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新条目推荐/候选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dip150留言 | 贡献2025年10月21日 (二) 20:32 QPQ方案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Cdip150在话题“對於缺票和水票的改革方案”中的最新留言:12天前

「你知道嗎?」的格式

這個問題恐怕已經存在了20年之久,但一直以來都沒人去正視,目前的問題格式有點像強制流動版閱讀,但桌面版卻直接掃過就看到,一直以來都是個問題,在下是覺得需要改變。其實綜觀幾乎所有的維基百科,就只有中文維基百科百科是採用5W(也就是誰、甚麼、甚麼時候、哪裡、為何)格式作為你知道嗎的表達方式,其實一直以來在下都覺得甚為反胃,就是因為有點像強制閱讀。 --
{#(set-global-staff-size 12) e''8. \partial 16 d''16 c''8. d''16 e''8. f''16 g''4 \tuplet 3/2 { e''8 d'' c'' } b'8. a'16 b'8. c''16 g'4 \bar "|."}
要聊嗎 2025年1月4日 (六) 05:02 (UTC)回复

DYK方式更改

現今中文維基百科的DYK皆採5W形式(How、What、Why、Which),但看英文維基百科、法文維基百科等等,皆是有像Did you know that archaeologists found evidence at Taur Ikhbeineh in the Gaza Strip of interactions between Egyptians and Canaanites in the 4th millennium BC?這種單純問是否知道的題目,在中文就是您是否知道考古學家在加薩地帶的Taur Ikhbeineh發現了公元前 4 千年埃及人與迦南人交往的證據?,此種方式亦無不可,不知社群有何想法?(若要更新便是更新問題指南部分)--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2月2日 (日) 14:05 (UTC)回复

WP:共识/有关中文维基百科规则的讨论的发起位置搬運。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3日 (一) 00:36 (UTC)回复
这是中西文的语言学差异。中维不可能使用英维那样的从句,除非改成日维那样摘条目定义句。如上问题放在中维不过就是考古学家在加沙地带的何地发现了公元前4千年埃及人与迦南人交往的证据?如果摘条目定义句则是Taur Ikhbeineh是位于现今巴勒斯坦加沙地带的一个史前定居点。其实我觉得没差。至于KyleRGiggs君说的强迫移动版阅读,如果使用应用程序,点开链接不会跳转页面而是会显示一个预览框,就不是问题。在我看来,最大的问题是“你知道吗?”的迷惑性太强了,以至于大多数读者都不知道这是“新条目推荐”。如果知道是新条目,可能还会更仁慈地点开来看看。--PexEric💬|📝 2025年2月3日 (一) 11:32 (UTC)回复
感觉之前有讨论过用陈述句()——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2月6日 (四) 21:01 (UTC)回复
供参考:提议DYK允许使用陈述句。——敬颂冬绥 ZhaoFJx() 2025年2月6日 (四) 21:02 (UTC)回复
上一次討論我是endorser,這一次我同樣做endorser。所有問句可改為陳述句,而並非所有陳述句可以無違和地改為問句。--MilkyDefer 2025年2月8日 (六) 03:39 (UTC)回复
如果落實改為陳述句,首頁的“你知道嗎?”字樣或許也可以順帶修改為“新條目推薦”。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2日 (三) 06:18 (UTC)回复
(+)支持Sanmosa君意見。--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2月22日 (六) 03:08 (UTC)回复
我认为不必改,“你知道吗?”栏目里用陈述句向读者描述知识性内容我认为也是可以接受的。--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9日 (二) 12:18 (UTC)回复
好像在粵維上的,也是使用陳述式表達的,放上來以便參考。 Shinjiman 2025年7月11日 (五) 03:23 (UTC)回复

