯是偏頗的少數意見,如果前者無法稱為主流,那周星和張跣這種更無法稱為主流,然而你的版本竟奉後者為圭臬。此外,漢網使用者和管理員有很多,豈可以偏概全?不論你和漢網是否有深仇大恨,都應客觀看待之,何況你無法提供早期漢網的一手證據或統計。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3:41 (UTC)
- 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這是原創研究,在整個維基百科都不能接受,反而有多個來源質疑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可見漢服運動的漢服才是真正有爭議性的定義。我提供的可靠來源指出的是漢服運動由始至今都是一種亞文化,說「只能證明在最初是一種亞文化」也是某人的原創研究及原創解讀,一樣不能接受。周星等專家學者的來源是不是所謂的「偏頗的少數意見」也不是某個人說了算。漢網使用者和管理員的所作所為足以給研究漢網、大漢族主義和漢服運動的學者提供了材料,這是客觀事實,不存在以偏概全,也不存在所謂的深仇大恨,我也從沒聽說過在維基百科一手來源比二手來源重要。--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4:46 (UTC)
- 清代以前有哪個文獻說馬蹄袖箭衣、花盆底旗鞋是漢服?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這是你的原創研究,全域維基百科都不能接受你的觀點。已經有非常多(比你這種多得多)的可靠來源支持本人對漢服概念論述,可見本人這種理解才是主流和較無爭議的理解,而你那種理解是過時和少數的理解。漢服運動在本世紀之初,或者至多在凱大熊出書時,稱為亞文化尚無爭議,現在則已經成為顯著的、受到學者、媒體和官方認可的主流文化,你的來源單一且片面,不足以反映現時情況。你以過時或片面的觀點評價全局,是非常突出的原創研究和原創解讀,完全不可接受。周星這個來源是偏頗的少數意見,此前已經用多個來源反覆論證,此處不贅。要提漢網使用者個人如何如何,請去該人物條目編輯,該人物之言行無法左右百千萬民眾之言行,不足以作為評判運動整體的論據。我未說二手來源就不可靠,但目前你這個二手來源只能證明漢網早期存在某些不端言行,而無法證明其比例如何,亦無法證明當今情形如何,顯然是以偏概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2:41 (UTC)
- 再說一次,「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的來源並不存在,你不可能一邊自創觀點和原創研究(如所謂「現在則已經成為顯著的、受到學者、媒體和官方認可的主流文化」和「過時和少數的理解」等)後再反指他人是原創研究,這是殺人者叫救命的行為,而且你只是在重覆一些與可靠二手來源相違背的個人觀點,這些個人觀點和原創研究也不可能放在條目中。漢網的背景和漢服運動有很大的關聯性,不然學者們也就是二手可靠來源也不會在提及漢服運動同時提到漢網,所以漢網的事寫到與漢服運動有關的條目不但完全合理,甚至是必需的。--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3:13 (UTC)
- 你都沒有回答問題,清代以前有哪個文獻說馬蹄袖箭衣、花盆底旗鞋是漢服?你說「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是一個原創研究?那好,既然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那麼,你就是認為存在「清代以前就有過這種新用法」,空口無憑,舉出實例,不然就是在唬爛!把你在這串文字上的觀點重複一次,也沒有任何意義,口口聲聲說我原創研究;而憑據者,盡皆是少數幾個材料,翻來覆去駁其不可駁者,這就是標準的以偏概全!說我在重複「一些與可靠二手來源相違背的個人觀點」,看清楚,這個人正是你,我的可靠二手來源十倍於你。你版本不恰當的表述方式應當移出條目,重複的批評意見應當整合,觀點相左的學術來源必須被添加,否則,你就自己去創一個條目,然後去那裡看守四年,總之,不要阻礙其他人正常編輯。有關漢網,你的來源只可證實漢服運動早期,漢網等起到了一些帶動作用,並且某些漢網用戶存在種族主義言行,僅此而已。寫進條目沒問題,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9:38 (UTC)
- 所以「有人還在使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的來源到底在哪裡。--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10:30 (UTC)
- 我的來源包括歷代正史輿服志對漢服的記載,《武經總要》、《明實錄》、《清世祖實錄》、《仁祖實錄》、《成都通覽》、《馬關縣志》、《台灣府誌》對漢服的記載,《漢服略考》、《漢服歸來》、《明代以來漢族民間服飾變革與社會變遷(1368-1949年)》,請你給出清代以前將「馬蹄袖箭衣、花盆底旗鞋」等滿族服飾稱為漢服的文獻,謝謝。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5:19 (UTC)
- 所以「有人還在使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的來源到底在哪裡。--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10:30 (UTC)
- 你都沒有回答問題,清代以前有哪個文獻說馬蹄袖箭衣、花盆底旗鞋是漢服?你說「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是一個原創研究?那好,既然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那麼,你就是認為存在「清代以前就有過這種新用法」,空口無憑,舉出實例,不然就是在唬爛!把你在這串文字上的觀點重複一次,也沒有任何意義,口口聲聲說我原創研究;而憑據者,盡皆是少數幾個材料,翻來覆去駁其不可駁者,這就是標準的以偏概全!說我在重複「一些與可靠二手來源相違背的個人觀點」,看清楚,這個人正是你,我的可靠二手來源十倍於你。你版本不恰當的表述方式應當移出條目,重複的批評意見應當整合,觀點相左的學術來源必須被添加,否則,你就自己去創一個條目,然後去那裡看守四年,總之,不要阻礙其他人正常編輯。有關漢網,你的來源只可證實漢服運動早期,漢網等起到了一些帶動作用,並且某些漢網用戶存在種族主義言行,僅此而已。寫進條目沒問題,但是,不能以偏概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9:38 (UTC)
- 再說一次,「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的來源並不存在,你不可能一邊自創觀點和原創研究(如所謂「現在則已經成為顯著的、受到學者、媒體和官方認可的主流文化」和「過時和少數的理解」等)後再反指他人是原創研究,這是殺人者叫救命的行為,而且你只是在重覆一些與可靠二手來源相違背的個人觀點,這些個人觀點和原創研究也不可能放在條目中。漢網的背景和漢服運動有很大的關聯性,不然學者們也就是二手可靠來源也不會在提及漢服運動同時提到漢網,所以漢網的事寫到與漢服運動有關的條目不但完全合理,甚至是必需的。--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3:13 (UTC)
- 清代以前有哪個文獻說馬蹄袖箭衣、花盆底旗鞋是漢服?你認為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這是你的原創研究,全域維基百科都不能接受你的觀點。已經有非常多(比你這種多得多)的可靠來源支持本人對漢服概念論述,可見本人這種理解才是主流和較無爭議的理解,而你那種理解是過時和少數的理解。漢服運動在本世紀之初,或者至多在凱大熊出書時,稱為亞文化尚無爭議,現在則已經成為顯著的、受到學者、媒體和官方認可的主流文化,你的來源單一且片面,不足以反映現時情況。你以過時或片面的觀點評價全局,是非常突出的原創研究和原創解讀,完全不可接受。周星這個來源是偏頗的少數意見,此前已經用多個來源反覆論證,此處不贅。要提漢網使用者個人如何如何,請去該人物條目編輯,該人物之言行無法左右百千萬民眾之言行,不足以作為評判運動整體的論據。我未說二手來源就不可靠,但目前你這個二手來源只能證明漢網早期存在某些不端言行,而無法證明其比例如何,亦無法證明當今情形如何,顯然是以偏概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2:41 (UTC)
- 不存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這是原創研究,在整個維基百科都不能接受,反而有多個來源質疑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可見漢服運動的漢服才是真正有爭議性的定義。我提供的可靠來源指出的是漢服運動由始至今都是一種亞文化,說「只能證明在最初是一種亞文化」也是某人的原創研究及原創解讀,一樣不能接受。周星等專家學者的來源是不是所謂的「偏頗的少數意見」也不是某個人說了算。漢網使用者和管理員的所作所為足以給研究漢網、大漢族主義和漢服運動的學者提供了材料,這是客觀事實,不存在以偏概全,也不存在所謂的深仇大恨,我也從沒聽說過在維基百科一手來源比二手來源重要。--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4:46 (UTC)
- 那我還要反過來說有人還在使用「只有清末至上世紀少數文獻所創造的漢服新詞」,你可接受嗎?我也有可靠來源證明你的定義有爭議性,你的可靠來源只能證明在最初,漢服運動是一種亞文化,而這種認識已經在天津市政府改革祭孔服飾、大學開始使用漢服作為學士服、中共青團連續3年在三月初三舉辦華服日等等事件後改變,由我的中國旅遊報來源、大公報來源、杭州日報、艾媒網2020報告等等可證,「國潮當道,漢服晉身『網紅』」,視而不見嗎? 相比於這些來源,周星這個來源明顯是偏頗的少數意見,如果前者無法稱為主流,那周星和張跣這種更無法稱為主流,然而你的版本竟奉後者為圭臬。此外,漢網使用者和管理員有很多,豈可以偏概全?不論你和漢網是否有深仇大恨,都應客觀看待之,何況你無法提供早期漢網的一手證據或統計。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3:41 (UTC)
- 那不是我的定義,那是專家和權威工具形詞典的定義,也就是可靠來源的定義,而可靠來源也論證了漢服運動屬於一種亞文化,(漢服運動的)漢服概念和話題在學術界上充滿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而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施正峰的漢服定義與那個某人口中的陳舊字典中對漢服的解釋是相通的,this is nice。對了,他們對打老人一事感到相當自豪,所以閣下完全不能拿現時的肺炎做比喻,跟漢網的皇漢民族不一樣,武漢人可不會自豪地說武漢是covid-19的起源地,更不用說covid-19是不是真的源自武漢也不好說。--
- 你的定義才是爭議和不入流的定義。你前邊說的「定義」,跟這些書的漢服定義,彼此存在差別,遑論他們都使用這個「定義」。漢網是否是皇漢,你現在只有二手來源論證,並且只能論證早期情形。漢網管理員打人與漢網定性無關,非要把他們聯繫起來,這就跟每次講肺炎時,都非要說是武漢來的肺炎一樣,這是有意抹黑!施正峰說100次長袍馬褂是漢服,也不能改變現在社會對「漢服」的主流理解不含長袍馬褂。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2:05 (UTC)
- 所以他們使用的都是存在爭議的漢服定義,而這個定義是由曾經打老人家的漢民族主義(皇漢)網站漢網在2002年-2003年間創造的,這是客觀事實。長袍馬褂是滿服的代表性服飾,跟長袍馬褂是漢人的服飾也沒有衝突:【誠然,皇民化是無止境的考驗,尤其是在戰爭期間所進行的「國民精神總動員」下,任何不配合政策的人都不配作「國民」,比如不配合糧食增產、或私藏金、貯米,都是「非國民」的罪嫌,甚至連台灣裝與漢服都被視為「敵性」的服裝。】——(施正峰《吳濁流的民族認同--以〈亞細亞的孤兒〉作初探》)此刻的漢服明顯不是漢服運動的漢服。--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51 (UTC)
- 蔣玉秋著作《漢服》、張灝《漢服審美》、车恂如《漢服說》、劉筱燕《當代漢服文化活動歷程與實踐》、 李晰博士論文《漢服論》,為什麼視而不見?!另外,你的2003年的大辭典還解釋了:長袍馬褂是滿服的代表性服飾!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39 (UTC)
- (+)支持:可见某些人为了维持单一观点而固执的版本,阻碍着他人观点的正常编辑。Lab06 N(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5:56 (UTC)
- 對,而且從漢服和漢服運動條目及討論頁的編輯紀錄可見有LTA破壞的歷史,某人口中的「有很多人支持」,事實上所謂的「很多人」也是某名LTA的IP。--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6:36 (UTC)
- 討論這麼久,從未見你檢討狂刪學術來源的行為,就這一行為就構成嚴重破壞!你還上百次使用IP傀儡!對自己的錯誤一概不談,論證中也舉各種無關案例,而非服飾本身,一味人身攻擊、挖苦,不擇手段達成目的!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7:43 (UTC)
- 這下變成是上百次了,幾天前還是數十次呢。漢服和漢服運動條目及討論頁被LTA破壞在編輯歷史上都有紀錄,某個LTA用IP(某人口中所謂的「很多支持者」)在某人的討論頁作出聲援也一樣有紀錄,這是鐵一般的客觀事實,不明白某人為甚麼要如此激動。--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00 (UTC)
- 前幾天就說的數十次、上百次!數十次就很光榮是不是?激動是因為你的版本非常不中立,論述非常以偏概全,以至於詆毀我們民族的文化,長達4年!中華兒女,無不義憤,是可忍,孰不可忍!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35 (UTC)
- 「你搶了上百件東西!」
- 「幾天前不是宣稱是數十件的嗎?」
- 「前幾天就說的數十次、上百次!數十次就很光榮是不是?你@#$%(下略N字)!!!」--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57 (UTC)
- 前幾天就說的數十次、上百次!數十次就很光榮是不是?激動是因為你的版本非常不中立,論述非常以偏概全,以至於詆毀我們民族的文化,長達4年!中華兒女,無不義憤,是可忍,孰不可忍!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35 (UTC)
- 這下變成是上百次了,幾天前還是數十次呢。漢服和漢服運動條目及討論頁被LTA破壞在編輯歷史上都有紀錄,某個LTA用IP(某人口中所謂的「很多支持者」)在某人的討論頁作出聲援也一樣有紀錄,這是鐵一般的客觀事實,不明白某人為甚麼要如此激動。--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8:00 (UTC)
- 討論這麼久,從未見你檢討狂刪學術來源的行為,就這一行為就構成嚴重破壞!你還上百次使用IP傀儡!對自己的錯誤一概不談,論證中也舉各種無關案例,而非服飾本身,一味人身攻擊、挖苦,不擇手段達成目的!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7:43 (UTC)
- 對,而且從漢服和漢服運動條目及討論頁的編輯紀錄可見有LTA破壞的歷史,某人口中的「有很多人支持」,事實上所謂的「很多人」也是某名LTA的IP。--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2日 (五) 06:36 (UTC)
- 草,诋毁民族文化中華兒女,無不義憤都出来了,害搁这儿中立呢?再说一遍,最不中立的恰巧就是你的版本,既然你将首段的“有争议”改为你自己的单一观点,就别怪被人回退了。(也别被回退之后装可怜说人家删大量来源)“彰显了浓厚的汉民族特色、在两岸得到推广,并逐渐知名于全球”这种写进新条目绝对G11的话都出来了,就别装中立了,3q那个谢谢难道你口中的中立就是你心中“大多数人”的观点?--【怒符】中華兒女,無不義憤 2020年6月12日 (五) 12:01 (UTC)
- 已舉報。看來是太習慣說髒話,在這裡都剎不住車了。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02:27 (UTC)
- 草,某人習慣性經常四處投訴,都翻車幾次了還要繼續,grass。--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0:20 (UTC)
@方的1P、Yel D'ohan、Huangsijun17、Hikaruangeel、Fire-and-Ice:@Milkypine、Huangsijun17、Lab06 N、Hamish、DavidHuai1999:煩請繼續參與討論。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1:48 (UTC)
- 我還是覺得全部併入中國服飾史就好。我不懂什麼叫「歷史與服飾並非同一主題」,歷史上的衣服不就是衣服的歷史?另,如果爭議只差在清朝以後的一些衣服是否能算漢服,那麼只要一併寫入,然後說明有些人不認為它算漢服即可。--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5:36 (UTC)
- 台灣條目併入台灣歷史條目?於理不通。另外此服飾已並非只存於歷史,而是於當代再發軔。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2:24 (UTC)
- 不反對這個做法。--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6日 (二) 03:16 (UTC)
- 好,太好,非常好。既然你不反對,請你隨即將「漢服,泛指漢人服飾」放進中國服飾史條目,我再也不會跟你爭吵,兩全其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5:19 (UTC)
- 沒在回你。另外我也支持之前某位編者的建議:將漢服條目內漢服運動的內容大幅減少至一兩句,因為漢服有數千年歷史,而漢服運動只有十數年。--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6:26 (UTC)
- 僅就你的第二句話而言,我不反對。但這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你說的「漢服」和我說的「漢服」不是同一事物。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1日 (日) 06:45 (UTC)
- 沒在回你。另外我也支持之前某位編者的建議:將漢服條目內漢服運動的內容大幅減少至一兩句,因為漢服有數千年歷史,而漢服運動只有十數年。--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6:26 (UTC)
- 好,太好,非常好。既然你不反對,請你隨即將「漢服,泛指漢人服飾」放進中國服飾史條目,我再也不會跟你爭吵,兩全其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05:19 (UTC)
由於上述討論中混雜了太多個人研究和歪曲來源的內容(或強迫他人對一手來源作個人解讀的莫名其妙的要求等),我列出以下重點,供其他編者細閱:
- 甚麼是「漢服」?
- 至今唯一一本由中國服飾史學者周汛和高春明編寫的工具書《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給予「漢服」以下定義:【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漢代服飾;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
- 前天津師範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院長華梅:中國古籍中的「漢服」,主要是指【區別於漢人以外的民族的漢人服飾的一種概念】。
- 愛知大學教授、文化人類學家周星:【「漢服」概念在古代並不常用,現代「漢服」是由漢服運動參與者所想像的一種傳統服飾。在學術用語中,「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漢服」在當今學術上是一個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
-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教師王芙蓉:【有觀點認為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亦有觀點認為漢服是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體的服裝」和「漢代的服飾和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他表示比較認同前者。
- 從上述可靠來源顯然可見,當今社會上的「漢服」至少存在兩種定義,分別是「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而且被指是一個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有人說,《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是一部陳舊的辭典,然而現時卻沒有一本收錄了「漢服運動的『漢服』」且與該本「陳舊的辭典」有著對等學術權威性的辭典,事實上,這部辭典相當實用,有效地解釋了以下多部學術著作中的漢服定義:
- 【誠然,皇民化是無止境的考驗,尤其是在戰爭期間所進行的「國民精神總動員」下,任何不配合政策的人都不配作「國民」,比如不配合糧食增產、或私藏金、貯米,都是「非國民」的罪嫌,甚至連台灣裝與漢服都被視為「敵性」的服裝】——施正峰《吳濁流的民族認同--以〈亞細亞的孤兒〉作初探》
- 【由此詩可知,林氏之斷髮源自隨俗,但改裝卻因西服穿著方便,漢服較為費時,以貪逸懶惰之故,遂從眾改裝。】【風俗、習慣、語言都幾乎全部漢化了,所以現在已經無法辨認誰是平埔族,見面的時候,總是直覺地把他們看成漢人。就風俗而言,他們現在還保留一些舊俗,說明如下。男子都辮髮,而且著漢服。女子雖然已採納漢俗,但是還保留著一些舊俗。】——黃美娥 《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 (1895-1937)》
- 【加禮宛蕃與平埔蕃所裁製的蕃衣,像古式漢服或類似的漢服。但是,平埔蕃女所穿的上衣,短到與乳房下面齊,袖子跟手臂一樣長,這種蕃衣最値得我們注意。】——鳥居龍藏原著 楊南郡譯註 《探險臺灣 鳥居龍藏的臺灣人類學之旅》
- 【在其家中照例常舉行舊有的儀式之外,更大張漢式酒宴,邀請當地漢人,在酒宴上向衆人致詞介紹,新夫婦亦入席陪坐,並穿著漢服由男女償相引至各席敬酒等,可說是新舊兼備。】——陳國鈞《台灣土著社會婚喪制度》
- 【從舊照片看,披著皮草圍巾、戴大洋帽的西方婦女和台灣傳統漢服的婦女都參加了交換名片的社交活動。里日本戰敗離台後,元旦新年的諸種活動馬上被丟棄,台灣人又回來過貼紅春聯、吃發糕的舊曆年,像穿回舊鞋一樣的舒服自在。】
- 【這是一場男人裝、獵裝,有鴉舌有拐杖,有領帶、蝴聚會的紀念照,一眼望去果然仍一片辦髮漢服。會員之一的林獻堂,後來領導非武力抗日,當時也還一襲舊裝打扮。】——陳柔縉 《台灣西方文明初體驗》
- 【臺灣本地人仍然以漢服爲主。光緒三十一年,日本紡織業突飛猛進,日本的棉織類充斥臺灣市場,臺灣同胞的服裝開始起了變化,公務人員已穿著西装了。民國以來臺灣都市人穿西装的漸多。】——洪伯温 《台北地志新探》
- 【不過除了總督府所主張的「漸禁政策」之外,其實在當時還出現兩種不同的看法:其一是,日本政府內部另有人認為對台灣風俗習慣應聽任其自然,勿率加干涉。其二是,來自輿論界,他們認為將來若仍聽任成為日本國民的台籍人士辮髮漢服,實有損日本之體面。】——葉立誠 《台灣顏、施兩大家族成員服飾穿著現象與意涵之研究: 以施素筠老師的生命史為例 1910-1960年代
- 【這種「國民精神總動員」的呼籲,意味著要以神道教取代對祖先和神明的祭祀,以日本房子取代本土建築,以日本姓取代中國名,以「國民服」取代了漢服與台式衣著。】
——荊子馨 《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
- 【一般说来,服饰从年龄段分有童服、青年服与老年服;从实用情况分有礼服、便服、工作服、休闲服与丧服之别;从民族分有汉服、苗服、土家服、瓦乡人服、黎族服装等。】——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 《中国民俗知识:湖南民俗》
- 【日治初期臺灣民眾仍以傳統服飾為主,隨著女性放足與男性剪辮,臺人順利接受外來服裝,西式衣服漸次增多,傳統漢服不再是唯一選擇。】——《典藏臺灣記憶: 2011-2012 館藏臺灣學研究書展專輯》
- 【教育方面,舉辦漢文學校,聘請儒士執教,以中國傳統文化為重點。司法方面,以天地會綱領為基礎,進而修訂為易行的法規。張永和、張開源說,蘭芳還確定了自己的國旗,規定以各式漢服為國家禮服。在各方面,都說成了一個漢人的、民主的、國家的形式外,其他地方沒有駐軍。平時大家各安其本業,抽調適齡青年練習射擊,一旦有事,就徵召這些青年組成軍隊。】——張維安&張容嘉 《客家人的大伯公:蘭芳公司的羅芳伯及其事業 》
- 【〈台灣開阜至割台前傳統漢服風貌〉……割台以前台灣與大陸之間的往來十分密切,服飾流行主要仍受華南地區的影響。台灣漢族傳統服裝大致有兩種不同風格:一時與大陸華南地區相仿的大陸風格……二是有台灣本土風格的服飾……男性盛裝仍為長衫、馬褂或馬甲。】
- 【清初台灣漢人女性傳統服飾為明制,以衫、裙盛裝、衫褲為常服;男性傳統服飾風貌為清制,以長袍、馬掛為盛裝、衫褲為常服。】
- 【(日據時代)漢人傳統服裝風格大致同於晚清時期。】
- 【〈戰爭帶來漢服改良與西化〉日據晚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希望台灣島民和中國文化斷絕……在漢人傳統服裝加入西方服飾剪裁特點,如長衫改為洋裝和衫裙與褲改為襯衫領套裝等。】——蘇旭珺《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
- 有人又會說,這些學者當中有人是所謂「台獨」,又宣稱「台獨人士具有特定的動機,導致他們對漢服採取共同立場」(???),我不知道「台獨人士」為甚麼要使用中國大陸學者周汛和高春明給出的漢服定義或「對漢服採取共同立場」,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暗示周汛和高春明是「台獨人士」。另外,漢服運動的推動力量之一,是法輪功團體,也就是某人心中的祖國(中華民國)的敵對勢力(中國大陸)眼中的一個邪教,如果條目中有「部分台獨人士稱之為……」之類的論調,「法輪功認為……」之類的論調也不是不可以寫進條目中。
- (漢服運動的)「漢服」是從甚麼時候出現的?
- Andrea Balbo,Jaewon Ahn,James Leibold 和 Kevin Carrico:【2003年,中國大陸漢民族主義者創辦推廣「傳統漢族服飾」和「漢文化至上主義」的民族主義網站「漢網」】
- 周星:【「(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在「漢網」創建的新詞】;【漢服運動的支持者屬於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有別於中國主流意識的亞文化群體……中國的主流意識傾向於把唐裝和旗袍等服飾視為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的民族服飾,而漢服亞文化社群則對此主流意識持不同意見,或對此作出抵制,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社群中營建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和本社區風氣畔和環境,以及建構與特定歷史認知和服飾文化見解相關的主導性輿論。現時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
- James Patrick Leibold: 【2003年,中國大陸漢民族主義者創辦漢民族主義網站「漢網」,這個網站宣傳「漢文化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化」和「漢民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民族之一」等主張,同時帶動了起源於廣東一帶的漢服運動】
- 陳峰及邵一鳴《持續與變遷: 當代中國的政經、社會和空間發展》:【漢服這個詞,其實是網友的民間定義,指具備明末以前的漢族人看裝特色的服裝,比如大襟、交領、右社、束帶。】
- 《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而在現代漢語辭典裡,並沒有“漢服”這個稱渭,“漢報”其實是網友們的民間定義。】
- 從上述可靠來源可見,「(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由網民在「漢網」創建的新詞,也就是說,某些來源提到的「漢服」,使用的就是這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由網民在漢網創建的新詞」。另外,曾為漢服運動推廣者、現為社會學博士的楊娜,也在她的著作中表示漢服運動的「漢服」的定義,是由漢服運動支持者在2003年創造(由此可見,這個運動中存在「套娃」的情況)。
- 漢服運動的現狀如何?
- 首先來看看學者早年對漢服運動的評價:【對於復興漢服,國家的態度模糊,對於是該支援還是壓制這種穿著方式,國家尚不明確。一方面,由社會發起的傳統復興運動似乎與政府所提倡的有中國特色的文化產業相一致;另一方面,草根組織的激進民族主義運動,尤其是強調狹義的漢民族的這類運動,在政治上可能是相當危險的。官方的行動和官方話語,恰恰是以上兩方面的調和:官方有顫抖地、謹慎地對上述行動表示支援。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出現社會廣泛接受漢服或漢民族運動的跡象,不過,它所表現的,是一項尚不廣為人知的文化遺產,在未來被商業、政府和時尚文化群體所運用和普及化的可能性。】(李思明,陳峰,邵一鳴《持續與變遷: 當代中國的政經、社會和空間發展》,2008年)
- 再來看看現情況:【漢服運動從開始至今,基本上屬於民間或草根活動,它原本與國家,政府和精英知識分子的關係不大,即便有一些關聯,也並不直接。隨著部分青年知識分子和社會名流的加入,讚賞與鼓勵,被漢服運動卷入的社會階層逐漸有所擴大。與此同時,它也開始產生了精英主義的情緒與傾向,亦即自認為找到了漢服這唯一可以代表中國的文化符號,面對其所謂的「世人皆醉唯我獨醒」這個現實,不少漢服運動的積極分子自命是肩負著復興漢服,進而復興漢民族及中國傳統文化之使命的先知先覺,而廣大民眾則是渾渾噩噩,需要他們努力去啟發的對象。漢服運動的目的之一,據說就是要喚醒漢族乃至中國人對於傳統文化的記憶。雖然漢服運動得到了不少名人,包括一些大學教授,知識分子,影視演員、服裝設計師的支持,讚賞和鼓勵,但總體而言,知識界對漢服運動的反應既較為謹慎,也頗為複雜。】(周星《百年衣装——中式服装的谱系和汉服运动》,2019年)
- 從以上可靠來源及一些近年來有關漢服運動的新聞報導可見,漢服運動近年來的確出現了被商業、政府和時尚文化群體所運用的跡象,這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由網民在漢網創建的漢服新詞」在社會的接受度也有所增加,儘管如此,該運動至今仍然「基本上屬於民間或草根活動」。漢服運動這一類「激進民族主義運動,尤其是強調狹義的漢民族運動」不像法輪功一樣被取締,而是愈來愈有跡象顯示這個運動被當權者(官方)加以利用及「收編」,在支援和壓制之間似乎是選擇了前者,實在是「可喜可賀」。--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18日 (四) 12:03 (UTC)
如你仍然拒絕本人依據主流的學術來源、媒體來源,對漢服、漢服運動作出不同於你的闡述,又不接受消歧義方案,本人只好將你視為純粹的破壞者。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1日 (日) 06:00 (UTC)
- ??????
草--SEX! 2020年6月21日 (日) 08:49 (UTC)
- ??????
