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Renamed user 1212d1fde523b777e92d972a85152d66留言 | 贡献2021年9月14日 (二) 01:13 意见区:​ 回复)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RavenclawOIer在话题“關於取締法輪功,不如再投票?”中的最新留言:3年前

此頁面探討條目模板主題相關議題;与条目是否符合中立的观点有关的问题,亦可在此探讨。


請注重礼仪、遵守方針與指引,一般問題請至互助客棧其他區知识问答提出,留言后请务必签名(点击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公告欄
# 💭 話題 💬 👥 🙋 最新發言 🕒 (UTC+8)
1 誤用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Qqqyyy惡作劇內容的書籍 22 10 Ericliu1912 2025-04-25 16:55
2 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24 7 MintCandy 2025-04-24 19:18
3 電力/電功率/电能 2 2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2025-04-24 12:37
4 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皇帝谥号 6 4 Babaibiaobin 2025-05-02 14:15
5 请留意Thần Đồng Cổ Nhạc创建的谥号消歧义页面 1 1 Jimmy-bot 2025-05-02 16:14
6 关于设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及举办残奥编辑松的建议 9 5 CreeperDigital1903 2025-04-26 09:33
7 各國最低工資列表 4 3 Ericliu1912 2025-04-25 15:44
8 「丁先皇」的本名說法 2 2 阿南之人 2025-04-28 12:09
9 “最后一次的讲演”条目问题 6 3 Liulyxandy 2025-04-23 22:26
10 基本電學 1 1 Jimmy-bot 2025-05-03 00:14
11 命名一致性判決請求:「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的中文翻譯 6 4 Nebulatria 2025-05-01 14:35
12 像这种自然村是否符合收录准则? 22 5 糯米花 2025-04-26 02:27
13 关于新闻动态 5 3 Ericliu1912 2025-04-25 14:00
14 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 62 15 1F616EMO 2025-05-03 00:21
15 更名程序的基準 3 3 Ericliu1912 2025-04-30 20:39
16 哪些周深歌曲符合收录标准 1 1 糯米花 2025-04-30 01:55
17 請求搬出沙盒條目:戰神賽特(War God Seth) 3 3 Babaibiaobin 2025-05-02 14:00
18 关于闽越都城的争议 32 4 自由雨日 2025-05-02 13:14
19 「冨」 4 4 Kethyga 2025-05-02 18:44
20 主席的玉照没了 3 3 The Puki desu 2025-05-02 14:08
發言更新圖例
  • 最近一小時內
  • 最近一日內
  • 一週內
  • 一個月內
  • 逾一個月
特殊狀態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手動設定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議題清單

以下討論需要社群廣泛關注:重新整理 傳記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西库翁 § 译名

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語譯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Talk:教宗 § “papa”的中国大陆译名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WikiProject talk:中国 § 關於兩岸分治後的「XX年中國」條目


目前1949年後的「XX年中國」頁面要麼不存在,要麼就重定向至「XX年中國大陸」。私以爲應該改爲指向「XX年中國大陸」、「XX年臺灣」、「XX年香港」以及「XX年澳門」的平等消歧義,理由如下:
  1. 根據MOS:中國:「在描述國家或政權時,應儘量以確切的國家或政權名稱取代『中國』一詞……在1949年之後的相關條目中,應儘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等全稱。」是故「中國」一詞在分治後的語境並不適合用於直接指代「中國大陸」。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均(曾)在國際上代表「中國」,故兩者均可以「中國」稱之。
  3. 香港和澳門在回歸前是否屬於中國有待商榷(有觀點認爲中國從未交出香港主權;無論如何,中國的治權在回歸以前均未作用於兩地),但和中國關係密切,故建議在回歸前的條目記載於「參見」章節,回歸後歸入平等消歧義項目。
先前已經建立少量消歧義,可作爲建立消歧義的模板,請見1996年中國(均未回歸)、1997年中國(香港已回歸)以及2025年中國(澳門也已回歸),現有重定向列表請見本人的追蹤用用戶頁。謹提交此提案與社羣討論,希望能得出是否建立(若不建立,應當作何處理)的共識。另副知機器人作業申請的參與者@0xDeadbeef。--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4月6日 (日) 14:38 (UTC)
Talk:迪斯托莫 § 译名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
Talk:閩越 § 闽越都城

详见我与@御坂雪奈User_talk:御坂雪奈#闽越都城的讨论。争论焦点是城村汉城是否是闽越都城--Perinbaba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7:10 (UTC)

語言及語言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

Lead Vocal:cn及tw為「主唱」;hk為「主音歌手」,這個轉換針對的是一個演唱團體的Lead Vocal(名詞)。然而「主唱」一語不止這個用法,其他地區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經常把「主唱」用於描述一首歌曲是誰唱的,「主唱」可以是動詞(歌曲由誰「主唱」),也可以是名詞(「主唱者」之省略),這種用法的出現機率比描述一個演唱團體要大得多。我早年發現這問題後,自己便採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動詞變為「主音歌手」,但事實上中維音樂相關條目內存在不少歌曲由誰「主唱」這樣的語句,編寫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轉換問題,而該些音樂相關條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轉換,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政治、政府與法律

WikiProject talk:中国 § 關於兩岸分治後的「XX年中國」條目


目前1949年後的「XX年中國」頁面要麼不存在,要麼就重定向至「XX年中國大陸」。私以爲應該改爲指向「XX年中國大陸」、「XX年臺灣」、「XX年香港」以及「XX年澳門」的平等消歧義,理由如下:
  1. 根據MOS:中國:「在描述國家或政權時,應儘量以確切的國家或政權名稱取代『中國』一詞……在1949年之後的相關條目中,應儘量使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等全稱。」是故「中國」一詞在分治後的語境並不適合用於直接指代「中國大陸」。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華民國均(曾)在國際上代表「中國」,故兩者均可以「中國」稱之。
  3. 香港和澳門在回歸前是否屬於中國有待商榷(有觀點認爲中國從未交出香港主權;無論如何,中國的治權在回歸以前均未作用於兩地),但和中國關係密切,故建議在回歸前的條目記載於「參見」章節,回歸後歸入平等消歧義項目。
先前已經建立少量消歧義,可作爲建立消歧義的模板,請見1996年中國(均未回歸)、1997年中國(香港已回歸)以及2025年中國(澳門也已回歸),現有重定向列表請見本人的追蹤用用戶頁。謹提交此提案與社羣討論,希望能得出是否建立(若不建立,應當作何處理)的共識。另副知機器人作業申請的參與者@0xDeadbeef。--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 2025年4月6日 (日) 14:38 (UTC)
Talk:赫尔松州城市列表 § 条目命名问题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宗教與哲學

Template talk:耶稣 § 建议删除或更改耶稣模版图像


目前模板的题图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耶稣」模版使用的标准图像系一BBC创作的复原图,其可靠性并未被普遍接受。经考察,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多数只是在介绍耶稣历史的条目中作为资料提及,并未将其接受为「耶稣标准像」。直接在模板中使用此图像,恐令读者误解为此形象可靠或被广泛接受。故此提议删去或变更,请教社群意见。

Xsgzjmxs留言) 2025年3月5日 (三) 05:02 (UTC)

Talk:教宗 § “papa”的中国大陆译名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社會、體育運動與文化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中国共产党党员相关分类

已通过:
多位参与讨论的用户已调整讨论涉及的分类。——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9月10日 (五) 08:27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目前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有分类树如下:

高级将领是否一定是党员存疑,但新华社记者不一定是党员,有玛尼娅·吕思作为反例。想问一下是否有关于分类的相关规范?--曾晋哲反对五个一留言·Q2021年5月19日 (三) 10:33 (UTC)回复

先不说层级关系,称呼某人为XX家(企业家、作家等等)的前提是此人在特定的行业有一定公认的造诣,这与英文世界不同。英文世界把创业者与企业家统称为enterpreneur,作者与作家统称为writer,直接当做后一种更高层次的意思翻译过来是不对的。--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5月19日 (三) 15:18 (UTC)回复
既然有此反例了,那就直接改就可以了。而且新华社人物不见得就是宣传家。军事的不是很懂。——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5月19日 (三) 15:28 (UTC)回复
分类:中国共产主义者下包含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下包含Category: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家族,但是共产党员全部都是共产主义者吗?根据中共近年的媒体报道,党员中存在一定比例的佛教徒或民间宗教等其他信仰者,二者不能简单地划上包含与被包含关系,但通常将各个国家共产党员的分类划入各个国家共产主义者之中;另一个中共领导人家族中也包含非党员的情况。如果以严格标准划分,完全不允许例外,维基百科中许多分类都需要重新调整。--Aronlee90留言2021年5月24日 (一) 03:38 (UTC)回复
红鲱鱼,共产主义等同于有神论信仰?——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24日 (一) 04:05 (UTC)回复
“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宗教工作的决定》:共产党员不得信仰宗教,要教育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念,防止宗教的侵蚀。对笃信宗教丧失党员条件、利用职权助长宗教狂热的要严肃处理。”--Aronlee90留言2021年5月24日 (一) 05:10 (UTC)回复
还是没有说明:信念等同有神论信仰?——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5月25日 (二) 06:12 (UTC)回复
我不太理解您在对什么提问?根据中共的相关规定及共产党祖师爷马克思的理论,如《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共产主义是径直从无神论开始的”,共产党员必须信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信仰必须是建立在无神论之上的,如果党员有宗教信仰(上过媒体的有孙海英吕丽萍),信仰有神论,是不能算作共产主义者的。--Aronlee90留言2021年5月25日 (二) 08:47 (UTC)回复
相关规定如此,但具体一个共产党员并不一定信仰共产主义。另需指出,列宁恰恰指明,“我们”“不禁止基督教徒和信奉上帝的人加入我们的党”(《社会主义和宗教》),一个列宁党吸纳不吸纳信教群众是策略问题,不是原则问题。Fire Ice 2021年5月25日 (二) 14:38 (UTC)回复
至少提出来的新华社人物和解放军高级将领这两个分类就不太严谨。-- 2021年5月30日 (日) 02:35 (UTC)回复
一个月过去了,没有加入新的讨论,如果没有新的意见,就在保持讨论继续的前提下,去除在“新华社人物”分类的“中共媒体人物”分类,去除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分类的“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分类。 公示7日,2021年7月16日 (五) 05:56 (UTC) 結束——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9日 (五) 05:56 (UTC)回复
并没有讨论出结果,所以应该维持原状。--Aronlee90留言2021年7月9日 (五) 06:24 (UTC)回复
参与讨论的绝大多数用户均认为相关分类有问题,并给出充分有力的理据。惟Aronlee90重复已被反驳的观点,有拖延讨论之嫌。--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7月13日 (二) 13:32 (UTC)回复
有问题所以就需要去除?那我提出的问题怎么办?分类:中国共产主义者下包含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下包含Category: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家族怎么解决?--Aronlee90留言2021年7月14日 (三) 14:46 (UTC)回复
阁下提出的问题边界不明确,不过曾晋哲提出的问题边界明确,我并没有提到结束所有讨论,但是问题总是要一点一点解决的。--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4日 (六) 08:23 (UTC)回复
后者的边界是明确的,我认为可以考虑解除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家族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间的联系,保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与中国共产党党员的联系。而前者,两个群体存在交集,但某一个共产党员并不一定信仰共产主义,中国社科院的这篇文章做一名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提到过这一点,或许可以解惑。--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4日 (六) 08:40 (UTC)回复
请注意你在替换分类标准,最开始是“反例法”,即下属分类的下属分类中包含上一级分类中的例外,该下属分类即应该从上一级分类中剔除。到了后来,又引入了“明确边界法”,即根据自身对分类性质的定义来决定从属关系。前者讨论外延,后者讨论内涵,有偷换概念之嫌,且该分类法是否有维基百科方针的支持?况且,中国共产党党员也不能算作“边界明确”的概念,首先中共党籍并非公开信息(近期例子有中共党员名单曝光事件),经中共公布或承认的人通常是中共党员,但未经公开或承认的却不一定不是,甚至有无党员证都不一定可以作为党籍有无的依据。如地下党员和火线入党,一些地下党员在入党时仅有上级同意,对外既不公开也不承认,还有人在战争等特殊条件下简化程序入党,随即又在战争等情况中死亡,死后也没有任何党组织承认,这样的人物党籍如何确定?还有人死后被中共“追认”为党员,似乎只要是中共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无论生死即成为党员,任何党员也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失去党籍,这种标准也适用于维基百科?即使前面给出的“反例”,如玛尼娅·吕思,并不能算明确的反例,因为她的党籍信息是无法确定的,无法确定她是否是外籍党员或已经加入中国国籍并加入中共但未公开身份,因此无法作为反例。--Aronlee90留言2021年7月25日 (日) 10:36 (UTC)回复
“反例法”与“明确边界法”自然不是同一种分类方式,但是讨论外延与内涵两种分类方式并不冲突,也不影响“讨论的分类存在问题”这一结论,谈不上“有偷换概念之嫌”,反倒是可以说“达到了有机统一”,不知为何你要让两者对立。如果不能通过可靠来源确定党籍信息,那为何要加标签呢?作为正文的一部分,标签遵循“可供查证”的原则,不过分吧?毕竟可供查证是维基百科三项核心内容方针之一。--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6日 (一) 04:30 (UTC)回复
我试着梳理一下你的问题:
  • Q1:中共党籍并非公开信息(近期例子有中共党员名单曝光事件),经中共公布或承认的人通常是中共党员,但未经公开或承认的却不一定不是,甚至有无党员证都不一定可以作为党籍有无的依据。
  • A1:如果一个人是中共党员,其身份经过二级以上的来源(列在维基百科:可靠来源/常见有争议来源列表且没有利益冲突)提及,而且没有本人或者其他来源提出异议,我觉得算作党员没有问题。九千余万党员的身份不可能一个一个开具证明确认。在可靠来源提出某人的党籍具有争议时,我认为可以在此人条目记载他的党籍争论,同时撤下“中国共产党党员”分类,直到外界争论结束,维基百科描述争议,维基百科不参与争议
  • Q2:如地下党员和火线入党,一些地下党员在入党时仅有上级同意,对外既不公开也不承认,还有人在战争等特殊条件下简化程序入党,随即又在战争等情况中死亡,死后也没有任何党组织承认,这样的人物党籍如何确定?
  • A2:有可靠来源确定党籍的,按照可靠来源,次一级则可使用二级以上的来源,在正文注明党籍身份,然后再加入分类。如果没有来源可以证明条目人物的党籍,缺乏承认,只有自己或者家人主张,那自然就不应当算,原因见下一问题的回答。
  • Q3:还有人死后被中共“追认”为党员,似乎只要是中共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无论生死即成为党员,任何党员也可以在任何时间随意失去党籍,这种标准也适用于维基百科?
  • A3:一个人是不是党员不可能仅由本人说了算,只有这个人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意愿的同时,这个人申请加入的党组织愿意吸收新成员,经过审批通过,此人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1]。追认党员的情况类似,同样需要此人生前提出入党要求与党组织批准[2],这里有一个具体的例子[3],因此追认党员存在确定的标准,“似乎只要是中共愿意,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无论生死即成为党员”的说法是错误的。
  • Q4:即使前面给出的“反例”,如玛尼娅·吕思,并不能算明确的反例,因为她的党籍信息是无法确定的,无法确定她是否是外籍党员或已经加入中国国籍并加入中共但未公开身份,因此无法作为反例。
  • A4:没有来源确定此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那就不是,即使她本人曾经主张过,更何况她本人似乎也没有对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主张。这个问题很奇怪,因为按照这个逻辑,也可以说伊隆·马斯克是否是外籍党员或已经加入中国国籍并加入中共但未公开身份。总之还是要看有没有来源提到过类似的主张,没有来源主张某人的党籍或者没有来源提到党籍争议,为什么要假设具有党籍或者有争议呢?——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6日 (一) 05:30 (UTC)回复
@Aronlee90。——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7日 (二) 09:50 (UTC)回复
1. 你给出的来源已经是2010年以后的了,只能反映2010年以后的情况,无法说明过去的情况。以前中共的入党的流程和要求及标准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存在很多随意性及模糊和混乱的地方,不能因为现在规范化了就想当然的认为以前也是这样。2.马斯克可不是新华社的雇员,没有给中共重要机构打过工。作为中共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宣传工具,中共对新华社的控制很强,没有理由认为新华社的雇员可以游离于中共党组织之外,中共党内纪律对其成员的适用和非党人士有明显不同。如果非党人士进入新华社,很多重要工作是无法展开的。因此,玛尼娅·吕思的党籍按照通常情况推测并非站不住脚,除非有明确信息来源反驳并确认此人非中共党员,否则并不能作为非党人士的反例。3.既然党籍无法确认,那么这个概念就是模糊的,就不存在所谓明确边界,就不能任意按照人为主观标准去衡量。有可靠来源证明其党籍当然通常没问题,但是如果有明显证据说明某人物极有可能是某一党籍时,又没有任何起码的来源可以对此构成反驳,应该如何认定呢?4.还是回到中国共产主义者和中共党员这个问题上,按照你给出的同样的标准,中共党员也应该与共产主义者分类脱离,因为存在多个明确的反例,不能套用双重标准。--Aronlee90留言2021年7月27日 (二) 11:00 (UTC)回复
  • Q1:你给出的来源已经是2010年以后的了,只能反映2010年以后的情况,无法说明过去的情况。以前中共的入党的流程和要求及标准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存在很多随意性及模糊和混乱的地方,不能因为现在规范化了就想当然的认为以前也是这样。
  • A1:具体到历史情况,历史上的入党条件发生了不少变化,是不同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的产物,不可能一成不变,但也不存在和现在有很大的不同;变化或者不同并不代表标准随意模糊混乱,具体到入党条件的变化则是与时俱进的体现。“党从来都是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作为吸收新党员的主要标准”“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的年代,党在重点做好在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军人和干部中发展党员的工作[……]的同时,还[……]把承认党的纲领和聿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4][5]
  • Q2:玛尼娅·吕思的党籍
  • A2:马斯克不是新华社的雇员,但是在上海为了造新能源汽车投了一大笔钱,上海市行政机构甚至修改了新能源汽车上牌规定,有不少人猜测这与帮助马斯克有关。这些人认为,一个外国人以及外资企业怎么可能轻易就可以影响重要的行政法规呢,甚至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期间发言,肯定是入党了吧?这种捕风捉影的猜测对马斯克是没有依据的,对玛尼娅·吕思也一样。共产国际的代表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历史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是并不代表或者要求他们必须加入中国共产党,另外也找不到“中共对新华社的控制很强,没有理由认为新华社的雇员可以游离于中共党组织之外”从而推断出“玛尼娅·吕思具有中国共产党党籍”的依据。玛尼娅·吕思如果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民日报或者新华社没必要不在吕思追悼会的报道提及[6],这不合常理(当然,这句话你可以当做原创研究无视)。而且最重要的是,是否有来源发表过“玛尼娅·吕思具有中国共产党党籍”“玛尼娅·吕思可能具有中国共产党党籍”或“玛尼娅·吕思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存在争议”这一类观点?如果有,为什么不写在条目中呢?从来没有提过,那就不是。
  • Q3:除非有明确信息来源反驳并确认此人非中共党员,否则并不能作为非党人士的反例
  • A3:既然有一个人物的党籍未经发表过,那就不能确定新华社人物皆为中共党员,那么就可以确定新华社人物分类不应在中国共产党党员分类下。除了玛尼娅·吕思,“新华社人物”分类下还有“新华社记者”分类,其中的周轶君也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两个反例足以确定新华社人物不等于中国共产党党员。除此以外,新华社并没有一贯强制要求所有入职人员皆为党员[7],也没有理由肯定未来的“新华社人物”一定是党员。
  • Q4:既然党籍无法确认,那么这个概念就是模糊的,就不存在所谓明确边界,就不能任意按照人为主观标准去衡量。
  • A4:党籍自然不能主观猜测,但是无法确认不代表概念模糊。类似边界清晰的概念有学籍、国籍等,只要花名册上有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具有XX籍。有的人具有双重国籍且并没有对外公开、或者自己想找机会提出但从来没有人问过、或者不愿对外公布、又或者自出生起其父母就从来没有告知过双国籍身份,导致周围人不清楚这类人的国籍,但这不代表国籍这一概念模糊或者不存在明确的边界。党籍的边界与国籍一样,不清楚的是某个具体的人在不在边界内,而不是边界本身。
  • Q5:有可靠来源证明其党籍当然通常没问题,但是如果有明显证据说明某人物极有可能是某一党籍时,又没有任何起码的来源可以对此构成反驳,应该如何认定呢?
  • A5:具体要看“明显证据”是否发表过。经过比较可靠的来源或者当事人确认,没有其他发表的意见那就可以确定。但是如果意见不一,如果是争议则应注明争议,直到外界争论结束,维基百科描述争议,维基百科不参与争议
  • Q6:Category:中国共产党党员不应含有Category:中国共产主义者分类。
  • A6:我就是这个意思,你可能看错了。

另外,en:Category:Xinhua News Agency people并不在en:Category:Chinese Communist Party或者衍生分类下。 ——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7月29日 (四) 02:34 (UTC)回复

这个肯定要去掉吧,假如新华社雇佣了其他国家的人物,这个基本不可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另外宣传家也不妥当。现在的高级军事将领不是中国共产党的可能,不过找到一个例子 上将陈明仁 ,好像没写换中国共产党党籍。--Kethyga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6:34 (UTC)回复
@ClayM300刘菊花作为方舟子的妻子,曾经是新华社的记者,你把这些人放到宣传家里不合适吧,可能现在已经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了。比如,华尔街日报中文网主编、纽约时报记者袁莉曾经是新华社的记者、编辑。 新华网 纽约时报。没有特别大影响的人,也算不得什么家。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04:27 (UTC)回复
@ClayM300 分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家族,这个肯定不合理,共产党领导人的亲属不一定是高级干部,还有像刘少奇的后代还有在俄罗斯的,刘维宁,李鹏次子李小勇 (可能)移民新加坡。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21:43 (UTC)回复
@ClayM300 @Aronlee90 另外像人民日报里还有像胡绩伟这种前社长呼吁新闻自由的,和所谓的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家就南辕北辙了。--Kethyga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00:03 (UTC)回复
同意,我认为可以着手解决了。--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9月9日 (四) 14:04 (UTC)回复
那个家族就家族,不要加什么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果同样这样算,那法西斯的后代人怎么算,那普京还算不算共产党,蒋介石的后人怎么算,还算不算中国的国家领导人里面? 维基百科不是进行原创研究的地方。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14:15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建議改名:「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季度」→「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

這裡的季度是指電視節目的特定季期,例如:老友记 (第二季)。「分類:XXXX年美國電視季度」只收錄了該年播出的美國電視節目的季度,例如:Category:2012年美國電視季度,但因命名中缺少「節目」兩字,導致分類的意義不清楚;而且除了美國電視節目,我想不出有什麼美國電視相關事物,擁有季度屬性且需要關注;所以我建議直接將一系列各年的「美國電視季度」改為「美國電視節目季度」。(另外宣傳一下,「將電視劇從電視節目中分類出來」的相關分類存廢討論,請見: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劇季度存廢討論。)--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12日 (一) 06:28 (UTC)回复

