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2025年4月管理人员申请投票正在进行中,参见投票列表,欢迎参与。
- [通知] 仲裁委員會内部动议流程的動議及仲裁委員會修订拟议结论措辞的動議已經通過。
- [公告] 將WP:擾亂性編輯更名WP:擾亂并正式確立為指引、正式确立仲裁委员会选举规则及仲裁方針不信任條款的修訂已經通過。
- [公告] 規範序言羅列別名、調整兩岸四地用語格式手冊中國籍表記的規定、將禁止歧視方針替換為軟重新導向、修正Wikipedia:界面管理员及提議將Mediawiki保護改名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提升巡查員的門檻、凍結定期批量提刪小小作品的規定及有關申請權限與申請解除權限的方針條文與申請區的放置問題,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Module:ISO 3166/data的子頁面的地名設置事宜及Jpn、Kor等模板是否應改以langx等模板為基礎的事宜,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重新引入用戶查核,請踴躍參與討論。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正在討論相關籌備事宜及固化未來部分動員令籌備事項,請踴躍參與討論。
- [调查]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进行一项对社群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欢迎各位参与调查并加入讨论。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誤用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Qqqyyy惡作劇內容的書籍 | 22 | 10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6:55 |
2 | 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 24 | 7 | MintCandy | 2025-04-24 19:18 |
3 | 電力/電功率/电能 | 2 | 2 |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 2025-04-24 12:37 |
4 | 越南行政區劃改制 | 6 | 4 | FradonStar | 2025-04-20 22:08 |
5 | 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皇帝谥号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9 |
6 | 请留意Thần Đồng Cổ Nhạc创建的谥号消歧义页面 | 2 | 2 | 糯米花 | 2025-04-22 15:10 |
7 | 关于设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及举办残奥编辑松的建议 | 9 | 5 | CreeperDigital1903 | 2025-04-26 09:33 |
8 | 各國最低工資列表 | 4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4 |
9 | 请求将阿尔贝特·施佩尔移动至阿尔伯特·施佩尔 | 5 | 3 | Kurgenera | 2025-04-21 10:04 |
10 | 「丁先皇」的本名說法 | 2 | 2 | 阿南之人 | 2025-04-28 12:09 |
11 | “最后一次的讲演”条目问题 | 6 | 3 | Liulyxandy | 2025-04-23 22:26 |
12 | 基本電學 | 4 | 2 | P1ayer | 2025-04-22 20:58 |
13 | 命名一致性判決請求:「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的中文翻譯 | 5 | 4 | Happyseeu | 2025-04-28 09:32 |
14 | 像这种自然村是否符合收录准则? | 22 | 5 | 糯米花 | 2025-04-26 02:27 |
15 | 关于新闻动态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4:00 |
16 | 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 | 58 | 14 | Liu116 | 2025-04-28 17:29 |
17 | 更名程序的基準 | 2 | 2 | 日期20220626 | 2025-04-28 08:52 |
18 | 哪些周深歌曲符合收录标准 | 1 | 1 | 糯米花 | 2025-04-30 01:55 |
19 | 請求搬出沙盒條目:戰神賽特(War God Seth) | 2 | 2 | 糯米花 | 2025-04-30 10:38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萨罗尼科斯群岛 § 译名总觉得现有名称是从英语翻译过来的。好像在译名词典及新华社资料库里也找不到译名。如果是根据所在海湾命名的话,那是不是该译为“萨罗尼科斯群岛”?请社群帮忙考证一下。--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23日 (日) 17:57 (UTC)
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語譯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Lead Vocal:cn及tw為「主唱」;hk為「主音歌手」,這個轉換針對的是一個演唱團體的Lead Vocal(名詞)。然而「主唱」一語不止這個用法,其他地區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經常把「主唱」用於描述一首歌曲是誰唱的,「主唱」可以是動詞(歌曲由誰「主唱」),也可以是名詞(「主唱者」之省略),這種用法的出現機率比描述一個演唱團體要大得多。我早年發現這問題後,自己便採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動詞變為「主音歌手」,但事實上中維音樂相關條目內存在不少歌曲由誰「主唱」這樣的語句,編寫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轉換問題,而該些音樂相關條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轉換,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耶稣」模版使用的标准图像系一BBC创作的复原图,其可靠性并未被普遍接受。经考察,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多数只是在介绍耶稣历史的条目中作为资料提及,并未将其接受为「耶稣标准像」。直接在模板中使用此图像,恐令读者误解为此形象可靠或被广泛接受。故此提议删去或变更,请教社群意见。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参考資料
提議:依據學術規範修正語音學術語,避免直譯英語
背景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中的語音學術語,特別是音素名稱,多數是按英語直譯而來。然而,這種做法並不符合漢語學術規範,也可能導致概念理解的偏差。為了提高條目的學術性和準確性,我提議將這些術語根據最新的學術規範進行修正。
權威依據
本提議主要參考了《方言》2007年第1期第1頁刊載的國際音標中文版。該版本由中國語言學會語音學分會翻譯,並於2011年被國際語音學會在《國際語音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第41卷第2期正式收錄承認。這無疑是目前最權威的中文版國際音標。
以下内容引用自 unt 在知乎發佈的国际音标表(官方中文版) 一文:
国际音标的最权威中文版当属《方言》2007 年第 1 期第 1 页所刊载的版本,这一版本由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翻译,之后被国际语音学会在《国际语音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2011 年(第 41 卷)第 2 期收录承认。表格如下: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hart (official Chinese version) 语音学术语小组成员
顾问小组:鲍怀翘、曹剑芬、黄泰翼、林茂灿、吕士楠、郑秋豫、王洪君、王嘉龄、王理嘉、徐云扬
工作小组:胡方、孔江平、李爱军、麦耘、陶建华、王蕴佳、熊子瑜、朱晓农
该图片为 unt 提取自国际语音学会官网 Translation of IPA charts 里 The ch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n Chinese (2007) 的 PDF。这个收集各语言翻译版国际音标表的项目“Translation of IPA charts”正是受上面中译版的启发而设立的。
表中有一些术语值得注意,人们常常会误用,或者使用过时术语:
- p、b 一行叫爆发音(plosive),不叫塞音(stop)。塞音可以包括爆发音(“简单塞音”)和塞擦音(“擦除阻塞音”),而爆发音是更精确的术语
- 拍音(tap)或闪音(flap)是两个术语,略有不同:拍音的主动调音器官的运动方向垂直于被动调音器官,闪音是平行于。通常 ɾ 是拍音,ɽ 是闪音
- ʋ、ɹ 一行叫近音(approximant),其旧称无擦通音(frictionless continuant)已过时。原则上,无擦通音包括近音和元音。通音(continuant)是在此基础上再包括上擦音,是含义更宽的概念
- s、z 一列叫龈音(alveolar),其旧称齿龈音已过时。现在,“齿龈”可以指齿音或龈音。特别注意,t、d、n、l 等辅音横跨三列,它们可以表示齿音、龈音和龈后音
- ʃ、ʒ 一列叫龈后音(postalveolar),其旧称舌叶音已过时。现在,舌叶性(laminal)描述的是主动调音器官(见附加符号部分),而不是调音部位
- ʘ、ǀ 一列叫啧音(click),旧称搭嘴音(但仍然通行),后来朱晓农又改作喌音(但尚未推广开)
- pʼ、tʼ 一列叫喷音(ejective),其旧称挤喉音应当过时
- ʍ、w 作唇–软腭音(labial-velar),ɥ 作唇–硬腭音(labial-palatal),ɕ、ʑ 作龈–腭音(alveolo-palatal)。特别注意,ʍ 是擦音而不是近音
- 描述辅音的顺序是调音部位+(送气)+清浊+调音方法+“音”。语言学爱好者常常说清浊+(送气)+调音部位+调音方法+“音”,这是中文维基百科上机械照搬英文语序的结果,不提倡使用
- 气声(breathy voice)和嘎裂声(creaky voice)两个发声态的译名确定了(表中是“voiced”所以是“声性”),嘎裂声的旧译紧喉音、喉化音等已过时
- rhotic 译作 r 色彩(更直接对应的英文是 r-colored),也有人作 r 音色,其旧称卷舌(性)、带 r 意味的、r 化、儿化等已过时
- no audible release 译作无闻除阻,也有人作无听感除阻,其旧译唯闭音已过时。语言学爱好者常常说“不除阻”,是不正确的,因为爆发音不除阻的话人就憋死了。有人译作无声除阻也不妥当,因为“无声”易被误解为不带声(voiceless)。特别注意,汉语入声韵尾并没有必要加无闻除阻符号,因为汉语的鼻音韵尾也是无闻除阻的
具體修改建議
基於以上資訊,以下條目名稱可作以下修改:齒齒齦音建議修改為 齒齦音;浊小舌塞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浊塞擦音」;濁小舌塞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濁爆发音」;濁小舌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濁擦音」;清小舌內爆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內爆音」;清小舌塞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塞擦音」;清小舌塞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爆发音」;清小舌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擦音」;
技術方面的考量
為了實現這些修改,似乎可以考慮利用Wikipedia:字词转换功能?這不僅可以保證術語的一致性,還能兼顧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習慣。
結語
採納這一提議將顯著提升維基百科語音學相關條目的學術性和準確性。這不僅有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也能夠使我們的內容更加符合當前學術界的規範。我懇請各位編輯者認真考慮並支持這一提議。讓我們共同為提升維基百科的學術品質而努力!--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19日 (六) 18:13 (UTC)
- (+)强烈支持:很多年前就在知乎拜读过unt的这篇文章,一直想提议大幅修改……中文维基百科学科术语的原创翻译向来也十分猖獗,只是我最近暂时只将推进到限制专有名词原创翻译上面……不过,“最权威中文版”不排除可能有大陆地域中心的问题,对其他地区词来说还需要确认一下。另外,个别名词虽然存在学术规范,但也有其他常用名称(比如虽然“爆发音”可能更规范,但“塞音”也显然很常见、尤其是在和“擦音”对举的时候),这些也可能需要额外考虑。——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0日 (日) 02:04 (UTC)
- 塞音虽然是常用名称,但既然已经过时了,在不涉及歧义时似乎就应该尽量替换。我觉得不用太考虑和擦音对举的问题,爆发音和内爆音还可以对举呢。--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8:44 (UTC)
- 我是说(仅在)对举/并列时使用。--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19:00 (UTC)
- 塞音虽然是常用名称,但既然已经过时了,在不涉及歧义时似乎就应该尽量替换。我觉得不用太考虑和擦音对举的问题,爆发音和内爆音还可以对举呢。--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8:44 (UTC)
- (!)意見:直接转换要慎重。以及有些旧称的确更加通行到无法忽视。不过,将新译名作为标准条目名是合理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10月20日 (日) 10:24 (UTC)
- 很需要注意地區詞轉換及常用名稱原則等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0日 (日) 13:23 (UTC)
- (&)建議&(~)補充:
- 权威性和准确性:国际语音协会所接受的术语名称应被采纳,以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常见且通用的俗称,如生物分类学中提供学名和俗称一样,或许可以考虑在条目中提及或设置重定向,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例如学名「龈颤音」俗称「大舌音」;而俗称「小舌音」可能指「小舌颤音」或「小舌擦音」,或许可以考虑重定向。
- 尊重历史事实:为尊重历史上广泛使用的通用名称,或许当将规范名称作为标准条目名称,但在内容中提及这些通用名称;同时或许可以提及旧称及已废除术语并加以解释,使读者了解学术知识和思想的发展变化。
- @自由雨日@The Puki desu@Ericliu1912--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21 (UTC)
- @Ryanlo713:台湾等地地区词我不确定,不好说。就中国大陆地区词而言,我完全支持这一做法。我强烈地认为,在名称常用度没有数量级差异时,(学科术语方面)“规范性”原则应高于“常用性”原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0日 (日) 18:47 (UTC)
- 如果其他地区没有相应规范,应该可以直接按大陆规范统摄。而且这似乎也不是大陆部门的规范?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1日 (一) 11:36 (UTC)
- (~)補充:根据现有的讨论,我有一些疑问,包括:
- 是否需要设置正式投票程式让更多编辑参与表决?
- 是否需要组建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推进这项修改?工作组可以进一步研究各地区的学术规范,整理出一份详细的修改清单,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等。
- 是否需要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例如:
- 第一阶段:修改争议较小的术语
- 第二阶段:修改有一定争议但多数人支持的术语
- 第三阶段:处理存在较大分歧的术语
- 是否需要设置过渡期?比如过渡期内保留旧称的重定向,并在条目中注明新旧称谓,以便读者适应。
- 如何将措施落到实处?可能包括:
- 需要指定一位主要负责人来协调整个过程?
- 需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
- 需要利用机器人来协助大规模修改?
- 需要加强与语言学专业人士的合作,确保修改的专业性?
- 需要定期在社群中通报进展,保持透明度?
- 是否还有其他方面需要考虑?