並存一文的修改方案
|
|
還有一種理解只存在於古文,而且古文中也很少見,所以這裡就不寫了,即:漢代的服飾。各位,我仍然強烈認為消歧義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徹底分開這兩個主題。
@方的1P、Yel D'ohan、Huangsijun17、Hikaruangeel、Fire-and-Ice:@Milkypine、Huangsijun17、Lab06 N、Hamish、DavidHuai1999:@淺藍雪、Kiraclyne: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2:09 (UTC)
- ( ✓ )同意分开主题各写各的,最好。——Huangsijun17(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2:19 (UTC)
- (!)意見,那是否可以分成汉服和汉族服装?--淺藍雪❉ 2020年6月23日 (二) 02:34 (UTC)
- 可以啊,No1lovesu不聽啊。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8:56 (UTC)
- 提醒一下其他編者,現時的條文完全是根據來源原文寫成:
- 《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漢代服飾;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
- 華梅:中國古籍中的「漢服」,主要是指【區別於漢人以外的民族的漢人服飾的一種概念】。
- 愛知大學教授、文化人類學家周星:【「漢服」概念在古代並不常用,現代「漢服」是由漢服運動參與者所想像的一種傳統服飾。在學術用語中,「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漢服」在當今學術上是一個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漢服運動的支持者屬於中國互聯網時代的一種有別於中國主流意識的亞文化群體……中國的主流意識傾向於把唐裝和旗袍等服飾視為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的民族服飾,而漢服亞文化社群則對此主流意識持不同意見,或對此作出抵制,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社群中營建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和本社區風氣畔和環境,以及建構與特定歷史認知和服飾文化見解相關的主導性輿論。現時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
- 學者Andrea Balbo,Jaewon Ahn,James Leibold 和 Kevin Carrico:【2003年,中國大陸漢民族主義者創辦推廣「傳統漢族服飾」和「漢文化至上主義」的民族主義網站「漢網」】
- 周星:【「(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在「漢網」創建的新詞】
- 湖北理工學院藝術學院教師王芙蓉:【有觀點認為漢服是「漢民族傳統服飾的簡稱」,亦有觀點認為漢服是指「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總體的服裝」和「漢代的服飾和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
- 右邊的條文則涉及原創研究及總結,如:〖1954年《人民日報》報道,蔣中正政府對當地「土著」實行同化政策,導致「不少高山族婦女被迫改穿漢服」,現在媒體已不作這種理解〗以及〖現在海內外媒體與大眾所說的「漢服」,多是這種涵義〗,未見有來源引用「蔣中正政府政策導致不少高山族婦女被迫改穿漢服」的內容來證明「現在媒體已不作這種理解」。而且此條文也缺乏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2:56 (UTC)
- 我也句句有來源,並且數倍於你。關於所謂「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難道你想聽聽「將長袍馬褂視為漢服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8:59 (UTC)
- 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源自2002-2003年的漢網,是一個由網民創造的定義,這一點已有多個來源引證;至於所謂「將長袍馬褂視為漢服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是個偽命題,上面列出的服飾工具書辭典及多個學術文章和書籍都有使用「漢服=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的定義,也沒有可靠來源在否定或質疑這種用法的正確性,倒是「漢服運動的漢服」受到多個可靠來源的質疑,或具有明顯的爭議性。--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0:59 (UTC)
- 我也句句有來源,並且數倍於你。關於所謂「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難道你想聽聽「將長袍馬褂視為漢服的漢服定義的起源史」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8:59 (UTC)
- (!)意見:麻烦把大众媒体那几句删掉,你这不还是自己划分了“大多数”跟“小部分”吗(又想说自己来源可靠啦?)。还有,“彰显了浓厚的汉民族特色”这句话怎么还在呢?--SEX! 2020年6月23日 (二) 03:45 (UTC)
- @Kiraclyne:你可以隨機谷歌二十篇報道,也可從上文討論看出,現在媒體所稱「漢服」或「hanfu」,沒有一個是指長袍馬褂或者中山裝了。「大眾」可更換說法,關鍵是@No1lovesu:甚至連一個支持「現在大眾認為漢服包括長袍、中山裝」的來源都舉不出。當前第一種理解的認知程度,由各種活動的參與、觀看、閱讀人數可證明,顯然比第二種高。“彰显了浓厚的汉民族特色”这句话來自沈從文的評論:「順治九年,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還有很多來源也有這個總結,比如劉菲《清前期皇室及貴族服飾研究》山東大學出版社,2017:
- 漢族服飾的「文」與「式」形成於中原漢族人群之中,是體現漢族人內在思維方式的物質符號,反映了漢族人的內心世界。中國古代的造物浸透著濃厚的「製器尚象」的思想,體現了漢族先人對自然之力的敬畏和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中國的傳統服飾往往被賦予各種哲學意義和倫理意義,如月的盈虧以十二天為一個週期,所以十二為天之大數,如冕上十二旒,紋有十二章,中國古代服飾往往寬衣博帶、雲鬢高冠,追求高遠超脫的服飾風格,越是寬博的服飾越現實穿著者高貴的地位。其裁剪不著意表現人的形體造型,而是運用比較簡單的平面裁剪來表達服飾之美。加上蠶絲很早就在中國服飾中開始使用,其具有輕薄飄逸之特性,故中國古代服飾往往具有綿延起伏的衣褶,如鳥舒翼的寬袖,曲直纏繞的襟裾,飄然下垂的衣帶,在錯從變化中展示出靈動、流暢的氣韻之美。這種服飾體系一直延續至明代,雖然服飾制度代有更張,但冠冕服飾作為祭祀禮服的傳統卻被穩定地繼承下來,即使在蒙古族統治的元代,其祭祀所用的標準服裝依然是傳統的冠冕服飾。直到清朝,中國的服飾體系及形態才發生巨大的變動。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8:54 (UTC)
- 可是沈从文这句话都没有提到汉服呀,很明显,“浓厚汉民族色彩”一词是用来修饰他后面所说的“冠冕衣裳”的(也许他都不知道还有“汉服”这个说法才用这一句话代替呢?)还有“由各种活动的参与、观看、阅读人数可证明,显然比第二种高”这不还是原创研究吗?--SEX! 2020年6月23日 (二) 11:34 (UTC)
- 很明顯長袍馬褂與這個「冠冕衣裳」不是一回事,他確實沒有用「漢服」這個詞,但是我們在第二段跟他說的是同一個事物。「大眾」這句話可以換一種說法,但由1.「有來源證明有非常多的人數認識並接受第一種理解」2.「沒有來源證明有與之相仿的人數認識並接受第二種理解」可以判斷出第一種理解更為流行,否則我們不可能找不到支持2的來源。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9:34 (UTC)
- 沈從文等學者根本不可能有「(漢服運動的)漢服」這個在2003年由網民自創的概念。另著有《沈從文小說與現代主義》的劉洪濤在書中說:「你可以替沈從文辯解,說這本來就符合湘西的歷史事實:苗漢雜處,相互融合,不分彼此。這裡有兩個問題需要澄清:第一,他接受、同意了這種「融合」,把他當成合情合理的現實面不予重視。第二,顯然這一辯解把沈從文那些發生的苗鄉,卻被作者「漢化」(人物說漢語、著漢服)的故事也包括在所謂的融合之內」,文中的漢服,顯然不是「(漢服運動的)漢服」。--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0:34 (UTC)
- 可是沈从文这句话都没有提到汉服呀,很明显,“浓厚汉民族色彩”一词是用来修饰他后面所说的“冠冕衣裳”的(也许他都不知道还有“汉服”这个说法才用这一句话代替呢?)还有“由各种活动的参与、观看、阅读人数可证明,显然比第二种高”这不还是原创研究吗?--SEX! 2020年6月23日 (二) 11:34 (UTC)
- 正常而言,如果有人看不懂一些詞,例如不明白以下兩個來源中的漢服一詞是甚麼意思,他們很自然地會去查字典:【〈戰爭帶來漢服改良與西化〉日據晚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希望台灣島民和中國文化斷絕……在漢人傳統服裝加入西方服飾剪裁特點,如長衫改為洋裝和衫裙與褲改為襯衫領套裝等。(蘇旭珺《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臺灣本地人仍然以漢服爲主。光緒三十一年,日本紡織業突飛猛進,日本的棉織類充斥臺灣市場,臺灣同胞的服裝開始起了變化,公務人員已穿著西裝了。民國以來臺灣都市人穿西裝的漸多。(洪伯溫 《台北地誌新探》)】。可惜的是,你不可能在各大權威中文辭典中查到漢服(當然更不可以找到由漢服運動定義的「漢服」),除了由中國服飾史專家們編寫的《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這本辭典中就很明確地指出漢服是【遼代服制中的漢族服飾;漢代服飾;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上述兩個來源,時間點都不在遼代或漢代,而是在晚清和民初(也就是某些漢服運動支持者宣稱的「漢服」已消亡的年代),那唯一的解釋,就是文中的漢服,指的是「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
- 至於「漢服: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具體包括了甚麼服飾,這個來源就描述得很清楚:【〈台灣開阜至割台前傳統漢服風貌〉……台灣漢族傳統服裝大致有兩種不同風格:一時與大陸華南地區相仿的大陸風格……二是有台灣本土風格的服飾……男性盛裝仍為長衫、馬褂或馬甲……清初台灣漢人女性傳統服飾為明制,以衫、裙盛裝、衫褲為常服;男性傳統服飾風貌為清制,以長袍、馬掛為盛裝、衫褲為常服……〈戰爭帶來漢服改良與西化〉日據晚期……日本政府在台灣推行皇民化運動,希望台灣島民和中國文化斷絕……在漢人傳統服裝加入西方服飾剪裁特點,如長衫改為洋裝和衫裙與褲改為襯衫領套裝等。】(蘇旭珺《臺灣早期漢人傳統服飾》)--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0:59 (UTC)
- 03年的辭典已經不足以闡釋現狀了,OK?這幾本書翻來覆去也是同樣的觀點,OK?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9:34 (UTC)
- 能不能闡釋現狀不是一個人說了算,事實是《中國衣冠服飾大辭典》是唯一一部有定義漢服的權威性工具書辭典,而這部辭典所定義的漢服並非漢服運動的「漢服」,現時根本不存在任何推翻漢服本來的定義並收錄了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的權威辭典,進一步證明了一些學者所言———漢服運動屬於一種亞文化。--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0:34 (UTC)
- 03年的辭典已經不足以闡釋現狀了,OK?這幾本書翻來覆去也是同樣的觀點,OK?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9:34 (UTC)
- @芄蘭:閣下為何不邀請一些漢服同袍參與討論呢?人數應該不少吧,或許可以去知乎、百度貼吧呼籲一下?--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4:00 (UTC)
- 對啊,這去知乎百度肯定能得到更多意見,不然我們又有人說維基小圈圈摧毀漢服。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23日 (二) 07:45 (UTC)
- 我不想被人說邀請傀儡。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08:54 (UTC)
- 對啊,這去知乎百度肯定能得到更多意見,不然我們又有人說維基小圈圈摧毀漢服。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23日 (二) 07:45 (UTC)
- @Ws227:,应该对这个话题挺了解的。淺藍雪❉ 2020年6月23日 (二) 10:17 (UTC)
- 我覺得過度強調差異了,所謂「兩種理解」的分界並沒有那麼絕對,更不應該拆成兩個條目,假如有個現代cosplayer依漢朝的漢服加上日本的和服做成一套服裝,這服裝的漢文化的比例要多高才能算漢服呢?90%?怎麼量化?或者,如果製作者、cosplayer、或裝扮成的對象不是漢人,那又能不能算漢服呢?與其強調雙方的差異,我覺得更應該強調一致的地方,不如類似這樣:「漢服指漢人的傳統服飾,狹義定義排除某些被認為較晚傳入漢文化、或是受其他文化影響比例較高的服飾,例如長袍馬褂、中山裝,廣義的漢服則泛指一般的漢族服裝,包括前述的長袍馬褂和中山裝。漢服常見的特徵包括交領右衽、上衣下裳、平面裁剪、大襟、寬衣博帶、繫帶隱扣等等。歷史上,和服、韓服、越服、琉裝等皆和漢服交互影響。清朝於1644年推行剃髮易服、1652年頒行《欽定服色肩輿永例》,將大量滿族習俗傳入漢服。男子改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靴,惟易服之初,江南部分農民著裝仍保有較多晚明風格。有觀點指,易服令在鄉村始終未得到徹底推行,亦有觀點認為清中期後即一元化。對女子著裝的影響則於清代中期逐漸增加。」--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4:34 (UTC)
- @Yel D'ohan:已經有很多來源說得非常清楚:先秦到清初的漢族服飾自成體系、特色鮮明,與其他民族服飾可以截然分開。如果把中山裝與和服也做成一套服裝,那是稱為什麼呢?難道就因為這種混合的服裝,就不應建立中山裝條目了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9:34 (UTC)
- 我的疑惑在于如果使用在一篇文章内使用两个定义,那么正文如何处理。--淺藍雪❉ 2020年6月23日 (二) 17:16 (UTC)
- 我的意见是汉服的定义在历史上不断变化,本身就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意义,宋代人就已经认为自己不是穿着汉服必须正衣冠,这个条目的缺点在于过分强调只有当代人(尤其是汉服运动支持者)认为的汉服才是汉服,没有讲解汉服以及“汉服”二字的流变,更无从判断这种定义是民间还是具备普遍性的结果,抑或是专家和民间各执一词。此外作为民族主义的编者,我建议在古代史部分慎重使用“民族”一词,当代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古代并不存在“民族”,所以古代的“汉族”最好使用中原、中华文化、中原王朝之类的词汇较为恰当,如果非要指代一群人最好使用“族群”,可以参考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不容被混淆的三个概念。~指顾(void)^夜船~ 2020年6月23日 (二) 17:58 (UTC)
- 建议你去看民族主义和华夷秩序条目,东方“民族概念”的发展明显比西方早。Lab06 N(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9:43 (UTC)
- (:)回應:阁下让我去看我自己主编的条目真是有趣,恰恰是因为写了这些条目才会提出这些区别。说起来东方“民族”本来就是梁启超东渡后提倡“民族主义救中国”从日本引进的和制汉语,这一段历史还被美国人写成《从民族国家拯救历史》论述。乃至于早年间的中国是文化民族概念都是有歧义的内容,“民族”会产生“国族”和“族群”的歧义,涉及到和民族主义相关话题时本身就是限制词汇,如果从孙中山民族主义的定义出发,“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因而民族就是国族,汉族不是一个“民族”而“中华民族”才是一个民族。为了避免歧义,我的建议一直是谨慎使用“民族”的词汇,如果不是国族就多使用“汉文化”“中原地方”而避免直接指代人物,先秦族群是属于“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所以更一般是文化概念。如果仔细考证影响范围,其实和中华文化圈的范围是一致的。
- 我的意见是汉服的定义在历史上不断变化,本身就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意义,宋代人就已经认为自己不是穿着汉服必须正衣冠,这个条目的缺点在于过分强调只有当代人(尤其是汉服运动支持者)认为的汉服才是汉服,没有讲解汉服以及“汉服”二字的流变,更无从判断这种定义是民间还是具备普遍性的结果,抑或是专家和民间各执一词。此外作为民族主义的编者,我建议在古代史部分慎重使用“民族”一词,当代学界的主流观点是古代并不存在“民族”,所以古代的“汉族”最好使用中原、中华文化、中原王朝之类的词汇较为恰当,如果非要指代一群人最好使用“族群”,可以参考许纪霖:国族、民族与族群:不容被混淆的三个概念。~指顾(void)^夜船~ 2020年6月23日 (二) 17:58 (UTC)
- 第二点表达的是当代和古代的定义问题。我觉得条目的问题是用当代人的观点去套用古代人的思想。华夷秩序本身不代表民族认同,而是文明和野蛮的判断,而衣冠制度恰恰代表了文明的优越感,不论哪一种语义下的汉服都是想要表达这一种优越感。但是古代,乃至于先秦是没有汉族的定义,“汉”的成员和定义在不断变化,汉服的定义也在不断变化,不能因为当代汉服如此定义就说「在距今五千多年前,我們的祖先就有了上衣下裳這種基本形制」,然后说这就是汉服。5000年前连汉人都不存在,哪来什么汉服,对于古人来说这就是衣服而已。同时,我在之前的讨论中也指出中华文化对于服饰的意识其实在宋代就已经有所体现。朱熹就认为自己穿着的是胡服而不是汉服,一些士大夫还模仿古人偶尔穿古装(深衣),但是平时不穿,这可以说是整个汉服运动的元祖。直白来说,今天我们看来属于汉服的唐宋服装,在宋人高傲的士大夫眼里是不算汉服的,遑论已经蒙袭元清统治的明代和民国服饰。
- 总结一下,历史上汉服的定义就不是一成不变,所以实际上不存在两种有矛盾的定义。广义上,沈从文所说的汉族服饰是从历史角度,历朝历代汉文化影响的族群所采用的服饰。但是从狭义历史,或者近当代角度,这个汉族定义在近代已经固化为受满清奴役的广大汉文化族群,虽然客家、闽南、疍家都有着自己特色的服饰,但是当代汉服运动兴起以后,汉服开始指代被满清所压抑的、清代以前的、最能够体现当代汉族民族优越感的中华文化衣冠制度。汉服运动有点像定义明代或清代以前汉族服饰为最纯正的汉族而各法其正,而无视了明清以降服饰的自然发展,意图摆脱西方和满洲对于服饰的影响,寻求没有被影响的、最纯洁的“汉族”服饰,从当代广义的概念中提纯出一个存粹汉族的服饰,这就是现代汉服的定义。一句话来说,对于汉服,汉族的服饰是最没有争议的定义,不仅适用于古代汉服,也适用于当代,但是如何定义汉族乃至于怎么样才算汉族的东西是一个更为复杂的问题,沈从文先生回避了这一问题,我建议也回避这个问题。
- 由于现代汉服运动的汉服和学术界的定义也一直存在,这很大程度上属于学术和民间的对立问题,我的建议还是平衡观点。同时汉服运动所涉及的汉服太过广泛,而且涉及到衣冠制度问题或言之所谓的“汉服文化”,以及和中国服饰史重合度高,我希望能够分离出冠服制度条目,冠服制度显然早于汉族出现。汉服条目应该着重:
- 当代汉服的不同定义以及对立争议。(学术和民间的互动)
- 在古人眼中汉服的定义(定义的流变)
- 简要介绍古人如何看待穿他们眼中的汉服及相关实践和意义(很大一部分可以交给冠服制度)
- 简要介绍古今汉服的类型种类的变化和范围(对于古人而言今天汉服很多其实都是胡服)(大部分纳入中国服饰史)
- 简要介绍古代汉服对于周边的影响(已有)
- 当代汉服的兴起及其争议(当代汉服运动)
~指顾(void)^夜船~ 2020年6月24日 (三) 19:26 (UTC)
- 我們說的是如今的漢服概念,這是一個被很多學者認定的獨立服飾體系,朱熹在這一點的考據上明顯不是主流意見。現在,人們把這個服飾體系叫做漢服,我們在討論能否針對這個主題建立條目,以區別於No1lovesu「泛稱長袍馬褂、中山裝」的問題,請勿離題萬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50 (UTC)
- 我尊重你的意見,但這是不符合史實的,漢服主要就是這兩三種涵義,No1所謂的新創涵義,實際上是古籍「漢族服飾」這一事物的重新表述。不能因為「中國」的定義不斷變化,就說「把中國解釋為中央之國」是錯的。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9:34 (UTC)
- 【學術用語中的“漢服”和“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相同,前者主要把“'漢服'理解為漢族的服裝,但認為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後者則認為“'漢服'歷史悠久,具有獨特的款式和特徵,漢族需要'漢服','漢服'是漢文化理所應當的組成部門。”學術討論中的“漢服”與“漢服運動”中的“漢服”含義並不完全一致,兩者甚至有很大區別,但有一點不可否認,學術界關於“漢服”的討論是在互聯網的“漢服”討論熱後才興起的。】[5]基本上漢服條目的正文可傾向使用學術討論中的漢服而略提漢服運動的漢服。--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2:04 (UTC)
- 另(+)支持建立冠服制度條目(編寫此條目的工作量應該挺巨大的);当代汉服的兴起及其争议也可集中寫在汉服运动條目。--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10:02 (UTC)
- (+)支持No1lovesu的觀點。令我驚訝的是,在通讀完整個又臭又長的「討論」之後,發掘這個討論的雙方呈現出觀點與辯論手法兩極化的形勢。即一方在詳細列舉詳細的參考資料,試圖釐清該問題的個中因果關係及發展由來;而另一方一直在以各種邏輯詭辯手段偷換概念,諸如攻擊論據中的作者「立場偏頗」,論據「非主流觀點」,而他的觀點則是所謂的廣泛認同等,並且尋章摘句,積極尋找對方發言及邏輯中的「謬誤」,而後如獲至寶一般斷章取義并重重加粗,急不可耐的給對方扣上數頂帽子,但全篇從一個辯論的角度,以論據來看,蒼白而無力。並且恕我直言,這樣一種語帶威脅,蔑視及攻擊性的論調並不是wiki編輯者應有的態度。從學術的角度而言,我認為著重去撰寫「冠服制度」是合理的。一如之前一批大佬所言,古代的「華夷之辨」更多的是文化含義,而這其中,服飾是文化的一個象征。所謂之「衣冠南渡」,南渡的不是衣冠,而是隨移民帶去的中原文化。故古代有所謂「華服」與「胡服」之分。「冠服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禮制與文化的象征,更象征著古代的不同階級,他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等,是古代中華國家構成與社會體系構建的一個見證,並且是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要切入點。至於所謂的「漢服」,若按照部分人士的定義,是「自先秦至明初漢族人普遍使用的具有傳承性的服飾」,且不論歷朝歷代服飾特色均有顯著不同,單問,所謂的漢服是漢族人專利嗎?明顯不是,除了清代之外的歷代「胡人王朝」都有身著「華服」,甚至是皇帝穿著袞冕的記錄,例如被認為漢化水平有限的元代:「元史·舆服志:初宪宗壬子年秋八月,祭天于日月山,用冕服自此始。《元史·英宗本纪》:丙戌,帝服衮冕,享太庙,以左丞相拜住亚献,知枢密院事阔彻伯终献。《元史·文宗本纪》:甲子,服衮冕,享于太庙。《元史·顺帝本纪》:乃以至元六年十月初四日,奉玉册、玉宝,追上皇考曰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被服衮冕,祼于太室,式展孝诚。《元史·顺帝本纪》:甲午,命汪家奴摄太尉,持节授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玉册,锡以冕服九旒,祗谒太庙。」而北元時代也有同樣的記載。同樣的,漢人所著一定就是世代相襲的所謂漢服?朱元璋規定的:令校尉衣只孙,束带,幞头,靴鞋。只孙,一作质孙,本元制,盖一色衣也。這個質孫服是元代蒙古人的服飾繼承而來,同樣的還有其發展而來的曳撒。所以這些理應屬於漢服嗎,或者某位人士是能夠提出一個強力的數學公式去詳細計算其中所謂漢人服裝因素佔比?這些禮服是作為國家的社會階層體系而存在的,伴隨國家的禮制而存在。由此可見,所謂的衣裝更多的是中華文化,以及中華國家的象征,並不是什麼某一族群的獨有物。我們對於所謂的服飾研究,不是在那穿著幾套仿古的衣服就沾沾自喜做所謂的「文化復興」的春秋大夢,而是作為研究中國古代帝制時代的國家架構搭建,社會階層組成,文化交融影響等等課題的切入點。我支持建立完善「冠服制度」條目,這是切實客觀存在並且毫無爭議的內容,並且一些相關內容理應被納入「中國服飾史」內,既然所謂的漢服是一脈相承並且與漢族乃至中國綁定,為何其發展不能被納入在這個條目里?這裡借用下某位人士的邏輯:難道某位人士認為所謂的漢族不能代表中國?哈哈哈哈哈。另外,所謂的「漢服運動」另外做單獨的條目內容即可。歷史研究和現代社會運動本就應當分開。--RickyKao凌虚逸仙 2020年6月27日 (六) 14:54 (UTC)
- 運動鞋款式顯著不同,所以不存在所謂「運動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6:10 (UTC)
- (+)支持No1lovesu的觀點。令我驚訝的是,在通讀完整個又臭又長的「討論」之後,發掘這個討論的雙方呈現出觀點與辯論手法兩極化的形勢。即一方在詳細列舉詳細的參考資料,試圖釐清該問題的個中因果關係及發展由來;而另一方一直在以各種邏輯詭辯手段偷換概念,諸如攻擊論據中的作者「立場偏頗」,論據「非主流觀點」,而他的觀點則是所謂的廣泛認同等,並且尋章摘句,積極尋找對方發言及邏輯中的「謬誤」,而後如獲至寶一般斷章取義并重重加粗,急不可耐的給對方扣上數頂帽子,但全篇從一個辯論的角度,以論據來看,蒼白而無力。並且恕我直言,這樣一種語帶威脅,蔑視及攻擊性的論調並不是wiki編輯者應有的態度。從學術的角度而言,我認為著重去撰寫「冠服制度」是合理的。一如之前一批大佬所言,古代的「華夷之辨」更多的是文化含義,而這其中,服飾是文化的一個象征。所謂之「衣冠南渡」,南渡的不是衣冠,而是隨移民帶去的中原文化。故古代有所謂「華服」與「胡服」之分。「冠服制度」是中國古代國家禮制與文化的象征,更象征著古代的不同階級,他們的生活方式,社會地位等,是古代中華國家構成與社會體系構建的一個見證,並且是相關研究領域的重要切入點。至於所謂的「漢服」,若按照部分人士的定義,是「自先秦至明初漢族人普遍使用的具有傳承性的服飾」,且不論歷朝歷代服飾特色均有顯著不同,單問,所謂的漢服是漢族人專利嗎?明顯不是,除了清代之外的歷代「胡人王朝」都有身著「華服」,甚至是皇帝穿著袞冕的記錄,例如被認為漢化水平有限的元代:「元史·舆服志:初宪宗壬子年秋八月,祭天于日月山,用冕服自此始。《元史·英宗本纪》:丙戌,帝服衮冕,享太庙,以左丞相拜住亚献,知枢密院事阔彻伯终献。《元史·文宗本纪》:甲子,服衮冕,享于太庙。《元史·顺帝本纪》:乃以至元六年十月初四日,奉玉册、玉宝,追上皇考曰顺天立道睿文智武大圣孝皇帝,被服衮冕,祼于太室,式展孝诚。《元史·顺帝本纪》:甲午,命汪家奴摄太尉,持节授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玉册,锡以冕服九旒,祗谒太庙。」而北元時代也有同樣的記載。同樣的,漢人所著一定就是世代相襲的所謂漢服?朱元璋規定的:令校尉衣只孙,束带,幞头,靴鞋。只孙,一作质孙,本元制,盖一色衣也。這個質孫服是元代蒙古人的服飾繼承而來,同樣的還有其發展而來的曳撒。所以這些理應屬於漢服嗎,或者某位人士是能夠提出一個強力的數學公式去詳細計算其中所謂漢人服裝因素佔比?這些禮服是作為國家的社會階層體系而存在的,伴隨國家的禮制而存在。由此可見,所謂的衣裝更多的是中華文化,以及中華國家的象征,並不是什麼某一族群的獨有物。我們對於所謂的服飾研究,不是在那穿著幾套仿古的衣服就沾沾自喜做所謂的「文化復興」的春秋大夢,而是作為研究中國古代帝制時代的國家架構搭建,社會階層組成,文化交融影響等等課題的切入點。我支持建立完善「冠服制度」條目,這是切實客觀存在並且毫無爭議的內容,並且一些相關內容理應被納入「中國服飾史」內,既然所謂的漢服是一脈相承並且與漢族乃至中國綁定,為何其發展不能被納入在這個條目里?這裡借用下某位人士的邏輯:難道某位人士認為所謂的漢族不能代表中國?哈哈哈哈哈。另外,所謂的「漢服運動」另外做單獨的條目內容即可。歷史研究和現代社會運動本就應當分開。--RickyKao凌虚逸仙 2020年6月27日 (六) 14:54 (UTC)
- @芄蘭、淺藍雪:我自己是研究演化生物學和文化人類學的,學界現在傾向認為「人類」、「黃種人」、「漢人」、「中國菜」、「漢服」、「道教」、「中文」、「普通話」等概念的邊界全都是模糊的。就算人們想像出了一個共同體,每一個人想像中的那個共同體都不完全一樣。這像是在問一個暈開的墨點究竟畫了什麼位置一樣,在最核心的地方沒有爭議,越靠近外圍就越不確定。維基百科不能選擇只介紹核心,也不能把廣義和狹義拆成兩個條目,因為這是連續的。各位可以看我最近編輯過的水果怎麼處理像蕃茄、甘蔗和酪梨等例子。--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5:12 (UTC)
- 總不能因為子類屬於總類,就不能寫子類條目吧,允許寫宗教、服飾、人類,就應當允許寫道教、漢服、中華民族,完全無法同意您的觀點,這也太創新了。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23 (UTC)
- 不,我的意思是:不能把「沒有外來語的中文」和「教育部規定的中文」和「大家實際講的中文」拆分成三個條目。--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13:52 (UTC)
- @Yel D'ohan:但是漢語和普通話當然應該分別建立條目,漢字與國字、粵語用字也應分別建立條目。你打的比方,實際上是這樣的:「沒有英語的中文(漢服)」、「英語(長袍馬褂)」、「世界語(中山裝)」,這樣你是否明白了?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6:23 (UTC)