乍眼看下去是可以的。SANMOSA Σουέζ 2021年7月15日 (四) 11:10 (UTC)回复
电视季度和电视节目季度没有任何区别,讲电视季度就是“电视节目”的“季”,难道还能是“卖电视机”的“季”不成,节目二字多此一举,可能你们的语言请人吃饭时要强调有米饭,有菜,我们这里语言没有这样“意義不清楚”的问题。--7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15:06 (UTC)回复
我們臺灣這邊請人「吃飯」還真的不一定是吃「米飯」,可能是吃麵、吃比薩、吃漢堡、吃蛋糕;你說要請他吃飯,結果卻去吃烤肉,一粒米飯都沒有,他還真的不能說你騙他。所以如果臺灣人真要請人吃「米飯」,還真的要強調是「米飯」才行,不能光說「吃飯」,免得對方對其他食物有所期待,說不定還腦補成法國大餐。不知閣下那邊說要請人「吃飯」,一定會有「米飯」嗎?
回歸原題,在下看過臺灣藝人許效舜寫的一則真實經歷:當他的妻子仍是他的女友時,他去拜訪女友的家長,女友媽媽問他是做什麼職業的,許效舜說:「我是做電視的」,女友媽大喜:「那麼剛好!我家客廳電視壞掉了,能不能請你幫忙修理一下?」......
一點經驗與想法分享。謝謝!-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7月15日 (四) 16:18 (UTC)回复
若單純只看「電視季度」字面,可能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聯想或推斷,例如:電視台財報季度、電視收視率季度、電視廣告季度,說不定有的使用者要讀到分類下的條目,才會知道這裡是電視節目季度。
百科中,電視節目相關分類的名字大多帶有節目兩字,這裡也加的話,會使百科在閱讀上比較有一致性;不過我認為意義精確性還是比一致性重要一點,所以此點僅供大家參考。--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17:54 (UTC)回复
恰恰相反,我眼中的汉语对于你们所谓“精确”二字只觉得好笑,我们无法想象会有人看到“XXXX年电视季度”会不知道这是指电视节目分季,而且东方根本没有电视季概念,美国电视分季,但没有任何电视剧季度可以和电视季不重叠,这样的子分类纯粹多此一举,至少可以看出和很多分类一样是且只是汉语“独创”,其他任何语种都不做这种事。大陆人说请吃饭,可能是饭,可能是面,可能是西餐等等等等,但是大陆人不会说“请吃米饭,到时候也有菜,有可乐雪碧,开始还有铁观音”,河南人吃面但他们照样说“下班一起吃饭”,不说“一起吃面”。可能对于你们来说精确很重要,但对于我来说这种所谓的“精确”根本不是汉语。任何人就算不止一个儿子,介绍儿子时也只需要说“这是我儿子”,不需要“这是我儿子之一”,提到《战争与和平》也只需要说“是世界名著”,不说“是世界名著之一”,讲“XX和父亲去吃饭”不需要说“XX和他的父亲去吃饭”,“在家看电视”不需要说“在家看电视节目”。如果你们的语言是这么说话,那也很好,先到先得,用noteTA。--7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11:41 (UTC)回复
①「不需要說」不表示「不可以說」;②在下也無法想像講明一起吃麵,卻只能說「一起吃飯」,而不能說「一起吃麵」;③如果您的母親問您「你同學小明剛才來找你,現在他去哪裡了?」,您也回答「小明和父親去吃飯」嗎?④「這是我兒子」本來就不表示「這是我唯一的兒子」,所以本來就沒有必要強調「這是我兒子之一」;⑤請問您對在下前面說的許效舜的實際經歷有何看法?-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7月16日 (五) 16:46 (UTC)回复
其實在下沒有非常強烈認為應該把「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季度」改成「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我只是認為閣下舉的欲佐證您的觀點的生活實例有許多都沒有「理所當然」到幾乎人人認可的程度,邏輯上亦非鐵律,自己都站不穩,如何扶持別人呢?-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7月16日 (五) 23:59 (UTC)回复
你们要怎么讲无所谓啊,先到先得不就行了,我根本不在乎你们的语言要怎么说话啊,如果你们的汉语是觉得应该“电视节目季”而不是“电视季”,那就zh-cn:电视季;zh-tw(or hk):电视节目季,移动的、要求移动的不是我,我只是来找这挑事儿的。--7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03:23 (UTC)回复
即便Jarodalien君無法想像,也無法解決「電視季度」本身存在一詞多義的問題。
試問:「今年美國ABC電視台的電視季度表現真出色!」,請問這裡的電視季度指的是下列何者?
①電視台財報季度 ②電視台收視率季度 ③電視廣告營收季度 ④電視節目季度
這主要是歧義問題,非各地區用詞問題,根據命名常規,命名原則(防止歧義)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所以應直接更改命名。--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07:26 (UTC)回复
听起来你比其他任何语种的人都聪明,他们怎么就想不到“1997年美国电视季”原来还有可能不是“1997年美国电视节目季”。老实讲上面的例子很有意思,你要讲专门、特殊语境,把词截出来放到不同环境,那我得承认你们很厉害,比如我要是和你们台湾或者香港人说话说到“张三啊,他回家娶妻生子”,你们台湾或者香港人要是反问“是娶一个妻子吗”,我虽然会觉得奇怪但也的确会“澄清”:“是的,是娶一个妻子”,我只能说和你们讲的是不同语言,你们要防止歧义说一个爸爸我也ok啊。上面的例子是不是说按照你们台湾或者香港的语法,“1997年美国电视季”的确可能不是“1997年美国电视节目季”,而是1997年美国電視台財報季度、1997年美国電視台收視率季度、1997年美国電視廣告營收季度?如果是这样的话哇,台湾或香港汉语的确已经进化到大陆人无法理解的层面,这实在太好了,更有理由分开了。同样我们大陆人说“他和父亲去吃饭”,要是你们台湾或香港人这时非要问一句“他是和他的父亲去吃饭吗”,或者“他是和他的一个父亲去吃饭吗”,我可能当时也会屈服,说的确,他和他的一个父亲去吃饭。--7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0:57 (UTC)回复
我不認為這跟各地用詞有很大的關係。比方:一位服務於浙江卫视的高管,問他電視季如何,他可能會說:「還行,上一季財報達標,本季預測增長2%。」又例如:江蘇人老李是廣告公司老闆,請教他電視季度,他回:「賺大錢了!這季電視廣告投放量出奇地高,但可真累死我了!」另一個例子:1997年某天,一位在美國NBC電視台上班的香港人接到電話,問他「今年美國電視季度如何?」,他說:「本台老友记 (第四季)好評如潮,高層已宣布續訂下一季。」電話的另一頭是位大陸友人,在美國ABC電視台新聞部服務,回香港朋友:「不是呀,我是問你電視台收視率季度,去年全季貴台收視率吊打咱ABC,領導早已放話,今年要是還輸你們5%,這季分紅誰都別想了!」這主要還是歧義問題,畢竟百科面向普羅大眾,命名該避免誤解,所以應改名以防止歧義。--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20日 (二) 15:46 (UTC)回复
要么你没看懂我说什么,要么你故意装作不懂。你就直接说,按你们那里的语种,是否有人看到“Category:1997年美国电视季”会不知道这是“Category:1997年美国电视节目季”,反而觉得可以是你发明创造出来的各种季。或者你们那里的语种连“在家看电视”都会有可能误解,要说“在家看电视节目”。我们这里不说“一位服務於浙江卫视的高管”,一位,服务于,的,按我们标准都多余,你要是问“浙江卫视高管”电视季如何,他基本不可能像你说的回答上一季如何如何,他会问你“什么电视季?”同样,“江蘇人老李”十有八九也不知道你所谓的“电视季度”是什么玩意儿?另外哇你们真厉害,原来还有“電視台收視率季度”这种东西,美国人真蠢,发明创造能力连你们一成都赶不上。--7留言2021年7月23日 (五) 11:17 (UTC)回复
电视季度和电视节目季度没有任何区别...,我自己用「电视季度」百度搜尋找到的第一頁就有「请问以下有些电视剧是分季度的是什么意思?」、「2020年一季度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季度发展报告」、「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季度发展报告_用户」、「中国广播电视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季度公报」、「关于2020年第二季度电视如何选择? - 知乎」,可見區別是有的。同樣例子可以看WikiProject_talk:電視#電視劇專題的名稱,當時的反對者就認為電視與電視節目(劇)不同。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7月23日 (五) 12:46 (UTC)回复
回Jarodalien:如我先前多次提過的,這跟地區用詞沒什麼關係,套用在你的質問上,回答是:我認為不管在哪個地區,都會有人看到「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會不知道這是指電視節目季。
「電視季度」明顯存在一詞多義,歧義如:電視台財報季度、電視台收視率季度,在現今社會中並非少見,在大陸地區亦如此,例如:芒果超媒发布前三季度财报省级卫视2020年一季度收视率排行榜。Milkypine君也分享了更多大陸地區的電視季度歧義,例如:有線電視行業季度、電視網路公司營收季度、有線電視用戶總數季度。
即使以「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整個詞來看,它一樣存在歧義問題,像是電視相關產業工作者或是不熟悉美國電視節目的人們,看到此分類,或許會認為是「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台收視率季度」或其他歧義,另外一些人如老李,可能看不懂這詞,他們更不會想到這是「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
你能立即聯想到美國電視節目季度,可能是因為你比較熟悉美國電視節目,但這不代表別人都和你一樣,許多人不見得有此聯想,比如前面提到的那些人。你認為「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能簡寫成「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這其實是一種命名慣例,適用於像你一樣熟悉美國電視節目的人,但對於其他人來說,看到此簡稱並不會認為是美國電視節目季度,反而是其他歧義,而根據命名常規,防止歧義優先於命名慣例,所以應改名。--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27日 (二) 09:32 (UTC)回复
你们语言这种“精确”讲究,对于大陆语言来说一文不值。大陆汉语不讲究精确,可能在你们种族看来“省级卫视2020年一季度收视率排行榜”,“芒果超媒发布前三季度财报”会影响“1997年美国电视季”的理解,那是你们的自由。大陆种族讲“在家看电视”,可能你们种族觉得不够精确,在家看电视可能是看着电视机,不是看电视节目,大陆人不在乎,只说看电视不说看电视节目。大陆种族讲“他家境贫寒,从小省吃俭用”,可能你们种族觉得不够精确,家境贫寒和省吃俭用没有必然关系,没有公主命却有公主病的人多的是,所以应该说“他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从小省吃俭用”。大陆种族讲“他辞工开店”,可能你们种族觉得不够精确,万一他是“辞别人的工”,或者“辞过去或未来的工”(具体逻辑我还不明白),所以要说成“他辞掉他当时的工作,开店做生意”。大陆种族说“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可能你们种族觉得不够精确,秦朝失天下和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因果关系逻辑不够严密,所以要说“因为秦朝失了天下,所以群雄并起抢夺”。大陆种族讲家中还有老父亲要供养,可能你们种族觉得不够精确,不知道此人到底有多少个爸爸,(虽然大陆人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们种族会有这种精确需求,也不知道这和干爹有没有关联),所以还需要“一个爸爸”这样澄清。你们要这样,大陆人OK啊,“T:zh-cn:美国电视季;zh-??:美国电视节目季;”呗,我也完全赞成“zh-cn:他和爸爸在家看电视;zh-??:他和他的一个爸爸在家里看电视节目”。--7留言2021年7月30日 (五) 13:56 (UTC)回复
如果防止歧義是你所謂「一文不值」的精確講究,且大陸人不講究防止歧義,那我倒為大陸人們感到遺憾,畢竟閱讀有歧義的百科可不是一件輕鬆事,況且中文維基也不認同,否則此命名常規該改寫成:防止歧義(不含大陸地區)。我很懷疑,大陸人真的對歧義無所謂嗎?還是你希望大陸人對歧義不在乎?
補字不等於填贅字,適當的補字可防止歧義,它就不是贅字,如本命題中節目兩字。你舉了很多例子,其中皆出現不合常理的贅字,基本上在各地區沒有人會如此使用,即使有也是各地區的非常少數,大陸地區和其他地區是一樣的。我不太清楚你是真的不知道大家用語其實差不多,還是你只是想要不停地把其他地區漢語使用者形容得很蠢,不管如何,我建議你多了解與尊重其他地區的人。而且即便有其他一百個離譜贅字例子,其實也與「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存在歧義問題無關。
專業的電視產業工作者,對收視率或電視台財報等用詞的熟悉程度,可能比電視節目高,沒接觸過美國電視節目的人們,對美國電視節目季度更是陌生,在現實社會中各地區都存在這類人,大陸地區亦然,人數可能百萬起跳,甚至以千萬或億計,要強迫他們思考「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必等於「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我認為強人所難且不合理,故應防止歧義而更名。--Darksknight留言2021年7月31日 (六) 06:44 (UTC)回复
“你舉了很多例子,其中皆出現不合常理的贅字,基本上在各地區沒有人會如此使用”,“大家用語其實差不多”,你还真自信,现在维基百科就有无数例证来证伪。上面每一个例子都是你们讲究“精确 ”的“中文”。连先到先得都不能尊重,一定要改源代码,移动标题而不能接受不同语种名称不同,那任何建议我都不可能赞成。--7留言2021年8月8日 (日) 07:56 (UTC)回复
同前所述,此為歧義問題,非地區用詞問題,根據命名常規,命名原則(防止歧義)優先於主要命名慣例。--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11日 (三) 10:56 (UTC)回复
你们种族的汉语有歧义,我们种族没有,你们加noteTA就好,我们觉得没歧义,就不想看到明明是看电视变成看电视节目让人反胃。--7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8:12 (UTC)回复
①請放心,你不會有反胃困擾,本更名不是「Category:看電視」→「Category:看電視節目」。②請問你認為:就連沒接觸過美國電視節目的大陸人,看到「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季度」也必認定是「Category:1997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嗎?--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14日 (六) 09:36 (UTC)回复
(!)意見 英文维基一般性提及season的时候只是用简单的"television season",但涉及条目题目时不用"season"的概念而是用诸如"2019–20 United States network television schedule"。感觉“季”本身就不是一个准确的概念。--Luminoxius留言2021年7月31日 (六) 07:59 (UTC)回复
Television season有其歷史緣由,簡單說,美國電視節目過去固定於秋季首播新一期,美國人習慣以季(season)來稱呼或計數電視節目各期,久而久之,他們也習慣電視的季度專指電視節目季度,television season一詞也就逐漸形成了。而且美國電視節目在英語地區盛行已久,英語人士對該詞比較沒有歧義問題。
如照字面翻譯,television season會翻成「電視季度」,但漢語地區對美國電視節目季度,並不像英語地區一樣熟悉,現今仍有很多人沒接觸過美國電視節目,他們不懂電視季度是什麼,因此採全稱命名「電視節目季度」較合適。
漢語地區對「季」比較陌生,畢竟以前各地區電視節目沒分季度,即使有續篇也是製成另一齣完整節目,例如:烈火雄心3,不過近幾年中國電視劇有些也以季來分期,如:歡樂頌 (第一季)赘婿 (第一季),只是數量仍不多就是了。--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3日 (二) 15:26 (UTC)回复
在下前面舉了個自認還不錯的實例,但是被淹沒了,各位先進要不要考慮討論看看?當臺灣藝人董至成與他的前妻羅若云第一次見面時,羅若云問他是從事什麼職業的,董至成說:「我是做電視的。」,羅若云接著說:「我家電視壞掉了,能不能請你幫忙修理一下?」。(我記憶的這個小故事人物有誤,已修正)-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8月7日 (六) 18:55 (UTC)回复
所以这说明什么?我听到“做电视”这种说法也会以为是做电视机,那又怎么样?所以我听到“XX在看电视”会以为在“修理电视机”吗?--7留言2021年8月8日 (日) 07:56 (UTC)回复
這說明有時候說話不精確就是會造成誤解。董至成可絲毫沒有說謊,他的確是做電視的。-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8月9日 (一) 15:02 (UTC)回复
反對方無後續回應,且支持方附議較多,若無異議,將視為共識成立。 公示7日:「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季度」→「Category:XXXX年美國電視節目季度」。--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23日 (一) 14:02 (UTC)回复
不明白何以得出如此结论,你的意见在我看来不过反复自说自话(我的意见在你看来估计也是),所以我觉得根本没有任何意义一遍又一遍地重复。你们那里有人说“他和他的一个爸爸去外面吃饭”,“XXX的父母包括XXX在内共有三个孩子”,可能你们那里的人需要澄清到底有几个爸爸避免误解,需要澄清“XXX父母的三个孩子是否包括XXX”,我们这里也可能会有人说“他娶了一个妻子,他们一起生下孩子”,但你们怎么说我们管不着,我们这里正常情况下还是说“他和爸爸出去吃饭”,“XXX的父母共有三个孩子”,“他娶妻生子”。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你不能接受noteTA,要认为别的地方的人都需要像你们一样“准确”和“澄清”。你的上述意见对我来说没有任何价值,我的意见估计对你也一样,而且我不觉得任何附议真的就是明确支持把电视移动到电视节目,如果是,请让他们表态,变成少数服从多数即可。我们大陆种族讲究明身份,知进退,所以不试图说服别人接受意见,只讲求同存异而不是必须同不能异,但也不能阻止其他种族非要如此。最后,为避免自说自话就叫共识,那我还是程序上(-)反对公示吧。--7留言2021年8月24日 (二) 14:36 (UTC)回复
本討論也有他人參與且已超過一個月,你說我自說自話自成共識,未免太抬舉我了。
我也無法理解,為什麼不熟悉美國電視節目或不懂電視季度的大陸人(其他地區也是),必須忍受歧義,閱讀自己看不懂的名稱,難道維基只歡迎懂美國電視節目的讀者嗎?防止歧義也不該視為沒有價值的講究。
如果你真的想推廣電視季度(或美國電視季度)此簡稱,建議可從消除紅鏈開始,好讓一般讀者都能了解這詞專指電視節目季度,但以目前來說,使用全稱命名「電視節目季度」較合適。
本議題不是量子力學尼伯龍根的指環,維基應該沒有嚴格到連討論電視節目生活用語也必須論資格講身份吧?
如果就連沒接觸過美國電視節目的大陸人(可能上億人),都要強迫思考「美國電視季度」必等於「美國電視節目季度」,若有異議,可能還得承受一文不值或非我族類的批判,這是「求同存異」還是「必須同不能異」呢?
雖然共識不是點票,但投票應可加速處理此纳米級議題,我配合進行簡易投票。投票規則同維基百科:投票,投票期限至2021年9月27日10時(UTC)為止。歡迎各位維基人投票表示支持或反對。--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0:00 (UTC)回复

投票區

支持

(+)支持:更名以防止歧義。--Darksknight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0:00 (UTC)回复

(+)支持:樓下粗暴的言論大可不必。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3日 (五) 15:38 (UTC)回复

(+)支持:我認為大部分中文使用者對美國電視節目的所謂"季度"並不熟悉,運用一些形容詞幫助了解是好的,直接翻成電視季反而看起來有點翻譯腔(?),個人覺得這跟樓下所謂語言準不準確完全無關,完全是這個詞有沒有被廣泛運用,如同WP:TNESE也說「一些原本被認為是翻譯腔的文字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融入到本土語言,成為「正規語言」...當詞語的用法經過大眾的「沉澱」、「發酵」並成為流傳很廣的用法時才會被維基百科採納。」如果反對方認為電視季度美國電視季度這詞已經被中文使用者(或是部分地區中文使用者)廣泛接受,請提出語料來源說明或是有其他用戶(畢竟目前只有一人反對)可以發表看法說明"電視季"一詞已被中文使用者普遍使用或理解,在這之前持支持意見。Musica.violiruiciane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20:53 (UTC)回复

反對

(-)反对:上面已经重复讲过。“他家境贫寒,从小省吃俭用”按澄清避免误会一样要写成“他因为家境贫寒,所以从小省吃俭用”,因为世界上没公主命有公主病的何止万千,家境贫寒和省吃俭用之间同样没有必然关系。紫式部的例子说明在香港如果他人问起小孩,你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孩子应该回答“包括我在内有三个”,大概港式中文如果不加上“包括我在内”就会有误解,他人就会追问“包括你吗?”但这不说明别的地方也应该这么说话。某几个书店条目还证明按港式中文,人如果辞工,必须说明是辞“自己的工”,辞“自己当时的工”,估计如果不这么写可能听的人会不明白,要问“你是辞自己的工作吗?还是辞别人的工作?”,“你是辞掉你当时的工作吗?还是辞你过去或未来的工作”。中国大陆可能也有人听到别人说“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非要抬一抬,说“是看着电视机吗?还是在看节目?”这不说明就有必要“澄清”,“在家看电视节目”,正方举出所谓“XXXX年电视财经季度”,“XXXX年电视广告季度”来证明“XXXX年美国电视季”会有歧义,应该澄清。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所谓“电视财经季度”、“电视广告季度”不过是像“看电视机还是看电视节目”一样乱抬杠,按这种逻辑,“2008年美国电视”还可能是“2008年美国出产的电视机”,“2008年美国电视机品牌”等根本不会有分类的东西。如果这种东西都要澄清,那么“glasses”也应该统一写成“eyeglasses”,因为可能有人想不到眼镜要戴上眼才能看得更清,他们把眼镜戴在大腿上,结果打电话投诉说虚假广告,商家说是戴上眼,放大腿上没用,他们还可以怪商家那干嘛不叫“eyeglasses”。我无法理解为什么这种东西如果真可能有误解(虽然我觉得不可能),又不能在分类页面加一句话说明。--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5:05 (UTC)回复

「你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本來就不總是那麼單純易答的問題。不然請問「陳中維的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平珩的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9月4日 (六) 07:38 (UTC)回复
我支持用NoteTA轉換來解決本討論的問題,但是我真心覺得閣下舉的一個爸爸[1]、幾個孩子[2]的例子未免把人與人的關係看得太簡單了,請不要舉這種不但不能加強,反倒削弱您的觀點之力量的例子。-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9月4日 (六) 07:38 (UTC)回复
对,这就是我们的根本区别,我可以理解、接受你们可能不止一个爸爸,还可能有养父义父教父,可能可以辞别人的工或辞过去未来的工,只不过我们这种地方有种用法叫“默认”情况,我们讲“他和爸爸去吃饭”,那就是他和唯一的那个亲生爸爸去吃饭,我们这里的人又比较小众,没有亲生爸爸可能不止一个的问题,和养父义父教父吃饭才需要特别说明。我们讲辞工那默认就是辞当时的工,辞自己的工,讲看电视默认就是看电视节目,可能对于你们来说不可思议,但反过来你们的澄清在我们看来也不可思议。--7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0:52 (UTC)回复
結果您還是沒有回答「陳中維的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平珩的爸爸妈妈一共有几个孩子?」這兩個問題。另外,我們也默認看電視就是看電視節目,但默認僅僅是默認而已,中華民國《民法》還默認一個男人的妻子於其婚姻存續期間所生的子女的生父就是這個男人呢!這在大部分情況下的確是事實,但....。閣下要談「電視」就只談電視好了,不要拿父母子女當旁證,因為父母子女的「不確定性」更大;還是說「一個人一輩子只能結一次婚」、「一個人不會與配偶以外的異性性交」、「一個人不會有婚前性行為」、「親生爸爸的妻子就是親生媽媽」也是可以默認的?-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9月4日 (六) 12:36 (UTC)回复
忘了說,閣下如果已婚的話,難道您從不稱呼您的岳父為「爸」嗎?-游蛇脫殼/克勞 2021年9月4日 (六) 12:44 (UTC)回复
我觉得已经说明两地语言观点的差异,不明白某些人的父母到底有几个孩子又何以会影响,某个人父母无论有多少个孩子,在默认语境下都没有“不包括某个人在内”的道理,但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所谓“精确”。如果要考虑周到、精确,那不要说电视会不会“不仅是电视节目”,就算介绍父母可能在“这是我爸”后面还会加上“他现在是女的”,因为有变性嘛。这个人如此说我可以理解,因为他是特例,他讲话就是会特别一点,但如果他反过来要求说所有人说话都应该如此,在“这是我爸”后面加上“他现在是(男?女?其他?)的”,那这个人我感觉就和现在的提议一样。默认语境下说和爸爸吃饭是指什么?“看电视”呢?“XX年美国电视”呢?--7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04:48 (UTC)回复

参考資料

  1. ^ 我不認為只有生父才是爸爸,所以「他和爸爸一起吃飯」固然可以這樣說,但「他和他的一個爸爸一起吃飯」、「他的兩個爸爸在同一間公司工作」在某些情境下也是可能的。
  2. ^ 阿明的妻子的兒子未必是阿明的兒子,好嗎?閣下能想像「妻子對丈夫說:你的兒子聯合我的女兒一起欺負我們的兒子」這種情境嗎?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投票處理完成。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 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

改用“對法輪功的迫害”, 不用“取締”和“鎮壓”

“對法輪功的鎮壓”一再被“取締”更改,並質疑“鎮壓”不准確,我認為應該改為“對法輪功的迫害”。就最近幾次爭議來看,不少人對“鎮壓”不滿意。那麼,我提出使用最準確的“迫害”一詞。原因:

  1. “對法輪功的迫害”基本是一句較固定的短語。法輪功學員都使用,由於他們二十多年在國際社會發信息講真相,並且在聯合國相應機構提出報告等,已經使很多民眾聽聞這一事件詞語。中共迫害法輪功在前,後來又迫害藏人、維族人、網上發帖揭示武漢疫情真相者等,迫害一詞廣被大眾使用,而且自香港一年多來的巨大變化,民主制度被凌遲,很多港人也都知道法輪功被迫害的訴求真實性,以此為例,國際社會對法輪功被迫害接受度日益深廣。
  2. 中共迫害法輪功,早就被聯合國組織認定,因此給予法輪功學員避難保護。歐洲、澳洲也跟美國一樣,接受法輪功學員的庇護申請。這一事實說明,“對法輪功的迫害”是準確的表達,而“鎮壓”一詞不能表明事件的本質,只是政府表面的行為本身。
  3. “迫害”的經過,包含了被取締、鎮壓以及升級後的酷刑等迫害手段。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 2021年7月15日 (四) 23:24 (UTC)--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5日 (四) 23:34 (UTC)回复
  • 不同于取缔和镇压,迫害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指控:譬如,必须有坚实的直接证据来证明法轮功学员确实是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挖去了身上的器官,而不是他们自己或美利坚合众国。只靠推定来指控是不足够的。这种证据的强度,在不武装攻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情况下,是几乎无法得到的。Itcfangye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0:25 (UTC)回复
    我个人觉得最“中立”的还是镇压一词。因为取缔表明被取缔者是非法的、迫害表明被迫害者是无辜的(没有人会说“迫害希特勒”、“迫害法西斯”,对吧?);而镇压一词是纯粹的事实认定,对被镇压者没有要求:不论是共产主义者、纳粹主义者、资本主义者,都可以被镇压。Itcfangye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1:25 (UTC)回复
    (:)回應:阁下对词语解读比较恰当。迫害表明受迫害者是无辜的。的确,法轮功学员因为炼功因为上访因为传播炼功祛病健身等而被扣上罪名抓、打,酷刑逼迫转化,或者送进所谓教育学校或者什么法制基地强制转化,这是不是迫害?按照国际公法,就是迫害。人民有追求健康幸福的权利,信仰、言论自由是受宪法保护的,中共的宪法也有,只是那只是中共骗人的东西,实际从来不兑现。马三家教养院二所,为掩盖转化法轮功,改名称是“马三家思想教育学校”。请网上查看。对待维族不也是一样的手段吗?因此,迫害维吾尔人、迫害法轮功、迫害维权律师,这都是同一的。维基不是政府,不需要担心强烈指控。维基只是依照一种存在的现象在存档。即便 迫害法轮功 是法轮功学员的指控,那么这种情况是已经发生的事实,它就可以成立条目,法轮功学员也根据这个反迫害。综合看一下条目正文,事实的确如此。正因为其反对迫害符合了宪法对人权的保护,才会得到一些政府的支持。这些超出了“镇压”的涵盖。--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6:41 (UTC)回复
这键政……一点都不像本站点所期望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7月16日 (五) 00:48 (UTC)回复
迫害persecution,是有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與國際組織所使用的詞彙。「迫害」包括了酷刑等各種方式,活摘器官只是迫害方式的其中一種;在2006年國際媒體報導活摘器官消息之前,「迫害」一詞就已經被第三方來源與國際組織大量使用了。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1:05 (UTC)回复
關於「取締、鎮壓、迫害」。(1)「取締」並非中立用語,帶有認定非法之意思;全球範圍「取締法輪功」幾乎就是中共一個。維基百科的WP:中立的觀點,是指以第三方可靠來源所發佈的觀點來看。(2)中共不只是「取締」,確實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聯合國、歐盟歐洲議會、美國政府國會、中華民國(台灣)立法院、還有多個國際人權組織的報告指出,包括酷刑、連坐、言論審查、活摘人體器官(最近就有12位聯合國獨立人權專家聯合聲明震驚)等等,這些行為屬於「鎮壓、迫害」;此條目原名是「對法輪功的迫害」。從語言上說,「迫害、鎮壓」多可能包括「取締」,因為當權者鎮壓迫害是以「扣上非法」之名行之;但是「取締」語意內涵,沒有包括到「迫害、鎮壓」。(3)「慎言慎行老法師」稱,鎮壓不會對「和平者」,這是不符史實與現實的說法,大量「被鎮壓」的對象都是和平者。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1:08 (UTC)回复
(?)疑問,樓上DavidHuai1999好,前次討論情況【镇压?取缔?】,跟多年前的討論相比,理據並未經過充分討論,名詞解釋也有疑義,以及許多爭議問題。請參閱【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2:10 (UTC)回复
(:)回應DavidHuai1999: 反对理由应为无效。因为所依据的是已经被质疑的非共识。不符合维基讨论流程的更名共识不是共识。你一直没有针对用户Wetrace的质疑提问做出新的合理的有效解释,只是抓住之前的违规结论做根据,前提就是不合理的,现在的反对也理应无效。 况且,我提出“迫害”一词典理据,你没有针对此提供有效的反驳。--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6:52 (UTC)回复
上次讨论共识明显,符合更名讨论流程,这是基本事实。上方有用户指出:迫害是一个非常强烈的指控,必须有坚实的直接证据来证明,只靠推定来指控是不足够的;取缔表明被取缔者是非法的、迫害表明被迫害者是无辜的。这几句话足以推翻你的全部理由。--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7月18日 (日) 00:19 (UTC)回复
(:)回應:請閣下仔細閱讀我上面對該用戶此問題地回應。我提供的概括事實是依據,不是假設的推定。迫害表明被迫害者無辜,法輪功學員受到的對待正是無辜被迫害。基於中共主掌政權之初制定的《憲法》,基於中國加入了聯合國難民條約國。它必須遵守聯合國的對人權保護的規則。但是事實是相反。-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26日 (一) 06:09 (UTC)回复
(?)疑問@悔晚斋您好,前次討論情況【镇压?取缔?,跟多年前的討論相比,理據並未經過充分討論,名詞解釋也有疑義,以及許多爭議問題,該討論標題與內文都沒有說是「移動更名請求」,請參閱【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在下於該討論串ping通知了您兩次、並到您的用戶頁留言邀請您,期盼您參與討論說明。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7:44 (UTC)回复
(:)回應悔晚齋: 反對應為無效。理由同上反對DavidHuai1999※Talk意見。 悔晚齊在前面的討論中沒有針對質疑進行有效回應,意味無理推翻新質疑。你在此議題之下,請根據我的理據回應,我所提出的三點使用“迫害” 的理據哪一條是不成立的?如果不能否定我的三點理據,那麼你的反對我覺得就是答非所問。你認為,這樣回答問題合理嗎?我不知道你們前次說了什麼,前次的論題跟這次也不一樣。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7:01 (UTC)回复
(!)意見--一個充滿問題、不清不楚的討論,標題沒有更名與主題,竟然中間變成更名,也不符合維基WP:移動請求規範。希望上述蘇州宇文宙武等用戶朋友,能回答一下在下列出的諸多具體問題。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16:01 (UTC)回复
这些定性纯粹是你个人的看法。现实就是共识已经达成,没参与共识的形成是你自己放弃了权利,就像你没参加一个选举出你不喜欢的人的投票一样。W:移动请求并非移动条目所必须,事实上任何老用户都有权力移动任何条目到一个新的名称,而先在客栈进行讨论形成共识后再移动已经属于非常尊重社群的行为,应予以鼓励而非贬低。既然共识已经形成,我的意见都在上次讨论中说了,现在没有义务回答你任何问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7月16日 (五) 16:23 (UTC)回复
(?)疑問-蘇州宇文宙武您好,若您認為所謂更名討論合理。麻煩您具體回應說明,關於在下在【WP: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清楚列出了事件的過程,並提出至少五點問題。請您一一回覆,您的看法如何?舉其中一例反常現象:您對於「慎言慎行老法師」不回應Wetrace5/31、6/1在條目討論頁的更名討論,卻跑到客棧另開討論名為「鎮壓?取締?」(其中也沒有更名請求),卻不通知Wetrace、不在條目及討論頁留言說明。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02:24 (UTC)回复
为什么要通知你啊?你是这条目的“主人”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7月17日 (六) 03:03 (UTC)回复
(:)回應+(?)疑問--蘇州您好,沒有人是條目的主人,(1)所以WP:移動請求才要求在「條目公示」、「條目討論頁」討論。(2)6/2管理員依據方針把條目保護在對法輪功的鎮壓。明明條目討論頁,Wetrace 5/31、6/1都已向「慎言慎行老法師」說明不該更名的理由---但為何「慎言慎行老法師」完全不回應,而在客棧開了討論,標題與訴求卻不清不楚,為什麼完全不通知?也不在條目討論頁留個言,讓關注條目、編輯條目的人知道,客棧正在討論呢?而且客棧討論串並未訴求是更名請求,標題連法輪功、更名都沒寫。麻煩請您清楚看看【WP: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在下清楚列出了事件的過程,並提出至少五點問題疑慮。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03:17 (UTC)回复
我一再强调W:移动请求不是必须,只要是老用户都有权移动任何条目至新的名称,在客栈讨论已属礼貌,达成共识更是既成事实,你为何视而不见?没有任何规定说条目讨论和移动一定要通知谁。请勿顾左右而言他。麻烦你不要再给我留言了行吗?和你这种人多说一句话都嫌多。——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7月17日 (六) 03:28 (UTC)回复
您頻頻在留言,在下基於尊重而回應您。在下對於疑點問題,整理算是清楚;希望您能正視。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12:48 (UTC)回复
(-)強烈反对:涉嫌擾亂。--【和平至上】💬 2021年7月17日 (六) 11:15 (UTC)回复
(?)疑問-和平至上您好,對於明顯有問題的過程,在下整理所提出的多點問題,提出社群公評,怎會是「擾亂」?若您認為連這樣都是「擾亂」。那也許您是不是更該想想:在下整理事實過程中,「慎言慎行老法師」那樣作法,是否會有遊戲維基規則及擾亂的嫌疑呢?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12:48 (UTC)回复
(:)回應-【和平至上】:你的反对应為无效。只是扣帽子打击编辑。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6:20 (UTC)回复
(:)回應 @蘇州宇文宙武老維基友:綜合你以及你所支持一方的觀點邏輯就是:你不知道怨你自己,反正我們幾個人是趁機共識了。因為它通過了就合理!不合理也是合理,也得執行。現在你們提意見晚了。老用戶有特權不按照新用戶規定出牌,老用戶可以不在討論頁回應、也不必請求,可以直接到客棧討論,而且在討論時也不用寫明討論話題。我的反對意見是:
  1. 即使“老用戶有權移動條目”,但老用戶更應懂得維基編輯要避免爭議而達成共識的方針。一些非政治類無爭議條目,可能老用戶根據經驗而無需嚴格遵循請求規範。但是,“對法輪功的鎮壓”條目非此類——在此前不久曾發生過移動名稱又被管理員恢復之爭議。你老用戶不在意管理員之裁定,也不在意之前的編輯爭議,不按照維基一般編輯原則在討論頁先請求探討,就跑到客棧說話,而且客棧討論的標題也根本沒有清楚寫明是要移動標題,然後告訴主要該條目質疑的編輯說:我們達成共識了,已經非常尊重社群了。這真是老用戶啊,老用戶就得這樣倚老賣老不遵守新手的約束、玩轉維基管理?
  2. 維基以前不少老用戶那真是令我佩服,那是維護維基原則的主力,比如,對經常混跡於客棧討論、打壓對中共不利條目編輯的用戶黑血姬等,一些資深老用戶實在看不慣其破壞行為,而出手永久封殺,令很多親黑血姬用戶震驚。那也讓我記憶深刻,維基人是什麼樣?那樣的資深用戶才是真愛維基,有那樣的維基人才能阻止中共僱傭軍在維基上的蠶食與破壞。現在,維基條目長久的共識再次被動搖,是由於那些老用戶少見了吧?老用戶不是特權的代名詞吧?老用戶見證過以往的編輯爭議,更應謹慎對待有爭議條目的變動,想出更好的辦法避免可能發生的新爭議,否則,老用戶是不是會變成成在內部破壞的老油條?
  3. 中共僱傭的老間諜老專家老媒體人那真是防不勝防,維基的老用戶誰也不希望被看作五毛或者五元,那麼不得更成為遵守維護維基方針的人嗎?我不相信黑血姬這類用戶會罷手,換個名稱可以繼續做維基,只是經驗更豐富了。目的卻一如既往。當年他也是用人海戰術,喜歡在客棧議題投票。因此,我專門針對投票的有效性進行質疑。──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诗琳童討論貢獻)於2021年7月17日 (六) 18:58 (UTC)加入。回复
  • 法轮功本身自己就存在相关问题,中国政府有权在认定其违法的情况下做出取缔行为 而且取缔一词本身为中性。——尤里的1994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7:27 (UTC)回复
    (:)回應:法輪功有沒有問題似乎與編輯沒關係。在條目正文中,有證據顯示其相關事件過程。中國或者中共政府進行取締,自然會找出理由。取締一詞前提是認為其非法才取締,合法還能取締嗎?問題在於對氣功的取締依據符合憲法嗎?再說取締當初是針對組織,我記得是說北京那個法輪功大法學會沒有註冊在氣功單位之下。但是法輪功一方說定義法輪功有組織是扣帽子為迫害找藉口,因為法輪功群眾沒有花名冊沒有會費沒有儀式,跟其他的一般群眾氣功練習沒有區別。至於誰服務別人,提供錄音機,或者教功,那也是大家有那個熱心腸自發去做。因此說法輪功群體是別有用心的政治組織顯然不合適。煉法輪功的人,很多病好了,這也有證據,如果效果不好,不會有那麼多人煉,也不像中國打疫苗還要給優惠或者強制,他有什麼能力強制呢?當時中國的氣功門派非常多,大家都是覺得誰好就去練。
    中國政府為了打壓法輪功,造出1400例在媒體說法輪功害人,煉功病好了的,不能說真話,說就打壓。是不是這樣?你知道中國的宣傳是什麼樣的。同時給予金錢獎勵抓捕法輪功學員,轉化他們,讓他們罵揭批法輪功。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壓迫,法輪功學員講真相就是這麼來的。然後,就是中國用政府的全部財力支持經濟法律手段等等,要扼殺敢於不服從中共調調的煉功人,以及維權律師等,酷刑等等就很正常了。
    別說法輪功,看看那些計劃生育的受害者,今天說一胎,你二胎不僅罰款,公職沒有,甚至牽制墮胎,導致母嬰都死的,難道有誰被追究責任嗎?沒有,反而是封殺新聞報導。如果不是這樣,哪來的陳光誠因為維權而被迫害逃美?現在要開放三胎,但是如果誰懷上三胎,要生也是面臨一胎的危險,因為政策還沒有變。如果認為一個政權可以任意決定生命的生與死,可以決定人的思想,可以控制人的嘴巴,那人是不是就跟畜生產不多。只要這個國家政權說他的做法合理,就合理,法律是他家的,自然他就合法了?這大概就是槍桿子裡出政權的思維,強盜也是這樣想的,誰拳頭大自然可以稱霸一時,但不等於真理與正道。中共自己用取締,就是因為它佔據政權,有槍桿子確保它想取締誰就取締,定誰不合法就是不合法。權力沒有監督和製約,這是普世價值所反對的,其不具有合法性,不可採用。--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20:23 (UTC)回复
    @诗琳童最后一次回应及最后一次警告该用户,你及你的阵营游戏维基规则,霸占flg相关条目所有权已非一日,wetrace和你是其中翘楚,只不过你二人策略不同,wetrace善于断章取义,曲解他人意思为己用,而你更喜欢打直球。这次条目移动正本清源证明,以及我要告诉你的意思是,你们这种行为应该结束了!维基不是你们flg支持者宣示政治立场的平台!你在留言中反复污蔑反对你们的人为“中共的雇佣军”“间谍”等,已构成人身攻击和诽谤。鉴于你是维基的老人,此属明知故犯,所以我只最后警告你一次。要是再次出现此类字眼,那就VIP见吧,其他的我对你们没什么好说的。要想battle,可以啊,看在维基谁占上风,打再多的字吼声再响是没用的,要看社群的评判,而你们代表不了社群。——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7月18日 (日) 02:07 (UTC)回复
    @蘇州宇文宙武:兄弟你的政治立场已经在你的页面显示清楚,但我认为维基海纳百川,并无对你不敬,尽管你我观点经常相左。我虽然提及中共雇佣者等,为了避免误伤编辑,我也是有加以说明是由中共的手段而来,我想维基编辑不希望有此破坏维基之事,维护维基的正常流程可有效保护维基原则。也是提醒编辑谨慎对待流程,避免被误解。你说我反复污蔑反对我的人,这我可觉得冤枉了。我质疑的如果是我主观的跟维基无干的东西,欢迎你或者你们(你不愿意用“你们"这个词,因为我不认定你跟谁是一伙,也不认为这个词符合维基善意推定原则。这里只是根据你对我使用“你们”一词的对等)马上指出来。如果我说的是关涉维基方针,那谁反对也是反对那个方针的理解,不是反对我。一旦我认为谁的反对给出合规的解答,我自然认同。望你不要因为与我观点相对就给自己对号。我也正式表明,我从来都认为你是对维基有贡献的正常编辑。观点不同很正常,问题在于如何对维基方针尽量形成良性共识。我担心的是正如你所表露出来的,我这样的小编被你这样的资深者瞧不起,从而忽视了耐心地解答我的问题,你看重的可能是老用户的观点。我的立场只有一个:寻求真实,我认为维基所有条目的基础就是务求贴近真实。你对我警告很感谢,尽管我不懂你的警告是否符合维基方针,我也相信你的确有实力在维基跺一下脚都会震一震。我从来没想跟谁斗!不过有点据理力争的个性。如果我生活在胡亥时期,一定会被赵高杀掉。所幸维基是个比较光明的地方,大多数人都追求正面形象,跟我没大计较,我也才成了老人儿,实则在编辑上一直处于停止不前的状态,对很多方针都在摸索,希望能确切认知。希望社群观众多多帮助指点错误!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8日 (日) 06:54 (UTC)回复
(!)意見--@蘇州宇文宙武您好,
  1. @詩琳童沒有點名誰、沒有點名哪個人。詩琳童的意思,應是嚴謹對待維基規則與程序,才能更好因應「五毛網軍、網路評論員」,盡量保護好維基百科的自由環境。------詩琳童上述的說法,被您自行解讀是「构成人身攻击和诽谤」,但她沒有點名任何人。
  2. 那麼,(?)疑問--蘇州宇文宙武您在上面,接連[1][2][3]對著在下「直接明確指涉、貶損」『貴組織』、『承認非法』、『你們被取締』(指Wetrace等人)、「其他都是废话」,是不是明確人身攻擊呢?依照您的邏輯,編輯中共條目,一定都是共產黨員了?(1)希望您留意WP:文明、WP:不要人身攻擊,您的言詞在貶低其他用戶,稱他人說的都是「廢話」。(2)您所謂「貴組織」、「非法」的說法。您多年來持續給條目編輯者貼標籤。在下今日也已一再提醒您[4],不該給不同意見用戶貼標籤,這樣一來不當、且孤立用戶,二來使用戶面臨政治等風險騷擾的問題,您持續為之;在下請您收回這樣的標籤言詞,但您不理會。---您過去、今天會一再這樣對待在下,明天有可能如此對待其他人。:::::##請您留意最近新聞報導中國編輯稱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WP:不要人身攻擊--威脅甚或付諸行動以蓄意致使其他維基編者受到政府、其僱主或任何其他人作出政治、宗教或其他迫害。如有違此規,一經發現,可能即時受到管理員封鎖一段長時間。】
  3. 另外,您所謂的「霸佔條目」指控不實,這有沒有涉及人身攻擊貶損用戶呢?人人都能編輯條目,您也曾有編輯這些條目,當遇到不同看法時,就是依據WP:共識方針討論。沒有人能「霸佔條目」。您所指控與事實不符,您過去編輯「中共眼中敏感條目」時,在下經常在條目討論頁提出理據、方針主動溝通說明,但您多次不回應,或含糊不具體回答。請您比對WP:共識方針,為何會稱相對一方是「霸佔條目」呢?
  4. 蘇州宇文宙武,您指控在下「遊戲維基規則」,請您拿出具體例子。那麼,請您先回答在下【WP: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提出的多個問題。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8日 (日) 15:48 (UTC)回复
  • 路过插句嘴:(!)強烈抗议使用对法轮功的取缔!!!!!!!取缔动词!!!是动词!!!是动词!!!明明取缔法轮功五个字就能说明白的东西,为什么要用“对+法轮功+的+取缔”这种奇怪的语法!!! ——羊羊 [ 留言 贡献 维猫报 古典音乐专题 ] 2021年7月18日 (日) 13:25 (UTC)回复
    • 取り締まり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7月18日 (日) 15:36 (UTC)回复
      本人的意見,複製粘貼自討論區:
      (+)支持 將“對法輪功的取締”更改為“對法輪功的迫害”:
      1.關注度處理;如果在谷歌上搜索“對法輪功的取締”有四十七萬筆資料,且大多數為中共官媒及對法輪功這一組織的鎮壓行爲之用語;如“取締邪教組織法輪功”等主觀定性。而如果搜索“對法輪功的鎮壓”則有一百一十三萬筆資料,以此可證明原本之“鎮壓”就比現階段所謂“取締”獲得更廣汎之運用。最後,如果搜索“對法輪功的迫害”更有三百六十八萬筆資料。据本站NPOV指出;“通常来说,条目不应给予少数观点与更受欢迎的观点同样多的描述”因此,“取締”相較於“鎮壓”及“迫害”本身就屬於少數觀點,使用“取締”取代“迫害”及“鎮壓”則顯然違反這類共識及方針指引。“對法輪功的取締”充其量也只是“重要少數觀點”,支持這一稱呼者可在條目中稱此爲中共官方之定性,但不可直接使用條目名稱。
      2.鑒於包括聯合國在内的組織認定此為“迫害”,也因聯合國組織為世界各民族或多元國家參加之國際聯盟,由其在人權及宗教方面之專家所作出評斷及結論當然具有相當之權威及普世性。故使用“對法輪功的迫害”甚至使用“中國共產黨政府對法輪功的迫害”乃是最爲準確之敘述。
      3.表示認同,無論是“取締”還是“鎮壓”在這件事的定性上,均是“中共政府對其迫害之不同立場的概念子集”,故直接使用迫害一詞,合情合理。
      此外,對於@DavidHuai1999@和平至上@悔晚斋等對他人訴諸人身、不提供詳細例證以及拒絕就事論事等涉擾亂討論之言論,我建議各位直接忽略,不納入共識之考量。--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11:29 (UTC)回复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19日 (一) 12:37 (UTC)回复
    (:)回應@羊羊:早就看到阁下的似情绪化反对。因为此种反对很容易看到为维护而维护观点,不需要我去反驳,加之下面已经有更清晰有理据的回应,因此,我当时没有回应。今天忽然想到,我是提出论点的人,我如果不说明似乎有点担心被人以为无话说了。那么,我明确回应羊羊阁下,请看清楚我的新请求,我提出了用“迫害”更恰当的理据,如果您要反对,请不要顾左右而言他,需直接针对我的理据有效质疑。现在阁下没有如此做,那么什么抗议都属无效。阁下针对“取缔***”还是“对×××取缔”的语法有不同看法,那跟我的话题无关,可去相应的话题下有理据的讨论。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8月5日 (四) 15:20 (UTC)回复
    • (?)異議:甚麼時候就變成「包括聯合國在內的組織認定此為迫害」了?請問資料來源?請注意,如果你是說「聯合國認定為迫害」,請給出聯合國大會、其下轄委員會或國際法庭的決議案或判決書編號,否則就不要混淆視聽!--【和平至上】💬 2021年7月21日 (三) 19:42 (UTC
(:)回應【和平至上】:提醒你多了解一點聯合國組織認定迫害的嘗試好吧。中共對新疆維吾爾的迫害、對地下教會的迫害;北朝鮮受金正恩迫害的人,等等,他們哪一個是你說的那樣有什麼國際法庭決議案?聯合國對於難民的接受是因為其符合其定義的總原則,即政治迫害、宗教信仰自由被迫害等。法輪功學員不是因為犯罪而是因為信仰、講真話以及維護健康權等人權被非法拘禁、判刑、酷刑等等,這就是迫害。因此,聯合國審核與接受受害者為難民並給以安置。同理,過去對參與六四的學生、現在對西藏遭受打壓的僧人和民眾同樣視為被中共迫害,不需要什麼決議啊? 請你針對我所提出的應該使用“迫害”的這些理由回答問題,聯合國與世界多數民主國家的組織如果不認定中共迫害法輪功,那麼接受其為難民的理據是什麼?取締一詞根本無法適用。

“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的理由更說明“迫害”廣為被國際社會接受,維基百科應該體現的是少數極權國家的定義,還是多數國際社會的使用情況,這在維基方針上難道不是很清楚嗎?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26日 (一) 05:59 (UTC)回复

所以這就只是你的解讀,對嗎?根本就沒有認定為「迫害」,對嗎?既然是這樣,你就不要再混淆視聽!連維基百科的基本是要可靠來源而不是個人解讀也不懂嗎?當一個人以「聯合國認定為迫害」作為例舉,那麼請給出證明,而不是自行解釋。請你指出哪一份聯合國審核與接受受害者為難民並給以安置的任何文件指出這是對法輪功的迫害!--【和平至上】💬 2021年7月26日 (一) 19:12 (UTC)回复
(:)回應【和平使者】:你用什麼證明聯合國接受難民必須得給一份安置文件指出是對×××的迫害?按照你的觀點,接受法輪功就得給出一份證明法輪功被迫害的證明文件,接受西藏人,就得給出一個藏人被迫害的文件,接受哪一個群體類型的人為難民,就得給出一份指出對其迫害的文件……聯合國所有接受的難民都得有這樣的文件,你的意思就是這樣。你先問問聯合國有沒有像你這樣操作,如果沒有,你就可以宣稱:沒有任何文件證明任何迫害了。你連很多國家政府以及聯合國認定迫害事實而接受難民這一點都可以不顧,自己硬要編出一個什麼文件,這似乎在遊戲規則啊?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27日 (二) 05:55 (UTC)回复
你自己看清楚,他說的是「聯合國認定為迫害」,而不是「聯合國接受難民」,不要混淆視聽。--【和平至上】💬 2021年7月31日 (六) 13:26 (UTC)回复
@和平至上 日安。然而“接受难民”和“认定为迫害”可以划上等号;如果法轮功学员不被联合国组织认定是“迫害”那也不会给以他们难民庇护。就比如假设阁下今日腿部出血,那通常只有受伤才会出血吧?尽管没有确切的医疗诊断报告,基于常识来说,我借此认定阁下腿部受伤是符合常识的。当然,如果您依然坚持腿部出血和“受伤”没有关系,我想那是您需要举证的地方了。借此再次梳理一下这部分的推论和逻辑:
1.部分法轮功学员现在显然受到联合国难民署的庇护
2.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的定义即“受到迫害或武装冲突”;而对于政治庇护者的定义为“寻求远离迫害的人”
3.假设法轮功学员没有被联合国认定为迫害,那么联合国难民署就会拒绝其庇护申请。
4.根据第2点和第3点,法轮功学员只有在“被认定为迫害”的前提下才得到联合国的庇护。
5.因此,法轮功被联合国认定正遭受中国共产党政府的迫害。不知您对这一推论有无异议。——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8月3日 (二) 16:06 (UTC)回复
推論,結果就只是你的推論。--【和平至上】💬 2021年8月6日 (五) 18:09 (UTC)回复
@和平至上 日安。是的,很抱歉这“只是我的推论”,但有的时候这种推论只要基于事实和证据那就是必要的。事实上,我大可直接说这就是“结论”——因这是基于“联合国组织对难民的定义”和“联合国接受法轮功学员难民申请”这两个基本事实。这类结论立于主观,但仍然是客观的:就像我认为“腿部出血”就是因“受伤”这一原因导致。在这种情况下,除非阁下自己能够举证您“腿部出血”和受伤没有关系,否则本人的立论便可成立。因此:
1.鉴于部分法轮功学员目前受联合国庇护,且依目前证据、条文,法轮功学员只有在被认定为“迫害”的前提下的庇护才可被受理。
2.根据举证责任原则,本人的陈述到此为止;如果您否认我基于事实的论点,那么现在请尊贵的您举出证据及联合国相关条文证明“法轮功学员受到联合国庇护”及“受到政治迫害”没有关系,否则本人的“部分法轮功学员因被联合国认定受到“迫害”故而给予其政治庇护”之立论便可成立。此外,这两天忙于钻研麻婆豆腐的做法,未能及时回复还望海涵。——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8月8日 (日) 21:43 (UTC)回复
我沒有證偽你的推論的責任,而是你需要給出直接證明「聯合國認定為迫害」的可靠來源。--【和平至上】💬 2021年8月16日 (一) 19:48 (UTC)回复
@和平至上 本人提出的两项证明分别是“联合国对难民的定义”以及“法轮功学员的庇护被联合国组织受理”等基本事实。如果你需要我再重复一遍,我可以再说“依目前的推论,法轮功学员只有在被联合国认定为‘迫害、武装冲突’之前提才可被接受难民庇护”除非您能找到来源证明这一结论是错误的,如果您和您的同僚找不到且拒绝回答我的问题,那我即刻就关闭讨论以“对法轮功的迫害”结案。--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8月21日 (六) 21:49 (UTC)回复
你這是作WP:原創總結,否則你不會找不到任何直接證明「聯合國認定為迫害」的可靠來源。--【和平至上】💬 2021年8月21日 (六) 22:00 (UTC)回复
(!)意見--@和平至上好,在下這幾天生活忙碌,看到客棧討論,容在下利用小小時間空檔簡述意見切磋,也給@诗琳童參考。另外再找時間回覆客棧區討論。
  1. 法輪功學員確實得到「聯合國難民署」的處理協助、與多國接收。聯合國系統過去20年來持續有許多人權報告關切法輪功人權,包括反酷刑、信仰等議題的特別報告員,直接提過中國遭受酷刑者 66%是法輪功學員,也多次提到活摘器官問題,要求中共說明。在下目前暫沒時間搜尋。
  2. 先把聯合國系統的討論擺一邊。很多重量級的國際人權組織,多使用過「迫害」一詞。在下於上面曾提過:關於「取締、鎮壓、迫害」。(1)「取締」並非中立用語,帶有認定非法之意思;全球範圍「取締法輪功」幾乎就是中共一個。維基百科的WP:中立的觀點,是指以第三方可靠來源所發佈的觀點來看。(2)中共不只是「取締」,確實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聯合國、歐盟歐洲議會、美國政府國會、中華民國(台灣)立法院、還有多個國際人權組織的報告指出,包括酷刑、連坐、言論審查、活摘人體器官(最近就有12位聯合國獨立人權專家聯合聲明震驚)等等,這些行為屬於「鎮壓、迫害」;此條目原名是「對法輪功的迫害」。從語言上說,「迫害、鎮壓」多可能包括「取締」,因為當權者鎮壓迫害是以「扣上非法」之名行之;但是「取締」語意內涵,沒有包括到「迫害、鎮壓」。(3)「慎言慎行老法師」稱,鎮壓不會對「和平者」,這是不符史實與現實的說法,大量「被鎮壓」的對象都是和平者。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28日 (三) 01:59 (UTC)回复
@和平至上@Wetrace@诗琳童:各位日安。感谢各位讨论,我想再补充一下:
目前联合国相关组织并没有通过相关议案直接界定此为“迫害”,但我们仍可通过间接性证据表明联合国及其相关组织已在事实上承认“法轮功受到中共政府之迫害”;根据联合国难民署对难民的界定为“逃离武装冲突或迫害的人。”既然联合国难民署多次受理法轮功學員的政治庇护,从客观上来讲,只能说明难民署已认定他们是受到了“武装冲突或迫害“。至少按照他们现行对“难民”及“寻求庇护者”的定义是这样。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29日 (四) 20:54 (UTC)回复
@DavidHuai1999@和平至上@尤里的1994@悔晚斋 现劳烦反对更名者一方就上述论点作出回应,否则本人按照相关指引视沉默即共识,并将此条目更名为“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法轮功的迫害”。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29日 (四) 21:03 (UTC)回复
(?)疑問-DavidHuai1999您好,(1)「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說的是否有依據,在下暫不評論。不過,在下在上面一一具體提出問題,並請悔晚齋回應,悔晚齋顯然沒有具體說明;在下很期盼 悔晚齋、蘇州宇文宙武等人,可以「就事論事」、具體回應Wetrace所列舉「詳細例證」的整理出的問題。(2)您說的所謂「无法反驳上次讨论共识中引述的词语解释」,明明您所謂的「上次討論」中就有不同解釋,卻沒有獲得有效回應,而「被所謂共識」;其他多位用戶這幾天在客棧,也對「取締」或「鎮壓、迫害」名詞解釋提出許多具有相當質量的有效意見,並且有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權威機構來源使用「(很大量使用)迫害、或鎮壓」,作為意見的事實基礎。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20日 (二) 17:31 (UTC)回复
(?)疑問+(!)意見-此討論串7月30日深夜突然遭一位用戶關閉,但所提理由及事實認知皆有疑問。若對此過程有疑問,請參見在下回應該用戶所提理據[5]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7月30日 (五) 18:35 (UTC)回复

关于本次讨论的性质

我查觉有许多参与讨论者以“扰乱”“游戏”等理由指控Wetrace发起的讨论并不合理。我想在此提出我个人之观点:

1.悔晚斋关闭共识时使用“7日公示期”根据WP:TALKDONTREVERT指出,若有人七日之内提出异议可重启讨论。请注意悔晚斋关闭共识时是7月8日,Wetrace提出异议时是7月15日。因此Wetrace提出异议并非扰乱。
2.此次讨论本质是“迫害”“镇压”“取缔”三词词义之探索,私以为有人提出异议提出证据、逻辑推论证明“取缔”的不合格之处合情合理。现在请各位就事论事,莫要提出“扰乱”等无效例证对他人诉诸人身
3.综上所述其发起讨论具有相当至合理性,本人郑重警告如果共识达成前,任何以无理理据关闭、删除留言及恶意存档者,本人一律会按扰乱及破坏他人留言提报至WP:VIP
以上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30日 (五) 18:37 (UTC)回复
(!)意見-樓上好,對於悔晚斋原討論的性質、實質與程序、疑義等等,在下Wetrace已於此討論串一開始整理提出,歡迎其他用戶前往了解並指教。在下並未遊戲維基規則、並未擾亂,而是基於維基方針規則與精神所提出。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7月30日 (五) 19:16 (UTC)回复
(+)支持-支持樓主詩琳童提出使用「迫害」一詞。投票不能取代討論。實際上此條目過去長期就是使用「迫害」一詞,是從外文條目翻譯,也有大量第三方可靠來源使用這詞。後來即便暫改為「鎮壓」。不該是使用少數片面觀點「取締」,且詞義上「取締」無法包括中共所行。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8月27日 (五) 00:52 (UTC)回复
關於「取締」用法,不符合國際多數觀點。之前被更名「取締」並未經過有效程序,且疑點重重。期望社群關注,在下也好奇類似爭議的更名等作法,是否也發生在其他條目?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9月3日 (五) 09:03 (UTC)回复
(+)支持楼主以及维基忠实反对者用户给出的充分意见,鉴于大多数第三方可靠来源使用迫害一词,在下赞成使用对法轮功的迫害作为条目名。稀有石头 2021年9月9日 (四) 19:35 (UTC)回复

關於取締法輪功,不如再投票?

我看到上一次投票根本沒ping過一些活躍於此條目的人,以致根本有很多人根本miss了此次投票, 故想在這ping主要編者,看看悔等人是不是真的取得共識。 @ 诗琳童 @ 慎言慎行老法师 @ Wetrace @ Googol19980904 (根據頁面資訊)也ping活躍於討論的 @ 悔晚齋 @ 和平至上

支持 迫害

(+)支持使用迫害。投票不能代替讨论,但这可证明所谓“共识”不被人承认。至于理由我已说过:NPOV及常用名处理。至于所谓名从主人更是荒谬和无稽之谈,若按这个标准,要不把“伊斯兰国对他国犯下的多起恐怖袭击”更改为“XX圣战”如何?在受指控者所作行为有争议时,你就绝不该采用受指控者的口吻以描述。否则就是违反NPOV。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2021年7月30日 (五) 06:30 (UTC)回复

(+)支持使用“中共对法轮功的迫害”为条目标题!DreamerBlue上面的观点,恰恰说明“取缔”不中立!!!维基百科不为哪个政府包括中共政治立场服务。法轮功在世界很多国家合法存在,并且很多国家接受法轮功以宗教迫害申请的难民。因此,明显属于中国特色的“取缔法轮功”,不适用于维基条目的大标题。 在条目的正文中,描述中共最初官宣内容时,根据事件发展,已经使用了中共当时文件的取缔表述。其后,中共对法轮功二十年来的镇压与迫害理据充分。进一步说明,使用取缔法轮功作为条目大标题用词以偏概全的极端不准确.本来这个议题只是探讨提再投票。怎么被人变成投票了呢?我也只是采用这种方式以显示我的观点态度而已。———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8月12日 (四) 00:40 (UTC)回复

(+)支持。名從主人?納粹德國屠殺猶太人,主人是納粹德國,從主人叫偉大種族潔淨好了。非裔被奴役、殘忍殺害,主人就是奴隸主,所以從主人叫正義審判、懲戒。取締、鎮壓、屠殺、恐襲、奴役這些是事實,不是名稱。維基百科中立,就是以事實,de facto 爲重。兩岸三地的問題也是如此。命名從主人,祇是慣例,不是原則。當然是中立性爲重,事實爲重。既然聯合國都認定爲迫害,否認迫害這一事實,才是違背維基百科中立原則,「論述以部分區域為主」不「具有普世通用的觀點」。 — XComhghall talk 2021年8月25日 (三) 16:05 (UTC)回复

(+)支持-就事論事,支持使用「迫害」一詞。投票不能代替討論。此條目過去長期就是使用「迫害」,是從外文條目翻譯。後來即便暫改為「鎮壓」。不該是使用少數片面觀點「取締」,且詞義上「取締」無法包括中共所行。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8月27日 (五) 00:47 (UTC)回复

(-)反对。理由在意见区。和平建国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9:14 (UTC)回复