- --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2日 (二) 17:09 (UTC)
- 没必要投票。我们几乎都不使用投票来确定共识(而是讨论),只有在涉及面非常广的重大争议性问题上才使用投票的方式快速征求意见?(且最终也并非会以投票结果决定。)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这里讨论已经是涉及面非常大的讨论,我觉得足够了。如果还要继续扩大的话,可以用{{RFC}}和{{公告栏}}。
- 也许可以进一步请对该问题感兴趣的编者讨论,比如语言学专题编者。
- 视争议情况而定,确实可以这么做。
- 重定向应该长期保留;旧称/别称视情况而定,单纯译法语序问题(如“清小舌塞擦音”)应该可以直接不写,但“塞音”等别称应该(长期)写。
- 应该不用这么复杂吧……大家都是志愿者,有空就可以作“负责人”协调者(比如您);时间表/里程碑我想就不必了;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如果可以做到的话,我想也一定是好事儿。机器人修改的问题,如果是“清小舌塞擦音 -> 小舌清塞擦音”这类改动应该没问题,不过有些术语(比如“塞音”)可能不适合全盘改掉(因为和“擦音”对举时仍常称“塞音”而非“爆发音”)。
-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2日 (二) 17:21 (UTC)
- 我對技術實施方面不太瞭解。什麽時候方便開始?--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21 (UTC)
- 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没这么多繁文缛节,要改就改。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08 (UTC)
- 已通知语言学、语言两专题,并邀请Unt Phesoca。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1 (UTC)
- unt您是怎么邀请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9 (UTC)
用户讨论页——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46 (UTC)- 😱她居然在这里!--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58 (UTC)
- unt您是怎么邀请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9 (UTC)
- 谢谢!我非常支持修改。在十几年前,维基百科采用的术语翻译确实是比当时大陆学界更先进的;但是近年来,大陆学界的语音学学者越来越多采用这个中译版国际音标表里的术语了,维基百科的一些术语就显得过时了,尤其还有齿龈音vs齒齒齦音这种脑筋急转弯。2021年我那篇知乎文章发布后,就曾有人提议过修改条目术语(当然,当时也有人反对),但最终未能进行。我想,此时不改,更待何时--Unt Phesoca(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41 (UTC)
- 关于“塞音”和“爆发音”,现在中英文学界在一般行文里仍然多是用“塞音/stop”专指“爆发音/plosive”的(即,不包含塞擦音),但是如果是专门提及音素名称,那就要说“爆发音/plosive”而不说“塞音/stop”了,这样显得严谨。我想音素的条目名还是应该用“爆发音”,正文里面用“塞音”倒是问题不大--Unt Phesoca(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51 (UTC)
- @Unt Phesoca:谢谢大佬回复!我曾多次在其他平台以不同身份和您有过几次小互动,在这里见到您是最开心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14:03 (UTC)
- 已通知语言学、语言两专题,并邀请Unt Phesoca。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1 (UTC)
- @書畫晝盡告诉我其曾给中文维基百科增加过多个音素条目,或能协助修改。--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57 (UTC)
- 惭愧,我注册维基账号后最早一批编辑(2020年12月)就是对IPA表“查缺补漏”,补上实际语例或翻译新条目。巧的是,包含创建条目在内的工作恰是在UntPhesoca的知乎文章发布(2021年2月2日)前夕完成的😂😂,是很难立刻回头大改,于是也是成了“历史遗留”。
- 新条目的条目名,当时是比照现有条目名译的,而“现有条目名”本就是字字直译,于是有了en:voiceless velar lateral fricative -> 清軟腭邊擦音等等。至于内容,现在看来实在是草草而成,也是可以借此机会润色、改正。
- 書畫晝盡(留言) 2024年10月26日 (六) 01:59 (UTC)
- (+)支持 但我认为denti-alveolar consonant译为“齿-龈音”更好,以避免译为“齿龈音”会出现的几个问题:①新旧术语混淆导致不必要的误解;②后人会很难判断近年的文章/论文中的“齿龈音”具体表示什么;③避免使用反直觉的名称(也能防止非专业人士望文生义),毕竟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齿龈音”明显更容易被理解为与“齿龈”有关而非与“齿和龈”有关。--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13 (UTC)
- 另外希望可以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保留保留“清…”“浊…”的译法,而非仅仅重定向,毕竟这种命名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了。--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18 (UTC)
- 「清」「浊」的位置含义自明,或许不必尽标。而且一些非语言学来源的用法是松散的,如加逗号作「软腭,清,不送气,爆发音」,似乎不当作是成词--物灵(浪迹江关嗟路浅,周流天地觉风频。请向我留言) 2024年10月26日 (六) 10:53 (UTC)
- 关于连字符的使用,我认为需强调与双重调音术语加以区分。
- 这类术语的构成是两个形容词的结合,应该由 “–” (U+2013, En dash) 分隔。例如,图表中的「唇–软腭」指代的是 en:Labial–velar consonant,而 “denti-alveolar consonant”则不涉及双重调音,且其构成涉及词根并入,含义是其调音部位位于齿与龈之间。
- 另外我看图表中的 en:Alveolo-palatal consonant 中文译名「龈‐腭音」中的连字符和双重调音术语的有所不同,可能是 “‐” (U+2010, Hyphen) 或 “-” (U+002D, Hyphen-Minus)--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53 (UTC)
- 哈哈,en:Alveolo-palatal consonant用的是en:Hyphen-minus,明显是错误的,竟然一直没人发现。我旧号丢了,现在没有移动页面的权限,谁有空可以改一下。
- Alveolo-palatal consonant和齿-龈音都应该用en:Hyphen。--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10 (UTC)
- (补充:我不确定英维中Hypen-Minus是不是acceptable的)--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24 (UTC)
- @Sihjee:英维要求使用hyphen-minus,禁止用hyphen,见en:Wikipedia:Manual_of_Style#Hyphens。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4 (UTC)
- 中维我记得也是禁止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6 (UTC)
- 明白了,一直误解了。--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7 (UTC)
- 另外我发现一文:MOS:连接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8 (UTC)
- 连接号区分了多个排版符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40 (UTC)
- 就是Hypen和emdash,中文不用endash有点可惜…--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58 (UTC)
- 连接号区分了多个排版符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40 (UTC)
- 另外我发现一文:MOS:连接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8 (UTC)
- 另外希望可以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保留保留“清…”“浊…”的译法,而非仅仅重定向,毕竟这种命名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了。--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18 (UTC)
- 以下内容与语言和其分类命名相关,虽然与语音学术语无关,但或许可一同解决。
- 我想或许能邀请黑之圣雷和H Zhang加入讨论(如果可能);两位都曾提及过一些小语种的命名问题,例如(不一一列举):
- --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8:09 (UTC)
基本有共识,建议再讨论一下“denti-alveolar consonant”是“齿-龈音”还是“齿龈音”。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8日 (一) 16:44 (UTC)
- 个人无条件听从Unt Phesoca的意见。--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8日 (一) 16:49 (UTC)
- 确实有一点讨论需要。用新术语的教材对于denti-alveolar、alveolo-palatal加不加连字符也并不一致:
- 江荻译《国际语音学会手册》(2008)龈-腭(该书未出现denti-alveolar)
- 张维佳译《语音学教程》(2011)龈腭(该书未出现denti-alveolar)
- 朱晓农《语音学》(2010)齿-龈、龈腭
- 张维佳、田飞洋译《世界语音》(2015)齿-龈、龈-腭
- 按我的理解,英文denti-alveolar、alveolo-palatal的连字符仅仅是起到分隔语素的作用,不具有特别的语义,也有零星著作使用的是dentialveolar、alveolopalatal。用汉字书写不存在“分隔语素”的必要,单从这个角度看,就没必要加连字符。不过,从实用的角度看,如上面Sihjee所说,“齿-龈”作为条目名更明确,我个人是赞同加连字符(另外,中译版国际音标表alveolo-palatal也译成带连字符的龈-腭,按这个体例denti-alveolar也要带连字符)--Unt Phesoca(留言) 2024年10月29日 (二) 00:47 (UTC)
- 确实有一点讨论需要。用新术语的教材对于denti-alveolar、alveolo-palatal加不加连字符也并不一致:
一週無新意見,可認爲有共識。建議先移動各輔音條目,以及涉及的發音頁面、發音方法條目,並修改IPA條目和相關模板。至於其他頁面提及、鏈入的舊術語的替換,經過站外(ac羣)討論,建議手動修理,而且這次沒有新舊術語衝突,應該不會造成太大問題。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5日 (二) 06:16 (UTC)
- 至於其他地區的地區詞,仍然沒有編者提出其他地區有相關標準的證據,可以暫時認爲跟從IPA官方中文版的用詞(用詞按照正常繁簡轉換)。如果後來發現其他地區使用不一樣的用詞,建議再討論使用字詞轉換。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5日 (二) 06:18 (UTC)
执行修改
(一)音素
?
(二)调音方法和调音部位
现标题 | 建议标题 |
---|---|
塞音* | 爆发音 |
闪音 | 拍音与闪音 |
齿龈音 | 龈音 |
齿齿龈音 | 齿-龈音 |
齿龈后音 | 龈后音 |
搭嘴音 | 啧音 |
挤喉音 | 喷音 |
唇软腭音(重定向) | 唇-软腭音 |
唇硬腭音 | 唇-硬腭音 |
龈腭音 | 龈-腭音 |
日化元音 | R色彩 |
無聲除阻 | 无闻除阻 |
- 其中塞音应该尽快改写为包含爆发音和塞擦音的术语。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6日 (三) 15:06 (UTC)
- “r色彩”似乎是小写?--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6日 (三) 19:42 (UTC)
- 不区分连字符的类型吗--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1月7日 (四) 19:57 (UTC)
- 肯定是短横线啊(另外汉语叫连接号) ——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7日 (四) 21:14 (UTC)
- 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连接号,構成複合名詞,均用连字暨减号(U+002D)。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8日 (五) 02:12 (UTC)
- 意思是 labial–velar 和 denti-alveolar 的处理方式都一致?如果按复合名词的话后者不算复合名词,因为 denti- 是不成词语素。--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1月9日 (六) 18:24 (UTC)
- 唇软腭音 唇硬腭音 龈腭音 应该不需要用连字符,望斟酌。
- 另外,拍音或闪音作标题似乎有些奇怪,拍音/闪音是否更好?这样在中文语境里更像个标题,也不影响实际意思。--Sihjee(留言) 2024年11月7日 (四) 21:07 (UTC)
- 为何不用?这里讨论的就是依照官方中文版 ——自由雨日🌧️🌨️ 2024年11月7日 (四) 21:15 (UTC)
- 2.我寫的是拍音與閃音。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8日 (五) 02:14 (UTC)
- 还要修改Module:IPA_symbol/data。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13日 (三) 11:20 (UTC)
- 我已经处理(二)中的页面。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2月2日 (一) 19:12 (UTC)
- 塞音这样写可否?