提议各条目评选增加正文字数要求

看見今天的DYK条目内容有些真的短的很夸张,例如遠百信義A13的正文只有二百多个中文字,即不超过900字节,这样也能是DYK真的很无言。而且也发现有些优良条目也是短的可怜,例如維克多 (皇帝)的正文只有六百多个中文字,即不超过2000字节,这样也可以是优良条目,水平实在太低了。建议每个评选都增加正文字数要求:DYK条目最少要2000字节的正文,优良条目最少要6000字节的正文,典范条目最少要10000字节的正文。--Peck2442 2025年1月24日 (五) 15:48 (UTC)回复

很難想象一個帳戶的第四筆編輯竟然是上面的這個留言。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02:51 (UTC)回复
@Peck2442,之前dyk評選也有維基人因為「條目文字太少」而投反對票。不過為什麼是要求上述的字數?DYK条目最少要2000字节的正文,會不會太多了?另外,要不要也找一下,以往有沒有過要求條目評選字數的相關討論?謝謝您。--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03:08 (UTC)回复
@Wolfch之前我自己也不是沒有提議過設置DYK正文長度要求,但我當時提議的也只是1500位元組而已,當時的討論還更傾向於較低的1000位元組,2000位元組於我而言也實在太過了。此外,GFAL評選設置正文長度要求的事情之前好像是有社羣共識明確排拒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04:03 (UTC)回复
給個連結:上次的討論位於WT:新条目推荐/候选/存档11#DYK字数约定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06:46 (UTC)回复
(!)意見,針對於DYKC,也許我引用回上次我說過的意見供大家參考:
  • 現有的“不少于3000字节(注:1个汉字 = 3个字节)”的門檻自2007年至今十幾年都沒有改過,而2007年時並不流行infobox、cite系列等等模板。就以2007年的這個約7000位元組的DYK2023年的這個約9000位元組的DYK來比較,前者可讀的正文長度竟比後者明顯多幾倍,也許可以說DYK的長度門檻要求今天可能已經追不上通脹。
  • 現有的3000位元組在2007年已經實行,當年每個條目在不流行infobox、cite的情況下正文長度大多佔超過2/3,那麼應可預期3000位元組的原意是希望正文不應該少於2000位元組。現在提出正文至少要1500位元組已算是非常寬鬆了。
坦白說,如果換成是十多年前的社群看到遠百信義A13(正文約220漢字)的話,應該會是像Talk:法拉利F2008(正文約270漢字)那樣的一大堆反對。
針對於GAC,2009年敝人所寫的Talk:爛鬼樓巷(正文約1400漢字)在GAC時就被社群以「內容單薄」為由反對(包括我自己也反對),現在卻出現比這更少的條目當選GA,某程度上也反映社群在條目評選的投票尺度可謂一年不如一年,其實也不是第一天知道的事。社群要是這樣下去的話,敝人在想我之前所寫的朱健 (1969年)(正文約1000漢字)、爛鬼樓巷(正文約1400漢字)、莉娜大廈(正文約1500漢字)……是否也應該拿去GAC拼一拼?(縱然在我心目中並不是GA)
副知@AT春卷柯南桃花影落飞神剑Temp3600--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09:38 (UTC)回复
我有個反建議:「廢除位元組限制。」無論是正文漢字還是位元組,本質上都是為了避免登上首頁的條目過於單薄而制定。然而,單薄與否完全因主題而異,無法單純以位元組滿足下限就當成是可以接受,同樣位元組多少也不應是否定條目質量的唯一理由。因此,廢除位元組限制反而能夠避免條目低飛過關(也就是說,不會再有人說我寫了3000位元組所以就夠了),同時也不會讓某些資料較少的主題失去登上首頁的機會,畢竟將不同主題劃一以多少位元組來評價其質量實在過於片面。--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0:21 (UTC)回复
不反對這個反建議,但我再追加一條建議,就是設置正文位元組的建議長度,此建議長度不具備強制性。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11:09 (UTC)回复
