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方的1P
外观
| 這是維基百科用户页 此頁面不是百科全書條目,也不是條目的讨论页。 若您在中文維基百科(域名為zh.wikipedia.org)之外的网站看到此頁面,那麼您可能正在瀏覽一个镜像网站。 请注意:镜像网站中的页面可能已经过时,且页面中涉及的用户可能與该镜像網站沒有任何关系。 若欲造訪原始页面,請點擊这里。 |
| 0級維基創作獎 |
半退休
此用戶不再非常活躍於維基百科。
原则
[编辑]- TL;DR。
- 不会用“您”。
- 科学不是堆积事实,而是组织知识。
- 不要为不属于你的观点辩解。
-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值得一读的故事
[编辑]- 何兵:法官为什么心狠?
- 奉劝长期活跃用户不要热衷于搞权力、弄权斗,也不要将社群规则太当真,凡事从讲道理开始,而不是拿规则大棒啪唧。
- 马赛克知识: 环境戏剧理论视域下的维基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知识的“拼接性”也预示着“断裂性”。 福柯的“知识考古学”从思想史的视角阐述了知识 的断裂性①,指出不同历史时期存在不同的知识形态,这些异质的知识形态往往会并列存在于共时的 “空间地层”之中。...维基人有着高度复杂的政治、 社会与文化背景,如黄顺铭、李红涛所指出的,正是这些背景导致了围绕条目修订的各种合作、冲突与妥 协,“任何一个条目版本都只是代表着某一主体对于记忆对象的一种暂时性的认知和理解状态。”③...然而,维基百科知识虽是一种碎片式的拼合体,却亦非杂乱地堆积,其常常在经过群体性编纂后浮现 出每个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整体感。
。 而“马赛克知识”将生产过程视为“环境戏剧表演”,以“行为”为 中心,探究知识生产平台中的空间利用、角色定位、剧团组建和话语权争夺等问题,从而利用无数维基人 的“改变、发展、转化;需要和欲望;甚至可能是潜在的获得、表现和运用意识”来建构流动性知识④。 也 就是说,在社交媒体时代,知识将不再是工业时代所公认的经过某个或某群人“深思熟虑过的,处理过 的,系统化”的信息结合体⑤,而是互联网信息结构本身,即“房间里最聪明的人,是房间本身:是容纳了 其中所有的人与思想,并把他们与外界相连的这个网”⑥。
关注的条目
[编辑]
| 工具箱 |
下列各项的文字格式及显示效果都在模板消息列表中,請点击展開
管理工具 (以下带*号者,请加签名~~~~作结)
|
|
编辑条目工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