支持 取締

(?)疑問--Fxqf您好,(1)誰應是「名從主人」的「主人」?(2)維基不以中共觀點為中心,中共稱「取締」,除了「取締」本身的法律基礎有嚴重爭議之外;法輪功在世界各國都是合法。(3)條目以前是對法輪功的迫害,幾年前被用對法輪功的鎮壓,最近則是經過一場「不寫更名、主題」、程序與實質都有明顯疑慮的討論,而被改為「對法輪功的取締」,詳情與過程的多個問題列舉,請見客棧討論【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20日 (二) 17:24 (UTC)回复
(:)回應:我投什么票,不需要你来教我。--Fxqf留言2021年8月4日 (三) 11:59 (UTC)回复
(:)回應+(?)疑問-DavidHuai1999您好,(1)請留意地域中心的問題。依據方針,「投票不能取代討論」,使用「取締」一詞明顯有許多有效的反對意見。(2)在下並不是您所說的「少数用户提出的所谓异议」,法輪功在全世界普遍合法,中國共產黨所謂「取締」不僅被認為違反PRC憲法、違反國際人權法。(2)如在下前面所述,您所稱的「明顯的共識」,是一場「不寫更名、主題」、程序與實質都有明顯疑慮的討論,被改為「對法輪功的取締」之詳情與過程的多個問題列舉,請見客棧討論【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在下前面也已幾次回應您,建議也歡迎您具體回應這些問題點。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8月4日 (三) 03:44 (UTC)回复
  1. “明顯有許多有效的反對意見”:把极少数说成“许多”,不符合实际。
  2. 没有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完全一致,有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是尚未受到严重影响而暂未禁止。“被認為違反”仅仅是部分支持法轮功人士的观点,不符合WP:ASF,况且他们也不享有中国法律解释权。
  3. 方针指引没有强制要求更名讨论章节标题使用统一格式,重点在于讨论的内容。上次讨论的内容很明显反映出,该讨论为更名讨论,并且条目更名有充分的理据和共识支持。
--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8月4日 (三) 04:09 (UTC)回复
(:)回應--DavidHuai1999您好,「意見論點」不是看人數,否則就成為「投票與人海戰術」了,在幾個討論串中確實有許多有效的反對意見;包括在您稱的所謂「明顯的共識」中也有有效的反對意見沒有得到回應。舉個對照例子,中國共產黨歷史上至今,把許多常識與真相,說成是「極少數一撮」。
  1. 您稱「没有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完全一致,有些国家和地区可能是尚未受到严重影响而暂未禁止」,這完全就是您個人的以為了。您既然能翻牆,可以查詢大量權威國際人權組織報告、聯合國人權報告員的報告。中國共產黨鎮壓迫害法輪功都已經20幾年了,中共在國內外不斷攻擊法輪功;法輪功在世界仍普遍合法,上百個國家都有人在學,20年時間各國政府都不會調查?Google報導,法輪功獲得幾千項褒獎,美國、歐洲議會、中華民國 台灣、比利時、捷克、澳洲...等等不少國會通過決議案支持或聲援。
  2. 關於您所稱「明顯的共識」的討論的諸多爭議,您只是不斷表述維護的立場,仍然沒有依據方針及這個案情況具體回答,在下為此感到可惜。----在之前三退(退出共產黨組織運動)條目被離奇的 存廢討論[6],請參閱討論串【(續)关于“三退”条目。「小作品化」成為「無理由變相刪除條目」的漏洞?】、【用戶以小作品為由刪除3萬多字元】,DavidHuai1999您當時也只是不斷維護那不符合方針及精神的「存廢討論」而沒有具體回應爭議點。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8月4日 (三) 04:48 (UTC)回复
Wetrace上述言论,第一点是纯粹宣泄政治言论,第二点已经被多名用户多次反驳,均属于无效论证。--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8月4日 (三) 06:23 (UTC)回复
你所言政治观点的宣泄是什么?我只看见陈述了一个事实证据,而且是针对阁下的观点而来的回应啊。是不是有句子多了就被视为宣泄的规定?第二点所谓被“已经被多名用户多次反驳”,我也是困惑,他们的反驳主要也是跟你一样,不断表达维护的立场,而非针对提出的合理流程问题回应。尤其是,我非常不解的是,为什么要不在页面讨论区提出修改意见,而是不提示就跑到客栈去,并未通知我这样的参与者,并且在话题上模糊语言,完全看不出是要移动栏目的标题?客栈的条目讨论,并非都是有话题就投票共识吧,不是也有探讨意见的吗?。是强词夺理的回应,还是合理面对过失的回应,社群都能看到。我忽然想起中国老百姓常说的一句话“小胳膊拧不过大腿”,那真是无奈啊。但愿只是台湾人爱用的“鸡同鸭讲话”,总有一天,鸡鸭有望互相理解。-------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8月6日 (五) 00:29 (UTC)回复
  1. “我只看见陈述了一个事实证据,而且是针对阁下的观点而来的回应啊”:典型的WP:TRUE谬误。
  2. “而非针对提出的合理流程问题回应”:这句话与事实不符,多名用户已经指出流程合理。
--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8月6日 (五) 02:42 (UTC)回复
(?)疑問--DavidHuai1999您只是持續重申「立場」,希望您能補上的是,請您針對【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所列諸多疑點問題,依據方針、結合過程事實來具體論述回應。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8月6日 (五) 02:57 (UTC)回复
没兴趣回应离题且已被多次反驳之无效论证。还有,此章节是支持“取缔”者发表看法的地方,你既然不支持就不应该在这里冗长辩论,以免影响其他用户正常发表看法。--DavidHuai1999Talk 2021年8月6日 (五) 03:12 (UTC)回复

支持 鎮壓

  • 倾向于镇压。原因:
  1. 镇压对被镇压目标的性质没有任何要求,不论是否反反人类的组织都可以被镇压。
  2. 取缔要求被取缔目标必须在被取缔国和美国都是非法的,但FLG没有在美国被宣布非法。
  3. 迫害要求被迫害目标不能有非法性质,但FLG在中国是被宣布非法的。
以上。Itcfangye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00:24 (UTC)回复
取締要求被取締目標必須在被取締國和美國都是非法的[來源請求]--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8月23日 (一) 10:25 (UTC)回复

意见区

--Iridium(IX)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6:46 (UTC)回复

(!)意見-條目更名移動,(1)應依照WP:移動請求,透過條目頁啟動討論;若要在客棧啟動討論,請在條目討論頁開啟說明指引過來。(2)條目更名討論,是討論、理據、第三方來源等依據,依據方針在過程中尋求共識,不是透過投票、人數。因此,更名移動請求的討論,需要清楚的說明。5/31客棧所開啟討論【镇压?取缔?】,跟多年前的討論相比,理據並未經過充分討論,名詞解釋也有疑義,以及許多爭議問題。請參閱【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7:40 (UTC)回复
不過悔並沒直接回應,總不能一直再等 Iridium(IX)留言2021年7月16日 (五) 08:25 (UTC)回复
@SIridiuM28,提供您參考。在下有ping邀請此討論轉折的當事人之一User:悔晚斋在上面討論回應,無回應,也去悔晚斋個人討論頁邀請[9];悔晚斋在下面留言說「看都不看」[10];並且悔晚斋舉報聲稱Wetrace這是騷擾與破壞[11]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6日 (五) 08:34 (UTC)回复
  • ①共识讨论的目标,是形成对条目内容的一致意见。主编对条目内容十分熟悉,而这份熟悉使得他们在相关的讨论中成为优质意见的便利来源。并不是几个人的共识不是共识,而有条目主编可以使得这份共识更加可信且贴合实际情况。但这一好处并不足以为这件事重新投票,在主编的讨论页通知、讨论便可。②独立于讨论之外的,“Wetrace可是经常混迹于客栈的,他说没看到谁信啊?”一句有明显的错误。其一,“常混迹于客栈”并无实际来源,而且即使以前活跃,以后也不一定活跃,也不一定每周活跃。其二,既然该编者已经表达意见,基于假定善意与其活动历史,应当信任;如果您是笔误,想说“说他没看到”,也就是要表达“他一定看到了”,这一命题的错误原因见其一。——落花有意12138 回复请ping我 2021年7月22日 (四) 13:57 (UTC)回复
(?)疑問-蘇州宇文宙武您好,若您認為所謂更名討論合理。麻煩您回應說明,關於在下在【WP:互助客栈/条目探讨#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_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清楚列出了事件的過程,並提出至少五點問題。請您一一回覆,您的看法如何?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02:20 (UTC)回复
(?)疑問-Davidhuai1999您好,既然您認為「共識顯而易見」,也請您一一具體回答上述至少五點問題。Wetrace歡迎參與人權專題 2021年7月17日 (六) 03:02 (UTC)回复
開那麼多章節是想怎樣?--【和平至上】💬 2021年7月17日 (六) 11:14 (UTC)回复
此章節與我所提出的議題不同。我不知道這個討論是在徵求更多的意見嗎?當然,這個話題,與之前Wetrace提出的不符合更名流程問題似乎不同,請有針對性的具體回答質疑。他的議題與我想用“迫害”一詞也不同。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17日 (六) 19:29 (UTC)回复
是的,這裡重點是要指出他們上面聲稱‘移動條目至取締法輪功’是因為有共識支持是錯的。 Iridium(IX)留言2021年7月18日 (日) 03:12 (UTC)回复
(?)疑問+(!)意見-此討論串7月30日深夜突然遭一位用戶關閉,但所提理由及事實認知皆有疑問。若對此過程有疑問,請參見在下回應該用戶所提理據[12]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7月30日 (五) 18:40 (UTC)回复

(!)意見:镇压、取缔、迫害均带有明显政治倾向,对NPOV而言以上均有所“问题”,进而提出建议改为“通过行政手段等要求、迫使其停止活动”。因迫使仅代表“施加压力”,而不带有政治倾向。请诸位参考。CHNAQW戳我进入讨论页!o(*^▽^*)o~2021年8月4日 (三) 15:23 (UTC)回复

@CHNAQW您好,鎮壓其實是非常「中性」的用詞了。「迫害」,依據國際主流媒體與國際組織報告,在下認為是「事實」。至於「取締」真是中共自己少數觀點。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9月3日 (五) 08:49 (UTC)回复
(!)意見:在正反兩方意見尖銳對立,基本沒有調和可能性的情況下,確實應該設法,採取沒有明顯褒貶意味的遣詞。
就事論事,其實「取締」詞義上的確是中性的,【小爾雅】締,閉也,打結的意思。取締其實就是shut down的意思,當然再現代漢語的語義下,多數指的是政府對民間的官方行為,而且稍許偏正當一邊,難怪有人不舒服。「鎮壓」作為純粹行為上的描述,也是中性的,但是在大陸,法輪功有激烈反抗行為的其實是極少數,用在這裡名不符實,我知道這個會有人反對,但是大多數人就是政府不允許了,那也就算了,這樣的態度。「迫害」是目的上的判斷言辭,這個就純粹看個人對事情情感上的偏向了,基本可以排除這個用語。
個人建議改成「政府採取行動,使其停止活動」,更加中立一點。「行政手段」有點太具體,政府可以採取的也不止可以是行政手段,用「行動」沒有任何褒貶意味。「迫使」也是有褒貶意味的,用「使其停止活動」或者「使得其停止活動」可以避免這個問題。--Bluewhalie留言2021年9月12日 (日) 08:49 (UTC)回复
(+)支持,只有这个能防止继续吵下去了。--From RavenclawOIer with love Talk with me! 2021年9月14日 (二) 01:13 (UTC)回复

(!)意見:取缔是中性用词。一般指通过法律或行政命令禁止某些社会组织、营业单位、商贩摊点等等。如遇到反抗,则用镇压比较合适。没有反抗则不用镇压。而迫害多指针对“无辜”的对象进行加害的行为。我不认为法轮功是“无辜”的。和平建国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9:08 (UTC)回复

(!)意見:同意取缔是中性用词,但納粹大屠殺也並不會用納粹對猶太人的取締。我對法輪功不大了解,但如果有足夠證據支持,我認為使用[[迫害]並無不可],至於鎮壓個人覺得也算中立,但語義上通常比較像是對有實際,動態(甚至武裝)的反抗而言,就我的了解並不太適合。Musica.violiruiciane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21:34 (UTC)回复

(:)回應:词性是否为中性词,在汉语中并非完全固定,会考虑语境以及背景。模糊性是汉语的一个特点。词性色彩中的中立性或者褒贬,应该以事实真实性为依据,词语在使用的内涵和外延上也有是否适度的问题。尤其是在比较复杂的政治问题上更要谨慎。按照事实真实原则,取缔、镇压与迫害都可视为中立性,就看哪一个符合整体内容传达的核心。在对法轮功迫害 条目中,取缔是中共当初开始迫害法轮功时,指称法轮功佛学会为非法组织而是用取缔一词。法轮功实质是一种群众修习的功法,无法使用取缔去搭配用词。中共的行动是设立罪名实施铲除法轮功的政治运动,因此,当所谓的组织被取締不存在了,群众仍然自发练习功法时,中共开始以其思想言論和煉功动作为罪行,肆意绑架,洗脑,关押、酷刑逼迫转化,这一切按照共同的普世价值来看,就是践踏人权的迫害。那么取缔就成了中共迫害法轮功运动中的开端部分。因此,条目大标题使用取缔一词,就不是中立,而是使用了中共迫害法轮功的极不中立的政治打压立场,并且与条目内容的迫害事实不相符合,即标题无法概括内容。坚持使用“取缔”一词的骨干,一方面诡辩取缔比迫害和镇压中立,不偏向中共立场,另一方面又以中共谎言灌输的对法轮功明显仇视与歧视态度在社群公开表态,认为中共取缔打压法轮功正确。也就是他们立场先定,而后去维护立场编写条目用词,这难道不是背离维基中立性吗?---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00:01 (UTC)回复

你们吵得有点“远”啊

我看你们在这儿吵程序吵了这么多天了,实在看不下去了。

  1. 你们这么个吵法,我看什么结果也吵不出来啊。
  2. 即使吵出结果了,不还是得讨论实质问题吗?那干嘛不直接讨论实质问题呢?
  3. 对以前的共识不满意,认为自己有更合理的理由,再开讨论移动不就行了么?共识又不是不能改。

所以我的建议就是,直接再开移动讨论,把你们认为更合理的理由摆出来不就行了吗? -- 铁塔留言2021年7月26日 (一) 11:22 (UTC)回复

閣下有注意到此前的兩個議題討論嗎?一是@Wetrace 指出前次移動所謂共識是非共識,並提出合理理由,那麼如果對方非共識流程成立,管理員是不是應該移動回到所謂共識之前狀態。二是,鄙人已經開了一個移動討論,提出“迫害”法輪功才是最符合事實的用詞,原共識方沒有有效的針對性反駁,多數只是強調共識,而不是針對我的“迫害”理據回复。我認為其反對無效。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7月27日 (二) 06:07 (UTC)回复
维基好像并没有方针说,达成共识需要包括哪些特定的人,所以很难论证说流程非法。如果您提出了新的、合理的、有力的理由,而对方又无法反驳,那我认为您是占理的。--铁塔留言2021年7月27日 (二) 16:21 (UTC)回复
@铁塔您好,之前的諸多問題點需要綜合考量,在下幾點整理看法,還請您參見【未達共識的更名移動 不符維基規定的更名共識討論流程】指教。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7月30日 (五) 18:40 (UTC)回复
我只是提个建议。我是觉得,没有规定的东西,吵也吵不出什么来。(除了吵出个新规定来,但是也不能溯及既往。)不如直接讨论再改名的事。另外,“铁塔”只是我的昵称,我的 ID 是 Ma3r,所以,似乎您是 ping 到了别人……--铁塔留言2021年7月31日 (六) 05:24 (UTC)回复
(:)回應Ma3r铁塔:再改名的讨论早就存在了,可能是因为这次讨论中间加入了另外的话题,整体看起来实在太长,衔接在一起,以至于我提出的讨论再改名的话题也被你忽略了。我提出了使用迫害的理据,反对者并没有针对我的理据给出合理有效的回应,而多是回避,一味强调之前被质疑程序流程不合理而达成的所谓共识。他们那个共识跟我提出的新命名严格说是两回事,他们应该且必须针对我的理据提供有效异议。但是没有!!!@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留言) 2021年7月29日 :DavidHuai1999@和平至上@尤里的1994@悔晚斋 现劳烦反对更名者一方就上述论点作出回应,否则本人按照相关指引视沉默即共识,并将此条目更名为“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法轮功的迫害”。对方没有回应,那么就应该视为新共识形成,之后@維基百科最忠誠的反對者 在条目解封之后,将之移动入“中国共产党政府对法轮功的迫害”,并在讨论区加以讨论。但是,仍然被移动回“取缔法轮功”,并被申请保护。此种情况真是令人诧异!支持“取缔”者不顾客栈的新讨论共识,仍坚持原来被质疑的假共识,阻碍条目修正。我热切期盼维基有识而无畏的管理员能公正裁决讨论并指导。--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00:38 (UTC)回复
@诗琳童对,不要管“程序正义”的事了,不然还多个靶子。不过,提醒一下,“中国共产党政府”看起来是个并不存在的概念。--铁塔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07:24 (UTC)回复
@Ma3r:中国共产党政府的使用逻辑早就被中共自证。1949年以前共产党没有掌权的时候,已经包括今天中共媒体讲述近代史事件时,对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的称呼经常是“国民党政府”。那么,现在的大陆一党极权,自然可以称为共产党政府。况且中国原有的政府并没有消亡,它还在台湾存在。一个中国两个不同制度的政府是客观事实,美国承认一个中国,并不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称呼和概念,这在其英文公约中表述很明白。因为,自古以来中国的各个王朝都可以统称为中国。中国的概念不是共产党专有。因此,从事实和逻辑角度,采用中国共产党政府迫害法轮功是最恰当的界定。因为,台湾的民进党或者国民党政府并未迫害法轮功。维基用户不只是中国大陆用户使用,更有广大的海外用户。条目的标题只需与内容相合,未必就得严格照搬国际外交的国名用词。--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5:07 (UTC)回复
俗称的话,只要大家都明白就行;条目名称的话,还是得用正式名称吧?--铁塔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6:01 (UTC)回复
考慮閣下的想法,那麼還是使用“對法輪功的迫害”,免去了名稱黨派的分歧,直奔主題。-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00:03 (UTC)回复
考虑到正式名称,还是使用“取缔法轮功”免去了名称党派的分歧,直奔主题。至于“迫害”,违反WP:NPOVWP:NAME。--DreamerBlue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02:09 (UTC)回复
“取缔”才是违反WP:NPOV和WP:NAME,完全站在中共政治运动立场。“迫害”的經過,包含了被中共声称取締、鎮壓以及升級後的酷刑等迫害手段。请阁下针对我使用迫害的理据有效回应不恰当之处,不要转移焦点,自说自话。中共一贯搞政治运动制造敌人,先扣帽子,然后用超越法律的手段践踏人权加以迫害,从文革、到六四镇压爱国学生,再到镇压迫害没有政治诉求的修炼人群,这是世界的共识!不是中共谎言可以抹杀的,更不是被中共洗脑的人说没有迫害就不存在的。维基是面向世界开放,不是中共的话语权展示地。从联合国到世界大多数非共产极权国家都把法轮功学员视为受迫害群体,这是事实。维基百科如果以中共立场词汇展示条目,就是维基的污点。关注维基的读者也会质疑维基存在被中共渗透的问题,阁下你不在意,可是大多数辛苦贡献维基和喜爱信任维基的用户朋友在意。因此,维基必须坚守维基的立场,那就是以普世价值为基点衡量真伪,编辑条目,才能真正体现维基的客观原则。--維基準天使-诗琳童留言2021年9月11日 (六) 23:03 (UTC)回复
「鎮壓」已經是最中性的用詞了;「迫害」則實際符合事實面,也應是國際上最普遍使用的詞;「取締」是中國共產黨一家的說法。Wetrace歡迎參與WP人權專題 2021年9月12日 (日) 11:53 (UTC)回复

Chembox模板更新

基于之前telegram群组的讨论,template:Chembox可能存在过时参数及前后不统一的格式排版,需要更新。因该模板被数千页面使用,为高风险模板,更新内容在此讨论。同时ping之前议题讨论者@A2569875Ericliu1912Sunny00217以及相关用户@SanmosaNucleus hydro elemonHtmlzycqShamrockwikiedit。--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8月9日 (一) 07:30 (UTC)回复

目前已发现的问题:

  1. 子模板Chembox Related的OtherCompounds不能显示,需要改为OtherCpds才行,建议创建重定向
  2. 子模板Chembox Hazards的FlashPtC、AutoignitionPtC不能显示,需要更新
  3. 子模板Chembox Properties的熔点、沸点参数的温度区间会自动计算加减法,如MeltingPtC参数
  4. 子模板的Chembox Identifiers的CAS号、PubChem号等注释需要统一为带/不带括号的,或者在参数中自动省略输入的括号,显示为带括号的,如二氯乙烯条目,输入带括号的,结果显示了两个括号(()),以及同条目摩尔质量的单位问题
  5. 部分参数缺少,导致文献不能显示,如沙盒的这笔编辑

其它问题如有发现会继续补充。--Leiem留言·签名·维基调查 2021年8月9日 (一) 07:30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讨论结束。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標註運動員的國際賽拉丁字母名

再议2021年1月的无共识讨论----将投票模板更改为图片显示

如题。在讨论之后,我偶然了解到可以通过小工具的方式更改显示内容。因此在网络上找到了一些代码,拼凑出了User:Yining Chen/temp.js。经测试似乎可以使用。由于此前讨论为无共识,因此希望在此了解到是否可能将此功能设为一个默认关闭的小工具?此外,由于本人从未接触过JavaScript,因此希望能在此获得关于源代码以及外观方面的意见。感谢!--Yining Chen留言|签名2021年8月11日 (三) 15:01 (UTC)回复

其实图形化的话,用emoji会比图片要好得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12日 (四) 03:06 (UTC)回复
使用小工具的話,就可以同時兼容多個替換方案,圖片跟emoji都行,如同權限標示小工具。--Xiplus#Talk 2021年8月15日 (日) 09:52 (UTC)回复
可以給這些模板都加上class,你在自己的common.js/css就能改成自己想要的樣子,也不會影響到其他人。--Xiplus#Talk 2021年8月12日 (四) 03:35 (UTC)回复
但是要編輯好幾個模板呢(-- Sunny00217  2021年8月12日 (四) 05:28 (UTC)回复
innerHTML性能很差,特别是直接作用于body。不仅会堵塞页面渲染,还会影响监听事件。--安忆Talk 2021年8月12日 (四) 05:05 (UTC)回复
document.getElementById("vsa3").style.display="inli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vsa2").style.display="none";
document.getElementById("vsa").style.display="none";

----Yining Chen留言|签名2021年9月5日 (日) 15:17 (UTC)回复

Template:DNA

阿富汗变天了

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倒台,塔利班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成立。那么,阿富汗加入过的国际组织(包括但不限于联合国不结盟运动伊斯兰合作组织)还作数吗?--Txkk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4:12 (UTC)回复

阿富汗政权更迭相关话题(如旗帜变更等)也可一并在此讨论。--Txkk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4:18 (UTC)回复

不着急。Fire Ice 2021年8月16日 (一) 14:16 (UTC)回复
不著急。——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16日 (一) 14:17 (UTC)回复
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维基百科不是新闻的堆积场所。不用着急。——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8月16日 (一) 14:24 (UTC)回复
等塔利班整好秩序後應該就會表態參與國際組織情況,所以先觀察數日再說。-- Matt Zhuang表示有事按「此」留言 2021年8月16日 (一) 14:56 (UTC)回复
大家在上面讨论的问题其实与条目阿富汗现今面临的问题密切相关,现今由于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及世界各国对于阿富汗合法政府的认定不同,那么请问条目阿富汗应如何处理,究竟是①把阿富汗现今政权仅仅认定为实控阿富汗全国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重定向至阿富汗,还是②将条目阿富汗作为消歧义页,注明现今阿富汗有两个政府并存,一为主权声索且处于流亡状态的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二为实控阿富汗全国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若采用②方案可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1996年-2001年)移动至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两度实控阿富汗全国的历史合并至同一篇条目。
至于阿富汗国旗使用情况,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旗在Wikimedia Commons维持File:Flag of Taliban.svg原名不变,并以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标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旗在Wikimedia Commons名称应改为“File:Flag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svg”,随后以{{flag|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标示,国旗模板{{AFG}}、{{flag|AFG}}、{{flag|Afghanistan}}(三者本质相同)则暂时搁置不用。若条目阿富汗采用①方案处理,阿富汗现今国旗仅仅认定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旗。若条目阿富汗采用②方案处理,阿富汗现今国旗应同时注明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旗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旗。
至于阿富汗国徽使用情况,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徽在Wikimedia Commons维持File:Arms of the 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svg原名不变,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徽在Wikimedia Commons名称应改为“File:National emblem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svg”。若条目阿富汗采用①方案处理,阿富汗现今国旗仅仅认定为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徽。若条目阿富汗采用②方案处理,阿富汗现今国徽应同时注明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国徽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徽。
至于阿富汗国歌,应注明最近使用的阿富汗国歌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歌,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国歌在Wikimedia Commons名称应改为“File:National Anthem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 (Instrumental).ogg”和“File:National anthem of the Islamic Republic of Afghanistan, performed by the United States Navy Band.wav”,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暂无国歌。
至于阿富汗现今参加的国际组织,一般应认定为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参加的国际组织,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参加的国际组织应根据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相关国际组织双方的共同立场决定,若两者一致同意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是特定国际组织成员,那么如实表述就行了。若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尚未表明自身是特定国际组织成员,或者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表明自身是特定国际组织成员但未获该国际组织认可,那么就不应认定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是该国际组织成员。--Joker Twins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6:40 (UTC)回复
Special:Diff/67164677,蘇州宇文宙武:“阿富汗前政权是否倒台不影响其会籍,联合国会员以联合国官方为准,当前阿富汗条目描述塔利班政权但也不会删除前政权的内容。总之,政权更迭不影响主权,联合国会员看的是主权而非政权。”Joker Twins你认为呢?--Txkk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6:51 (UTC)回复
@Txkk 政权更迭对国际组织成员资格的影响还是看该国前后政权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共同立场,若相关国际组织承认后继政权取代前政权的合法性,那么后继政权就能在该国际组织取代前政权的成员资格,若相关国际组织否认后继政权取代前政权的合法性,那么后继政权就不能在该国际组织取代前政权的成员资格。条目阿富汗和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处理方法我建议还是按我下面说的来做,以避免对阿富汗合法政权自行认定。--Joker Twins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6:58 (UTC)回复
说一下英维和中维当下的情况:⑴英维“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 存档 ](中译: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和“Afghanistan”[ 存档 ]都是独立条目,没有其中一者重定向到另一者;中维则是“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 存档 ]重定向到“阿富汗”。⑵英维“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描述的1996年至2001年和2021年至今的两个塔利班政权,与之绑定的中维条目[ 存档 ]是“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 (1996年-2001年)”。⑶英维编者们正在议论是否拆分“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和“Islamic Emirate of Afghanistan (1996–2001)”。--Txkk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6:42 (UTC)回复
@Txkk 我赞同英语维基百科现今对条目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的做法,中文维基百科应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两度实控阿富汗全国的历史合并至同一篇条目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无需另行拆分,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第一次实控阿富汗全国仅仅经历1996年至2001年共5年,历时极为短暂,毫无拆分必要)。至于条目阿富汗则改为消歧义页,注明现今阿富汗有两个政府并存,一为主权声索且处于流亡状态的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二为实控阿富汗全国的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以避免对阿富汗合法政权自行认定。--Joker Twins留言2021年8月16日 (一) 16:58 (UTC)回复
说到这里,维基数据上d:Q427941也出了问题,一半左右在介绍1996~2001版阿伊酋,而德英法三语却开始主体介绍2021版了。--Liuxinyu970226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8:48 (UTC)回复
本人愚見,初代阿富汗聯合酋長國雖然只存在5年,但是給外界留下對神學士政府的印象。而目前按神學士官方的宣傳來看,二代阿富汗聯合酋長國可能會在政治體質、女性等方面作出改變(雖然不一定是真的),未來究竟怎麼樣我們都不知道。因此本人同意拆分兩代阿富汗聯合酋長國。
另外個人以為現在將阿富汗聯合酋長國重定向至阿富汗的做法並不合適,阿富汗頁面本身作為消歧義的做法也不合適。不同的維基有不同的做法,至少目前阿富汗(廣義上的)官方宣傳旗幟什麼的都沒變,英維把兩個國旗都放在一起;日維用原國旗,領導人位留空。永遠消失的童話鎮 2021年8月17日 (二) 04:52 (UTC)回复
更進一步的情況最好還是要等局勢穩定了再說。永遠消失的童話鎮 2021年8月17日 (二) 04:54 (UTC)回复
等一等吧,不着急。--SD hehua留言2021年8月17日 (二) 06:19 (UTC)回复
支持拆分,这是两次上台,无论是背景起因还是政策肯定会有所不同。英维讨论页也有人提到目前的条目只是形式上合并,每个章节的内容都是分为两端叙述(大概吧 我记得不清楚了) ——魔琴 [ 喀布尔陷落 ] 2021年8月17日 (二) 13:50 (UTC)回复
条目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毫无必要拆分,因为此条目只讲阿富汗塔利班政权这一个政权,至于阿富汗塔利班两度执政的历史放在同一篇条目讲完全可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第一次执掌阿富汗全国只有1996年—2001年这短短5年时间,第二次执掌阿富汗全国也才刚刚开始而已,放在同一篇条目一起讲内容并不会过于冗长。当然由于现在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和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均称自身是阿富汗合法政权否认对方合法性,条目阿富汗只需介绍阿富汗国家概况即可,条目顶端信息框就像现在这样不加这两个政权的国旗国徽,但说明这两个政权争夺合法政权地位的现状就可以了,当然正因如此就不能将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重定向至阿富汗了。--Joker Twins留言2021年8月19日 (四) 08:37 (UTC)回复
新舊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國旗是不同的,因此即使兩個條目不拆分,{{flag}}版本還是要分1996年至2001年和2021年之後。永遠消失的童話鎮 2021年8月20日 (五) 01:50 (UTC)回复
同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20日 (五) 08:11 (UTC)回复
我建議:
  1. 阿富汗地理上的阿富汗(也在條目裏指出現在的政權是啥)
  2. 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阿富汗伊斯蘭共和國分別介紹政權
以上--Wiki emoji | 😷🅔🅜🅞🅙🅘🅦🅘🅚🅘😷 祝百毒不侵~ 2021年8月23日 (一) 10:28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阿富汗政治局勢大致底定。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壩和垻

在簡體中不存在這個問題,但換回繁體時就出現了。考慮到蜀人謂平川曰垻的傳統,我認為應該對四川所有帶垻字地名進行單獨轉換,而非如現在般全局轉換,導致一大堆的其他的壩也被強行轉成垻,比如水垻、葛洲垻,明顯不合邏輯。但有鑑於四川相關的垻字地名不少,建議各位在下方列出所有垻字地名,方便進行單獨轉換。謝謝。--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22日 (日) 01:44 (UTC)回复

