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2025年4月管理人员申请投票正在进行中,参见投票列表,欢迎参与。
- [通知] 仲裁委員會内部动议流程的動議及仲裁委員會修订拟议结论措辞的動議已經通過。
- [公告] 規範序言羅列別名、將WP:擾亂性編輯更名WP:擾亂并正式確立為指引、正式确立仲裁委员会选举规则及仲裁方針不信任條款的修訂已經通過。
- [公告] 調整兩岸四地用語格式手冊中國籍表記的規定、將禁止歧視方針替換為軟重新導向、修正Wikipedia:界面管理员及提議將Mediawiki保護改名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提升巡查員的門檻、凍結定期批量提刪小小作品的規定及有關申請權限與申請解除權限的方針條文與申請區的放置問題,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Module:ISO 3166/data的子頁面的地名設置事宜及Jpn、Kor等模板是否應改以langx等模板為基礎的事宜,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重新引入用戶查核,請踴躍參與討論。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正在討論相關籌備事宜及固化未來部分動員令籌備事項,請踴躍參與討論。
- [调查]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进行一项对社群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欢迎各位参与调查并加入讨论。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誤用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Qqqyyy惡作劇內容的書籍 | 22 | 10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6:55 |
2 | 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 24 | 7 | MintCandy | 2025-04-24 19:18 |
3 | 電力/電功率/电能 | 2 | 2 |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 2025-04-24 12:37 |
4 | 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皇帝谥号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9 |
5 | 请留意Thần Đồng Cổ Nhạc创建的谥号消歧义页面 | 2 | 2 | 糯米花 | 2025-04-22 15:10 |
6 | 关于设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及举办残奥编辑松的建议 | 9 | 5 | CreeperDigital1903 | 2025-04-26 09:33 |
7 | 各國最低工資列表 | 4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4 |
8 | 请求将阿尔贝特·施佩尔移动至阿尔伯特·施佩尔 | 1 | 1 | Jimmy-bot | 2025-05-01 16:14 |
9 | 「丁先皇」的本名說法 | 2 | 2 | 阿南之人 | 2025-04-28 12:09 |
10 | “最后一次的讲演”条目问题 | 6 | 3 | Liulyxandy | 2025-04-23 22:26 |
11 | 基本電學 | 4 | 2 | P1ayer | 2025-04-22 20:58 |
12 | 命名一致性判決請求:「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的中文翻譯 | 6 | 4 | Nebulatria | 2025-05-01 14:35 |
13 | 像这种自然村是否符合收录准则? | 22 | 5 | 糯米花 | 2025-04-26 02:27 |
14 | 关于新闻动态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4:00 |
15 | 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 | 59 | 15 | Saimmx | 2025-05-01 04:40 |
16 | 更名程序的基準 | 3 | 3 | Ericliu1912 | 2025-04-30 20:39 |
17 | 哪些周深歌曲符合收录标准 | 1 | 1 | 糯米花 | 2025-04-30 01:55 |
18 | 請求搬出沙盒條目:戰神賽特(War God Seth) | 2 | 2 | 糯米花 | 2025-04-30 10:38 |
19 | 关于闽越都城的争议 | 15 | 4 | 自由雨日 | 2025-05-02 02:23 |
20 | 有關漫畫獎項建立模板的疑問 | 1 | 1 | Nieve | 2025-05-01 18:44 |
21 | 「冨」 | 1 | 1 | Ericliu1912 | 2025-05-01 23:11 |
22 | 主席的玉照没了 | 2 | 2 | YFdyh000 | 2025-05-02 05:21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西库翁 § 译名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語譯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详见我与@御坂雪奈:在User_talk:御坂雪奈#闽越都城的讨论。争论焦点是城村汉城是否是闽越都城--Perinbaba(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7:10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Lead Vocal:cn及tw為「主唱」;hk為「主音歌手」,這個轉換針對的是一個演唱團體的Lead Vocal(名詞)。然而「主唱」一語不止這個用法,其他地區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經常把「主唱」用於描述一首歌曲是誰唱的,「主唱」可以是動詞(歌曲由誰「主唱」),也可以是名詞(「主唱者」之省略),這種用法的出現機率比描述一個演唱團體要大得多。我早年發現這問題後,自己便採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動詞變為「主音歌手」,但事實上中維音樂相關條目內存在不少歌曲由誰「主唱」這樣的語句,編寫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轉換問題,而該些音樂相關條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轉換,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耶稣」模版使用的标准图像系一BBC创作的复原图,其可靠性并未被普遍接受。经考察,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多数只是在介绍耶稣历史的条目中作为资料提及,并未将其接受为「耶稣标准像」。直接在模板中使用此图像,恐令读者误解为此形象可靠或被广泛接受。故此提议删去或变更,请教社群意见。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建議(►)移动到蘋果電視。 --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7月4日 (四) 15:14 (UTC)
- 先掛個{{move}}吧。-Lif…lon 2013年7月4日 (四) 18:07 (UTC)
- 不過似乎搜尋結果沒“Apple TV”那麼多,官方網站也是用“Apple TV”(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好像沒有在賣,新加坡、馬來西亞是照搬英文版來著)。-Lif…lon 2013年7月4日 (四) 18:20 (UTC)
- 觉得先不要贸然改得好……至少在大陆媒体里“苹果电视”指的是一款苹果公司可能推出的数字电视机而不是apple tv这样的机顶盒产品。所以为了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歧义还是暂时如此吧。另外苹果产品的条目好像很少有用中文的吧?要是冒出来一个类似麦金塔笔记本 专业型这样的名字估计会让人困扰吧……Airbunny(留言) 2013年7月11日 (四) 11:45 (UTC)
- 不過似乎搜尋結果沒“Apple TV”那麼多,官方網站也是用“Apple TV”(台灣、香港,中國大陸好像沒有在賣,新加坡、馬來西亞是照搬英文版來著)。-Lif…lon 2013年7月4日 (四) 18:20 (UTC)
- (-)反对,Apple TV是官方在中文地區也使用的正式名稱,一般人也普遍稱之為Apple TV,而「蘋果電視」一詞比較常被用在指稱蘋果可能會推出的電視機。就像前面朋友說的,強要用中文命名條目很奇怪,例如麦金塔笔记本 专业型,甚至是麦金塔笔记本 空氣、麥金塔 專業、iPod 奈米...等,真的會造成困惑吧。--2013年7月12日 (五) 18:22 (UTC)
维基的规定仿佛是有问题的。Wikipedia:命名常规#使用中文中说:“除非原文比中文翻译在中文中更加常用,否则请使用中文来对条目进行命名...”但是Wikipedia:命名常规/中文译名具争议条目命名中把“中文名优先”放在第一位。--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3年7月21日 (日) 11:40 (UTC)
- 不过就这件事来说,苹果的产品本来就基本没有用中文来命名的吧。Airbunny(留言) 2013年7月29日 (一) 16:02 (UTC)
給中文維基人的公開信《參與vs脫離:關於 人權 與 維權 條目的區分及交集》
—此條未加入日期時間的留言是于2013年7月29日 (一) 14:42 (UTC)之前加入的。
關於香港旗幟的數個條目
本人發現有匿名編輯者(IP爲113.28.24.189)作出有爭議性之舉動。該編輯者把條目香港旗內的內容全部刪除,轉移至香港殖民地旗幟,並把香港旗重定向至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該編輯者更誤導讀者,指一九九七前的香港旗是「坊間所稱的香港旗」,因爲「香港旗」一詞是官方名稱,並非坊間名稱,此名稱更在香港主權移交典禮上所使用。而一九九七年後香港使用的旗幟的官方名稱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並非香港旗,故本人建議保留原本香港旗的消歧義頁面,而非重定向至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本人如有錯誤敬請更正。 --Zamœux ŘeQaz 2013年7月22日 (一) 09:59 (UTC)
- 坐等胶灯。—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2日 (一) 13:00 (UTC)
- 「香港旗」一詞易生歧義,可理解為「港英時的香港旗」或「特區時的香港旗」,故傾向將名稱重定向到「香港旗幟」,而原先的「香港旗」內容可移動到「香港旗 (港英時期)」等名稱。另外,港英時Flag of Hong Kong中文名稱真的是「香港旗」嗎?求來源。--Gakmo(留言) 2013年7月23日 (二) 03:30 (UTC)
題外話,Zamoeux兄您的簽名未免太長了,敬請留意WP:SIGN#长度--Gakmo(留言) 2013年7月23日 (二) 03:36 (UTC)
- 為什麼那個簽名會需要那麼多代碼?--Debussy♪CPBL✡ 2013年7月23日 (二) 15:49 (UTC)
- 因为把某模板展开了一半。Liangent(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0:12 (UTC)
- 本人意見:
- 目前的香港旗幟坊間一般稱為「特區區旗」、「香港區旗」等,未聞有普遍以「香港旗」稱呼目前的香港旗幟;
- 「香港旗」的確是香港殖民地時期的正式名稱,除了如上所述,香港政府行政署在1997年主權交接移式上,分別以「香港旗」和「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區分兩面旗幟。此外,根據香港郵政署在1983年發行一面以香港旗為題材的郵票,該郵票也是以「香港旗」作為提述。雖然香港法例一些海事條例當中,目前仍然有「香港旗」的字眼,但有關法例是承襲殖民地時期,未經改動的;相反,1997年後制訂的《區旗及區徽條例》當中,並沒有「香港旗」的字眼,因此「香港旗」並不應用作形容「特區區旗」;
- 「香港旗」是殖民地時代最能代表香港的主要旗幟,因此不應與其他殖民地時期的次要旗幟作同等看待,把所有內容照搬到香港殖民地旗幟並不合適。個人認為「香港旗」應該繼續以獨立的香港旗條目交代,或可以像以前那樣重新合併到香港區旗條目內交代。多謝垂注。--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7月26日 (五) 12:39 (UTC)
- 謝謝意見,本人傾向支持閣下所提出的合併建議,始終字面上「香港旗」可視為通用名稱,對本港情況不太清楚的人會理解為香港的旗。另外,想討論一下香港旗幟的內容,是否只列出代表香港作為一個整體的旗,而不應包含「政府部門旗幟」(況且政府部門也不只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Gakmo(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07:54 (UTC)
- 如果條目是作為一條總目存在的話,我認為政府部門旗幟都屬於官方旗幟,應該收錄到條目內。此外,屬於香港的各類軍旗也應該收錄於條目內。--Clithering(200+ DYK) 2013年7月28日 (日) 07:00 (UTC)
- 謝謝意見,本人傾向支持閣下所提出的合併建議,始終字面上「香港旗」可視為通用名稱,對本港情況不太清楚的人會理解為香港的旗。另外,想討論一下香港旗幟的內容,是否只列出代表香港作為一個整體的旗,而不應包含「政府部門旗幟」(況且政府部門也不只市政局和區域市政局)。--Gakmo(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07:54 (UTC)
- 本人意見:
北京持刀伤人事件
我刚刚创建的条目2013年北京马连道持刀伤人事件被人加上了notability模板,但缺乏解释,因此希望能将模板移除。让人类平等地认知世界(留言) 2013年7月22日 (一) 20:29 (UTC)
- 至少不要說小弟缺乏解釋嘛……我有說「並不符合Wikipedia:關注度 (事件)任一條件」。-Hijk910 登り坂 2013年7月22日 (一) 20:37 (UTC)
- 只是一起社会新闻,就关注度来说是后续影响力未知的单一事件,应该放到维基新闻。—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2日 (一) 21:42 (UTC)
- 赞同以上观点。这种持刀伤人事件经常发生,很难说有长期的关注度。--DeBit(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16:14 (UTC)
- 根据现行“关注度”的最低标准,只需有两份以上“可靠”的“独立文献”给予“有效介绍”就能成立,不必“持续性报道”,至于wp:关注度 (事件)到目前为止仅仅是个未有共识的草案,并无约束力。——♠白布¤飘扬§§ 2013年8月1日 (四) 07:29 (UTC)
- 言下之意,是不是一旦Wikipedia:關注度 (事件)正式成為指引,這個事件就缺乏關注度呢?-Hijk910 登り坂 2013年8月1日 (四) 07:34 (UTC)
Google Book的检索结果快照可否作为来源?