- 這整串討論相當於爭執「漢語」條目介紹的主題該不該包括邏輯、哈囉、壽司、哲學、民主化等外來詞彙,或者 lychee, qi, kung fu 等傳到其他國家的詞彙。花時間爭論這些位在模糊邊界的上的東西是不是漢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端看你怎麼定義漢語。我對漢服該怎麼定義沒有立場,或許您定義下的漢服確實有一套傳承體系和共通特徵,值得在條目中介紹,但我認為也應該兼顧No1lovesu定義的漢服,且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分割出「純中文」和「中文使用者講的話」兩個條目,而是如漢語條目用汉语#受其他語言的影響段落說明這些例子,包括有些人反對外來影響一事也可一併提及。您會將漢服和中山裝類比成不同語言時已經預設了漢服只能有你那一種狹義理解,對於未接受該命題的人來說並不具說服力。--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3:29 (UTC)
- @Yel D'ohan:不,你還是沒理解我的意思,我把比方改成「沒有英語的中文(漢服特指)」、「英語(長袍馬褂)(漢服泛稱)」、「世界語(中山裝)(漢服泛稱)」,這樣你是否明白?既然中山裝可以建立條目,那麼漢服特指為何不能建立條目?如果說一切都沒有邊界,一切都取決於我們怎麼定義,那麼整個維基百科最後都會坍縮至「事物」這一個條目,你這樣說實際上否認了語言對事物的區分作用。現在的問題是:人們已經把「那種服飾」叫做「漢服」了,有一少部分人還在認為「多種服飾」才叫「漢服」,這就是事實,人們已經在這樣做了,維基是要闡釋這兩個事物(後者包含前者),編者認為沈從文的處理最好,這沒有用,這樣說你能理解嗎?還有,你和方的1P犯了很大語言學上的錯誤,漢人是漢代以後才有嗎?為了回答這個問題,你應該想一下「唐人」是唐代以後才有嗎?這些詞彙何時產生,與我們用這些詞所指代的事物何時產生,是兩件事情,請你們能正確辨別。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9:15 (UTC)
- 這整串討論相當於爭執「漢語」條目介紹的主題該不該包括邏輯、哈囉、壽司、哲學、民主化等外來詞彙,或者 lychee, qi, kung fu 等傳到其他國家的詞彙。花時間爭論這些位在模糊邊界的上的東西是不是漢語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這端看你怎麼定義漢語。我對漢服該怎麼定義沒有立場,或許您定義下的漢服確實有一套傳承體系和共通特徵,值得在條目中介紹,但我認為也應該兼顧No1lovesu定義的漢服,且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分割出「純中文」和「中文使用者講的話」兩個條目,而是如漢語條目用汉语#受其他語言的影響段落說明這些例子,包括有些人反對外來影響一事也可一併提及。您會將漢服和中山裝類比成不同語言時已經預設了漢服只能有你那一種狹義理解,對於未接受該命題的人來說並不具說服力。--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3:29 (UTC)
- @Yel D'ohan:但是漢語和普通話當然應該分別建立條目,漢字與國字、粵語用字也應分別建立條目。你打的比方,實際上是這樣的:「沒有英語的中文(漢服)」、「英語(長袍馬褂)」、「世界語(中山裝)」,這樣你是否明白了?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6:23 (UTC)
- 不,我的意思是:不能把「沒有外來語的中文」和「教育部規定的中文」和「大家實際講的中文」拆分成三個條目。--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13:52 (UTC)
- 總不能因為子類屬於總類,就不能寫子類條目吧,允許寫宗教、服飾、人類,就應當允許寫道教、漢服、中華民族,完全無法同意您的觀點,這也太創新了。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23 (UTC)
- ( ✓ )同意分开写。Lab06 N(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9:43 (UTC)
- @Yel D'ohan、慌的一批:( ✓ )同意及認同兩位在上述提供的意見,正如《2012年度中國「漢服運動」研究報告》指出:「在漢服網友們看來,漢服就是這樣一套或一系列在漢文化基礎上形成,基本上固定不變的服裝形制,它有獨一無二的獨特性和純粹性。雖然這種觀點在學術上很難成立,無論是中國服裝史,還是漢民族的歷史,均既不存在純粹的漢族,也不存在純粹的漢服,然而,漢服必須是純粹的理念卻在漢服運動中根深蒂固。若是以服裝穿著實踐來看,漢民族的服裝生活及服飾民俗,其實極為複雜和豐富多樣,很難被漢服這個純粹性的概念所歸納」。新條文也可按照Yel D'ohan的版本再作進一步的修改,例如可略加描述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的由來等;而所謂「兩種理解」的分界的確沒有那麼絕對,來源也指出「漢服在當今學術上是一個複雜且充滿爭議與分歧的概念和話題」,可見指出漢服具有爭議性的相關內容有其關注度及重要性,理應寫進條目。--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1:44 (UTC)--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10:34 (UTC)
- @方的1P、Yel D'ohan、Huangsijun17、Hikaruangeel、Fire-and-Ice:@Milkypine、Huangsijun17、Lab06 N、Hamish、DavidHuai1999:@淺藍雪、Kiraclyne:「無論是中國服裝史,還是漢民族的歷史,均既不存在純粹的漢族,也不存在純粹的漢服」大家看清楚囉,這就是No1lovesu最本來、最實質的想法。No1lovesu多年來維護片面的說法,無非是要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藉以宣傳台獨,我絕對絕對不可能同意!!!還有你們兩位@方的1P、Yel D'ohan:應該知道,「漢族」、「漢服」的組成是否100%單一,與這兩個事物存在與否沒有關係,不能因為一部分人的祖先是外國,就說「漢族」不存在,也不能因為「漢族」這個詞是近代提出,就說「漢族」古代不存在,「地球」也是近代提出,難道古代就沒有地球嗎?你們這些觀點嚴重違背事實、違背邏輯,是「地平說」一樣的荒謬觀點。來,你們三位告訴我,如果把中山裝與和服也做成一套服裝,因為這種混合的服裝,就不應建立中山裝條目了嗎?是否孫中山以外的人所穿「中山裝」,就不能叫中山裝?為什麼能建立中山裝條目,而不能建立漢服條目,在當前有廣泛民眾將漢族傳統服飾稱為「漢服」的情況下?如果無法作答,那就證明你們在胡說八道!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23 (UTC)
- emmm...他这里是引用别人说出的话吧。。。还有麻烦阁下下次宣扬民族精神的时候不要带上我了,人家还小,不懂这些,谢谢。--SEX! 2020年6月25日 (四) 07:47 (UTC)
- @Kiraclyne:那你對漢服做過多少研究?對服飾史和中國史做過多少研究?他說「正如指出」,這不就是在申明、證明他自己的意見嗎,連這基本的語言知識都看不出嗎?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54 (UTC)
- 本來這種在維基百科宣傳民族主義和扣帽子的言論是不值得回應的,不過為了照顧跟他一樣的那一類人,在此也作一下解說:我在上面已經很清楚地指出,我引用的是《2012年度中國「漢服運動」研究報告》,這份報告是《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的其中一篇文章,而這份《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是一個由山東大學承擔並完成的項目,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領銜的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張士閃組織國內眾多民俗學專家集體完成。因此,如果某個習慣性惡意推定和在維基百科四處批鬥和亂舉報他人的user要攻擊本人,指控本人「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藉以宣傳台獨」,那麼請某位在維基百科宣稱要與中華民國共存亡的user先去投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山東大學,舉報中華人民共和國眾多民俗學專家在「宣傳台獨和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另外,一些法輪功團體也認同漢服運動的漢服定義,按照某人的邏輯,應該舉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所有漢服運動支持者是「邪教徒」。--No1lovesu(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9:46 (UTC)
- 說到扣帽子,你對別人可是更上層樓。更別提,你在條目中對漢服扣的種族主義大帽子,古往今來只有納粹可比。你自己都不否認使用IP傀儡,還說別人濫舉報。先回答中山裝問題吧,那才是核心,謝謝。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5:44 (UTC)
- 漢服運動中存在種族主義是中外多個學者「扣的帽子」,某人如果要搞大清算請先環遊世界去找他們當面對質;有些事情早已有管理員定斷,根本不用也不需要我本人多說,我倒想知道為甚麼會有人幹出這些事[6][7][8]。
- 自某人創號以來已經對Jimmyshjj, TongcyDai, Steven Sun, Yumeto, Kiraclyne, 甚至AT, Manchiu等用戶作出提報,當中還包括管理員和行政員,相信不用由我本人去解釋何謂濫舉報:[9][10][11]--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0:20 (UTC)
- 草(微笑之意),無法回應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20:06 (UTC)
- 說到扣帽子,你對別人可是更上層樓。更別提,你在條目中對漢服扣的種族主義大帽子,古往今來只有納粹可比。你自己都不否認使用IP傀儡,還說別人濫舉報。先回答中山裝問題吧,那才是核心,謝謝。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5:44 (UTC)
- emmm...他这里是引用别人说出的话吧。。。还有麻烦阁下下次宣扬民族精神的时候不要带上我了,人家还小,不懂这些,谢谢。--SEX! 2020年6月25日 (四) 07:47 (UTC)
- @方的1P、Yel D'ohan、Huangsijun17、Hikaruangeel、Fire-and-Ice:@Milkypine、Huangsijun17、Lab06 N、Hamish、DavidHuai1999:@淺藍雪、Kiraclyne:「無論是中國服裝史,還是漢民族的歷史,均既不存在純粹的漢族,也不存在純粹的漢服」大家看清楚囉,這就是No1lovesu最本來、最實質的想法。No1lovesu多年來維護片面的說法,無非是要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藉以宣傳台獨,我絕對絕對不可能同意!!!還有你們兩位@方的1P、Yel D'ohan:應該知道,「漢族」、「漢服」的組成是否100%單一,與這兩個事物存在與否沒有關係,不能因為一部分人的祖先是外國,就說「漢族」不存在,也不能因為「漢族」這個詞是近代提出,就說「漢族」古代不存在,「地球」也是近代提出,難道古代就沒有地球嗎?你們這些觀點嚴重違背事實、違背邏輯,是「地平說」一樣的荒謬觀點。來,你們三位告訴我,如果把中山裝與和服也做成一套服裝,因為這種混合的服裝,就不應建立中山裝條目了嗎?是否孫中山以外的人所穿「中山裝」,就不能叫中山裝?為什麼能建立中山裝條目,而不能建立漢服條目,在當前有廣泛民眾將漢族傳統服飾稱為「漢服」的情況下?如果無法作答,那就證明你們在胡說八道!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7:23 (UTC)
- 本來就沒有純粹的漢服啊,中國這麼大,不提元朝與清朝,唐朝領土都擴張到大月式,甚至還有李白這個外國人,把漢服定義成只有特定年代的服飾那麼魏晉南北朝服飾、隋唐五代服飾還有明朝服飾都不能算啊= =。
- 還有為甚麼要特地到我討論頁留下「是否也應該稱阿拉伯字母為漢字?」照你的定義平假名也是中文來的所以是中文?邏輯死去啦。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26日 (五) 07:47 (UTC)
- @Milkypine:該用戶理解有誤,並且該用戶現在已明確表態不反對漢服消歧義。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8:21 (UTC)
- @Milkypine:李白的出生地有争议,不一定是碎叶城。Lab06 N(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03:35 (UTC)
- 迪麗熱巴好了,都是中國人但卻有著異域風情。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27日 (六) 10:37 (UTC) 那我改成
- 還有為甚麼要特地到我討論頁留下「是否也應該稱阿拉伯字母為漢字?」照你的定義平假名也是中文來的所以是中文?邏輯死去啦。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6月26日 (五) 07:47 (UTC)
- 有鉴于目前媒体普遍按汉服运动支持者的主张报道汉服相关内容,因此(+)支持某种形式的消歧义,但消歧义的形式需要认真考虑(同页消歧义,“平等”消歧义还是主题目消歧义?)。--DRIZZLE (按此给我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0:18 (UTC)
- @DrizzleD:為響應方的1P的「包容」呼籲,願意接受平等消歧義;但這些年國內外媒體但凡提及漢服,沒見過一例指長袍、中山裝的。此外,「泛稱」很明顯是包含多類服飾,既然「泛稱」中的「中山裝」可以獨立成條目,「單指」當然可以獨立成條目,這是非常簡單的判斷,竟然延宕數月之久。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8:45 (UTC)
投票區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本討論實際上是先前多次討論的延續。因No1lovesu的關係,每次討論均以「無共識」結束,同時No1lovesu又多次使用IP傀儡回退其他用戶的正常編輯,雙管齊下,無視大量將漢服視為獨立服飾體系的來源,使條目成為其宣傳片面觀點的工具,危害尤甚,再次籲請投票支持消歧義修改。(可出反對意見,但只計讚成票,暫定為期5日)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8:22 (UTC)
漢服消歧義
依常用程度,「漢服」消歧義為「漢服(泛指漢族服飾)」與「漢服」。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8:22 (UTC)
- (+)强烈支持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8:22 (UTC)
兩種含義並存於同一條目
繼續討論上方「修改方案」,除非No1lovesu支持,否則恐無法達成一致。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8:22 (UTC)
刪除條目,原內容併入中國服飾史
另建冠服制度條目
- 请(※)注意:投票的發起須有共識允許方為有效,如果未有得到共識允許,投票結果對此討論是無效的。因此,本投票不影響共識,故關閉之。这不是我说的,阁下若有异议请联系Sanmosa、Streetdeck、DRIZZLE(详见这里),谢谢--SEX! 2020年6月25日 (四) 17:09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明確表態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原題:準備發起投票
若僅有極個別網友反對,則將就我、No1、Yel、方在上方提出的四類提議發起投票,如還有其他網友反對,請盡快提出理由。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5:35 (UTC)
@方的1P:請明確表態是否反對漢服消歧義。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8:19 (UTC)
- 错误共识效应,不解释,请关闭讨论。投票没有意义,参考WP:共识不是点票。~ƒ(方)^ρ~ 2020年6月26日 (五) 08:22 (UTC)
- 尚未發起投票,不必關閉討論。請@方的1P:就條目修改,明確表達個人意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8:24 (UTC)
注意到No1lovesu同時讚成三種意見,請@No1lovesu、Kiraclyne:在以上四種方案中明確支持其一,請勿久拖不決。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08:30 (UTC)
- 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汉服不具有特例,消歧义只会看到一种观点定义下的内容,这种消歧义违反方针。如果有汉服消歧义,那么更多具有争议的条目都可以分立,这点就如前面建立的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同时分立方案只会导致意见更加分歧,阁下明明知道对方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也不积极寻求协商和妥协,一昧强调自身意见,实在不是解决纠纷的良好方法。我不会站在任何一个方案上,我不认为站方案会有任何意义。~ƒ(方)^ρ~ 2020年6月26日 (五) 08:39 (UTC)
- 重開,現在不是投票,只是讓各位明確自己的意見。@方的1P:為什麼中山裝與和服可以建立條目,漢服不可以?不是閣下說不能建、有爭議就不建了,反對也要有合理的理由,這個條目就是長期被No1lovesu攔著,才變成現在的狀態。無非就是一種服飾重新顯揚出來,人們現在把它叫做漢服,然後這個詞跟以前某些人說的「漢服」重名了而已,根本就不是一件事物,承認這一點有那麼困難嗎?積極協商和妥協,你沒看到這是半年以來第五次討論嗎,允許消歧義還不是讓步嗎,No1lovesu說的那個「漢服」根本沒幾個人關注,這麼簡單一個事值得花4年討論嗎?盡快明確解決方案!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5:30 (UTC)
- 我的观点一直很明确。汉服不具有特例,消歧义只会看到一种观点定义下的内容,这种消歧义违反方针。如果有汉服消歧义,那么更多具有争议的条目都可以分立,这点就如前面建立的中华民国台湾时期。同时分立方案只会导致意见更加分歧,阁下明明知道对方不会站在自己这边,也不积极寻求协商和妥协,一昧强调自身意见,实在不是解决纠纷的良好方法。我不会站在任何一个方案上,我不认为站方案会有任何意义。~ƒ(方)^ρ~ 2020年6月26日 (五) 08:39 (UTC)
- 「漢服」怎么就没有条目了?阁下日思夜想想要编辑的不就是这个条目?阁下的问题在于不容忍其他不符合自己观点的他人观点,这和歧义毫无关系,消除歧义本质上只是想要剔除他人反对观点的欲盖弥彰之举,阁下的思路在我看来没有本质的进步。维基百科不是某一观点的一言堂,没有任何观点能够独占任何一个条目,其中也包括不同观点对于事物的定义权利。阁下的做法在我看来是一直不存认任何人都会有的确认偏误,一昧强调采纳支持自身观点的材料,别人指出来阁下的偏误的时候当是扩展视野,得出自己认知之偏误而不是否定别人的来源观点,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会看到事物的不同一面,绝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看到事物的不同面而从不同角度设立一个截然不同的条目,这样的立场只会导致不中立。我已经不想再对阁下说任何话,请不要再ping我,反正我也不编辑这个条目!~ƒ(方)^ρ~ 2020年6月26日 (五) 16:30 (UTC)
- 方的1P退出本討論,並且其指出维基百科不是某一观点的一言堂,没有任何观点能够独占任何一个条目,其中也包括不同观点对于事物的定义权利,正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我對此非常讚同,希望No1lovesu能夠好好聽取這些意見,放棄自身狹隘的認識,包容多元認識,共勉。同時,本人還要向方的1P指出,你用「漢服」把「泛稱」和「單指」結合在一起,並以此為圭臬,是否也是一種有偏差的認識呢?「泛稱」很明顯是包含多類服飾,並且其中可以明確區分出特點,為何「泛稱」中的「中山裝」就可以獨立成條目,而「單指」就不可以呢?我非常遺憾你退出了討論,我非常有信心能夠說服你,但你必須能夠仔細地、耐心地聽我分析,你和無心插柳一樣,不跟進討論,根本就不了解我的主張,只憑藉自己的印象亂指責一通。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6日 (五) 18:36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我很奇怪為甚麼有人會如此頻繁地不斷曲解他人的留言,這次還要「非常遺憾地」宣告他人「退出討論」再粗暴地關閉討論,然而這裡根本沒有人表示過要「退出討論」(不論之後會否繼續參與討論)。--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7:18 (UTC)
- 回答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05 (UTC)
@芄蘭:前些天不在線,所以現在是怎麼處理了?已看到下方討論。--淺藍雪❉ 2020年7月6日 (一) 10:18 (UTC)
改進方向總結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漢服」消歧義(同頁、平等或主題目消歧義) | |
---|---|
支持 | 芄蘭、Lab06 N、Huangsijun17、淺藍雪、DrizzleD、Yel D'ohan(同頁面弱消歧義) |
許可 | Milkypine |
保留現有條目,新建「冠服制度」條目 | |
支持 | No1lovesu |
如No1lovesu改變主意,請自行修改,謝謝。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2:59 (UTC)
芄蘭、Lab06 N、Huangsijun17、淺藍雪、DrizzleD、Milkypine、No1lovesu已經明確表態,方的1P則表示退出討論,Kiraclyne等也已多日未參與,討論似乎已經告一段落,尚等待Yel D'ohan回應。現大家意向已相當明確,準備公示「將『漢服』消歧義」,請@Hamish、DrizzleD、淺藍雪:見證。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3:22 (UTC)
“ | 根據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重大修改更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如果可以通過相關意見表達找到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的方案的話,相關意見表達實際上仍然有價值。 ——Sanmosa,5月22日[1] |
” |
- 当事管理员避嫌,请不要再ping,谢谢。--Hamish論 2020年6月27日 (六) 13:24 (UTC)
- 好的,謝謝,只是出自好心提醒您關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3:30 (UTC)
- 会关注的,在下处理的条目有在讨论的通常都在监视列表。--Hamish論 2020年6月27日 (六) 13:32 (UTC)
- 好的,謝謝,只是出自好心提醒您關注。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3:30 (UTC)
阁下又在创造共识啦?--SEX! 2020年6月27日 (六) 14:35 (UTC)
- 的確是在自創共識,別人很清楚地表示:「在我看来每个人都会看到事物的不同一面,绝没有必要为了自己看到事物的不同面而从不同角度设立一个截然不同的条目,这样的立场只会导致不中立。我已经不想再对阁下(芄蘭)说任何话,请不要再ping我,反正我也不编辑这个条目!」,但某人竟將「不对阁下说任何话」,「请不要再ping我」和「不编辑那個條目」曲解為「表示要退出討論」,還要在這個「總結」中將對方一直以來發表的意見徹底無視掉。且正如Kiraclyne說的,起碼有幾個人算得上是被強行「支持」的。--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7:18 (UTC)
- 人家已經說了不會再編輯這個條目,你覺得理解的不對可以再讓他來表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02 (UTC)
- 又再一次曲解他人言論,是「不會編輯這個條目」,不是「不會再編輯這個條目」,而且參與條目編輯與參與跟條目有關的討論,很明顯完全是兩回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08 (UTC)
- 我覺得意思沒什麼差別,你可以請他繼續來討論。回答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36 (UTC)
- 🤦🏼♀️--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9:12 (UTC)
- 我覺得意思沒什麼差別,你可以請他繼續來討論。回答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36 (UTC)
- 又再一次曲解他人言論,是「不會編輯這個條目」,不是「不會再編輯這個條目」,而且參與條目編輯與參與跟條目有關的討論,很明顯完全是兩回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08 (UTC)
- 人家已經說了不會再編輯這個條目,你覺得理解的不對可以再讓他來表態。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18:02 (UTC)
芄蘭的立場很明確,我也完全看懂了:「先秦到清初的漢族服飾自成體系、特色鮮明,與其他服飾可以截然分開」;而我的立場也說得很清楚:且再怎麼「截然」總是有模糊地帶,且並非所有人都同意以此定義漢服,既然芄蘭堅持的狹義漢服和No1lovesu偏好的廣義漢服只差在長袍馬掛和中山裝,其他從先秦到清初的大多數服裝都一樣,那只要在條目中註明這些有有爭論的少數地方即可,我也已經示範了具體能用什麼樣的寫法兼顧不同觀點。拆成兩個條目各花 90% 的篇幅介紹一樣的東西毫無意義,子集合「可以」建立條目不表示它「應該」成為條目。芄蘭除了一再否定漢服能有其他定義之外,從未說明為什麼我提議的方案不行。注意我提議的寫法中,芄蘭還是可以在內文介紹他認為狹義漢服如何「自成體系」。如果漢服拆成兩個 90% 一樣的條目,那其他提到漢服的條目內鏈該指向何者?我可以預見編輯戰只會轉移戰場,不會結束。--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7日 (六) 22:10 (UTC)
- @Yel D'ohan:我絕對沒有否定漢服能有其他定義,這是我非常明確的初衷,還請您不要張冠李戴。至於為何非要分拆為兩個條目,這最初也絕非本人設想,乃是因為No1lovesu自2014年以來長期控制該條目,數百次回退他人編輯,不斷加入對漢服運動的負面觀點;當他人提出討論時,久拖不決,以至於無共識結束。此一背景,還請閣下知悉。此外,按照No1lovesu的定義,並非差別僅在長袍、中山裝,還包括文革之紅衛兵服裝、以及當代民眾穿的各式服裝。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8日 (日) 00:04 (UTC)
- 已經將您的「具體能用什麼樣的寫法兼顧不同觀點」,按您在先前討論中的表述,寫入意向框。此外,某N君的解釋,究竟包括哪些類型,還待他本人來說明。初步觀察其解釋,我們今天穿的運動鞋、羽絨服、襯衣、毛衣、高跟鞋等,均屬於他所說的「漢服」。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8日 (日) 11:42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再次總結上述討論
有人對方的IP的「退出」表示質疑,所以這裡還納入他的意見。先聲明這不是幫助他人投票,只是對意見的總結。
主張「漢服」消歧義(同頁、平等或主題目消歧義) | |
---|---|
芄蘭、Lab06 N、Huangsijun17、淺藍雪、DrizzleD、Yel D'ohan(同頁面弱消歧義) | |
Milkypine(原話「我不反對」) | |
主張保留現有條目,新建「冠服制度」條目 | |
No1lovesu、方的1P |
不難看出大多數人支持對「漢服」作消歧義理解。據此,現公示「對『漢服』作消歧義理解」。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日 (四) 15:15 (UTC)
“ | 根據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重大修改更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如果可以通過相關意見表達找到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的方案的話,相關意見表達實際上仍然有價值。 ——Sanmosa,5月22日[2] |
” |
- 我需要提醒各位編者,芄蘭由始至終沒有改變他慣常有意或無意地替別人選邊站的習慣,方的1P在QQ群裡已經很明確地指出芄蘭歪曲他的主張,淺藍雪和Yel也根本沒有對他的主張表示支持,Milkypine的「我不反對」也很神奇地被理解為是對芄蘭的一種支持,一些不符合他的理念的人的意見他也根本沒有提及,以上種種問題,可見芄蘭的確是在幫他人投票,其「總結」的公信力明顯值得懷疑。--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2日 (四) 15:47 (UTC)
- 希望您明白如果有人離開討論,雖然是降低公信力的行為,但是是可以代表同意的(en:Silence_and_consensus)。這種行為人人都不樂見,但是如果有人不表達意見,就是同意的意思。我也明白這種 “有意或無意地替別人選邊站的習慣” 是一件很不可取的行為。但是,就如同en:Silence_and_consensus#Silence_is_the_weakest_form_of_consensus中的第二點:
,我也明白這種很無言的討論是不會有人想參與的(憑什麼就讓這人隨亦竄改並捏造共識?),但只要沒人發聲,就是默許的意思。--小·索爾 (☎)歡迎加入邊緣人小組 2020年7月4日 (六) 03:17 (UTC)The post is complete and utter nonsense, and no one wants to waste the energy or bandwidth to even point this out.