(!)意見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平川曰垻”这个意思--Kethyga留言2021年8月22日 (日) 12:19 (UTC)回复
云贵和川南的山间盆地都叫“坝”,繁体两种写法都有,芒市坝的标志牌用的就是壩,相关地名没有一万至少也有几千。--| 2021年8月30日 (一) 13:36 (UTC)回复
User:瑞丽江的河水,地名再怎麼多也比水壩少多了,現在全地球的水壩用字都被迫遷就四川雲南了。--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5:05 (UTC)回复
要不把简体的坝字统一转换为壩,条目如果需要垻再手动转换?--| 2021年8月31日 (二) 16:45 (UTC)回复
正有此意。--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23:57 (UTC)回复

本討論章節會維持開放,暫時不按最後意見發表時間存檔,直到問題解決。欲讓機器人存檔,請移除本模板。留言請置於本模板上方。

多個港鐵主題條目問題

最近在清理港鐵主題條目時發現多個問題,現在此一併提出討論,祈能提升整個主題的條目素質。--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4日 (二) 07:43 (UTC)回复

其實香港巴士主題條目也要清理,不過這在我涉獵範圍外,請有關編者自行發起。
留言請在下方留言,此導言段無需回覆。如有其他想提出的維護性問題歡迎開新段。

缺乏來源和大量原創研究問題

在路綫和車站條目中存在大量缺乏來源的內容,亦有一部分內容純屬原創研究(尤為「利用狀況」之類的章節、還在諮詢階段的車站的車站結構(註:洪水橋小蠔灣這些我還覺得合理,屯門南錦上路北環綫部分就不合理了)等等極常出現原創研究)。這些內容需要補充來源或清理/移除,請求相關主題參與者協作判斷並清理不符合維基百科收錄的無來源佐證和原創內容。--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4日 (二) 07:43 (UTC)回复

我創建小蠔灣站的時候政府已經刊憲,還有圖則的。我是在圖則中推算出車站結構的。具體圖則這裡有。--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24日 (二) 14:28 (UTC)回复
支持在已有具體圖則(如小蠔灣站)或毫無疑問(如洪水橋站)時加入未來車站架構及月台配置,例如小蠔灣站已有圖則顯示預料採用三層結構則可收錄並附上來源;反對任何其他未有定案之車站(屯門南、東涌西、會展將軍澳綫月台走向)加入原創研究。--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5日 (三) 04:07 (UTC)回复
屯門南延線還有東網可以爭辯一下車站結構,其他的應該沒有資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25日 (三) 07:40 (UTC)回复
留意該圖則和模擬圖的資料來源是來自非官方的社交網站專頁,故其真確性仍存疑。--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5日 (三) 08:02 (UTC)回复
規劃中車站結構建議以官方資料、刊憲、或立法會公開文件為準,其次是傳媒,但通常有傳媒報導就表示已有官方公開文件;非官方則首選出版書籍,其次是網站,社交網站專頁往往有內部文件或小道消息流出,應多加查證以考慮是否採用,如不得已採用建議註明「有XX專頁聲稱ABCD,真確性有待考證」等字句。利用狀況一段的內容假如存在已久,因為以前對查證的要求沒有這麼高,又或者來源已丟失,建議盡可能先找來源補救代替刪除,至於近期新加的內容,可按目前標準處理。—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6日 (四) 16:06 (UTC)回复

過量愛好者內容

港鐵的各路綫條目經常出現大量僅鐵路愛好者有興趣的內容,尤其為列車編組類的資訊,此等資訊很大程度基於編者自行研究所得,一來屬於原創研究資訊,二來屬於僅少數特定讀者群有興趣的內容,這些列車編組內容不應該收錄於維基百科,而應移動至鐵典。--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4日 (二) 07:43 (UTC)回复

我對列車編組興趣不大,但我認為列車編組並不是愛好者內容,而是專業內容,正如數學、化學條目也存在大量只有少數特定讀者群才看得懂的公式。—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6日 (四) 16:06 (UTC)回复
主要問題是被鐵路迷濫用作個人興趣研究的內容,如港鐵市區綫現代化列車被大部分編輯為愛好者個人研究之編輯(異綫車等資訊),並出現嚴重濫用色彩的情況。--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7日 (五) 01:02 (UTC)回复
哇这……,这样一说连作品类条目的角色、用词、世界观等都成了“专业”内容,因为“也存在大量只有少數特定讀者群才看得懂的”设定了。这个解释有点牵强?——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27日 (五) 01:19 (UTC)回复
列車車卡型號(如第1、2A代)與其相關的設備介紹個人認為可作保留;但有關列車組合(如A1xx-C1xx-D6xx…)的資訊個人亦同意LuciferianThomas所說,內容對維基百科來說傾向愛好者且無謂。--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03:20 (UTC)回复
對,作品類條目的角色、用詞、世界觀等都是專業學術內容,已有不少大學開設課程,其中一個例子見[13],列車編組也是大學課程內容[14]。—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7日 (五) 16:25 (UTC)回复
我只能說該等詳細內容適合學院收錄而非百科收錄。--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9日 (日) 02:03 (UTC)回复
如果列車編組適合學院收錄,數學、化學條目公式理應更加適合學院收錄。—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30日 (一) 17:09 (UTC)回复

資訊冗餘

經常看到的情況就是合理收錄的必要資訊出現資訊冗餘的情況,例:

  • 路綫車站列表不知道為何要刻意分開{{港鐵車站列表/東鐵綫}}和{{港鐵車站列表/東鐵綫(未來)}}而造成一整部分的資訊冗餘;
  • 車站條目刻意開新段只放未來車站結構,如果有其餘說明內容我覺得放個未來月台配置也還不是整個車站結構哦輔助說明我還覺得合理—什麼內容都沒有,放個未來車站結構,只改變了目的地或下一站的資訊,有何意義?這個我已經在開始自行清理,{{港鐵月台配置}}配備同時支援未來月台結構資訊

冗餘資訊絕對需要整拼至一個合理的階段。--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4日 (二) 07:43 (UTC)回复

建議合併{{港鐵車站列表/東鐵綫}}和{{港鐵車站列表/東鐵綫(未來)}}。除非有重大結構改動,才應放置未來車站結構。—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6日 (四) 16:06 (UTC)回复
後者同上,如新紅磡等情況才需要放置未來車站結構。--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7日 (五) 04:30 (UTC)回复
类似这样?{{廣州地鐵5號線車站列表}}。——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27日 (五) 01:21 (UTC)回复
類似{{深圳地鐵11號線車站列表}}吧,需要點擊才展開的內容閱讀起來比較不方便,一般只有次要內容才這樣處理。—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7日 (五) 16:25 (UTC)回复
我是针对未来有线路调整的情况,隐藏是因为相应部分仍没投入使用。由于东铁线以后是延伸线路,其实用类似我提及的例子是可以适合的。(可以省略掉未来版)——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31日 (二) 03:26 (UTC)回复
我是傾向{{港鐵車站列表/東鐵綫}}原本已經包含未來發展部分的表達方式啦,就類似Baycrest提出的{{深圳地鐵11號線車站列表}}。--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51 (UTC)回复

@LuciferianThomas@Baycrest@owennson請各位留意用戶「HK5201314」,本人認為其近期在個別屯馬綫車站條目添加的資訊冗餘,故應否回退其上述編輯?--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31日 (二) 20:52 (UTC)回复

港鐵接駁服務?—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1日 (三) 16:21 (UTC)回复
就是這章節。--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6:31 (UTC)回复
沒有為意原來在接駁交通列表已經列出港鐵巴士路線。我認為在接駁交通列表列出已經足夠,有需要也可以在出入口列表內加上路線,實在沒有需要另開章節。應回退上述編輯。@HK5201314及其他人認為如何?—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2日 (四) 17:25 (UTC)回复
為何你會覺得資訊冗餘?請問你有沒有進行實地考察?現時各車站都有設立不同的轉乘指示牌,提示乘客轉乘合適的港鐵接駁服務,可能這些資料沒有必要開新章節,但不應回退編輯,應合併至轉乘列表--HK5201314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9:03 (UTC)回复
這些列表比較傾向愛好者內容,毫無可取之處。--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10:25 (UTC)回复
為何你會認為這是愛好者內容?在旅遊發展上,重點標示同一集團的轉乘服務是正常不到的事情,讓遊客知道有關乘車組合,方便計畫行程。--HK5201314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13:42 (UTC)回复
你要搞清楚維基百科不是旅遊指南,wp:NOTJOURNAL,這些內容對於維基百科來說太過了。--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15:35 (UTC)回复

@LuciferianThomas請跟進用戶「HK5201314」在屯馬綫的編輯。--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6:26 (UTC)回复

有來源內容

@Kriz Ju@Itcfangye@LuciferianThomas@Baycrest@owennson其實本人一直憂慮的是有編者過度依賴或濫用有來源內容,如金鐘站#利用況狀,舉例其實沒有問題,但因為有數遍報導為數年前的,故本人亦認為相關報導有時效性且不合時宜;至於藍田站 (香港)#出入口,本人認為該些有來源內容明顯濫用過度,大家有甚麼意見?--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6日 (四) 17:10 (UTC)回复

之所以認為你藍田站 (香港)#出入口編輯[15]並非破壞,正正就是DarkWizard21你精簡出入口文字,並且把不相關內容及來源移除,使其更易於明白。—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6日 (四) 17:28 (UTC)回复
金鐘站到現時人流擠迫情況一樣嚴重,說不合時宜的人建議在繁忙時間親身感受。--Wpcpey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6:40 (UTC)回复
我並沒有提到哪些報導不合時宜,但閣下對加入有來源內容卻未有作出適當修飾的問題並一直存在,而閣下經常指出「維基百科不需要自我審查」,本人並覺得該想法太隨便。--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04:39 (UTC)回复
問題是你過往作出的修飾,卻是將內文提及的重點,一些合理的言論被閣下認為“不適合”而過分刪除,但沒有其他用戶這樣做,這樣不是自我審查和不報道真相嗎?--Wpcpey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12:59 (UTC)回复
@Baycrest@Wpcpey但過度追求真相只會讓文章適得其反,因為「真相」有時會未必屬實。--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18:44 (UTC)回复
Wpcpey,請你記住,這裡是維基百科。雖然我們不搞政審,內容審仍然是必須的。WP:NOTNEWSWP:NOTIINFO,維基百科不是新聞報導,也不是不經篩選的資料搜集處。另外實際上港鐵從未就每個車站公佈各年的上下車人次(其實我也很想要這些資料)。--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0日 (一) 09:07 (UTC)回复
如果說精煉內容算自我審查,那你還是不要來好了。大家並沒有放棄真相,但為了真相就把整個條目搞得像族譜和型錄未免太誇張?看看市售的鐵道書籍,有哪本會寫成這樣子。我這邊推薦一下蘇昭旭這位作者,他的鐵道書籍就寫得不錯,兼顧容易閱讀但卻不失專業。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8月30日 (一) 13:52 (UTC)回复
建議大家具體指出有問題的地方,這樣才能對症下藥。金鐘站#利用狀況提及人流擠迫情況應沒有問題,如果DarkWizard21想精簡內容,可以說說希望如何精簡吧。—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30日 (一) 17:09 (UTC)回复
金鐘站#利用狀況為例,個人認為個別的附帶時間(如「2002年8月」將軍澳綫啟用)對該章節來說有點冗餘;其次是「非官方的評語內容」(如「屍殺列車」那段落),新聞來源可以留下,但內容比較傾向個別人士的主觀看法。--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31日 (二) 03:47 (UTC)回复
如果是我,我會先寫出「金鐘站人流最多的車站之一」,接著一一闡述為何人流最多,例如「自1985年港島綫通車以來,金鐘站的月台擠迫情況一直非常嚴重」,這邊介紹1985年的狀況,之後加入後續路線。硬體設備介紹完,接著分析為何如此,像是月台設計、車站地點等因素,最後補上評價,給讀者看看大家對此的回應。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8月31日 (二) 13:55 (UTC)回复
Milkypine的框架按時序也比較有邏輯,我認為可以接受。認同2002年8月將軍澳綫啟用那幾句有點冗餘,建議精簡。留意「屍殺列車」是林健鋒議員於立法會上的正式發言(見[16]內的短片),已非個別網民意見,建議於適當位置列出。—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1日 (三) 16:21 (UTC)回复
已改寫金鐘站#利用狀況。我只根據已有內容作刪改,沒有增加新內容。請大家再按需要改寫。—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7日 (二) 16:54 (UTC)回复

綜合看法

依本人觀察,相關的無建設性內容多為來自IP用戶,故本人並提議將所有與港鐵相關的條目實施臨時半保護。--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4日 (二) 15:33 (UTC)回复
@Baycrest有何看法?--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8月25日 (三) 15:01 (UTC)回复
個人已很少留意港鐵分類底下的條目,所以只能簡單回應如上。條目應開放給所有人修改,以目前情況,不建議半保護全部條目,個別條目被破壞可單獨申請保護。—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6日 (四) 16:06 (UTC)回复
補充,就我所見,IP用戶對港鐵車站條目的大多數修改都不應被視為破壞。—Baycrest (作客) 2021年8月27日 (五) 16:38 (UTC)回复
根據保護方針,不進行預見性保護。--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27日 (五) 04:27 (UTC)回复
User:LuciferianThomas,不知何故閣下無端刪去全部時間線和年表。我不認為時間線/年表等屬於瑣碎內容,恰恰相反,是歷史的認錄,是講述一條鐵路線如何變成如今的過程。請給出合理解釋,不然我會全部恢復回去。我當初在東鐵綫沙頭角支線和合石支線九廣鐵路九廣鐵路公司港鐵中期翻新列車等幾個條目不停比對過後才辛苦的總結出這個東鐵綫時間線,一大堆文字不說,同一個段落時間線還跳來跳去的,睇死我了,居然刪掉,白白浪費我的時間。有的內容甚至難以找到(比如南昌站竣工,啟用東涌綫四線軌道的日子為2003年6月2日,要不是鐵典寫6月2日加上youtube找到這個月的新聞舊片我還真不敢寫)。我看其他國家的鐵路線條目也同樣保留了時間線,而且英語版、日語版、韓語版、法語版皆然。另外我記得維基百科也是允許時間線/年表的存在。WP:TRIV寫道:

雖然瑣碎內容經常出現在有列表或表格的章節,但適當的應用並不屬於瑣碎情形。 大事紀:依年代重點記事。但若介紹太長反而會模糊焦點,此情形宜重新整理編排。

這也意味著整個時間線刪除的行為非常有問題。User:DarkWizard21User:Baycrest認為呢?時間線應否存在?--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4:34 (UTC)回复

大部分的內容要麼就跟歷史內文部分重複,要麼就屬於瑣碎內容。如果你覺得我多刪了一些部分,歡迎你以散文格式補充在歷史的章節文字中,不過列表式的年表我是不建議保留了。--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04 (UTC)回复
WP:USEPROSE散文在詳細介紹資訊之餘,亦能帶出來龍去脈;簡易列表對此則力不能及。因此編者撰寫條目時,應以散文體裁為先。此為指引級別的格式手冊內容。--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1 (UTC)回复
是歷史的內文應該削減,把內容撥到年表去。歷史那一段又長又臭,本來就應該進行嚴格精簡,把一些實際不太需要提及的內文內容但仍有提及價值的內容(比如某某站何時啟用,某某路段何時電氣化等等)這些資料劃入年表,而不是反其道而行。現在的歷史章節長得我想嘔,年表才言簡意賅。--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6:13 (UTC)回复
WP:USEPROSE是指引。--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5 (UTC)回复
另外,歷史段基本上只需簡單提及那一段時間進行電氣化就足夠了,詳細記錄哪個路段進行電氣化已經屬於過度專業或愛好者內容。--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7 (UTC)回复
另請注意,閣下的部分敘述涉嫌觸犯文明方針提及的不文明行為「輕蔑其他編輯」,請撤回有關言論。--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9 (UTC)回复
WP:TRIVWP:USEPROSE也是格式手冊,自然也都是指引。如果真按照閣下所說的全部歷史年表內容都是瑣碎內容,那麼整個歷史段落也都是瑣碎內容了。你不是說內容重覆嗎?不妨把整個歷史段落砍掉?--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6:22 (UTC)回复
WP:TRIV置頂:「此頁是英語維基百科的格式指引,但是中文維基百科尚無採納共識。」WP:EMBEDWP:USEPROSE主頁):「本頁是中文維基百科的格式指引,經社群商議並採納。」--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36 (UTC)回复
另根據指引,應以散文體裁為先,固然是砍列表而不是砍正文。--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40 (UTC)回复
另外,我哪裏有刪去全部時間線和年表,我到現在才修整了三線的內容,修整擴充後我才刪的,不明白問題所在。--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3 (UTC)回复
閣下肆意刪除我辛苦比對下建立的年表是不是輕蔑其他編輯的行為的表現,我十分清楚,不過我先不說這個。請閣下代入讀者的身份認真看看這一大段歷史段落。一般人都想要劃重點,看撮要,不想看一大段文字,包括我在內。舉個例子,我想看某年該路線怎麼樣了,我不想看一大堆文字,我跑去時間線一段就好了。和製作Powerpoint之類的道理一樣。閣下直接刪除時間線,逼著讀者看完整段歷史段落,而歷史段落洋洋數萬字,閱讀都要花個半小時,請問這是好的條目嗎?顯然不是。閣下的做法妨礙了我改進條目,故此我支持對此使用WP:忽略所有規則。--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6:32 (UTC)回复
(-)強烈反对,該並非維基百科的編寫模式,你不想看是你的事,但規則就是規則,如果什麼都搬WP:IAR出來那設定規則幹嘛?強烈反對濫用IAR作出與社群共識牴觸的行為。--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39 (UTC)回复
我看過成千上萬的鐵路條目、車站條目,還看過上述語言版本,全部都有以時間線型式列出,不過是長短的分別而已。顯然這是全球各大維基讀者和編者都認可的編輯方式,不然數萬個條目早就被洗得一乾二淨了。閣下才是違背社群共識行事吧。--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6:43 (UTC)回复
此顯然屬於闖紅燈的行為,別的條目怎樣不代表規則就如何。--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44 (UTC)回复
英維版本粵維版本,均能以完全以散文形式清楚表達路線歷史,完全不需要所謂「以時間線形式列出」。--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48 (UTC)回复
優良條目為範例,北京地铁這個優良條目是否需要「以時間線形式列出」歷史?優良條目鐵路系統類中,沒有半個是用時間線來表達歷史,是否足以給你作為典範參考而不是空口說「顯然這是全球各大維基讀者和編者都認可的編輯方式」?--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54 (UTC)回复
好,那麼就找PJ:METRO的編者來討論一下年表應否存在好了,看看共識如何。User:春卷柯南User:CwekUser:Hat600User:SElephantUser:BillytanghhUser:Howard61313User:Datou 1996User:KasugaUser:aotfs2013User:N509FZUser:MNXANLUser:Subscriptshoe9User:PainjetUser:AlexchrisUser:*angys*User:AirScottUser:慕尼黑啤酒User:SameboatUser:KirkLUUser:そらみみUser:Johnson.XiaUser:LeiemUser:RedAstrayUser:BIT0865User:Dominic4318User:Matt ZhuangUser:Cyril Yoshi,你們看法如何?年表應否從維基百科上消失?--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6:51 (UTC)回复
提醒一下,根據WP:CONLIMITED,「部分編者在特定地方和時間所達成的共識,不能凌駕更廣泛的社群共識。例如,維基專題的參與者不能擅自決定某些通用的方針與指引不適用於該專題的條目,除非能說服更廣泛的社群去同意他們的見解。」--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58 (UTC)回复
你說你看過成千上萬的鐵路條目、車站條目,但是你就是偏偏去跟從質量不明的條目,而不去參考已被評為優良條目的那些條目的內容和寫法,我覺得非常無語。--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00 (UTC)回复
完全同意,所以當然需要更廣泛更大範圍的共識。比如管理員圈子。User:ATUser:Alberth2User:AntigngUser:BluedeckUser:ChiefweiUser:IoksengUser:Jimmy XuUser:KolymaUser:KuailongUser:Lanwi1User:OutlookxpUser:ShizhaoUser:XiplusUser:淺藍雪User:武藏User:霧島聖,請求意見,時間線是否應該從維基百科消失?--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7:01 (UTC)回复
我對以上用戶選擇性解讀我的看法感到完全無語,我的所有前提是在擴充正文內容至能涵蓋所有非瑣碎內容後,刪除與散文格式內容重複的時間線列表。此乃參考WP:USEPROSE以散文體裁為先,在存在涵蓋大部分非瑣碎內容的散文內容時,就已經沒有另外設內容幾乎完全相同的時間線點列表,不知為何到此用戶口中就變成「時間線從維基百科消失」。--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17 (UTC)回复
參考指引和優良條目,當已有充足的正文內容說明路線的情況下,是完全沒有需要使用年表去表達簡讀版的歷史。WP:TLDR中給可能較長的條目內容的方法並非改為點列式,而是在條目中適當分段,為文字添上適當的連結,配以圖片和表格等,以緩解閱讀的枯燥感。--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07 (UTC)回复
說實話,東鐵綫的歷史內容已經接近可以獨立開歷史條目了。事實上這種單獨的歷史條目也不少。至於閣下所言以分小段、加插圖片、表格等等做法我確實沒有意識到,是我的疏忽(雖然有見過)。但是我看著成千上萬的路線條目、車站條目,九成以上都只是簡單的時間線。除非你說這九成的內容都是錯的,全部時間線內容都要被砍掉,那怕導致歷史一段一個字都沒有也在所不惜,那我無話可說。那請閣下自己去修正這九成的條目好了。車站歷史往往只有簡單的啟用日,之後甚麼也沒有了,姑且看看閣下還能怎麼刪。--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7:17 (UTC)回复
根據指引,這所謂的九成內容都是不符合格式規範的,「九成以上都只是簡單的時間線」純粹是編者沒有去寫散文體裁的內容,不是你跟着這些質量不夠好的條目做的合理理據。我是沒有涉獵到其他範圍的路線和車站條目啦,我也無能為力,最多掛個{{prose}}請求相關編者改善;但在我熟悉的範圍內改善條目品質是我可以做的事情。--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23 (UTC)回复
我還是看不懂你去跟品質級別不高的條目去寫,而不去跟優良條目學習的邏輯。--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25 (UTC)回复
我更對閣下始終在說我要把全部時間線內容都要被砍掉的說法感到無語,還說「那怕導致歷史一段一個字都沒有也在所不惜」,是不是不懂得如何分辨「刪除」和「重寫」?--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29 (UTC)回复
回覆「車站歷史往往只有簡單的啟用日,之後甚麼也沒有了」,那就根本不需要存在歷史段,將什麼時候啟用這句放在首段的說明已經足夠。--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31 (UTC)回复
不是所有條目都有本事能做到FA/GA的,沒啥內容的情況多的是,現實就是如此,我也沒法子。你也可以來擴充一下迪士尼綫的歷史,對不起我不知道迪士尼綫歷史有甚麼好寫的。瑣碎的內容你說要刪掉的,也就是說全維基百科的時間線內容或早或遲都要刪掉。順便問一下,如果你覺得這些歷史資料瑣碎,你覺得能放到哪裡?網誌嗎?--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7:34 (UTC)回复
迪士尼綫的年表才四項,四項中三項在上面的概要已經提及了,把「政府將竹篙灣鐵路刊憲」一句加入內文已經完成任務,又是一個完全不需要動用年表的例子。在大部分的情況下,這些歷史內容都具有連貫性,不像遙遠未來的時間線這些大幅度跳躍的內容,在其他具有連貫性的情況下將時間線年表都應該儘量改寫成散文文體。「不是所有條目都有本事能做到FA/GA的」,沒有本事做就不能求一個乙級條目,偏要越低越好,丙級、初級,對維基百科完全不是好事。沒有本事做到FA/GA不代表就完全不用顧品質的。
還有,我從頭到尾都沒有說所有的歷史資料或項目都是瑣碎,我一直都是說不是重複就是瑣碎,簡單而言就是幾乎完全是重複的內容,重寫後沒有包含的內容通常是瑣碎或非直接關聯,請停止選擇性閱讀或曲解我的留言。--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7:49 (UTC)回复
2021年鐵路你告訴我怎麼用散文來寫。我不會。--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7:59 (UTC)回复
請不要再展示閣下斷章取義或不完整讀留言的能力,剛剛才說「在其他具有連貫性的情況下將時間線年表都應該儘量改寫成散文文體」。有看到我寫明具有連貫性的情況嗎?路線條目的歷史全部在說同一個路線,歷史內容具有連貫性;相對2021年鐵路顯然不是具有連貫性的情況。此外,2021年鐵路本來就是屬於獨立列表條目,完全不同於路線條目中的嵌入列表。--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8:05 (UTC)回复
我剛剛在大圍站測試了一下內文式寫法。其實不過是將各個項目刪去項目符號然後連成一段而已,你看看怎麼樣。P.S.反修例相關的內容還要不要列進去?感覺與鐵路無關。--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1日 (二) 18:20 (UTC)回复
就差句子的連結處可能要修整。--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1日 (三) 06:46 (UTC)回复
个人观点:年表可以作为附录存在,尤其是年头比较久的主题,年表相对简洁易读。但年表不应替代经认真编写的历史章节,一个理想条目的历史章节也应该有年表不能表达的东西。应鼓励读者额外编写历史章节。但最大的难点在于排除年表中不必要的内容,比如日文经常遇到一个引入交通卡的时间,必要性是有限的。 --达师 - 370 - 608 2021年9月1日 (三) 11:20 (UTC)回复
但如此會否出現資訊重複的現象?個人覺得恰當分段和加副標題已經能達到年表查找內容的作用。--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1日 (三) 11:42 (UTC)回复
意見大致同hat600。既然條目可以寫成列表,條目內的個別章節如有需要,為何不可以寫成列表/點列式?寫成列表/點列式的好處是方便閱讀,同時也方便其他編者(特別是新手)加入內容,這些都是比散文優勝的地方。資訊重複要視乎是重複了甚麼,其實有些內容大家一直都接受重複,例如infobox的內容很多都是來自條目正文,圖表跟條目正文也經常重複,最重要是合理鋪排應該重複與不應重複的資訊。既然目前討論中,也請大家自覺,未有共識前不要對港鐵條目進行可能有爭議的修改。—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1日 (三) 16:21 (UTC)回复
「既然條目可以寫成列表,……,,為何不可以寫成列表/點列式」又是否符合WP:USEPROSE?--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2日 (四) 00:15 (UTC)回复
WP:USEPROSE條目應優先以散文編寫,僅當列表展示效果勝過散文時,才考慮使用列表。......大事記和年表,一般以簡易列表展示;不過,條目散文部分理當補充說明要點。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2日 (四) 17:25 (UTC)回复
「大事記和年表」是指WP:TIMELINE管轄下的條目,包括1月1日2021年、或2021年鐵路等條目才符合大事記和年表條目的定義,嵌入的歷史內容似乎不符合此定義。--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3日 (五) 00:31 (UTC)回复
另,例如各路線的故障記錄的段落,我是怎麽看都不覺得項與項之間有連貫性,所以我不會去爭議該段使用點列的模式;但同一specific的事物的歷史是具有連貫性的,所以不應該使用點列式。--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3日 (五) 00:36 (UTC)回复
WP:USEPROSE的大標題是維基百科:格式手冊/嵌入列表,首段是嵌入列表是嵌於條目文內或文末,收錄連結、數據、資訊的列表或表格。條目應優先以散文編寫,僅當列表展示效果勝過散文時,才考慮使用列表。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6日 (一) 17:14 (UTC)回复
我不認同現有的鐵路條目的歷史章節部分的點列式內容符合「大事記」(如果是這樣那麼嚴重事故也應該包含在此章節內,同時也包含瑣碎內容)或「年表」(Wikipedia:年表标准),那麼優先以散文編寫沒有問題吧?--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7日 (二) 01:59 (UTC)回复
同意優先以散文編寫。你可以提交散文版本,再請大家比較哪個版本較好。不過並不是所有歷史章節都適合用散文格式,像雄安轨道交通R1线#历史[17],列表展示效果明顯勝過散文了。—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7日 (二) 16:54 (UTC)回复
一來我對香港以外的鐵路項目研究不多,不在此發表意見說什麼可以寫更好,但在我可改正的範圍內,包括所有港鐵車站、路綫條目都應該儘量改善品質,就算不能達到優良條目標準也起碼不是初級。--路西法人留言 2021年9月11日 (六) 08:19 (UTC)回复

藍田站

@Kriz Ju@Itcfangye@LuciferianThomas@Baycrest@owennson之前本人曾提及過藍田站 (香港)#出入口章節內容過度繁冗且傾向愛好者的問題,個人認為該章節的所有有來源內容(包括新聞)必須移走,各位意下如何?--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8:36 (UTC)回复

何來傾向「愛好者」內容?事實上沒有其他車站採用藍田站的管理及結構,出入口以及通道都需要經過私人物業。而且一直未有考慮傷健人士出入不便的感受。--Wpcpey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12:13 (UTC)回复

與其說是「愛好者內容」,還不如說是編輯把這裡當成藍田站的告示牌在經營,那個「建議前往的目的地」看起來有夠工商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6日 (一) 12:42 (UTC)回复
藍田站 (香港)#出入口寫一下每個出入口的位置並無不妥,其中一個出入口穿過私人物業也比較特別,可以一寫。目前問題是整個章節寫得太混亂,又沒有好好分段,即使是香港讀者相信也難以理解,建議精簡一下及重寫。—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6日 (一) 17:14 (UTC)回复
其實本人所指的冗餘部分為「A出口跨過鯉魚門道經滙景廣場3至5樓往滙景花園第2座旁[4]、B出口…」,這些內容明顯傾向原創研究及愛好者內容,而其大多數有來源內容更是「與重點不符」,故建議移走;而A出入口的通道設計較特殊,但其內容仍須精簡。--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18:43 (UTC)回复
敝人無涉獵相關條目,但藍田站出入口該段內容的確應精簡改寫,至少應使讀者易於閱讀較妥適。--Kriz Ju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21:19 (UTC)回复
意見大致同DarkWizard21,總之就是整個章節寫得太混亂。—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7日 (二) 16:54 (UTC)回复
@Baycrest鑑於本人的不便,故本人懇請閣下改善該章節問題。--DarkWizard21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20:31 (UTC)回复
如果沒有反對意見,過幾天會去嘗試改寫。將會精簡出入口細節,移除不合適來源,但會盡量保留A出入口以及民間批評內容。—Baycrest (作客) 2021年9月10日 (五) 17:15 (UTC)回复

这个世界上有没有“政治家”,能不能在不影响“政治人物”分类的情况下新增“政治家”分类?