User:Victorkkd在百团大战中意图加入已被永久封禁用户User:阿撒晡魯曾经试图加入的一段内容。他首次加入时使用的来源是和阿撒晡魯一样的《毛泽东年谱》,被我发现《毛泽东年谱》中无此内容后,又指称丁望的《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中有此内容,鉴于其前科,我询问了能接触到此书的人,据称其中无此内容。User:Victorkkd又称Google Book的检索结果显示《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中有此内容,但从其给出的链接发现,检索结果并不能进入书页阅读,只有快照式的几行字,而且字体崩坏,有错别字,更有断章取义的嫌疑,十分可疑。请问这样的快照结果能否作为来源使用?—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6:25 (UTC)
- 来源指向的是《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这个实物,而不是单纯的Google Book的检索结果。单纯的使用Google Book的检索结果作为来源当然是不可靠的。编者使用了《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作为来源,说明他可以看到该文献的原文内容,所以你可以请求其提供内容根据的具体内容。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4日 (三) 17:01 (UTC)
- 恩,第一次加入是我没有仔细把关,我认,所以SNORRI首次撤销我马上查过了毛泽东年谱。至于百团大战的条目编辑纪录皆在,烦请SNORRI给出我几时提过《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我给SNORRI看的连接就是这个也就是任何人都能用books.google搜“彭德怀干这么大事情也不跟我商量”的结果,这是截图,我随手引了第二条《彭德懷問題專輯 - 第 3 卷》它和《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是泾渭分明的两本书,而且搜“彭德怀干这么大事情也不跟我商量”的所有结果没一个是《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这书名下的摘要确实有错别字,至于是不是这个“后果将是很”的最后一个别字是“坏”,这句话是不是断章取义,留众人判断。另外呢我看了阿撒哺鲁的封禁纪录,上面写着“2013年7月12日 (五) 13:16 Jimmy xu wrk(讨论 | 贡献)“阿撒晡魯(讨论 | 贡献)”(账户创建停用)已被查封,终止时间为一年 (破坏) ”不知这是不是永久封禁的定义。---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7:21(UTC)
- (:)回應阿撒哺鲁的封禁纪录是我记错了。从你说《彭德懷問題專輯》和《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是泾渭分明的两本书,我猜测你没有看过这本书的原本。因为《彭德懷問題專輯》就是《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的第三卷。Google book错误地显示了这本书的标题。
- 至于Google Book 的快照式引文:“法,毛主席說;「彭德懷幹這麼大事情也不跟我商量,我們的力量太暴露了,後果將是很填 0 」”首先没有上下文,不知道这句话是否是与百团大战有关。其次,“太暴露了”了和你的编辑里面的“大暴露了”不同,“後果將是很填 0 ”更是不知所云。这种将原来的影印本的内容转录为快照式摘要的方法很容易出现乱码错字,所以也无法保证其他的字是否正确。—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7:59 (UTC)
- 另外很神奇的是,User:Victorkkd在阿撒哺鲁被封禁后,意图在同一个条目里加入同样的内容,使用的还是同一本错误的来源书籍同一个页码。让人疑惑是否是真人傀儡绕过封禁编辑。—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06 (UTC)
- 您还是没有回答我的疑问您在这个编辑的摘要里亲口说了“彭德懷問題專輯中无此内容”,然后到了这里,您却说“又指称丁望的《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中有此内容,鉴于其前科,我询问了能接触到此书的人,据称其中无此内容。”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至于断章取义,如果您的说法成立,那是不是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手指条目中任何一条没有引用至少一整段文字,而以书名和页码为来源说明的内容说“这是断章取义”呢?至于您对我的怀疑,什么真人马甲,直接让管理员来断定吧。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14(UTC)
- 有合理理由就去申请用户核查。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4日 (三) 18:14 (UTC)
- 真人傀儡也可以CU?—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23 (UTC)
- 我的问题您为什么不答呢?您又为什么不直接审请核查呢?不过您可以放心,我是不会再去加的了,原因决对不是我缺买这书的俩钱,更不是我被人怀疑为谁谁的马甲,只是因为我本来对该条目就兴趣一般。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25(UTC)
- (:)回應我说“彭德懷問題專輯”中无此内容是因为我询问了能接触到此书的人后得到的答案是没有这些内容。如果有的话那说明他查的时候可能出错。另外,就这一次来说,你断章取义的可能性很大,因为你给出的来源里并没有任何证据说明毛泽东说的话和百团大战有任何联系。如果你觉得其他的条目中也有类似情况,可以提出,逐条检查。—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28 (UTC)
- 您始终始终还是没回答,几十分钟前说的“彭德怀专辑”变成了“文化大革命汇编”这么诡异的事是怎么出现的,以及您查问的会是谁我就不细究了,反正我又不会再去编。算了,反正我又不会去找着一个条目,伸手一指“你这句话你根据什么来断定就是讲张三的,不会是讲李四”。话说我为了查朝鲜战争里的一脚注,400元买的书19日从LA飞起也不知现在到哪了。---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30(UTC)
- 你的问题我一开始就回答了。《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是一本丛书:
《彭德懷問題專輯》就是《中共文化大革命資料彙編》的第三卷
- 这更加证明你没看过这本书。—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35 (UTC)
- 是的,我是没看过这本书实物,但是呢我相信这句话是说百团的,咱们要不要立个赌,比如六个月为期,我找到纸质的东西,附上我的ID号纸条拍上来照片,一张整页的照片,最后证明这个话是讲百团的?赌注么小打小闹得了。--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8:48(UTC)
- 我沒空和疑似真人傀儡的用戶賭博。你找到實體書把相關頁面掃描上來再說。—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9:04 (UTC)
- 您为什么一口一个真人马甲就是不去审请核查呢?有点彩头才公平对不?不然,您一张嘴我在断章取义,我找了扫来了,然后您一拍手哦知道了。是不是有一点太过占便宜了呀。--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9:06(UTC)
- 我不知道彩頭和公平有什麼關係。你在沒有看過全篇內容的情況下,把三行不知所謂的字作為來源,將毛澤東的一句話添加到百團大戰裡面。這就是斷章取義。另外也想請教管理員,真人傀儡如何檢定,CU能否查出真人傀儡?—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9:19 (UTC)
- 原因非常地简单,您根据您的不知在何方的“他人说的”,来断定两个眼睛就能看出来的内容,就因为没有显示整页,就是“断章取义”,这已经是有点近于莫名其妙了。就这样。老烦着人乌管干啥啊,直接上去审请核查啊。--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9:27 (UTC)
- 是不是莫名其妙明眼人一看就知。你想证明那句话和百团大战有关就拿出完整的来源来。—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20:00 (UTC)
- 是的,确实任何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完全是莫名其妙的理由。还是那句话,彩头怎么拿?---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20:07 (UTC)
- 我说过了不会和你赌博。有证据就拿出证据,没有证据就移除内容。话说至此,不再回应胡搅蛮缠。—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20:13 (UTC)
- 呵呵,不会和我赌了,我明白了。呵呵,我胡搅蛮缠,真的只有苦笑。--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4日 (三) 19:16 (UTC)
用户Victorkkd有伪造来源的前科,因此需要仔细调查他提供的各项所谓来源。退一万步说,姑且假设这一来源确实存在,那也只是第一手来源,这句话只能说明“有资料记载毛泽东说彭德怀发动百团大战之前没有请示中央同意并且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后果”,至于毛泽东是否真的说了这句话,这句话又是否符合事实,则必须要有其他引用这句话并加以辨析解释的WP:可靠来源(即可靠的第二手来源)才能作结论。维基方针WP:OR对于第一手来源的使用有明确规定:
“ | 所有对第一手来源的分析、解释性或综合性的主张都应引用自第二手来源,而不是由维基百科编者来进行原创分析。……对第一手来源的任何解释都需要可靠的第二手来源的相同解释加以支持。如果没有第二手来源,第一手来源只能用于描述性断言,这样的断言应使得一名理性且受过教育的非专业人士能够加以验证。 | ” |
没有第二手来源的辨析解释就直接加入一手来源,这是原创研究。--Gilgalad 2013年7月24日 (三) 23:27 (UTC)
- 同意MtBell的意见。从历史学的角度,“xxx说”这种叙述手法,除非有当时录音作为第一手来源,否则都只是作者的一种文学性的描写,而不是历史真实,谁知道xxx那时候说没说过这句话?毫无证据可以证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5日 (四) 01:22 (UTC)
- SHIZHAO同志的意思是不是这样理解啊---纸质书籍原文清楚地写是XXX说,条目里也不能写,只有我搞来了毛某人的录音“彭德怀干这么大事情也不和我商量”我才能够加进去“毛说彭德怀干这么大的事情也不和我商量”,是这样吗?--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三) 03:01 (UTC)
- 同意MtBell的意见。从历史学的角度,“xxx说”这种叙述手法,除非有当时录音作为第一手来源,否则都只是作者的一种文学性的描写,而不是历史真实,谁知道xxx那时候说没说过这句话?毫无证据可以证明--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5日 (四) 01:22 (UTC)
- 同意shizhao。录音和笔录都是直接证据,但二手三手乃至N手的转述无法保证真实性。
- --Gilgalad 2013年7月25日 (四) 02:31 (UTC)
简单看了一下,同意shizhao和snorri的意见。--CHEM.is.TRY 2013年7月25日 (四) 04:48 (UTC)
- SHIZHAO的意思无非就是“哪怕有本书上写着:毛主席说:彭德怀干这么大事情也不跟我商量---也不能引,只能我搞到毛泽东的录音才能加”,请问您 是在说同意这个吗?另外,您是否和SNORRI一样,在怀疑那句话是断章取义,并不是在说百团呢?您愿不愿和我赌呢?。---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4:54 (Utc)
- 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书上有写xxx说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种是纯粹的文学性描述,作者根据当时情境和历史事实所做的二次创作,一般这类书都不会是严肃的历史学著作;另一种是根据当时的录音、有声视频和笔录等原始历史文献的如实记录或摘选,并加以研究述评,一般这类书都属于严肃的历史学专著,而且很容易在书中查到xxx说的具体原始出处;第三种则是对原始历史文献的汇编性出版物,这种一般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第一种情况是不应该引的;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个案分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6日 (五) 02:58 (UTC)
- 明了了,那么也就是说原则上,只要能够判明书本不是文学作品,则就是可以用的了,是吗?---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3:16(UTC)
- 當然不是,你解讀錯了。任何文本都可能出現文學性描述,不僅僅是文學作品。—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16:40 (UTC)
- 那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只能谁提出,谁举证,只要是历史,政论书籍,记了,就可以引用,只有在发现了文学性描述的证据后才能排除。否则的话,就什么话也没有办法确定了,更推而广之,至少历史这一块是什么事也没法确定了,因为都有可能是“作者的文学性描述”不是么。对了,我们之前的赌还继不继续?---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7:31(UTC)
- 那是你自己的解讀,不要強加到所有人身上。你的行為讓我想到一個叫軒轅三光的人,幸好現在只是在網絡上,否則還真是麻煩。—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17:41 (UTC)
- 按照“任何文本都可能出现文学性描述”这句话,这难道不是任何逻辑正常的人都会解读出来的吗?这整个事情的起因不就是因为您怀疑我加的话是断章取义,为什么不把这事爽爽快快地给它一个解决,而去顾左右言他呢。:---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7:48(UTC)
- 自戀也要有個限度吧。我已經說了,不再應付你的胡攪蠻纏。上面幾位的意見已經很清楚了。—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17:53 (UTC)
- 按照“任何文本都可能出现文学性描述”这句话,这难道不是任何逻辑正常的人都会解读出来的吗?这整个事情的起因不就是因为您怀疑我加的话是断章取义,为什么不把这事爽爽快快地给它一个解决,而去顾左右言他呢。:---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7:48(UTC)
- 那是你自己的解讀,不要強加到所有人身上。你的行為讓我想到一個叫軒轅三光的人,幸好現在只是在網絡上,否則還真是麻煩。—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17:41 (UTC)
- 那在实际操作上我们只能谁提出,谁举证,只要是历史,政论书籍,记了,就可以引用,只有在发现了文学性描述的证据后才能排除。否则的话,就什么话也没有办法确定了,更推而广之,至少历史这一块是什么事也没法确定了,因为都有可能是“作者的文学性描述”不是么。对了,我们之前的赌还继不继续?---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7:31(UTC)
- 當然不是,你解讀錯了。任何文本都可能出現文學性描述,不僅僅是文學作品。—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五) 16:40 (UTC)
- 明了了,那么也就是说原则上,只要能够判明书本不是文学作品,则就是可以用的了,是吗?---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6日 (一) 13:16(UTC)
- 您理解错了我的意思。书上有写xxx说大致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种是纯粹的文学性描述,作者根据当时情境和历史事实所做的二次创作,一般这类书都不会是严肃的历史学著作;另一种是根据当时的录音、有声视频和笔录等原始历史文献的如实记录或摘选,并加以研究述评,一般这类书都属于严肃的历史学专著,而且很容易在书中查到xxx说的具体原始出处;第三种则是对原始历史文献的汇编性出版物,这种一般就是历史学研究的对象。第一种情况是不应该引的;第三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个案分析--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6日 (五) 02:58 (UTC)