「同樣位元組多少也不應是否定條目質量的唯一理由」不認同,位元組是「量」的唯一理由,「單薄與否完全因主題而異」衹能說有些主題「有質無量」,但條目評選理應「質量並重」,還是我上次的一句話:「這裏又沒人叫大家要選一個先天不足而又無法靠後天努力的取材來參選」。是故我會反對這種反建議,尤其是現在社群的水票這樣繼續下去,廢除位元組下限的話,一個WP:小作品能通過DYK恐怕會是遲早問題。--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1:35 (UTC)回复
同意街燈電箱150號的意見,反對AT的反提議。--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11:50 (UTC)回复
小作品能否通過可以取決於條目某些部分仍需擴充或是整體寫得過於簡陋之類的,廢除位元組下限要求有助於直接以此為由作出反對。相反,由於每個人對於單薄的標準不同,甚至可以說是無形地增強限制,無論是3000位元組,還是10000位元組或更多,相對於主題而言是單薄的話自然就能夠反對到底。同樣,如果您認為某些主題本來就「有質無量」的話也可以完全反對到底。我認為廢除位元組限制本身有助於用戶以條目內容單薄為由作出反對,像已經寫了3000位元組以上的抗辯也會銷聲匿跡。--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1:54 (UTC)回复
"條目某些部分仍需擴充或是整體寫得過於簡陋"的反對理由,放在優良/典範條目評選合理,放在DYKN就不一定合適了--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5日 (六) 12:01 (UTC)回复
這完全視乎各自的標準,這也不是位元組上調與否能夠解決的問題,畢竟無論上調多少,總有條目可以低飛過關,上調太多也會讓部分主題再無登上首頁的機會,對於促進新手入門來說,DYK也失去其應有的功能。--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2:09 (UTC)回复
印象中記得兩三年前(?)有一次GAC(不記得哪一個)見過有人以內容太短為由反對,但旋即被人以優良條目沒有限制最少字數回敬。您這樣的反建議能否有「無形地增強限制」、「有助於用戶以條目內容單薄為由作出反對」的作用?我個人並不樂觀。--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2:12 (UTC)回复
正如上述所言各人標準不同,如果廢除位元組限制,那就沒有既定標準,當然就可以反對到底。況且,反對理由本來也不應該僅僅是內容太短,而是需要指出條目的不足之處。--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2:35 (UTC)回复
「沒有既定標準」以近年的投票情況來觀察,反倒更容易成為「不能反對」的理由,而不是「可以反對到底」的理由。--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2:50 (UTC)回复
但為何社羣成員需要不論實際情況「可以反對到底」的權利?這個問題我不僅問街燈,也問AT,畢竟「可以反對到底」這回事的正當性本來就很成疑問,中文維基百科不能為並非正當合理的意見大開門路。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12:58 (UTC)回复
我這裡說的反對到底是指正當反對,而不是無理反對。--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3:22 (UTC)回复
也可以說是不僅僅是基於位元組多少而來的反對。--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3:23 (UTC)回复
你是這個意思的話,那我認同你的說法。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14:00 (UTC)回复
敝人還是認為位元組是「量」的唯一理由,字數少,就是無量,做不到質量並重,自然也可以是單獨的合理反對理由。當然這是我個人的準則想法,沒特別想要說服大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5:07 (UTC)回复
你是「沒特別想要說服大家」,但現在你打算做的事卻是試圖把這硬套在大家身上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0:51 (UTC)回复
「條目某些部分仍需擴充」為什麼就不能成為反對的理由?實際上也不是說3000位元組就一定符合資格,就算上調後也同樣,反對在目前符合某本條件的情況仍然需要其他理據。我甚至認為位元組的規定會讓人誤以為滿足基本條件就必然能夠通過DYK。--AT⊿⁴⁶ 2025年1月25日 (六) 13:19 (UTC)回复