我甚至想不通为什么这会是问题,为什么可以那么理直气壮地说不能新增政治家分类,要的话必须要社群先讨论批准,原来现在新建分类有这程序啊?--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01 (UTC)回复

政治家這種東西與政治人物之間界線很模糊,幾乎沒一個很確定的定義。‘「政治家」一般是指從事或積極投入政治的政治人物,且其有理想,能為國家與人民着想,其動機着眼於民眾的福祉、世界的和平與發展。’條目中定義也說的很清楚,是不是一個‘政治家’也是非常主觀,支持的自然會用‘「政治家」’,反對的自然就有的吵,感覺這樣的東西不太適合做一個分類。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16 (UTC)回复
你们那里语种释义这么详细,我这儿就一句“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并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多指国家、政党的领导人物”。--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19 (UTC)回复
[18]‘有一定政治遠見和政治才幹、掌握着政黨或國家的領導權力並對社會歷史發展起着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單是這也已經難處理了吧。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23 (UTC)回复
‘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并从事政治活动的人,多指国家、政党的领导人物。 ’且前後兩句有衝突,國家、政党領導人物不一定就是有才能,百度百科上的原創東西不太可靠吧。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27 (UTC)回复
那么如果某国总统上任没多久就死了,没起“重大影响作用”,按贵地标准就不能叫政治家?那这听起来是地区差异,我们这儿你把省长市长叫政治家也没问题。--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29 (UTC)回复
‘我们这儿你把省长市长叫政治家也没问题。’所以說很主觀嘛。都沒明確標準,把這些東西放上維基肯定大有爭議。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32 (UTC)回复
重大影響作用的領導人物’而且這是從你百度來源找出來的,怎麼反問我。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34 (UTC)回复
@Jarodalien首先,本案只討論分類名字空間,不討論條目內容如何表述。
政治家當然可以是政治人物的子分類,但既然維基百科全站都應該遵守中立的觀點方針,誰是政治家誰不是,每個人的標準不同。若維基百科要做這樣的分類,就要讓社群達成共識、決定「誰是政治家,誰不是」。否則你覺得xxx是政治家,某人覺得不是,然後為了xxx要分進哪個分類而編輯戰,只是徒增爭議。
在中立方針下,「政治人物」已經是最中性的表述,可以容納所有政治工作者,無論他被評價為政治家或政客,也是相對沒爭議的分類方法。也因此,過去從Category:政治人物以下分類絕大多數都是用「政治人物」。這不只是基於「分類命名一致性」,也是基於中立方針而為的分類法。
我的立場是,只要有共識,那就照社群共識來辦。社群若達成共識,決定是否/如何歸類「政治家」,那要我手動修改相關分類都沒問題。先有共識再行動。而你則是用行動表達觀點,別人也就只能用行動回應。我想這並不是好的討論方式。
再來談談「政治家」可能可以怎樣分類。如果是在條目裡,我們可以根據參考文獻來寫:xxx被x國歷史學家OOO、&&&、***評價為當代偉大的政治家。而若此人評價有爭議,也可以根據文獻補充:然而,O國歷史學家AAA、BBB、CCC則認為xxx不過是個政客,原因____。但這種涉及好壞評價的概念,用到「分類」上就無法這樣表述。或許你可以創造兩個分類「x國認定政治家」、「o國認定的政客」,但何必這麼麻煩呢?如果「政治人物」就足以海納百川、所有政治工作者都可納入,毋須依其好壞另外分類,何必要創造這種可能引發爭議的分類樹?
大致以上。最後做個利益聲明:User:默然User:燈火闌珊處的第二個帳號,用於維護工作。本案相關討論、操作,皆由User:默然作出,故以此帳號回覆。--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33 (UTC)回复
User:回首 這個人嗎?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1:37 (UTC)回复
本意是想默默做維護工作......而且那個應該是「驀然回首」。--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47 (UTC)回复
‘驀然回首’是啥東西來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00 (UTC)回复
辛棄疾〈青玉案.東風夜放花千樹〉:「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02 (UTC)回复
哦謝謝了。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08 (UTC)回复
比如我觉得威廉·霍华德·塔夫脱身为史上唯一既当过美国总统,又当过美国首席大法官的人,还当过古巴临时总督、美国战争部长、菲律宾总督、美国副检察长,这样的人可以叫政治家,谁要非说不是那就争嘛。这种人叫政治家都还能争,那还有什么不能争的,没准这里还有人觉得电影电视等通俗文化不算艺术,要绘画雕塑音乐(还仅古典音乐)才算,还能禁止他争不成?--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45 (UTC)回复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觀愛好,比如我認為亞伯拉罕·林肯是偉大的政治家,但約翰·威爾克斯·布思想必不會同意我的觀點。如果大家都這樣一個一個爭,只是徒然消耗社群/個人精力而已。我並不覺得這對社群或百科本身來說是好事。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1:52 (UTC)回复
你这个例子嘛,我觉得和你们种族说看到残体字就反感、恶心没什么两样。我看到一国总统居然叫政治人物也是一样的感觉。在我看来任何“家”的成就都可能有争议,那就不如全改成数学人物、物理人物、天文学人物、化学人物、生物学人物。--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03 (UTC)回复
似乎數學家,化學家等等的‘家’指的是職業而不是如‘政治家’代表成就。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07 (UTC)回复
若你能舉證確實如此。「政治人物」並非全都是「政治家」或「政客」,後兩個詞有明確的定義和分野,至少詞典是有定義的,而且你自己也引述了。如果你在任何詞典裡找出不是每個「生物學家」都能稱「家」,有些人被貶稱為「生物學xx」,所以中性的用詞應該是「生物學oo」,那再來主張「基於中立方針,應該要有『生物學家』和『生物學oo』,大多數生物學oo除非其成就能稱為『生物學家』,否則應該稱『生物學oo』,以示中立」,也不遲。--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15 (UTC)回复
“多指国家、政党的领导人物”至少说明国家、政党领导人可以称政治家。他人根本不需要贬称“生物学XX”,他人只需要“认为”A的成就算不上“家”就可以了。你连“認為亞伯拉罕·林肯是偉大的政治家,但約翰·威爾克斯·布思想必不會同意我的觀點”这种例子都举得出来,我倒觉得他人的认为比你有道理多了。--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23 (UTC)回复
‘於1865年4月14日刺殺了林肯總統。在逃脫的過程中被美國財政部衛隊標誌絆倒,跳到舞台上時,大叫:「這就是暴君的下場!」’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27 (UTC)回复
原文:「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並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多指國家的領導人物」每個人各自認為某些「領導人物」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足以稱為「政治家」,那是個人的偏好。能否用在分類上,那是另一回事。討論到這裡又回到原點了,我就不再重複我最一開始的論點了。
至於「多指」的「多」,如果你需要人解釋的話,它的意思是「多半」:「如果使用這個詞,多半是用在國家的領導人物身上。」而「多半」這個詞呢,同一本詞典的解釋是「(數)半數以上;大半」。再怎麼樣也不會解釋成「至少國家、政黨領導人可以稱政治家」,我建議你還是釐清一下思緒再發言比較好。--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52 (UTC)回复
政治家就是政治人物嘛。看您的定義,政治家就是比較重要的政治人物?可以理解爲「重要政治人物」分類?我覺得有些主觀,不大適合。關於能不能新增政治家分類,我的想法是,社群、方針沒有禁止就可以,而非社群批准才可以。有爭議才需要討論。 — XComhghall talk 2021年8月27日 (五) 11:57 (UTC)回复
‘以非定義性特徵為標準的分類應當避免。’‘政治家’應該沒有明確定義和標準。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03 (UTC)回复
明确定义,那好,请问:化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微生物学家、病理学家、天文学家、作家的明确定义和标准分别是什么?--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09 (UTC)回复
‘似乎化學家,作家等等的『家』指的是職業而不是如『政治家』代表成就。’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10 (UTC)回复
O是嘛,那您上小学时那教四则混合运算的老师堪称“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同理?师资水平高啊。--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12 (UTC)回复
‘化学家一般是指从事于近现代化学研究的科学家,有专职和兼职之分’親你分的清楚化學家和老師的分別嗎?難道在你眼中老師就是做研究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2:14 (UTC)回复
网上查了一下。 也认同“政治家這種東西與政治人物之間界線很模糊,幾乎沒一個很確定的定義。" 中维有政治家条目, 好像英维没有对应。 不知道能否从参考资料查得这种分类是否比较广泛认可,可不被认为是原创观点。--Gluo88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51 (UTC)回复
上面有人说“化学家”指职业,不代表成就,难道化学教师的职业不能算“化学”,又难道只要职业是研究化学就能叫“化学家”?如果希特勒、林肯叫政治家都有争议,那也想不出哪个家会没有争议。--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3:00 (UTC)回复
你應該要問的是‘難道化學教師的職業不能算「化學家」’,而答案是理所當然。‘难道只要职业是研究化学就能叫“化学家”’你這是什麼問題?以做化學研究為職業的被稱為化學家是什麼好新奇的事嗎? 把一個教化學的化學老師與一個做化學研究的化學家掛鉤你其實在想什麼?不要強行模糊化化學家的定義。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3:27 (UTC)回复
以做化學研究為職業的人也可以是化学工作者,化学研究人员,或者是化学专业研究生,未必是化学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27日 (五) 14:41 (UTC)回复
很少有聽過‘化學工作者’這個東西。而(xx大學/機構)化學研究人員/團隊之類論述很多時候其實就等同(xx大學/機構)化學家,只不過是不同論述方式。至於‘化学专业研究生’請你想清楚研究生是不是在以‘化學研究為職業’。 Iridium(IX) 2021年8月27日 (五) 16:59 (UTC)回复
研究生这个我考虑不周。但是我想你一定不是在研究机构工作,一般研究人员或工作者,是不会称为家的。家即专家之意。如果是工科性质或应用为主的机构,则一般是化学工程师,也不是化学家--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0日 (一) 02:30 (UTC)回复
提供一個範例,6+和我都有引用:
政治家:有政治見識和政治才能並從事政治活動的人,多指國家的領導人物。
政客:指玩弄權術,從事政治投機以謀取私利的人。
出處:范利君, 李婷玉, 陳秀娟 (编). 60000詞現代漢語詞典. 成都: 四川辭書出版社. 2021: 1129. ISBN 9787557907051 (中文(中国大陆)). )--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2:56 (UTC)回复
至於政治家這個條目,英維是連結到statesman/stateswoman,這個詞在劍橋詞典的解釋是an experienced politician, especially one who is respected for making good judgments,詞典譯為「(尤指具有遠見卓識而受人尊敬的)政治家」。顯然是個正面的詞彙,而且也很主觀:「具有遠見卓識而受人尊敬」。附帶一提,這個網路詞典的著作權屬於劍橋大學出版社。--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3:08 (UTC)回复
可能很多人认同 "顯然是個正面的詞彙,而且也很主觀:「具有遠見卓識而受人尊敬」" , 我也认同。 由于定义“很主觀”,界线很模糊,似乎没一个很容易客观判定的定义。 是否把某政治人物放入,可能会有激烈的争议,难以有共识而浪费时间。英維好像没有该分类? 英維政治家條目,只是一句话:(A statesman or stateswoman is usually a politician who has had a long and respected career at the national or international level), 很简单甚至没有引用任何来源, 条目主要是在做“消歧义”。--Gluo88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4:59 (UTC)回复
  • 其實問題很簡單,真的看不出來為甚麼硬要爭。再有更中立的語彙可以使用的情況下,完全沒有必要用一個容易有爭議的分類。你可以在條目內加入"OOO被普遍認為是一名傑出的政治家"這樣的論述(當然前提是你要有足夠的來源),但是拿來當分類完全沒必要跟需要。至於數學家、化學家這些,根本就狀況不一樣,政治家是有政客這個對立反義祠的,其他的可沒有,不能因為用的是同一個字就硬要扯在一起。風鳴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5:13 (UTC)回复
    上面已经重复,如果希特勒、林肯叫政治家都有争议,那也想不出哪个家会没有争议。--7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5:37 (UTC)回复
    • 你舉例的這兩人,以及塔夫脫,後世對他們各有評價,我們該做的是在條目裡引用可靠來源、並陳這些評價,讓讀者自己決定此人好壞,而非自己下斷言。你仍然無法說明「如何在中立方針下客觀使用政治家分類,其分類依據、範圍為何,又有何必要性(已有中性分類為何不用)」。繼續牽扯科學家的分類也無助於此,我們在這裡是討論政治家而非其他的什麼家。而在政治家這個議題,討論到現在,你對你的原創論點只有情緒性言語、區解詞典解釋、離題轉移焦點、沒有提出任何自己找到的文獻,這實在不是好的討論態度。請冷靜一下吧,這裡沒有人指謫你偏好的政治家不偉大,使用政治人物分類也不會貶低或抬舉任何人,它就是個中性、行之有年、海納百川、有效降低編輯爭議的選項,如此而已。默然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6:51 (UTC)回复
    你能讲哪个家称家会不可能有争议?难道不可能有大堆化学家在他人眼中不过是“化学工作者”,“物理学工作者”,“种地的,not real sciense”?你要写政治人物,那是你的事,你非要说林肯不是伟大政治家,因为杀他的凶手会有意见,这不是抬杠是什么?没有人说你写政治人物有问题,是你在非说政治家有问题,不准别人用政治家,宣称建个分类还要先社群讨论,维基百科要求建分类前社区讨论的也只听过你讲。--7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00:50 (UTC)回复
    涉及中立方針的事當然要拿出來討論,有何不對?「政治家」這個詞有多正面、多主觀,我不是都幫你找出來了嗎?你的依據又在哪裡?沒有,只有固執己見的原創研究和轉移焦點而已。
    你如果按方針行動,誰也不會有意見。你發明一個有爭議、不中立的分類法,還不讓社群討論,這又是什麼道理?別人就不能對你做的事有意見了?林肯的評價你自己看條目內容吧,重點在描述他的經歷、引用文獻並陳正反評價,他是怎樣的人,讀者看完自有定見。維基人可以有自己的偏好,但不該拿偏好套用在應該保持中立的事情上。說到底,我們為什麼要在分類裡評價人物好壞?有任何必要嗎?默然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03:01 (UTC)回复
    就事論事,這個討論串是討論政治家的,即便你牽扯再多的什麼家進來,也不會改變「政治家」這個名詞的定義和主觀性質。你要談「政治家」的問題,那就聚焦在這上面。
    你若真要討論其他什麼家的分類問題,你就另開討論串,讓大家討論你的意見。如果社群有共識、決定採納你的意見、重新安排其他什麼家的分類,那我也就尊重共識,照社群討論結果來做。--默然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06:34 (UTC)回复

Wikipedia:OR:“维基百科只应使用在可靠来源中发表的断言、理论、意见与论点”,这类问题不应该都这样处理?--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8月27日 (五) 15:54 (UTC)回复

感觉应该是这样。
  • 按照Wikipedia:非原创研究#对已发表材料的总结并提出立场,由于维基不容许登载原创研究观点, 维基所以不容许“对已发表材料的总结并提出立场”(仔细地对来源内容进行不改变原意的概括或改述并不构成原创总结——反而是应受鼓励的做法。)
  • 比如, 如希望在维基百科将希特勒称为政治家,那必须提供如此称呼的Wikipedia:可靠来源;如果,还有可靠来源反对将希特勒称为政治家, 那也应该一并指出,让读者了解争议的存在。 在没有可靠来源支持下,将希特勒称为政治家可能涉及“对已发表材料的总结并提出立场”。 关于林肯,简单查了一下, 可能有可靠来源支持将其称为政治家, 见书: “Abraham Lincoln, Philosopher Statesman Hardcover – April 29, 2014 by Joseph R. Fornieri (Author).”。
  • 只要有可靠来源, 有争议的观点(不必是事实)是容许被登载在维基上, 只是需要指出争议,而且平衡这些观点的在条目中描述篇幅而已。
--Gluo88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20:52 (UTC)回复
原创研究是一个方面,可供查证中立的观点是另两个方面,至于举证问题更是与前两者都没关系的另另一方面。上面讨论的问题主要是可供查证和原创研究的问题,三者是要综合的看不错,但是更重要的是三者应该尽可能地同时满足。--ときさき くるみ 2021年9月5日 (日) 08:42 (UTC)回复

关于中宣部整治娱乐圈

嘛,先说一句,相关的链接我就不挂了,人名太多,直接搜就可以。

我今天主要谈一下大体的思路吧。(现在很多消息是贴吧 微博,当然没要求你直接写,可以用其他方法来旁证,具体动手可以等官方消息,先心里有个数,想好怎么写,先弄好草稿都行)

1.我们都估计错了,吴亦凡仅仅只是个小开头而已(传说,供出了47人,下面会涉及一部分,京圈的导演居多,可以慢慢等,时间会证明一切,到底有没有47人,很容易数嘛)

2.我的想法,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一个主条目定在哪儿,什么名称,是在现有条目上彻底改建还是完全另起炉灶都可以讨论。等于是一个总览导航,下面仍然详细的在各人自己条目里面弄。肯定是新闻动态(至少今年年底),新建相关分类远比导航模板更要紧。

3.事情的起头,是中宣部整治饭圈文化(粉丝互相撕逼 互黑,也涉及雇佣水军等) 清朗行动(正式名称)。(又查到,每日经济新闻发的 中纪委:吴亦凡事件暴露出的娱乐圈乱象,非整治不可)

4.在此之前,有郑爽的偷逃税问题,这个今天正式通报了,不详细展开。

5.8.25 开了一个会(查清楚了:8月24日,中国文学艺术联合会召开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文艺界批饭圈文化娘炮形象(都市快报,南京。官方背景不用说)

6.劣迹艺人名单,有范冰冰、有霍尊、有张哲瀚(这些什么事都写的很清楚,不展开,只是今后需要验证一下到底是否在名单里面)。一个人是否出事,目前看来很好判断,作品下架(哪怕是非官方正式声明的) 微博超话会被封停。(个人看法,这个应该是中央级掌握的名单,也就是最高级,像之前文章出轨估计基本不算什么事)

7.先说一些相关的内容,应该也是8.25左右,赵丽颖工作室的官方微博被新浪封禁,原因是粉丝之前互撕(微博那边可能需要上app查看验证,我之前遇上的几个就是,直接显示此账号禁言中,而不是微博管理员那种大批量的一次性公示或者小秘书私下的短信PM)

8.今天(8.27)赵薇和高晓松已经被封禁了(证实,作品下架。要么搜不到(赵)或者是根据法律不予显示(高)。看app,微博的新闻推送在晚上18:50已经正式发出报道了。网易有报道说赵薇本人失联)。晚上有人说姚晨可能是下一个(因为有人说搜不到武林外传了)

9.天官赐福的剧版似乎停工了(耽美改,肯定也是这次的目标)

10.新浪的详细报道放在高晓松的条目讨论页上了。古剑奇谭下架是因为郑爽主演...

11.中国扩大网络审查,整顿“饭圈”文化

暂时就这样。

延安文艺座谈会(大体上是上一次...)

--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8月27日 (五) 16:35 (UTC)回复

哦--Gqqnb留言2021年8月28日 (六) 16:04 (UTC)回复
赵薇的IG显示定位还在北京(我没去证实),失联或者什么“被消失”可能性不大。--东风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8:44 (UTC)回复
这里面有顺序问题,先是文章出来说失联,之后IG上更新了(然后那帖子只存在了不超过12小时。再有,大天朝能直接上IG?我是不是火星回来的?你说瀛台里面我信。)--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44 (UTC)回复
随着文革2.0檄文的发表,上述整治娱乐圈的内容都可以合并到时“文革2.0”条目了。--Luminoxius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07:08 (UTC)回复
是。基本上就是新版的炮打司令部 [万维读者网 /china/2021/08/31/2392868.html 李光满]--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44 (UTC)回复
我觉得可以给中宣部整治娱乐圈创建条目的。--Txkk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08:51 (UTC)回复
我顺便提醒一下,网络游戏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哦(不过文革2.0的主条目好像没有?)--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44 (UTC)回复
(*)提醒不要仓促编辑,重大的事件不妨多等等,而且看起来现有的资料不足以建立条目。比如吴亦凡到底做了什么,等到法院宣判了自然就清楚了。——ClayM300(留言讨论🧐) 2021年9月5日 (日) 12:52 (UTC)回复

(!)意見,文革什么的就算了吧,个人感觉现在这些娱乐圈的呢,说实在的就没有多少真正的作品,烂片太多。 不要搞原创研究。另外建条目的时候,是否要加上 哪一年?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23:18 (UTC)回复

就是,某些人为了洗一无是处的劣迹艺人,连文革的帽子都扣上来了,恶不恶心!Win7爱上ME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09:16 (UTC)回复

標題含糸字在內的條目

因涉及條目多,提移動請求沒效率,我在編輯摘要說了似乎也沒回應,就直接拿來這裡討論了。標題含糸在內的數十個條目,如糸守町糸田站糸井重里糸井嘉男等,先前已經討論過,使用糸而非絲,相關共識可見Talk:丝守町,請@DreamerBlue詳述移動理由並提出可靠來源佐證,不然就麻煩管理員將這類移動再移回去,謝謝。---KRF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2:37 (UTC)回复