- 先去学习一点历史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6日 (五) 20:22 (UTC)
- 我想我知道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一点东西,不会比您少。请举出来哪本历史学方法论上写了可以随时在无证据的前提下用“这可能是作者文学创作”来排斥引自历史书籍,政论书籍中的内容。--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7日 (三) 01:36(UTC)
- 同意User:Snorri、User:Shizhao及User:MtBell的看法,更在理,更有证据。Victorkkd的资料无论是来源还是语气,都似乎存在
捏造富有主观感情的成份。不要试图在维基百科改变事情,而是要让真实的事情记录在维基百科。--脳内補完。◕‿◕。讨论 2013年7月27日 (六) 14:21 (UTC)
- 同意User:Snorri、User:Shizhao及User:MtBell的看法,更在理,更有证据。Victorkkd的资料无论是来源还是语气,都似乎存在
- 我想我知道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一点东西,不会比您少。请举出来哪本历史学方法论上写了可以随时在无证据的前提下用“这可能是作者文学创作”来排斥引自历史书籍,政论书籍中的内容。--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7日 (三) 01:36(UTC)
- 先去学习一点历史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知识再来讨论这个问题吧--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7月26日 (五) 20:22 (UTC)
Victorkkd伪造文献的历史
- 另外,Shizhao以前质疑过用户Victorkkd在朝鲜战争条目的编辑是否可靠,经查证Victorkkd给出的所谓来源纯属伪造[1]。
- Victorkkd加入的内容:“而且在台湾来的工作人员刚一在原国军战俘中露面,立刻引发了控诉中共的浪潮。<ref>于劲《厄运》ISBN: 9787539900971 P86</ref>”
- 经查证,该页并无任何“控诉”的记载,前后唯一与台湾方面人员有关的记录是李大安被台湾人员审讯的供词:到了美第八军特务情报机关……两名台湾来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审问:“在朝鲜,共军的运输部队有几个?”“我知道汽车一团和四团。”……“你愿意在这儿工作还是去釜山?”李大安表示愿意去釜山。白说,“好吧,到釜山后你多做一些工作,主要了解共产党干部、党团员的情况。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紧,我会为你撑腰。”
- --Gilgalad 2013年7月25日 (四) 02:31 (UTC)
- 另外,Shizhao以前质疑过用户Victorkkd在朝鲜战争条目的编辑是否可靠,经查证Victorkkd给出的所谓来源纯属伪造[1]。
- 是吗,直接手打上P86最后三行到下一页P87的开头的文,我承认“立刻引发控抗拒中共的浪潮”,几个原字是没有。--“所以,当台湾派来的工作员刚刚在营场露面,反共亲蒋的倾向就爆发了---“共产党把老子骗到朝鲜当炮灰,伤天害理!”“指导员龟儿子讲轻伤不下火线,重伤有人抬,把我们卖了,受伤一扔,没得人管,啥子共产党呵!””----请问我把这总结成加入条目的话,算不算伪造?不过我得检讨一下---我搞错了ISBN号,我手上的ISBN号是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9月1版1次,ISBN 7-5399-0097-0/I.93,当初不该为了图方便直接拷贝网的版本号的。--另外呢,只不知道就在半个月前在个人讨论页说我没看过厄运是,是道听途说,转眼就被我拉上带着ID号的书照来,然后以闪电般的速度把这些都扫进2013年5月为止的讨论存档里以不让人看到的是谁呀?一事归一事,您要不要替某人接下这个盘子,赌我能不能证明毛的那句话是讲百团大战的?另外呢您还是悠着点好,我说的为了脚 注买400元钱的书正在天上飞过来,可不见得一定和您没有关系哦。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2:41 (UTC)
上张照要不要接着说这书页是我伪造的,呵呵。哦对了,MtBell兄,你是怎么样从一段讲述“对一手来源的任何解释只能由二手来源进行而不应由编者自行发挥”的文字中看出来“没有二手来源的解释不得补充一手来源”的含义的?我很想知道。---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3:26 (UTC)
LOL。您真能编。我手上的《厄运》是港版,页码和你自称“引用”的苏版差13页。苏版86页就是港版99页,我就花两分钟把98-100页OCR上来给各位用户看看作者于劲到底写了什么,不要告诉我港版是河蟹版哟:
“ |
把帽子死死抓在手裡的大個子機槍射手已經躬下身子開始在泥地上尋覓,因為虛弱,因為身體裡强烈湧出的飢餓的欲望,他時不時地要顫抖。他真想撲下去吃這塊又黑又濕潤的土地,吃它許多,把空空的胃裝滿。然後——,然後去和美國鬼子拼死。即便是死了,他也想吃些什麼,嚼點什麼。他的十個手指緊緊地抓揑著土地,像爪子一樣下勁地扒著,隨著手下泥土增多,一個坑出現了,他拚命地挖著,那坑裡一點一點地滲出水來,好多水呀,他用手掌捧起一口泥漿水,喝下去,胃裡頓時一陣清涼,燒灼感緩解了。好呵!他發瘋一般地挖起坑來,飢餓已使他產生了某種絢麗的幻覺。他的手指飛快地挖著,挖著,鐵絲網下,出現了一個深深的坑。 隱隱約約地,他聽到有美固兵在喊叫;他繼續挖著,挖著,要挖出許多的水;隱隱約約地,聽見什麼人在拉槍栓, 他繼續挖著,挖著,眼睛裡閃爍著興奮; 他没有聽到,也没有感覺到檜響,他只覺得胸口悶了一下,怔了,他的十個手指在痙攣,窪坑裡的泥水,驟然間被一股鮮紅鮮紅的汨汨噴射的「水」給攪紅了。他喃喃地說了句什麼,又去掙扎著捧水,他餓,他要吃些什麼,他把水捧進嘴裡,嘴唇歡快地咀嚼起來,這是又熱又濃的小米粥,正從他的嘴裡慢慢地滑進乾癟的食道,滿足地填滿他折磨了許久的胃。飽了,從胃裡發出的快感信號形成了他身體各部分之間的細碎的抽搐,飽了,快樂呵,他真想大叫,離他遠去的彷彿不是生命而是痛苦的饑餓。 他的罪名是企圖在鐵絲網下挖坑逃跑。 帽子跌落了,他無聲地栽倒在水坑邊…… 幾乎在同日,又一名戰俘被槍殺。當時,他正躲在一邊偷偷吞吃一塊藏在身上多日已經發霉並風乾了的高梁米做的壓縮餅乾。一名美國士兵好奇地奪過去,追問這是什麼。戰俘比劃著告訴他,是壓縮餅乾,他皺著眉頭聞了聞,又硬又難聞,他不相信這是壓縮餅乾,他去問一名南韓士兵,那人惡作劇地說,這是黃色炸藥,美國士兵不等再解釋,開了槍—— 這是有著一雙活潑的藍眼睛的小伙子。他不認識來自一個貧窮國家的戰時食品; 這是有著一雙憂傷的黑眼睛的小伙子。他躺在地上死了,還不知道他為什麼死; 人類在這裡被迫和尊嚴告別,告別得如此匆匆、漠然,甚至以極其平凡和偶然的形式。同時,可悲的還是自己與自己的告別。一朵淡藍色的小野花,舒放而恬靜地依在尖利的鐵絲網尖尖上。 這一日,饑餓的鐵絲網裡突然爆發了反抗,數百名戰俘在一名湖北籍大漢彭林的帶動,下齊聲發出「嘔——,嘔——」的吼叫。「我們吼——,我們吼——!」彭林低沈著嗓音,「要吃飯,要吃飯!」 美國兵被數日來乖順如綿羊般的戰俘的吼聲弄怔了,不僅僅是飢餓的吼叫,而是被壓抑久了的近似動物般强烈的嚎叫,充滿怨恨和憤怒的力量。他們頻頻向天上放槍,「不許吼—,不許吼--!」 彭林挺身站在鐵絲網邊,拍著胸脯,「吼!吼!要吃飯,要吃飯——」 這是戰俘營裡發生的最早的自發性反抗。彭林,長大在淪陷區的武漢,父親長期失業,母親替別人洗補衣服,少年時代,彭林賣過油條,扛過小工,只讀了三年書。一九四二年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人在武漢到處抓伕,武漢閉市。一家菜館,昏慘慘的燈光下挑起一面募兵旗,像孝布一樣疹人。不當兵就得抓伕,東躲西藏的彭林才十六歲,走投無路站在了募兵旗下。母親哭著來拉,他急了,說:「放開我吧,娘去逃娘的路,兒去逃兒的路。」 一九四八年,漢川戰鬥中,彭林所在連被解放軍包圍,連長帶領他們投降了,彭林當了共產黨的俘虜。彭林聽慣了對於共產黨的反宣傳,「殺人不眨眼」、「抓住俘虜就槍斃,還要剜心肝。」被俘第五天,解放軍的一名幹部把他們放了。當時,彭林怔怔地瞧著那個共產黨幹部,將信將疑地走向那片開闊地,一邊走,一邊不安地回頭看…… |
” |
至于你那400块还是省下来留着去眼科或者脑科医院挂号,免得被人用PROQUEST数据库拍翻了又要跟着我屁股后面控诉~~呵呵lol --Gilgalad 2013年7月25日 (四) 03:34 (UTC)
我已经上过照片了。完了记下Mtbell在2013年7月25日UTC0334时说“至于你那400块还是省下来留着去眼科或者脑科医院挂号,免得被人用PROQUEST数据库拍翻了又要跟着我屁股后面控诉~~呵呵lol”,PROQUEST数据库昨了?PROQUEST数据库支持了您在半年前口口声声宣称的“某网站说的某天200多人被解释最后两人遣返,这个遣返数是美国文宣部,不可信,但是当天解释人数我认为是可信的,是可加入的”,是不?---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3:41 (UTC)
我只知道月初有人被PROQUEST数据库钓上钩以后气急败坏上蹿下跳lol,于劲的书我已经扫了3页,有需要的话扫完480页都不成问题,hoho--Gilgalad 2013年7月25日 (四) 03:47 (UTC) 扫多少页随您得。月初?我只知道有人编造什么不存在的“台湾国防部档案”还在摘要里写着“愿者上钩”,没有什么PROQUEST数据库,完了。放心,保护时间就一年,到时去掉谬种未为晚也。---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3:52 (UTC)
钓友们一致同意,水太清,鱼看到钩就不咬了。鱼上钩以后,溜鱼是一种必要的乐趣,尤其是钓的是来自“战沙”的一位会制造“控诉浪潮”的良心历史发明家,呵呵。--Gilgalad 2013年7月25日 (四) 04:02 (UTC)
- 看吧,这就是每次我问他怎么查证“台国防部档”时的反应,此地无银三百两。反正您阻止不了我到时移掉。哦也,我把“共产党骗老子去朝鲜当炮灰,伤天害理”为开头的几行语言总结成“控诉浪潮”就是制造。对了您怎么悄悄地把“编造”换成“制造”了呀,86页确实没有控诉中共几个字哟。---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4:22 (UTC)
- 另外关于这个某人一口一个的钓鱼,搜了一下网文作为参考:“钓鱼文”这个词经常在各种有关历史政治的论坛社区出现,这类文章就是针对特定的人群,以戏耍为目的,故意说一些奇异的、似是而非的、误导性的观点和言论(这些文章一般都迎合这些人的观点和立场),让这些人先是相信了这些事例或言论是真的,但之后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就像鱼上当咬钩一样。这是一种需要精心安排的语言陷阱,非节操落地不能使用。钓鱼,是一种互联网上的交锋手段。所谓的钓鱼,是用一篇杜撰的文章或图片(即钓鱼文),在互联网上发布,使目标群体产生先是相信、继而发现自己错信了杜撰文章的过程。钓鱼行为来源于网络上真相党,为用最为有力的手段对鱼进行讥讽,有良心的青年历史发明家开始尝试杜撰一些具有讽刺性的文章,对真相党进行调戏。在老舰船论坛时代(1998~2005),已有部分网友用反讽的手段,对鱼进行调戏。2009年的金卢布事件(又称穆好古事件、C Cup 事件)是钓鱼产业的重大事件,它标志着钓鱼从自发转为自觉,从单独行动转为集团行动,从无组织无纪律转为有组织有纪律。简单一句话,就是钓鱼的核心就是伪造史学证据。---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04:38 (UTC)
对Victorkkd编辑内容的检验
为了避免跑题影响了Snorri的话题,另开一节。
我在这里表示反省,不应该和既无学术能力又无基本节操的人斗气。我自己每天最多只有20分钟可以用来写条目还文债,跟某些人置气纯属浪费生命耽误事。我这里声明几点:
- 第一,某人伪造文献的行为证据确凿,我已经把真正的《厄运》一书上传在此([2])并在最后一页附上该书两个版本的页码对照表,供所有维基人检验。
- 第二,对某人在条目和留言内的挑衅一概不理。某人在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是拉屎也好撒尿也好,反正等到我下一个revision扩充完成以后就直接覆盖,大扫除。莫谓言之不预。
下面直接上某人作伪的证据(花了2天抽空整理,浪费):
有关条目 | User:Victorkkd的编辑 | 检验 | 结论 |
---|---|---|---|
百团大战 | 见前面Snorri的揭发:“他首次加入时使用的来源是和阿撒晡魯一样的《毛泽东年谱》,被我发现《毛泽东年谱》中无此内容后,又指称丁望的《中共文化大革命资料汇编》中有此内容,鉴于其前科,我询问了能接触到此书的人,据称其中无此内容。” | 伪造 | |
朝鲜战争([3] | 而且在台湾来的工作人员刚一在原国军战俘中露面,立刻引发了控诉中共的浪潮。<ref>于劲《厄运》ISBN: 9787539900971 P86</ref> | 对应《厄运》港版第99-100页。并无任何“控诉”,更没有什么“浪潮”。这一章节唯一与台湾方面人员有关的记录在后面,是李大安被台湾人员审讯的供词:到了美第八军特务情报机关……两名台湾来的工作人员对他进行了审问:“在朝鲜,共军的运输部队有几个?”“我知道汽车一团和四团。”……“你愿意在这儿工作还是去釜山?”李大安表示愿意去釜山。白说,“好吧,到釜山后你多做一些工作,主要了解共产党干部、党团员的情况。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要紧,我会为你撑腰。” | 伪造。 |
朝鲜战争 | ……说杨玉华之外还有一名遣返女俘,后因怀疑被性侵过而婚姻不睦。[90]但是于劲谨慎地写到这种说法是某战俘听说的事。<ref>《厄运》P113</ref> | 《厄运》港版第123-127页。只写杨玉华被俘后进入战俘营,并未提及另外还存在一名被遣返的女战俘,更不用说被强暴以及什么婚姻情况。 | 造假。 |
朝鲜战争 | 解释有时会进行得很长,曾经有美国观察员因战俘被解释达到三小时而和解释代表扭打。<ref>于劲《厄运》江苏文艺出版社1988年1版 第396页 </ref> | 《厄运》港版第393-395页:引述时代周刊报道的内容,但下文随即揭露了美观察员实际与反共战俘沆瀣一气。 | 断章取义,完全歪曲了作者的本意。 |
张子龙 | [[于劲]]采访的70余名原战俘,没有一个知道此人。<ref>于劲《厄运》P265</ref> | 对应《厄运》港版第285页左右:整个章节都没有有关内容。该章节全部在写1952年春的美军甄别,不可能提到发生在1953年10月的张子龙事件。 | 伪造。 |
朝鲜战争([4]) | 把“历史沙龙论坛 www.historicsalon.com”加入参考文献列表 | 来自良心历史发明家集散地 |
以上引用《厄运》一书的都可以参照我上传的电子版逐项检验。请管理员根据维基方针,对这种伪造文献的惯犯进行适当处置。谢谢。--Gilgalad 2013年7月26日 (五) 23:01 (UTC)
A,所有的的《厄运》来自于江苏版,什么港版,简直是指鹿为马。除此之外杨玉华的内容,我每一次加入都清楚地写上了哪个细节来自哪里。杨玉华性侵的婚姻的细节是来自哪的。某人说的我要挂眼科或者脑科,也不知到底是该谁。某人月初不是在条目里说马兴旺的信息也和页码不对而将之移除过吗?为什么在揭露我“编造”的列表里不加上这个“编造”?
B,朝鲜战争条目里至今没有单纯用论坛内容,但是在上半年一个IP(后来注了个号)反复地加进大量的来源模糊(无页码或是可疑网站)或者是公开地伪造来源里没有的内容来填塞相关条目,破坏条目(移除确证过的内容)时,MtBell对此从来没有作过一声,甚至还反而上去帮助“润色”(加进更多的细节)。
C,只要您一天还不交出“国防部档案”的完整出处,我有权指出您就是在伪造历史。同时我清楚地告诉您,从现在起和您没有什么可客气的。在任何一个条目里只要您去除一次我的有来源的内容或者是又加入您的编造的“国防部档案”又或者是去除掉我指出来的编造行为,我马上还原,想玩投诉就一起投。诸位同仁们,时至今日在google上搜他加入的那个档案号,唯一的就是来自维基,这是抓图,而细菌战条目下别人加入的俄总统府档案用google一搜后面的数字串就能搜到书本,这就是差别。时至此刻他都不敢去掉我在条目里直接说“国防部档案是某人编的”的信息(我还加进了比这更“拉屎拉尿”的话呢,我直接复述出来---该编者在加入这一信息时就说了是在钓鱼,),这最好不过的说明了这是子虚乌有。直到几十个小时前他还得意洋洋地说什么proquest之类和他的编造一点关系没有的名词,宣称是在钓鱼。同仁们啊,这样的行为不加惩处,维基还有什么一点规则可言?还每天20分钟,也不知道一向以来天天就象看幼仔一样看着几个条目,当成自己的私产,不许加进任何一点自己看不顺眼的有来源内容,反应速度闪电一样的是谁。
D,原文就是三小时,除此之外不存在什么断章取义。如果我写上去这一句原本的内容就是断章取义,拿出哪一页上面观察员是在“沆瀣一气”,拿出这几个字来。否则我可以说是他在编造。就这样。
E,SNORRI的所谓的“揭发”,他后面羞答答地说“我问的那人也许错了”,Mtbell如果愿意接下这个盘子来,如果愿意同我对赌我能不能证明这内容,那就直接开口就是。我想他根本不会敢。
F,MtBell的双重标准,指鹿为马,公然破坏的行为有前科,如在刘少奇条目下他曾在原报纸清楚地写着“亩产25万斤山药”的前提下说“哪有什么25万斤山药”将内容移除(现在已不敢坚持)。如在朝鲜战争细菌战条目下他将明明有卫勤总结某页来源的内容以“论坛来源”为名去掉(现已恢复而某人不敢出面表示任何质疑),将符合来源标准的某网页下的日解释人数和遣返人数区别对待于年初反复去掉遣返人数,唯一的理由是遣返人数是美宣部文宣,而解释人数是可信的,所以要加入,这是极其神奇的双重标准,而且事实反而证明了那个网页的每日遣返人数是完全真实的。我随时可以举出来具体编辑位置。。他说的“二手三手转述无法保证真实性”,那么我可以把这话用在他加入的任何一个“二手三手转述”上面。请管理员根据维基方针,对这种玩双重标准,进行破坏(他将韩战遣返条目和中国人民志愿军遣返合并的行为取得了谁的许可,有达成共识吗?)而且至今还不以为耻地说着就是要伪造的惯犯进行适当处置。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01:14(UTC)
新人君对资料使用上的疑问?