(:)回應:見Talk:高雄市輪船公司平安輪#優良條目評選,當時U:Kalin8111以「這個正文長度,作為優良也太少了。」為理由提出不合GA標準,但事實上本站有出現位元組最少的GA,因此條目不在於內容長度,而在於內容品質。--Sinsyuan✍️🧧🐍 2025年1月25日 (六) 14:05 (UTC)回复
近期也有@AmazingloongTalk:高雄市輪船公司快樂輪#優良條目評選說「條目真的太短小了,是優質的DYK長度,建議再增補些內容」,敝人是很慨歎十多年前的社群可以僅僅因為「內容單薄」而反對爛鬼樓巷成為GA(重質也重量),但現在的社群卻又支持最短的維克多 (皇帝)成為GA(重質不重量),這樣是否在反映社群的尺度在退步?(而且還可能側面證明User:Hat600/essay/為什麼維基百科環境變差了這個論述)坦白說,如果有人把維克多 (皇帝)乔舒亚·伊卢斯特雷提出優良重審,敝人心底裏是會很支持把那兩個條目打下來。--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5:07 (UTC)回复
WP:之最目前有收錄「最短的優良/典範條目」,如果依照現在的狀況,豈不是要把以上紀錄剔除嗎?--Sinsyuan✍️🧧🐍 2025年1月25日 (六) 15:11 (UTC)回复
WP:之最也是錯的,最短的GA是維克多 (皇帝)(5,888位元組),不是乔舒亚·伊卢斯特雷(6,059位元組)。如果那兩個條目真的撤銷了GA,就花時間把最短的找出來補上。--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5日 (六) 15:53 (UTC)回复
我认为这两个条目中,前者或许可能在史料足够的前提下扩充,但后者嘛,这名运动员本身的履历就决定了,难以成为GA级别——就像有张图片,盆栽松怎么也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超级核潜艇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29 (UTC)回复
你說的事情反映的情況也可以是十多年前的社羣以「內容單薄」為惟一投反對票的理由並不合理。老實說,「內容單薄」(就GFA而言)是相對性的,even一個條目的長度到了或過了某個點,部分相關內容的缺失也可以構成「內容單薄」,比如現在在DYK中的威瑪憲法長度上都過2萬位元組了,但「法條內容」的部分事實上缺失(此前僅有兩個Wikisource連結而無正文,後來我把那兩個連結移到最下方了),這仍然能構成「內容單薄」。僅以條目長度而不理會具體情況來評斷「量」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如果你感覺我說的事情像是在說「質」而非「量」的話,這說明「量」的評斷本身就視乎(理論上完美的)「質」而定,而並非我混淆了兩個概念。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1:02 (UTC)回复
@Cdip150我感覺你應該是能預期AT會提上方的反建議的,畢竟在你上方提到的爛鬼樓巷GAN裏,當時用戶名為LUFC的AT是投支持票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1:06 (UTC)回复
沒錯我認為您說的是「質」而非「量」,但我不認為這可以說明「量」的評斷本身就視乎「質」而定,兩者並不掛鈎,我認為您的確混淆了「內容單薄」和「內容有缺失」兩個概念。容我用檸檬茶的例子做比喻:檸檬茶A的味道很好,但衹有不到半杯,那是「有質無量」;檸檬茶B杯裏有一大半,但味道不夠濃,那是「有量無質」。用回爛鬼樓巷的例,我會以「內容雖完整但單薄」來評價自己(檸檬茶A);威瑪憲法則是「內容不單薄但有缺失」(檸檬茶B)。「量」的要求尺度每個主題本應劃一,不應因為某種主題現實中的知識量少或者太冷就要調低「量」的尺度,否則我會認為這是對知識量多的主題造成另類的不公,才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正如我寫的清平巷一樣,我衹會歸咎於自己為何選一個知識量本來就不多的條目來寫,而不是歸咎於評選規矩或尺度令我難以把清平巷提到評選。--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2:19 (UTC)回复
我理解的不一样。一个是檸檬茶A的味道很好,但衹有小杯装;一个是檸檬茶B的大杯裏有一大半,但味道不夠濃。我认为只要超过小作品的字数要求,就可以。追求字数的一个后果就是条目不够精炼,充斥许多可有可无的文字--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1月26日 (日) 02:41 (UTC)回复