- 首先,我已把方的1P意見補上,現在No1lovesu仍然屬於少數意見,這絕對不是捏造共識。
- 其次,先前的編輯記錄顯示,VvbnN129 、Mrli088、飞贼燕子、163.13.225.66、Ws227、Andreiausdeutschland、嘉林、草帽老劉,都曾與No1lovesu大打編輯戰,還有被封禁的囧,但最後都因為No1lovesu長期堅持回退不了了之(只說事實)。長期以來(2014年-2020年),違背共識的那個人是誰,難道還不夠清晰嗎?芄蘭(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03:29 (UTC)
- 更正筆誤,早前留言應為「淺藍雪和Yel也根本沒有對他的主張表示支持」。--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04:09 (UTC)
- 認同Timmy說的「這種很無言的討論是不會有人想參與的(憑什麼就讓這人隨亦竄改並捏造共識?)」,事實上指出類似問題的人還有1P和Kira,早前在方針客棧與他有交流的人也指出過他有亂改他人主張的問題。
- 至於某人提到的「大打編輯戰的人」,某人在另一主題宣稱「由於中國大陸在2015年開始屏蔽中文維基百科,這些用戶漸漸不再參與修改」,飛賊燕子是中國大陸人,至今她仍然活躍於維基社群,直到最近我們仍然有友好交流;ws227是香港人,是漢服運動中的實踐派(也就是會穿上「漢服」出門的人);User:草帽老劉、VvbnN129 、Mrli088 Andreiausdeutschland、嘉林,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些帳號的編輯貢獻,至於那位WP:LTA就不用說了。某人的「事實」往往與事實是有一段距離。--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04:49 (UTC)
- 但也不妨碍曾经你与他们打编辑战记录存在的事实。Lab06 N(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10:06 (UTC)
- 事實是「由於中國大陸在2015年開始屏蔽中文維基百科,這些用戶漸漸不再參與修改」屬於原創研究,事實是有人不斷歪曲他人主張和捏造共識,事實是某人宣稱的「事實」不是事實,事實是根據人類學及民俗學學者的研究:【「(漢服運動的)漢服」是一個在2002年至2003年期間在「漢網」創建的新詞】;【漢服運動的支持者屬於中國網際網路時代的一種有別於中國主流意識的亞文化群體……中國的主流意識傾向於把唐裝和旗袍等服飾視為包括漢族在內的中國人的民族服飾,而漢服亞文化社群則對此主流意識持不同意見,或對此作出抵制,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世界社群中營建自己的主體性地位和本社區風氣畔和環境,以及建構與特定歷史認知和服飾文化見解相關的主導性輿論。現時漢服亞文化社群的見解對於主流意識而言,仍然處於少數及邊緣性地位】。--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11:01 (UTC)
- 但也不妨碍曾经你与他们打编辑战记录存在的事实。Lab06 N(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10:06 (UTC)
- 希望您明白如果有人離開討論,雖然是降低公信力的行為,但是是可以代表同意的(en:Silence_and_consensus)。這種行為人人都不樂見,但是如果有人不表達意見,就是同意的意思。我也明白這種 “有意或無意地替別人選邊站的習慣” 是一件很不可取的行為。但是,就如同en:Silence_and_consensus#Silence_is_the_weakest_form_of_consensus中的第二點:
每次都迴避關鍵之處。這個條目就跟「中國國民黨」一樣的,你非要說「中國國民黨」就是「KMT」和「民革」的泛稱,而大部分人所說的「中國國民黨」跟民革根本兩碼事。能不能回答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5日 (日) 05:15 (UTC)
現進行第二輪討論,在同頁面、平等和主題目消歧義中選擇一種。芄蘭(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0:46 (UTC)
- (*)提醒:上述讨论暂时并未关闭(阁下也说交给管理员判断的)--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3:57 (UTC)
同頁面消歧義
平等消歧義
主題目消歧義
我首選將「漢服」作當前普遍流行的解釋,原因無他,19世紀末-20世紀初少數文獻所稱之涵蓋甚廣的「漢服」,在如今已無任何媒體使用,這種理解應編為「漢服(泛稱)」條目。其次選擇平等消歧義,即二者均加括號註解。芄蘭(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1:01 (UTC)
- 令人驚訝的是,這個又臭又長的討論居然仍然在進行中,而諸多人士已經指出其荒謬之處紛紛表達了該討論無意義的觀點時,芄蘭閣下依舊不依不饒的將其擴充到了一個條目的長度,但卻反駁了幾乎所有人的建設性意見,著實無語。
- 總的來說,正如之前諸位指出的,本討論的無意義之處核心在於一下幾點:
- 閣下在本討論中既作為當事人卻又做法官,凡是參與旁聽或發表意見的人士,只要沒有在字面上明確說出“反對”二字,都被閣下斷章取義自行解讀他人發言,直接裁定為“支持”
- 儘管事後他人明確反對了你這種“強行共識”的做法,但閣下依舊繼續自做法官開啟,以強行創造出的共識開啟所謂的投票,自說自話地設計幾個選項
- 對于上述所說的被“強行共識”的人士,更是替他人表態,直接“幫”他們投下了所謂的“支持票”,營造出一種“大部分人認同并已產生相關共識,而只是少數人胡攪蠻纏”的假象,易於給非當事的旁觀人士營造出一種先入為主的錯誤印象。
- 這種手法非常拙劣,且不符合wiki相關的討論原則,請閣下深思。
- 另外,正如我之前的回復里指出的,閣下高度擅長斷章取義曲解他人的發言,尋斷章摘隻句,拼湊出一個與他人原意有顯著區別有顯著不同甚至大相徑庭的語句,并迫不及待扣上一頂帽子,甚至用上“納粹”這樣的字眼,并去尋找對方所謂的“黑點”,來批駁對方。恕我直言,這已經屬於人身攻擊的程度,是極為不好的討論態度。--RickyKao凌虚逸仙 2020年7月9日 (四) 03:38 (UTC)
- 「近似納粹」說的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張跣對漢服運動批評所使用的語言:「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該運動的支持者意圖通過復興儒家、穿著他們所定義的民族服飾以及排外情緒等行為和思想去復興他們心中的大漢和真正的中國,以及強調穿著特定類型的衣服對復興他們所定義的正統中國的重要性。」我對於閣下在不熟悉討論、不熟悉條目內容的情況下,就恣意斷言,感到非常失望。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07 (UTC)
- 「你在條目中對漢服扣的種族主義大帽子,古往今來只有納粹可比。」(芄蘭,2020年)--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50 (UTC)
- 是誰引用這個邊緣學說,還寫這麼多篇幅?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4:00 (UTC)
- 「你在條目中對漢服扣的種族主義大帽子,古往今來只有納粹可比。」(芄蘭,2020年)--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50 (UTC)
- 「近似納粹」說的是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張跣對漢服運動批評所使用的語言:「這個類概念不僅假定了漢服在發展過程中的血統的純正性,對漢族服裝本身的發展流變存而不論,而且試圖將這種純正的血統實體化、固定化、本質化。該運動的支持者意圖通過復興儒家、穿著他們所定義的民族服飾以及排外情緒等行為和思想去復興他們心中的大漢和真正的中國,以及強調穿著特定類型的衣服對復興他們所定義的正統中國的重要性。」我對於閣下在不熟悉討論、不熟悉條目內容的情況下,就恣意斷言,感到非常失望。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07 (UTC)
換個人來「總結」看看
- 對「條目該怎麼寫」的立場
- No1lovesu:漢服為漢族的服裝,並不存在所謂純粹的漢服。
- 芄蘭:要有狹義、現代定義的漢服條目,其他概念應分開。
- Kiraclyne:芄蘭的寫法不中立、有原創研究。(未表態分開或合併)
- Milkypine:「芄蘭和No1lovesu之間的問題和消歧義一點干係也沒有」。(芄蘭宣稱M君「明確表態不反對漢服消歧義」)
- Huangsijun17:各寫各的最好。
- 淺藍雪:(僅提問)是否可以分成漢服和漢族服裝?如果使用在一篇文章內使用兩個定義正文如何處理?
- Yel D'ohan:兩種定義是連續的,寫在一起比較好,並提議可能的導言。
- 慌的一批:不存在兩種定義,並提議可能的章節,包括新建「冠服制度」和利用現有的「中國服飾史」。消歧義違反方針。
- RickyKao:支持「冠服制度」條目、一些內容納入「中國服飾史」、「漢服運動」另外做單獨的條目內容即可。
- Lab06 N:同意分開寫
- DrizzleD:支持某種形式的消歧義,但消歧義的形式需要認真考慮。
- 對「這整串討論」的看法
- No1lovesu:芄蘭不斷曲解他人的留言
- Kiraclyne:芄蘭又在創造共識
- Yel D'ohan:芄蘭無法說明為什麼前面提出的方案不可行
- Timmyboger:很無言的討論
- RickyKao:芄蘭一直以各種邏輯詭辯手段偷換概念、不是wiki編輯者應有的態度;諸多人士已經指出該討論無意義,芄蘭卻反駁了幾乎所有人的建設性意見
基於上述,我建議關閉此討論,忽略芄蘭無建設性的意見。現有的條目可以依 Yel D'ohan、慌的一批、RickyKao 提議的方向修改。同時,如果Huangsijun17、Lab06 N、DrizzleD、或其他不是芄蘭的人仍認為消歧義更好,可以再開討論看看有沒有合理且不違反方針的方案。--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9:39 (UTC)
吐槽: @Yel D'ohan:如果可以,請把我那句話後面"芄蘭隨意竄改並捏造共識"拿掉。私認為這句話有WP:ABF之嫌。--Timmyboger(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1:52 (UTC)
- Done --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2:06 (UTC)
關於討論本身
上次公示已滿7日,7日內並無人反對,並未有規定「模板:Archive top的使用,应仅限于不参与讨论的编辑者或管理员」,我對於Kiraclyne不參與討論,但頻繁使用模板:Archive top阻礙討論的手法感到非常厭惡。 Milkypine是在其本人的討論頁表態不反對,淺藍雪支持消歧義的意思也非常明顯,而且這個條目從2014年以來就有非常多的人支持把「漢服」解釋為「交領右衽的服飾」。因此絕非本人忽略所有人的建設性意見。我對於反對者的反駁都有理有據,而反對者卻不斷對本人發動人身攻擊,因此我對於Yel D'ohan的總結感到非常失望,他在10日內不作表示(然而他的表述確實是在同頁面進行消歧義的一種形式),既然現在表態反對,因此上文對他的意向就不再計入。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2:54 (UTC)
- 模板:Archive top模板描述里面已经提到了。到目前为止,只看到您将反对者视为破坏者,并多次恶意提报。(还拿
草当做人身攻击?)另外,并不是挂上(-)反对这玩意儿才叫反对,谢谢。--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3:08 (UTC)
草,你三番五次關閉討論時就說自己不曾討論,我關閉時為何不能說「已經多日無人討論,所以我來總結」?雖然這個模板確實提到了這句話,但實際上互助客棧經常不照此執行。這個爭議我來交給Hamish判斷。至於你所提的「草字」事由已經由Kuon.Haku處理。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21 (UTC)
- 我说过,并未参与阁下所谓“投票”,模板文档中已指明,“使用本模板时,应仅限于不参与讨论的编辑者或管理员,依据讨论页指引与整理讨论的建议与规范进行操作”,阁下作为讨论的参与者甚至发起者,当然不能擅自关闭讨论。至于阁下说的客栈经常不照此执行,我不知道,而且与我何干,我只知道,模板文档中的确提到了这句话,既然阁下说交给管理员判断,那么还请不要私自关闭讨论。--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3:38 (UTC)
- 依你之邏輯,既然之前你參與了討論,怎可擅自關閉討論?不要太雙標,
草。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3:55 (UTC)
- 我只说过我并未直接参与投票,且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的投票本身就是违反方针的。--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4:10 (UTC)
- 只發言不投票就不算討論?真有夠雙標!再說一遍那不是投票,連梳理總結都不讓嗎,詮釋權全在你手中?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4:26 (UTC)
- 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某人堅持認定「草」是人身攻擊(然而基本上沒人如此認為),但他自己又不斷對他人使用這個他堅定認定是罵人的詞,是甚麼意思。--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4:32 (UTC)
- 詮釋權全在你手中?--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5:02 (UTC)
- 2014年以來,誰動用各種手段維護這種偏頗的認識,2019年以來,誰三番五次回退其他來源,2個月以來,誰動輒關閉討論、又阻止他人關閉討論,想必閣下應很清楚。多數意見已經很明了,休要再推三阻四、違背WP:OWN指引。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5:46 (UTC)
- 詮釋權全在你手中?--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5:02 (UTC)
- 我覺得很奇怪,既然某人堅持認定「草」是人身攻擊(然而基本上沒人如此認為),但他自己又不斷對他人使用這個他堅定認定是罵人的詞,是甚麼意思。--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4:32 (UTC)
- 只發言不投票就不算討論?真有夠雙標!再說一遍那不是投票,連梳理總結都不讓嗎,詮釋權全在你手中?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4:26 (UTC)
- 我只说过我并未直接参与投票,且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的投票本身就是违反方针的。--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4:10 (UTC)
- 依你之邏輯,既然之前你參與了討論,怎可擅自關閉討論?不要太雙標,
- 我说过,并未参与阁下所谓“投票”,模板文档中已指明,“使用本模板时,应仅限于不参与讨论的编辑者或管理员,依据讨论页指引与整理讨论的建议与规范进行操作”,阁下作为讨论的参与者甚至发起者,当然不能擅自关闭讨论。至于阁下说的客栈经常不照此执行,我不知道,而且与我何干,我只知道,模板文档中的确提到了这句话,既然阁下说交给管理员判断,那么还请不要私自关闭讨论。--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3:38 (UTC)
- 首先,再重申一遍,未取得共识的情况下的投票本身就是违反方针的,且阁下的所谓“梳理总结”本身就存在大量歪曲他人发言的现象,已引起了不止一人的反对。至于阻止关闭讨论,这个我是按着模板文档来的,并且此总结本身有争议(已有多人指出),之前那次关闭讨论之后也受人回退,但本人在编辑摘要中解释之后此人并未追究。至于阁下的版本,已有人指出问题,我也懒得说了。想必閣下應很清楚。多數意見已經很明了,休要再推三阻四、違背WP:OWN指引。順便還請閣下解釋一下阁下是以什么心态判断出“浅蓝雪支持消歧义的意思也非常明显”以至帮人总结的,谢谢。--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00 (UTC)
- 对了,本人并未找到“草字”的事是在哪里由Kuon.Haku处理的。请问是这句吗
基于下列理由,本人决定接受这位用户的申诉,并予以解封或缩短其封禁期限。其他管理员可再复检此用户的封禁,但在没有更好的理由前,请勿轻易推翻之前的决定。 请严守承诺。基于您的认错态度,暂时缩减封禁期到4天。今后将会认定您已经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您再犯类似的错误将会按明知故犯处理,届时为了避免您造成更多困扰,必然会考虑严肃处理。
--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05 (UTC)
- 1.不是投票;2.@芄蘭:前些天不在線,所以現在是怎麼處理了?已看到下方討論。--淺藍雪❉ 2020年7月6日 (一) 10:18 (UTC);3.我並非是要通過我的版本,亦更不是6月6日版本,而是確立消歧義的大方向,Yel D'ohan的表態明明就是一詞多義,明明就是消歧義,但他現在又反悔;4.你絕口不提被刪掉的大量來源如何處理,這些來源與當前版本立場完全相左;5.
草 霸佔條目反復拖延真是有夠雙標的。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6:07 (UTC)
- 1.所以你就凭这个认为“浅蓝雪支持消歧义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那可不得被人认定为歪曲发言吗。2.你帮Yel D'ohan“归纳”之后又帮人家反悔啦?3.而且我为啥要处理阁下用来原创总结的来源(沈从文:我什么都不知道)。--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27 (UTC)
- 如果淺藍雪反對,他看到會不說話嗎?不知道什麼叫默許?按Yel D'ohan的也完全可行,比你 絕口不提被刪掉的大量來源如何處理,維護現在這樣偏頗的版本,抹黑漢服、抹黑漢服運動,以19世紀末才興起的隻言片語為是強得多。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6:36 (UTC)
- ?--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42 (UTC)
- 不是所有人都像Yel一樣有那麼多耐性和時間去尋回被某人綁架的意見和觀點「The post is complete and utter nonsense, and no one wants to waste the energy or bandwidth to even point this out.」--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12 (UTC)
- 不是所有人像你一樣自從2014年就看守這條目。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47 (UTC)
- 不是所有人都像Yel一樣有那麼多耐性和時間去尋回被某人綁架的意見和觀點「The post is complete and utter nonsense, and no one wants to waste the energy or bandwidth to even point this out.」--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12 (UTC)
- ?--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42 (UTC)
- 如果淺藍雪反對,他看到會不說話嗎?不知道什麼叫默許?按Yel D'ohan的也完全可行,比你 絕口不提被刪掉的大量來源如何處理,維護現在這樣偏頗的版本,抹黑漢服、抹黑漢服運動,以19世紀末才興起的隻言片語為是強得多。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6:36 (UTC)
- 1.所以你就凭这个认为“浅蓝雪支持消歧义的意思也非常明显”?那可不得被人认定为歪曲发言吗。2.你帮Yel D'ohan“归纳”之后又帮人家反悔啦?3.而且我为啥要处理阁下用来原创总结的来源(沈从文:我什么都不知道)。--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6:27 (UTC)
- 1.不是投票;2.@芄蘭:前些天不在線,所以現在是怎麼處理了?已看到下方討論。--淺藍雪❉ 2020年7月6日 (一) 10:18 (UTC);3.我並非是要通過我的版本,亦更不是6月6日版本,而是確立消歧義的大方向,Yel D'ohan的表態明明就是一詞多義,明明就是消歧義,但他現在又反悔;4.你絕口不提被刪掉的大量來源如何處理,這些來源與當前版本立場完全相左;5.
TOP一節完全按照Yel D'ohan表述
為反對長年累月的拖延,TOP一節可完全按照Yel D'ohan表述,盡速修改。條目內有來源明確證明不實的觀點應被刪去、不同立場的來源都應得到保留,自即日起公示7日。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13 (UTC)
- 为了防止某些人继续肆意歪曲他人发言,这里我先把Yel D'ohan君的发言整合出来(我也不知道阁下指的是哪一个,就全发出来得了)
我还是觉得全部并入中国服饰史就好。我不懂什么叫“历史与服饰并非同一主题”,历史上的衣服不就是衣服的历史?另,如果争议只差在清朝以后的一些衣服是否能算汉服,那么只要一并写入,然后说明有些人不认为它算汉服即可。--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15日 (一) 15:36 (UTC)
我觉得过度强调差异了,所谓“两种理解”的分界并没有那么绝对,更不应该拆成两个条目,假如有个现代cosplayer依汉朝的汉服加上日本的和服做成一套服装,这服装的汉文化的比例要多高才能算汉服呢?90%?怎么量化?或者,如果制作者、cosplayer、或装扮成的对象不是汉人,那又能不能算汉服呢?与其强调双方的差异,我觉得更应该强调一致的地方,不如类似这样:“汉服指汉人的传统服饰,狭义定义排除某些被认为较晚传入汉文化、或是受其他文化影响比例较高的服饰,例如长袍马褂、中山装,广义的汉服则泛指一般的汉族服装,包括前述的长袍马褂和中山装。汉服常见的特征包括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平面裁剪、大襟、宽衣博带、系带隐扣等等。历史上,和服、韩服、越服、琉装等皆和汉服交互影响。清朝于1644年推行剃发易服、1652年颁行《钦定服色肩舆永例》,将大量满族习俗传入汉服。男子改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惟易服之初,江南部分农民着装仍保有较多晚明风格。有观点指,易服令在乡村始终未得到彻底推行,亦有观点认为清中期后即一元化。对女子着装的影响则于清代中期逐渐增加。”--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3日 (二) 14:34 (UTC)
这整串讨论相当于争执“汉语”条目介绍的主题该不该包括逻辑、哈啰、寿司、哲学、民主化等外来词汇,或者 lychee, qi, kung fu 等传到其他国家的词汇。花时间争论这些位在模糊边界的上的东西是不是汉语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端看你怎么定义汉语。我对汉服该怎么定义没有立场,或许您定义下的汉服确实有一套传承体系和共通特征,值得在条目中介绍,但我认为也应该兼顾No1lovesu定义的汉服,且最好的处理方式不是分割出“纯中文”和“中文使用者讲的话”两个条目,而是如汉语条目用汉语#受其他语言的影响段落说明这些例子,包括有些人反对外来影响一事也可一并提及。您会将汉服和中山装类比成不同语言时已经预设了汉服只能有你那一种狭义理解,对于未接受该命题的人来说并不具说服力。
基于上述,我建议关闭此讨论,忽略芄兰无建设性的意见。现有的条目可以依 Yel D'ohan、慌的一批、RickyKao 提议的方向修改。同时,如果Huangsijun17、Lab06 N、DrizzleD、或其他不是芄兰的人仍认为消歧义更好,可以再开讨论看看有没有合理且不违反方针的方案。--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9:39 (UTC)
--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07:58 (UTC)
全部併入中國服飾史也可,比現在你們這樣寫強得多@Yel D'ohan:,優先按照Yel D'ohan後來提出方案改。你反對否?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8:28 (UTC)
- 請您先重新看清楚條文寫什麼再說。討論一個月以上是公示的條件之一,並非不需公示,公示前亦需要有共識。—AT 2020年7月11日 (六) 12:35 (UTC)
- 我們都不反對Yel D'ohan意見,No1lovesu明確表示讚成他。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45 (UTC)
- 請善用刪除線。有共識的話,那就可以公示,而不是您之前說的不用公示,更不應在我指出後,自行刪去整段內容,讓人以為好像我在無中生有一樣。—AT 2020年7月11日 (六) 13:07 (UTC)
- 我們都不反對Yel D'ohan意見,No1lovesu明確表示讚成他。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45 (UTC)
- 维持现状是最差结局,支持按照Yel D'ohan、慌的一批、RickyKao 提议的方向修改,彻底分开汉服为现代汉服运动、中国服饰史、冠服制度、各代中国服饰(如唐代服饰、明代服饰)。这样某人想在汉服上偏颇边缘立场的地方没有了,各写各的。Lab06 N(留言) 2020年7月12日 (日) 15:56 (UTC)
- 從閣下的發言可見閣下根本完全沒搞清楚Yel D'ohan、慌的一批和RickyKao的提議是甚麼。--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2日 (日) 17:50 (UTC)
吐槽我上面不都直接把Yel D'ohan君讨论的原文给发出来了吗?--SEX! 2020年7月14日 (二) 04:41 (UTC)
- @芄蘭:要我总结可以,不过Yel D'ohan这个版本具体写出来是个什么效果?能不能出个版本对比看看(还是上文已经有了具体版本,我没找到),说实话这个讨论里各方没必要的发言都有点多,我看不大明白了。如果版本出了可以再修一修,之后没有太多反对意见就可以通过了。--淺藍雪❉ 2020年7月16日 (四) 15:44 (UTC)
“ | 汉服指汉人的传统服饰,狭义定义排除某些被认为较晚传入汉文化、或是受其他文化影响比例较高的服饰,例如长袍马褂、中山装,广义的汉服则泛指一般的汉族服装,包括前述的长袍马褂和中山装。汉服常见的特征包括交领右衽、上衣下裳、平面裁剪、大襟、宽衣博带、系带隐扣等等。历史上,和服、韩服、越服、琉装等皆和汉服交互影响。清朝于1644年推行剃发易服、1652年颁行《钦定服色肩舆永例》,将大量满族习俗传入汉服。男子改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惟易服之初,江南部分农民着装仍保有较多晚明风格。有观点指,易服令在乡村始终未得到彻底推行,亦有观点认为清中期后即一元化。对女子着装的影响则于清代中期逐渐增加。 ——Yel D'ohan,6月23日 |
” |
- @淺藍雪:Kiraclyne在上邊已列出。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5:53 (UTC)
- 我需要指出一個重點,Yel D'ohan在上述說過:「……忽略芄蘭無建設性的意見。現有的條目可以依 Yel D'ohan、慌的一批、RickyKao 提議的方向修改。」Yel D'ohan的意見的確受到廣泛肯定,但不代表大眾都支持「完全按照Yel D'ohan表述」,提出並主張「完全按照Yel D'ohan表述」的從來只有某一個人。--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6:10 (UTC)
- 出爾反爾,有完沒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7:32 (UTC)
“ | 根據Wikipedia:共識#什麼是共識:「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共識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重要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重大修改更應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如果可以通過相關意見表達找到獲得絕大多數的同意的方案的話,相關意見表達實際上仍然有價值。 ——Sanmosa,5月22日[3] |
” |
- 「A、B和C的意見都不錯,B和一些人也認為可以按照A、C和B的方向修改。」
- 「我要完全按照B的表述修改!這是共識!」
- 「?B的意見受到多人肯定,但不代表大眾都支持完全按照B的表述。」
- 「你出爾反爾,有完沒完?」
- 「???」--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7:53 (UTC)
對User:No1lovesu及其傀儡實行編輯禁制
User:No1lovesu長年來,通過製造冗長討論反復阻撓對條目的修改,嚴重擾亂討論秩序,事實上阻礙了基於方針能形成的解決方案;並且「惡意協商」,通過讓步吸引妥協,但他人妥協後又出爾反爾。我正式提議User:No1lovesu及其傀儡於Wikipedia:互助客棧/條目探討進行不限期編輯禁制,直至道歉並保證不再進行以冗長討論擾亂討論秩序。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7:32 (UTC)
- 雖然個人原本想在這討論裡保持中立,但若牽涉到封禁或編輯禁制等相關措施,私認為這只是純屬的編輯爭議。經協商後,除非有證據顯明No1lovesu有明顯的破壞嫌疑((※)注意:不符合共識的編輯並不能馬上認定為破壞或擾亂,見WP:IAR、WP:AGF),否則並不需要。最後,即使No1lovesu真是在破壞維基百科,也應該遵守VIP的準則(因為現在方針還沒修改,以前的就算了):
“ | 如果您發現了破壞行為,在提報到本頁面之前請先回退相關編輯,並在破壞者的討論頁面留下警告訊息。 | ” |
註:請別說“惡意協商”,除非有充分理由(包括其他用戶的認同),否則閣下可能被視為違反WP:AGF的方針。--pH=log(e^(-nF(E+((RT/nF)*ln(a(red)/a(ox))))/RT))+log(A-/HA) (☎) 2020年7月18日 (六) 21:45 (UTC)
- 順便
吐槽一下,最近有太多被提報破壞的用戶(新用戶除外)在被提報前沒收到警告模板,這種行為我實在是看不過去。別跟我說不要對老用戶掛模板,那只是個論述。--pH=log(e^(-nF(E+((RT/nF)*ln(a(red)/a(ox))))/RT))+log(A-/HA) (☎) 2020年7月18日 (六) 21:45 (UTC)
- 順便
@淺藍雪、Hamish:。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9日 (日) 06:18 (UTC)
{{Archive_top|result=由於No1lovesu無限拖延討論,不僅導致先前參與者不再發聲,甚至拖到連2位管理員都不再參與。中途本已有2度可以結案,第一次竟被Kiraclyne以參與討論者,不可關閉討論這樣無謂之理由取消;至第二次,原擬採取Yel D'之表述,No1lovesu竟一反先前之讚同態度,再次提出反對。No1lovesu在五次討論中,徒以保持其編修版本為目的,但凡加入相左之觀點則橫加阻攔。討論後期加入的Yel D',在我反對其方案時百般職責,在我支持其方案後卻一言不發,究竟有無推動修改的誠意?管理員AT,表示其對漢服一無所知,甚至連可靠來源被刪除這種事都無法解決。凡此種種,不一一具述。[[User:芄蘭|芄蘭]]([[User talk: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2日 (三) 02:57 (UTC)|status=無共識}}
- 移除總結:本人從來沒有在維基看過這種同時當法官和當事人的操作以及這種POV和攻擊他人的總結,此外本人從來沒有對Yel的提議表示過反對,請芄蘭停止發表不實言論,這已經不是第一次,而是多次。--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0:06 (UTC)
建议改名:“犹太人大屠杀”→“纳粹大屠杀”
上次的改名讨论中存在事实性错误。@Morningstar1814:君的搜索可能未考虑双引号,在带有英文双引号的情形下,「纳粹大屠杀」的搜索结果为581,000 条,而「犹太人大屠杀」则仅为210,000 条,不及前者之半,「犹太大屠杀」也仅有175,000 条,「犹太人屠杀」164,000 条,三者之总和亦较前者为少。 因此「纳粹大屠杀」应当为更常用的中文名。基于上述理由,我建议将页面移动至「纳粹大屠杀」。--——٩(๑❛ᴗ❛๑)۶北美动物浣熊君【北美动物窝欢迎您】 2020年6月24日 (三) 03:24 (UTC)
- 不過從字面意思上來說猶太人大屠殺的範圍比納粹大屠殺更精確,不清楚納粹是否有屠殺過其他族群。--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6月24日 (三) 04:30 (UTC)
- 有,而且占了总死亡人数的1/3左右。当然,犹太人仍然是被害人中的主体。——٩(๑❛ᴗ❛๑)۶北美动物浣熊君【北美动物窝欢迎您】 2020年6月24日 (三) 06:51 (UTC)
- (+)支持。芄蘭(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09:12 (UTC)
- (+)支持。—— Eric Liu(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6月25日 (四) 11:11 (UTC)
- (+)支持。「Holocaust」字面上只有「大屠杀」的意思,「Nazi genocide」也引导向这一条目,所以应当等义。~ƒ(方)^ρ~ 2020年6月25日 (四) 18:39 (UTC)
- (+)支持,現在歐洲也很強調被屠殺的不是只有猶太人,還有斯拉夫民族、羅姆人、同性戀等等。--Yel D'ohan(留言) 2020年6月25日 (四) 19:34 (UTC)
- (~)補充:Holocaust 一詞兼有廣義的「納粹對1100萬人的屠殺」和狹義的「納粹對600萬猶太人的屠殺」兩種意思。英文維基有許多專屬條目介紹納粹各族群的屠殺,所以 Holocaust 條目主要只講猶太人的部份,但中文維基的條目的內容目前是兼顧兩種意義,如果標題用「猶太人大屠殺」會以偏蓋全。--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8日 (三) 17:02 (UTC)
- (+)支持--疯狂补习有机化学的Wener(⏣)《——这是苯环欢迎参加 边缘人小组 的活动 2020年6月29日 (一) 15:16 (UTC)
- (+)支持-Haoyu2002(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4:45 (UTC)
- (+)支持,理由與各位相同。--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6:46 (UTC)
- (+)支持。 DRIZZLE (按此给我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9:23 (UTC
- (+)支持,需要公示嗎?--Timmyboger(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1:56 (UTC)
- 我的建議是:仿效enwiki,建立專屬條目介紹納粹對各族群的屠殺。現在主條目寫成這樣的話,看上去這樣移動是好事。公示應該不需要,這當成一般RM就好。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3日 (四) 14:51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条目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身后”段落有句话:
“2011年,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袁红冰宣称,时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主导了十世班禅的死亡;2013年,袁红冰与藏汉双语诗人、藏学研究者安乐业在著作《杀佛——十世班禅大师蒙难真相》中再次质疑十世班禅的死因,他们自称根据史料与访查包括太子党相关成员而认为十世班禅死于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暗杀,称这场行动经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薄一波、和宋平等拍板,并交由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胡春华、孟宏伟、中共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北京医院医生周美珍等人执行。”
其中提到的人物包括不少在世人物。而这一说法仅为袁红冰单方面说法,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究其根本不能算作可靠来源。直接列出名字有违反WP:BLP之嫌,亦会构成WP:诽谤。--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19日 (五) 12:34 (UTC)
- 袁红冰#政論類,这书名 真的比的上年年奔溃论了。好羡慕这种卖政治书混吃的哥们。一桶乱写还能留名维基百科——Hikaruangeel(留言) 2020年6月19日 (五) 15:06 (UTC)
- 嗯。这种真实性与可靠性均存疑的极少数观点,写到如此程度还触碰了WP:UNDUE、WP:假专家。--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19日 (五) 16:05 (UTC)
- 我建议将涉嫌诽谤的“称这场行动经邓小平、陈云、李先念、薄一波、和宋平等拍板,并交由时任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温家宝、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胡锦涛、共青团西藏自治区委副书记胡春华、孟宏伟、中共中央保健局局长王敏清、北京医院医生周美珍等人执行。”删除,剩下的缩减或者删除。Itcfangye(留言) 2020年6月19日 (五) 20:43 (UTC)
- ( ✓ )同意。(~)補充:“时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的胡锦涛主导了十世班禅的死亡”这句同样涉嫌诽谤,亦有必要删除。--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20日 (六) 08:03 (UTC)
- 可以考虑将其在2011年、2013年发表的观点压缩成简短的一句话,同时不要出现他提到的人名,以免违反生者传记方针、构成诽谤。--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20日 (六) 08:03 (UTC)
- @DavidHuai1999:我觉得你这串讨论移到条目探讨区可能更为合适,因为现在更多的是在专门讨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身后中的内容有无构成诽谤。Itcfangye(留言) 2020年6月22日 (一) 05:07 (UTC)
- (:)回應@Itcfangye:已移动至条目探讨区。--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26日 (五) 17:15 (UTC)
- 不说事实如何,既然有正式出处似乎就不算违反BLP?--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6月23日 (二) 00:51 (UTC)
- WP:BLP有提到:“须注意不能让某个观点占据不合理的比重,应避免将少数观点表达成多数观点的印象,极少数人的观点在条目中没有容身之处。”因此我认为这些语句有违WP:BLP。若包括不适用BLP的已故人物,这些语句还违反WP:UNDUE,构成WP:诽谤。--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24日 (三) 01:39 (UTC)
- (~)補充: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作为一篇优良条目,需要保持严谨。--風雲北洋※Talk 2020年6月24日 (三) 01:39 (UTC)
- @Hikaruangeel、Itcfangye、Shizhao:根据讨论情况,现决定移除袁、安两人提及的人名,将该语句压缩为“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袁红冰与藏汉双语诗人、藏学研究者安乐业认为十世班禅死于政治暗杀”。在此征求一下各位的意见。--風雲北洋※Talk 香港回归23周年 2020年7月1日 (三) 03:00 (UTC)
- (~)補充:该语句还引用了多个争议来源,为避免影响条目质量,需要探讨一下移除哪些来源。--風雲北洋※Talk 香港回归23周年 2020年7月1日 (三) 03:00 (UTC)
- 没什么意见。 在中国食人史里,曾经有这么一段,一位叫做虹影的老阿姨,1962年出生,在自己的出版物作品里,写道自己拿着养父给的钱,去买包子,买到了人肉包,这一年是1959年。哈哈哈哈哈,再次羡慕一下这群坑壁作者,写什么都有人信。——Hikaruangeel(留言) 2020年7月1日 (三) 03:55 (UTC)
- 可以提及一下是在哪里认为的:“中国持不同政见者袁红冰在2011年宣称十世班禅死于政治暗杀。2013年,他与藏汉双语诗人、藏学研究者安乐业将这一观点写入《杀佛——十世班禅大师蒙难真相》中”。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日 (三) 06:17 (UTC)
- 風雲北洋※Talk 香港回归23周年 2020年7月3日 (五) 03:59 (UTC)
- @DavidHuai1999:修改了一下,见上方。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04:26 (UTC)
不过袁红冰在他的著作出版前就曾发表过同样的观点,因此我还是主张使用我的改法。当然,如果阁下还有更好的改法,也欢迎提出。--
- 風雲北洋※Talk 香港回归23周年 2020年7月3日 (五) 03:59 (UTC)
- 现采纳@Itcfangye的改法。(~)補充:由于该语句存在叠加来源之问题,届时将顺带移除部分多余来源。--風雲北洋※Talk 强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2020年7月3日 (五) 17:39 (UTC)
- 即日起公示一周。--風雲北洋※Talk 欢迎参与第十八次动员令 2020年7月11日 (六) 00:56 (UTC)
- 公示已满一周,通过。--風雲北洋※Talk 欢迎参与第十八次动员令 2020年7月18日 (六) 01:29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No1lovesu导致从2014年开始汉服条目进入非正常的长期封锁以及编辑战状态
Talk:汉服/存檔三和一些编辑记录表示2014年至2016年基本就是No1lovesu单打独斗和他人进行编辑战,很少有维基人支持No1lovesu
Talk:汉服表示从2017年开始No1lovesu已经不是单打独斗的编辑了,支持他的维基人越来越多,直到现在汉服条目争议维基人基本一面倒的支持No1lovesu。
那么汉服条目争议的风气是怎么扭转的? --Lab06 N(留言) 2020年7月1日 (三) 07:22 (UTC)
- 为什么还不删后重建?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日 (四) 01:34 (UTC)
- 首先,漢服條目爭議,現在No1lovesu仍然屬於少數意見。
- 其次,Talk:汉服出現了IP用戶和「鳳陽」這兩個賬戶,並且「鳳陽」只在「兩次漢服編輯戰」時出現,其他時間則未有編輯行為(我只闡述事實)。
- 再次,先前的編輯記錄顯示,VvbnN129 、Mrli088、飞贼燕子、163.13.225.66、Ws227、Andreiausdeutschland、嘉林、草帽老劉,都曾與No1lovesu大打編輯戰,還有被封禁的囧,但最後都因為No1lovesu長期堅持回退不了了之(只說事實)。由於中國大陸在2015年開始屏蔽中文維基百科,這些用戶漸漸不再參與修改。
- 又次,可以相信非傀儡的用戶Kiraclyne自2019年12月加入回退陣營,其本人行為引發的爭議,獲部分用戶包容,但其並未實質參與內容和引證上的討論。
- 最後,刪除條目重建沒有任何意義——假若No1lovesu仍要以那種立場作為敘述的基礎。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日 (四) 15:39 (UTC)
- 您说这些并不能回答“为什么还不删后重建”。条目里堆积了太多原创研究了。要改善的话不如从头写。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3日 (五) 02:51 (UTC)
- 首先,現在很多人要寫、要讀的,是中國國民黨(台灣的那個),而No1lovesu堅持要寫中國國民黨(加入革命委員會),重建哪個呢?