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纯粹是日文汉字简化出来的麻烦事。《说文解字》:“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二战结束后,日本将“絲”(いと)简化为“糸”,与原本读作べき的“糸”恰好同形,而后者在汉语中指细小义时音密,罕用。台教育主管部门《国语词典》将读作思的“糸”列为”丝的异体字”,《異體字字典》正式六版则在“丝”字头列明了该异体字;中国大陆的任何现行字表,则根本不承认这是个单字,仅作为偏旁部首存在。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情况下,中文维基百科根本就用不到也不该用到这个异体字(除非涉及佛教用语等特殊场合)。这里是中文维基百科,而不是日文维基百科,转写日语汉字应以其本字为准,否则怕是贻笑于读者的。--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19 (UTC)回复
這還是無法凌駕名從主人。-KRF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32 (UTC)回复
如果名从主人凌驾一切的话,白俄罗斯怎么说?他自说自话要求中文世界的人们用一个长期不使用的字形,中文世界既然几乎不用,中文维基百科就没有理由使用。举一个荒谬的例子,如果名从主人的代价是保留现代标准汉语不再使用的字形的话,建议直接把“日本艺术”移动至“日本芸术”,因为日语汉字字形如此。总而言之,这就是个简化归并问题。日语汉字把字形简化到了一个不再这么用的中文汉字,维基百科当然得给他还原回去。--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3:35 (UTC)回复
取得共識前不應該自行移動Mittermeyer ~比菲德氏菌的呢喃~ 2021年8月29日 (日) 14:04 (UTC)回复
  1. 請尊重原有之討論共識,如欲變更請先提出討論徵求共識,而非擅自移動之,以免不必要之爭議。
  2. 如欲談論「中文世界的使用」,以糸守町來說,"糸守町" -wikipedia有 43,400 項結果,"絲守町" -wikipedia則僅約有 516 項結果(而且還包含了不少當年中文維基百科的用字討論)。可見「中文世界既然几乎不用」之敘述恐有誤。
以上。-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4:07 (UTC)回复
其一,照搬字型是中文世界翻译日语汉字的常见问题,本不应发生。上文我已经提及,无论是台标还是陆标,都没有将丝线的“糸”作为规范汉字的说法,要么归为异体字,要么归为偏旁不当字。
其二,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内,明确记载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两者为新旧字型关系。
其三,根据日语转写成汉语的一般惯例,遇到日语简化字必须还原回本字,这几乎属于常识问题。如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把横滨写作横浜,恐怕是要闹笑话的。我刚才检索资料时,见到知乎上有人抨击中文维基百科这一所谓共识为“文盲优越感”,本人不予评价。--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05 (UTC)回复
您說的並非全然沒有道理,深入探究起來也是蠻有趣的,對於相關觀點個人也表示尊重。然而,按照Wikipedia:命名常规,無論是名從主人或者常用名稱,在中文維基百科當中這幾個案例當中都宜使用「糸」而非「絲」,相關理由在上面以及先前的討論中均已提及。至於您所說的這塊,並非中文維基百科當前的命名常規所考慮的範圍,即使您認為說現行的官方中譯有誤,但這個「錯誤」譯名在中文世界也已普遍使用。如果堅持「正字」而去改用一個在中文世界中罕用且非官方的譯名的話,反而可能有Wikipedia:原創研究之虞。
另外,再怎麼說,您也不應該在未經討論的情形之下擅自推翻先前的共識。還望您日後避免此類行為,以避免造成對先前參與討論者的不尊重。-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25 (UTC)回复
另外(~)補充,根據臺灣的《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糸」一字在讀「ㄇㄧˋ/mì」的情況下,其釋義仍為「細絲」[19]。讀「ㄙ/sī」時才是「絲」的異體字。且以糸守町來說,在中文語境下大多都是讀作「ㄇㄧˋ/mì」,很多聽到有人將其讀作「ㄙ/sī」的。其餘條目大多亦然。-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9:43 (UTC)回复
本人在上文中指的是讀「ㄙ/sī」時的情况。在日语中对应汉字读「ㄇㄧˋ/mì」时,读音根本不是ito/shi,而是ミャク/ベキ。日本文部省的字表已经指出,读ito/shi时的该字就是絲的异体字。旧字形也有该字,但跟日语旧字体为此字、读ミャク/ベキ时并非一个字,后者才读「ㄇㄧˋ/mì」。这是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的转换对应关系。--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17 (UTC)回复
感謝您言簡意賅的說明,這部分我了解您的論點了,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不過,如我前面所說,宜照當前Wikipedia:命名常规之「名從主人」與「常用名稱」等相關原則來決定條目的命名,而非自行去推敲哪個字才是對的,否則將淪於Wikipedia:原創研究。-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25 (UTC)回复
根据日语音读推回本字,才是“使用中文”、“名从主人”及使用“常用名称”。否则,若中文表记对应的日语汉字与他本身的原名不符,无异于你给他原创了一个日语名称,这才是原创研究——好比你直接根据简体“理发”转写成“理發”一般。--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31 (UTC)回复
非也。如果您有看上一次的討論的話,會發現到裡面有提到中文世界的來源(包含各媒體之報導與官方中譯等)使用「糸」字的情況。中文維基百科應遵循其官方中譯或者中文世界的常用名稱,而非自行去推敲本字而將官譯或常用中譯指為錯誤。使用WP:可靠來源甚至官方的中文譯名怎麼能說是中文維基百科自行原創的呢?-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37 (UTC)回复
其一,读作“ito”的“糸”本就是“丝”字,这是铁打不动的事实。在该读音状况下直接将日语汉字“糸”写成中文汉字“糸”字本就是经典的错误翻译,直接照搬字形,不转回对应汉字。
其二,在日语中已有完整汉字表记且非纯和制汉字(如“丝鱼川”)的情况下,我的确很少见到遵循官方给出译名的先例。
  • 一方面,“名从主人”本就不是必须遵循的规则,例如白俄罗斯至今未移动到白罗斯;另一方面,港台翻译标准随意是长期以来的问题,直接照搬字形问题并不在少数。在遇到日语译名问题时,我一般会查询新华社的译名
  • 另一方面,阁下提到“中文维基百科应遵循其官方中译或者中文世界的常用名称”,这只能应对一般情况,在本讨论的情况下,如果直接用官方中译,无异于让你在汉语世界使用日语,不符合中日翻译的常识。中文维基百科首先是中文的维基百科,不是日语的维基百科。--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48 (UTC)回复
「如果直接用官方中译,无异于让你在汉语世界使用日语」,人家都已經是「中译」了,那自然就已經是中文了,即使您不滿意其翻譯亦然。我不清楚您所謂「中日翻译的常识」是否僅是特定地區的情況或者是用於全體中文使用地區(至少個人從未見過相關規範),不過如果就「糸魚川/丝鱼川」這筆個案的話,考慮到您提到新華社等中國大陸官方媒體普遍使用“丝鱼川”來翻譯「糸魚川」、之前的討論則提到了臺灣方面的官方媒體普遍以「糸魚川」譯之(個人一直以來也大多是見到「糸魚川」而非「絲魚川」,臺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也是將其譯為「糸魚川」[20]),我想或許可以使用字詞轉換將「丝鱼川」視為中國大陸地區的標準譯名、而「糸魚川」視為臺灣方面的譯名(港澳馬新方面的話我就不清楚了)。其他條目亦可以類似方法比照辦理。-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16 (UTC)回复
哪怕人家声称自己是“中译”,难道就一定是正确的中文么?直接“形译”而不顾字型,本身就是错误的翻译方法。就这个案例而言,现代日语翻译成中文时“糸”应当照搬的情况只有诸如“糸部”“鱼丁糸”等词语中指偏旁部首的情况,而这种情形在日语里并不读作ito/shi,而是读作beki/myaku,这个读音的使用频率很低;在绝大多数其他情形(如:丝线、单位“丝”等),均对应日语的常用读音ito/shi,我之前已经提供了日本文部省《常用汉字表》作为佐证。--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42 (UTC)回复
我了解您的論點,但畢竟維基百科的內容須以相關來源為準,不宜自行依字源與發音推敲譯名。好比「糸魚川/丝鱼川」在中國大陸的官媒譯作「丝鱼川」、且常用「丝鱼川」,在臺灣的官方則譯作「糸魚川」、常用「糸魚川」,這時字詞轉換似乎就蠻適合的。而以糸守町這個現實中不存在的作品虛構地點而言,自然須以該作品之官方中文作品為準。也就是說,決定條目該如何命名,應一律採當前能獲得之WP:可靠來源做判斷,看他們是如何去翻譯該主題的中文名稱的,而非自行以「字」去推敲。-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0:49 (UTC)回复
这从头至尾都和可靠来源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字词转换问题,不要和什么“可靠来源”相混淆。读作“ito”的“糸”本就是“絲”字,这是一个有多个来源佐证的基本事实,不因所谓“可靠来源”的作者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发生任何改变。日语中简化汉字转写本就容易和汉语汉字撞在一起,日文汉字转写成汉语汉字本就类似简繁转换,需要对应原本字型,这也属于基本常识。请问您看到日语里面的“艺术”二字会直接按日语字形写成“芸术”吗?请使用中文。不要原创一个日语汉字和中文汉字混杂的译名,这才是原创研究。--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05 (UTC)回复
請不要自行隨意推斷「作者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這不僅是您的主觀論斷,也未顧及該種翻譯在中文世界頗為普遍的情形,甚至也很不尊重不同地區所使用的翻譯原則。如同我前面提到的,臺灣的國家教育研究院將「糸魚川」的「中文」譯為「糸魚川」,其他臺灣的官方媒體如中央通訊社中央廣播電台等亦然。有多個可靠來源支持的譯名絕非中文維基百科之原創。-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14 (UTC)回复
从我的视角来看,这的确是没有常识进行胡乱转写——日语汉字“糸”读作“ito”时在日语中是“絲”字之略(《常用汉字表》),而絲是传统汉字(显然),故应该转为絲字,而不是转为与絲同音的异体字“糸”(何况读作“beki”的日语汉字“糸”所对应的汉语字“糸”显然另有所指)。至于台湾地区直接搬日语汉字、不使用中文汉字的翻译原则——我今天的确学到了。--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21 (UTC)回复
是的,我知道您的視角是如此。至於臺灣方面的翻譯原則,也不能簡單以「直接搬日语汉字、不使用中文汉字」論之,但在此不多加以贅述。總而言之,此類譯名均宜以各中文使用地區之標準為准,至於判斷方式則可以去查詢相關官方單位的用法、或者是該地區之最常用名稱,而不宜以一概全。-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26 (UTC)回复
我能理解你的意思,但这和译名中保留“付属”(附属)“沪过”(滤过)“芸术”(艺术)“横浜”(横滨)之类的没有任何区别,都是典型的字型转换问题。我想我还是保留我的意见。至于未来如果真的要加转换组,我所说的中国大陆的沿用本字原则,记载于中国大陆的部门规章《外国地名汉字译写通则》(中国地名委员会,今民政部区划地名司)。--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35 (UTC)回复
@DreamerBlue 日本芸术並不是官方中文名稱(也沒有官方可言,不屬於‘名從主人’),自然不需要跟著用芸,與現在大多的案例不同情況。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36 (UTC)回复
@DreamerBlue 也請你注意,橫濱市的官方中文譯名就是‘橫濱市’,所以理所當然是用‘橫濱市’而不是“横浜市”。‘但这和译名中保留横浜没有任何区别’所以這是一個‘偽命題’?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43 (UTC)回复
中文不用?去玩《逆转裁判》。如果还不信,我给你翻新华字典。 --Milky·Defer 2021年8月29日 (日) 15:07 (UTC)回复
新华字典》(第12版)第334—336页(Mi)根本不存在这个字。--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12 (UTC)回复
注意:以下為適合使用「名從主人」原則來命名的情況:
機構、組織、公司等:如果該機構、組織、公司或其上級機構、組織、公司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東南亞國家聯盟、微軟。
品牌、商標、產品、賽事、獎項等:如果擁有這些事物的機構、組織、公司或個人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百事可樂。
國家、地方等:如果代表該國或該地的政府或其上級政府的官方中文資料中有提供中文名稱的(主權有爭議者除外,先到先得為主),以該中文名稱來命名,如首爾。
人物:如果其個人發表的作品,或其認可的中文官方資料中出現有他本人的中文姓名或譯名的,以該中文姓名或譯名來命名,如陸克文。
‘如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根本就不屬於‘名從主人’的原則,所以不用 芸 理所當然,但這與現在情況不同,現在情況符合 地方名字 的條件。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21 (UTC)回复
如果你要在这种意义上名从主人,建议你把把横滨写作“横浜”。有人“日本艺术”写成“日本芸术”,这违反日中翻译的基本常识。翻译常识问题怎么变成了名从主人问题?我不明白。--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28 (UTC)回复
本節描述對於條目命名的原則和主要慣例,以及遇慣例間衝突、各地用字、用語不同時的處理原則。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0 (UTC)回复
其次 [21] 這只是一個草案,並不是落實的指引。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26 (UTC)回复
‘在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常用汉字表内,明确记载读作いと的“糸”本就是“丝”字,两者为新旧字型关系。’
此外我找不到文件裡哪裡有提到你的論述,可能是我不熟日語緣故,所以拜託你把原文指出。且我相信過往的做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現今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2 (UTC)回复
编辑冲突(本回答针对「名從主人」原則)在日文翻译过来的条目中,“糸”本就是日语汉字,而非汉语汉字“糸”。这种情况下还原成原本的汉语字型(康熙体“絲”)才是正确的。你强调各地用字无用,日本又不说汉语,字型当然以汉语世界的本字为准,即“絲”。
(本回答针对《常用汉字表》)《常用汉字表》“表凡例及使用方法”(表の見方及び使い方)章节第六条写道:“圆括号里的字型,就是所谓的康熙字典体。这是为了表示与明治年间以来所使用的的活字字体之间的联系而添加的参考。但没有显著差异字型则省略。”(丸括弧に入れて添えたものは,いわゆる康熙字典体である。これは,明治以来行われてきた活字の字体とのつながりを示すために参考として添えたものであるが,著しい差異のないものは省いた。)--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36 (UTC)回复
‘這種情況下還原成原本的漢語字型(康熙體「絲」)才是正確的。’這與‘名從主人’的指引論述相衝突,請問是根據那個指引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40 (UTC)回复
表格里面明确记载者“糸”和“絲”等价但字型不同。而“絲”才是中文世界的通行字型,这才符合使用中文方针。--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45 (UTC)回复
請先參看Talk:糸魚川市,不要白費前人的討論。--AT 2021年8月29日 (日) 15:38 (UTC)回复
我不只参看了您给的链接,我还参看了Talk:白俄罗斯,也没打算白费前人的讨论。--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5:42 (UTC)回复
既然您已得悉先前的討論,還請您避免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擅自進行推翻前人共識結論的操作,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爭議。謝謝。-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32 (UTC)回复
必须声明,我是被人ping出来才知道之前对此类有关日文汉字的地名条目有共识这回事。之前则是先看了白俄罗斯条目,参考了翻译应优先名从主人还是优先使用中文。--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57 (UTC)回复
了解。那麼還請您在進行大規模操作前先查看一下該條目的討論頁。即使事前有所疏漏,也宜在他人向您提醒之後先行自我回退。另外,由於您所進行的大規模操作涉及大量條目與分類頁面,即使未有先前討論,仍以先行交付討論確認共識為宜。-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8:02 (UTC)回复
這一類名稱應牽涉到「名從主人」中的兩種條件:
1.‘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裡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 ’
2.‘一個事物: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日文、越南文、韓文等中文之外的文字資料出現該事物的日文漢字、越南文漢字和韓文漢字等專有的名稱,「名從主人」原則僅起參考作用,如「阿倍仲麿」等。其中的日文漢字的翻譯原則請參見維基百科:漢字文化圈語言專有名詞的中譯規則、維基百科:日語專有名詞的中譯原則;惟該原則並未達成共識。’
(「糸守町」符合這裡「名從主人」的條件1,在全部的中文使用地區皆為官方/常用名稱)
如果現在名稱是根據條件1的話應該是沒爭議的,因為使用官方中文資料的中文名稱既符合「名從主人」又符合「使用中文」。
麻煩的只是如果是根據條件二的就和使用中文方針衝突。(不過至少也總比兩個草案有參考價值)
在中文維基百科,條目的命名應當遵守以下的主要原則。它們之間有時存在衝突;此時編者需要選擇傾向於其中某些原則,而放棄其他的某些原則。
目前我看到大部分使用「糸」條目的都是根據官方中文資料的中文名稱(條件1),所以應該是沒什麼問題。反倒是條件2我覺得有必要搞個方針討論一了百了。(單純日文漢字的「名從主人」相對於 「使用中文」)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5:55 (UTC)回复
通知@DreamerBlue 因為我改了一些東西 Iridium(IX) 2021年8月29日 (日) 16:28 (UTC)回复
其實即使是「使用中文」那個段落,也寫著「惟若原文名稱比中文翻譯的名稱在中文中更加常用,或如果不存在中文翻譯的名稱,則應使用原文名稱」。-Peacearth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17:32 (UTC)回复
@SIridiuM28:我的确认为“条件2”需要一个一了百了的说法,这么下去并不是办法。--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1:10 (UTC)回复
@DreamerBlue看來你缺乏了些在社會正常生活所需的常識呢,簡單來說就是約定俗成。例如長沙灣的「灣」字,約定俗成的讀音是「環」而非「灣」。難道你要當個認為「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正音魔人」,強迫他人用你所謂的「正確讀音(自稱)」嗎?--<JasonHK ✉️ 📝 /> 2021年8月29日 (日) 18:49 (UTC)回复
在日语汉字中,这两个“糸”并非一个字,只是正好同形,与汉字中一字多音的情形不是一回事。--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29日 (日) 23:17 (UTC)回复
@DreamerBlue即使是錯的那又如何?你是否明白什麼是約定俗成嗎?現在基本上所有公司都是保留「糸」,比方說在香港發行《你的名字。》等日本電影的新映影片除非你擁有時光機,能回到過去強迫所有公司都必須用「絲」字,否則應該保持使用「糸」字。
再者屍守町屍田站屍井重里讀起上來也太可怕了。[開玩笑的]--<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2:36 (UTC)回复
我对约定成俗没有兴趣,问题是这里也不存在什么约定俗成,按中国大陆的翻译标准(这是不是算约定成俗?),保留“糸”就是彻底错误且可能严重误导读者的。结合上文和平君不断重复的内容来看,我善意推测在这个地方存在翻译规则差异。--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2:51 (UTC)回复
重點應該不是約定俗成,而是‘『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裏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 』 ’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3:23 (UTC)回复
@DreamerBlue别在亂掰什麼「善意推測」,你才是那個無視前人討論結果、胡亂移動條目的人好嗎?--<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3:17 (UTC)回复
好像以前有关于汉字圈内的中译原则:Wikipedia:汉字文化圈语言专有名词中译规则Wikipedia:日语专有名词的中译原则。——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8月30日 (一) 01:26 (UTC)回复
只是草案,可能也要討論下(純日語漢字)‘名從主人’和‘使用中文’哪個更優先。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2:20 (UTC)回复
根据命名常规,根本不用管到底用哪个最正确,只要管哪个在中文语境里最常用就行了--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0日 (一) 02:43 (UTC)回复
你在說什麼呢,‘『名從主人』和『使用中文』’兩個都是命名常規來的?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2:57 (UTC)回复
“絲”、“糸”两种表记,不见得哪个一定最常用,倒是可以推出哪个最正确。--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2:52 (UTC)回复
我個人認為哪個在中文圈中更常用,哪個就更優先。--<JasonHK ✉️ 📝 /> 2021年8月30日 (一) 03:01 (UTC)回复
路過,我覺得可以邀請上次參與相關討論的@CherjauChiefweiOwennson等人發表意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8月30日 (一) 03:39 (UTC)回复
“丝”是对的,但“糸”用的人多,逐渐导致错的成了对的。总结:都怪《你的名字》。[開玩笑的]利益相关:修读专业日语。--安忆Talk 2021年8月30日 (一) 03:45 (UTC)回复
我在之前的論戰中其實已經很詳細說明了,按照名從主人原則、按照日文使用該字的流變、引用歷代史料、最早的軍用書信、當地地方史著作、大正地圖證明日本人分得清糸和絲兩個字,他們明白地使用糸作爲該地的用字,也沒有把糸簡化,把絲和糸弄混亂的,是今天學中文有問題的人,所以到今天糸和絲在日文漢字還是分開的。我覺得如果這些新手如果沒有能力閱讀並按之前的討論一一推翻以前的論證,根本無須多加理會,直接改回就好。如果要翻案,應該是對方要求翻案,而不是自己去要求重新自我證明,我覺得做爲正常人應該要清楚這一點邏輯,不要白費過去曾經投入的時間。至於最前面提到糸不是中文的課題,請翻閱《說文》、《康熙字典》等辭書,糸是糸,絲是絲,這兩個中文字,我也知道有些奇怪的人常常以有限的中文能力來吵,那就不要和他們折騰了。至於還有一點,因爲就是積非成是觀,這點我是贊同的,但是現在還沒有完全積非成是,想要通過維基百科來積非成是,我覺得是有些幼稚和無謂的。Cherjau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4:35 (UTC)回复
其一,读作“ito”的糸与絲为同一字,这是没有疑问的,无论这个“糸”是“丝线”的“丝”还是表示折合今天“ito”这个音的日语汉字“糸”。其二,无论按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还原本字,还是按台湾的辞书“读ㄙ/sī时为丝的异体字”,都没有保留现在不常用的中文字型的理由。其三,至于您“引用历代史料、最早的军用书信、当地地方史著作、大正地图证明日本人分得清糸和丝两个字”,昨晚我回顾了Talk:糸魚川市#討論區,认为之前Chiefwei、そらみみ早已驳斥得较为到位,我不想重复。其四,《说文》《康熙字典》中的“糸”并不是日语中读作的“ito”的“糸”“絲”,而是对应今天汉语中的“ㄇㄧˋ/mì”、日语中的“beki”;您声称“日本人分得清糸和丝两个字”,就应当知道读作“beki”的“糸”今天只用作偏旁的称呼,无论在汉语还是日语都是罕见用法。最后,把丝和糸弄混乱的,是过去和今天学中文都有问题的人,想要通过维基百科来积非成是,我觉得是有些幼稚和无谓的。--DreamerBlue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04:55 (UTC)回复
糸和絲的混亂,閣下真的要好好去讀讀之前的討論,你真的是看不懂;日文雖然的確把絲簡化爲糸,但是並不等於糸必須等於絲,糸一直是單獨存在的,而且自古以來就可以唸Ito,唸成Ito的糸不管絲字發生什麼變化它還是糸,不會因爲絲字曾經簡化,就必須把所有的糸還原爲絲;再說白一點,以前日本人即使是有絲有糸,糸還是唸Ito的;另外臺灣教育部國語辭典就有單獨[收錄糸字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p9Luzj&o=e0&sec=sec1&op=v&view=0-2],而中國也不是只有新華字典,新華字典也不是全部;你是真還是假,分不清這邏輯。至於您回顧討論能得到他們兩位成功反駁的“結論”,我只能對您的閱讀理解甘拜下風。各位,中文維基百科不要一直重複這種莫名其妙、浪費太多時間的翻案行爲,東西要證僞是要推翻的人應該做的努力,他沒有能力閱讀理解之前的討論,也沒有能力推翻原本的討論,然後要驚動那麼多人翻案我是覺得很奇怪。Cherjau留言2021年8月30日 (一) 12:04 (UTC)回复
『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裏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 』現在大多使用“糸”的標題都是依據此指引。如果你真的覺得‘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override 維基的指引,那你就在簡體變體中改吧。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5:20 (UTC)回复
其實糾結誰對誰錯是沒什麼意義的,既然人家官方指定中文是用‘糸’,那根據『它的擁有者或代表者的官方中文資料裏有出現到該事物的中文名稱的,可優先考慮使用該中文名稱。 』就應該使用‘糸’。‘中国大陆的翻译原则’並不是維基的指引。 Iridium(IX) 2021年8月30日 (一) 05:23 (UTC)回复
我記得新潟縣、栃木縣都曾經一度在中文被寫成新瀉縣、櫪木縣,但經過縣政府官方聲明確定以後,在中文以「潟」「栃」為準。只是糸魚川市沒有這樣的官方聲明而已。目前我只能根據不同的中文情況(比如說JR西日本用絲魚川,越後心動鐵道用糸魚川之類)的方法擱置之。--owennson聊天室獎座櫃2021年8月30日 (一) 05:00 (UTC)回复
汉字简化的副作用不淺啊……加油吧。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8月30日 (一) 12:10 (UTC)回复

命名常規祇有常用名稱原則、名從主人慣例。「根據日語音讀推回本字」無論如何合乎字理、字源,不是常用名稱,沒有參考字理,就是原創研究。即使有參考資料證明合乎字理、字源,不是常用名稱,不名從主人,不符合命名常規,就不應採用該命名。如果常用的詞是「理發」哪怕正確的詞是「理髮」,也應採用前者,因爲「維基百科內容的門檻,是可供查證,而非真實正確」(Wikipedia: 非原創研究,方針)。「梗圖」「哏圖」同理。不可能因爲「竝」合乎字理、字源,就用「竝」取代「並」。也不可能因爲部分簡體字不合字理、字源,就擅自轉換部分簡體字爲大陸地區罕見的字形。維基百科以現實(de facto)、證據爲重,而非少數觀點、推論、或想法。 — 𝕏ℂ𝕠𝕞𝕙𝕘𝕙𝕒𝕝𝕝 talk 2021年9月5日 (日) 11:50 (UTC)回复

動議處理其他把日文漢字直接複製貼上當中文用的真日文假中文條目名

(!)意見 我就从没听说过。(「真日文、假中文」)--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6:15 (UTC)回复
@Red16請問什麼叫做「球形屋根」?,球形屋根真的是中文?(ja:球形屋根),自己看條目,他根本不是「球形」只是外觀部分「似球狀」;「屋根」是什麼鬼?屋子什麼時候會長根了?你確定這個是「中文」?—- [雪菲🐉蛋糕🎂] >[娜娜奇🐰鮮果茶☕](☎️·☘️2021年9月6日 (一) 06:38 (UTC)回复

关于百度百科之侵权问题

由于百度百科关闭了历史版本查看,导致侵权检定的困难。在面对相同内容的时候如何判断时百度百科侵权还是我方侵权?此外百度百科曾多次大规模copypaste 维基百科的文本,能否将这件事报请WMF看看他们的态度?--仁爱亲诚——Pavlov2 2021年8月31日 (二) 01:48 (UTC) 另 关注最近的快懂百科,前不久有人将上面的条目复制过来,似乎也有争议条目。仁爱亲诚——Pavlov2 2021年8月31日 (二) 02:25 (UTC)回复

WMF不会管的。判定侵权可以找WP:485,是User:魔琴建立的组织。--Lightyears GBAW 2021年8月31日 (二) 02:27 (UTC)回复
这组织好,支持!--Txkk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08:47 (UTC)回复
(假设WMF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方面投诉百度百科侵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和法院只会偏向自己国家,怎么可能会罚国内的百度呢?“开黑啦”原封不动抄袭Discord,你们听闻过有谁去罚吗?--Txkk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7:19 (UTC)回复
乐高起诉中国企业仿制其产品,并且胜诉了。--铁塔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8:16 (UTC)回复
(如果是WMF向美国方面投诉百度百科侵权。)美国的政府和法院没有司法管辖权,就算判了百度也不会遵守。--Txkk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7:29 (UTC)回复
如果向WIPO投诉呢?别忘了“唐人百科”就是被WIPO毙了的。--Liuxinyu970226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8:45 (UTC)回复
百度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当靠山,无  所  畏  惧--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5:33 (UTC)回复
在判断有困难的情况下,如果是我,我基本上判断百度百科侵权。因为百度百科封闭,我方开放,我们难以从百度百科获取证据,只好做对有利自己的判断。--Gqqnb留言2021年8月31日 (二) 16:15 (UTC)回复
如果是近期的,可以参考 Google cache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1:17 (UTC)回复

境外网络游戏

这通知下发之后,很多人都评论说玩境外网络游戏就不受这个限制了。现在有没有未成年人绕过监管翻墙玩境外网络游戏的新闻来源?我找了很久也没找到,可能是我输入的关键词不对吧。--Txkk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08:42 (UTC)回复

可能是传闻,未有正式报道?甚至还有传闻一直有未成年人拿成年监护人的身份信息来绕过防沉迷机制。——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1日 (三) 09:38 (UTC)回复
后面那句不是传闻。现在的小孩子都很聪明的,未成年人拿成年监护人的身份证绕过防沉迷机制是相当普遍的做法。如果小孩子老老实实填自己的身份信息,那我只能说他/她太蠢了。--Txkk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2:16 (UTC)回复
(!)意見 16以下的根本没有身份证好吧...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现在要上人脸识别啊,这做不了假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33 (UTC)回复
没有身份证不代表没有身份证号码,在户口簿上可以看到身份证号码。--Txkk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8:39 (UTC)回复
--Milky·Defer 2021年9月5日 (日) 04:49 (UTC)回复
哦?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那就全程人脸识别!(((--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9:02 (UTC)回复
就是网友在抖机灵啦。所谓的境外网络游戏,想个办法玩Minecraft非网易版就算玩境外网络游戏了。还有各种加速器什么的,很简单的 --Milky·Defer 2021年9月1日 (三) 10:07 (UTC)回复
我想写进条目的,但是没有相关来源我就没办法写进条目啊。--Txkk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2:10 (UTC)回复
对不起我错了我万万没想到就算是加速器也会被……--Milky·Defer 2021年9月2日 (四) 16:38 (UTC)回复
哈哈,怎么可能留下空子让你钻。花点钱买上好的梯子吧。--Txkk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7:36 (UTC)回复

话说直接使用通知的名称作为条目名称真的好吗?总感觉有点别扭。--忒有钱🌊塩水あります🐳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5:38 (UTC)回复

(!)意見 有一件相关的事情最好查证一下,昨天看见不少人在B站开骂,原因是90后(31-21岁 无论如何都是成年人)被识别为未成年,防沉迷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6:14 (UTC)回复

中国共产党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

@Assifbus最近建立了一批类似的条目。我不认为这些条目有显著扩充空间(在关注度方针要求下),例如中国共产党北京市委员会也没有单独把每一届写成一个条目。因此我计划把这些条目全部移动到“中国共产党XX县委员会”条目。--GZWDer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4:32 (UTC)回复

(!)意見,只要大多数人认同你的看法,我就会尊重阁下的编辑。 我保留我的看法,中国大陆是集体领导,面对许多县市的领导人找不到参考资料的问题,这种中国共产党XX县第十三届委员会的写作很直观简单,并且与相关条目也建立了联系,浏览者可以方便的观看想要的信息,如果在一个条目里面塞进去十三届委员会,个人觉得会显得凌乱。Assifbus留言2021年9月1日 (三) 14:40 (UTC)回复

我之前曾在中国共产党渑池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加入關注度模版,我比較不建議針對中国共产党渑池县第十三届委员会之類的主題單獨建立條目。--Wolfch (留言) 2021年9月1日 (三) 15:23 (UTC)回复
是否对个别用户构成动力从来不是维基百科的编辑考虑因素。对爱好者来说爱好者内容也是他们编辑的主要动力之一,但这并不代表维基百科就应该收录爱好者内容。--Luminoxius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20:10 (UTC)回复
(▲)同上 完全同意。--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37 (UTC)回复
(!)意見 因为实在没有扩充空间啊。个人的看法,最低门槛是地级市,不能再低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3:37 (UTC)回复
  • ( ✓ )同意以列表代替單一條目,讀者閱讀也方便。若該屆委員會比較特殊,有充足的可靠來源可擴充、單獨成條,再特例處理。燈火闌珊處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3:44 (UTC)回复
  • (!)意見我认为这个条目的价值不应该只是一个名单,如果您能写明白每个人的分工,并且写出每个人在任期间的主要政绩(当前的这一届如果不好说,那么可以拿前面几届试一下,毕竟政绩这东西也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那么我认为它就是合理的,收录没有什么问题。如果您写不出来,那么说明这些人被记录的价值低,整个条目的价值也就低,把价值低的条目合并在一起也是正常的、合理的。或者我可以以古代为例说给您看,古代一个县有知县(县职),教谕和训导(学职),县丞、主簿和典史(佐职)等几类职位,但是读方志中能留下来的政绩基本都出自知县,教谕和训导的政绩只会在教育中出现,县丞、主簿和典史则很少会有记载,所以知县完全有被记录的价值,县丞、主簿和典史这些人就没有被记录的价值,除非他们其中个别人有突出的政绩。--猫猫的日记本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6:20 (UTC)回复
  • (!)意見好吧,作为条目的创建者,除了卢氏县的那个我可以添加内容,其他由于地域限制导致我不熟悉这个地方因此无法添加更多内容。

我完全尊重GZWDer的尚在计划中的编辑,对此无异议,他可以更改除了卢氏县以外的其他8个条目。按照猫猫的日记本的说法,我认为我可以为卢氏县相关条目(包括这个条目)添加更多可靠有用的信息。Assifbus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6:47 (UTC)回复

Gnews是否是可靠来源?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21年9月13日 (一) 16:14 (UTC)之前加入的。

請協助檢視 IP 用戶 118.200.19.86 的編輯

剛才收到回報,標題所列之 IP 用戶在張希愛安定亞兩個條目中惡搞,加入查無資料的緋聞、結婚生子訊息。回退之後檢視其編輯紀錄發現其他編輯也有類似的傾向。其中「謝允 (演員)」條目的惡搞編輯有被台灣媒體報導過。

我依據其編輯紀錄,將其經手過的條目清查過並回退了其中三條,但有部分較難確定其編輯是否正確。因此將巡查結果簡列如下,不確定的部分請熟悉該主題者協助檢視:

由於8月21日後至今已無持續惡搞跡象,暫不提報WP:VIP。如果其他編輯發現本 IP 或其他 IP 日後仍有類似動作請再協助處理。--Reke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09:09 (UTC)回复

@Reke從IP段跟行為看起來像是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艺人条目破坏。--迴廊彼端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9:44 (UTC)回复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 条目改名

看了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官网用“弗洛伦斯·南丁格尔”的比较多,不知道是不是要改名?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红十字国际委员会新华社 联合国 世卫组织--Kethyga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1:29 (UTC)回复

按中国大陆的翻译通例,Florence的确翻译作弗洛伦斯。其他地区我不清楚,请其他地区编辑者补充。--DreamerBlue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2:04 (UTC)回复
其实按照世界人名翻译大辞典,如果女性人名的话,Florence 一般情况会用弗洛伦丝,男性用弗洛伦斯。我查了新华社的用词,弗洛伦丝·南丁格尔 一次,弗洛伦斯·南丁格尔 多次。--Kethyga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2:56 (UTC)回复
看了下条目的历史记录,弗羅倫斯是一位香港用户创建的。中国大陆Florence的翻译惯例的确是弗洛伦斯(未标明要区分男女)--LarseKun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5:42 (UTC)回复

AV女優列表

已刪,但尚有大量頁面連過去,請清理。--RZuo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19:26 (UTC)回复

完成:另發現AV女優條目整體質量不怎麼樣,同志們仍需努力。--S叔 2021年9月6日 (一) 06:53 (UTC)回复

陶菲克 移动到 全称 陶菲克·希达亚特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印尼男子羽毛球运动员陶菲克条目,陶菲克/Taufiq/Taufik 是人名,全称是 陶菲克·希达亚特。看到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苏加诺普特丽丈夫、印尼人民协商会议前主席也叫 陶菲克,全称 陶菲克·基玛斯英语Taufiq Kiemas。英语维基百科里有一个 Taufiq/Taufik 的变体解释和列表 Tawfik英语Tawfik,词源应该是来自 阿拉伯语,字面义大致是 成功、幸运。 如果按照 维基百科:外语译音表/印尼语 这个中国大陆民政部的行业标准的话,都是 陶菲克。台湾、香港的不清楚。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2日 (四) 23:48 (UTC)回复

(!)意見:直接到讨论页开移动请求即可。另(+)贊成移动,因“陶菲克”是穆斯林男子常用名之一。——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3日 (五) 02:31 (UTC)回复
(+)支持移动到陶菲克·希达亚特,显然“陶菲克”这个名字不止羽毛球冠军的陶菲克在用。不过此前已经产生大量链入,移动后应该进行清理。建议通知Terry850324君来协助清理链入,正好他主攻羽毛球领域,而且他也有AWB(前提是他也同意移动)。--🔨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2:49 (UTC)回复
@Terry850324 请问意见如何?如果同意,麻烦协助移动。--Kethyga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6:15 (UTC)回复
(+)贊成移動,陶菲克只是羽球圈的慣稱,既然是常用譯名就不該用球迷暱稱命名條目。綜觀羽球選手條目命名,不以完整譯名命名的條目大都是早年建立的,如果有時間會逐一移動,至於這個案例若無其他意見,我會於明天早上執行。-Terry850324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5:04 (UTC)回复
(&)建議:“陶菲克”的搜索结果前三页全是关于羽毛球运动员。如果移动成立,不妨保留重定向至“陶菲克·希达亚特”,同时建立一消歧义页面。参见英维“Lizst”的处理方法。--Luminoxius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4:19 (UTC)回复
  • 目测主要的链入是由条目底下的模板产生的。Itcfangye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09:57 (UTC)回复
    • 即便排除掉由导航模板产生的链入,整体数量仍旧不小,因为这些导航模板多是一些比赛的历届冠军的导航模板,而链入页面列表里除了其他羽毛球人物传记以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比赛条目(粗略看了下最起码有一百多个左右……),比赛条目里面用到的导航模板一般是不会有运动员的内链的。--🔨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1:02 (UTC)回复
已完成。-Terry850324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7:40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碰巧看到[冠狀血管]的中文條目與[Coronary circulation]連結,或許是有些不妥

请注意100米賽跑的无来源内容

100米賽跑的历代几杰部分完全没有参考资料,可是@Su-per_fast坚持维持原状。请大家确定一下100米賽跑的历代几杰部分是否符合WP:列明来源等方针指引,谢谢。--Gqqnb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4:22 (UTC)回复

请大家注意一下历史版本,因为可能有编辑战。--Gqqnb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4:23 (UTC)回复
早已闡述過,是Gqqnb自己不提供可靠來源,堅持在自己沒可靠資料的情況下,故意把資料改成錯誤的數據,可參考Wikipedia:当前的破坏/存档/2021年8月Su-per fast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5:32 (UTC)回复
是Gqqnb自己堅持要把Elaine Thompson的最佳成績改成10.61秒、並堅持要把Shelly-Ann Fraser的最佳成績改成10.63秒,然後Gqqnb自己不提供資料的證明,卻反過頭來移除我在外部連結提供的國際田聯官網提供的官方版正式資料。就請問,Gqqnb堅持Elaine Thompson最佳成績是10.61秒,依據為何?Gqqnb堅持Shelly-Ann Fraser的最佳成績要改成10.63秒,依據為何?Su-per fast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5:36 (UTC)回复
我已把无来源内容删除。如果要加回,请记得WP:列明来源。--Gqqnb留言2021年9月3日 (五) 17:29 (UTC)回复

关于Template:美国宪法Template:美國憲法两个模板的命名问题。

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简繁体的问题,后来发现这完全是两个独立的模板。并且后来在检查相关条目的时候,发现不少编辑在使用的时候因为简繁体的缘故而使用错误。

因此建议是否将“Template:美國憲法”的内容重命名为“Template:美国宪法侧边栏”或“Template:美国宪法条目系列”并全中文维基替换?