(参照杨新璐《新疆维吾尔语方言语音类型比较实验研究》p.73-74)塞音(英語:stop)广义上指气流受到阻碍的音,可能包括爆发音、塞擦音、喷音、啧音、鼻音、内爆音等。
狭义上,塞音指爆发音(plosive)。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2月2日 (一) 19:21 (UTC)
次闭元音
- 又发现了一个问题,“次闭后圆唇元音”明显存在错误,似乎应改为“次闭次后圆唇元音”,其他此类条目同理。--Sihjee(留言) 2024年11月16日 (六) 00:46 (UTC)
- 我没有移动页面的权限,只能拜托大家改了。--Sihjee(留言) 2024年11月16日 (六) 00:48 (UTC)
- @Sihjee:能否給用例?《普通話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21年版)》写的是「后近高圆唇元音」(p.23),林焘、王理嘉《语音学教程》对/ɪ/的描写是「前、次高、不圆唇」(p.40)。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0日 (三) 06:37 (UTC)
-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 (1999), pp. 13, 170, 180.” 与它不同的表述都应该看作错误的或过时的。
- 另外,其他语言(如英语)的维基百科都是同样的描述。--Sihjee(留言) 2024年11月24日 (日) 18:54 (UTC)
- ping移动ɪ、ʊ、ʏ到现名的@TongcyDai询问移动原因。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1月26日 (二) 12:18 (UTC)
关于术语 accent、stress 和「重音」、「重读」的分歧
- 在语言学中,术语术语 accent、stress 和「重音」、「重读」常常引起混淆。以下是对这两个术语的定义和区别的探讨。
- 以下例子来自《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词典》
重音 stress 语音学术语。指相连的音节中某个音节发音突出的现象。重音有通过增加音强来表示的力重音和通过音高的变化来表示的乐调重音。重音还可以分为词重音和句重音。❶词重音,指具有区别词汇意义的重音。多音节词中各音节的轻重往往确定不变。例如,英语begin[bɪˈgɪn]中,第二音节必须读重音;英语中,ˈrecord表示名词义,reˈcord表示动词义。轻重音有时候和语法也有关,在以多音节为主的语言中,重音的作用较为明显,可以分为固定重音和自由重音。固定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总落在词的同一位置上,如捷克语重音总在词的第一个音节上,波兰语总在倒数第二个音节上,法语和维吾尔语的大多数词则在最末一个音节上。自由重音指有的语言中重音不限定于落在词的某一个音节上,不同的词重音位置各不相同,称为自由重音,如英语中的词重音。根据词重音的突显程度,词重音可以分出主重音和次重音。主重音的突显程度最高,次重音低于主重音但高于非重读音节。英语次重音一般只在词单说或在句尾才比较明显,在语流中和非重读音节差别不大。❷句重音,指在一个语句中突显程度最高的重音。句重音的分类在研究界没有统一意见,但一般至少有语法重音和逻辑重音两种。语法重音是指由句法结构和语义特点决定的重音,即不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自然重读。常念语法重音的如一般短句的谓语,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修饰语,动词后由形容词或其他动词充当的补语,表示指代、询问或任指的代词等。逻辑重音是表现特殊的思想感情的强调重读。逻辑重音重于语法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对比重音,有的学者认为逻辑重音是强调重音,有的则认为逻辑重音包括对比重音、强调重音等。参见“音高重音”。
重读 accent 语音学术语,亦称重音。一种语音现象,指在语流中对某些语音或语段以明显的偏高音调、较大音量和较长发音时间的方式进行强调。重读既可指单词发音中的重读音节。例如,英语名词import的重音音节落在第一音节上,读作/ˈɪmpɔːt/,而动词import的重音音节落在第二音节上,读作/ɪmˈpɔːt/;也可以指一个句子中被突出强调的词,即句重音。例如:She was waving a yellow handkerchief. 此句中,重音落在不同的词上会对句子语义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重音落在yellow上,说明她所挥动的是一块黄色而非其他颜色的手帕;如果重音落在handkerchief上,则说明她挥动的是一块手帕而不是其他东西。重音也经常用于节律学中对重读度的描写。例如,在对政治家的演说中进行相关分析时可以发现其重读度较一般话语强。
音高重音 pitch accent; musical accent 语音学术语。通过音高变化体现差异的一种单词重音形式。这种变化一般分布在多个音节上。在音高重音的语言中,音调的变化可以是词的结构的一部分,用以区分不同的词义,塞尔维亚和瑞典语中就是如此。例如,瑞典语中的tanken一词,如果第一音节读成降调锐重音时,则为英语tank的意思;如果第一音节读成降升调钝重音时,则为英语thought的意思。参见“声调重音”。
乐音重音 chromatic accent 语音学术语。参见“音高重音”。
音调重音1 chromatic accent 音系学术语,亦称音高重音(pitch accent)。指语流中某一部分的音高与其周围的音高不同,从而形成了音调重音。
声调重音 tonic accent 语音学术语,亦称音调重音或音高重音。指在一个由相连的声调所组成的声调群中,使其中某一部分的声调突出从而形成的重音。在一些语言中,声调重音可以存在于某个词的发音中,并用来区分不同的词义。譬如,瑞典语tanken,若将第一音节发成降调锐重音,则表示“坦克”;若将第一音节发成降升调钝重音,则表示“思想”“想法”。
搭配重音 collocation accent 语音学术语。指对于具有相同词项的结构区别意义的不同的重音模式。例如:[1]ˈthree-hundred-meter-wide walls(宽三百米的墙) [2]three ˈhundred-meter-wide walls(三堵宽一百米的墙) [3]three hundred ˈmeter-wide walls(三百堵宽一米的墙) 三个例子中,分别通过重音确定了walls的定语,从而消除了歧义。
逆行重音 recessive accent; recessive stress 语音学术语,亦称词首强重音。指音节的强重音由词尾向词首第一音节移动的过程。在历史音变过程中,逆行重音是英语名词的显著倾向。例如detail、cigarette、magazine、research等词原先的重音都在词末,但现在为词首重音。
重读力 accentual force 语音学术语。指发音时形成重读音节的空气动力。
重音系统 accentual system 音系学术语。指一种语言中有关重读的全部体系,包括重音级别、重音模式和重音的语义功能等。因重音在大多数情况下与语调结合而起作用,故亦称“重音语调系统”。
重音音位 accentual phoneme 音系学术语。超音段音位的一种。当重音成为区别词义的唯一手段时,重音模式就成为语义上的区别性特征,即起到音位的作用。例如,suspect一词,当重音在第一音节上,其为名词,意即“嫌疑人”,而当重音在第二音节上,其为动词,意思是“怀疑”“猜想”。
重音模式 accentual pattern; accentuation 音系学术语。指一个语段中轻重读的结构型。有语言学意义的重音级别一般有三级:主重音、次重音、弱音。在英语单词的发音中,单音节的词无重音标记,含有两个音节的词会有重音,含有三个音节的词会有主重音,含有三个以上音节的词可能会有次重音。例如,work是单音节词,其读音中无需重音标记;begin和apple是双音节词,重音模式分别为“轻—重”和“重—轻”;超过三个音节的词一般会涉及次重音。例如,transformation和nationality的重音模式都为“次重—轻—重—轻”。
动力重音 dynamic accent; dynamic stress 语音学术语,亦称为吐气重音(expiratory accent)、加重重音(stress accent)或音势重音(intensity stress)。指以音强强调出来的重音,也就是以呼气强度强调出来的重音,如英语的词重音。现代语言中动力重音型语言比较普遍,如英、俄、德、法等语言皆是。广义上的重音(stress;accent)包括动力重音和音调重音(pitch accent)两种基本类型。音调重音指因话语中某一部分的音调和紧密相临的部分音调不同而造成的该部分的突出,如瑞典语和古希腊语。
重音转移 reverse stress; stress shift 语音学、音系学术语。指某些单词或合成词在用于连续话语时所发生的重音变化,这一变化取决于该单词或合成词后是否紧跟有重读名词。一般而言,此类单词和合成词都有一个次重音(secondary)和一个主重音。例如,indeˈpendent。在连续性话语中,如果该单词或合成词带有语调重音,则该单词或合成词保持其原有的重音模式。例如:[1]Frank was ˈvery independent. [2]This window is ˈplate-glass.如果independent和plate-glass后面的名词带有主重音,或者带有语调重音,那么independent第三个音节上的主重音和plate-glass上的主重音就会失去,第一个音节上的次重音就会变成主重音。例如:[3]Frank has ˈindependent means. [4]It's a plate-glass ˈwindow(↘)
重音移位 stress shift 参见“节奏规则”。
固定重音 fixed accent;fixation accent;fixed stress 音系学术语。指语言中所有的词的重音总是落在固定音节上的现象。如法语的重音总是落在最后音节;匈牙利语通常重读单词的第一个音节;波兰语和威尔士语是在倒数第二音节上重读;拉脱维亚语和捷克语的重音落在第一音节。固定重音可以用来以音节为单位划分词的界限,如捷克语重读音节标志词的开始,波兰语每一重读音节后再隔一个音节标志词的结束,但当词末辅音与后一个词的首元音连读而组成一个音节时,词的界限就难以按固定重音准确划分。与自由重音(free accent)相对立。参见“自由重音”。
词末重音 final accent 语音学术语。指落在单词最后音节上的重音。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百科全书词典- 英语维基词典将 unstressed 定义为 not stressed or accentuated;stressed 又能翻译为「带重音的」和「重读的」。
- 但就单词 stress 在语音学的用途而言,具有两个不同含义,一个宽松一个严格。
6. (countable, phonetics, loosely) A suprasegmental feature of a language having additional attention raised to a sound, word or word group by means of of loudness, duration or pitch; phonological prominence.
Synonym: accent
Some people put the stress on the first syllable of “controversy”; others put it on the second.
7. (countable, phonetics, strictly) The suprasegmental feature of a language having additional attention raised to a sound by means of of loudness and/or duration; phonological prominence phonetically achieved by means of dynamics as distinct from pitch.
Synonym: stress accent
Antonyms: pitch, pitch accent
——Wiktionary- 在这两种意义中,前者与 accent 同义,而后者则应视为 accent 的一种,前者有时被翻译为「力重音」。
- 使用“重音”和“重读”哪个更为合适?或者两者有不同分工?或者有其他更具体的翻译建议?--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1月10日 (日) 19:54 (UTC)
- 就这两个词而言:重音通常是语音层面的、结构性的,表示语音单位的突出。而重读更多是语用层面的,与说话者的意图有关(主观性较强)。二者的侧重点有所区别。
- 如果你要编辑条目的话,我的建议是条目名使用重音,可以在词条内分出力重音。重读重定向即可,可以在条目内描述一下二者的区别。--Sihjee(留言) 2024年11月11日 (一) 20:39 (UTC)
關於公司活動節目類條目的「所有權者」、「母公司」、「營運單位」的疑問
是這樣的,U:SunAfterRain在較早前於本人討論區討論這件事,大約內容是 「B公司的社群媒體明言,他是屬於A公司𣄃下的。而C節目的代理發行一欄,SunAfterRain提倡寫B公司,因為沒有證據證明A公司(也即B公司的母公司)有C節目的代理權。」由於討論有點長,歡迎到我的討論頁瀏覽。
在討論後的冷靜期,我翻看了其他有類似例子的條目,如
- KKBOX風雲榜寫的主辦單位是品牌名稱KKBOX,而非公司名稱科科世界
- YouTube Premium寫的擁有人是Alphabet,而非Youtube LLC 或 Google LLC (LLC是有限公司)
- 九廣鐵路寫的擁有人是九廣鐵路公司,而九廣鐵路公司寫的擁有人是香港特區政府
- 文匯報 (香港):同時列出品牌上級企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及再上級機構香港中聯辦。
有見及此,現希望就規範列出上述三項變數的條件
1. 如在條目或模版需要列出負責專案的品牌公司名稱時,請列出至負責這個專案的「品牌名稱條目」。
2.如相關品牌名稱不被維基收錄,請列出相關品牌的「上級機構條目」。
3. 如「上級機構」不被維基收錄,請列出至相關品牌的「總公司條目」或 「佔最大股份的公司條目」
換句話說,提案最終效果應像九廣鐵路及KKBOX風雲榜一樣以層遞方式按步列出責任權。
而YouTube Premium的擁有人應寫Youtube LLC。Youtube條目的擁有人應寫Google LLC。Google條目的擁有人應寫Alphabet。
假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條目不存在(包括沒有名稱的重定向),則可以大公文匯這個名稱,定向至香港中聯辦。類似這樣[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l香港中聯辦]
關於母公司一欄,如沒有來源證明某公司佔股超過51%,則不應使用「母公司」一欄,只可使用「主要股東」一欄。
由於是次討論影響所有涉及公司的條目,故放在這裏討論,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09 (UTC)
- (!)意見:
- 如果是非公司品牌,建議與公司名並列(例如
KKBOX(科科世界)
) - 如果是公司,不應該(隨便)把母公司寫進資訊框(即只寫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或九廣鐵路公司
),但引言或者內文可以按情況詳述有關關係(如香港中聯辦擁有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九廣鐵路公司
等)。
- 如果是非公司品牌,建議與公司名並列(例如
- ( π )题外话:@SunAfterRain:ChatGPT是不可以拿來當來源的。您跟@HK5201314君討論的是應該怎樣納入資料,這是需要可供查證的,不論ChatGPT是否基於大量已發佈可靠來源來回答您的問題,它本質上是生成式AI,用它給答案就是原創研究。另外本人想點您給HK5201314君的連結進去,結果甚麼都看不到。
- 以上--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2 (UTC)
- @Patrickov:您拿生成式AI這點來說我,但對方根本沒拿出任何能證明的東西啊?那憑什麼他發表的「子公司有拿代理權代表母公司可以以母公司的身份隨便碰」就是可以查證呢[特別是他還強調是常識]?(至於404就404吧,消失了我也救不了)--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6 (UTC)
- 一事還一事。本人只是認為ChatGPT不能用來討論此事,這跟哪個觀點對、哪個觀點錯無關。另外,本人上面有就問題本身發表意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00 (UTC)
- (節刪)--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1:48 (UTC)
- 那本人也沒有用GPT去幫自己構建留言或者證據啊……(不過更重要的是本人不懂得用)--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49 (UTC)
- 又,本人就真的只是針對那一段話(以及HK5201314君在其下的問題)去回應,哪一部份讓您認為本人否定您整個立場了?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51 (UTC)
- (節刪),我只是想問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而已,--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55 (UTC)
- 那本人就完全不明白那個溫馨提示的用意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5日 (五) 01:15 (UTC)
- 因為一堆人喜歡話中有話或是往奇怪的地方解讀(沒有要批評您的意思,但這真的是你維目前的通病)所以才打上去的
囧rz……--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5日 (五) 06:13 (UTC)
- 因為一堆人喜歡話中有話或是往奇怪的地方解讀(沒有要批評您的意思,但這真的是你維目前的通病)所以才打上去的
- 那本人就完全不明白那個溫馨提示的用意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5日 (五) 01:15 (UTC)
- (節刪),我只是想問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而已,--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55 (UTC)
如果您有更好的解方[指不是理論層面的解方]還請您指教一下方便日後改進,但如果無法有效破局法雖然知道GPT可信度不高但我也只能用GPT處理。
- (節刪)--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1:48 (UTC)
- 一事還一事。本人只是認為ChatGPT不能用來討論此事,這跟哪個觀點對、哪個觀點錯無關。另外,本人上面有就問題本身發表意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00 (UTC)
- @Patrickov:您拿生成式AI這點來說我,但對方根本沒拿出任何能證明的東西啊?那憑什麼他發表的「子公司有拿代理權代表母公司可以以母公司的身份隨便碰」就是可以查證呢[特別是他還強調是常識]?(至於404就404吧,消失了我也救不了)--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6 (UTC)
- 你是否在說商業名稱?營運實體和商號,其實並不衝突。一堆上市公司註冊地是「開曼群島」之流,他們並不會視為開曼群島公司。
- 有些情況,品牌是以部門的方式運作(事業部制),也可以視為一個營運實體,只是沒有公司化營運。例如你討論頁裡面提到的Ani-One,既是一個品牌,又可以視為羚邦的日本動畫部門,--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21日 (一) 05:29 (UTC)
- 如果按照@Patrickov的倡議,關於我討論區例子,可以這樣表達?