- 其次,根據我的觀察,「原創觀點」不多,但接近「原創觀點」的「少數觀點」多,如果不是No1lovesu長期回退他人編輯,早就能恢復「合理的比重」。芄蘭(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03:41 (UTC)
- 我并不信任您的条目水平,不信任您的判断。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6日 (一) 07:53 (UTC)
- 您说这些并不能回答“为什么还不删后重建”。条目里堆积了太多原创研究了。要改善的话不如从头写。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3日 (五) 02:51 (UTC)
為防止某人藉不合理的比重鋪陳觀點、以不確鑿之證據為定論、以少數之說法為是、響應長期以來的矯正呼聲,現公告如下編輯共識:
1.不得以「『漢服為漢族服飾之泛稱』說」為是。
2.不得對「『漢服為冠冕衣裳之特指』說」,在「TOP」一節加入「自2003年以來,漢服運動支持者提出這一解釋」之類表述。如在下文加入該表述,則必須同時加入「19世紀末,部分文獻開始將『長袍馬褂』等滿服歸為『漢服』」的表述。
3.不得以「『漢網』是推廣『漢民族至上主義』的『漢民族主義網站』」為是。該觀點極其偏頗,已經被直接搜索結果和眾多來源反對,僅可作為「漢網創立早期,部分觀察者對該網站的認識」,現有相關敘述必須被縮減至一行之內。在「TOP」一節不得有這種表述。
4.不得以「『漢網』帶動了起源於廣東的漢服運動」為是。該觀點僅可作為部分觀察者的認識。
5.不得以周星對「漢服運動」的詮釋為是。
6.不得以「漢服運動支持者為亞文化群體」為是。該觀點僅可作為「漢服運動早期的認識」。
7.對張跣、凱大熊、周星和華梅觀點的敘述,不得超過楚艷、張改琴、李路路、汪昌蓮觀點所佔之篇幅。
8.「國服」、「復古現象」、「種族主義與陰謀論」所佔之篇幅,不得超過「發展過程」之篇幅。芄蘭(留言) 2020年7月5日 (日) 05:11 (UTC)
- (!)意見 发自阁下心中的“共识”麻烦就不要写出来了,谢谢。--SEX! 2020年7月5日 (日) 12:57 (UTC)
- 在其他討論中你並未提出反駁理據,不停地說「你認識的不對」、以及「關閉討論」對討論沒有貢獻。能否回應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00:59 (UTC)
- 你没问过我,我也懒得答,而且你这的确算不上“共识”(打上双引号也算不上)--SEX! 2020年7月7日 (二) 05:08 (UTC)
- 你「懶得」討論,那還講什麼話。我這裡說的是關於緊急挽救中立性的共識,不是最終修改的共識。盡快提出理據,否則視為通過。芄蘭(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0:35 (UTC)
- 你没问过我,我也懒得答,而且你这的确算不上“共识”(打上双引号也算不上)--SEX! 2020年7月7日 (二) 05:08 (UTC)
- 在其他討論中你並未提出反駁理據,不停地說「你認識的不對」、以及「關閉討論」對討論沒有貢獻。能否回應中山裝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00:59 (UTC)
- 疑似WP:OWN。--悔晚齋(臆語) 2020年7月6日 (一) 02:54 (UTC)
- 沒錯,「在一段較長時間內,不斷回退被不同編者視為有理由的編輯,以維持自己認可的版本。」芄蘭(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00:59 (UTC)
- (-)反对:你管这叫中立?--SEX! 2020年7月9日 (四) 02:55 (UTC)
- 理據,哪裡不中立,說清楚。只提出反對不算建設性意見。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39 (UTC)
- 首先只提出反對不算建設性意見[來源請求],然后,请恕我对阁下的所谓共识做出【全盘否定】,只能说阁下试图通过创造共识来达到WP:OWN的目的真是有够好笑的(阁下作为哲学博士应该不难看出来,楼上悔晚斋君回复的可是您的发言呀)。企图强行“不得将”与阁下意见向左的学术观点甚至学者来源“称是”甚至“不得超過”阁下观点“之篇幅”,却称他人长期霸占条目真是有夠雙標的--【?符】知不知道什么叫默许
- 「許多這樣的廣泛討論將引發某種形式上的民意測驗,但民意測驗只應被視為理順討論,而不應被視作投票。共識最終將根據支持和反對該議題的論點質量所決定,同時經過維基百科方針的審視,而不應通過簡單計票統計多數來決定。回復「是/否/支持/反對」這樣的評論,除了表達道義支持外沒有任何意義;回復「支持/反對使用者X的意見」則更好一些;在你的看法下提出新穎的見解才是最好的做法。我們的目標是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而不是根據公開支持的比重來作出決定。」我並未創造共識,而是根據長期以來與No1lovesu編輯戰的眾多用戶之意見、包括Lab06 N的意見總結而成。兩種對立的觀點,不得以一種為是,符合WP:中立的觀點。不得超過該篇幅,符合WP:中立的觀點#合理的比重。還有何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35 (UTC)
- 我可能会错了“不得将”…“称是”的含意(我本人在浅蓝雪的讨论页中也表明是支持两种观点并存的),那也请阁下不要强行将两种观点一踩一捧,也不要再“彰显浓郁汉民族特色(沈从文:我什么都不知道)”与“逐渐知名于世界了(已实锤的原创总结)”,不过学术上对于汉服的观点仍有争议(对了,请“谨慎使用”博士论文),还请不要阁下随意划分多数与少数。还有,“「國服」、「復古現象」、「種族主義與陰謀論」所佔之篇幅,不得超過「發展過程」之篇幅”这也不是对立的观点吧。(
吐槽话说我看新闻上不都说汉服是“民族服饰吗”)--SEX! 2020年7月11日 (六) 12:56 (UTC)
- 我不是有意一踩一捧,而是現版本「以泛稱說為主、邊緣化單稱說」,沈從文的這句話可不提,但他的確說的是先秦的服飾,按「單稱說」,這就是漢服;按「泛稱說」,這是早期漢服。2009年之前,在海外沒有人穿過漢服,西方媒體報道漢服(Hanfu)也是逐漸增多,「逐漸知名」是肯定的,除非你認為還算不上知名,那這句話也可不提。期刊來源也分三六九等,No1love還用馬克思主義文學專業張跣,在他自己學院學報上發的爛文,肯定不如經過西安美術學院院長審閱的<漢服論>,看看張跣之前都發的什麼文章;討論時,他還用施正鋒和李筱峰,這二人是專業搞台獨的政治家,提倡南島民族意識,這讓我怎麼說?我都不想回復。專著、期刊,我輕易可列出幾十篇,而他能列出來的,翻來覆去就是周星、華梅、王彬彬、澳洲的James Leibold、凱大熊,總計不過10人。可以說在目前的中國學術界,反對單稱說的明顯佔下風,媒體就更是了,現在沒有把中山裝叫漢服的,這是清晰顯見的事,現在正好是把比重顛倒過來。「國服」可以不做限制,這個倡議是北京奧運會前後在提,現在已沒相關報道,引用的來源是2012年一篇總結性質的文章。至於「復古現象」,你可以看看,只有古今學者對復古的批評,「典型食古不化的表現」、「屬誤解或無知」,沒有讚揚的,他還說這種不算批評,只算評論,「典型食古不化」不是批評?而且這一節比介紹漢服運動本身的篇幅還要長了,那這條目究竟是介紹漢服運動,還是介紹復古。最後「種族主義與陰謀論」更是,你仔細讀一下就知道,認為不是種族主義的就一句話,其他好幾段都是凱大熊的評論性質的話,澳洲這人是見到漢服必黑。在我改之前,漢服運動這條目,介紹運動本身的,一共4段,這4段裡面,還有1段是凱大熊的不實的宣傳(實錘),其他十幾段都離題萬里。你仔細讀一下就知道。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2日 (日) 03:04 (UTC)
- 我可能会错了“不得将”…“称是”的含意(我本人在浅蓝雪的讨论页中也表明是支持两种观点并存的),那也请阁下不要强行将两种观点一踩一捧,也不要再“彰显浓郁汉民族特色(沈从文:我什么都不知道)”与“逐渐知名于世界了(已实锤的原创总结)”,不过学术上对于汉服的观点仍有争议(对了,请“谨慎使用”博士论文),还请不要阁下随意划分多数与少数。还有,“「國服」、「復古現象」、「種族主義與陰謀論」所佔之篇幅,不得超過「發展過程」之篇幅”这也不是对立的观点吧。(
- 「許多這樣的廣泛討論將引發某種形式上的民意測驗,但民意測驗只應被視為理順討論,而不應被視作投票。共識最終將根據支持和反對該議題的論點質量所決定,同時經過維基百科方針的審視,而不應通過簡單計票統計多數來決定。回復「是/否/支持/反對」這樣的評論,除了表達道義支持外沒有任何意義;回復「支持/反對使用者X的意見」則更好一些;在你的看法下提出新穎的見解才是最好的做法。我們的目標是提出有說服力的理由來作出決定,而不是根據公開支持的比重來作出決定。」我並未創造共識,而是根據長期以來與No1lovesu編輯戰的眾多用戶之意見、包括Lab06 N的意見總結而成。兩種對立的觀點,不得以一種為是,符合WP:中立的觀點。不得超過該篇幅,符合WP:中立的觀點#合理的比重。還有何問題?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35 (UTC)
- 首先只提出反對不算建設性意見[來源請求],然后,请恕我对阁下的所谓共识做出【全盘否定】,只能说阁下试图通过创造共识来达到WP:OWN的目的真是有够好笑的(阁下作为哲学博士应该不难看出来,楼上悔晚斋君回复的可是您的发言呀)。企图强行“不得将”与阁下意见向左的学术观点甚至学者来源“称是”甚至“不得超過”阁下观点“之篇幅”,却称他人长期霸占条目真是有夠雙標的--【?符】知不知道什么叫默许
- 理據,哪裡不中立,說清楚。只提出反對不算建設性意見。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07:39 (UTC)
@悔晚斋: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2:35 (UTC)
- 我把该条目的释义一段做了一定语序上的调整,首段删除了与后文重复的宣传性内容。特此告知。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3日 (一) 11:48 (UTC)
- 雖然我已經在上述話題中說過,但還是再說一次(因為某人非要分開兩個話題重複留言),早前我引用了一些使用過漢服(非漢服運動的「漢服」)一詞的學術著作,而這些著作的作者當中包括了施正鋒和李筱峰,我也提及了《2012年度中國「漢服運動」研究報告》中的這部分內容:「在漢服網友們看來,漢服就是這樣一套或一系列在漢文化基礎上形成,基本上固定不變的服裝形制,它有獨一無二的獨特性和純粹性。雖然這種觀點在學術上很難成立,無論是中國服裝史,還是漢民族的歷史,均既不存在純粹的漢族,也不存在純粹的漢服,然而,漢服必須是純粹的理念卻在漢服運動中根深蒂固。若是以服裝穿著實踐來看,漢民族的服裝生活及服飾民俗,其實極為複雜和豐富多樣,很難被漢服這個純粹性的概念所歸納。」然而某個人就好像拾到寶一樣,AT了一大堆人後說:「大家看清楚囉,這就是No1lovesu最本來、最實質的想法。No1lovesu多年來維護片面的說法,無非是要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藉以宣傳台獨,我絕對絕對不可能同意!!!」又宣稱:「台獨人士具有特定的動機,導致他們對漢服採取共同立場」,我不知道「台獨人士」為甚麼要使用中國大陸學者周汛和高春明給出的漢服定義或「對漢服採取共同立場」,也不知道是否有人在暗示周汛和高春明是「台獨人士」,而且按照某人的邏輯,法輪功團體是漢服運動的推動力量之一,也就是某人心中的祖國(中華民國)的敵對勢力(中國大陸)眼中的一個邪教,如果條目中有「部分台獨人士稱之為……」之類的論調,「法輪功認為……」之類的論調也不是不可以寫進條目中?《2012年度中國「漢服運動」研究報告》是《中國民俗文化發展報告:2013》的其中一篇文章,由山東大學承擔並完成,在文化部民族民間文藝發展中心主任李松領銜的學術委員會的指導下,由山東大學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張士閃組織國內眾多民俗學專家集體完成,如果某人堅持要抹黑本人「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藉以宣傳台獨」,那麼請某位中華民國人先去投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山東大學,舉報中華人民共和國眾多民俗學專家在「宣傳台獨和抹殺漢族的共同意識」。至於某人提到的與本人「大打編輯戰的人」:飛賊燕子是中國大陸人,至今她仍然活躍於維基社群,直到最近我們仍然有友好交流;ws227是香港人,是漢服運動中的實踐派(也就是會穿上「漢服」出門的人);至於User:草帽老劉、VvbnN129、 嘉林等用戶,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這些帳號的編輯貢獻,至於那位LTA就不用說了。在此也引用其他用戶對某人的評論:
- Kiraclyne:「芄蘭又在創造共識」
- Timmyboger:「很無言的討論、芄蘭隨意竄改並捏造共識」
- RickyKao:「芄蘭一直以各種邏輯詭辯手段偷換概念、不是wiki編輯者應有的態度;諸多人士已經指出該討論無意義,芄蘭卻反駁了幾乎所有人的建設性意見」
- Yel D'ohan:「基於上述,我建議關閉此討論,忽略芄蘭無建設性的意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3日 (一) 12:44 (UTC)
公告我等多人,為防止某個「違背WP:OWN指引」嫌疑的用戶繼續其行為,而對「漢服」相關條目(漢服、漢服運動及漢服消歧義頁面)的編輯共識:
1.不得以「『漢服為漢族服飾之泛稱』說」為是。
2.不得對「『漢服為冠冕衣裳之特指』說」,在「TOP」一節加入「自2003年以來,漢服運動支持者提出這一解釋」之類表述。如在下文加入該表述,則必須同時加入「19世紀末,部分文獻開始將『長袍馬褂』等滿服歸為『漢服』」的表述。
3.不得以「『漢網』是推廣『漢民族至上主義』的『漢民族主義網站』」為是。該觀點極其偏頗,已經被直接搜索結果和眾多來源反對,僅可作為「漢網創立早期,部分觀察者對該網站的認識」,現有相關敘述必須被縮減至一行之內。在「TOP」一節不得有這種表述。
4.不得以「『漢網』帶動了起源於廣東的漢服運動」為是。該觀點僅可作為部分觀察者的認識。
5.不得以周星對「漢服運動」的詮釋為是。
6.不得以「漢服運動支持者為亞文化群體」為是。該觀點僅可作為「漢服運動早期的認識」。
7.對張跣、凱大熊、周星和華梅觀點的敘述,不得超過楚艷、張改琴、李路路、汪昌蓮觀點所佔之篇幅。
8.「復古現象」、「種族主義與陰謀論」所佔之篇幅,不得超過「發展過程」之篇幅。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3日 (一) 15:06 (UTC)
提醒一下某個被多人指出經常隨意竄改並捏造共識,以及其無建設性的意見被指應該被忽略的人,從悔晚斋的留言格式來看,那句「疑似WP:OWN」指的正是某人自己提出的「無建設性意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0:50 (UTC)
- 我們已經對你忍無可忍了,請你自重。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7:08 (UTC)
- 誰是「我們」和誰是「你」?
- Timmyboger:「很無言的討論、芄蘭隨意竄改並捏造共識」
- RickyKao:「芄蘭一直以各種邏輯詭辯手段偷換概念、不是wiki編輯者應有的態度;諸多人士已經指出該討論無意義」
- Yel D'ohan:「我建議關閉此討論,忽略芄蘭無建設性的意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9日 (日) 01:56 (UTC)
- 我无力理解上述各位之思想。在我看来,汉服这一概念包括三个部分:1. 对古代汉族衣着的统称;2. 汉服运动者所谓的汉服;3. 现代流行文化中的汉服。我认为第三条在现代社会所谓的汉服中占比不小,但条目中完全没有显现。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9日 (日) 10:50 (UTC)
- 似乎目前没人支持芄兰的动议。芄兰在转述别人看法时看起来也经常是错误的,请各位留意。至于条目本身,我的看法也很简单:基本同意Itcfangye:1、汉民族传统服装约等于汉民族的服饰史,建立“汉族服饰史”或者并入中国服饰史比较好;2、汉服运动所主张的汉服概念必须和汉民族传统服饰区分开,可以单独建条目;3、流行文化意义上的cosplay汉服和汉服风日常服装不属于汉服运动范畴,要么应该在“汉服”条目里提及,要么应该独立建条目。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0日 (一) 01:59 (UTC)
- 以上二人之觀點完全屬於原創研究,屬於該二人的個人臆想,無來源支持。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0:36 (UTC)
- 似乎目前没人支持芄兰的动议。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1日 (二) 06:34 (UTC)
- 不反對Itcfangye和UjuiUjuMandan的意見。--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0:14 (UTC)
- 以上二人之觀點完全屬於原創研究,屬於該二人的個人臆想,無來源支持。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0:36 (UTC)
{{Archive_top|result=Itcfangye、UjuiUjuMandan認為古代之漢服存在,但今日之漢服運動所提倡者,並非古代漢服,流行文化中的漢服,又非漢服運動所提倡者。但我只能說這是你們的一己之見, 古代「漢服」一詞,固然是一種泛稱,而今天用其專指清代以前之服飾,亦無不可。許多研究認為漢服運動,就是復興古代之漢服,並且形成了流行文化。[[User:芄蘭|芄蘭]]([[User talk:芄蘭|留言]]) 2020年7月22日 (三) 03:07 (UTC)|status=無共識}}
- 回退關閉討論:不明白為甚麼芄蘭在得不到自己希望得到的支持時便擅自把話題關閉,這種操作在以往類似的討論中也出現過。--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0:14 (UTC)
杭州南站 (绍兴轨道交通)重定向Itcfangye认为应该删除,根据之前的存废讨论
但问题是,现在他本人也没有提出[12]的删除,然后这个杭州南站绍兴城际线这个章节确实介绍了绍兴城际线在杭州南站的情况,而且根据别人实地考察,不仅在我的参考资料上有这个绍兴地铁logo,还在进站口那边也有个绍兴城际线logo以及进站标识。所以究竟该不该建立这个重定向,我说的什么问题,这个绍兴城际线杭州南站乘降所是相对独立的。 --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1日 (三) 09:35 (UTC)
- 括號只應用在消歧義。實際上這是同一個地點,同樣的站名,同樣的條目,所有搜尋的人也都知道要找「杭州南站」,沒有再加「杭州南站 (...)」或「杭州南站的...候車區」的意義。最多只需要加入「绍兴城际线杭州南站」的重定向。--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0日 (五) 08:13 (UTC)
- 重开。@Yel D'ohan:绍兴城际线杭州南站依旧是个符合WP:R#DELETE第八条的重定向。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0:42 (UTC)
- @Yel D'ohan:你有没有别的意见。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1:01 (UTC)
- 前面章君的一些留言似乎認為搭紹興線的人有可能認為該線的杭州南站與此條目的杭州南站是不同的東西,所以他才加入原本違規的重定向。如果確實有些人這樣想,那此重定向就可能有用。但我對該車站具體情況不清楚。--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4:36 (UTC)
- @Yel D'ohan:除他以外没人会这么认为。绍兴城际线引入的就是杭州南站。车站内划了一个区域给该线路作为候车区。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9:13 (UTC)
- 我主要是针对那些如果要乘坐绍兴城际线结果不小心跑到杭州南站候车大厅去乘坐,结果找了半天找不到车次的人的,为何创立这个重定向,我主要是想针对那些不小心跑到杭州南站国铁候车大厅的那些人列的这个条目,就是告诉他们,你们坚决不能认为进了杭州南站站房里头你就以为你可以坐到绍兴城际线了,你们想坐绍兴城际线,得到那个挡板的地方去,不然的话你们是坐不了的,坚决不能到杭州南站主站房里面去坐绍兴城际线否则你会跑到要买蓝票的候车大厅去了,结果人家一说,这个候车大厅根本就没有你想要的车次,你坐的这个特殊,你不能在这里坐,你得到玻璃挡板那边去坐,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必须得明确告诉别人,你不能在这个主站房里等待这个绍兴城际线,你得到玻璃挡板那边去坐绍兴城际线。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8:41 (UTC)
- 本身只有一个南站,绍兴城际线只是国铁和地方联运的线路,如果说多了一个独立站台就算多了一个车站未免失之草率,火车站运营不同线路有不同对应站台本身也没什么不对。~ƒ(方)^ρ~ 2020年7月15日 (三) 01:36 (UTC)
- 你要这么说的话绍兴城际线其他车子都是多算了一个车站。绍兴站和绍兴城际站是两个不同的站房,还有上虞站和上虞城际站也是两个不同的站房,还有钱清城际站也不在老的钱清站站房,绍兴城际站,钱清城际站以及上虞城际站都是有单独的招牌,你这点一定要搞清楚,绍兴城际线特殊就特殊在那个其他的站的单独候车区那个地方都是有独立的站牌的,绍兴城际站,钱清城际站以及上虞城际站,这几个字你要知道是存在的。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8:34 (UTC)
- @Yel D'ohan:除他以外没人会这么认为。绍兴城际线引入的就是杭州南站。车站内划了一个区域给该线路作为候车区。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9:13 (UTC)
关于区分“韩民族”与“朝鲜族”
这里有:[13],以及Wikipedia:2020年媒體引用維基百科內容列表#五月,是否应当分离韩民族与朝鲜族? --Yining Chen(留言|签名) 2020年7月2日 (四) 08:22 (UTC)
- 可以將韓國人對朝鮮族稱呼的爭議加入條目內。--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02:30 (UTC)
- 明显偏见的主观立场和我们无关,现时并不存在中立称呼,没有办法改掉。
- 一群韩国人编辑的韩语维基百科百科ko:한민족「한민족(韓民族) 또는 조선민족(朝鮮民族)」,只不过主称谓变成了“韩民族”,难道韩语维基百科也亡国了?报道这篇的朝鲜日报自己都叫自己“朝鲜”了,还不许别人叫他们“朝鲜人”或者“朝鲜族”,发一篇文章质疑“韩民族”不是“朝鲜民族”?
- 何况它文章存在明显事实错误,把“朝鲜族”错误定义为“中国朝鲜族”,殊不知“朝鲜族”和“韩民族”是等同概念,“朝鲜族”和“朝鲜人”“中国朝鲜族”才不是等同概念。这篇文章朝鲜日报都没敢放到“朝鲜日报中文版”来,人家只是模仿BBC中文编辑战对内宣传而已。这么明显的漏洞中文编辑真的都看不出吗?还是有意为之?这些都不得而知。媒体连基本的事实核对都没有做到,谈什么我们的责任?