表达意见之前,先向各位前辈们鞠躬了。
本人并未曾参与此次讨论的任何编辑条目,只不过路过此地就过来请教几句。上面Gilgalad指出的《厄运》一书,我大致阅读了一下节选内容,发现这个文体更像是一本小说而不是一份历史记录。我想问一句Gilgalad君,维基百科是一个可以以小说作为历史条目编辑参考为依据的网站吗?请作答。--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17:12 (UTC)
- 当然不行。小说不是历史条目内容的可靠参考。—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17:37 (UTC)
- 捞面你好。你提的问题切中了要害。《厄运》的文体大体上属于报告文学,并不适合作为条目编辑的参考来源。Victorkkd在朝鲜战争有关条目内引入这本书作为来源并加以各种个人解读的做法,我是一直反对的。此人因此和我结下梁子,反咬一口说我伪造来源。但是另一方面也要承认,这本书里除去文学性的描述和感情发挥以外,有相当一部分写作基于对抗美援朝老战士的个人采访,因此这一部分是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也就是WP方针所说的WP:第一手来源。我所做的就是检查Victorkkd引用这本书时添加的内容的真伪,结果其大批的造假让人吃惊和愤怒,但少部分真实引用的句子要区别看待。根据WP:OR的方针,维基编辑个人不能对第一手来源材料进行任何解释,只有经过可靠的二手来源(即经过同行评审的论文、论著等可靠文献)对一手来源加以检验,并在二手来源中直接提到的解读才能在维基百科里使用。举个例子,你在“中卷”的“红色轿车直接驶自白宫”一节可以看到志愿军老战士回忆一个自称菲利普又叫“Manhart”的美国人对反共战俘首领的负面看法,这是第一手来源,本身是不能直接使用的。但我在其他学术论文里看到了当时在战俘营调查的美国民政官员Philip Manhardt对战俘营的观点,那么《厄运》的那条第一手来源记录就被可靠的第二手来源证实了,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用《厄运》的这条记载作为参考。另外我还有一份关于战俘情况的博士论文(也就是被Victorkkd反咬为造假的档案资料出处),其中引用了《厄运》中的部分记录,这些提到的记录也是可以使用的。但无论如何,第一手来源只能作为第二手来源的侧面印证,并且绝对不能单独作为主要来源使用。--Gilgalad 2013年7月27日 (六) 17:38 (UTC)
- 一个,厄运作为来源的加入是一直从去年就开始的了。
再一个,报告文学在大陆一直是属于作为史料来使用的,就如同大鹰的书,从来都在被大批的军史文章作为来源来引用,李峰的决战朝鲜,就女战俘的内容就是一字不差的照搬的大鹰。张泽石的也是。换句话说,关于志愿军战俘在战俘营里生活的几乎所有第一手描述,都是报告文学。 然后,MtBell的“造假”,属于诬蔑。就如同他到现在还不敢再去回应一句上一段内容里我所有所讲的话,所为一个亲手编造“台国防部档案”之后还公然说了“钓上了鱼之后要溜鱼”的人,现在是否有资格讲谁在编造还有问题。 再一个,这是某位人先前在朝鲜战争条目里加入的内容“从四川大学参军的志愿军战俘林学逋,在第72号战俘营因号召难友们回国而被挖心示众。”作为来源是“。[1][2][3][页码请求]”,MtBell不但不以为忤,相反还亲自跑去给它“完善”“润色”,参见这里,将它改成了“在甄别前夜,反共的战俘首领在营地内进行假“甄别”,第72号战俘营的志愿军战俘林学逋号召难友们回国并高呼“毛主席万岁”,被李大安割下刺字处的皮肉后又被剖心而死。残暴的李大安还将割下的皮肉连血吞下,并用匕首挑着剖出的心脏在营地内恐吓其他战俘。”现摘录大鹰的战俘纪事中关于女战俘的描写如下
-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
张泽石
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 ^ 实拍1952年美军战俘营2010-05-31 09:01 来源:环球网 责任编辑:沈则
- ^ 《志愿军战俘纪事》 作者:靳大鹰著 丛 书 名:纪实文学精选 出版社: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03321993 出版时间:2009-04-01
“战争的本质是残酷粗犷和悲壮的。女人的正性是温柔、慈爱和善良的。女人被卷进战争,这再确切不过地说了,战争--这个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的怪物,是根本违反人性的。而女人一旦成为俘虏,她们的处境则更为悲惨。在朝鲜战争中,究竟有多少志愿军女兵被俘,这至今还是个谜,我敢说,经历过那场战争的美军指挥官也无法统计出确切的数字。因为她们中的大多数并没有被送进战俘营。在原始社会的争斗中,男人被作为俘虏,女人与牛羊、石器等一起被列入战利品,在这个被称为进入现代文明的星球人,人类还保留着许多它最初形态的意识和行为。这里讲述的是几个志愿军女俘的命运。由于读者可以理解的原因,我未用她们的真实姓名。她叫张丽华,被俘前是志愿军某部卫生队的护士。她刚刚17岁。准确地计算,她被俘前的军龄只有10个月。她实在不像个军人,这不仅仅是因为她长得太娇小,娇小得像个洋娃娃似的可爱的也不仅仅是因为她长着一副甜嗓子,整天唱呀,蹦呀,唱个没完,蹦个没完;最主要的是她根本没有想到,作为一名这人,特别是一名女军人,这意味着什么?她的父母是某城市的职员。她是父母惟一的一个孩子。初中毕业后,她背着亲人考入部队卫生学校,从此参了军。那时,她只知道参军光荣,穿军装漂亮。而她却从来没有想到过,她会成为一名俘虏,而作为一个女俘虏又会遇到些什么?她那时以为当兵除了打胜仗,就是唱歌和欢笑,还有亲人献上的鲜花。而这一切,在突然之间,以一种异常残酷的方工告诉了这个纯真的少女。在朝鲜前线,领导把宣传鼓动的任务交给了张丽华和其他三个女兵。四姐妹中,她最小。大姐姓王,22岁,是她们中间惟一结过婚的,她的爱人在团里当干事,她俩刚结婚就随部队到了朝鲜前线。有人猜她快要当妈妈了,战斗间隙,空中还响着枪弹的呼啸,她从背包时拿出那件娃娃衣服,一针一线地在上面绣着一个和平鸽,白白的鸽子,嘴里还衔着一枝绿色的橄榄枝。她绣着绣着,常常自己忘情地笑起来,把一个母家的爱都绣了进去。大赵20岁,长得像小个子,黑黑的,又粗又高,嗓门特大,性格泼辣。入朝前,妈妈给她来封信,说给她介绍一个男朋友,她看着信脸都红了,以后还节过两天食,说是让自己的腰身变细点。小李,18岁,因为她长得太瘦象根面条,所以她倒是挺羡慕大赵“吃什么都长肉”。就是这么四个女兵,组成了一个鼓动组。她们四个人形影不离。行军路上、前沿阵地上、卫生所里,到处都听到她们的歌声。后来,四姐妹中只有张丽华一个人被押进了美军战俘收蓉所。她完全变了,变得目光呆滞,面色苍白,沉默寡言。一连几天,她滴水不进,一声不吭。见到中国人,她就捂住自己的脸,泪水顺着指缝流下来,她咬住嘴唇,不让自己哭出声来。美国兵把她押去审讯,她一进审讯室,趴在桌子上就流泪,一句话也不说。审讯的美国这官拿来一包巧克力、口香糖,她一把扔在桌子底下,对美国人破口大骂,站起来就走。美国军官将地下的东西拾起来,硬塞到她的口袋里,在收容所门前她又扔进臭水沟。收容所里有一个黄头发的婴儿。人民军的女战俘给她讲了这个孩子母亲的情况:有一段时间,美国兵天天晚上都来强奸女战俘。一年后,有个被强奸的姑娘生下了这个黄头发的婴儿。美国兵听说了,送来了奶粉、巧克力和面包。她只留下了奶粉,把其他东西都扔了出去。这天晚上,美国兵又来纠缠,把她按倒在床上,她挣扎着,一下子掐住了美国兵的脖子。美国兵从身上掏出了匕首,一刀刺在她的心口上,可她一直没有松手……黄手发的孩子成了孤儿。张丽华听完,“哇”的哭出声来。这是几天来,她第一次痛哭,那哭声震荡着空气,揪紧了人心。以后,她讲了她们被俘的经过:在一次战斗中,部队被打散了。她们四姐妹跑进深山,靠着指南针,到处找部队。粮食吃光了,她们就吃野菜,吃树叶。晚上,她们四个人挤在一起,抵御山里的风寒。一天傍晚,她们被搜山的美国兵发现了。而她们手里的武器只是一枝手枪、10发子弹和两把月琴。她们被俘了。美国兵把她们带到营地,给她们送来几块面包,她们饿极了,拿起来就吃。美国兵的眼光不怀好意地在她们身上溜来溜去。他们借口搜查武器,在她们身上乱摸,被大赵咬了一口。美国兵却不生气,一边揉着手,一边嘿嘿地笑着。她们被押到一个帐篷前。美国兵说是要进去个别“审讯”。四个人一起坐在地上,抱成一团,谁也不进去。两个美国兵一前一后,把小李抬了起来,她两腿乱蹬,连哭带喊“我不去!我不去!”“站住!”大姐站了起来:“你们别动她,有话跟我说。”大姐平静地用手往后拢一下短发。在落日的余辉中,她显得高大极了,不,是高贵。一个身陷囹圄的女人,以这样的目光,这样的神情来面对强暴,这就是人类高贵的尊严。美国兵没有碰她,押着她进了帐蓬。一会儿,就听到帐蓬里传出大姐的呼喊声。三个人不顾美国兵的阻挡,一齐冲进帐篷,只见几个脱得一丝不挂的美国兵,正把大姐按在行军床上,一个美国兵用长满黑毛的身体压着她。几个美国兵一失眠而上,把她们抱住了。她们挣扎着,她们撕打着,她们叫骂着。但她们终究是女人。她们的衣服被撕破了。呻吟声、叫骂声、狞笑声、喘气声……混成一片。……一个美国兵带着兽欲的满足,从大赵身上站起来。这时,大赵猛地抱过美国兵放在地上的卡宾枪,嘟嘟……枪口喷着红火,一个美国兵倒下了。美国兵连滚带爬地跑了出去。帐篷被包围了。美国兵架起机枪向里面扫射。四个赤裸着身体的志愿军女俘,紧紧地抱在一起,她们齐声唱起了歌儿,她们心爱的歌儿。她们披头撒发,脸上不知是泪水还是汗水,流到了一起。歌声,在机枪的嚎叫声中冲向云霄。子弹,射穿了姑娘们高贵的身体,鲜红的液体喷涌而出。给她们洁白的皮肤盖上了一层神圣的红纱。四姐妹中,大姐、大赵、小李牺牲了。张丽华因为被压在她们身体下面,只受了一点伤,昏过去了。这就是我要讲的几个志愿军女俘的故事。至于张丽华以后的情况,说法不一,有的说她在1952年与人民军女俘一起庆祝朝鲜“八一五独立日”,被美国兵开枪打死了;有的说她至今还流落在他乡;有的说她早已返回祖国……我希望她还活着。但我不希望她能看到我写的这一章。这对于她来说,是过于残酷了。我知道,她们比男俘更怕提起那段可怕的往事。我想,如果有哪一位画家有志于创作志愿军女兵的形象,那么请把她们献身的那一瞬间用色彩和线条记录下来吧,变成人民永远的记忆:在暮色中,在喷着火蛇的机枪扫射中,四个志愿军女俘抱在一起,唱着歌儿,在她们的头顶上是四只洁白的鸽子,四只衔着橄榄枝的和平鸽……这就是新中国的女性,这就是中国女兵。中国人就是有了这样的母亲、妻子和女儿,才能够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繁衍,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这一段描写在大段字句被照搬的情况下被李峰的《决战朝鲜》所使用,用户“历史研究”曾经在相关条目的编辑下用了《决战朝鲜》参见版本未见他出来说一个字,另外其实这段描写都是个谎言,可参见朝鲜战争条目下的内容)然后在MtBell的讨论页里,他亲口说了“IP用户的编辑确实冗长,应该允许精简。但是精简不等于把有关事实一概删除,尤其是战俘挖心、轰炸平民这种骇人听闻的极端暴行必须保留。--Gilgalad 2013年7月5日 (五) 13:13 (UTC----(必须说明,MtBell的这句话完全是无中生用,正如我在下面指出的,我根本没有删除轰炸平民和挖心的信息)”也就是说对他来说,涉及到挖心时,报告文学就是说一不二的史料。有错吗?我不多说什么了。然后,哪一条方针写着没有二手来源支持不能用一手来源?MtBell的说法没有任何依据。根据方针里的说明,很明显的如果于劲的书是对志愿军战俘的采访记录汇编,那当然是一手,但可惜不是,它和《人权债》《志愿军战俘纪事》一样,就是二手来源。然后,我对一个一天只有“20分钟来写文还债”的人,对于冬菇面的发言的反应速度表示赞叹。
最后,冬菇蚝油捞面(还连同SNORRI)如果还怀疑至少在大陆,小说式的手法,文学式的手法根本不代表某本书不是史料,我还可以举出贺明的《一笔血淋淋的人权债》中的文学,敬好。 ---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0:16(UTC)
- 嗯,谢谢您的转发,不过首先我得提醒你一句,据说维基百科的版权是CC-BY-SA-3.0,听说如此张贴文字,是违反版权的(上面的大篇幅原文也是这个意思)。然后,先不提“文学式手法能否作为材料使用”,你不觉得这个“故事”本身有很多经不起推敲的地方?--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3:44 (UTC)
- (!)意見:“一年后,有个被强奸的姑娘生下了这个黄头发的婴儿。”那么说婴儿已经生产下来,既然生产下来,就不是一两个人看见。那么说作为一支军队,居然没有一个人调查“战俘产子”这个事情,又没有人(尤其是战俘营的人)对母女作出保护?这种描绘几乎等同于纳粹,不,比纳粹还要糟糕。我记得美军就算是再糟糕,也不至于如此吧。
- (!)意見:“四个赤裸着身体的志愿军女俘,紧紧地抱在一起,她们齐声唱起了歌儿,她们心爱的歌儿。”一群少女,被强奸了,还要一边唱歌一边开枪?这是多么高尚的革命情操,这是多么勇敢的战斗精神。先不说抗美援朝很多都是川军,他们齐声唱歌,需要什么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做到。“张丽华因为被压在她们身体下面,只受了一点伤,昏过去了。”据说那里是战俘营,不是战场。死了这么多人美军不去调查至少去收尸,压在尸体下面就能蒙混过去?
