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桑尼·柯里昂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桑尼·柯里昂
教父角色
首次登場教父 (小說)
最後登場教父 (遊戲)
创作者馬里奧·普佐
饰演詹姆士·肯恩
羅曼·柯波拉英语Roman Coppola (童年)
角色设定信息
全名桑提諾·柯里昂
暱稱桑尼
职业犯罪頭目
頭銜二老闆, 代理老闆
家人柯里昂家族
配偶Sandra Corleone
兒女Francesca Corleone
Kathryn Corleone
Frank Corleone
Santino Corleone Jr.
文森特·柯里昂英语Vincent Corleone
親屬卡洛·瑞茲 (妹夫)
Apollonia Vitelli-Corleone (弟媳)
凱·亞當斯-柯里昂 (弟媳)
Deanna Dunn (弟媳)
Victor Rizzi (外甥)
Michael Rizzi (外甥)
安東尼·柯里昂 (侄)
瑪麗·柯里昂英语Mary Corleone (侄女)
維托·柯里昂
卡梅拉·柯里昂
弗雷多·柯里昂英语Fredo Corleone
麥可·柯里昂
湯姆·哈金 (義弟)
康妮·柯里昂英语Connie Corleone

桑提諾·「桑尼」·柯里昂馬里奧·普佐1969年小說《教父》及其1972年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中的虛構人物。

他是黑手黨老大維托·柯里昂卡梅拉·柯里昂的長子,下有兩個弟弟弗雷多英语Fredo Corleone麥可,和一個妹妹康妮。片中的桑尼由詹姆士·肯恩飾演,在《教父2》的回敘英语Flashback (narrative)場景中也驚鴻一瞥地重演了相同角色。

導演法蘭西斯·科波拉之子羅曼·柯波拉英语Roman Coppola在《教父2》的1920年代場景中扮演少年桑尼。

虛構人物傳記

[编辑]

桑尼在小說和電影中都是維托·柯里昂四子中的長子。與沉穩冷靜的父親不同,桑尼脾氣暴躁,傾向於使用暴力。

桑尼於16歲時犯下一起搶劫案,被維托的左右手兼桑尼的教父彼得·克雷曼沙通報到維托那裡去。維托要求兒子說清楚。桑尼回道多年前目睹了維托除掉「黑手英语Black Hand法努奇閣下的過程,現在自己想加入「家族生意」。於是維托把兒子送到克雷曼沙處調教。

桑尼19歲時便「殺出一片天」。20多歲時被提升為家族中的角頭英语Capodecina。到二戰結束時,他已成為父親底下的二老闆和推定繼承人,因廣為人知的暴躁性格和冷酷無情而令人敬而遠之。但桑尼也有感性的一面;他在11歲時把無家可歸的湯姆·哈金領回家,要求允許和家人一起生活。維托非正式地收養了哈金,最後提拔他為軍師。身為長子,桑尼守護弟弟妹妹們,對幼弟麥可更是疼愛有加。雖然他能毫不留情地打殺其他男人,但不會傷及婦女、兒童、或任何無力自衛的人。

桑尼與妻子Sandra Corleone育有四子。在外還有幾個情婦,包括妹妹康妮的朋友Lucy Mancini。在小說中,桑德拉允許——甚且慶幸——其外遇,因為受不了他超逾常人的生殖器。

1945年,桑尼的生活天翻地覆。毒梟維吉爾·「土耳其人」·索拉索取得Tattaglia家族支持,向維托提議參與販毒。桑尼於會面期間插口表示對這種生意感興趣,但遭維托壓制並回絕。後來並私下厲斥桑尼竟向外人透露自身想法。索拉索其後試圖暗殺維托,認為桑尼繼承父業後,會帶領柯里昂家族進入毒品交易。