- 1.資訊框「Ani-One(羚邦集團)」
- 1.條目內文「Ani-One(羚邦集團)」
- 2.資訊框「回歸線娛樂」
- 2.條目內文「智寶國際集團旗下的回歸線娛樂」
- 那麼,如果以KMB巴士公司作例的話,那句子將會很長
- 資訊框:「九龍巴士公司」
- 條目內文:「新鴻基地產旗下的載通國際旗下的九龍巴士公司」(當中新鴻基及載通也是上市公司;如果是需要講述九巴路線與龍運巴士、皇巴士的轉乘優惠+KMB會員系統The Point)
- 簡單來說,如果欲就資訊框達成共識,首先是需要確保 「所有權者」及「營運單位」等可列出公司名稱的變數於同一公司架構只可以列出一間公司或機構。如果是非公司品牌負責專案,則品牌與上級責任公司名並列。--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1日 (一) 16:34 (UTC)
- 澄清一下:本人的看法是「
如果是公司,不應該(隨便)把母公司寫進資訊框
」以及「引言或者內文可以按情況詳述有關關係
」。具體一點說的話,本人是認為如果母公司對主題有重要性才需要提及。舉例來說,九巴的巴士路線就不需要提及載通和新鴻基,除非是像九龍巴士268M線那種明擺著是為新鴻基旗下物業(峻巒)服務的,但即使是那樣也需要可靠來源報導或提及此事才能寫進去。--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2日 (二) 02:12 (UTC)
- 澄清一下:本人的看法是「
- @Nostalgiacn:大概以我的論點解釋一下原始的爭議是怎麼來的
- 因為木棉花、Ani-One等品牌從容易取得的資料來看其實無法確定屬於哪間公司(可能財報有但我並不清楚,並且羚邦也沒有一間名為Ani-One (公司)的公司),也無法從公開資料確定是由哪家公司向日方取得代理權(就算知道也沒有寫進來維基百科的意義,你維也不太可能出現木棉花動漫、木棉花創投、羚邦動畫、羚邦娛樂之類的公司的單獨條目),所以寫集團沒什麼問題
- 但智寶先是成立了回歸線娛樂,而且從7月開始的動畫上面的版權浮水印都是「智寶國際集團的回歸線娛樂」,最新集團的代理貼文(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24-10-24)也未有再提及智寶國際開發,與上方無法明確確定的情況完全相反,基於不能臆測智寶國際開發到底有沒有拿到代理權(有其他內部消息告訴我其實沒有),如果要寫公司應當寫回歸線娛樂而非如同其他代理商一樣寫智寶國際開發
- 當然我是覺得人家品牌寫什麼就寫什麼上去就好了就是了,不過要寫公司的話回歸線代理的實在不適合寫智寶國際開發--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2:14 (UTC)
- 寫 「智寶國際集團」可以,但萬萬不能寫「回歸線娛樂」。論關注度,「回歸線娛樂」在智寶國際集團體制下可不可以獨立成一條條目?除了那個隨時可被刪走的動畫列表及股權文件外,你可以找到一篇單獨介紹「回歸線娛樂」業務的文章嗎?
- 所以回應下方@Milkypine:3M公司本身既是條目(即符合關注度要求),又是一個公司實體,所以不用寫「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3:52 (UTC)
- 現在沒有,不代表近一兩年就沒有機會出現足夠關注度成條,但我舉的那四個(以及類似狀態的公司)我是不太相信五年內有機會獨立成條--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9 (UTC)
- 部門(事業部制)有關注度,可以寫成條目,如騰訊遊戲,品牌的話,中維有很多遊戲品牌條目,如Key (遊戲品牌)。羚邦我不熟,但是品牌、部門作為獨立條目,在遊戲專題是很普遍的。--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5 (UTC)
- Ani-One基本上沒有什麼獨立成條的機會啊...
- "Ani-One" -site:wikipedia.org -site:wikidata.org -site:youtube.com -site:youtu.be -site:facebook.com -site:instagram.com -site:threads.net -site:x.com -site:twitter.com -site:medialink.com.hk -site:ani-mall.asia -site:ani.gamer.com.tw -site:acg.gamer.com.tw -site:catchplay.com -site:hamivideo.hinet.net -site:kktv.me -site:linetv.tw -site:litv.tv -site:mytvsuper.com -site:myvideo.net.tw -site:ofiii.com
- --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9:04 (UTC)
- 所以之後是要寫成3M公司(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嗎?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2日 (二) 16:18 (UTC)
- 3M已是有知名度的公司,不需要。--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3日 (三) 03:58 (UTC)
- KKBOX和內文講的幾家公司也是有知名度的公司,怎麼他們需要,3M不用。不是很懂這突然跑出來的「知名度」又是啥標準。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3日 (三) 20:45 (UTC)
- 重點應該是公司,上面本人也說過本身是公司就不需要寫,但本人在舉例時KKBOX好像被說是品牌而不是公司。--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46 (UTC)
- KKBOX和內文講的幾家公司也是有知名度的公司,怎麼他們需要,3M不用。不是很懂這突然跑出來的「知名度」又是啥標準。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3日 (三) 20:45 (UTC)
- 3M已是有知名度的公司,不需要。--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3日 (三) 03:58 (UTC)
- @HK5201314:我想問一下「不被收錄」的定義,是「連重定向都建不了」[譯著:品牌不夠有名導致連列在母公司的條目裡作為一個章節存在都做不到]嗎?還是一定要有條目存在?--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7日 (日) 05:27 (UTC)
- 拋多一個例子出來,大欖隧道資訊框。
- .
- 業主
- 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
- 營運單位
- 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
- .
- 要以可讀性來說,寫三號公司好還是其母公司新鴻基地產好?
- 即
- 「三號公司」
- 「三號公司(新鴻基地產旗下公司)」<—針對非條目公司,提案預期效果。
- 「三號公司」
- .
- 這樣說實際上是避免因為白紙保護而產生紅鏈,從而對向上查證造成一定困難。重新導向可建又如何,只要改一改分段標題,重新導向連結即時失效,到最後就連連結哪也不知道。關於所有權者,使用重定向只會讓讀者難以理解為什麼會這樣定向。--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7日 (日) 09:09 (UTC)
- 沒記錯的話目前是有機器人在修正這種斷鏈,而且我不是很懂您說的難以理解重定向是什麼意思,我不認為Ani-One重定向到羚邦集團#Ani-One這樣會有什麼奇怪的誤會,希望您可以細說一下。(順帶一提,「三號幹線(郊野公園段)有限公司」這種也算是建不了重定向的,建了重定向後你要重定向到主條目的哪個章節?)--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7日 (日) 17:41 (UTC)
修訂
- 看來討論僵住了,補一個修訂草稿好了。
- 現提議對Wikipedia:格式手册/信息框新增一小節「所有權者、母公司與營運單位」,內容如下:
所有權者與營運單位 當在原作者、開發者、營運者、代理發行或類似欄位填寫公司或品牌時,基於非原創研究方針,若官方使用品牌名稱對外公告,請優先使用品牌名稱;若官方使用公司名稱對外公告,請優先使用公司名稱。
使用公司/品牌名稱時:
- 若該公司/品牌存在獨立條目,抑或是不存在獨立條目但所屬母公司與其同名並存在獨立條目,則僅列出公司/品牌,例如:「KKBOX」應列為「KKBOX」、「Google」應列為「Google」。
- 若該公司/品牌不存在獨立條目,且所屬母公司存在獨立條目,則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母公司,例如「Google APIs」應列為「Google APIs(Google的產品)」。
- 否則請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集團條目」或「總公司條目」或「擁有該公司/品牌絕對控制權的公司條目」,無論其是否存在獨立條目,例如:「Ani-One」應列為「Ani-One(羚邦集團)」、「回歸線娛樂」應列為「回歸線娛樂(智寶國際集團)」。
此規則不適用於任何書籍或專輯本身,即使已被官方當成品牌看待。
- @HK5201314、Patrickov、Milkypine、Nostalgiacn--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7日 (四) 11:38 (UTC)
- 7日無人反對,現
公示此提案7日至2024年11月29日。--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29 (UTC)
- (註:此段會加入成格式手冊指引,雖然不加這句應該不會造成誤會但還是補充一下)--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4日 (日) 16:53 (UTC)
- 由於有文句解讀爭議,故暫停公示直到確認該爭議實際上不存在或是需要修正條文而重計公示期--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8日 (四) 18:02 (UTC)
- 根據要求明確寫出書籍不適用規則--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29 (UTC)
- 7日無人反對,現
- 第二次修改--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9:18 (UTC)
- 「當在原作者、開發者、營運者、代理發行或類似欄位填寫公司或品牌時,若官方通常使用品牌名稱對外公告,請優先使用品牌名稱。使用品牌名稱時,請按照以下方式填寫:」—>「當在原作者、開發者、營運者、代理發行或類似欄位填寫公司或品牌時,基於WP:非原創研究原則,若官方使用品牌名稱對外公告,請優先使用品牌名稱;若官方使用公司名稱對外公告,請優先使用公司名稱。使用公司/品牌名稱時,請按照以下方式填寫:」
- 第三個例子改一改,不應使用動漫主題。
-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7日 (四) 12:06 (UTC)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7日 (四) 14:40 (UTC) 那您舉一下例子好了,我一時之間想不到;前面那個修了--
- 辛苦了。暫時沒有意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1月8日 (五) 03:58 (UTC)
- 第三點在實際操作上很不合理,首先{{Infobox animanga/Novel}}是文庫(label)和出版社分別列出的。
- 正常來說是KADOKAWA(出版集團)旗下角川書店(出版社)的角川文库(品牌名)。
- 出版社也是母公司的一部分,但是品牌要給出母公司名諱,我覺得更應該探討這列出母公司到底意義何在?--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9日 (六) 06:16 (UTC)
- @Nostalgiacn:前提是該品牌/責任公司是沒有獨立條目且母公司有獨立條目。如果是角川,根本不需要括號母公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9:11 (UTC)
- 上面說得不太清晰,用角川這個例子,是因為角川的產品整個鏈條都是一體的,由條目,方便理解。不同文化產品上,專輯有廠牌和發行商,書籍有叢書/文庫和出版社。起碼在圖書出版時,叢書,讀者更關注源於那個出版社,而不是屬於哪個母公司(出版集團)。個人認為,起碼在圖書出版上,列出母公司意義不大。--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12日 (二) 04:50 (UTC)
- 角川書店和角川文庫都是獨立條目,所以根本不會列到母公司,而且我不認為角川如果明天突然建立一個ABCDEF書店之類的出版社,列出版社會有人知道是哪個集團就是了(而且出版社也是公司吧,有出版社條目的也會走到第二條就終止吧?)--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12日 (二) 05:14 (UTC)
- 角川書店是KADOKAWA其中一個出版社,KADOKAWA還收購了很多出版社。我上面的問題是「叢書,讀者更關注源於那個出版社,而不是屬於哪個母公司」。給出角川這個例子,是因為都有條目,方便說明理解。--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12日 (二) 06:07 (UTC)
- OK! 換一個說法,假如這裡有一本書,叫「他的名字」,由 ABCDEF書店 出版。
- 問題來了!ABCDEF書店 是什麼的書店?為什麼他出的書在社群間的影響這麼大,ABCDEF書店還有什麼書?
- 翻查資料,原來是 KADOKAWA的一個出版商,這個ABCDEF書店在網上的資料只有「ABCDEF書店是KADOKAWA的一個出版商」,沒有其他了,所以沒有可能為ABCDEF書店建立條目。
- 接下來,按照正常做法,ABCDEF書店會被重定向至KADOKAWA,因為有這個來源「ABCDEF書店是KADOKAWA的一個出版商」。
- 你說「他的名字」是KADOKAWA出的?又不是。所以不可能是使用「重定向」功能把ABCDEF書店連結至KADOKAWA,但要確保讀者知道ABCDEF書店是與KADOKAWA有關。故有選項2及3。--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5日 (五) 11:20 (UTC)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2日 (五) 05:56 (UTC)
- 列出「作品(出版社)」是非常普遍的,只要按規範指引列出來源,只有是出版刊物,在使用cite系列模板時都有參數publisher,讓你填出版社。
- cite系列模板其實是根據傳統論文引用來源格式,無論是美國的《芝加哥格式手册》,中國《信息与文献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引用來源要求,只求出版社,根本無需出版社的所屬集團。
- 換句話,你建議的這個規則,在出版刊物範圍上,是違反既有習慣。--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23日 (六) 13:07 (UTC)
- 我要重申,「建議的這個規則」主要針對缺乏關注度的出版單位,並在資訊框顯示,而不是在cite模版顯示。你維又真的可以確保所有在維基資訊框的出版單位也有條目?--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23日 (六) 14:06 (UTC)
Wikipedia:格式手册/信息框
,沒有要更動cite系列模板啊,您是不是誤會了什麼?--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4日 (日) 16:46 (UTC)- 上面我是以來源的格式,來證明「所屬集團」並不是強制要求,以此來支持inbox模板出版社不標記「所屬集團」。我指出的依舊是「叢書,讀者更關注源於那個出版社,而不是屬於哪個母公司」這個觀點。
- 你們就算說「你維應該是不太可能」和「出版社這麼不有名以至於根本沒有條目」,不妨礙出版刊物傳統上根本不注重「所屬集團」的做法。--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09:02 (UTC)
- 你有這個見解是因為前人已做了重定向工作,例如把那個ABCDEF出版商定向至KADOKAWA。但是,顯然地,那個作品不是KADOKAWA出版,那在說明責任權時為什麼會關連至KADOKAWA?在關於責任權方面,我是反對使用重定向功能強行把缺乏關注度的出版商連結至 所屬集團,因為你說不清兩者的關係,為什麼會這樣連結,當中有沒有原創研究成分,會不會窒礙讀者辨別重定向關係。
- Let’s say如果改成「在責任權方面,嚴禁使用重定向功能把責任定向至其他公司或品牌」+沒有第二及第三,我是接受的,唯會不會影響條目的觀感是另一個問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25日 (一) 11:41 (UTC)
- 你是否誤解我的觀點?