- (!)意見:“她们四姐妹跑进深山,靠着指南针,到处找部队。粮食吃光了,她们就吃野菜,吃树叶。.....而她们手里的武器只是一枝手枪、10发子弹和两把月琴。”我特意搜索了一下月琴,发觉这不是口琴这样的小型乐器,都快没命了还带着月琴,请问这个月琴是用来演奏音乐加队伍攻击力还是什么?(仙境传说)
- 以上几点均为小弟愚见,万望见谅啊见谅。--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3:52 (UTC)
- 关于质疑对照搬这说法的李峰(他的书按戴大校的说法可是“有了现代史学的某种价值”哟)以及在条目下引用《志愿军战俘纪事》的说去。文字版权指的是条目编写不是讨论,讨论中大段贴的早有人在。辻政信下也有大段是直接抄自世界军事的也没人问更不要说某IP“贡献”的朝鲜战争曾经的版面了。另外如果不是我早就用材料打倒了这种说法,估计早就有人跳出来指责阁下了“细节可以再议,比如月琴,但你有什么证据否认主要的事件---美军强奸和杀人?你有象靳大鹰一样亲身走访,调查吗?你凭着和平年代温情脉脉下的生活得出的逻辑来指摘战俘亲身的记忆不觉得很无力吗?你敢再否认李大安挖人心还舔上面血肉的记录吗?一群能支持手下剖人心的军队强奸杀人有什么可奇怪的”and so on。---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一) 04:16(UTC)
如果上述虐待戰俘屬實,在韓戰時,中朝應該向國際紅十字會提出,由中立的國際紅十字會發表的調查報告才有公信力。請問向國際紅十字會提出的報告,與國際紅十字會的回應在哪?
據我所知,國際紅十字會沒有發現聯合國軍虐待戰俘的證據。如果有人有來自國際紅十字會的相反資料,歡迎提供。
Happyseeu(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3:57 (UTC)
- 呵呵,我下面引用的美、台官方文件都承认战俘营中普遍存在的极度暴力,台湾方面的《反共义士》等等甚至是以“歌颂”的语调来写的。如果国际红十字会确实调查了战俘营但却并没有提出有关暴行的报告,那么这恰恰说明国际红十字会在朝鲜战争期间并不是什么公正的、有公信力的国际组织。--Gilgalad 2013年7月29日 (一) 13:26 (UTC)
- 所以说,关键就在于这句“你有象靳大鹰一样亲身走访,调查吗?”所有的调查走访,可能均由个人完成,其可信程度,均未获得任何官方文件证实。我可以相信美国政府有意隐瞒某些事情真相,但反过来我们又可以看到,这种事情若非孤立事件,理论上应该有目击者。几十年过去了,只有靳大鹰一人“亲身”走访获得的资料,中国政府本身对士兵受到虐待毫无控诉行动,美军亦无一人对此反思或仅仅说出实情,红十字会更无任何记录。我相信记者都是伟大的,我相信作家都是伟大的,可,谁人给我证据说明,他们说的都是真话呢?
- 再难听一点,我举出一个例子,雷锋。这可不是一个人“亲身走访、调查”的成果,不知道Victorkkd前辈对此案例有何看法?只要是原有材料出现纰漏,而且是难以理解的纰漏,我们是否有权利去质疑它的真实性?一个小小的月琴,为何能够牵出我的质疑,我觉得原因正是在“纰漏导致材料失去信用度”这一关键。更何况,前面我提出的三个问题,前辈你一个都回答不上呢?
- 文学就是文学,不是历史材料,这个不管在中国还是在外国,都是有严格区分的。就算是“纪实文学”,都只是文学,而已。--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7:18 (UTC)
雷锋的事我认为大体上是真实的,有很多鼓吹和新编是另一回事,不用拿这个来搪塞,厄运在相关条目下的使用已经超过了一年多。再加上MtBell自己对于志愿军战俘纪实的态度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类书是不是小说,是不是不可以用。再有,我说了,贺明,志愿军代表团成员,他写的回忆录照样有大段的文学手法,您要不要我举例。---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一) 07:26(UTC)
- 前辈!
- 现在应该审查的不是MtBell,不是你,而是那本书啊!!!!!
- 既然是文学材料,那么拿去小说条目比较好。严肃的历史条目,怎么能够随随便便去用一本文学体裁的书籍啊!!!!!
- 您是在拿维基百科的方针指引开玩笑么!!!!!!!!!!!!!!!!!
- 无论任何人说过任何话,拿过任何资料去写条目,有问题就是有问题,该质疑就是该质疑。更何况这属于孤立观点,应该被排除呢?--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7:40 (UTC)
- 及早醒来啊前辈,您不可以再拿一本小说当历史书看啊,难道二月河写的雍正王朝也是正史?这不是开玩笑是神马!?--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7:42 (UTC)
- 当然,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你们鼓吹使用的这本书,它所描述的“抗美援朝”是确有其事,正如“雷锋”是确有其人一样。这就是所谓的“仔细判断材料”啊!!!!--冬菇蚝油捞面(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7:45 (UTC)
- MtBell从一年前就允许了这本书的使用,它不是小说,是史料的一种,所以这当然和MtBell相关。的大段字句抄用的《决战朝鲜》作为引用早就开始了,志愿军战俘纪事也在用。就这样,我还可以举贺明的回忆录举出很多很多的文学手法,所以在大陆,文学手法不代表《战俘纪事》这类书不是史料。您出现的及时了一些。最后我认为雷锋做好事仅就这个事本事,是真实的。啊我看了您的讨论页忽然想到,是不是您真心认为雷锋的事都是假的,而穆正新的文章都是真的?那可就比较有趣了---要知道,那位MtBell兄,他一个人战斗了那么久---用他自个在用户页面里的说法(看不到请点击“显示”二字),就是为了要消灭大J院(大-纪-元)的说法,消灭穆正新的文章,就目前来看至少是《红色滑铁卢》这一文的每一句话在维基上的存在,同时尽全力把美国和国民党说成有错,有罪的一方而本人到目前就最终效果来讲都是在努力地表明,“美蒋特务集团”好象没那么坏,MtBell用户页里的“历史发明家”搞不好就是在指在下哎。这是当年存在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战俘遣返,为什么现在搜索这个词换到了朝鲜战争的遣返问题?没别的,就纯因那位MtBell,或者叫GILGALAD(俺现在也搞不懂是啥意思)一人而已矣。而他和我之所以吵吵《厄运》的事,无他---就是因为我从这本书里摘抄了一些“美国代表因为战俘被解释了三小时而扑上去扭打”“有战俘痛斥中共”这样一些信息而已矣。---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8:54 (UTC)
@ミカサ:如果你支持审查所有加入可疑来源的人(包括我在内),并支持处罚伪造来源的人,我会很高兴的。现在我可以为你再添加一个例子了,也就是林学逋被李大安挖心杀害一事,既有文学性描述的来源,更有学术论文的作证,因此可以写进条目。很遗憾的是这本来不是为那条蠢鱼准备的,可惜了。国内对林学逋的记述看上去确实比较文学化,尤其是“割刺字”、“剜心”、“高呼毛主席万岁”这三件事。不过,这都是真的,请看一篇博士论文引用的美国文献和目睹这一切的一名去台志愿军战俘的回忆:
- 该论文引用美军对林学逋等三人死亡一事的报告:“1952年4月9日,大约09:45,在到达72号营场的时候,报告人看到在垃圾堆上有三具尸体。周……。林左上臂的皮肤被剥掉……。蒋……”
- 该论文引用美军对林学逋的尸检报告:“死者……双眼眼底淤血,鼻孔流血,左上臂侧面长12cm宽7cm的皮肤被撕掉。死因:左胸、左腹刺穿伤……”
- 该论文引用72号营场一名反共战俘的回忆:“第二天早上吃过饭以后,我们经过CIE的时候看到在厨房门口的土堆上有三具被剥光了的死尸。……林学逋的嘴里全是土,鼻孔、胳膊、肚子上全是血,大腿上全是淤青。”
- 该论文引用台湾文献《反共义士奋斗史》:“李大安掏出小刀,把刺字从这些叛徒的手臂上一片一片割下来……毫不在乎地把这三条刺字连血带肉吞了下去
- 台湾论文引用台湾文献《巨济岛汉贼不两立》:“李队长刮下他们臂膀上的肉字,把刮下来的肉血淋淋地吞咽下去,并说:‘我们不能认这些无耻的东西,在这里污辱我们争取自由反奴役的神圣工作’”
- 该论文引用曾目击林学逋被杀一事的一名去台战俘的回忆:“那个姓林的教过我英语,我们关系很好。要是我的话我不会杀他。他没有犯什么错。他的心要是能保住就好了。……杀他的时候,他还叫‘毛泽东万岁’,叫了两三遍。”
我希望管理员(比如在前面讨论过此事的shizhao、乌拉)能介入对MtBell和Victorkkd一并调查处理,如果发现谁有违规行为,请严肃处理。--Gilgalad 2013年7月28日 (日) 13:38 (UTC)
台湾国防部档案引用出处——UCSD博士论文:To Return Home or “Return to Taiwan”: Conflicts and Survival in the “Voluntary Repatriation” of Chinese POWs in the Korean War, page 416:
Nevertheless, the actual murder did occur, as several anti-Communist prisoners received commendations after their arrival in Taiwan, specifically for their murder of Zhang Zilong and the burning of his corpse to destroy evidence.(TWGFB No. 0001671500050100w, 0001671500050121w.)
以上!--Gilgalad 2013年7月28日 (日) 14:06 (UTC)
Victorkkd自己说过的话又吞回去了,立此存照,呵呵:
归根结底一句话,一个公开伪造“台湾国防部档案”并且几十小时前还说“钓鱼就是要遛鱼”的是没资格谈别人的品行的,对吧。---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三) 13:55 (UTC)
- 归根结底,要怪只怪某人自己不一开始就写清楚来源,对吧。---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三) 14:12 (UTC)
- 你存八千次也没有用,怪的是你自己,你自己在说“钓鱼”,你自己没有写清任何来源。完毕。---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三) 14:27 (UTC)
- 从以上讨论看来,事实已经很清楚了。Victorkkd伪造来源,同时又反控他人伪造来源,结果伪造来源的还是Victorkkd自己。—Snorri(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14:32 (UTC)
- 讲清楚我伪造了什么来源了?或者你要和某人一样,把“共产党骗老子去朝鲜当炮灰,伤天害理”为代表的一串话总结成“对中共的控诉浪潮”就是伪造?他拿港版的来对应江苏版的纸面,这本来就是滑天下之大稽,不是么?我如果在加入“谁谁在某年杀害若干平民”,然后再写上一串无法查到的“中共国防部档案000011111”而不是完整来源,同时还讲着要钓鱼,你一样可说我很可能是在伪造。而且,对了,MTBELL可是公然把您的指控“百团大战后果将是很坏”是“断章取义”当成是我“伪造”的行为之一记入的,您还接不接?从现在起只要再见到您一次我就问这句话一次。---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三) 14:38 (UTC)
- 归根结底,要怪只怪某人自己不一开始就写清楚来源,对吧。---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8日 (三) 14:12 (UTC)
请管理员对Victorkkd伪造来源破坏条目,对一次来源恶意解读,骚扰其他用户的正常编辑并恶意诽谤的做法进行必要的处置。《厄运》全书已经上传,供各位检验。--Gilgalad 2013年7月28日 (日) 14:35 (UTC)
- 这本书是一本历史小说,不是历史文件。以此书为依据的内容是不可靠的。以此书为依据的全部内容应进行检查,并加入其他可靠来源,否则应如数移除。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8日 (日) 18:35 (UTC)
发起本次讨论的Snorri提出的指控,Victorkkd已经供认不讳——他在百团大战没有经过任何验证就恢复了阿撒浦鲁的错误编辑。关于朝鲜战争的战俘遣返问题,有关的证据上面我都已经给出,所有人都可以自行检验。--Gilgalad 2013年7月29日 (一) 13:26 (UTC)
希望管理员对此事给个说法
以Victorkkd为典型的某些用户肆意歪曲解读乃至伪造文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了。对于我来说,每写一句话都要查几条甚至几十条文献,经过对比后才确认能写进条目,之后还要组织语言厘清逻辑,尤其是朝鲜战争战俘遣返这种多方角力的问题极其复杂,写这种条目绝对不是什么简单的工作。而某些人的做法就简单多了,因为他们并不关心条目质量,他们唯一关心的是把自己捏造的歪曲的POV塞进条目,根本不在乎条目的语句和逻辑会被切的七零八落。如果管理员放纵这种劣质用户,就是对其他用户的不公正。我现在还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写稿,隔一两个月定期更新,但如果现在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包括在我的讨论页和用户页挑衅),我只能彻底退出。新的一个礼拜的工作时间到了,就写这么多,我不想在争吵上浪费时间。周末的时候我会再上来更新一次条目,希望那时候管理员已经做出了公正的处理。--Gilgalad 2013年7月29日 (一) 13:26 (UTC)
- MtBell兄,您的那些“伪造”和“恶意解读”的所谓指控有多少真实成分,相信只有您自己清楚,我再直接问您一次,您真的相信自己没有任何编造来源的行为?另外,更新条目请便,但是关于更新中的注意事项,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您倒是讲一讲“捏造的POV”是什么呢?是您反复指控的,“某一天只有两人遣返那是美宣部”吗?您不是亲口在遣返的讨论页里说过,您看过委员会报告原文么?您还愿意重新说一次您看过么?厘清逻辑呵,我没看出来您的编辑除了大家都会的按时间顺序外还有什么逻辑---也许“任何对某一方不利的都要尽可能的淡化,找客观原因,任何对另一方不利的都要尽可能大谈,还要加很多感情色彩浓的词汇比如彻底震惊,然后要联系到这一方的本性上面去”算是您的逻辑?---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29日 (三) 13:30(UTC)
- 说法应该给了。会不会按照这样做,就看你们了。乌拉跨氪 2013年7月29日 (一) 18:13 (UTC)
- 我记得乌管确定的说法就是“内容应该指向书本实物”,呵呵。至于报告文学作为相关条目的引用来源我发现了大批条目,可以证明就是完全能使用的了。您要我举例么。您如果接下来沉默我就认定是认可了报告文学可作为内容加入了。---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01:44(UTC)
- 我已经说过了,这本书是小说,不是历史文献。如果你再加入就是明知故犯。乌拉跨氪 2013年7月30日 (二) 04:20 (UTC)
- 哦,呵呵,明白了,管理员说了于劲的《厄运》这本书是小说,故不采用至少不得再加入新的来自该书的内容而《志愿军战俘纪事》不是小说,是可用的。仅在此放上一些参考,《厄运》是报告文学的证据,使用报告文学直接当参考或是注释的条目大洼战斗长春围困战唐山大地震林彪东北1947年秋季战役 东北1947年夏季战役 四平战役 (1946年),啊,还有海南岛战役(张正隆能出现在中文维基上的每本书都是报告文学)祝好。---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三) 04:49(UTC)
- 我已经说过了,这本书是小说,不是历史文献。如果你再加入就是明知故犯。乌拉跨氪 2013年7月30日 (二) 04:20 (UTC)
- 我记得乌管确定的说法就是“内容应该指向书本实物”,呵呵。至于报告文学作为相关条目的引用来源我发现了大批条目,可以证明就是完全能使用的了。您要我举例么。您如果接下来沉默我就认定是认可了报告文学可作为内容加入了。---Victorkkd(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01:44(UTC)
参照管理员此前对伪造文献的阿撒浦鲁的处理,应当将Victorkkd长期封禁。--Gilgalad 2013年8月2日 (五) 03:45 (UTC)
这一个来源足以概括“一般认为”吗
皖南事变中引用“《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p76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说“一般認為,此事件起因為此前黃橋事件,是国民政府对黄桥事件的报复行动”,请问这来源有代表性吗?--爱管闲事且对地图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鲜的轮子(留言) 2013年7月25日 (四) 11:50 (UTC)
《剑桥中华民国史1912-1949》下卷是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的中文譯本。中文譯本是第幾章第幾節?這樣方便對照。應該查閱原文是否引用足夠多的獨立評論支持這一斷言。否則只能認為是作者的觀點。
另一個問題,是英文原文有你引用的這段話嗎?