- 以上。~ƒ(方)^ρ~ 2020年7月3日 (五) 04:20 (UTC)
- 从第一印象上来说,总觉得“朝鲜族”指中国朝鲜族,“朝鲜民族”才指朝鲜族。--DRIZZLE (按此给我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09:27 (UTC)
- 中文世界用到“朝鲜族”的,绝大多数都是指“中国朝鲜族”条目所对应的概念。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总有些人要坚持原创研究,和现实对着干,非把朝鲜族改名成中国朝鲜族。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6日 (一) 08:03 (UTC)
- 只有在討論中國國內的語境下才會把「中國朝鮮族」簡稱「朝鮮族」,就像「中國境內的漢人」常會簡稱「漢人」一樣,但維基百科不能這樣地域中心。如果中文裡「朝鮮族」一詞確實更常專指中國的朝鮮族,那我建議把現有的「朝鮮族」移至「朝鮮民族」,原「朝鮮族」空間改為消歧義頁,底下列出朝鮮民族和中國朝鮮族兩個選項,並且也可以加入蘇聯高麗人、韓裔美國人等。但是不能把朝鮮族直接當作中國朝鮮族。--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8:04 (UTC)
- 谈论非中国境内的半岛裔人时一般不会用朝鲜族这个词。不要假设有使用场景,然后用假设出来的使用场景来支持空对空的理论,制造问题。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14日 (二) 04:29 (UTC)
- 香港蘋果日報似乎就稱中亞的叫朝鮮族人。--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4:43 (UTC)
- 我说的是一般不用。您证明了有这么用的,并没有反驳我的观点。当然也许有更多这种用法。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0日 (一) 02:02 (UTC)
- 「一般不用」是什麼樣的比率?這裡還有兩篇台灣的新聞:換日線 民視。朝鮮族或韓民族包括韓國人(南韓人)、朝鮮人(北韓人)、蘇聯高麗人、中國朝鮮族人、韓裔美國人等等,不能只因為中文提到朝鮮族時對象剛好都位在中國境內,就認為朝鮮族專指中國境內。就像前面舉的「漢人」,在中國境外通常會稱為華人、唐人、中國人,難不成漢人就可以用來專指「中國漢人」了?注意你說的是「中國境外的半島裔人被稱為朝鮮人的機率」,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稱朝鮮人時不想包括中國境外的機率」(貝氏機率)。--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0:53 (UTC)
- 这个大概是地区差异。对于基本没有朝鲜民族居民的地区,本来也不大使用,那么偶尔使用的时候可能指中国境内的朝鲜民族和中国境外的朝鲜民族的概率没有差那么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本里比例差别就很大了。另外,您可以试试搜索一下维基百科条目里的用法。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1日 (二) 06:37 (UTC)
- 「一般不用」是什麼樣的比率?這裡還有兩篇台灣的新聞:換日線 民視。朝鮮族或韓民族包括韓國人(南韓人)、朝鮮人(北韓人)、蘇聯高麗人、中國朝鮮族人、韓裔美國人等等,不能只因為中文提到朝鮮族時對象剛好都位在中國境內,就認為朝鮮族專指中國境內。就像前面舉的「漢人」,在中國境外通常會稱為華人、唐人、中國人,難不成漢人就可以用來專指「中國漢人」了?注意你說的是「中國境外的半島裔人被稱為朝鮮人的機率」,但我們應該思考的是「稱朝鮮人時不想包括中國境外的機率」(貝氏機率)。--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0:53 (UTC)
- 我说的是一般不用。您证明了有这么用的,并没有反驳我的观点。当然也许有更多这种用法。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0日 (一) 02:02 (UTC)
- 香港蘋果日報似乎就稱中亞的叫朝鮮族人。--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4:43 (UTC)
- 谈论非中国境内的半岛裔人时一般不会用朝鲜族这个词。不要假设有使用场景,然后用假设出来的使用场景来支持空对空的理论,制造问题。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14日 (二) 04:29 (UTC)
- 中文中的“哈萨克族”绝大多数也是指中国的哈萨克族。中文中绝大多数的“朝鲜族”指的是中国朝鲜族说明了什么?什么也不说明。--苞米(☎)💴 2020年7月9日 (四) 13:11 (UTC)
- 谈论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人的时候一般不会用哈萨克族这个词。苏联语境下倒是会用就是了。不要假想使用场景而忽视现实。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14日 (二) 04:30 (UTC)
- (+)支持。這一議題支持提案者和UjuiUjuMandan。中文裡的朝鮮族,特指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是因「某族」乃「中華民族」之細分用詞,而「某民族」乃對「中華民族」而言。Yel D'ohan與方的1P之說法,與事實不符,認識有所局限。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5:31 (UTC)
- 「中文裡的朝鮮族,特指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這句話裡第二次出現的「朝鮮族」一詞顯然不是專指中國境內。--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8:38 (UTC)
- 「中文裡的孫中山,特指本名孫文的孫中山」。此外,我說的「中文裡的朝鮮族,特指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不應被理解為「中文裡的朝鮮族,特指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因為朝鮮族人均分佈在中國境內。特此說明。芄蘭(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7:13 (UTC)
- 「中文裡的朝鮮族,特指中國境內的朝鮮族人」這句話裡第二次出現的「朝鮮族」一詞顯然不是專指中國境內。--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8:38 (UTC)
- (!)意見:我有一次跟韩国人开会,他们还要我们把“朝鲜”半岛改叫“韩”半岛,把“朝鲜”战争改叫“韩”战,把“朝鲜”语改叫“韩国”语,就差把日本海叫东海,把黄海叫西海了。根本不用理他们。——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0年7月18日 (六) 08:18 (UTC)
- 实际上中国大陆地区一般都称所谓“朝鲜语”为“韩国语”的
囧rz……。 --Yining Chen(留言|签名) 2020年7月21日 (二) 09:08 (UTC)
- 实际上中国大陆地区一般都称所谓“朝鲜语”为“韩国语”的
- (!)意見:全宇宙的拯救者金正恩将军不会同意,韩国人更不会同意。本来就是同一个民族,结果在中维给区分了,是想和韩国编辑者跨维基在浩瀚的互联网中相会嘛。喜欢韩风、要追星去机场啊,别来这添乱。--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28 (UTC)
有關「2020年度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列表」、「Template:四台冠軍歌曲列表」及各香港歌手「派台歌曲成績」的四台定義討論
熟悉香港樂壇的會知道四台包括商業電台、香港電台、新城電台及無綫電視,四台均有自家的派台歌曲成績榜兼頒獎典禮,詳見「2020年度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列表」「Template:四台冠軍歌曲列表」但ViuTv於2020年5月起增設Chill Club推介榜,但目前為止未有自家的音樂頒獎典禮,根據蘋果日報報道 https://hk.appledaily.com/entertainment/20200615/DWC3QV6N42ASPUXJ6FCIKT56UQ/ , 《Chill Club》監製葉子文今日接受《蘋果》訪問表示「Chill Club推介榜」是每周由ViuTV製作部及Chill Club台前幕後投票選出,但暫時未有計劃舉行年尾頒獎禮。
我認為ViuTV的「Chill Club推介榜」現時不符合資格成為第五台,待Viutv「Chill Club推介榜」舉行完自家音樂頒獎典禮後才考慮是炻加入成為第五台,理據如下:
要打入四台流行榜的準則,客觀上要看四台的共同點,並不是根據人為因素如傳媒看法及報導,現在不是建立條目。基本上準則除了要有自家流行榜單,也要符合以下準則: 1) 香港廣播條例下認可媒體。 2) 有自家音樂節目。 3) 有自家音樂頒獎典禮。 四台符合1) 2) 3) ,但明顯kkbox不符合 1) ,亞視不符合 3) ,Roadshow不符合1) ,Viutv「Chill Club推介榜」不符合 3) 以往亞洲電視也有自家的派台歌曲成績榜但未有自家的頒獎典禮所以沒有成為第五台,所以ViuTv「Chill Club推介榜」現時一樣未有資格成為第五台。
正規流行榜必須有其自家音樂頒獎典禮的原因是正規流行榜的功能正是為年尾的頒獎典禮提供候選歌曲,沒有頒獎典禮的「Chill Club推介榜」只是一個榜,並不是一個正規流行榜。如果硬要放寛準則加入Chill Club推介榜,哪麼有很多雜榜要加入例如kkbox, joox, moov等等,到時這版面會非常混亂,因此必須堅持四台共同擁有的三個客觀典型準則。
部分討論在討論:2020年度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列表已展開,於2020年6月12日至6月20日曾有沉默共識。
「2020年度香港四台冠軍歌曲列表」、「Template:四台冠軍歌曲列表」及各香港歌手「派台歌曲成績」不應增加第五台Chill Club推介榜,大家如何看法? ドラえ(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08:47 (UTC)
- 四台有定義,不能理解為何需要加入第五台。但我同意JAK的想法,可將「四台冠軍歌」改為「各台冠軍歌」或「各大流行榜冠軍歌」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日 (五) 12:41 (UTC)
- 因為他們另有目的,似想利用維基力量宣傳所謂第五台。而四台冠軍歌似是一個品牌,如仍然是四台,沒有需要改名吧? ドラえ(留言) 2020年7月3日 (五) 13:13 (UTC)
- 應該是說另外建一個條目,畢竟4台是4台,5台是5台。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3日 (五) 14:20 (UTC)
- (!)意見 同样同意四台有定义,他们想要,那就让他们单独重新建立一个Chill Club条目,这不就完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 2020年7月4日 (六) 07:32 (UTC)
- 除新城外,其他三台已有獨立條目,但他們連獨立條目也未建立就妄想加入第五台。ドラえ(留言) 2020年7月5日 (日) 12:27 (UTC)
- 說妄想就有點太嚴重,終究來講四台是一個專有名詞,就像你不會把廣播電台收錄無線台裡面(當然技術上來講他也是無線台啦)。維基百科也有類似的概念,你看常用名稱,為什麼條目要叫A而不是B,就是因為大家對該事物的的認知就是A。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5日 (日) 12:46 (UTC)
請ドラえ會員停止使用情緒性字眼,保持理性討論。固有的「四台」是因為四台聯頒音樂大獎才有此名,但四台聯頒已取消超過十年,「香港電子傳媒機構之粵語流行音樂流行榜」已沒有所謂官方的準則,因此理應可隨着時代和香港樂壇的改變而破舊立新,更適逢有新的流行榜加入,理應反思粵語流行音樂流行榜的新定義並作出改變。Kkwhat(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15:39 (UTC)
Kkwhat不是破舊立新,只是忽視四台的共同客觀定義之一 - 自家音樂頒獎典禮。ドラえ(留言) 2020年7月10日 (五) 12:33 (UTC)
-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11日 (六) 13:10 (UTC) 所以說不是4台的東西為什麼可以放進來,難道就不是能叫5台嗎? --
除了自家頒獎禮外,Chill Club推介榜想要成為第五台的另一個重要條件是必須將來設立五台聯頒頒獎禮,或者沒有TVB的四台聯頒頒獎禮,換句話說要加入第五台的大家庭,必須要得到其他四台的認可,否則的話此榜單永遠不能列入第五台。Sammypan(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3:14 (UTC)
- 你的言論有很嚴重的邏輯謬誤。首先,四台聯頒取消後一直維持「四台冠軍歌列表」的名稱只是因為中間並沒有新的粵語流行音樂流行榜加入,現時有香港電子傳媒機構增設一個新的流行榜,而官方的四台聯頒亦已取消超過十年,是時候反思和更新傳統所謂「四台」的「香港電子傳媒機構之粵語流行音樂流行榜」的定義和數量。其次,當年四台聯頒取消正因為TVB勁歌金榜拒絕讓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曲上榜而令其榜單及頒獎禮變得不公平,換言之當時的勁歌金榜已得不到其他三台的認可。按你的說法,勁歌金榜早於2009年尾已不符合所謂「四台」的資格。Kkwhat(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7:50 (UTC)
- 請不要再反覆討論原先的四台定義,已經達成共識。現在你想把此榜單加入第五台,這些就是條件,不符合就是不能加入。Sammypan(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9:12 (UTC)
- 請不要罔下定論聲稱已達成共識,相關討論還在繼續,而過程當中還未達成任何共識。亦請你提出合理理據回應我的質疑,繼續理性討論。Kkwhat(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6:08 (UTC)
事實是6月曾經有過沉默共識,相關討論還在繼續,未討論完畢前以6月曾經有過的沉默共識為準,你聲稱「當年四台聯頒取消正因為TVB勁歌金榜拒絕讓四大唱片公司的歌曲上榜而令其榜單及頒獎禮變得不公平」,來源呢? 我只見到其他四台無視Viutv的存在。ドラえ(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12:40 (UTC)
生者傳記的「負面暱稱」
條目韓國瑜中的負面暱稱因為韓國瑜本人自己也會使用,我覺得列出來沒什麼不妥。但高嘉瑜的就不一樣了,她本人應該不曾使用過或回覆「港湖胖虎」、「聲之刑」等等負面暱稱,更何況後者負面暱稱完全是維基百科自我引用,見該條目的編輯歷史,若有人想移除負面暱稱,克勞棣只表明有可靠來源佐證,這明明無關有沒有來源的問題,就好想問有人敢在習近平的條目中新增暱稱「小熊維尼」或「維尼」嗎?Google搜尋有上萬筆結果。--寒吉 2020年7月5日 (日) 13:49 (UTC)
- 不,她有回覆「港湖胖虎」.....[4]。但她的語氣是不認同該暱稱。--寒吉 2020年7月5日 (日) 13:53 (UTC)
- (:)回應:在下在編輯摘要寫的不只是「有可靠來源」,尚有「這不是蔑稱」吧!?負面暱稱也是暱稱,但蔑稱永遠不會是暱稱。我們不妨想想,稱呼高嘉瑜為「港湖胖虎」的人是喜歡她的成分居多,還是痛恨她的成份居多呢?高嘉瑜有因為此暱稱就想方設法去封殺卡通哆啦A夢嗎?高嘉瑜是在「受盡委屈、不甘受辱、泫然欲泣」的心態下說自己不是港湖胖虎的嗎?反觀小熊維尼之於習近平......,就算本來是暱稱,現在也變成蔑稱了,他越是封殺小熊維尼,世人就越是痛恨他。沒有人會給自己痛恨的人物取任何正面或負面暱稱的。-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5日 (日) 16:02 (UTC)
- (:)回應:我對於暱稱收錄的標準是認為,只要「負面暱稱」所描述的傳主本身有「接受」、「正面回應」等等跡象表明TA有認同該「負面暱稱」才可收錄,否則只能在內文中提,而資訊框跟首段不可出現該「負面暱稱」,且不被認同的「負面暱稱」就會跟你說的「蔑稱」相當。再者,你所稱的由使用該綽號的人是喜歡她的還是痛恨她的,這種判斷我無法認同,請問你要怎麼知道是哪些人在使用呢?這裡很明顯「港湖胖虎」是痛恨她的成份居多。媒體是使用「戲稱」來描述「港湖胖虎」[5],「戲稱」意謂只是開玩笑,维尼對於習近平的解釋只是「戲稱」,按照你的標準「维尼」並不是「蔑稱」,為何「维尼」不能被加在習近平的條目中呢?我真的實在不懂中維幹嘛設置暱稱這個欄位,這欄位可以廢了,有些用戶根本是用這欄位來侮辱人的。--寒吉 2020年7月6日 (一) 03:57 (UTC)
- (:)回應:如果维尼對於習近平的解釋只是「戲稱」,那麼習近平為何要封殺、禁播小熊維尼的卡通?為何要把「小熊維尼」和「維尼」列為敏感詞,禁止中國人民使用?小熊維尼對於習近平明顯就是「蔑稱」,證實這一點的人正是習近平本人;卡通人物小熊維尼明明很可愛,是習大大自己心裡有鬼。反觀高嘉瑜,她有想過要封殺哆啦A夢卡通嗎?或是要提告稱呼她「港湖胖虎」的網民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04:17 (UTC)
- 你说到禁播,这里我得说一下,大陆并没有禁播小熊维尼,大陆只是原先可以上wiki,现在如果要直连上wiki的话只能看镜像,如果要编辑得代理,我刚特地去查了下,还真没有禁播,https://www.iqiyi.com/lib/m_212672314.html?src=search 只不过要交钱播出,并没有禁播。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4:58 (UTC)
- 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22日 (三) 22:23 (UTC)
- 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3:23 (UTC) 电视上还真没有。你这么说前面是传过说是要限制美剧的,可能这个付费收看就是限制美剧的体现吧。
那麼,中國大陸的電視上看得到小熊維尼嗎?-
- 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22日 (三) 22:23 (UTC)
- 好好笑,一個是國家主席,一個是立法委員,明顯看到出來誰權力大。難道立法委員一定要召開記者會或是提告才能認定該「負面暱稱」是蔑稱喔。假如今天是發生在陳樹菊身上,她也要做出相對的回應你才會滿足嗎?不是每個人都跟習近平的權力或能力一樣。而我根本才不會管大陸有沒有封殺小熊維尼,這不用經過大腦就可以曉得「維尼」重頭到尾完全不能列在習近平的inbox中,無庸置疑。--寒吉 2020年7月10日 (五) 18:13 (UTC)
- @寒吉君:第一,習近平是閣下一開始提的,因此我才對他有所評論,我本來是想都沒想過這個獨裁者的;第二,我也沒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的暱稱欄位;第三,我移除了高嘉瑜infobox暱稱欄位的「港湖胖虎」(然後我也移除了鄭文燦的「胖周瑜」,下一步我考慮要不要移除王世堅的「恰吉」);第四,您提到假如今天是發生在陳樹菊身上.....,問題是陳樹菊就算有這個興趣,人們也未必喜歡聽她唱歌吧?然而支持者是喜歡聽高嘉瑜唱歌的。-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1日 (六) 04:43 (UTC)
- 1.我重頭到尾沒提過,你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因為任誰都看的出來「維尼」對習近平來說是蔑稱,不需要像你一樣解釋一長串。2.恰吉移不移除我沒差[6]。3.無言以對,為什麼又出現一串不知意涵的解釋呢。--寒吉 2020年7月11日 (六) 05:05 (UTC)
- 到底為什麼要分是喜歡TA的人、亦或是討厭TA的人取的「負面暱稱」,而且難道只要是喜歡TA的人取的「負面暱稱」,「負面暱稱」所描述的傳主就只能無條件接受嗎?真的有夠奇怪。高嘉瑜都說「別叫我港湖胖虎」,為何還要管是誰取的,「港湖胖虎」很明顯就是討厭她的人取的,且她本人不接受該「負面暱稱」。--寒吉 2020年7月11日 (六) 06:29 (UTC)
- 閣下從頭到尾沒提過習近平?「.....就好想問有人敢在習近平的條目中新增暱稱「小熊維尼」或「維尼」嗎?Google搜尋有上萬筆結果。」在下才真的沒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
- 不,我沒回覆你的第一點,那個是回覆你的第二點。--寒吉 2020年7月16日 (四) 18:18 (UTC)
- 我已經說過了,事實上沒有什麼「負面暱稱」(當初我只是暫且不想明顯反對您的這個用詞,所以順著您的話說),暱稱一定是正面或至少是中性的,而「港湖胖虎」就是一個暱稱。閣下說「港湖胖虎」很明顯就是討厭她的人取的,請問閣下有證據嗎(當然在下同樣也沒有證據說是喜歡她的人取的,與您同樣是主觀認定)?但至少在下就是一個反例,我欣賞她,我喜歡聽她唱歌,但我認為他確實歌藝不佳,所以我認為她是「港湖胖虎」。
- 就算她確實不喜歡人家說她歌藝不佳、稱呼她「港湖胖虎」,但她不喜歡就完全不能、不該寫在條目裡嗎?難道吳敦義喜歡被叫白賊義和白海豚?
- 貼新聞請不要只是看標題,內文也要看一看。閣下貼的那則王世堅的新聞恰恰表示他喜歡當「恰吉」。
- 閣下說「....否則只能在內文中提,而資訊框跟首段不可出現該「負面暱稱」....」,而我不是照做了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4日 (二) 00:01 (UTC)
- ....不在乎「港湖胖虎」的封號,高嘉瑜對自己歌聲相當有自信....[7]-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4日 (二) 00:18 (UTC)
- 簡單說,我只care資訊框中被列出的負面暱稱有沒有被傳主接受,但如果依然有人想移除負面暱稱(如移除韓國瑜的暱稱欄),我是沒差,我不會稱之為破壞。--寒吉 2020年7月16日 (四) 18:27 (UTC)
- 那在下也盡量簡單說:①沒有負面暱稱這東西,暱稱一定是正面的或至少是中性的,「負面的稱呼」只能是蔑稱;②高嘉瑜的資訊框已無「港湖胖虎」這個暱稱(但是我仍然認為移除這個暱稱是不妥的行為);③退一步想,就算真的是蔑稱,也不能因為傳主不接受就完全不寫,維基不是隱惡揚善、報喜不報憂、歌功頌德的地方。-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6日 (四) 23:32 (UTC)
- WP:BLP:「生者傳記必須在考慮到主角隱私下謹慎地撰寫,因為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不是小報新聞。我們的職責不是去譁眾取寵,也不是成為散播他人八卦訊息的主要工具。是否會對在世人物造成傷害是進行編輯判斷時應考慮到的重要因素。」、「人物的別稱除需可靠來源支撐外,亦需證明此別稱並非一時關注度。」,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廢了「暱稱」欄位。--寒吉 2020年7月17日 (五) 04:38 (UTC)
- 我想惡搞、濫用「暱稱」欄位的並不是我。閣下想廢了「暱稱」欄位可以另外去開討論,我未必會反對你,但肯定不會支持你,因為這就是因噎廢食。而我也很想知道我先前提過的暱稱「奸人堅」到底哪裡傷害了石堅前輩。-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7日 (五) 13:48 (UTC)
- WP:BLP:「生者傳記必須在考慮到主角隱私下謹慎地撰寫,因為維基百科是一部百科全書,而不是小報新聞。我們的職責不是去譁眾取寵,也不是成為散播他人八卦訊息的主要工具。是否會對在世人物造成傷害是進行編輯判斷時應考慮到的重要因素。」、「人物的別稱除需可靠來源支撐外,亦需證明此別稱並非一時關注度。」,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廢了「暱稱」欄位。--寒吉 2020年7月17日 (五) 04:38 (UTC)
- 那在下也盡量簡單說:①沒有負面暱稱這東西,暱稱一定是正面的或至少是中性的,「負面的稱呼」只能是蔑稱;②高嘉瑜的資訊框已無「港湖胖虎」這個暱稱(但是我仍然認為移除這個暱稱是不妥的行為);③退一步想,就算真的是蔑稱,也不能因為傳主不接受就完全不寫,維基不是隱惡揚善、報喜不報憂、歌功頌德的地方。-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6日 (四) 23:32 (UTC)
- 簡單說,我只care資訊框中被列出的負面暱稱有沒有被傳主接受,但如果依然有人想移除負面暱稱(如移除韓國瑜的暱稱欄),我是沒差,我不會稱之為破壞。--寒吉 2020年7月16日 (四) 18:27 (UTC)
- 閣下從頭到尾沒提過習近平?「.....就好想問有人敢在習近平的條目中新增暱稱「小熊維尼」或「維尼」嗎?Google搜尋有上萬筆結果。」在下才真的沒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
- 到底為什麼要分是喜歡TA的人、亦或是討厭TA的人取的「負面暱稱」,而且難道只要是喜歡TA的人取的「負面暱稱」,「負面暱稱」所描述的傳主就只能無條件接受嗎?真的有夠奇怪。高嘉瑜都說「別叫我港湖胖虎」,為何還要管是誰取的,「港湖胖虎」很明顯就是討厭她的人取的,且她本人不接受該「負面暱稱」。--寒吉 2020年7月11日 (六) 06:29 (UTC)
- 1.我重頭到尾沒提過,你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因為任誰都看的出來「維尼」對習近平來說是蔑稱,不需要像你一樣解釋一長串。2.恰吉移不移除我沒差[6]。3.無言以對,為什麼又出現一串不知意涵的解釋呢。--寒吉 2020年7月11日 (六) 05:05 (UTC)
- @寒吉君:第一,習近平是閣下一開始提的,因此我才對他有所評論,我本來是想都沒想過這個獨裁者的;第二,我也沒說過「維尼」可以放在習近平的infobox的暱稱欄位;第三,我移除了高嘉瑜infobox暱稱欄位的「港湖胖虎」(然後我也移除了鄭文燦的「胖周瑜」,下一步我考慮要不要移除王世堅的「恰吉」);第四,您提到假如今天是發生在陳樹菊身上.....,問題是陳樹菊就算有這個興趣,人們也未必喜歡聽她唱歌吧?然而支持者是喜歡聽高嘉瑜唱歌的。-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1日 (六) 04:43 (UTC)
- 你说到禁播,这里我得说一下,大陆并没有禁播小熊维尼,大陆只是原先可以上wiki,现在如果要直连上wiki的话只能看镜像,如果要编辑得代理,我刚特地去查了下,还真没有禁播,https://www.iqiyi.com/lib/m_212672314.html?src=search 只不过要交钱播出,并没有禁播。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4:58 (UTC)
- (:)回應:如果维尼對於習近平的解釋只是「戲稱」,那麼習近平為何要封殺、禁播小熊維尼的卡通?為何要把「小熊維尼」和「維尼」列為敏感詞,禁止中國人民使用?小熊維尼對於習近平明顯就是「蔑稱」,證實這一點的人正是習近平本人;卡通人物小熊維尼明明很可愛,是習大大自己心裡有鬼。反觀高嘉瑜,她有想過要封殺哆啦A夢卡通嗎?或是要提告稱呼她「港湖胖虎」的網民嗎?-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04:17 (UTC)
- (:)回應:我對於暱稱收錄的標準是認為,只要「負面暱稱」所描述的傳主本身有「接受」、「正面回應」等等跡象表明TA有認同該「負面暱稱」才可收錄,否則只能在內文中提,而資訊框跟首段不可出現該「負面暱稱」,且不被認同的「負面暱稱」就會跟你說的「蔑稱」相當。再者,你所稱的由使用該綽號的人是喜歡她的還是痛恨她的,這種判斷我無法認同,請問你要怎麼知道是哪些人在使用呢?這裡很明顯「港湖胖虎」是痛恨她的成份居多。媒體是使用「戲稱」來描述「港湖胖虎」[5],「戲稱」意謂只是開玩笑,维尼對於習近平的解釋只是「戲稱」,按照你的標準「维尼」並不是「蔑稱」,為何「维尼」不能被加在習近平的條目中呢?我真的實在不懂中維幹嘛設置暱稱這個欄位,這欄位可以廢了,有些用戶根本是用這欄位來侮辱人的。--寒吉 2020年7月6日 (一) 03:57 (UTC)
- (!)意見:暱稱是指親密或本人接受的稱呼,負面就是蔑稱了,定義很明確。--Justice305(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05:07 (UTC)
- (:)回應:閣下引用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並沒說要「本人接受」,也沒說其反義詞是蔑稱。至於「親密」,在下確實不敢說粉絲算是「親密」,但在下並不認同關係要貼近到「親密」的人所取的綽號才算暱稱。-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09:51 (UTC)
- (:)回應:請設身處地想想,若有人給你取惡意綽號,你會當暱稱接受嗎?其理自明。--Justice305(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10:05 (UTC)
- 問題是我根本不認為「港湖胖虎」是惡意或負面的。所謂「負面暱稱」只是順著題主寒吉君的話講,暫時不想太過明確反對他的用法而已。事實上,暱稱哪有負面的?沒有人會給自己痛恨的人物取任何暱稱的。「港湖胖虎」就類似已故香港前輩演員石堅的外號「奸人堅」。石堅能得此外號,是由於他演出精湛且受人喜愛、敬重,而不是因為他真是人人唾棄的奸人。「港湖胖虎」也是一樣,高嘉瑜雖然歌藝不佳,但她善良、受人喜愛、對唱歌有自信,支持者才願意這樣稱呼她。
- 至於「小熊維尼」,抱歉,它不是習近平的暱稱(到底有誰真心喜愛習近平?),原因前文已敘,不再贅述。-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11:23 (UTC)
- (:)回應:請設身處地想想,若有人給你取惡意綽號,你會當暱稱接受嗎?其理自明。--Justice305(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10:05 (UTC)
- (:)回應:閣下引用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並沒說要「本人接受」,也沒說其反義詞是蔑稱。至於「親密」,在下確實不敢說粉絲算是「親密」,但在下並不認同關係要貼近到「親密」的人所取的綽號才算暱稱。-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09:51 (UTC)
- 對不起,我說句直白的,比起"你認為",生者傳記更該考慮當事人的感受,如果當事人已經明確表示她不喜歡,那就不應該收錄這個暱稱。暱稱也不是什麼重要內容,有必要堅持成這樣嗎?要不乾脆我去找高家瑜本人問到更明確的答覆?還是要搞到像之前朱宥勳先生的事情一樣,當事人直接在社群媒體公開抗議才要改,有需要弄到這麼難看嗎?風鳴(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12:48 (UTC)
- 閣下從哪裡看出我非常堅持?所以我從infobox移除了。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她的支持者明明就很喜歡聽她唱歌,而且她也知道她的支持者很喜歡聽她唱歌。閣下若看不出這一點,只是因為您不是她的粉絲。附帶一問,鄭文燦的「胖周瑜」是不是也該比照辦理?-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7日 (二) 18:54 (UTC)
参考資料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96%B9%E9%92%88/%E5%AD%98%E6%A1%A3/2020%E5%B9%B46%E6%9C%88#%E6%96%B9%E9%87%9D%E7%89%88%E6%9C%AC%E6%8A%95%E7%A5%A8%E5%8D%80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96%B9%E9%92%88/%E5%AD%98%E6%A1%A3/2020%E5%B9%B46%E6%9C%88#%E6%96%B9%E9%87%9D%E7%89%88%E6%9C%AC%E6%8A%95%E7%A5%A8%E5%8D%80
- ^ https://zh.wikipedia.org/wiki/Wikipedia:%E4%BA%92%E5%8A%A9%E5%AE%A2%E6%A0%88/%E6%96%B9%E9%92%88/%E5%AD%98%E6%A1%A3/2020%E5%B9%B46%E6%9C%88#%E6%96%B9%E9%87%9D%E7%89%88%E6%9C%AC%E6%8A%95%E7%A5%A8%E5%8D%80
- ^ 「別叫我港湖胖虎」 高嘉瑜再飆唱扭轉走音形象
- ^ 飆唱費玉清《一剪梅》 高嘉瑜自豪:我已到音樂最高境界
- ^ 化身恰吉 王世堅拿刀衝出狂喊:市長在哪裡?