「追求字数的一个后果就是条目不够精炼,充斥许多可有可无的文字」那可會是一杯變了味的檸檬茶,「無質無量」。難道您認為清平巷也能成GA?(假設我把裏面的來源改為正確的表示法)--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2:54 (UTC)回复
你這例子舉得其實並不好,你真的確定這種寫法能算是“內容完整”嗎?這與香港的類似性質街道GA普仁街還有與清平巷一樣是你寫的GA亞馬喇前地差得可不只是一星半點,我覺得這例子只能算是你沒有盡力找來源,而不是該主題的“知識量本來就不多”。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3:28 (UTC)回复
“這是對知識量多的主題造成另類的不公”這種説法可以説是對特定類型的知識的公然歧視,要是我沒回頭看WP:NOT,我差點還以為中文維基百科現在還對條目的主題類型有所限制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3:44 (UTC)回复
清平巷真的是這麼多資料了,我寫白眼塘 (澳門)的時候有找澳門中央圖書館幫忙。我認為您過度解讀了NOT,一個主題能被收錄從不代表一個主題必定適合參選。如果您真的這樣比較兩個條目的話,我也可以說維克多 (皇帝)與類似性質的約翰一世 (色薩利)差得可不只是一星半點。--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3:48 (UTC)回复
所以你就完全不提現狀?我讀了整個條目,我甚至連清平巷的現狀如何都不甚清楚,現狀的資料沒那麽難找吧,清平巷又不是消失了。“一個主題能被收錄從不代表一個主題必定適合參選”也並不代表條目長度是某“主題(的條目)適合參選”的必要因素。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4:09 (UTC)回复
清平巷的內容已經是現狀,即「自1980年代起多為飲食、餅店、手信等店鋪,而遊客多以港客為多,有「手信街」稱號至今」到今天仍然有效。另一方面,這也不代表條目長度不能作為考慮因素。--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4:19 (UTC)回复
但無論如何,我已經證明了你完全有能力寫得更多。此外,拿Shizhao的話來說,對條目長度的限制就「是個毫無依據的拍腦袋數字」,這裏根本沒有人能證明對條目長度的具體限制背後的合理理據。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4:28 (UTC)回复
我不認為您證明到我能甚麼。而這種長度本來就是靠社群自己商討共識的了,不覺得有甚麼拍不拍腦袋的。硬是要依據的話,我上次有說過DYK正文不應少過一個初中畢業生的寫作字數。--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4:37 (UTC)回复
@Shizhao或許你需要向他說明「毫無依據的拍腦袋數字」的問題所在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5:42 (UTC)回复
啊,現在才發現我一時忘了給連結,那我給一下:[1][2][3][4][5]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13:54 (UTC)回复
別以為隨手找到幾張圖片就可以自以為是。明記牛什位於爐石塘巷[6]騏美行英昌鐘錶位於清平街[7],這三家都不是在清平巷的,怎寫?猴子油涼茶是一家於1990年代開業的「中發蔘茸公司」(條目圖片有拍到,1986年劇集赤腳紳士有拍到該位置前身是一家手信店),恒安文玩至少是1965年之後才出現(《澳門工商年鑑1965》記載該店所在的清平巷18號當年是一家當鋪,不是文玩店),這些不出名的小店真的值得寫在條目?別真的以為我沒有找過資料。--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22:35 (UTC)回复
那我只能説這只是你認為不值得寫在條目而已,並不代表你不能寫。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7日 (一) 00:33 (UTC)回复
所以就別未搞清楚就說人「沒有盡力找來源」。繼續下去可能離題了,但我倒是想看大家意見:以上的東西有哪些是值得寫在條目裏?--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2月2日 (日) 17:25 (UTC)回复