皖南事变註解引用了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Republican China 1912-1949, Part 2 p.667, 中譯本是 p. 762 Clearly an act of retribution for the defeats inflicted on Han Te-Ch'in in north and central Kiangsu 中文翻成「顯然,這是對韓德勤在蘇北和蘇中敗績的報復行動」。你所引用的這段話,也是中譯本 p. 762,但是對照英文原文p.667,不知道指哪。最好查出英文出處。如果英文原文沒有這段話,那是中文譯本加入的,還是引用錯誤?
Happyseeu(留言) 2013年7月29日 (一) 17:59 (UTC)
歡迎對「韓戰」條目的編輯請求提出意見,並請管理员處理編輯請求
我在2013年7月19日對全保護頁面「韓戰」討論頁用模版提出的編輯請求,超過一周沒有人有意見,但是管理员沒有處理。在WP:對管理員的意見和建議提出也無回應,請處理。
Happyseeu(留言) 2013年7月27日 (六) 15:14 (UTC)
本條目頁面正在進行重大修改,持續時間 4光年。
光年是距離單位,不是時間的單位。 --Qui cherche trouve 2013年7月29日 (一) 09:23 (UTC)
問:一个错误的称号是否能继续错误的使用下去呢?
在此,只讨论“后高句丽”/“泰封国”的问题
泰封国:阁下是否看过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三书并无“后高句丽”之说,而有“摩震”、“泰封”之说,中国史书《资治通鉴》贞明五年下有: 初,唐灭高丽,天祐初,高丽石窟寺眇僧躬乂,聚众据开州称王,号大封国。朝鲜的古代史书无“后高句丽”而有“摩震”、“泰封”,中国的古代史书有“大(泰)封国”,阁下是否注意。中国古代皆以所建国号称朝代(唯蜀汉国号“汉”而世皆称“蜀”),朝鲜历史亦从此理(国号“高丽”、国号“朝鲜”),国号“摩震”、“泰封”应称“摩震国”、“泰封国”(与《资治通鉴》所记“大封国”同义)。至于“后高句丽”《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皆不载,不知何来?“泰封”见诸朝鲜史书,“泰封国”最是合理,“大封国”与之暗合。关于“后高句丽”不见史书,当是现代说法;关于弓裔建国是否有称“高句丽”,《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无明确记载,何来“后高句丽”之说?此即是人云亦云、以讹传讹!望君明鉴!
关于“后高句丽”为共识之说,太过牵强。读过朝鲜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的人是否认为确有“后高句丽”之说,中国史书《资治通鉴》记载是否有误?国号“摩震”、国号“泰封”是否为真实记载,后“高句丽”是否真实记载?弓裔是否国号“高句丽”,见于何书?现代即有“泰封国”之说,《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部分、《中国历史大辞典》皆有明确记载。现代好像也没有达成共识,共识之说太过牵强了!
高麗史-世家-太祖:太祖應運元明光烈大定睿德章孝威穆神聖大王姓王氏諱建字若天松嶽郡人. 世祖長子母曰威肅王后韓氏. 唐乾符四年丁酉正月丙戌生於松嶽南第神光紫氣耀室充庭竟日盤旋狀若蛟龍. 幼而聰明睿智龍顔日角方頤廣顙氣度雄深語音洪大有濟世之量.時新羅政衰群賊競起. 甄萱叛據南州稱後百濟弓裔據高勾麗之地都鐵圓國號泰封.
三国史记-列傳-弓裔:<弓裔>, <新羅>人. 姓<金>氏, 考第四十七<憲安王><誼靖>, 母<憲安王>嬪御, 失其姓名. 或云: "四十八<景文王><膺廉>之子." 以五月五日, 生於外家. 其時, 屋上有素光, 若長虹, 上屬天. 日官奏曰: "此兒, 以重午日生, 生而有齒, 且光焰異常, 恐將來不利於國家, 宜勿養之." 王勅中使, 抵其家殺之. 使者取於襁褓中, 投之樓下, 乳婢竊捧之, 誤以手觸, 其一目. 抱而逃竄, 勞養育. 年十餘歲, 遊戱不止. 其婢告之曰: "子之生也, 見棄於國, 子{予}不忍竊養, 以至今日, 而子之狂如此, 必爲人所知, 則予與子俱不免, 爲之奈何?" <弓裔>泣曰: "若然則吾逝矣, 無爲母憂." 便去<世達寺>, 今之<興敎寺>, 是也. 祝髮爲僧, 自號<善宗>.<天復>元年辛酉, <善宗>自稱王, 謂人曰: "往者<新羅>, 請兵於<唐>, 以破<高句麗>. 故<平壤>舊都, 鞠爲茂草, 吾必報其讐." 蓋怨生時見棄, 故有此言. 嘗南巡, 至<興州><浮石寺>, 見壁畵<新羅>王像, 發{拔}劒擊之, 其刃 {迹}猶在. <天祐>元年甲子, 立國號爲<摩震>, 年號爲<武泰>. 始置廣評省, 備員匡治{沇}奈[今侍中], 徐事[今侍郞], 外書[今員外郞], 又置兵部·大龍部[謂倉部]·壽春部[今禮部]·奉賓部[今禮賓省]·義刑臺[今刑部]·納貨府[今大府寺]·調位府[今三司]·內奉省[今都省]·禁書省[今秘書省]·南廂壇[今將作監]·水壇[今水部]·元鳳省[今翰林院]·飛龍省[今天僕寺{太僕寺}]·物藏省[今少府監], 又置史臺[掌習諸譯語.]·植貨府{殖貨府}[掌栽植菓樹.]·障繕府[掌修理城隍.]·珠淘省[掌造成器物.]. 又設正匡·元輔·大相·元尹·佐尹·正朝·甫尹·軍尹{單尹}·中尹等品職. 秋七月, 移<靑州>人戶一千, 入<鐵圓城>爲京, 伐取<尙州>等三十餘州縣, <公州>將軍<弘奇>來降.<天祐>二年乙丑, 入新京, 修葺觀闕·樓臺, 窮奢極侈. 改<武泰>爲<聖冊>元年. 分定<浿西>十三鎭, <平壤城>主將軍<黔用>降. <甄城><赤衣>·<黃衣>賊<明貴>等歸服. <善宗>以强盛自矜, 意慾倂呑, 令國人呼<新羅>爲滅都. 凡自<新羅>來者, 盡誅殺之. <朱梁><乾化>元年辛未, 改聖冊爲<水德萬歲>元年, 改國號爲<泰封>. 遣<太祖>率兵, 伐<錦城>等, 以<錦城>爲<羅州>. 論功, 以<太祖>爲大阿 將軍.
以上是例证,有《资治通鉴》、《高丽史》、《三国史记》相关内容,可查证。“后高句丽”没看见,是否能列出来源出处?关于“后高丽”倒是有相关文字描述,可此“后高丽”与王氏“高丽”又前后相接且互相矛盾,而“后高句丽”确实没有(如果有,请列出出处);在下认为此“后高丽”确为当时史家引用,但与当时“高丽”王朝相矛盾,所以弃而不用,但在部分内容中没有确认删除,所以确有“后高丽”之说,但“后高句丽”史书(《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高丽史》、《资治通鉴》)确实不曾见到过。阁下是否引用原文作“后高丽”呢?有点矛盾!
高麗史-志-地理:羅州牧本百濟發羅郡新羅景德王改爲錦山郡. 羅季甄萱稱後百濟王盡有其地未幾郡人附于後高麗王弓裔弓裔命太祖爲精騎大監率舟師攻取改爲羅州. 海陽縣本百濟武珍州[一云奴只.]新羅取百濟仍置都督景德王十六年改爲武州眞聖王六年甄萱襲據稱後百濟尋移都全州. 後後高麗王弓裔以太祖爲精騎大監帥舟師略定州界城主池萱以甄萱壻堅守不降. 北界本朝鮮故地在三國爲高勾麗所有寶藏王二十七年新羅文武王與唐將李勣夾攻滅之遂倂其地孝恭王九年弓裔據鐵圓自稱後高麗王分定浿西十三鎭.
阁下是否引用后高丽呢?
回退破坏。这里是用户对话页面,不是条目页面。
回退破坏。这里是用户对话页面,不是条目页面。——你不在讨论区讨论,你直接更改,我没办法,来你的页面讨论。“泰封国”/“后高句丽”这个条目,我在讨论区发表看法及相关引用,我希望取得谅解、达成共识,相关更改都做了例证讨论。你如果不同意,请发表相关讨论,列举例证,理由充分,我会谅解,请把有力证据列上,在此敬谢合作!
请在讨论页求得共识,再作修改!请不要把错误的称号再继续错误的延续下去了!
高丽史-世家-太祖:“时新罗政衰群贼竞起. 甄萱叛据南州称后百济弓裔据高勾丽之地都铁圆国号泰封.”——是否认可《高丽史》把新罗、后百济、泰封并列为“后三国”之说?
高丽史-志-地理:“孝恭王九年弓裔据铁圆自称后高丽王分定浿西十三镇.”——是否认可《高丽史》所记弓裔自称“后高丽王”称号?
现代社会的称呼也是可以列出的——《高丽史》把新罗、后百济、泰封并列为“后三国”已经为“后三国”列出了正式名称,《高丽史》所记弓裔自称“后高丽王”已经为“后高丽”正名了,弓裔王的国号只有“摩震”、“泰封”、“后高丽”三个,并没有所谓“后高句丽”的国号或称号!一个没有的国号或称号,怎么可以作为标准来引用呢?本来就是错误的称号,为什么还要错误的引用下去?
——现代社会的称呼也是可以列出的,现代社会的称呼并不能作为引用的标准!我随便说个词突然间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起来,是否可作为引用标准呢?现代社会的称呼是可以,但必须具有权威性的机构或权威人士所刊登出版的具有广泛学术界认可的书籍或出版物才能作为引用标准!不是一群老百姓的口头说法,也不是几个不知名的所谓学者出版的并不广泛流传也并不被广泛认可的不太知名的出版物!何况本来就是一个错误的称号,何必再错误的使用下去呢?
打扰了!如果阁下不愿在你的讨论页讨论,也可以在“泰封国/后高丽”的讨论页进行讨论。
“朝鲜族”之“起源”
朝鲜族起源是檀君朝鲜,阿尔泰人在新石器时代到青铜器时代之间陆续从欧亚大陆迁徙到朝鲜半岛后形成的,檀君朝鲜的王室成员解慕漱在现今中国的吉林省吉林市建立扶余国前期王城,然后王城迁往吉林省扶余。扶余国衍生出卒本扶余和南扶余以及东扶余。卒本扶余为高句丽;南扶余为百济,因为扶余人只有一百多人涉水抵达马韩,所以叫做百济;东扶余为高句丽所灭。然后朝鲜半岛形成高句丽、百济、新罗并存的三国局面。 三国同种,民俗文化一致。 高句丽为中国的唐朝和朝鲜半岛的新罗灭亡,一部分人口被迁往中国内地,大部分人口逃亡到新罗和百济。 百济被新罗征服,人口并入新罗。
新罗灭后,三国旧贵族曾经一度恢复各自的国家,历史称为后高句丽、后百济、后新罗,旋即被后高句丽统一,建成高丽。 元朝曾经一度对高丽用兵无果,此期间大量女真和契丹人遗留在此。 高丽将军李成桂政变后,建立朝鲜。 当代的朝鲜族在16世紀基本形成。在这个形成过程中,朝鮮半島北部的夫余、沃沮、東濊、鲜卑、高句丽人、渤海人、女真、契丹及汉族等东北亚民族也有一部分融合進朝鮮族(新罗人)中。与他们最近的民族是尼夫赫人及科里亚克族。经过基因、文化、民俗证明,扶余、高句丽、百济、新罗是朝鲜族的直系祖先。
——请教阁下,可曾见过后高句丽、后百济、后新罗,又可曾见过被后高句丽统一?阁下是后高句丽,这位又是后新罗,朝鲜历史真是随意编写的吗?在下虽不曾阅万卷书,可后新罗之说还是第一次看见,我可真是孤陋寡闻了!劳请阁下指教一二,如何?
“后三国” 时期中应使用相对应的 “后高句丽”。 2013年7月26日 (五) 00:47 (差异 | 历史) . . (+18) . . Template:朝鲜历史 (“后三国” 时期中应使用相对应的 “后高句丽”。)
“后三国时期”应该使用对应的“后高句丽”名称。 2013年7月26日 (五) 00:53 (差异 | 历史) . . (+68) . . 朝鲜历史 (“后三国时期”应该使用对应的“后高句丽”名称。)
——难道“后三国”是三个后政权,是“后高句丽”、“后百济”、“后新罗”?你是受他影响了,还是他受你影响了?
请维基百科管理者给个裁断
以上是我在Mjsle讨论页所作的讨论,而Mjsle不经讨论,在没有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多次更改条目页面,把错误的称号继续错误的使用下去,我没有办法才提请公断,想知道在Mjsle没有给出合理而且有力的来源之前,是否有维基百科的相关方针/规定有更有力的说明?