- ^ 「港湖胖虎」升級…「國民黨嚇到不敢來」 高嘉瑜:唱太好變成享受
- 生者傳記應保持中立的觀點,不管是正面的封號或負面的戲稱都不中立,同時,這種「逸聞」章節本來就缺乏關注度,媒體抄個網路論壇的閒話就當作新聞。我建議全都刪除,除非真的很多人以此取代本名。倒是習維尼一事,因為影響國家政策而且有國際關注,值得寫入,但應該提供完整說明,不能只當作別名放在infobox。--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9日 (四) 09:58 (UTC)
- 如實描述一位民主國家受人喜愛且喜愛唱歌的公眾人物在唱歌時雖然很可愛,但歌藝確實不佳,究竟有何過錯?另一方面,封殺、禁播一個無辜的可愛卡通人物,把他列為敏感詞而禁止人民使用,這種荒誕、專制、獨裁的行為也算「國家政策」嗎?國際關注的究竟是習近平長得像誰,還是他荒誕專制獨裁的封殺小熊維尼行為?-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9日 (四) 13:06 (UTC)
- 我在意的是這件事是否重要以及描述是否中立,至於該稱號是否偏正面或負面、或當事人的反應是否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都不是重點。這是政治人物不是歌手,他的歌藝如何不是讓他被收錄進維基百科的主因,而少數不特定人士主觀評論他的歌聲後給的別名更不是維基百科應該著重的點。 --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0日 (五) 08:31 (UTC)
- 对习近平的争议#言論審查爭議--寒吉 2020年7月10日 (五) 18:13 (UTC)
- @Yel D'ohan君:花點小小的篇幅,記載一位政治人物「事實上帶給群眾喜悅與歡樂,而不是傷害」的興趣有何不可呢?政治人物可否有興趣?我們可否記載一位政治人物最為人熟知的興趣?-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1日 (六) 04:51 (UTC)
- 我在意的是這件事是否重要以及描述是否中立,至於該稱號是否偏正面或負面、或當事人的反應是否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都不是重點。這是政治人物不是歌手,他的歌藝如何不是讓他被收錄進維基百科的主因,而少數不特定人士主觀評論他的歌聲後給的別名更不是維基百科應該著重的點。 --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0日 (五) 08:31 (UTC)
- 如實描述一位民主國家受人喜愛且喜愛唱歌的公眾人物在唱歌時雖然很可愛,但歌藝確實不佳,究竟有何過錯?另一方面,封殺、禁播一個無辜的可愛卡通人物,把他列為敏感詞而禁止人民使用,這種荒誕、專制、獨裁的行為也算「國家政策」嗎?國際關注的究竟是習近平長得像誰,還是他荒誕專制獨裁的封殺小熊維尼行為?-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9日 (四) 13:06 (UTC)
- 通常負面暱稱的出現都是源於相關人物的事蹟爭議或形象之類,因此應結合這些東西,並且在內文作適度描述。單純羅列的話就很沒意思了。—AT 2020年7月10日 (五) 08:41 (UTC)
- @AT君:現下本來就有在內文作適度描述,而不是單純羅列。-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1日 (六) 04:53 (UTC)
建議機械人批量建立重定向: "颱風AA (BBBB年)"自動建立 "BBBB年颱風AA"
現時需要輸入冗長的 [[颱風山竹 (2018年)|颱風山竹]],如果有重定向,就可以輸入簡潔得多的[[2018年颱風山竹]]。我覺得可以為"颱風AA (BBBB年)"自動批量建立 "BBBB年颱風AA" 重定向,方便社群,不知大家覺得如何。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6日 (一) 10:37 (UTC)
- 其實輸入[[颱風山竹 (2018年)|]]就行。 【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7月6日 (一) 13:37 (UTC)
- 和平至上輸入 () 和 | 要多次按shift鍵, 挺不方便的, 所以覺得「[[颱風山竹 (2018年)|]]」這種技術手段沒有比真的建立重定向方便太多. 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7日 (二) 10:23 (UTC)
- 明白。其實這種重定向應該是合規的,建立應該沒有問題。 【和平至上】支持通過港區國安法💬 2020年7月7日 (二) 13:44 (UTC)
- 和平至上輸入 () 和 | 要多次按shift鍵, 挺不方便的, 所以覺得「[[颱風山竹 (2018年)|]]」這種技術手段沒有比真的建立重定向方便太多. 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7日 (二) 10:23 (UTC)
應當如此,而且也應當vice versa。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6日 (一) 14:13 (UTC)
- 不好意思,我説的是建立重定向。vice versa指的是如果條目名稱本來是“BBBB年颱風AA”,也應該建立重定向頁面“颱風AA (BBBB年)”指向“BBBB年颱風AA”。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7日 (二) 06:36 (UTC)
- 贊成Sanmosa。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7日 (二) 10:23 (UTC)
- 不反对。--Super Wang※庆祝特区国安法顺利实施🇭🇰🇨🇳 2020年7月8日 (三) 08:12 (UTC)
- 不知道WP:機械人能否勝任這種批量任務? Lovewhatyoudo 请协助增写你家乡在2020年中国南方水灾的动态 2020年7月9日 (四) 06:55 (UTC)
- 机器人应当能做到,挺有规律的。--🍀 CLOVER YAN (^_^) (回复请ping我) 2020年7月11日 (六) 04:42 (UTC)
- 蛮好。--DRIZZLE (按此给我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9:12 (UTC)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理由:請見之前的討論提議,故現在已經成為FP評選中正式規範需要用到的投票模板,而且通過至今並沒有人對此種制度投票有意見,故比照其它FA/FL和GA投票,請求無限期半保護模板。--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7月7日 (二) 14:26 (UTC)
- 已約7日無異議,通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1:15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这两个名称未考虑朝鲜人和伊朗人的观点,应该改为朝鲜/伊朗核计划等名称,然后在内文中的「争议」章节列出其引发的国际争议。
为什么朝鲜和伊朗搞核武器就是「问题」?伊朗核问题对应的英文条目名称是Nuclear program of Iran,伊朗的核项目,这原本是一个像曼哈顿计划差不多含义的中性词汇。如果伊朗的核计划能被称为伊朗核问题,那我是不是也可以管曼哈顿计划叫「美帝核问题」?
更何况美国是全世界唯一曾经使用核武器对无辜平民进行大规模屠杀的国家,某些人整天喊所谓的“朝核问题”、“伊核问题”,可是朝鲜和伊朗用核武器屠杀过任何一个平民吗?
--——٩(๑❛ᴗ❛๑)۶北美动物浣熊君【北美动物窝欢迎您】 2020年7月11日 (六) 14:48 (UTC)
- 「问题」這個詞也是中性词汇,朝鲜核问题、伊朗核问题與臺灣問題都是中立的條目名稱。--M940504(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7:55 (UTC)
- 不覺得有中立問題,但改名為「計畫」確實可以介紹得更全面。--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2日 (日) 15:33 (UTC)
- 維基有大量條目的標題是「不中立」的,香港回歸、澳門回歸(「回歸」也許並非中性用詞,部分香港與澳門維基人主張分別改為「香港主權移交」及「澳門政權移交」)、新疆再教育營(部分中國維基人認為「再教育營」只是西方國家對該營的稱呼,主張改為「新疆職業技能教育培訓中心」)等等。--CRHK128☎ 「一國兩制」壽終正寢 2020年7月13日 (一) 04:41 (UTC)
- 请留意WP:命名常规。——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3日 (一) 05:57 (UTC)
- 同M940504。ꓢꓯꓠꓟꓳꓢꓮ 他從不掙扎 2020年7月14日 (二) 05:36 (UTC)
- 曼哈頓計畫該對應的是2006年朝鮮核試驗、2009年朝鮮核試驗一類的條目吧,個人想法是「核計畫是核計畫」、「核問題是核問題」,如果能整出個內文過得去的美國核問題,建條目沒啥問題的-AegonINVICTUS(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15:10 (UTC)
- (!)意見 「問題」這個詞是中立的,使用「計畫」感覺是技術上的或是科學上的-Haoyu2002(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02:39 (UTC)
- Raccoozzy對XX核計劃的爭議如何?pigppp\\まふ最高!// 2020年7月16日 (四) 07:46 (UTC)
- (※)注意:請審慎用詞。同Sanmosa,但問題是較為被動的詞[1]。計畫則是較為主動的用詞[2]。如果條目內容是探討關於原因(為何會有這個問題),應使用問題。如果條目探討的內容是關於進展,則應使用計畫。--pH=log(e^(-nF(E+((RT/nF)*ln(a(red)/a(ox))))/RT))+log(A-/HA) ← 這是某個奇怪的變異版(☎) 2020年7月22日 (三) 17:40 (UTC)
- 更簡單來說,如果是先由負責計畫的人(不論在計畫執行之前或之後)自爆有這計畫,則應使用計畫一詞。如果是先由非計畫相關人士揭露(不論是在計畫執行之前或之後),且該計畫對其他人士、國家、或物品有所影響(更簡單的說,有關注度),應使用問題。其實問題跟計畫是一樣的,只是一個是主動揭露(計畫),另外一個是被發現的意思(問題)。如果兩個都不是,就有關注度問題了。--pH=log(e^(-nF(E+((RT/nF)*ln(a(red)/a(ox))))/RT))+log(A-/HA) ← 這是某個奇怪的變異版(☎) 2020年7月22日 (三) 17:45 (UTC)
- 舉例:北韓(朝鮮)核問題或核計畫?
- 因爲該條目是由美國先揭露北韓有該計畫,且該計畫有關注度,所以私認為應為核問題。
- 相反的,因為曼哈頓計畫是最先由美國揭露,而美國也是該計畫的負責/執行國,所以為計畫。--pH=log(e^(-nF(E+((RT/nF)*ln(a(red)/a(ox))))/RT))+log(A-/HA) ← 這是某個奇怪的變異版(☎) 2020年7月22日 (三) 17:57 (UTC)
参考資料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 [2020-07-22].
- ^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教育部. [2020-07-22].
关于“减数分裂”相关词汇的讨论
目前我发现减数分裂条目现今将两个阶段称为“第一次减数分裂”“第二次减数分裂”,不知道这种名称是否正确。2019年之前中国大陆地区使用的人教版、苏教版教材教辅以及高考题普遍称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这也是普遍为我们所接受的名称。2019年之后的中国大陆地区常用的教材改称为“减数分裂Ⅰ”“减数分裂Ⅱ”。虽然中学教材不一定认为可靠,而且还是有地域中心,但是可以窥见其中的一些命名变化趋势,在此征求大家意见。--SolidBlock留言 2020年7月13日 (一) 00:05 (UTC)
- 「第一次減數分裂」、「減數分裂第一階段」和「減數分裂 I」都是臺灣的標準翻譯,「減數第一次分裂」我沒看過。我個人認為在中文裡混雜羅馬數字是很糟的翻譯方法。--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7:41 (UT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貌似是某些高中老师的习惯?高考题多为“M I”“M II”“第一次减数分裂”--庄生浪世(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07:58 (UTC)
- 我们老师有说过应该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第一次减数分裂”指的是第一次发生减数分裂(来自大陆旧教材地区) ——羊羊(留言 | 贡献) 2020年7月16日 (四) 22:42 (UTC)
- 我覺得上述說法很合理,「第一次減數分裂」在文法上容易引人誤會。如果要建地區詞轉換的話我建議台灣設定成「減數分裂第一階段」。--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0:46 (UTC)
機器人
似乎有些網站是機器人進不去的,例如:內政部統計月報會被標示永久失效連結,有沒有解決方案。--Alien Waletti 留言 2020年7月13日 (一) 09:16 (UTC)
- 如果真的被標記永久失效連結,那就把來源存檔吧,你就當作是存檔備份就好。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14日 (二) 15:13 (UTC)
草稿: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已完成两个章节 准备进行合并或替换
建議刪除條目「十勝號列車」
目前的問題 | 請求維基人協助刪除條目「十勝號列車」 |
---|---|
問題背景 | 條目「十勝號列車」不論資料與內容均與同屬根室本線特急條目「大空號列車」完全重疊。 |
我的觀點 | 請描述您的觀點。
|
我的解決方案 | 直接刪除條目「十勝號列車」並將連結「十勝號列車」直接導向去條目「大空號列車」。 |
此前的類似討論 |
|
--113.254.238.218(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6:36 (UTC)
转交至页面存废讨论——BlackShadowG★(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9:22 (UTC)
- @BlackShadowG:AfD未见此请求,以及个人认为或应将大空号列车中有关十胜号的内容去除。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7:24 (UTC)
- 似乎从oldid=58996860开始掺杂了十胜号的描述。而且就是贵IP用户的杰作。我建议是回退版本应该可以解决。——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5日 (三) 09:20 (UTC)
- 因為有關兩特急列車「十勝號列車」、「大空號列車」停車站和列車用車基本上相同,而數年內有機會因283系全面退役而統一根室本線優等列車服務,同時根室本線優等列車歷史更能集中描述,故認為有需要合併此兩個條目。113.254.238.218(留言)2020年7月23日(四)16:22(UTC)
“祖玛”还是“祖马”?
User:Bigbullfrog1996坚持在条目雅各布·祖玛里面将中国大陆中文下的“祖玛”修改为“祖马”。但我认为,在连官媒都没有统一“祖玛”还是“祖马”的情况之下,强行将用词统一是不对的。因此,我决定将问题放上来客栈,让各位讨论一下。--14.0.168.48(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4:50 (UTC)
- @AlexLeeCN、Bxxiaolin、KirkLU、Shanghai Ningyou、Walter Grassroot:@佛壁灯、夢蝶葬花、宝安区浩哥、橙子木、舞月書生:。--14.0.159.30(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16 (UTC)
- 根据中国大陆(可能是)最常用的百度搜索,“雅各布·祖马”的结果数量约为165,000个,而“雅各布·祖玛”为91,400个;“南非 祖马”为1,650,000个,而“南非 祖玛”为446,000个,加之官媒也并未统一,故择其最常用者“祖马”。--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00 (UTC)
- 既然官媒和民间也并未统一,最好就应该不作转换,因为两者在简体圈内都有一定使用量,不应该将其中一边的用词完全抹去。--14.0.159.30(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14 (UTC)
- 所以要抹去更常用的“祖马”?--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35 (UTC)
- 就说了不作转换,将NoteTA的zh-hans的“雅各布·祖玛”和“祖玛”移去。--14.0.155.80(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6:10 (UTC)
- 所以要抹去更常用的“祖马”?--Bigbullfrog1996(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35 (UTC)
- 那其他人有什么意见?--14.0.159.30(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19 (UTC)
- 既然官媒和民间也并未统一,最好就应该不作转换,因为两者在简体圈内都有一定使用量,不应该将其中一边的用词完全抹去。--14.0.159.30(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15:14 (UTC)
- 都可以,我无所谓。就跟特朗普和川普一样,用什么都行,选A或者选B,或者AB兼顾兼有都无所谓。🌜山西特产批发零售™️🌽🌶️🍎🍠🐓🐐(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2:22 (UTC)
- 沒有問題,兩者皆為可接受的譯名。只是有可能其中一個譯名可以別名重定向到成為正式頁面的另外一個譯名。--SickManWP歡迎參與邊緣人小組的行動·減少外出,堅守在家!發表於 2020年7月15日 (三) 17:13 (UTC)
- 就算不做转换,标题也得择其一。若百度数据准确,这个时候我支持更常用的祖马。—Rowingbohe♫ 欢迎参加浙江专题和台州专题 2020年7月16日 (四) 05:07 (UTC)
- (節刪)不过我还是得说下自己的观点:既然不是问题,两者都用就好了。如果祖马和祖玛有地区性差异,可以考虑加转换。 --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17日 (五) 03:28 (UTC)
- (節刪)--ᡠᠵᡠᡳUjui ᡠᠵᡠUju ᠮᠠᠨᡩ᠋ᠠᠨMandan 2020年7月21日 (二) 17:34 (UTC)
- 参见维基百科:外语译音表/英语,应译为祖马。根据新华社译音表的惯例,“玛”仅用于女性的名字。当然其他媒体确实有用“祖玛”的。--痛心疾首 2020年7月18日 (六) 04:55 (UTC)
模板:CGroup/OnePiece (公共翻译组)与 Wikipedia:命名常規_(日本動漫遊戲條目) 的翻译命名规则相矛盾
海贼王,对简体中文强制要求使用官方翻译,但根据:Wikipedia:命名常規_(日本動漫遊戲條目),应当优先使用通用译名。
举个例子,奈美是官方译名,但根据 Wikipedia:命名常規_(日本動漫遊戲條目) ,应该翻译成常用译名娜美。--Huangsijun17(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3:00 (UTC)
- Wikipedia:命名常規_(日本動漫遊戲條目)是对页面位置的规范,娜美这个位置看上去没错。至于模板:CGroup/OnePiece是对文内的要求,如果有需要的哈,条目内的标题转换应该根据翻译规则调整(加上T参数),或者只对行为调整。——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5日 (三) 03:14 (UTC)
再次探討香港車站條目出入口過多圖片的問題
開始發現有用戶在香港車站條目出入口部分,將一些多餘加入的圖片也加入,如牛頭角站出入口行人隧道每一條出口樓梯也要加入圖片,變相降低可讀性。而啟德站除了出口外,更有人分拆連升降機出口部分也要圖片,是不是太多餘呢?也請 @Owennson :,@Karinu0999:,@Tommylung:和@Qwer132477:提出原因。 --Wpcpey(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4:21 (UTC)
以前
編號 | 指示 | 建議前往的目的地 |
---|---|---|
車站大堂 | ||
![]() ![]() ![]() ![]() ![]() |
創紀之城1,2,3,6期 | 創紀之城、國際貿易中心、工聯會工人醫務所、康寧道、聯安街、悅品海景酒店、牛頭角道、渣打中心、裕民中心 |
![]() ![]() ![]() ![]() ![]() |
花園大廈 | 牛頭角道、行人隧道(B1-B6出口) |
行人隧道 | ||
![]() ![]() ![]() |
花園大廈 | 玉蓮臺、宜安街街市 |
![]() ![]() ![]() |
花園大廈、循道衛理社會服務處、聖公會基顯小學、牛頭角上邨 | |
![]() ![]() ![]() |
賽馬會診所、觀塘官立小學、牛頭角道 | |
![]() ![]() ![]() |
觀塘道、定安街 | |
![]() ![]() ![]() |
巧明街、鴻圖道 | |
![]() ![]() ![]() |
絲寶國際大廈、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新昌中心、勵業街、如心艾朗酒店、創富中心、萬兆豐中心、耆康會飛躍天地、偉業街 | |
註:![]() ![]() |
現在
編號 | 指示 | 圖片 | 建議前往的目的地 |
---|---|---|---|
車站大堂 | |||
![]() ![]() ![]() ![]() ![]() |
創紀之城1,2,3,6期 | ![]() |
創紀之城、國際貿易中心、工聯會工人醫務所、康寧道、聯安街、悅品海景酒店、牛頭角道、渣打中心、裕民中心 |
![]() ![]() ![]() ![]() ![]() |
花園大廈 | ![]() |
牛頭角道、行人隧道(B1-B6出口) |
行人隧道 | |||
![]() ![]() ![]() |
花園大廈 | ![]() |
玉蓮臺、宜安街街市 |
![]() ![]() ![]() |
![]() |
花園大廈、循道衛理社會服務處、聖公會基顯小學、牛頭角上邨 | |
![]() ![]() ![]() |
![]() |
賽馬會診所、觀塘官立小學、牛頭角道 | |
![]() ![]() ![]() |
![]() |
觀塘道、定安街 | |
![]() ![]() ![]() |
![]() |
巧明街、鴻圖道 | |
![]() ![]() ![]() |
![]() |
絲寶國際大廈、起動九龍東辦事處、新昌中心、勵業街、如心艾朗酒店、創富中心、萬兆豐中心、耆康會飛躍天地、偉業街 | |
註:![]() ![]() |
- 是多餘。這不過是一堆地下道樓梯的照片而已,若非照片裡有周邊道路名稱的中英文標示,實在看不出這是大中華地區哪個地方的車站照片,遑論到底是哪個車站。這些照片不但不能彰顯該車站的特色,連辨識該車站都有困難;如果這些樓梯本身具有特色也就罷了,偏偏它們就是很普通的樓梯。維基百科並不是某人的旅遊相片集。另外,建議您收捲您的兩個範例,太佔空間了,留言可能會被其淹沒。-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16日 (四) 16:53 (UTC)
- 還是不太懂得如何收捲--Wpcpey(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1:27 (UTC)
- {{HideH}}、{{HideF}}。——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7日 (五) 06:01 (UTC)
- 升降機就太誇張了。我當初把每個出口都加圖片也是小心翼翼問過很多人的意見才做的。--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 2020年7月17日 (五) 06:37 (UTC)
- {{HideH}}、{{HideF}}。——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7日 (五) 06:01 (UTC)
- 還是不太懂得如何收捲--Wpcpey(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1:27 (UTC)
- (&)建議,個人覺得不可加設升降機出口部分資料,在港鐵出口中沒有那些資料,因小弟拍攝那些圖片比較辛勞,謝謝大家。--Qwer132477 小心處理·真心聆聽 2020年7月20日 (日) 13:24 (UTC)
- ( ✓ )同意,這麼多圖片是多餘的。(&)建議,個人覺得可以將圖片放在出入口下方,以圖輯來展示。--Tommylung 天佑香港·時代抗疫 2020年7月19日 (日) 10:39 (UTC)
佳能EOS相机的系列条目是否有必要在「佳能」和「EOS」间加一个半角空格?
目前可能所有的EOS相机条目都在「佳能」和「EOS」间加了一个半角空格,如「佳能 EOS 5D Mark II」「佳能 EOS R」等等,没有加的也都做了重定向改名了。想请问下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中文维基百科默认的风格是中、西文间不加空格。至于佳能官方,其官网一般并不将“佳能”二字写进具体的产品名里,比如只会写“佳能EOS系列”(注意没加空格)或“EOS R5”,那么写到一起时也没有理由非要加一个空格,就应该是类似于「苹果iPhone X」「索尼α7R III」这样按照正常格式写。
--Shan(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11:58 (UTC)
- 沒編過相關條目,不過根據Wikipedia:格式手册#空格,「專有名詞內的中文和數字、外文之間,可以根據「先到先得」的原則,按照條目大體成形時為準」。我個人的偏好是中文和西文之間要加一個空格。--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0:54 (UTC)
关于“应援色”及“粉丝名称”是否属于“爱好者内容”
如题。提出这个问题主要因为这个条目,及Talk:THE9#关于应援色和粉丝名称。相关论述:WP:FAN。--Yining Chen(留言|签名) 2020年7月11日 (六) 12:00 (UTC)
- 上次遇過相關的討論應該是Talk:IZ*ONE#列表添加顏色問題,基本上只要是有可靠來源介紹的色碼都能放上來。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11日 (六) 18:37 (UTC)
- 当然属于。->>Vocal&Guitar->>留言 2020年7月15日 (三) 00:39 (UTC)
- 是,但是愛好者內容目前只是論述,不是方針,不能拿來當刪除的理由。我個人而言,不要太過分,通常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真的有需要清理,理由我會用「過度瑣碎的不必要細節」。風鳴(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08:41 (UTC)
腾讯与老干妈之争命名问题
本条目DYKC和PR过程中,收集到很多同仁对条目名的意见及建议,下面谨做摘录:
- (+)支持。另(!)意見:个人感觉条目名可以改进得更为正式。--庄生浪世(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0:39 (UTC)
- 感谢意见。英维在法律诉讼案中多采用“A v. B”做条目名,如我上方DYK“唐纳德·特朗普和高尔夫球”中出现了“CREW v. Trump”,翻译到zhwiki多作“A诉B案”,如本条目原可使用“腾讯诉老干妈案”。但本条目的主体其实不在诉讼本身,而是查到合作存在乌龙及网友反应等等,故采用了此条目名。“之争”格式的条目名在中维也并非罕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存废之争、海防与塞防之争、真假“三文鱼”之争等等。—Rowingbohe♫ 欢迎参加浙江专题和台州专题 2020年7月11日 (六) 10:59 (UTC)
- 腾讯当年和奇虎也闹到法院了,但还是叫奇虎360与腾讯QQ争斗事件。这次
幹老老干妈事件和3Q大战的影响同样超出了双方公司本身,所以用宽泛一点的“争”我认为没问题。--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7月11日 (六) 11:10 (UTC)- 引言定义表明这是一次法律纠纷,条目主干“事件过程”也是在阐述法律纠纷,个人认为相关社会反应只是关于此次纠纷的附属部分。另如所举例海防与塞防之争、真假“三文鱼”之争,主要内容是“争议”而不是“纠纷”,二者存在一些差异。无意冒犯,希望本人意见能起到抛砖引玉之用。--庄生浪世(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1:22 (UTC)
- (!)意見:我个人认为此事件的发展已经超出了一般的A与B的争议,而演变成了腾讯被诈骗的事件,因此“A与B之争”这样的条目名可能不是很适合。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4日 (二) 03:27 (UTC)
- (!)意見:建议改成诈骗案件类型,腾讯和老干妈本身没有纠葛,不能说腾讯与老干妈之争,这只是腾讯与诈骗者的纠纷,属于案件中单方面出现的误解~ƒ(方)^ρ~ 2020年7月15日 (三) 01:29 (UTC)
- (+)支持。另(!)意見:个人感觉条目名可以改进得更为正式。--庄生浪世(留言) 2020年7月11日 (六) 10:39 (UTC)
此条目记叙的是腾讯“老干妈冠名QQ飞车”受骗事件,而非腾讯与老干妈之间的争议。因此私以为条目名不准确,应改名。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2日 (日) 07:33 (UTC)
综上,部分用户对现有条目名提出异议,但我个人愚笨,一时也想不出什么好标题,恳请各位踊跃讨论。—Rowingbohe♫ 欢迎参加浙江专题和台州专题 2020年7月16日 (四) 05:00 (UTC)
- 邀请部分用户Rowingbohe♫ 欢迎参加浙江专题和台州专题 2020年7月16日 (四) 05:03 (UTC) 参与进一步讨论。—
- 先以本人拙见抛砖引玉吧。“腾讯与老干妈推广诈骗纠纷事件”以为如何?--庄生浪世(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05:21 (UTC)
- 忒长。--Super Wang※DC不是贪食蛇,请勿盲目刷分 2020年7月16日 (四) 08:59 (UTC)
- 「2020年騰訊-老乾媽詐騙糾紛」?-- StarryHome 2020年7月16日 (四) 11:45 (UTC)
- 感觉也没写出事件本质(当然,这主要是因为这一事件实在太奇葩了)。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23:07 (UTC)
- 2020騰訊被詐騙事件?老乾媽公司嚴格來說與事件無關。--Temp3600(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5:15 (UTC)
- 「假冒老乾媽詐騙騰訊案」?--Outlookxp(留言) 2020年7月17日 (五) 05:49 (UTC)
反送中條目中應該統一使用什麼名稱稱呼參與示威的人?