然而你的這個問題也同樣是離題的。我之所以在這裏否定你舉的清平巷的例子,目的是為了説明你的觀點可被證偽。我留意到下方有若干新意見也同樣不贊同字數限制背後的邏輯,這或許説明了十多或二十多年前對於字數的追求在現在已經成為一種不合時宜的觀念。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3日 (一) 04:26 (UTC)回复
然後也容許我拿你的檸檬茶的例子來舉例:你在上方聲稱“檸檬茶A的味道很好,但衹有不到半杯,那是‘有質無量’”,但假如世界上也就只有這半杯檸檬茶A的話,半杯檸檬茶A或許也就不能稱之為“無量”,甚至還能被認為是“非常多”了,因此“量”的評斷是需要視乎實際客觀因素而定的。至於你在上方聲稱“檸檬茶B杯裏有一大半,但味道不夠濃,那是‘有量無質’”,這也同樣不正確,你這“‘檸檬茶’B”或許實際上已經不是檸檬茶了,這概念類似於南橘北枳(先不要考慮物種的問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3:54 (UTC)回复
我想您沒有正解我的概念,客人(讀者)可以選擇小杯(DYK)、中杯(GA)或大杯(FA)的檸檬茶,而老闆(編者)不論有多少檸檬(知識量)在手,客人不論點哪一杯,都要沖調(編寫)一杯相應質量的檸檬茶(條目)給客人。您總不可以說手頭上的檸檬很少(知識量很少),所以給客人沖調味道好但衹有半杯的檸檬茶(有質無量的條目),或者沖調一杯味道很淡的檸檬茶(有量無質的條目)。--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4:09 (UTC)回复
你説的“小、中、大杯”實際對應的恐怕並不是評選級別,而是條目長度。此外,檸檬的品質也會影響檸檬茶的品質,假如我用上了名貴的檸檬,名貴的檸檬產量本來就少,客人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一杯大杯的檸檬茶的話,任是誰也覺得那客人不是一位理性自然人。可以説,你這裏整個論述中最大的敗筆就是無視了檸檬與檸檬之間的差別。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4:16 (UTC)回复
不同的檸檬也就代表不同的主題,客人也可以選擇要哪一種檸檬的。開一家檸檬茶店,不論名貴的還是普通的檸檬,您給客人選擇大中小,那就每一種每一杯都能提供,要是不能提供的話(如您所說的大杯名貴檸檬茶),那要告訴客人我沒得賣(寫不到那種主題的FA)。--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04:22 (UTC)回复
不是,我發現我又被帶到語言陷阱裏了,我現在有疑問的是每個人對「小、中、大杯」的概念都是不同的,你又如何知道A期望的「小、中、大杯」與B期望的「小、中、大杯」是一樣的?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5:40 (UTC)回复
那要告訴客人小、中、大杯各自是多少毫升(位元組),至於讀者會怎樣期望各種位元組是多少,正如我上面所述可以靠社群商討研究,而研究方法可以很多,不過別問我怎樣研究,反正已經不期待今次可以改到甚麼,但我倒是有興趣知道提案人提出的各種長度是如何得出?@Peck2442--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月26日 (日) 22:02 (UTC)回复
我覺得你問他他也不會答你,他畢竟就是個WP:SPA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7日 (一) 00:38 (UTC)回复
内容长度无所谓。主要是条目内容很无聊呢,不知道台北一个普通百货大楼为什么要上DYK,维克托这种看不出历史影响又无趣的罗马皇帝为什么要上GA。Fire Ice 2025年1月25日 (六) 13:14 (UTC)回复
每個人對「有趣」的定義都不同,社羣成員可能並不會接受你告訴他們應該怎樣思考的好意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5日 (六) 14:03 (UTC)回复
台北一個普通百貨大樓為什麼要上DYK」我覺得這樣講法是不太恰當,因為如果有人(包含我)想要擴充此內容,那也是沒問題的,只要內容有附上可靠參考來源是OK的。--Sinsyuan✍️🧧🐍 2025年1月25日 (六) 14:09 (UTC)回复
普通百货大楼再扩充也是普通百货大楼,没发现和我家附近的万达广场有很大区别(除了万达广场更大之外)。