Mjsle君,仍在使用“后高句丽”称号,却不给“后高句丽”的有效来源,与其讨论又不回话,并且多次更改条目,查看更改记录后,感觉理由太过牵强。--202.99.84.153(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02:36 (UTC)
2013年7月31日 (三) 01:01 (差异 | 历史) . . (-736) . . 大韩民国 (当前) ——Mjsle君,今天不经讨论又更改了大韩民国条目!使用的依然是错误的称号!--202.99.84.153(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二) 01:23 (UTC)
英文維基百科內容明明引用同樣資料,內容卻不同?
en:Otome wa Boku ni Koishiteru#Reception內容“From May to June 2010, Otome wa Boku ni Koishiteru: Futari no Elder ranked third in national PC game pre-orders in Japan.[97]”和en:Kud Wafter#Reception內容“In May 2010, Kud Wafter ranked first in national PC game pre-orders in Japan.[33]”明明引用同樣資料,內容為何不同? --展翅飛翔 (討論) 2013年7月30日 (二) 07:51 (UTC)
- en那边的内容,为什么不到en那边问。乌拉跨氪 2013年7月30日 (二) 09:35 (UTC)
- ……因為那是排名紀錄。--KOKUYO(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09:40 (UTC)

大家認為File:Lucky bamboo decay.jpg可成為WP:FP嗎?--Carrotkit -> 工作室 / 客棧 (歡迎參加電子遊戲條目質量提升計劃!) 2013年7月30日 (二) 11:41 (UTC)
今天偶然看到这个条目,起初还把它提名到WP:ITNC,但是后来修正裸露网址链接时发现条目导语部分与媒体新闻雷同,于是取消了提名,提报侵权。但是还有一些问题希望各位同仁指点:
- 抄袭的认定:这篇文章的导语虽然没有整段抄袭新闻,但是几乎完全是自几条新闻复制粘贴而来,仅仅是在各别词上做了改动。
这是柬埔寨首次在没有联合国的帮助下自主举行大选,柬埔寨政府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欧盟、越南等3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91名国际观察员与约4万名本国观察员共同监督选举过程。柬埔寨国家警察总署表示,当日出动近7万名警察,确保选举顺利进行。柬埔寨全国选举委员会称,共有967万柬埔寨合格选民可以在当日7时至15时投出自己的选票,选出国民议会的全部123个席位,但也有分析称,由于流动人口众多,返乡投票路费昂贵等原因,实际投票率可能降低。洪森所带领的执政党人民党宣布其获得68个议席,赢得选举,但该党失去了上届国会中占有的22个议席,是过去15年来的最差表现。最大反对党柬埔寨救国党宣布赢得55个议席,得票与人民党接近,而奉辛比克党一席未得。
——条目导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选举是柬埔寨首次完全自主举行大选,此前四次大选由联合国主持进行。柬政府邀请来自美国、英国、欧盟、越南等3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291名国际观察员与约4万名本国观察员共同监督选举过程。柬国家警察总署表示,当日出动近7万名警察,确保选举顺利进行。……洪森所带领的执政党人民党昨晚宣布其获得68个议席,赢得选举,但该党失去了上届国会中占有的22个议席,是过去15年来的最差表现。最大反对党救国党宣布赢得55个议席,得票与人民党接近。而奉辛比克党居然一票未得。
但也有分析称,由于流动人口众多,返乡投票路费昂贵等原因,实际投票率可能降低。
个人认为这应该算是抄袭,但也有一点疑惑。维基上是否有明确规定,与原文相似到什么程度(比如百分之多少以上)可以认定为抄袭?另外,如果仅有几句话与原文相同(或相似),是否就不构成抄袭?标记来源后,是否可以视作引用而不构成抄袭?
- 部分抄袭的处理:除了导语,条目的其它部分似是自英文维基翻译而来。七天后条目可能将被删除,如果条目的创建者不去写临时页面,那条目未抄袭的部分岂不是就浪费掉了(被删掉,一般用户看不到,白翻译了)?其它用户来把那些未抄袭的内容粘贴到临时页面好像也不合适。
--如沐西风(留言) 2013年7月30日 (二) 13:08 (UTC)
關於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是否為台灣社會運動
最近有ip用戶質疑Talk: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是否為台灣社會運動,個人希望各位可以在此討論一下(因為連我也很好奇)Ltdccba⇒Jason⇒Lin⇒ 2013年7月30日 (二) 15:06 (UTC)
- 根據中華百科全書,社會運動是指一群人有組織的行動,目標是要求改善社會當時現狀,以社會普遍利益為對象。以此定義來看,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應屬台灣社會運動。--Risk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02:30 (UTC)
- 關鍵句『以社會普遍利益為對象』。這個自救會在爭取的是拆遷戶的個人權益,不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利益,所以他們沒有資格稱為社會運動。對於民眾有為了替自己爭取利益而發聲的權益這件事我個人抱持中立觀點,但是師出要有名,為了自身權益所組成的組織就應該說是權益請願行動,說成是社會運動就有點自我膨風且模糊焦點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7月31日 (三) 03:25 (UTC)
- 例如同性戀平權運動,同性戀者在社會上只是少數,亦只是LGBT人群爭取個人權益,不代表這沒資格稱為社會運動。--Risk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03:42 (UTC)
- 同性戀運動當然是社會運動,因為同志運動多與女權、多元家庭、甚至性工作者等社運緊密結合。而自救會的取向很明顯就是個人權益,這種自救會太多了!今天馬路水管破了,你家淹水,住戶結群抗議要求水公司補償,試問這樣就稱社運嗎?因此,我同意User:SElephant強調的「社會普遍利益」,由此觀之該自救會完全不具這樣的地位。--111.255.171.137(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11:50 (UTC)
- 例如同性戀平權運動,同性戀者在社會上只是少數,亦只是LGBT人群爭取個人權益,不代表這沒資格稱為社會運動。--Risk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03:42 (UTC)
- 關鍵句『以社會普遍利益為對象』。這個自救會在爭取的是拆遷戶的個人權益,不是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普遍利益,所以他們沒有資格稱為社會運動。對於民眾有為了替自己爭取利益而發聲的權益這件事我個人抱持中立觀點,但是師出要有名,為了自身權益所組成的組織就應該說是權益請願行動,說成是社會運動就有點自我膨風且模糊焦點了。--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7月31日 (三) 03:25 (UTC)
- 同性戀運動,參與者除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外,也爭取了很多社會上不特定同性戀人士與其身邊相關人士的權益。但是拆遷戶的請願活動,爭取的只有拆遷戶本身的權益,除此之外無關其他人利益。我想兩者之間的特性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7月31日 (三) 14:25 (UTC)
- 我怎麼好像有種對此ip的發言很熟悉的感覺呀?Ltdccba⇒Jason⇒Lin⇒ 2013年7月31日 (三) 14:30 (UTC)
- 但爭取自己的合理權益就一定不是社會運動?我見一些如1988年新光紡織士林廠關廠抗爭事件都是工人以抗爭爭取自己的權益,我想還是看看有沒有描述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為社會運動的來源較好。--Risk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14:38 (UTC)
- 越來越好奇這是介紹某某組織還是在說某某事件了Ltdccba⇒Jason⇒Lin⇒ 2013年7月31日 (三) 14:50 (UTC)
- 定義要搞清楚呀,『只』爭取自己的權益與除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外,也同時爭取其他人不固定對向者的權益,是兩個範圍不同的事情。如果要說『以社會普遍利益為對象』的話,那我認為自救會應該解散並把他們的土地無償捐給政府以便蓋鐵路給大家使用,這是犧牲少數地主的小我成就社會大眾大我的偉大行為,這才叫社會運動。但是,事情真的能這麼處理嗎?--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7月31日 (三) 16:08 (UTC)
- 其實重點應於放在有沒有將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描述為社會運動的來源,就算我們同意某事件屬社會運動,也應有來源支持,避免原創總結。可參考台南鐵路東移違憲案示威活動。--Risk留言
- 這點我也同意。--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8月1日 (四) 03:26 (UTC)
- 其實重點應於放在有沒有將反台南鐵路地下化東移自救會描述為社會運動的來源,就算我們同意某事件屬社會運動,也應有來源支持,避免原創總結。可參考台南鐵路東移違憲案示威活動。--Risk留言
- 同性戀運動,參與者除了爭取自己的權益外,也爭取了很多社會上不特定同性戀人士與其身邊相關人士的權益。但是拆遷戶的請願活動,爭取的只有拆遷戶本身的權益,除此之外無關其他人利益。我想兩者之間的特性還是有很大的差異。--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7月31日 (三) 14:25 (UTC)
- 社會運動的「社會普遍利益」其實很難一望即知,樂生療養院一開始也有人質疑在當地的捷運開通,比在療養院中、年過半百的院民們的「社會利益」更加重要而普遍。所以就維基百科而言,目前關注度才是最好的判別標準,否則就很容易做出原創研究。--上官(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09:21 (UTC)
問:移除條目內所有中間名是否恰當?
卡爾·布勞恩以前曾被某位維基人移除所有中間名「Ferdinand」與「費迪南德」,請問這種作法是否恰當?--M940504(留言) 2013年7月31日 (三) 09:07 (UTC)
关于“XX温度”与“XX温标”的若干意见
建议集体移动部分“XX温标”条目到“XX温度”
大学物理教材可能讲解的不太清楚,大多数人把“温标”和“温度”混为一谈。温标的定义是“温度的数值表示方法”。而实际上很多以“xx温标”的条目实际上讲的是各温度单位之间的转换。鉴于此,我希望将几个“XX温标”条目集体移动到“XX温度”,并更正其中诸如“摄氏温标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采用的温度单位”这种明显错误语句。关于温度条目与温标条目的界定,根据温标定义的三要素,建议标准如下:
- 温标要求:条目所述内容规定了温标的测温质、测温参量和测温参量与温度的变化关系
- 温度要求:给出该温度的单位及与其他温度的转换关系,或专门用于某个领域的常用温度单位
- 综上,我建议将如下条目直接移动:
- 由于以下条目同时包含了温度和温标的双重标准,保留以下条目原本名称并更正其中常识性错误,并在条目中体现温度与温标的不同:
关于模板:温标
希望能够根据温标与温度的定义,在模板中体现二者区别。
备注
由于在英语等维基百科等维基百科中,条目的名称分布结构跟中文维基百科在结构上类似,因而特此拿来讨论,未敢直接操作
——燃玉 留言 勇踏前人未至之境! 2013年7月27日 (六) 05:26 (UTC)
- 之前翻新温度的时候也没搞清楚之间的区别,原来是这样的。请大胆更新。--Kuailong™ 2013年7月31日 (三) 03:01 (UTC)
- 刚随手翻译完15个语言待撰度 (温度)就看到这个...
囧rz……--lavixcanvas M T C I ❤ Hart of Dixie + Revenge 2013年8月1日 (四) 19:57 (UTC)
- 刚随手翻译完15个语言待撰度 (温度)就看到这个...
关于中国历史朝代的信息框
为什么关于中国历史朝代的信息框使用的是一种普通的表格,外文维基上都是国家信息框啊?用国家信息框不是更妥当吗?--Y814756748(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08:27 (UTC)
- 无哦所谓吧~--Qa003qa003(留言) 2013年7月28日 (日) 11:09 (UTC)
詳見:關於清朝使用的模板
- 現在,有一位維基人(User:Loveskys)與我在模板使用上發生爭議,所以請大家注意一下要怎麼使用比較好。
當初我在寫這篇文章時,認為清朝屬於中國朝代,按照朝代格式使用相對應的模板。在唐朝、宋朝等朝代都是使用這個模板。
- 然而User:Loveskys他不知道甚麼原因將模板改成另一種,所以我再回退時就說由於中國朝代條目的格式統一使用這種模板,所以請勿更改。(如果要改,麻煩請將所有的中國朝代一次更新。因為我不希望中國朝代系列的條目格式再度混亂不堪。
- 然而User:Loveskys他沒有理由又回退我。我想說好吧,他可能沒有看到我這段話,所以我又到他的對話頁再去講一次。但是一天過去後,沒有任何回應。所以我想說他應該知道我的用意了,閣下沒有回應的話 那我就統一格式了,不好意思
- 但是她又再度回退,並附上理由大清作為中國最後一個王朝,資料比歷代詳細很多,不應以中國朝代來俱分,乃是一個近代帝國。正如大韓帝國的條目跟新羅朝鮮的條目一樣,麻煩不要進行編輯戰,謝謝合作。我覺得他應該要知會我,與我達成共識後再去修改。
- 總之,我請大家幫忙提出意見,來解決此事。
- 編寫歷史--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2月29日 (四) 15:32 (UTC)
- 争议是不是就是这个{{Infobox Former Country}}模板?建议恢复原状,尽量慎用这个从英文版照搬过来的模板,里面有一些参数具有“原创研究”的嫌疑。User:Loveskys在编辑摘要中给出的理由是关于清朝的資料比中国先前朝代的资料要詳細,所以使用类似其他近代帝國的模板。其实你看英文版是在所有的历史国家(即现在不存在的国家或政权)条目中都使用这个{{Infobox Former Country}}模板。参阅:米底王国、夏朝、塞尔维亚与黑山等。此模板的继承国(p1、p2、p3)参数属于原创研究。目前模板中说大清的继承国有中华民国、英属香港、台湾日治时期和!外!蒙!古!独!立!,没有提供参考资料,且岂止这几个。看底下的附图1759年的全盛疆域图画出的边疆国家,哈萨克、沙俄、缅甸、阿富汗、英属印度等多少都占有清朝的领土。--Shibo77 2011年12月29日 (四) 16:28 (UTC)
- 我覺得現在這樣滿好的,沒有更動的必要。--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1年12月30日 (五) 06:49 (UTC)
- 真的是感謝各位了,謝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1年12月30日 (五) 06:54 (UTC)
- 最近清朝模板又被換掉,還是希望請尊重中國朝代條目編譯原則。有很多都是原創研究,不能使用,這個之前就說過了。大改前請先和一些編者討論,不要自作主張,這是很多心血才完成的,麻煩請注意一下--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12月12日 (三) 16:43 (UTC)
- DannyChan更改清朝模板的原因是什麼?若他執意如此,那就交付討論。--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2年12月13日 (四) 05:34 (UTC)
- 同上,中國朝代條目的國家基本資料模板都統一使用現在這個模板,不應在未經討論的情況下擅自更改。若認為現在的模板有問題,不妨與一眾用戶討論,並提出更好的模板樣式。--Alvin Lee 酒逢知己千杯少
話不投機半句多2012年12月13日 (四) 09:47 (UTC)- 真的感謝各位了,這樣我可以安心的去救唐朝了,謝謝--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12月14日 (五) 15:00 (UTC)
- 什麼!?連唐朝的模板也被他亂改?有什麼辦法可以制止他?這樣一直擦屁股也不是辦法…--首醫女張德◇留言 2012年12月15日 (六) 09:48 (UTC)
- 不是的,唐朝由特色退成優良,現在在修整中-- Jason 22 對話頁 貢獻 2012年12月15日 (六) 15:13 (UTC)
關於朝代系列的格式
中國朝代的特色條目本有固定格式,但最近有兩位維基人自行將部分條目修改,一位擴大信息框,另一位將目錄無限擴充,所以想討論是否要這樣做呢。或是有其他需要改變的地方呢?