這場未遂暗殺幾乎要了維托的命,桑尼因之代理老闆,命克雷曼沙處決叛徒保鑣保利。維托在醫院遭受第二次刺殺,為麥可所破。桑尼隨後下令做掉索拉索的盟友,Philip Tattaglia之子兼該家族二老闆Bruno Tattaglia。索拉索提議麥可出面與各方和談停戰,被桑尼當成詭計而拒絕,並要求其他黑手黨家族交出索拉索給柯里昂家,否則將有腥風血雨。哈金成功說服桑尼先行等待,因為紐約警察局長Mark McCluskey已遭索拉索買通,同意保護其人身安全。哈根警告桑尼,幹掉警察局長有違黑手黨不得殺害執法人員的長遠規矩,且敵對的各黑手黨家族將連同執法人員強烈反擊。

從未想過要與家族生意有任何瓜葛的麥可主動提議由自己出手殺掉這兩人。他認為McCluskey是涉足毒品交易的腐敗警察,死不足惜。桑尼對麥可的自信和認真態度印象深刻,但懷疑自己這位「好大學生」弟弟是否真有能力動手殺人。他最終同意這次行動。由麥可在布朗克斯一家義大利餐廳與二人會面,取出預藏的手槍除掉兩人,從而引爆紐約黑道十年來首見的黑手黨全面火併。桑尼安排麥可逃往西西里島,託庇於維托摯友Tommasino閣下 。

五大家族之間的火併持久不歇,無力打破僵局的桑尼下令發動血腥襲擊,自此聲名鵲起。他開始密謀除掉敵對的黑手黨老闆們。維托的老對手兼索拉索背後的主使者艾米利奧·巴西尼串通康妮的丈夫卡洛·里茲協同設下陷阱。卡洛此前曾因毆打康妮而遭桑尼報復。為了誘出桑尼,卡洛先激康妮與之爭吵,再狠狠地揍她一頓。痛苦不堪的康妮歇斯底里地打電話回娘家給桑尼。憤怒的桑尼沒帶隨行保鑣就衝往康妮在地獄廚房的居處。他在長灘堤道收費站遭巴西尼手下設伏襲擊喪命。

在黑手黨委員會內重建和平的過程中,維托意識到巴西尼才是謀殺桑尼的主謀。麥可自西西里回來後,接替桑尼成為維托的繼承人。父子兩人秘密地繼續桑尼的計劃,消滅紐約其他頭目,為桑尼復仇,並徹底剷除敵手。1955年,維托死於心臟病,麥可下令掃蕩巴西尼等敵對勢力。在光天化日之下的法院台階上,巴西尼被從背後連開兩槍。麥可告知卡洛,其他對手頭目皆已盡除,強迫卡洛承認參與謀害桑尼。卡洛吐實之後。桑尼的教父克雷曼沙承麥可之命絞殺卡洛。自此之後,柯里昂家族於道上再無敵手。

在《教父2》中的角色

[编辑]

除了在電影《教父》中出場外,桑尼還在續集《教父2》中現身。他在這部電影中還是嬰兒和幼兒。他最後一次出現是在影片結尾的回敘英语Flashback (narrative)場景中演出慶祝1941年12月7日的維托生日。麥可宣布已從大學輟學,應召參加二戰。桑尼對此決定怒不可遏,斥責其弟「為了一群陌生人」賣命。這一幕也演出桑尼將卡洛介紹給康妮和其他家人,最終促成了他們的婚姻。

在《教父3》中,文森特·柯里昂英语Vincent Corleone被引見為桑尼與Lucy Mancini的私生子,在影片結尾接替麥可成為柯里昂家族族長。片中的文森特與普佐的原著小說相矛盾。原著稱露西從未與桑尼生養過子女。

家庭

[编辑]