因為某些條目中使用的名稱不統一,例如有:手足、暴逃、示威者等等。我覺得應該統一使用「示威者」這個名稱。因為「手足」及「暴逃」這些字眼都是有點不中立的,應該改善。----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6日 (四) 10:18 (UTC)
- 同意,「示威者」應該是最中立的吧。 Classy Melissa (批判一番) 2020年7月16日 (四) 11:06 (UTC)
- 黑衣人?-- StarryHome 2020年7月16日 (四) 11:41 (UTC)
- @StarryHome:黑衣人含有貶義--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6日 (四) 12:48 (UTC)
- 黑衣人還好。指穿黑衣的人嘛。-- StarryHome 2020年7月16日 (四) 12:57 (UTC)
- 不是最好,黑衣人通用性不夠,部分示威中參與者非黑衣為主(有的甚至沒人穿黑衣)。--Cmsth11126a02(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4:36 (UTC)
- 黑衣人還好。指穿黑衣的人嘛。-- StarryHome 2020年7月16日 (四) 12:57 (UTC)
- @StarryHome:黑衣人含有貶義--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6日 (四) 12:48 (UTC)
- 示威者。所有“手足”和“暴逃”除引述的情况外,均应手动修正。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6日 (四) 13:07 (UTC)
- 要看一下怎样引述,如果来源原文引述的话,要整句引号括,原文如此就怎样引述。如果是注脚彰显描述,对应字眼建议用语气更无偏向的“示威者”。——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避免做作,免敬 2020年7月17日 (五) 01:09 (UTC)
- SUN8908.HKer※傾計·怯就輸一世 2020年7月17日 (五) 04:46 (UTC)
- @Sun8908:有一些條目還有那些字眼--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7日 (五) 04:52 (UTC)
- SUN8908.HKer※傾計·怯就輸一世 2020年7月17日 (五) 04:59 (UTC)
- @Sun8908:721元朗站襲擊事件--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7日 (五) 11:46 (UTC)
- 重新看了整個元朗襲擊事件條目,除了引述外,沒有看到用上述字詞用來指代參與反送中示威的人,不過有指代襲擊事件中的白衣施襲者。 --SUN8908.HKer※傾計·怯就輸一世 2020年7月17日 (五) 14:14 (UTC)
能不能給幾個例子,我真的沒見過也不想找。-- - @Sun8908:721元朗站襲擊事件--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7日 (五) 11:46 (UTC)
- SUN8908.HKer※傾計·怯就輸一世 2020年7月17日 (五) 04:59 (UTC)
想問一下現在(除了引述)有那些條目有用「手足」或「暴逃」來稱呼參與示威的人?印象中沒有見過,除非是破壞,那些很快就改過來了吧。-- - @Sun8908:有一些條目還有那些字眼--Cyril Yoshi (留言信箱) 前來簽名吧! 齊來參與動員令吧! 2020年7月17日 (五) 04:52 (UTC)
- 同Itcfangye,除引述他人話語之外應一律使用「示威者」或「抗爭者」。--CRHK128☎ 「一國兩制」壽終正寢 2020年7月18日 (六) 15:56 (UTC)
- 我的建議是:除非引述原文,否則一概稱為「示威者」。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19日 (日) 07:27 (UTC)
- 支持使用「示威者」一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7月19日 (日) 10:58 (UTC)
目前華語地區都是怎麼稱呼「Vlaams Gewest(Région flamande)」
這個比利時地區,在中文維基裡的條目有不同的稱呼,像是佛兰德、弗拉芒大區以及荷蘭語地理分佈都不同,而且簡體與繁體混合使用,有知道人到底這個名稱在簡體與繁體的翻譯名稱是甚麼嗎? --無心*插柳*柳橙汁 2020年7月16日 (四) 14:58 (UTC)
车站条目的站台栏存废
英维已经通过了en:WP:STATIONLAYOUTRFC,因此在这里询问各位,中维有必要收集这类资讯吗? angys →讨留奖 2020年7月17日 (五) 19:51 (UTC)
- 應刪除,除非該結構有特別值得介紹之處並且有來源支持。--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1:06 (UTC)
- 建议维持现状。我不太了解英维此前条目的情况,但从讨论来看支持“不设一般标准”的占比不少。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3:04 (UTC)
马来西亚华人的编辑争议
我和另一位香港用户就这个课题上无法找到解决方案,故在此寻求社群帮助。该用户将“马来西亚华人支持中共政府”的偏见写进去里面,我回退了他又回退,还叫我自己检讨。检讨什么?你们支持反送中的时候,我又没有叫你去检讨,凭什么干预东南亚政治。个人认为,这类内容即使有来源,但是不适合写入维基百科,自己的部落格就好。或者是请到维基学院。因为不是全部人都支持中共政府,也有不支持的,这段内容会引起港台读者误解。相反台湾/香港等地区的人也有支持中共/反对的群体。而且奇怪的是,新加坡这个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友好的国家也没有这个段落。哎,不说了 。。 总之个人是反对加入这段的。@Zh9567、IOS314、㗝呸烏、Bagida520、Teohlouis:@PPP001、Wee Hong、春卷柯南、Cohaf、Pscmaczilhca:又怎么看? angys →讨留奖 2020年7月17日 (五) 20:00 (UTC)
- 該段落是值得介紹的主題,也有來源,應保留,但文句敘述可以修飾,避免一桿子打翻一船人。如果有資料能提供平衡觀點也可以加入。--Yel D'oha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1:12 (UTC)
- 对可靠来源进行偏颇的引用或片面的概括同样属于原创研究。举例:引发编辑战的文字第一段引用了新华社,尽管新华社是可靠来源,但其作为大陆政府的官方媒体,内容必然是倾向大陆立场的,因此其并不中立。此时片面引用该来源即可能产生原创研究。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3:07 (UTC)
- 内容不但属于原创研究、偏颇的引用或片面,连来源的内容也有不实的问题,比如这个:
一个部落客只是在社交平台上看到馬來西亞華人的評論與留言就断言马来西亚华人亲中!?另外,主要用来形容马来西亚华人偏中的这一段:马来西亚华人大多对反送中运动抱有批评态度,接受中国对于反送中运动为暴动的定义,甚至有留地不留人”、“期盼香港政府杀鸡儆猴”、“让解放军开坦克碾过去就好了”等极端言论,自雨伞革命起,不少马来西亚华人网民都批评香港争取民主人士为“港独走狗”、“分裂中国份子”、“民族汉奸”等。内容居然全是引用网民的言论!?请问网络留言区是什么地方,说白了就是打嘴炮的地方,如果个别网民的嘴炮可以当成一个认知来引用,那是不是也可以从香港网民对林郑的留言来形容所有香港人。
还有这个滔新闻的来源引用的是东方日报,请看东方日报原版内容,里面用的是台湾联合新闻网,是台湾人的观点。不明白为什么会想像成「马来西亚华人对台湾民主制度亦多抱有负面想法,认为台湾太民主太乱」的想法 囧rz……。
还有,部分马来西亚华人在中国和马来西亚之间争议中,亦采取倾向中国的立场,这个部分也只有丘光耀一人(莊思敏的立场不评论)。而且他已经说了这只是他以历史学博士身份发言的个人意见,不能代表马来西亚华人的立场。
综上所述,本人支持@*angys*:把整段内容删除。Bagida520(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11:05 (UTC)
- 「馬來西亞華人對中國的認同感」這個話題是可以深入研究的,但是很遺憾,在我看來其實整個馬來西亞華人條目,包括這段爭議內容都寫得很差。我並不介意寫上部分馬來西亞華人親中的現象,畢竟要說完全沒有這回事實屬掩耳盜鈴。不過,我只能說這段內容寫得確實偏頗,寫得就像全部馬來西亞華人都是極端支持中國政府,那我豈不是「被代表」了(笑)?稍微搜索就能發現,又不是沒有馬來西亞華人支持香港人反送中,《60人隆市集会“撑香港反送中”,游行遭警方挡下》、《谴责港府侵蚀人权‧马大学生会挺“反送中”》,若真的都反對香港人抗爭,中國駐馬参赞何苦發文來「干預他國內政」?《中国参赞批部分大马青年,是非不分挺香港示威》。而且這個話題並非無法寫得中立,大馬媒體《【风云对焦】情陷港人反送中 大马华人起分歧》、BBC《香港示威: 东南亚华人如何选边站队》都曾寫過,並沒有給出華人只有反對示威(或支持)的定論。因此,這段落的寫法和敘事,我相信更多是想借此來批評馬來西亞華人,而非純粹中立地介紹。望改之。㗝呸烏(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17:05 (UTC)
- 同意樓上各位,另外我想指出堅持加入那些內容的user:Universehk的言行很有問題,他在該條目的編輯摘要中說:「我不如解釋一下你自己作為馬來西亞華人有否利益衝突吧,上述論點是得到廣泛討論,而且有可靠資料來源作出支持,只是說你們支持中國政府,內容可沒有對此作出任何立場判斷呢。如果你們害怕被人知道你們強烈支持中國政府多於馬來西亞政府,你們應該做的是自我檢討,而不是隱藏真相。」簡直莫名其妙,應該自我檢討的是在維基百科無故挑起紛爭和以偏頗內容、原創研究去「評論」大馬華人的Universehk自己(不知道Universehk是不是「維基百科戰線」[14]的一員,我想說這個「戰線」的黃營豬隊友可不少)。--No1lovesu2(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17:19 (UTC)
@蟲蟲飛:请在解封后回退会没有支持中国政府的版本 angys →讨留奖 2020年7月21日 (二) 16:17 (UTC)
关于Wikipedia:外語譯音表的版权问题
这些表似乎都来自《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世界地名译名词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7693,版权应该是归新华通讯社所有。维基百科收录这些表是否存在版权问题?--痛心疾首 2020年7月18日 (六) 04:57 (UTC)
- 两本词典/辞典不确定,国标应该是公有领域吧?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05:38 (UTC)
- 可以確定的是,原來翻譯指引可以不用理會外語譯音表,一個英文名命名如果都有問題,那要如何創建不會有命名爭議的條目呢?這個之前個人沒有看過--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7:04 (UTC)
關於韓劇收視的參考資料
近日編輯《我的燦爛人生 (韓國電視劇)》,雖然AGB會公布前二十名的收視率,但收視過低的節目就只能透過入口網站取得,但有些編者堅持要維持韓劇條目收視率格式的統一,即便附註的參考資料(調查公司網站)查不到該節目的收視,但無法查證即失去參考資料的用意不是嗎?不知這該如何解--Sa Young Sun(留言) 2020年7月18日 (六) 12:54 (UTC)
不当行文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20年7月23日 (四) 08:14 (UTC)之前加入的。
包头地铁已经善后工作,包头有轨电车也已经取消,其他人能否同意我先把包头轨道交通条目移动到草稿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Softyu你不是说没有讨论吗,那这样,我先不移动,我先征求一下别人的意见,首先人民网已经明确说了包头地铁善后了,既然善后就说明很难复工了,而相对容易的包头有轨电车也取消了,所以我开一个互助客栈,这个包头轨道交通能不能先移动到草稿,既然地铁都善后工作了,有轨取消了,那说明短时间建起来很难,我可以做的就是,暂且不改变条目内容,就是单纯移动草稿,我现在只能肯定的是石拐区有轨电车取消以及包头地铁善后了。--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19日 (日) 23:10 (UTC)
- 另外把原乡小镇小火车等众多小火车加入模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是认真的???--Air7538#Talk 2020年7月20日 (一) 01:59 (UTC)
- 那这样的话我得提一下宜宾智轨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模板下的那个轻轨里面去了,你要知道宜宾智轨可是没有轨道的。我说的这些小火车至少都是有轨道的,我理解成旅游轨道交通了。而宜宾智轨类似的还有个厦门智轨可没有按照有轨电车或者轻轨来批就是按照BRT来批的。还有有个小火车齐齐哈尔小火车那个是国铁参加建设的,能不能算为市郊铁路?还有湖大铁路原先是通勤铁路,但现在变成小火车了,这个该怎么处理?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0日 (一) 06:08 (UTC)
- 另外把原乡小镇小火车等众多小火车加入模板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轨道交通是认真的???--Air7538#Talk 2020年7月20日 (一) 01:59 (UTC)
- (-)反对:包头轨道交通的关注度一大部分来源于中央叫停其建设,不符合WP:草稿中的任何一条。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20日 (一) 03:26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宜宾智轨的问题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看过了,现在宜宾轨道交通的那个已经去除这个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印记了,所以这个问题解决,谢谢了。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0日 (一) 12:01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Template: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中是否应该加入宜宾智轨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Template:中国地铁中是否应该列入宜宾智轨?宜宾智轨没有轨道,按理说应该列到至少无轨电车栏目去,但之前却列入了有轨电车栏目。还有如果宜宾智轨加到这个当中,那是否应该把株洲智轨也加进去?株洲智轨和宜宾一个制式。 --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0日 (一) 12:24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香港民主派此條目的置首模板上,明寫區議會佔了389席,不過這其實是泛民主派、本土派、自決派等加起來的數字。不過又考慮到當前「泛民主派」和「民主派」兩者是重定向關係(可說是將兩者劃上等號),想問這席次數目該不該改?本土派和自決派屬於民主派嗎?(個人認為列入非建制派更為適宜)-- 天秤P Iūstitia*Spēs~☆ 2020年7月20日 (一) 16:56 (UTC)
- 雖說「泛民主派」目前是重定向至「民主派 (香港)」,但這條目本身也是有介紹本土派及自決派,而且問題是最近指代廣義民主派的時候,似乎「民主派」遠比「非建制派」常見(若單考慮中立描述,幾乎所有香港主流媒體均使用「民主派初選」或是似乎更不準確的「泛民初選」),甚至在Template:香港政治也是將「泛民主派」列於「民主派」之下,然後將兩者連到同一個頁面(!)。我認為最一了百了的做法是把泛民主派與民主派分拆開來,然後將非建制派的內容歸入民主派,相信歧義會比較少。--PastorPsy326(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07:30 (UTC)
WP:PXD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ColinPan1999#于QQ被封禁记录好像和维基百科无关啊???--枫叶留·献·签 2020年7月21日 (二) 05:27 (UTC)
- 于站外对维基百科用户进行骚扰不应该是和维基百科无关吧。--Easterlies 2020年7月21日 (二) 05:45 (UTC)
- 而且還在持續。最近一次也只是前幾天的事兒。--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論功行賞 ) 2020年7月21日 (二) 14:27 (UTC)
- 你甚至能在某些LTA里看到“被知乎封禁记录”。Itcfangye(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08:05 (UTC)
- (※)注意,请查看页面,写的是发布色情图片。--枫叶留·献·签 2020年7月22日 (三) 02:41 (UTC)
- 在一个正常群组里面散发色情图片算不算对群组成员的骚扰呢?--Easterlies 2020年7月22日 (三) 03:34 (UTC)
- 好吧,怨我无知,此前没有加入QQ群,不知道具体情况--枫叶留·献·签 2020年7月22日 (三) 03:39 (UTC)
- 其实他不止一次用新申请的QQ号对个人进行骚扰,但这些我们都没有将其写入,而对于在编辑部群内的行为,包括许多管理员在内的用户也都已看到,而且也会有炸群的风险,我觉得就这几点来说的话写上还是有一定必要的。--Easterlies 2020年7月22日 (三) 03:59 (UTC)
- 这货在群里发色情图片的事情都闹到知乎上去了,顺带还给其他该群人士泼脏水。我不觉得提示“于QQ被封禁记录”和维基百科无关。--痛心疾首 2020年7月22日 (三) 08:22 (UTC)
- (※)注意,Mr.Zhé已更新页面。--枫叶留·献·签 2020年7月23日 (四) 04:58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三亚有轨电车根据官方微信,之前是试乘,不是试运营
https://mp.weixin.qq.com/s/eehtQ_UJiG5hBFXMxlMIBA 现在才开始跑图,现在才是试运行的最后阶段,而之前条目甚至都说2019年试运营,显然是不正确的信号,官方说的是试乘,现在是不能乘坐的,官方已经明确说了,那时是试乘,https://mp.weixin.qq.com/s/qr8giayjKzlW4qqboQ35vg 看看清楚,官方的公告,那时说的是试乘,不是试运营,https://mp.weixin.qq.com/s/B2t0lPzWpbdaMUtIJKJTmg
官方微信在这里,这就是一手消息,https://mp.weixin.qq.com/s/VkZ1lR8-Bg1LxsNLbI0kgg
我条目和有轨电车栏目都已经改过了,现在明确是试运行最后阶段,不是试运营,虽然是快试运营了,但是试运营时间2019年1月1日显然不对,官方明确说的是2019年1月1日试乘,而且官方甚至还有试运行公告,试运行公告明确说,这个车不能坐,https://mp.weixin.qq.com/s/9wFMZD1BMiUbsI6YNZ_oRg 看看清楚,官方明确说了,试运行期间仅开放驾驶练习和调试系统,而现在是试运行的最后阶段,说明了什么?说明了现在不能载客。章彦博(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4:22 (UTC)
提議拆分已經撤銷的FA/FL/FP/GA頁面
理由:看能否將已撤銷的FA/FL/FP/GA頁面中,所有的數值都使用自動計算的功能。提議為下:
- Wikipedia:已撤销的典范条目中「被撤銷後再次被評為典範的條目」部分另闢頁面:「Wikipedia:曾撤銷典範條目後再次被評為典範條目」(FA)
- Wikipedia:已撤销的特色列表中「撤銷後再次入選特色列表」部分另闢頁面:「Wikipedia:曾撤銷特色列表後再次被評為特色列表」(FL)
- Wikipedia:已撤销的特色图片中「被除名後再次被評為特色的圖片」部分另闢頁面:「Wikipedia:曾撤銷特色圖片後再次被評為特色圖片」(FP)
- Wikipedia:已撤消的優良條目中「被撤銷後再次被評選為優良條目」部分另闢頁面:「Wikipedia:曾撤銷優良條目後再次被評為優良條目」(GA)
以上,可是有個問題:已撤銷的FA/FL/FP/GA的簡稱和又重新評選上去的FA/FL/FP/GA的簡稱又要分別怎麼命名模板?(類似像Template:GA number、Template:FP number這種的自動計算模板) --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 2020年7月21日 (二) 16:53 (UTC)
- 數量太少,沒有必要,頁面越多越難維護。JC1 2020年7月22日 (三) 16:31 (UTC)
关于ITNc模板的修改
现WP:新闻动态候选中“基本候选资格”一栏中明确指出,新闻候选1.必须放在Portal:新闻动态中,2.条目中必须有相关内容。但大部分候选条目并没有做到第一点,我在这里举几个例子,
07-18:南特主教座堂,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07-17:约翰·刘易斯(后由本人添加); 7月16日,荷丝·克丝蒂恩·哈庞大 ;7月13日:2020年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武装冲突。
而有了updated、portal参数提示后,提名人更可能会注意到并更新portal和条目内容;其他人也更可能注意到。但大多数新闻动态候选并没有填写这两个参数(可以去查看,现在仍有许多未填写参数)。因此我提议更改ITNc模板,使其在未填写updated和portal参数时显示警告信息。相关实现代码见User:Yining_Chen/沙盒/Pagex,示例在User:Yining_Chen/沙盒。可以随意更改沙盒以进行测试。--Yining Chen(留言|签名) 2020年7月22日 (三) 03:21 (UTC)
就英國政府部門的移動請求意見
以下的英國政府部門經查應該只有英國使用此名稱,按WP:名從主人不應加上英國二字,建議將其移動。
另一方面,考慮到一般人查詢時或會先打英國二字,重定向則可保留。JC1 2020年7月22日 (三) 16:44 (UTC)
- (?)疑問:請問這些部門的「官方中文资料」(例如官網的中文版)分別在哪裡?另,請問WP:名從主人何處提及「若一個國家的某政府部門的中文名稱只有該國使用,則部門名稱不應加上國名」呢?-游蛇脫殼/克勞棣 2020年7月22日 (三) 17:28 (UTC)
- 之前看過一些宣傳單張,手頭上沒有。WP:DABNAME,這個才對,英國XXX部其實就如「數學分析對分析 (數學)」一樣為「XXX部 (英國)」的消歧義,那麼如果根本沒有歧義可消,又何必消歧義。再來,以下同樣作為沒有歧義的英國政府部門為何又不加上英國二字?JC1 2020年7月23日 (四) 02:42 (UTC)
維基百科有關商朝歷史的條目能否以《史記》等史書作為來源?
武丁、太甲、太戊的廟號的編輯。但是目前《史記》是距離商朝時間最近的完整敘述商朝的史書之一,另一本是《竹書紀年》,即使是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學者在有關夏商的論文中也並未排斥《左傳》、《詩經》等文獻[15][16]。如果按照Discardpath的標準,中文維基百科內三皇五帝至商朝的大部分內容都要刪除,因為這些條目不少就是以史記等史書作為直接或間接來源。歡迎歷史條目相關編輯 參與討論。--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1:47 (UTC)
Discardpath以《史記》成書年代距離商朝過遠為由盡數回退本人對- 《史記》在學術界本來就是屬於可靠文獻,若依Discardpath標準,那要刪的太多,而且會引發史記從何時開始才算得上是可引用來源,以及其他有成書年代久遠問題的文獻都得刪除等問題。若將史記視為不可靠來源,那可能只剩現代史可以編輯....。IMJENRY ✆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3:58 (UTC)
- 我覺得只能說《史記》在夏商的資料「不夠」可靠,而非「不」可靠,除非有很明顯的證據指出《史記》關於夏商的資料不正確,否則我個人認為仍科保留那些資料……--Tom...........(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4:19 (UTC)
- 回退掉了。這直接警告,警告不效送AIV就好了。ꓢꓯꓠꓟꓳꓢꓮ SPQR 2020年7月23日 (四) 14:54 (UTC)
- (:)回應:商代历史类条目本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是今天下午在TG群讨论时偶然发现条目的问题就花时间顺手给修复了。我发现的问题是,商代的王存不存在庙号和谥号本身是有争议的,但几个王的条目中直接以确凿的姿态写了出来。基于孤证不立原则,对只有单一证据或无证据的商代几个“有谥号和庙号”的王条目中的庙号谥号移除。这是分辨史料的历史学基本功。《诗经》、《左传》当然不会排斥,《史记》也一样。这是对单独的史料的分辨,不是整部史著。故意把问题扩大/夸大,是很典型的滑坡论证,这无益于条目质量的提升。根本就没这个“等”。这方面的史料是以出土文献为主导的。不是说《史记》这类不可以,明代历史当然可以看明史、起居注之类的史书+出土来二重。但问题是史记的殷本纪本身就是个对在西汉初年流传的商代传说的记录,是在商亡千年以后了。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确凿证据的东西就不要说。现代人研究汉代历史第一选择肯定是《史记》《汉书》《后汉书》,而不会是千年后的《资治通鉴》。这种不加以考据就大规模照搬正史的手法很不好,正史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也有很多缺陷,照搬正史写出来的条目价值缺缺(为啥不直接去读正史啊)。本来这类条目就应当是考据着写,不符合二重的就不要写,如果写要写明存疑,标明"此说法仅有《某某》记载传世",而且不可以放在条目第一段,要单开存疑或观点章节;已经被出土证伪了的更是不能写。反对移除的至今没有给出《史记》之外的其他来源(我很希望他们可以找出来,那会是轰动史学界的大事件)。
- 廟號我已經寫明是「據《史記》記載」,至於《史記》是否可靠,讓讀者自己去判斷。畢竟《史記》可能是流傳至今能完整敘述東周以前歷史的最早的史書,連《竹書紀年》都殘缺不全。除非學界認為《史記》記載的全部不符合實際。如果甲骨文和傳世文獻資料有衝突,那就以甲骨文為准。至於孤證不立,要考慮到中古時期很多史書已經失傳,出現這種情況也很正常。而且司馬遷寫書的時候也參考其他來源,可能有比《史記》更早的史書也記載商朝廟號,只是我們看不到了。另外武丁等條目大部分內容的來源的成書年代都是在商朝滅亡幾百年以後,如果按照「成書年代距離商朝太久」、「孤證不立」,那都可以刪了。--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6:05 (UTC)
- (:)回應:商代历史类条目本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是今天下午在TG群讨论时偶然发现条目的问题就花时间顺手给修复了。我发现的问题是,商代的王存不存在庙号和谥号本身是有争议的,但几个王的条目中直接以确凿的姿态写了出来。基于孤证不立原则,对只有单一证据或无证据的商代几个“有谥号和庙号”的王条目中的庙号谥号移除。这是分辨史料的历史学基本功。《诗经》、《左传》当然不会排斥,《史记》也一样。这是对单独的史料的分辨,不是整部史著。故意把问题扩大/夸大,是很典型的滑坡论证,这无益于条目质量的提升。根本就没这个“等”。这方面的史料是以出土文献为主导的。不是说《史记》这类不可以,明代历史当然可以看明史、起居注之类的史书+出土来二重。但问题是史记的殷本纪本身就是个对在西汉初年流传的商代传说的记录,是在商亡千年以后了。很简单的道理,没有确凿证据的东西就不要说。现代人研究汉代历史第一选择肯定是《史记》《汉书》《后汉书》,而不会是千年后的《资治通鉴》。这种不加以考据就大规模照搬正史的手法很不好,正史不是颠簸不破的真理,也有很多缺陷,照搬正史写出来的条目价值缺缺(为啥不直接去读正史啊)。本来这类条目就应当是考据着写,不符合二重的就不要写,如果写要写明存疑,标明"此说法仅有《某某》记载传世",而且不可以放在条目第一段,要单开存疑或观点章节;已经被出土证伪了的更是不能写。反对移除的至今没有给出《史记》之外的其他来源(我很希望他们可以找出来,那会是轰动史学界的大事件)。
另,感谢Jasonzhuocn和SCP-2000在我之前认为这个不值得回复时愿意主动和我通过TG历史学群沟通,社群的协作因为有这样的编辑者存在而不致落空。--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03 (UTC)
- (:)回應:我发现的第二个问题(与这个章节所问问题无关)是,在这些条目中出现了“中国商朝”的说法。基于词汇前后一致,一种可能性是,这里的中国是取古意“中央的城市”,所以出现一种类似“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中华民国”,“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合众国”的谬误。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国用来指代中华文明或大中华区大陆政权,这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而这段时间里显然不存在商朝。虽然看起来这个修复无争议,但为讲清楚来龙去脉,也一并在此说明。--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12 (UTC)
- 真要說的話倒也不算「詞彙前後一致」(國家不完全等同於朝代),也不算是「謬誤」,「中國商朝」的概念大約等同於「泰國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那時也還沒有泰國這個概念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7月23日 (四) 15:33 (UTC)
- 素可泰王国条目里没有出现这个说法,是“泰国历史上的王国”。如果出现,同理为谬误。--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40 (UTC)
- 题外话,有种情况下是对的。依照民族主义而建立起的民族国家这么说就是对的。比如"俄国罗曼诺夫王朝"(这个因为沙皇治下民族众多,不是很典型的例子,与哈布斯堡王朝有些类似,但也不完全是,属于比较模糊的那种。)、“英国温莎王朝”、“法国波旁王朝”,但也有特例,如哈布斯堡王朝。--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46 (UTC)
- 真要說的話倒也不算「詞彙前後一致」(國家不完全等同於朝代),也不算是「謬誤」,「中國商朝」的概念大約等同於「泰國素可泰王朝」,素可泰王朝那時也還沒有泰國這個概念啊。——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0年7月23日 (四) 15:33 (UTC)
- (:)回應:我发现的第二个问题(与这个章节所问问题无关)是,在这些条目中出现了“中国商朝”的说法。基于词汇前后一致,一种可能性是,这里的中国是取古意“中央的城市”,所以出现一种类似“北京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京市中华民国”,“华盛顿特区美利坚合众国”的谬误。另一种可能性是,中国用来指代中华文明或大中华区大陆政权,这是近几个世纪的事情,而这段时间里显然不存在商朝。虽然看起来这个修复无争议,但为讲清楚来龙去脉,也一并在此说明。--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3日 (四) 15:12 (UTC)
- 史记在学界称不上是可靠文献吧。太多文学加工,以现在的历史学眼光看,称不上是严肃的历史著作--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0年7月24日 (五) 01:56 (UTC)
- 「史記在學界地位不屬於可靠文獻」應給出證據來證明。--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2:46 (UTC)
- (※)注意:《史記》是正史,由官方編修,現代歷史也以此為根據,甚至博士論文也須引用這類正史,在學術界已公認為可信文獻。我們認識古代歷史也是從正史開始。--蟲蟲飛♡♡→♡℃※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2:27 (UTC)
- 這個要糾正一下,《史記》並不是官方編修,是司馬遷的個人著作。前四史裡面沒一本是官方組織編寫的。--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2:46 (UTC)
- 汉书,其余三本亦均有官史色彩。问题是说《史记》是由官方编修可不可以:司马迁。--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3:11 (UTC)
- 其實《漢書》是稍有點官方色彩,《漢書》也是班固私自撰寫被人告發後皇帝才知道的,之後皇帝才允許班固繼續完成。而且班固生前也沒見皇帝派人和他一起寫《漢書》。《史記》《三國志》《後漢書》更是沒一本是皇帝下詔要求編寫的。司馬遷寫完史記還偷偷摸摸把它「藏之名山」。這些和後世皇帝下詔修史差太遠了。不是當過官的人寫書就叫官方編修。--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4:50 (UTC)
- (※)注意:請瞭解甚麼叫正史,《史記》是正史之首,詳見二十四史。此外,也想想後世如何瞭解古代史?如果不從正史去瞭解古代,請問現代歷史家是怎樣認識古代史?--蟲蟲飛♡♡→♡℃※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4:06 (UTC)
- 汉书,其余三本亦均有官史色彩。问题是说《史记》是由官方编修可不可以:司马迁。--Discardpath(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3:11 (UTC)
- 這個要糾正一下,《史記》並不是官方編修,是司馬遷的個人著作。前四史裡面沒一本是官方組織編寫的。--Googol19980904(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2:46 (UTC)
- 《史记》作为正史,具备足够的可靠性与公信力,是史学界公认的可靠来源。--風雲北洋※Talk 欢迎参与第十八次动员令 2020年7月24日 (五) 05:08 (UTC)
- 建议专门写一篇庙号的争议或者直接在庙号下面写争议,现在Discardpath的处理方法个人感觉不妥。--Narumi Toa(留言) 2020年7月24日 (五) 07:27 (UTC)
- 对于司马迁而言,《史记》是他实地考察并挑选、综合前代史料中可靠内容编写出的较为可靠的“条目”。《史记》固然存在不可靠的地方,但是如果你否认史记总体的可靠性,就必须拿出更多比史记更为可靠的证据去推翻史记的结论,这才是“二重证据法”的合理使用方法,如果所有“纸上之材料”都需要“地下之新材料”证明,哪历代修编的史书又有什么意义,考辩史料又有什么意义?换言之,如果你觉得别人写的东西不可靠,那么请用证据来说话,而不是说别人写书全部都是空口无凭。现代考古结果已经证明了《史记》记载的商代世系的相对可靠性,在我看来在没有考古证据或者其它史料佐证的情况下剥离前人史料的论述只是在制造历史的空中楼阁,否定前人史料本身就需要研究证明,随便剥离涉嫌原创研究。~ƒ(方)^ρ~ 2020年7月24日 (五) 07:41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