- 原本建議寫作格式
- 參見維基百科:朝代專題
- 黑體為必要
- 歷史
- (下分子條目)
- 疆域及行政區劃
- 外交或外族
- 政治體制
- 其他特殊的制度
- 法律
- 軍事制度
- 人口
(最好有人口列表)
- 經濟
- 農業
- 手工業
- 商業
- 貨幣、財政等經濟相關
- 交通或建設
- 文化
- 學術思想
- 文學
- 史學
- 宗教
- 藝術
- 音樂
- 科技與醫學
- 帝王年表
- 其他勢力
- 參見
- 注釋
- 參考資料
- 外部連結
- 好巧,我最近也想说一下这个朝代专题。我强烈建议将中国朝代条目的信息框替换为强大得多的Template:Infobox former country,希望大家加入朝代专题讨论页的讨论。-Patvoiiage(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0:08 (UTC)
問:Template:日本地下鐵
Template:日本地下鐵我倾向和日文维基一样只有一条线路的连接到该线路上,但是SElephant一直和我互相退回,当我以“更具日文条目”退回后他再次退出给出“日文維基是連結到廣島高速交通公司主條目”
好接下来是重头戏了 他在日文维基修改了。。。。。。。。。你能高明点吗?至于这样吗?
我的目的发起讨论包括“东京临海高速铁道”和“横滨高速铁道 ”是否连接到公司还是线路?
我的意见是和日文一样连接到条目,这十分合理。 --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4:53 (UTC)
- 还有“埼玉高速铁道”--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4:55 (UTC)
- 中文模板历史和日文模板历史,希望大家知道有人能如此搞笑。--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4:57 (UTC)
- 另外关于中文模板是不是要吧运行公司的标志添加到木板上欢迎讨论,因为他也直接移除了。--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4:59 (UTC)
- 中文模板历史和日文模板历史,希望大家知道有人能如此搞笑。--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4:57 (UTC)
- 不懂您在那兒自言自語自嗨些什麼,但是顯然您並沒有看到過之前這則通告。根據版權,仙台、東京、橫濱、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戶、東京地下鐵、神戶高速鐵道的標誌因為不是以文字作簡單的變化而成,因此根據合理使用原則不能放在模板中,這個是合理使用相關的版權規定,不是大家想放就可以放的。但如果只放剩下的四、五家業者商標,其他業者不放,又顯得整體凌亂。有鑑於多放個廠商的商標並不會對讀者的閱讀理解產生什麼實質幫助,所以不如全部刪除。--泅水大象™ 訐譙☎ 2013年8月2日 (五) 06:38 (UTC)
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一些小问题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这段说:“1900年奧運第一次有女子运动员参加,这也是女子进入体育运动的开始。1912年奧運首次实行了限制职业运动员参赛的规定。从这届开始,国际奥委会对女子参赛由默认转为公开支持的态度。”那么具体是怎么“公开支持”?
“自1964年奧運以後耗资日益巨大,使得许多国家都不敢申請。”哪些国家是这样的例子?为什么是1964年起?--爱管闲事且对地图炮具有100%抗性的朝鲜的轮子(留言) 2013年8月1日 (四) 16:49 (UTC)
龜鱉目問題!
问:為什麼Template:Infobox_School突然更改
Template:Infobox_School部分項目突然更改,使得使用Template:Infobox_School模板的條目,幾乎都要重新修改,如果有要做調整,是否需要經過討論,否則影響的條目甚多。--不樂雨 (留言)2013年8月2日 (五) 14:35 (UTC)
「东部」联邦地区法院抑或「东区」联邦地区法院
歡迎大家移步參與Talk:美国密苏里东区联邦地区法院討論,就應該使用東區抑或東部提出意見--Gakmo(留言) 2013年8月3日 (六) 08:24 (UTC)
Category:20XX television episodes如何翻譯
我现在是翻译成“分类:20XX年电视剧剧集”但是觉得不是特别合适,想征求下社群的意见。 --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3日 (六) 05:10 (UTC)
- 「分類:20XX年電視節目各集」何如?prOfessOrjOhn 2013年8月3日 (六) 11:44 (UTC)
- 現在的共識應該是「Category:21世紀电视剧剧集」。-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0:46 (UTC)
- 不错,“各集”这个不错,PortalandPortal2Rocks 这个分类的规则是 Category:2001 television episodes Category:2002 television episodes ...Category:2013 television episodes --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04:18 (UTC)
- PortalandPortal2Rocks:請問是何處的共識?竟然把範圍擴大至「世紀」?另就「television episodes」的語意來說,恐怕不限於電視劇,而是廣泛地指電視節目,例如英語版分類2012年電視節目各集便列有子分類衰仔樂園第16季各集,而衰仔樂園是一套動畫。prOfessOrjOhn 2013年8月4日 (日) 15:52 (UTC)
- 不错,“各集”这个不错,PortalandPortal2Rocks 这个分类的规则是 Category:2001 television episodes Category:2002 television episodes ...Category:2013 television episodes --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04:18 (UTC)
- 現在的共識應該是「Category:21世紀电视剧剧集」。-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0:46 (UTC)
- 是啊,其他人也来出个意见啊,“television episodes”这个概念太难翻译了。--Qa003qa003(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8:00 (UTC)
懷疑有人大量抄襲資料
請各位檢查黃淑卿的用戶貢獻,對條目戴娇倩、苏盈之的編輯完全不合標準。Silvermetals(留言) 2013年8月3日 (六) 15:29 (UTC)
無法顯示圖片
為何用Template:Infobox Doctor Who episode沒有辦法顯示圖片,但文森特與博士就可以?請比較User:PortalandPortal2Rocks/沙盒/時間衝撞和en:Time Crash,或User:PortalandPortal2Rocks/沙盒/房客和en:The Lodger (Doctor Who)。
-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2:28 (UTC)
- 那个图不在共享资源上,而是在英文维基上。需要把它上传到中文维基才能使用。--如沐西风(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07:08 (UTC)
- 昨天傳過了沒有用,今天被Shizhao刪了。-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7:26 (UTC)
- User:PortalandPortal2Rocks/沙盒/時間衝撞用的File:Time Crash.jpg已上傳。-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7:34 (UTC)
- 刚刚看了一下那个模板,插图的部分有一段代码判断名字空间,确认是条目名字空间才会显示图片。把沙盒里的条目搬到无前缀的主名字空间,图就出来了。博士可以试一下。--如沐西风(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07:59 (UTC)
- 因为按规定合理使用的图像是不能显示在用户页中的。--維基小霸王(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12:25 (UTC)
- 刚刚看了一下那个模板,插图的部分有一段代码判断名字空间,确认是条目名字空间才会显示图片。把沙盒里的条目搬到无前缀的主名字空间,图就出来了。博士可以试一下。--如沐西风(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07:59 (UTC)
- User:PortalandPortal2Rocks/沙盒/時間衝撞用的File:Time Crash.jpg已上傳。-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7:34 (UTC)
- 昨天傳過了沒有用,今天被Shizhao刪了。-第十四任博士到同行評審的捷徑動員令 2013年8月4日 (日) 07:26 (UTC)
这是剧透还是琐碎资料
弹丸论破多次有人以剧透为理由隐藏部分人物介绍内容,然后我回退回去,也向其中一个注册用户提出过不要以剧透而是琐碎资料处理这些信息,最终有IP用户直接删掉这部分内容,大家觉得如何处理较好?--Sakamotosan 2013年8月4日 (日) 10:11 (UTC)
- 最近一组修改——Sakamotosan 2013年8月4日 (日) 10:13 (UTC)
- 用語解釋屬琐碎资料,人物介绍簡單即可,「最後的其中一個生還者」還可接受,「後來喜歡上十神,稱十神為「白夜大人(白夜様)」,不敢違抗十神的命令……」等屬瑣碎資料。--Risk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10:55 (UTC)
- 另外有人搬出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的「維基百科的條目並不是僅關於虛構作品情節的介紹」為藉口大量刪除條目內容[5]。--Mewaqua(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10 (UTC)
- 不知所謂,連方針都被你看成藉口。「一般情況下,簡潔的情節概述是可以包含在這些介紹中的。」--Risk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15 (UTC)
- 這不應被解讀為「更長的情節概述就要被刪除」。--Mewaqua(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27 (UTC)
- 不是更長,而是不必要,請看Sakamotosan的修改。--Risk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31 (UTC)
- 「不必要」就要被刪?維基百科上面有很多東西都可以被視為「不必要」,難道就要刪到剩下的都是「必要」才停手?Wikipedia losing editors, study says --Mewaqua(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6:05 (UTC)
- 不是更長,而是不必要,請看Sakamotosan的修改。--Risk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31 (UTC)
- 這不應被解讀為「更長的情節概述就要被刪除」。--Mewaqua(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27 (UTC)
- 不知所謂,連方針都被你看成藉口。「一般情況下,簡潔的情節概述是可以包含在這些介紹中的。」--Risk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15 (UTC)
- 另外有人搬出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的「維基百科的條目並不是僅關於虛構作品情節的介紹」為藉口大量刪除條目內容[5]。--Mewaqua(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3:10 (UTC)
- 用語解釋屬琐碎资料,人物介绍簡單即可,「最後的其中一個生還者」還可接受,「後來喜歡上十神,稱十神為「白夜大人(白夜様)」,不敢違抗十神的命令……」等屬瑣碎資料。--Risk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10:55 (UTC)
「迷你專輯」有人要求更正內容
迷你專輯中有人用黃底高亮顯示,要求更正條目內容,但我個人力量有限,難以完成這項工作,望各維基人協助。Silvermetals(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12:51 (UTC)
- 但迷你專輯常指EP,慢速唱片的說法未聽過。--Risk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12:56 (UTC)
有人在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發現其中問題嗎?
有人在潛伏於中華民國國軍中的中共間諜列表發現其中問題嗎?
# | 姓名 | 國軍中的職務 | 事跡 | 公開時間 | 备注 |
---|---|---|---|---|---|
19 | 吳石 | 第十六集團軍中將副總司令,國防部中將參謀次長 | 到達台灣後,利用職務之便,搜集軍事資料,派舊部前往香港轉交中共人員 | 1950年3月1日 | 被國軍軍事法庭判處極刑;1950年6月10日下午四時被槍決。196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宣布其為「革命烈士」。 |
20 | 莊柏欣 | 中華民國陸軍少校,前國防部電訊發展室特種電訊官 | 從2004年4月開始,陸續將台灣電展室電偵截獲訊息,以及相關破譯資料透過退役軍官黃耀中與蘇東宏等人轉交給中共。 | 2005年5月11日凌晨近四時遭台灣高等法院裁定收押禁見。 | 2005年8月9日國防部高等軍事法院認為此事嚴重危害國家安全,判處莊柏欣無期徒刑並褫奪公權終身。 |
1950年到2005年呈現空缺這麼久,為什麼會相隔55年沒有記載呢?難道臺灣的官兵會真是如此潔身自愛長達55年而沒留下任何不忠於中華民國政府之事?--36.232.246.126(留言) 2013年8月4日 (日) 17:01 (UTC)
- then?没发现或者没人写,就是没嘛,WP只是记录存在的,“不存在的”怎么记录?除非某位大神能写着“我是卧底,你捉我不到,吹啊”,大神,你赢了,跪你行了——Sakamotosan 2013年8月5日 (一) 02:53 (UTC)
- 除非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動承認,不然難以查證是否為中共間諜,還是被抹黑的?-P1ayer(留言) 2013年8月5日 (一) 08:15 (UTC)
请关注中国公路网相关条目
由于新版国家公路网规划(2013年—2030年)只公布了新规划国家高速公路和普通国道的起点和终点以及一份不包含编号和起点、终点的地图,一部分新用户和IP用户便开始将他们原创研究的内容写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道条目和Template: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Template:中国国道模板(条目里甚至有“注意:本条目尚未修编完成,浏览这一条目后请尽快修编”这样的话)。个人认为,在正式的国家级编号调整方案出现前,不应出现新编号的内容,具体观点已在Talk: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中叙述。请各位维基人关注这些条目,必要时请管理员实施半保护。—思域无疆 讲大道 做事体 拿窝机器 2013年8月5日 (一) 10:27 (UTC)
問:何谓“最高领导人”?何谓“国家最高领导人”?何谓“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什么是“最高领导人”?什么是“国家最高领导人”?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
——本内容旨在探讨条目性质
- 曹操是“最高领导人”吗?汉献帝是“最高领导人”。
- 曹操是丞相,掌握最高权力。汉献帝是皇帝,几无半点权力。谁是最高领导人?
- 曹操被魏文帝追尊为魏武帝,却只称魏王,官居丞相,是否列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 汉献帝虽为皇帝,却无兵无权,堪比傀儡,是否列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所问当指邓小平--202.99.125.94(留言) 今天, 10:36 AM (UTC+10)
- 被追认的皇帝,算是皇帝吗?
- 被追认的核心领导人,算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吗?
--202.99.125.94(留言) 今天, 10:41 AM (UTC+10)
党和国家领导人条目所列内容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条目所列内容在年代上很矛盾,党和国家领导人条目以职务划分,对于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条目的划分标准有矛盾之处。--202.99.125.94(留言) 2013年8月6日 (二) 03:20 (UTC)
党和国家领导人所列各条,都是年代性极强的可证内容,如“中国共产党最高负责人”之“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视为中国共产党最高领导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元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领导人,而党和国家领导人则是指担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两个职务的党和国家领导人,有时又是一个人。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明显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内容相互矛盾
关于邓小平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说法,从名正言顺的正统名义下,级别显然是不够的。从建国后官方公布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名单里,也能看到邓小平的排名从来都不是第一位,邓小平也并没有担任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名义上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这两个职务。
再问:
- 曹操是“最高领导人”吗?汉献帝是“最高领导人”。
- 曹操是丞相,掌握最高权力。汉献帝是皇帝,几无半点权力。谁是最高领导人?
- 曹操被魏文帝追尊为魏武帝,却只称魏王,官居丞相,是否列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 汉献帝虽为皇帝,却无兵无权,堪比傀儡,是否列为“国家最高领导人”?
- 被追认的皇帝,算是皇帝吗?
- 被追认的核心领导人,算是“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吗?
- 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明显与党和国家领导人相关内容相互矛盾,在此提出修改或删除之意见,在此询问维基各位同仁有何意见?
发表意见
不好意思,下次能不能不贴这种模板。
据我所知“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这个称谓在我国是有限定的。有兴趣你自己可以去查查相关资料。--傲娇的助手(冬菇蚝油捞面刚刚换了用户名)(留言) 2013年8月7日 (三) 03:03 (UTC)
日耳曼長城的語言連結
日耳曼長城之前被錯誤地連結到英文維基的en:Limes(羅馬長城),而實際內容應為en:Limes Germanicus,但條目的多語言連結已全部以en:Limes為基準建構了,請求協助修改。--Aaa8841(留言) 2013年8月7日 (三) 02:53 (UTC)
有关易语言条目的关注度问题
我是该条目一段时间的主要编辑者。Google 学术搜索搜索2009年来至少有30篇学术文章使用到了易语言,其确实是一门不温不热的编程语言,因而有编辑对此提出其不符合通用关注度指引。我不知应如何添加足够的“第二手可靠来源”来充分的说明其符合通用关注度(因为不需要这些学术文章内的知识)。另一方面,我觉得类似于GVBASIC这样更不为人所知现在也使用的更少的编程语言条目都可保存下来,那该条目便更没有问题了。不知诸君对此有何见教? illusionwing 2013年8月7日 (三) 11:19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