幕後

[编辑]
  • 柯波拉將《教父》中桑尼的死亡場景安排得有似於《我倆沒有明天》中克萊德·巴羅華倫·比提飾)和邦妮·派克費·唐納薇飾)的最終結局。[1]
  • 柯波拉讓汽車收音機播放了巴比·湯森聲震寰宇的一擊英语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 (baseball)贏得棒球季後賽。[2]這將桑尼的死亡日期定於1951年10月3日,與小說中的相差數年。
  • 為《教父》麥可一角試鏡的演員中,其中一位是勞勃·狄尼洛,時為名不見經傳的外百老匯演員。他也曾試鏡桑尼、麥可、和卡洛的角色皆未成。DVD中收錄了他以保利·加托一角提議幹掉瑞茲的原始片段。柯波拉最終選擇由肯恩出演麥可,讓狄尼洛出演保利,後卻將卡恩與艾爾·帕西諾互換,好讓他出演《黑社會風雲英语The Gang That Couldn't Shoot Straight》,而艾爾·帕西諾很快就得到了麥可的角色。安東尼·柏金斯不僅試鏡過桑尼,還試鏡了湯姆·哈金。[3]
  • 最初,是由肯恩飾演主角麥可(桑尼幼弟),卡爾麥·卡里迪則簽約飾演桑尼。但柯波拉要求將麥可的角色改由艾爾·帕西諾飾演。製片方同意這個改動,但堅持要讓肯恩飾演桑尼,於是他繼續參演。[3]
  • 肯恩憑藉片中的出色表演得獲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與一起演出的帕西諾和勞勃·杜瓦競爭,所以該片在該獎項中獲得三項提名。

文化參考

[编辑]
  • 桑尼喪命場景在《辛普森家庭》中被多次諧仿,包括在All’s Fair in Oven War的最後一幕,肯恩本人在該集配音。該集重現收費站喪命場景,由柯老鼠去報復卡恩「偷走」其妻子布蘭丁的心。桑尼之死在之前的Mr. Plow中也被惡搞,其中一幕是霸子的父親荷馬在學校門前清理積雪時,同學們向他扔雪球。桑尼毆打卡洛·瑞茲的場景也在Strong Arms of the Ma一集中被惡搞。
  • 收費站場景與行刑蒙太奇場景一起被惡搞,出現在《Harvey Birdman, Attorney at Law》“Dabba Don”一集的最後一幕。在這一幕中,來自《Wacky Races》的蟻丘暴徒從車上槍殺了法官Mightor。
  • 著名體育記者Bill Simmons過去常常將“桑尼·柯里昂的招式”相較於“麥可·柯里昂的招式”以形容倉促草率悲劇收場的決策。而耐心理性的決策本可取得更大的成功。這種比喻也常用於NBA自由球員的簽約和交易。[4]
  • 康納·歐布萊恩也在一部戲仿康納的電視劇中用上收費站場景,解釋為何被NBC開除。
  • 在HBO影集《黑道家族》中,虛構的脫衣舞俱樂部Bada Bing!的名字來自桑尼用以描述近距離開火的口頭禪「bada bing」。[5]
  • 在《城市大贏家》的一集中,市長遭競選廣告攻擊,其他人討論策略,副市長Charlie Crawford立即建議立即迅猛無情的報復,同事Caitlin(諷刺地)回答道“謝了,桑尼·柯里昂”。
  • 俠盜獵車手:罪惡城市》中的主要反派桑尼·弗雷利很可能即以桑尼·柯里昂為藍本。他們都是各自家族的頭目,而且都同樣脾氣暴躁、冷酷無情。

參考文獻

[编辑]
  1. ^ Phillips, Gene D. Godfather: The Intimate Francis Ford Coppola. Lexington, Kentucky: 肯塔基大學出版社英语University of Kentucky Press. 2014: 104. ISBN 9780813146713. 
  2. ^ Obituary: Bobby Thompson: Baseball player who hit 'the 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需要付费订阅. The Independent (London, England: Independent Print Ltd.). 19 August 2010 [July 3, 20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24). 
  3. ^ 3.0 3.1 Seal, Mark. The Godfather Wars | Culture. Vanity Fair (New York City: Condé Nast). October 20, 2009 [March 7, 2011]. 
  4. ^ Simmons, Bill. Winning, loyalty or immortality?. espn.com. May 14, 2010 [July 3, 2018]. 
  5. ^ Vanity Fair: The Godfather Wars

外部連結

[编辑]
前任:
維托·柯里昂
柯里昂犯罪家族代理老闆
教父

ca. 1945–1946
繼任:
維托·柯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