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德经
外观
	
	
| 佛教 | 
|---|
| 
佛教大綱  | 
《种德经》(巴利文:Sonadanda Suttam),南传上座部佛教《巴利文大藏经》中的长部第四部经。该经中主要由佛陀解释三无漏学。[1]
该佛经在汉传佛教的《大正新修大藏经》对应经典有《長阿含經·種德經》(第1部第94卷)。
概述
[编辑]该经讲述佛陀在鸯伽国时候,婆罗门种德慕名拜访。其见到佛陀后,佛陀问其哪些条件足够算是婆罗门。种德列举五种条件:
- 七代血统纯洁;
 - 通晓吠陀、咒语和各种学问;
 - 相貌端庄;
 - 遵守戒律;
 - 聪明睿智;
 
佛陀问缺少其中哪些条件依然能成,种德回答说缺乏前三者仍可以,但戒、慧必不可少。后来佛陀继续提问何为戒、慧,种德无法解释,请求佛陀宣示。之后,佛陀详细讲述戒定慧,种德在听完后表示皈依三宝。
参考资料
[编辑]- ^ 刘寅春; 段晴 等译. 汉译巴利三藏 经藏 长部. 上海: 中西书局. 2012-08-01. ISBN 9787547503829.
 
外部链接
[编辑]| 这是一篇關於佛教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