inbox模板出版社不標記「所屬集團」
,我反對的是提案若該公司/品牌不存在獨立條目,且所屬母公司存在獨立條目,則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母公司
。 - 我的意思就是,就算有「出版集團」(母公司),也沒有列出的必要,這不符合既有做法。KADOKAWA的例子是為了說明,出版集團、出版社、公司和品牌之間的層級關係。與你說重定向與否無關,我上面說的是,出版刊物,無法發行商哪一個層級是否存在條目,列出「出版社」就可以了。沒必要因為「出版集團」(母公司)存在,出版社或者叢書自身無條目,而要同時列出「母公司」。--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26日 (二) 10:00 (UTC)
- 問題是,真的會有出版刊物被視作品牌,然後因為沒有條目所以走到第三條嗎???--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6日 (二) 14:52 (UTC)
- 僅以出版刊物而言,「叢書」(品牌)就是作品這個情況,如《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
- inbox標記項目是「文庫」{{Infobox animanga/Novel}}或「系列」{{Infobox book}}的方式,如果以你現在
若該公司/品牌不存在獨立條目,且所屬母公司存在獨立條目,則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母公司。
,就會出現「中国语言生活绿皮书(商務印書館)」,這種情況。 - 上文我已經KADOKAWA的情況舉例,請仔細看一下
出版集團、出版社、公司和品牌之間的層級關係
。 - 下面不妨再展開一下,音樂專題最近就「label」指什麼展開討論,事關到底指出品方、發行方、出版方、還是廠牌。這個提案既然想一刀切大一統,也請留意一下音樂發行上相關概念和標記傳統。--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27日 (三) 06:15 (UTC)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8日 (四) 17:59 (UTC)
- 你是提議在Wikipedia:格式手册/信息框增加的內容,現在說這不適用,那不適用。那麼是不是你提議「增加的內容」本身有問題,有不清晰的地方。
- 如果建議的內容只適用於特定的內容,就不要加到通用的「格式手册」,而是「特定主题」的格式手冊。--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06:23 (UTC)
- 建議的內容只適用於資訊框,然而閣下扯至條目內文,是在哈囉?--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6:30 (UTC)
- {{Infobox album}}label:此欄僅需填入最初發行專輯的唱片公司即可。
- xxxx
- 換言之,那間唱片公司缺乏關注度,用第二及第三說明這個是什麼公司,也沒有與專題抵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6:37 (UTC)
- 音樂的討論,建議到音樂專題討論,謝謝。--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05:30 (UTC)
- 我很想吐槽,一般人會把出版刊物和音樂全部當成是品牌的一種嗎,這難道不是閣下聯想力太豐富了嗎...?--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3日 (二) 18:48 (UTC)
- 還有Wikipedia:格式手册/信息框本來就是一個特定主題的格式手冊了,謝謝您。--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3日 (二) 18:53 (UTC)
- 我引用的「特定主題」的格式手冊,是指{{Style}}上的分類方式,也就是维基百科:格式手册/电子游戏一類。
- Wikipedia:格式手冊/資訊框是屬於「內容」,就是面向所有條目的格式指引。我不妨把話說明白點,就是因為你的方案處理不了出版刊物的問題,所以不適用於通用的「格式手冊」。
- 希望你真的認真看一下相關內容,不要倉促回應。這樣只會顯得你的提案考慮不足。--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5:10 (UTC)
- 如果閣下堅持這樣理解,那只好建議閣下提出把資訊框拆分至不同的「特定主題」的格式手冊,按照每一專題量身打造各至的資訊框手冊。在現行架構,所有專題的資訊框是under 資訊框手冊規管,無一例外。單按照上方由閣下提出的三中商例子,「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商務印書館)」,這個就是預期效果。正確來說,除了中國文學愛好者外,沒有人認識「中國語言生活綠皮書」,唯一般人也認識商務印書館(因為達關注度要求而有條目)。這個動作是一個便民措施,而不是沒有列出的必要。這個提案顯然是更改既有做法(擺明這個舊有俗成有明顯問題-我如何準確知道這是什麼公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8:14 (UTC)
- 此提案從頭到尾都沒有要解決出版刊物的問題,您現在這是雞蛋裡挑骨頭嗎?往規範品牌與公司的條文鑽出版刊物的漏洞,很好玩嗎?提案要規範的是資訊框裡的欄位,幹嘛放到別的地方去?還有那幾個欄位什麼時候可以放出版刊物了......--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6日 (五) 03:57 (UTC)
不,其實我很想說出版刊物跟音樂其實根本不算品牌,哪有東西既算產品又算品牌然後還要扯到條目問題的....(而且既然發展到轉變成品牌來看待了,我不覺得還需要用那種模式看待,而且我真的不相信都變成品牌還能寫進條目了還會出現尷尬到必須走到第三條的情況)--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8日 (四) 17:59 (UTC)
- 問題是,真的會有出版刊物被視作品牌,然後因為沒有條目所以走到第三條嗎???--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6日 (二) 14:52 (UTC)
- 你是否誤解我的觀點?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25日 (一) 14:51 (UTC) 如果您要堅持這個觀點,我更想請您舉例在這次變更通過後,什麼時候infobox會需要做到註記「書名(出版社/母公司)」的情況,並且真的有條目受到此次變更波及。我覺得假設有條目將會受到波及實在不是個好做法,既然連現在都用不到了,那未來更不可能出現這種用法。--
這個修訂只有要規範資訊框,修訂的頁面我寫得很清楚了,是
我認真思考了一下,你維應該是不太可能出現需要列出「作品(出版社)」的情況吧?如果是什麼改編動畫的條目那也是要主條目過長才會拆分,所以一定符合第一條規則。而列出出版社的情況大概也只有兩種,「出版社」和「出版社(集團)」,如果那個出版社這麼不有名以至於根本沒有條目,讀者看了出版社名字大概也不認識,我覺得這時候列集團應該算是一個適當的行為。--
你舉的例子, - 角川書店是KADOKAWA其中一個出版社,KADOKAWA還收購了很多出版社。我上面的問題是「叢書,讀者更關注源於那個出版社,而不是屬於哪個母公司」。給出角川這個例子,是因為都有條目,方便說明理解。--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12日 (二) 06:07 (UTC)
- 角川書店和角川文庫都是獨立條目,所以根本不會列到母公司,而且我不認為角川如果明天突然建立一個ABCDEF書店之類的出版社,列出版社會有人知道是哪個集團就是了(而且出版社也是公司吧,有出版社條目的也會走到第二條就終止吧?)--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12日 (二) 05:14 (UTC)
- 上面說得不太清晰,用角川這個例子,是因為角川的產品整個鏈條都是一體的,由條目,方便理解。不同文化產品上,專輯有廠牌和發行商,書籍有叢書/文庫和出版社。起碼在圖書出版時,叢書,讀者更關注源於那個出版社,而不是屬於哪個母公司(出版集團)。個人認為,起碼在圖書出版上,列出母公司意義不大。--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1月12日 (二) 04:50 (UTC)
- @Nostalgiacn:前提是該品牌/責任公司是沒有獨立條目且母公司有獨立條目。如果是角川,根本不需要括號母公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10日 (日) 09:11 (UTC)
- 想問一下,所有權一半一半的該怎麼寫?以JW Anderson、Fenty Beauty為例,我該寫成原作者(JW Anderson、Fenty Beauty)還是持有另一半股權的公司、集團(JW Anderson、Fenty Beauty)?當然還有像梅赛德斯AMG车队這種3人、公司、集團持有的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1月8日 (五) 14:37 (UTC)
- 其實我較為主張「絕對控制權(超過51%股權或體制內的企業/品牌」才可使用第3項的括號部分。啟動目的是讓讀者知道誰作出這些決定+知道為什麼會連結至那個條目。如果是各一半的話,正常也無法確定相關決策是誰負責,情願不寫括號會較合適。況且如那個品牌/公司有條目的話,根本不需要有括號公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1月8日 (五) 15:13 (UTC)
- SunAfterRain 2024年11月8日 (五) 15:53 (UTC) 沒有過半應該連子母公司都說不上,所以我覺得這個應該沒什麼爭議--
我建議提案者,重新審視提案內容的在不同範疇的可行性,在修訂出更好版本後,再繼續進行討論,謀求共識。我指出的一些範疇使用上存在問題,辯倒我是沒意義的,這只是「解決提出問題的人」,問題依舊沒有解決。--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5:19 (UTC)
- 然而閣下沒有就每一範疇提出確實例子,很難判定閣下的回應是正當合理還是為反對而反對。--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58 (UTC)
- 然而閣下這是在條文本身就沒有要觸及的地方鑽牛角尖,從頭到尾都沒有真正對條文要規範的地方發表有意義的意見。--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6日 (五) 03:59 (UTC)
- @SunAfterRain:
- 不如這樣,公示結束、通過並結束討論吧!在這樣持續被他拖延也不是辦法。那個反對者只是玩程序問題,而且相關發言不是有助改善提案,而且沒有任何改善建議。--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6:52 (UTC)
- 自11月9日,個人提出「第三點在實際操作上很不合理」,到現在差不多一個月,你們沒有作為任何修訂。現在又要強推共識結束,我真的無語了,我舉例KADOKAWA各個層級都有條目,證明理論上各個層級都可以寫成條目,但是其他出版社並不具備這個條件,或者說大部分都沒有條目若干環節有不存在條目的情況,以提案的處理,就是會出現一些奇怪的狀態。
- 由始至終我都認為「否則請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集團條目」或「總公司條目」」的做法,違反了出版刊物的常用習慣。{{Infobox animanga/Novel}}是同時存在label/文庫/叢書(品牌)、出版社的欄目,日本輕小說大部分都有文庫,明明是一個很常見的情況,上面居然說是「鑽牛角尖」、「雞蛋裡挑骨頭」。KADOKAWA的文庫有條目,不代表其他日本出版社的文庫都有條目。而且小說模板已經有出版社的欄目,列出相關出版社就行了,無需在品牌列出「集團條目」或「總公司條目」。--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7:51 (UTC)
- 我們僅接受維基百科:建設性意見格式的意見,即如何改善提案。而不是單單為了一個專題而無視其他沒有這個問題的專題。
- 針對 「否則請同時列出公司/品牌及其「集團條目」或「總公司條目」或「擁有該公司/品牌絕對控制權的公司條目」,無論其是否存在獨立條目,」一看而知,同時列出即可,後方是只是其中一個列出格式例子。如果上面有,下面也有,那不是同時列出還能什麼?--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8:51 (UTC)
- 我上面
在修訂出更好版本後,再繼續進行討論,謀求共識
不就是維基百科:建設性意見的「建议作为指引/再修改一下某段/先讨论一下某问题已取得共识」。我個人的觀點很明確,就是對「第三點在實際操作上很不合理」。你們完全可以擱置第三點,通過第一和第二。--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8日 (日) 10:35 (UTC)
- 我上面
- 這個提案根本沒有在規範出版刊物,是在違反什麼常理?這不是「鑽牛角尖」、「雞蛋裡挑骨頭」不然是什麼?您覺得有需要可以另外開一個討論串,而不是自己在心中擴大別的提案的解釋然後再說提案違反常識。--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6日 (五) 11:55 (UTC)
- 提案原文是
當在原作者、開發者、營運者、代理發行或類似欄位填寫公司或品牌時
。 - 我上面重複說了好幾次,叢書/文庫就是「品牌」,如日本角川(KADOKAWA)旗下輕小說品牌「電擊文庫」([1])。叢書/文庫具有雙重屬性,既是出版刊物系列,也是品牌。提案就是會影響到相關infox(如{{Infobox animanga/Novel}})上欄目的填寫。--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8日 (日) 10:44 (UTC)
- 試說明如何影響,謝謝!--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8日 (日) 12:54 (UTC)
- 例如label寫「電擊文庫」, 出版社寫「KADOKAWA」,這個效果及目的是與提案預期效果及目的也是一致,按照WP:常識,也沒有問題。--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8日 (日) 12:58 (UTC)
- 你可以去看看既有的輕小說條目裡面,是怎麼填的(如電擊文庫#作品一覽)。出版社並不是填「KADOKAWA」。--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1:57 (UTC)
- 那顯然那些編輯者在填寫變數前沒有看清楚技術文件,閣下貴為資深編輯者,有責任跟進及指導初級編輯者須跟從技術文件指示填寫相應變數。--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3:35 (UTC)
- 你可以去看看既有的輕小說條目裡面,是怎麼填的(如電擊文庫#作品一覽)。出版社並不是填「KADOKAWA」。--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1:57 (UTC)
- 電擊文庫」和「電擊文庫(KADOKAWA)」這兩種寫法有什麼太大違反常識的問題。--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9日 (一) 07:04 (UTC)
- 「范军将出版品牌定义为出版社所拥有的品牌,包括单本书品牌、丛书品牌、类别书品牌和出版社整体品牌」[1]。
- 出版社的自身的描述多得是:人教「品牌丛书」、“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是商务印书馆最为知名的社科学术丛书品牌、大型品牌丛书《21世纪作家精选文丛》组稿启事、广西师大社知名品牌“文学纪念碑”丛书又推新品、中国有话说多语种系列丛书 品牌启动仪式在海南举行
- 你認為沒問題,請見上面我說的
引用來源要求,只求出版社,根本無需出版社的所屬集團。換句話,你建議的這個規則,在出版刊物範圍上,是違反既有習慣。
,列出「出版社」就可以
,小說模板已經有出版社的欄目,列出相關出版社就行了,無需在品牌列出「集團條目」或「總公司條目」
。--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1:53 (UTC)- 好,等下我把叢書加進例外;
你現在還在偷換概念是吧,資訊框≠引用來源,有什麼好違反習慣的?你從頭到尾都在說不符合引用來源習慣,但我根本沒看見洽當的理由為什麼資訊框得尊重你講的習慣。--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22 (UTC) - 資訊框是給一般讀者讀的,你講的引用是要字數少但能表達清楚,自然不能直接把引用的習慣直接套來資訊框。--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39 (UTC)
- @Nostalgiacn--SunAfterRain 2024年12月14日 (六) 14:54 (UTC)
- 好,等下我把叢書加進例外;
請給出你的來源證明叢書一定是品牌;文庫還請您舉出不存在同名公司的例子,不然我不覺得「
- 提案原文是
参考資料
- ^ 饶广祥,李佳逊.出版品牌:基于出版沟通的符号进路[J].现代出版,2024(2):66-76
韓國人漢字「正名」、WP:BLPNAME以及NC:名從主人
一年多以來,有一名來自韓國的用戶,不斷使用帳號(Dkg00000)以及多重IP(太多IP,只列一個,121.159.61.135),將至少二十多位韓國人條目的漢字「正名」,使用論壇文章或圖片託管平台等來源,內容為不知從何處來的「族譜」截圖。
- 不知從何處來的「族譜」截圖,是否有相關用戶可否協助查證內容真偽,這讓人想起请留意:现已有大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被添加了无来源出生日期。
- 編者自行使用族譜將漢字「正名」,是否符合NC:名從主人以及WP:BLPNAME,或是否要等相關所屬機構「正名」,維基百科才能進行「正名」,如[2][3][4]。
假設上述族譜截圖為真,此用戶同時還以族譜在條目中寫出傳主家人的姓名,做出有違WP:BLPNAME的編輯,還請各位留意。--HanTsî(留言) 2024年11月21日 (四) 11:24 (UTC)
- 族谱非公开出版物,亦不符合WP:可供查证。凭我个人在中国大陆地区的认知,“族谱”也不见得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大多都是某个/某群宗族观念较强的人群搞些身份认同感(顺便敛个财)的把戏罢了。韩国的情况不清楚,但是不符合维基百科方针是必然的。(+)支持对其编辑回退并予以禁制。--SheltonMartin留言|签名 2024年11月22日 (五) 02:47 (UTC)
- 基本同意上方說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1月30日 (六) 18:18 (UTC)
- 以主动对公众公开的汉字为准,如果是私人未公开的族谱,就按照外界约定俗成的中文名为准--航站区(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06:55 (UTC)
族譜這事,真的有必要一刀切嗎?個人的經驗中所謂「族譜非公開出版物」這不見得為真,有些只不過是沒有管道取得,若那些少數可供驗證、比方說具體哪本書哪一頁的參考資料,應該還是應該保留,說完全沒有參考價值也過於武斷。比方說,《孔子世家譜》是有ISBN的出版物,兩岸各有一套官方圖書館收藏可以調閱。韓國一些本貫的族譜在FamilySearch上也能找到,仁濟大學族譜圖書館也有相同功能,韓國政府也已經朝鮮王室(韓國皇室)的古族譜掃描到每一頁都能在網路上直接查閱了。——George6VI(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0:37 (UTC)
- 还要区分自费出版,学术价值及可靠性吧?--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4:56 (UTC)
- 正名及族譜要分開討論。旗譜不涉及名從主人。按個人經驗,至少本人沒見過族譜的第三方來源。正名的話,就算第三方來源,所謂的正名也不一定全對且現時新聞媒體不會逐一查證,過往亦有媒體用錯名字及音譯不註解的情況。最準確的來源肯定是由本人親自說的一手來源,一般都是綜藝節目上、粉絲見面會公開才會知道的。但上述來源在維基百科視為不可靠來源。如要強制統一,只能全部統一為藝名,但藝名亦有多個藝名同時使用的情況,如IU。--Abcet10(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5:43 (UTC)
- 當然族譜中跟其他文獻相衝突的是可以斟酌不加入,畢竟Wikipedia:晝飲夜溺的謬誤該避免我也知道,有些譜系很明顯有問題不能直接當成事實引用。不過我更關心的是,上述提及的這幾個來源能不能用,就算只是非主要來源、作為補充(比方說一句話帶過這種),難道也不可靠?——George6VI(留言) 2024年12月3日 (二) 01:05 (UTC)
- 很明顯就直接回退了,其他來源就和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有關了。etoday應該還好,但最好在Naver查一下有沒有一手來源,另一個我不太清楚。--Abcet10(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4:13 (UTC)
- 開眼電影網那篇是《與神同行:最終審判》在台發行商采昌的新聞稿[5],第二個ETtoday來源也只是把采昌的新聞稿進行改寫而已。--HanTsî(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6:04 (UTC)
- 很明顯就直接回退了,其他來源就和維基百科:可靠來源/常見有爭議來源列表有關了。etoday應該還好,但最好在Naver查一下有沒有一手來源,另一個我不太清楚。--Abcet10(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4:13 (UTC)
參考來源的引用應該在逗號/句號的前面還是後面?