然后再将“Template:美國憲法”这个名字重定向到“Template:美国宪法”?

--一片冰心玉壶2021年9月4日 (六) 00:10 (UTC)回复

后面Template:US Constitution article series这个从英文标题重命名的时候缺了 article series/条目系列。--Kethyga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1:41 (UTC)回复
(+)支持--Gqqnb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4:23 (UTC)回复
  • (?)異議 我反而常年看的一直是第二个(暂称为 繁体)。重新去看了第一个(简体),个人看法:第一个模板上,从待定开始往下可以保留,更上部的1-27,模板结构远没有第二个来的清晰、简单、明了(第二个是指9月份扩充之前的版本,可以去看历史版本。包括第18修正案已被废除(严格来说是,覆盖掉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05:27 (UTC)回复
  • Update: 原“Template:美國憲法”(繁体)移到了“Template:US Constitution article series”,并将空出来的“Template:美國憲法”(繁体)重定向到“Template:美国宪法”(简体)。--Txkk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10:18 (UTC)回复
是的,我知道。(本来就对这重定向存疑)--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03:23 (UTC)回复
  • (~)補充:我稍微解釋下我對兩個模板的修改,因為這兩個模板最近一次的大修改是我編輯的。首先,我是對應英文模板進行修改的。其次,我並不認為英文版就是絕對正確的,只是比較之後覺得這個版本是相對比較好的。針對 @User:Gqqnb 的疑惑,我說說我的看法。這兩個模板其實在頁面上是兩個不同的位置,所以有一定程度的內容重複是有必要的。例如我將條目看到了最後,如果要看其他修正案內容,那不是又要將頁面拉上去?至於第18修正案,它在美國歷史上是獲得批准通過的,編號並沒有被廢除,所以和其他獲得通過的修正案並列並無問題。至於它的最終結果,讀者在閱讀條目本身的時候應該就知曉了。--一片冰心玉壶2021年9月9日 (四) 04:08 (UTC)回复

按照模板的说明文档进行编辑的行为性质的认定

模板的说明文档在被社群质疑修改前,当做共识有无不妥? 用户按照模板的说明文档进行的编辑行为,我认为算是提升条目质量的。如认定该编辑是破坏,是否要先推翻说明文档中的对应内容才能认定?--驻军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2:23 (UTC)回复

对维基相关的方针不是很精通,cc @LuciferianThomas--驻军留言) 2021年9月4日 (六) 02:23 (UTC) @Manchiu请问下,按照模板的说明文档进行编辑的是否算破坏?--驻军留言2021年9月12日 (日) 23:33 (UTC)回复

cc @Manchiu如果不是,能否说明该次保护的理由。--驻军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3:11 (UTC)回复

条目命名一致性

偶然间我在命名常规看到了这段叙述

條目[…]的命名的格式(包括但不限於用詞)應與其他同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一致(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部分專題已經設置適用於該專題的子命名常規,並已在其中包含對該類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的規範。其他條目的命名的格式由社群討論商定,並應立為子命名常規,否則應在《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頁面予以記載。

这段叙述使我想起了今年五月份在Category:電影獲獎與提名列表看到的命名格式不一致的条目,有的带书名号,有的不带书名号。为了以后新创建的此类条目的命名能有迹可循,命名格式须保持一致,那么统一的格式是带书名号呢还是不带呢?(据我所知,大陆官方和台湾官方关于书名号的规定还是相反的)

带书名号的条目整理如下(为免受可能发生的地区转换的干扰,以下不转换,(▼)下同《为奴十二年》获奖列表 《间谍之桥》获奖名单 《逃离德黑兰》获奖名单 《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获奖名单 《点球成金》获奖名单 《亡命驾驶》获奖名单 《弗里达》获奖名单 《消失的爱人》获奖名单 《时时刻刻》获奖名单 《国王的演讲》获奖名单 《迷失东京》获奖名单 《美食总动员》获奖名单 《死侍》获奖名单 《乌云背后的幸福线》获奖名单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获奖名单 《心灵奇旅》获奖名单 《一个明星的诞生》获奖名单 《星际迷航:暗黑无界》获奖名单 《薩利機長:哈德遜奇蹟》獲獎與提名列表 《泰坦尼克号》获奖名单 《生命之树》获奖名单 《华尔街之狼》获奖名单 《疯狂动物城》获奖名单

不带书名号的条目整理如下:1917獲獎與提名列表 4月3週又2天獲獎與提名列表 美国骗局获奖列表 阿凡达获奖与提名列表 复仇者联盟获奖名单 蓝色茉莉获奖名单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獲獎與提名列表 可可夜總會獲獎與提名列表 贝隆夫人获奖与提名列表 冰雪奇缘获奖名单 歡迎來到布達佩斯大飯店獲獎與提名列表 地心引力获奖列表 她获奖名单 腦筋急轉彎獲獎與提名列表 小丑獲獎與提名列表 特攻聯盟獲獎與提名列表 酷寶:魔弦傳說獲獎與提名列表 樂來越愛你獲獎與提名列表 小婦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瘋狂麥斯:憤怒道獲獎與提名列表 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 米纳里获奖与提名列表 无依之地获奖与提名列表 從前,有個好萊塢獲獎與提名列表 寄生上流獲獎與提名列表 房间获奖列表 理智与情感获奖名单 怒火邊界獲獎與提名列表 靈異第六感獲獎與提名列表 在云端获奖列表 V怪客獲獎與提名列表 瓦力獲獎與提名列表 進擊的鼓手獲獎與提名列表 冬天的骨头获奖名单 神力女超人獲獎與提名列表 年轻的维多利亚获奖名单

统计结果:条目总数59个,带书名号有23个,约占总数的38.98%,不带书名号有36个,约占总数的61%。

本讨论结束后效仿Wikipedia:分類頁面命名一致性決議创建Wikipedia:條目命名一致性決議,并且将决议记录登记在案。--Txkk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06:54 (UTC)回复

Wikipedia:格式手册/标点符号#书名号:“丛书”、“文库”、“系列”、“书系”等系列著作的选题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引号,而中华民国教育部规定使用双书名号。

作为条目名称,我认为可以不加标点符号。原因第一是现代用标点符号没这么严谨,不加标点符号大家基本读得懂;第二,不加标点符号既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又不符合中华民国规定,没有偏重哪个国家的疑虑。
最后,不反对用T语法修改标题。--Gqqnb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4:35 (UTC)回复
不赞同使用T转换修改标题,这样不利于字词维护:
  • T转换要手打“冗余文字”,容易出错。比如T=zh-cn:《赛车总动员》获奖列表; zh-tw:《Cars》獲獎列表;。“獲獎列表”是系统可以自动搞定的,现在还要分别简繁手敲一遍,容易出现漏字、简繁用错等问题。碰到三地乃至多地译名都不一样的,就更容易搞晕了。
  • T转换会把标题写死。碰到变更转换组,或者更改标题其他部分的情况(比如“获奖列表”改“获奖名单”),还要额外更新T字段。
如果标题要显示书名号,就干脆将页面移动到含书名号的标题。实际标题、显示标题、转换组三位一体,这样维护才更方便。毕竟实体标题使用书名号与否,都没有任何技术问题。
当然如果单从技术角度考虑,只从标题转换角度出发,鉴于书名号差异(比如单曲和丛书),标题不使用也不显示书名号是最简单的。--Lopullinen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7:54 (UTC)回复
额外,标题转换只是解决了显示的问题,但对于条目命名(也就是页面的最终位置)并没有作用,也还是要决定补上书名号等或不用补上。——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7日 (二) 02:48 (UTC)回复
Wikipedia_talk:頁面分類#是否應該統整維基上所有的獲獎列表條目與分類? 恩,沒意外,還是會被反對。 --Loving You Is A Losing Game 2021年9月4日 (六) 14:48 (UTC)回复
他山:日文以『』「」標示作品,但維基百科日本語版類似頁面並不使用,顯示的標題也如此。 紺野夢人 肺炎退散 2021年9月5日 (日) 01:58 (UTC)回复
她获奖名单难道对于没看过电影或不知道大陆译名的人来说不可能产生“谁获奖”的疑问,相信将来还会有电影叫《爱因斯坦》,看到“爱因斯坦获奖名单”第一直觉会是什么?上次书名号问题的讨论好不容易大陆人能加书名号了,又拿一致来说事,“使用地區詞處理至一致也算作一致”,可惜,没人接受,唉。--7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6:08 (UTC)回复
疑問這方面問題不大,畢竟讀者是來讀條目的,不是看一眼標題就走人的。即使寫作「《愛因斯坦》獲獎名單」,讀者頂多也只能看出這是作品獲獎列表,依然無從得知得主是電影、傳記還是唱片。所以條目標題加不加書名號,讀者到頭都要看條目序言。標題書名號作用主要還是分詞,或者說作品標題本身帶標點時,加書名號會更好看。像「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 vs. 「《乾吧!我的彩虹人生》所獲榮譽列表」,前者嘆號就太過搶眼。
最後還是想說,列表也要把序言抓好。不少列表都像「愛因斯坦獲獎名單記載了《愛因斯坦》的所獲獎項。」這樣只有一句話,主題是甚麼都沒交代。這種讀者才真有疑問。--Lopullinen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7:09 (UTC)回复
@Temp3600假设有一个叫张三的编者打算创建名为“XX获奖名单”的条目,你说他给不给“XX”加书名号呢?连个规矩都没有,这不是使人困扰吗?--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5:22 (UTC)回复
中国人一定反对,应该加引号!--Gqqnb留言2021年9月11日 (六) 14:12 (UTC)回复

列入Category:文學角色列表的条目和子分类没加书名号。--Txkk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5:28 (UTC)回复

爱尔兰足球系列分类问题

如题,en:Republic of Ireland national football team对应中文标题为爱尔兰国家足球队,而相关分类Category:爱尔兰国家足球队Category:愛爾蘭國家足球隊对应产生了问题,前者为en:Category:Republic of Ireland national football team,后者为en:Category:Irish national football teams,想问一下应该怎么解决“爱尔兰”+名词产生的歧义问题。

(~)補充en:Republic of Ireland对应爱尔兰en:Ireland对应爱尔兰岛。--东风留言2021年9月4日 (六) 16:15 (UTC)回复

條目適合寫入新聞浮誇修辭的評價嗎?

@Ireneandmark近期編輯阮秋姮條目時發現I君根據新聞來源評價傳主擁有「超殺核彈奶」,因此I君欲在條目首段增寫「她擁有超大核彈奶」,並以為這是客觀事實。但由於只有單一來源有此評價,而且顯然地浮誇修辭在網路新聞多不勝數,如果照寫豈不是一堆條目都得「驚呆全世界」,還有就是WP:NOTADIARY,太多人會被網路新聞報導為女神、男神,除非評價足夠有代表性、鑑別性、大眾性,實在沒必要照單全收,又或許是我想錯了,確實誠如I君所說這仍算得是「引用自新聞資料上面的表述方式」,確實有值得寫進百科的價值,還請各位指教—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6:47 (UTC)回复

显然的琐碎内容。-Mys_721tx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06:57 (UTC)回复
  • @Ireneandmark因為有人回覆了討論,因此在這針對I君在3RR對我提的疑問回答(1)。關於我說I君宣稱條目所有權,自己在討論阮秋姮條目時說過「我並不認為不能加上形容詞在我的條目裡」這話你自己說得很清楚。再來如果I君堅持「維基百科根本就沒有真正所謂的共識,根本就是只有少數人掌握修改別人編輯的權利」的想法,那麼根本不該來維基百科編輯,也許該自己寫寫專欄、部落格及公眾號之類的。最後,I君所說的「我只是認為就算沒有共識情況下,也能夠有自由編輯得權利」、「維基百科是一個非營利的百科,又不是有營利,為甚麼不能再有疑慮的情況下做編輯」等語,自由編輯絕對是有個「共筆協作、共同討論」的前提,絕非有爭議、有疑慮卻老提「沒有真正所謂的共識」及「沒有共識、有爭議、有疑慮也能自由編輯」完全沒意義的話了。自我提到互助客棧討論後,也已有Mys_721tx君,認為I君你所增寫的「超大核彈奶」是「显然的琐碎内容」,還希望I君之後針對該筆編輯作回答-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11:32 (UTC)回复
  • @Ireneandmark 請I君勿再次繞過討論,逕自編輯(1),忽視維基精神。將「擁有超大核彈奶」改成「具有豪乳」根本沒處理到WP:NOTADIARY的問題,也就是「即使個體值得關注,並非所有涉及的事件都是如此」,請注意到描述阮秋姮有「超殺核彈奶」、「豪乳」的新聞([1][2][3]),全都是集中於一時的報導,妥妥的一時關注度:「短時效的突發新聞內容過於瑣碎,大多數未對主題進行有效的介紹,尤其是小報新聞中對某次事件中出現的在世人物而言(WP:生者傳記)。大量堆砌此種來源反而會產生新的問題……」也就是我此前也提過WP:NOTADIARY所說的「即使個體值得關注,並非所有涉及的事件都是如此」,簡單地說就是並不是所有與條目主題相關的新聞都能在條目中寫。-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20:38 (UTC)回复
  • 根据维基百科:格式手冊/序言章節:"序言章節在條目中主要有兩個作用:介紹條目的主題、概括條目的重點。"是否在引言中提及要考虑该项内容是否条目的重点。“豪乳”一说甚至在条目正文都并未出现,肯定不应出现在引言。如果正文修改成能反映出“豪乳”对传主的重要性则另当别论。--Luminoxius留言2021年9月5日 (日) 21:03 (UTC)回复
我想法即使是寫在正文,最多也就寫「身材姣好」了,那些新聞都是根據傳主一則YouTube所寫的,此前、此後都沒這樣的報導,前頭的新聞也確能佐證,都是相近日子報導之一時一地新聞。根本不成說到傳主就想到好身材,說到好身材就會想到傳主,甚至就連在正文寫「身材姣好」都不像話—AegonINVICTUS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5:38 (UTC)回复
“超猛核弹奶”不算一个专有名词,没有其他人有“超猛核弹奶”。所以我觉得超猛核弹奶过于细节,讲身材姣好加上参考资料就可以了。换一个角度想,如果有条目超猛核弹奶女性列表驚呆全世界列表,倒是可以说某某人拥有超猛核弹奶,某某事惊呆全世界。--Gqqnb留言2021年9月6日 (一) 07:45 (UTC)回复

塔利班政权系列条目今天被胡乱移动到根本无法看明白

如题,现今涉及条目都被移动到单一条目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此举由User:Pktlaurence主导,管理员User:Iokseng也涉及。实际上,阿富汗政局虽然存在变数,但塔利班已经攻占全国,原阿富汗伊斯兰共和国中央政府倒台,残余势力也已经被消灭殆尽,和两岸长期分治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之前的讨论已经很多了,没有共识,也就一直维持在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重定向至阿富汗,而二十年前的塔利班政权另立条目的状态。不料今日,User:Pktlaurence在没有得到任何共识的情况下擅自行动,我在管理员User:Iokseng讨论页面也与他进行了争论,他根本不听任何意见。管理员至今没有明确答复到底为何如此。所以我把讨论放到客栈来,让大家一起讨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6日 (一) 15:11 (UTC)回复

請勿散播假新聞,塔利班仍未掌控全國。Write to§Comte de £orenzo 2021年9月6日 (一) 15:23 (UTC)回复
你家没通网,不妨碍别人家通了网。退一万步说,今后塔利班掌控全国之后,你今天的做法就是无用功。——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6日 (一) 15:49 (UTC)回复
参照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国的模式写法处理。(现时的情况也相当接近,或者更接近于PRC刚建国时)——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7日 (二) 02:39 (UTC)回复
可惜的是阿富汗没有海。潘杰希尔都已经被攻占了,要么就是即将被攻占。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呢?就为了这么几天的苟延残喘?——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7日 (二) 02:54 (UTC)回复
让子弹飞多几会,看戏看全套。——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7日 (二) 03:37 (UTC)回复
既然要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为何要在没有看完戏的情况下先下手为强?——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7日 (二) 03:50 (UTC)回复
别问我,我也想知道,这个提议在阿富汗的讨论里面已经提过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9月7日 (二) 05:40 (UTC)回复
(!)意見(?)'疑問'“二十年前的塔利班政权另立条目”??????????,脑洞真大!--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04:54 (UTC)回复
二十年前的塔利班政权原本就是独立条目,而且代表了当时的一个历史时期,有问题吗?——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7日 (二) 10:35 (UTC)回复
(:)回應 我从没否认这是一个历史时期(指20年前)。这样,凡是不是一党制执政的国家,只要发生政党轮替了,你们就去把条目给彻底拆开给我看,我等着你们。(我的意思很简单,仅仅只是单纯的重新夺权上台而已。哪个国家的历史这方面不是连续的,仅仅换了一拨人就彻底拆开...说的好像20年前的塔利班和现在有什么根本性翻天覆地的变化似的。核心的类似宗教司法委员会这样的机构还在,就说明还是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为核心。什么时候变成以前的土耳其那种更世俗化的政权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05:12 (UTC)回复
照你后面的说法,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就不应该独立成条目,德意志帝国魏玛共和国纳粹德国应该合并(反正国号都是德意志国)。——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8日 (三) 06:11 (UTC)回复
英維類似討論也出現嚴重意見分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9月7日 (二) 08:25 (UTC)回复
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存在的时间是1996年9月末到2001年11月13日和2021年8月19日(或15日)至今,在2001年11月13日之后到2021年8月19日(或15日)之前的大约二十年内阿富汗伊斯兰酋长国是不存在的,顶多就是个军事武装组织“阿富汗塔利班”。--Txkk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10:37 (UTC)回复
在2021年8月前是存在的,在2020年塔利班與美國簽的協議就是用「阿富汗伊斯蘭酋長國」的名義[23]--哈里波波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12:04 (UTC)回复
20年间,塔利班一直控制该国西南部分省份,并不是彻底化整为零进山了。说难听点就是,塔利班复辟了(虽然隔了20年),还条目分开...--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06:39 (UTC)回复

浦光中学条目丢失

昨天我搜索时发现浦光中学的条目消失了,查找浦光中学浦光中學的删除日志亦没有记录。--Huangsijun17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02:03 (UTC)回复

目前是重定向到上海市同濟黃浦設計創意中學。--南無地藏菩薩華山初心回復請Ping 2021年9月8日 (三) 14:07 (UTC)回复

关于中国民兵条目的出动情况

中国民兵该条目下是否应该收录相关出动记录?征询各位编者的意见。相关编辑--Aronlee90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04:42 (UTC)回复

提议修改{{艺人}} 增扩相关字段

精密模板。并且牵涉太大,所以先讨论。

简单说,增加一个字段(类似,用名:威妥码拼音),用途:因为一直有人在搞,非得把中文姓名转写成罗马化。(明明已经有英文名了)我让一步,增加一个字段,给有需要的人吧。

你再让我说一百次,我还是一样的说法。现在模板上的罗马拼音一项,就根本不是给任何华人用的。当年模板刚开始的时候,立意就是如此(第一版初稿开始),后面实际应用中谁给歪掉了,我完全不清楚(正确使用方法只有一个:全部、完全、彻底的留空)。

这事万一传到日语版,是要闹大笑话的。中文在自己的版本里一直有人非得搞罗马化转写(明明已经有拼音和英文名了)。所以,宁可让一步,增加一个字段,彻底解决问题(已经长期化了,而且范围不小,已经不是仅限于香港了,我看到大陆很多人也被填上了)。

至于往现有的罗马拼音上面填,完全不可接受(并且是永远,没什么好说的,已经过底线了。要是让这种笑话成真,那我们本身就有问题了,还不如吃散伙饭)。要么直接规定,涉及华人的,禁止使用本项(我自己使用,本来就是完全留空的)

--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05:13 (UTC)回复

(:)回應 你这样不是不行。只是我估计必须形成共识,然后往方针那边送,简单走一下流程过一下。(我是没意见啦,只是这次能形成共识么?之前有几次好像都失败了)--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11日 (六) 08:42 (UTC)回复
有哪个艺人在用罗马拼音而不用英文名?罗马拼音有关注度吗?--Gqqnb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3:44 (UTC)回复

Template:Sockpuppet

建議合併此模板到{{Blocked sockpuppet}}或刪除:此模板只是標記懷疑是傀儡的用戶,而被標記的用戶並無任何證據證明是其他用戶的傀儡,有違WP:AGF。如用戶被查核確認是他人的傀儡,可改用{{Blocked sockpuppet}}標記,另ping@WolfchEasterlies有參與存廢討論的用戶。--A1Cafel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10:01 (UTC)回复

只看英维讨论结果的话,他们是把后者合并到了前者,我倒是对谁合并到谁中立,不过{{spp}}似乎也应该是前者的缩略。--东风留言2021年9月7日 (二) 10:26 (UTC)回复

关于阿富汗武装军事联盟"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的译名问题

如题。目前"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简称"NRF")有多种不一样的译名,举四个例子:一、全国抵抗阵线;二、民族抵抗阵线;三、阿富汗全国抵抗阵线;四、阿富汗民族抵抗阵线(主要分歧点在"National"的定义上面及是以"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还是以"National Resistance Front of Afghanistan"进行翻译)。目前中国大陆地区的新闻媒体在这四个译名之间的混用情况非常严重,而Talk:阿富汗全国抵抗阵线的参与人数太少,昨日又出现用户将其他几位用户暂时达成初步共识的“全国”改成了“民族”,故将该条目最近分歧最大的争议放到客栈以期望获得更多关注度的讨论。--みかんヨーソロー! 2021年9月8日 (三) 09:44 (UTC)回复

(!)意見:这个本来就不是正式的组织,而是前政府军溃散后再次集结起来的乌合之众,现在都已经开始打游击了,其实他的名称是否正式没有那么重要。要我说用原来的“潘杰希尔抵抗势力”最没有争议。——蘇州宇文宙武的主頁 ♨留言 ☎交友 ★贡献 2021年9月8日 (三) 10:32 (UTC)回复
“潘杰希尔抵抗势力”同样存在争议,条目围绕着“潘杰希尔抵抗势力”和“潘杰希尔抵抗军”被更改了很多次。--みかんヨーソロー! 2021年9月8日 (三) 11:34 (UTC)回复
译名还没确定好,就别在上面挂个{{saveto}}了,一旦又移动,机器人存档就存错位置了。--Txkk留言2021年9月8日 (三) 10:42 (UTC)回复

吴孟超是否有过少将军衔

吴孟超条目曾记载吴孟超为少将,并给出了东方肝胆医院所在嘉定区政府的来源,但该来源中,吴院士佩戴高级文职干部肩章;中国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采访吴孟超,佩戴88式高级陆军文职干部肩章。但镇江日报文章似乎记载称,吴孟超担任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医院院长期间,为少将军衔。我未能在媒体上查找到吴孟超由文职特级改授少将的记录,故求证这一内容的真实性。--DreamerBlue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11:35 (UTC)回复

不太清楚。刚刚看到一条,“:有人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只要到部队就能当将军,待遇非常高。请问,是这样吗? :这样的说法不准确。首先,「当将军」一说不准确。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享受军级干部相应的政治、生活待遇,并未授予相应军衔。在军队工作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其他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一样,不能称为「文职少将」或「文职将军」。 ” 如果是这样,可能之前那些都不能成为文职少将。 军事读者网-环球网 Kethyga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12:23 (UTC)回复
所以本人对于此处的“少将”到底指的是陆军的少将、还是“专业技术三级以上文职干部”存在疑问。目前来看,似乎更多证据指向,称吴孟超为少将只是指“文职少将”这种错称。--DreamerBlue留言2021年9月9日 (四) 14:22 (UTC)回复
  • 对于文职等,一律写作享受少将待遇,可否?——Huangsijun17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02:19 (UTC)回复
  • (!)意見 医院院长,至少在任职期间(正职)肯定是现役少将无误。(比如八一厂的厂长,并不是文职)。另外回上面,不可。因为还有特级(等同于上将)。文职的区别仅限于,文职用的是文职肩章,而不是现役(中间有过一段取消文职,那时候所有人都是现役),其他没什么区别(各方面的待遇)。且文职基本上主要是文工团人员。体工队是现役。战略火箭军那些有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更不用说。吴院士属于军医。--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06:32 (UTC)回复
    文职干部也是现役军人,你说的那是文职人员,那种不授军衔无军籍。文职干部属于现役军人,请注意区别。--尤里的1994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09:12 (UTC)回复
(:)回應 你非得跟我抠字眼抬杠么?那就更严谨点说,那叫现役武职。天朝有没有美国那种文职人员根本不是讨论范围内。--我是火星の石榴留言2021年9月11日 (六) 08:46 (UTC)回复
(:)回應天朝有文职,部队里那些财务人员,很多都是没有编制的企业员工,他们没有军衔。——Huangsijun17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03:15 (UTC)回复

推背图条目持续被IP用户加入不可查证的,过于详细的内容

如题目所示,该条目持续有人加入卦象解读内容。而条目本身就说明各版本对卦象解读存在争议,且每次加入卦象解读时均不做引用。另外卦象解读这部分内容似乎过于详细了,它们亦不维基化,有原创研究或是虚构内容之嫌疑,可否重新审核这一条目到底应该如何处理?--——仁爱亲诚Pavlov2 2021年9月10日 (五) 02:24 (UTC)回复

移动请求

诚邀阁下参与分类讨论:维基百科需要重写的条目的相關討論。--Q28留言2021年9月10日 (五) 05:37 (UTC)回复

建議修改條目重要度評級的顏色

輸出 顏色
#ff97ff 极高
#ffacff
#ffc1ff
#ffd6ff
#ffebff 极低
#ffffff
#f5f5f5 不适用
#ff9bff 核心
transparent 未知

如上。現時低重要度和極低重要度採用相同的顏色,兩者應有分別。另外,現時高重要度和極高重要度的背景顏色在遇上藍連時違反WP:COLOUR,色盲的用戶難以分辨,上述修訂符合WCAG 2.0 AA 級準則(正常字體)及WCAG 2.0 AAA 級準則(大型字體)。根據WP:TE的情況,此修訂一些會輕微影響使用方式和外觀顯示的編輯,需進行公示。故現提交到客棧作公示,為期七天,期間如無合理的反對意見,將視作通過並提交此修訂到編輯請求‎。--A1Cafel留言2021年9月13日 (一) 17:18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