航空公司条目的疑似爱好者内容和广告
如题,今天在阅读「四川航空」条目时发现的问题。这个条目现在媒体文件多得已经到了从infobox一直延伸到条目的参考内容部分,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另外还有可能已经构成广告的会员俱乐部有关内容。因此,对于多数航空公司条目,我有以下几个问题:
- 是否应该在「机队」章节的表格中新增「图片」一列并对各行描述的不同航空器如涂装相同则选附最多一张图片、如有彩绘则各自额外附最多一张图片?
- 是否需要将会员制度描述的像「四川航空」一样详尽?-- 2024年12月2日 (一) 11:49 (UTC)
- Wikipedia:不要包含原始資料的副本--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2日 (一) 16:43 (UTC)
- 這一般不適用於非文字。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4日 (三) 14:53 (UTC)
- @Sanmosa:難道閣下不認為「會員制度」是複制貼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55 (UTC)
- 看上去有這樣的觀感,但我查證了一下,條目用的並非“原始資料”的exact wording。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01:20 (UTC)
- @Sanmosa:難道閣下不認為「會員制度」是複制貼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17:55 (UTC)
- 這一般不適用於非文字。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4日 (三) 14:53 (UTC)
- 國泰航空#馬可孛羅會。学坏了估计。
对于图片的话,理论上自由版权随便用,但考虑观感的话,可以考虑保留创始机(如果有),一幅普遍的涂装,特殊涂装可以以主题保留一幅,不同主题的内容可以保留一幅。——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3日 (二) 00:27 (UTC)
- (+)支持:如此以来便可大幅节省页面空间。此布局也许可以寻求航空专题共识。-- 2024年12月3日 (二) 06:09 (UTC)
- (+)支持:長榮華航等條目的內容完全不符維基百科的基本標準,感覺那些內容已經演變成旅遊和航空迷的日記了。--Sinsyuan✍️💙🐻 2024年12月3日 (二) 14:04 (UTC)
- 可以考慮當作推薦格式,但不宜強制,畢竟各家航空公司情況不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3日 (二) 19:26 (UTC)
- @A Chinese ID、Cwek、Ericliu1912、HK5201314、Sinsyuan:現有規定為WP:文件使用方针#使用守則,因此如果可以論證該等圖片與條目沒有密切關連或未在條目內文有所提及,那理論上在條目裏刪掉那些圖片是符合方針的規定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4日 (三) 14:53 (UTC)
- (:)回應:其實我是針對內文做評斷有沒有標準,畢竟也要回歸到WP:RELIABLE、WP:列明來源等相關方針。--Sinsyuan✍️💙🐻 2024年12月4日 (三) 16:04 (UTC)
- 我倒是认为现有情况略有违背“使用守则”中“文件数量应保持适中”这一句。-- 2024年12月6日 (五) 04:25 (UTC)
有關日本內閣條目的命名問題
現時,各國家/地區(非國家之獨立或高度自治政治實體)內閣條目的命名格式一般為“第X次某某某內閣”,如第二次蘇貞昌內閣(臺灣)、第二次約翰遜內閣(英國)、第四次默克爾內閣(德國)等,由此可見“第X次某某某內閣”是各國家/地區(非國家之獨立或高度自治政治實體)內閣條目的通用命名格式,而且也符合中文的使用慣例。然而,日本內閣條目的命名在2022年10月6日被TKsdik8900由“第X次某某某內閣”批量移動至“第X屆某某某內閣”,我認為這種表達方式不合中文的使用慣例(尤其是他把“第X次改組”也改成“第X屆改組”的舉動完全有悖於中文文法),而且在內閣條目的命名一般通用“第X次某某某內閣”的格式的情況下,此舉也有悖於條目命名一致性的要求。因此,我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現有的日本內閣條目的命名應該批量移回或移至“第X次某某某內閣”格式的名稱,此外條目名稱帶“第X屆改組”字樣者亦應改回“第X次改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4日 (三) 14:09 (UTC)
- 除「第某次改組」外,應統一改為「屆」。「次」並不適用於命名單屆政府(內閣)為量詞,「第幾次內閣」反而纔不合漢語用法。且「屆」整體而言亦較「次」常用,有數量級差距。至於要用「某人第一屆內閣」還是「第一屆某人內閣」,則另當別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5日 (四) 10:00 (UTC)
- “‘屆’整體而言亦較‘次’常用”一説我不太認可,我的見解是“屆”距離常用的門檻還有相當一大段的距離,因此只有“次”符合使用常用名稱的命名原則。以第二次蘇貞昌內閣為例:關鍵字為“"第二次蘇貞昌內閣" -wikipedia.org”時還有一定數量的搜索結果,但到了關鍵字為“"第二屆蘇貞昌內閣" -wikipedia.org”時卻是連一個搜索結果也沒有了。此外,以第二次石破內閣為例,雖然日本國首相官邸網站給的翻譯是“第二屆石破內閣”,然而日本放送協會給的翻譯是“第二次石破內閣”,此外中華民國外交部、中央通訊社與中央廣播電臺使用的名稱均為“第二次石破(茂)內閣”。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10:56 (UTC)
- 極可能是(一)本站用法污染或(二)日文漢字用法。歷史上來看,「屆」在中文來源用於各國內閣更多,若偏要用「命名一致性」來論,反而日本當是特例(自此前有關選舉之討論亦可見得);縱有用「次」者,可靠來源用法亦顯未有統一。及於本站條目,如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或烏克蘭內閣等,亦大有用「屆」者,閣下所舉並非全貌。無論如何,不應純以此為由改易全部之「屆」為「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5日 (四) 12:32 (UTC)
- “中央通訊社與中央廣播電臺被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法污染”這種話你説出來你自己能信嗎?而且現代中文並不乏和製漢語,「次」字是日文漢字用法並不意味「次」字不合中文文法。我甚至還懷疑「屆」字是否真的符合中文文法,這點我要求一個合理解釋。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12:40 (UTC)
- 「『屆』字是否真的符合中文文法」,閣下稍微搜尋下「第幾屆內閣」或「第幾屆政府」來源就知道,甚至香港自己都用,我覺得這已經是基本語文理解問題。另外,本站某些條目用「次」命名者,內文都還有「某次內閣是某國第幾屆內閣」此種說明,可見標題大有可能是因襲罷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5日 (四) 12:42 (UTC)
- 不,你說的這些並不能證明「屆」在「某內閣」的情境下符合中文文法。我的理解是「屆」通常用於常設機構/組織(如香港第七屆立法會、第十一屆立法院)等,然而「某內閣」(相對於「內閣」本身而言)並非常設(因為由某一特定人士組閣並非恆常安排),用「屆」在意思上會造成不必要的理解問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23:50 (UTC)
- 我覺得你腦補太多。反而還要問「次」是第幾次什麼?口語或如此講方便,但行文相對說不通了,最多拿來形容某人「第幾次組成內閣」,這跟「第幾屆內閣」不應一概而論。何況若換成「次」,要怎麼「次中有次」,邏輯更不明白;要牽強解釋也行,但纔倒是「在意思上會造成不必要的理解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3:26 (UTC)
- 我堅決反對你所聲稱的“腦補太多”之説,我在學習如何判斷文句是否存在文法問題時就是用這種方法來判別的,而且你還是迴避了「第X<量詞>內閣」與「第X<量詞>某人內閣」的差別,但這個差別很重要。再者,如果用「次」真的“邏輯更不明白”,那關鍵字為「第二次蘇貞昌內閣」時還有一定數量的搜尋結果,但到了關鍵字為「第二屆蘇貞昌內閣」時連一個搜尋結果也沒有的情況是如何發生的?這個情況不是用「次」多於用「屆」,而是完全沒有用「屆」的情況,這種情況還能說是“被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法污染”嗎?反正我不相信。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5:40 (UTC)
- 我也不介意再舉幾個用「次」的例子:[6]、[7]、[8]、[9]、[10],前三者是臺灣的論文,後兩者是中國大陸的官方新聞網站,五者均在「第X<量詞>某人內閣」的格式中使用了「次」作為量詞。就這五個例子而言,我認為「被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法污染」、“行文相對說不通”或「邏輯更不明白」等説法是無法適用的。還是說,其實我用了假的搜索引擎,所以才會出現我搜索出來的結果與你預期我會搜索出來的結果完全相反的情況?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5:51 (UTC)
- 我國不是真正的內閣制國家,「第幾屆」或「第幾次」內閣的說法固然有,但向來不多,所以實際上近年很多用法是從維基百科外溢的,這很正常。至於日本,中文來源沿用日文或因襲他處稱呼「次」者本來就有,本人不否認這一點;但官方及民間來源亦多有用「屆」者,當然也不能說是你伊始所謂不合中文使用慣例了。總之,並沒有到誰壓倒誰的程度。又閣下另一論點在於試圖擴大到各國內閣命名來處理問題,那就這一角度來看「次」在來源使用可就真不如「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8:44 (UTC)
- 另外,我同意不應將「第幾次改組」寫成「第幾屆改組」,此當有共識。——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8:49 (UTC)
- 這點我知道,我沒有認為你打算把「第幾次改組」寫成「第幾屆改組」,我也沒有打算深入探究這部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10:35 (UTC)
- 我覺得你腦補太多。反而還要問「次」是第幾次什麼?口語或如此講方便,但行文相對說不通了,最多拿來形容某人「第幾次組成內閣」,這跟「第幾屆內閣」不應一概而論。何況若換成「次」,要怎麼「次中有次」,邏輯更不明白;要牽強解釋也行,但纔倒是「在意思上會造成不必要的理解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3:26 (UTC)
- 不,你說的這些並不能證明「屆」在「某內閣」的情境下符合中文文法。我的理解是「屆」通常用於常設機構/組織(如香港第七屆立法會、第十一屆立法院)等,然而「某內閣」(相對於「內閣」本身而言)並非常設(因為由某一特定人士組閣並非恆常安排),用「屆」在意思上會造成不必要的理解問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23:50 (UTC)
- 「『屆』字是否真的符合中文文法」,閣下稍微搜尋下「第幾屆內閣」或「第幾屆政府」來源就知道,甚至香港自己都用,我覺得這已經是基本語文理解問題。另外,本站某些條目用「次」命名者,內文都還有「某次內閣是某國第幾屆內閣」此種說明,可見標題大有可能是因襲罷了。——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5日 (四) 12:42 (UTC)
- “中央通訊社與中央廣播電臺被中文維基百科的用法污染”這種話你説出來你自己能信嗎?而且現代中文並不乏和製漢語,「次」字是日文漢字用法並不意味「次」字不合中文文法。我甚至還懷疑「屆」字是否真的符合中文文法,這點我要求一個合理解釋。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12:40 (UTC)
- 極可能是(一)本站用法污染或(二)日文漢字用法。歷史上來看,「屆」在中文來源用於各國內閣更多,若偏要用「命名一致性」來論,反而日本當是特例(自此前有關選舉之討論亦可見得);縱有用「次」者,可靠來源用法亦顯未有統一。及於本站條目,如印度尼西亞、加拿大或烏克蘭內閣等,亦大有用「屆」者,閣下所舉並非全貌。無論如何,不應純以此為由改易全部之「屆」為「次」。——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5日 (四) 12:32 (UTC)
- 某國「第X<量詞>內閣」與某人「第X<量詞>內閣」可能不太一樣。--紺野夢人 2024年12月6日 (五) 02:09 (UTC)
- “‘屆’整體而言亦較‘次’常用”一説我不太認可,我的見解是“屆”距離常用的門檻還有相當一大段的距離,因此只有“次”符合使用常用名稱的命名原則。以第二次蘇貞昌內閣為例:關鍵字為“"第二次蘇貞昌內閣" -wikipedia.org”時還有一定數量的搜索結果,但到了關鍵字為“"第二屆蘇貞昌內閣" -wikipedia.org”時卻是連一個搜索結果也沒有了。此外,以第二次石破內閣為例,雖然日本國首相官邸網站給的翻譯是“第二屆石破內閣”,然而日本放送協會給的翻譯是“第二次石破內閣”,此外中華民國外交部、中央通訊社與中央廣播電臺使用的名稱均為“第二次石破(茂)內閣”。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5日 (四) 10:56 (UTC)
- 2022年T移動的時候說「根據日本國首相官邸網站,『次』被翻譯成『屆』」,我當時看官網發現確實如此,是使用了「第X屆內閣」及「第X屆改組」(第一屆使用「首屆」)。現在看的時候發現官網變得不太一致了(某些原本有的內容好像還不見了?),還是「第X屆內閣」(第二届石破内阁),但「第X屆改組」使用了「第X次改組」(第二届岸田内阁 第二次改组),再往前頁面樣式變成了舊式(當時是新式?),沒有「第X屆內閣」,使用了「第X屆改造」(第2届改造、首届改造)。當然本站命名不必拘泥於官網,可以重新考慮命名。--紺野夢人 2024年12月6日 (五) 01:52 (UTC)
- 道理很簡單:按日本以眾議員屆別選舉為界的人頭算法,內閣多次改組應當都在一屆,並不獨立成屆,故「第幾屆內閣」的「第幾次改組」,確實比較符合漢語語法,我覺得他們如此區別改得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3:28 (UTC)
- 然而在日文裏眾議院的屆次稱為“回”而非“次”,我不認為兩者是等同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5:58 (UTC)
- 道理很簡單:按日本以眾議員屆別選舉為界的人頭算法,內閣多次改組應當都在一屆,並不獨立成屆,故「第幾屆內閣」的「第幾次改組」,確實比較符合漢語語法,我覺得他們如此區別改得對。——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6日 (五) 03:28 (UTC)
建议把东罗马帝国条目标题改回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偏僻怪异标题,该帝国最广为人知的名称就是拜占庭帝国,查爱德华·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The nations of Europe and Asia were mingled by the expeditions to the Holy Land; and it is under the Comnenian dynasty that a faint emulation of knowledge and military virtue was rekindled in the Byzantine empire”,用的也是Byzantine Empire。大家提到这个帝国,只会用拜占庭,没人会用东罗马指代。现行的东罗马帝国就是个偏僻标题,建议将该条目标题,改成拜占庭帝国。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2:40 (UTC)
- 不是,上面的討論還沒完,你還開一個新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6:08 (UTC)
- @Ericliu1912、Zhxy 519、Dewadipper、George6VI、Dkzzl、Nostalgiacn。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7:41 (UTC)
- 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这人所引用的书籍文献都是支持他想法的,存在严重的摘樱桃问题,(-)強烈反对是次提案。—-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6日 (五) 07:53 (UTC)
- 而且還有一點,就是“拜占庭帝國”一名本身可能存在西歐地域中心的偏謬。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08:03 (UTC)
- 匪夷所思的奇谈怪论,这人所引用的书籍文献都是支持他想法的,存在严重的摘樱桃问题,(-)強烈反对是次提案。—-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6日 (五) 07:53 (UTC)
- (-)強烈反对:很像引戰的言論,一本英國的書怎麼說,就能當聖旨了?外國如何稱呼都還不一致,拜占庭帝國最多就是一個別稱,沒有改名必要。——George6VI(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7:50 (UTC)
- 虽然这个问题本身我并不反对以“拜占庭帝国”命名,但我认为你提出的理据完全不成立,且已经在扰乱边缘了。--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6日 (五) 08:30 (UTC)
- (-)強烈反对。東羅馬朝廷一直都自稱「羅馬帝國」,「拜占庭帝國」這種說法是在君士坦丁堡淪陷之後才出現的。📕📙📒📗📘賭博機構最堅定的反對者戒賭熱線:2343-2255 2024年12月7日 (六) 01:00 (UTC)
东罗马帝国就是个不伦不类的名称,该帝国最正规的称呼方式就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涉及原创研究。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4日 (三) 04:31 (UTC)
- 两者都有一些常用性,未细查哪个更常用。建议指明原创研究的内容。如果序言属实,目前名称可能为了贴合原意,但这与名从主人要求的官方中文名似有偏差;以及,使用古代正式名而非后世常用名,可能不贴合易于识别、防止歧义?@Iokseng--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3:08 (UTC)
- 如果以名從主人來說,他們的自稱是「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都是他人賦予的名稱,「東羅馬帝國」不是原創研究。--Iokseng(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3:55 (UTC)
- 东罗马帝国更贴近其自称,他人在称呼上有所矫正注明。拜占庭帝国则是绰号比本名更常用?就像汪精卫国民政府的各称呼。--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4:39 (UTC)
- 如果以名從主人來說,他們的自稱是「羅馬帝國」。東羅馬帝國和拜占庭帝國都是他人賦予的名稱,「東羅馬帝國」不是原創研究。--Iokseng(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03:55 (UTC)
- @Dewadipper、George6VI、自由雨日:我是否可以以夏土贤上面的這個言論為由認為他是在公然造謠?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10:45 (UTC)
- 可以看看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的拜占庭现代研究著作,有几个叫东罗马帝国的?--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11:07 (UTC)
- 根据google scholar,中文文献大概一万五千篇,英文文献有260万篇,请停止扯淡。——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6日 (五) 17:26 (UTC)
- 可以看看,拜占庭和东罗马,哪个用的最多?东罗马的使用数量,完全无法和拜占庭比。--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1:20 (UTC)
- 还是根据google scholar,拜占庭帝国的中文文献3100篇,英文文献50万篇,整体大概是东罗马的五分之一,“完全无法和拜占庭比”是你在哪天晚上梦到的?——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7日 (六) 04:14 (UTC)
- scholar.google.com "东罗马帝国" 1,440 条结果,"拜占庭帝国 "1,690 条结果。--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4:49 (UTC)
- 然而這與“原創研究”完全是兩回事吧?Sanmosa 大統領님의政變方式은 2024年12月7日 (六) 04:15 (UTC)
- 还是根据google scholar,拜占庭帝国的中文文献3100篇,英文文献50万篇,整体大概是东罗马的五分之一,“完全无法和拜占庭比”是你在哪天晚上梦到的?——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7日 (六) 04:14 (UTC)
- 可以看看,拜占庭和东罗马,哪个用的最多?东罗马的使用数量,完全无法和拜占庭比。--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1:20 (UTC)
- 根据google scholar,中文文献大概一万五千篇,英文文献有260万篇,请停止扯淡。——Aggie Dewadipper ※ Beat Redbirds! 2024年12月6日 (五) 17:26 (UTC)
- 我觉得已经完全属于扰乱了。至于是否造谣我不确定……维基百科有关于“造谣”之类的方针吗?--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6日 (五) 11:11 (UTC)
- 維基百科並沒有關於造謠之類的方針,但這種程度的造謠意在使維基百科背離其作為百科全書須力求準確的原則。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12:44 (UTC)
- 我赞同这个说法,并支持任何人以“扰乱”和“造谣”为由将其提报至ANM。--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6日 (五) 17:31 (UTC)
- 維基百科並沒有關於造謠之類的方針,但這種程度的造謠意在使維基百科背離其作為百科全書須力求準確的原則。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12:44 (UTC)
- 我没理解您的指控。上面讨论的主题不相同的样子。另外,目前讨论递进机制不是建议移到条目讨论页吗,怎么反向移。--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11:21 (UTC)
- 可能是“东罗马帝国”一词会涉及大量页面吧。--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6日 (五) 11:25 (UTC)
- @YFdyh000:主要是因為上面有一個關聯討論的緣故,我認為放在同一頁面便於相互參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2月6日 (五) 12:36 (UTC)
- 这显然不算造谣扰乱之类,Byzantine Empire 在英语学界是绝对的通用名称,在我所知道的德法学界也是一样,国际研究会与会议也基本全用“拜占庭”。大陆有关研究机构也是以“拜占庭”命名的(不知台湾香港如何,我估计也是一样)。我个人也更喜欢用“拜占庭帝国”。但这个名称基本是后人的发明确实不假……(当然“东罗马帝国”本身也是东魏西魏一样的后人称呼)。Dkzzl(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14:21 (UTC)
- 可以看看不管中文还是英文的拜占庭现代研究著作,有几个叫东罗马帝国的?--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11:07 (UTC)
- 我同意「拜占庭帝國」多有人用(尤其是西方研究),但「東羅馬帝國」顯然亦不至罕見。無論如何,斥之為「偏僻怪异标题」並不理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7日 (六) 22:32 (UTC)
- 個人印象當中羅馬帝國剛剛分裂以及東羅馬帝國還橫跨三大洲的時候,東羅馬的稱呼還算比較多,越到後期疆土越來越小的時候,拜占庭的稱呼貌似要多一些。--日期20220626(留言) 2024年12月13日 (五) 05:27 (UTC)
書籍的封面人物
請問【我推的孩子】的漫畫有沒有加上封面人物?我沒看過加上去。--Sim Chi Yun(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11:01 (UTC)
討論通告:模板:Infobox military conflict「結果」一詞的涵義
尋求共識以減少編輯爭議:Template_talk:Infobox_military_conflict#關於「結果」欄的規範--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2月6日 (五) 20:02 (UTC)
目前「二次元」是消歧義頁,而「ACG」是主條目,且條目首段有一句原創表述如下:「該詞彙一般不翻譯為中文,需要時可能會被譯為「動漫遊戲」、「二次元」或「動漫遊」等。
」
但是如今「ACG」和「二次元」的關係似乎不太一樣了。在中國大陸,「二次元」似乎已經成為「ACG」的對譯,且比「ACG」更常用;在臺灣,「ACG」和「二次元」都比較常用。(歷史背景:據此文獻,「ACG」一詞或發源於臺灣,而「二次元」一詞或發源於中國大陸。)
以下為Google進階搜尋結果(註:減法為排除詞,引號為完整匹配):
搜尋內容 | 簡體中文搜尋結果數量 | 繁體中文搜尋結果數量 | 備註 |
---|---|---|---|
"二次元" | 131,000,000 | 7,050,000 | 搜尋結果前幾頁未發現無關內容 |
"二次元" -"ACG" | 125,000,000 | 6,740,000 | 搜尋結果前幾頁未發現無關內容 |
"ACG" | 23,600,000 | 10,500,000 | 搜尋結果含部分無關義項 |
"ACG" -製藥 -胃腸病 -留學 -耐克 -Nike | 22,700,000 | 9,410,000 | 去掉了部分無關義項 |
"ACG" -"二次元" | 20,400,000 | 9,970,000 | 搜尋結果含部分無關義項 |
"ACG" -"二次元" -製藥 -胃腸病 -留學 -耐克 -Nike | 19,800,000 | 9,120,000 | 去掉了部分無關義項 |
想拋磚引玉,看看大家對以下問題有什麼見解?
- 是否要設為地區詞轉換?設為哪個層級的地區詞轉換?
- 「二次元」為消歧義頁是否合理?消歧義頁中目前列出的其他義項在中文語境中實在是不太常用。要不要把「二次元」直接重新導向到「ACG」,原內容移動到「二次元 (消歧義)」?
--SuperGrey (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5:53 (UTC)
- AC還行,但二次元不管是原意還是衍伸都跟G沒半毛錢關係。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2月7日 (六) 06:08 (UTC)
- 一种说法,G是Galgame--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6:31 (UTC)
- 那您認為「二次元」是否對譯「動漫」呢?--SuperGrey (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6:46 (UTC)
- 不能,二次元的定義寬泛,既能指事物也能只喜歡該事物的人。話說漫畫沒追、漫展沒去也不知道有出動畫,單純喜歡角色的人按目前版本也是二次元,雖說這種行為在我看來跟宗教信仰、偶像崇拜沒啥區別。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2月7日 (六) 09:12 (UTC)
- AC還行,但二次元不管是原意還是衍伸都跟G沒半毛錢關係。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2月7日 (六) 06:08 (UTC)
- 没感觉需要地区词转换。对重定向中立,ACG接近主流文化,但其他“二次元”义项在人类文明、科学中也非罕见,只是声量低。重定向后ACG条目顶部会多一个消歧义,对直接访问ACG的用户或形成负担。--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6:34 (UTC)
- 頂部消歧義不過一句話,還不至於形成負擔吧……--SuperGrey (留言) 2024年12月7日 (六) 06:49 (UTC)
- 不同时代的词吧,ACG出现早很多,指代动画、漫画、(Gal)Game最简单的关联,“二次元”和“三次元”相对,指作品中的虚构世界(或者说纸片人——相对于我们现实三维立体的,他们在媒体上是二维平面的)和现实世界。是后来“二次元”语义迁移了,指代ACG的相关的关联。——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8日 (日) 05:12 (UTC)
- 或者说的人有不同的,爱好者可能偏好ACG,主流文化或者非爱好者的话会偏好“动漫”、“二次元”等。——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8日 (日) 05:14 (UTC)
人物立场分类
有些人物的分类有反共主义者、支持统一、持不同政見者等立场的分类。那些分类是的根据和原因?-- 菜國人 ※聊天 2024年12月8日 (日) 23:19 (UTC)
- “是的根据和原因”?部分此类分类可能有原创总结和非中立成分。条目内容及来源应该显著支撑分类,有争议的划分交由条目讨论页决定。--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04:33 (UTC)
- 原因是之前的分类:支持台湾独立的艺人被提删而相关的分类主要依赖中国大陆官方对于台独活动的定义。(参与过相关活动就被视为台独。)----甜甜圈向资瓷韩国戒盐的台湾政党致敬! 2024年12月9日 (一) 11:14 (UTC)
- 除非有明确且一致的表态或学界认同,不然实际是“被xx指”,用此分类名不妥。如果是曾因某事被批评,更是有分析或观点成分,看上去违背断言及生者传记。--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1:22 (UTC)
- 那如果是定义模糊的话,那是不是只能使用被中国大陆指控参与台湾独立活动的艺人。(因为站内有支持两岸统一的艺人分类,那相对应的也应该有支持台湾独立的艺人分类以平衡两方立场。)以及支持两岸统一的分类,会不会因为模糊定义为由删除。(有部分人会随时转换立场。)----甜甜圈向资瓷韩国戒盐的台湾政党致敬! 2024年12月9日 (一) 11:37 (UTC)
- “中国大陆”无法“指控”,可能需要更具体,但分类意义变小、特定例子会出现争议(不同级别,非正式地指控或批评,以及转变,无法区分),可能更适合列表?--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2:12 (UTC)
- 还有我有制作关于反共網紅的模板,我所做的分类是有根据这种资料判断的 菜國人 ※聊天 2024年12月9日 (一) 13:04 (UTC)
- 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指控支持台灣獨立的藝人?--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09:08 (UTC)
- 我不确定各种部门、人员或官方报刊上的批评能否都归类到指控、代表中国政府。依旧感觉列表会更清晰。--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09:23 (UTC)
- “中国大陆”无法“指控”,可能需要更具体,但分类意义变小、特定例子会出现争议(不同级别,非正式地指控或批评,以及转变,无法区分),可能更适合列表?--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2:12 (UTC)
- 那如果是定义模糊的话,那是不是只能使用被中国大陆指控参与台湾独立活动的艺人。(因为站内有支持两岸统一的艺人分类,那相对应的也应该有支持台湾独立的艺人分类以平衡两方立场。)以及支持两岸统一的分类,会不会因为模糊定义为由删除。(有部分人会随时转换立场。)----甜甜圈向资瓷韩国戒盐的台湾政党致敬! 2024年12月9日 (一) 11:37 (UTC)
- 除非有明确且一致的表态或学界认同,不然实际是“被xx指”,用此分类名不妥。如果是曾因某事被批评,更是有分析或观点成分,看上去违背断言及生者传记。--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9日 (一) 11:22 (UTC)
- 原因是之前的分类:支持台湾独立的艺人被提删而相关的分类主要依赖中国大陆官方对于台独活动的定义。(参与过相关活动就被视为台独。)----甜甜圈向资瓷韩国戒盐的台湾政党致敬! 2024年12月9日 (一) 11:14 (UTC)
是时候在阿富汗条目及模板挂上塔利班的旗帜了吧?
喀布尔陷落已经三年了,而民族抵抗阵线的声音也已经消失了三年,可以确认的是塔利班已经基本掌控整个阿富汗地区,是时候让阿富汗的旗帜换上塔利班的了。--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09:03 (UTC)
- 應該清點阿富汗旗幟模板使用,並統一執行替換。另外,敘利亞部分也可以開始考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10日 (二) 12:03 (UTC)
- 其他领域暂不清楚,但体育领域暂且不能换,塔利班不让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是不可能受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体育界认可的。当然换塔利班旗帜的时候也要考虑塔利班政权不受国际大部分国家及联合国承认的事情。--💊✖️2️⃣3️⃣(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2:35 (UTC)
- 体育、国际组织明确保留旗帜的部分继续使用旧旗帜?--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39 (UTC)
- 基本上明确使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名义活动的继续使用塔利班攻占喀布尔之前的旗帜,三年了也没看到有什么国际组织承认塔利班政权。--💊✖️2️⃣3️⃣(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4:29 (UTC)
- 感觉在表示地点的地方可以用上塔利班的旗帜了。--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1日 (三) 10:21 (UTC)
- 其实中维基本滥用旗帜……英维是规定除了体育比赛、军事冲突、行政区划等极少数情况之外其他情况一律禁止使用国旗的(我说的就是信息框)。我认为大部分情况不使用任何旗帜即可。--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11日 (三) 10:46 (UTC)
- 感觉在表示地点的地方可以用上塔利班的旗帜了。--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1日 (三) 10:21 (UTC)
- 基本上明确使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名义活动的继续使用塔利班攻占喀布尔之前的旗帜,三年了也没看到有什么国际组织承认塔利班政权。--💊✖️2️⃣3️⃣(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4:29 (UTC)
- 体育、国际组织明确保留旗帜的部分继续使用旧旗帜?--糯米花(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3:39 (UTC)
- 其他领域暂不清楚,但体育领域暂且不能换,塔利班不让女性参与体育运动,是不可能受以国际奥委会为首的国际体育界认可的。当然换塔利班旗帜的时候也要考虑塔利班政权不受国际大部分国家及联合国承认的事情。--💊✖️2️⃣3️⃣(留言) 2024年12月10日 (二) 12:35 (UTC)
- 话说目前有国家明确承认塔利班政权为阿富汗国的合法代表吗?--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10日 (二) 12:49 (UTC)
- 幾乎沒有,雖說有少數接受其「大使」者。所以我想應慎重一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10日 (二) 14:27 (UTC)
- 目前阿富汗是地区条目,和中国一样,放着无妨。阿富汗国家数据确实应该考虑改旗帜,主要是没人清理旧链入……还有两个酋长国应该分开立条目,明显不是一个东西,现状是永封用户Ptk某主张的。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4年12月12日 (四) 21:55 (UTC)
- 可以先將適用伊斯蘭共和國又不適用全名的場合替換為
{{flagcountry|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
(效果為「阿富汗」),2004年至2013年間有必要的話亦可使用
{{flagcountry|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2004}}
(效果為「阿富汗」),填英文也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2月15日 (日) 12:54 (UTC)
没有目标条目的独立消歧义页
参见Wikipedia:消歧义,一般独立消歧义页,应该列出存在和消歧义名相同的目标项目的链接,例如“XXX”为名,则存在“XXX (AAA)”、“XXX (BBB)”的列项和目标链接,但@Sdf:创建了若干不属于这种情况的独立消歧义页,主要是虚构作品内姓名相同的角色名(秋山美月、三千院帝),这些角色至少暂时不太可能创建符合关注度的独立条目,是否视为类似全红链的独立消歧义页不保留?——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12日 (四) 12:28 (UTC)
- 反对删除,参见w:MOS:DABMENTION。英文版有类似的:w:Maggie Anderson (disambiguation)--GZWDer(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2:49 (UTC)
- en这个例子,至少有两个“消歧义名相同的目标项目的链接”,并不是单单针对虚构角色的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13日 (五) 03:20 (UTC)
- Wikipedia:ENWPSAID。存在目标条目再根据情况创建。——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4年12月13日 (五) 00:40 (UTC)
- (-)強烈反对删除,理由见此。--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15日 (日) 12:56 (UTC)
- 明显具有消歧义的意义,也并无明文规定不能这么建。--—— 红渡厨(留言・贡献) 2024年12月15日 (日) 13:30 (UTC)
- (×)删除:參閱Wikipedia:消歧义#消歧义页的意义:
- 「消歧義頁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讓讀者可以選擇同名不同義的條目。」
- 「如果消歧義頁面包含不存在的條目,這時要小心,因為條目可能根本沒人會寫,因此也就沒有消歧義的必要。例如很多歌曲都重名,但是大多數情況下我們不會去為一首歌曲建立一個單獨的條目,因此根本沒必要建立消歧義。如果你一定要建立一個消歧義(當然這也是你的自由),請至少包含一個存在的連結(條目)。」
- --CaryCheng(留言) 2024年12月15日 (日) 23:31 (UTC)
建议把南京大屠杀的条目标题移动到南京事件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南京大屠杀中的“大屠杀”三字,主观色彩太强,不如换成立场中性的“事件”二字。“南京事件”也是日本对此事的正式称呼方式,在下认为可以名从主人。而且所谓的“大屠杀”是否真的存在性是成疑的,有可能是被刻意编造的,并非事实。用大屠杀三字,会导致读者先入为主的信以为真,以为真的曾经在南京发生过所谓屠杀,有欠公允。夏土贤(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4:03 (UTC)
-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電影上映日期
查了一下似乎有討論是否顯示要旗幟的發文,那這邊我想提另一個問題,有鑑最近電影重映有增多的趨勢,那重映的日期要寫嗎,其他非生產國國家的上映日期也要寫進去嗎?--Fglffer(留言) 2024年12月12日 (四) 18:20 (UTC)
- WP:列明来源、WP:NOTSTATS。看重映本身是否值得新闻和条目关注,如果关注低,写的文字和脚注篇幅也适当降低。--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13日 (五) 12:08 (UTC)
- 你可參考WP:格式手冊/電視 應該可以解答閣下的那2個問題,唯不要引用這個進行任何維護工作,因為還未cover 至電影類別。--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2月14日 (六) 04:14 (UTC)
提议:规范部分铁路条目站名的译法
现状
自2012年起,中维有关JR货物各货物大站条目“○○貨物ターミナル駅”出现了“某某货物总站”的译法。诸如2012年出现的条目札幌货物总站。此后接连出现了东京货物总站、大阪货物总站等车站条目皆从其译法。
问题
一个大问题:“貨物Terminal駅”翻译成“货物总站”的根据在哪?
查Google发现,在2012年前,网络来源中十分缺少有关车站译为货物总站的说法,反倒是2012年札幌货物总站等条目出现之后,类似的翻译多了起来。甚至在2019年,中国铁科院有关人士发表论文时,也引用了“总站”的说法(doi:10.16669/j.cnki.issn.1004-2024.2019.12.12)。因此我怀疑最初维基“货物总站”译法可能为原创研究,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长达十余年的文献循环论证。
查证
查铁道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铁道科技名词——汉英法德俄日六种语言》(简体中文)时,所谓“ターミナル駅”翻译为“区段站”。但是欠缺“貨物ターミナル駅”的翻译。
查铁道综合技术研究所《铁道技术用语辞典》(日语)时,ターミナル駅,翻译为“枢纽站”,而“貨物ターミナル駅”翻译为“货运枢纽站”。
以上两例或可证明至少在中国大陆的铁路术语中,所谓“总站”的翻译是非常有问题的。
提议
因为不知道非中国大陆的地区术语是否也有对应翻译,需要请教社群中其他地区的有识者(如@鐵路1@雪雨73),并早日确定翻译方案以匡正对应诸多条目的名称。--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4年12月15日 (日) 12:08 (UTC)
- (+)强烈支持从速从严打击原创译名(各个“货物枢纽站”的全称均为专有名词,而“貨物ターミナル駅”一词虽非专有名词,但也显然应采用专业辞典的译名而非编者自译)。这些“原创译名”的出现除了本站编者长期将《WP:非原创研究》视为无物之外,
还有(远超中文翻译界惯例)的“观察日韩越汉字直接移植”(最极端者甚至直接视日韩越汉字词为“中文”且声称需“名从主人”)的翻译偏好影响(2024年12月15日 (日) 12:19 (UTC)仔细看了下,这里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显然其他译名存在)。--自由雨日🌧️❄️ 2024年12月15日 (日) 12:18 (UTC)
騎脖子的wikidata重覆了
請看看如何合併https://www.wikidata.org/wiki/Q2646130 (piggy back)及https://www.wikidata.org/wiki/Q116786505 (piggyback ride)--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12月15日 (日) 16:16 (UTC)
- 曾被拆分、撤销合并,如要合并可能需要去维基数据联系他们确认原因。AI说前者是骑上去的行为,后者是骑(背)着走的经历。前者的维基数据属性、英文条目,部分内容与中文维基条目相异。可能中文条目该独立分开写儿童游戏、杂技、背着人等多种概念?德语条目也可参考。--YFdyh000(留言) 2024年12月15日 (日) 16:3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