至于“让事实自己说话”这一章,我几年前就在站外说过,不甚认可。唐太宗条目导言写道:“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民族共主,开创了奠定唐朝立国基础的‘贞观之治’,因此成为唐代乃至中国历史上最享负盛名的皇帝之一,亦是为后世争相效仿的明君典范之一。”按“让事实自己说话”的观点看,大概是“不需要”、“废话连篇”,然而“中国史上著名的明君”才是最快地点明唐太宗的形象和意义的写法,我以为是对读者更好的写法,而不应该限于“让事实自己说话”。(上面所说,并不是认可该条目现写法之意)--Fire Ice 2025年1月26日 (日) 04:27 (UTC)回复
這或許代表你並不適合維基百科。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05:36 (UTC)回复
被中文维基百科搬运,而早已被英文维基百科删除的“让事实自己说话”章,我认为不可以用于判断任何维基人的资格。--Fire Ice 2025年1月26日 (日) 12:19 (UTC)回复
那你肯定是把en:Wikipedia:Let the facts speak for themselves當成不存在的了。英文維基百科在NPOV移除該條是因為擔憂社羣成員誤解,並出於誤解將出自可靠來源的觀點自維基百科的條目中移除,但這並不代表這道理本身並不正確,en:Wikipedia talk:Neutral point of view/Archive 36#c-Rd232-2009-08-05T12:02:00.000Z-Biofase-2009-08-05T01:41:00.000Z就有提到“標籤並不總是必要的,因為NPOV呈現事實的方式可以清楚地展現事物的糟糕之處(在那個例子中),而不是隱藏在通用的、多餘的POV標籤之後”(“labels aren't always necessary because a NPOV presentation of the facts makes things clear in their full awfulness (in that example) rather than hiding behind a generic, redundant POV label”)。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6日 (日) 12:57 (UTC)回复
我认为labels aren't always necessary这一表述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是恰当的,其言下之意是标签在一些情况乃至很多情况下是必要的。如我上述,我认为“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被认为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是关于唐太宗的重要事实,需要以恰当方式写入导言。类似唐太宗的例子不会很少。--Fire Ice 2025年1月26日 (日) 15:57 (UTC)回复
WP:归属潜在偏见就行了--YFdyh000留言2025年1月26日 (日) 16:35 (UTC)回复
然而你這description恰好就是“通用的、多餘的POV標籤”的一種。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7日 (一) 00:36 (UTC)回复
虽然通用,但绝不多余。WP:归属潜在偏见写得也颇为幽默,因为其举例“康艾以及汤琼这样的棒球权威人士都赞誉杜岳的棒球技术”为了向读者说明观点归属者,为“康艾以及汤琼”贴上了“棒球权威人士”的标签,和上一章节所谓“根本不需要”贴标签直接冲突。--Fire Ice 2025年1月27日 (一) 00:57 (UTC)回复
雖然我很不想這樣說,但你在這裏的每一個留言都越發讓我感覺我當初説的話確實沒錯。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7日 (一) 01:04 (UTC)回复
企盼您日后写字信息量有所提高。--Fire Ice 2025年1月27日 (一) 06:11 (UTC)回复
Talk:遠百信義A13的DYK评选,Sinsyuan君已自称是小作品条目,倒是令人好奇其他投票者的心态。是看了他人投了第一票就跟风投?还是因为是本地相关条目就无脑投?至于Sinsyuan君所说的内容品质,要知道,小作品是条目品质级别中能不被提删的最末一级。反观不少优质条目因投票人数不足欲登首页而不得,令人唏嘘。看到Sanmosa君的留言猛地看了一眼用户ID--PexEric💬|📝 2025年1月25日 (六) 15:11 (UTC)回复
( ✓ )同意我认为DYK、GA、FA应当有一定的客观标准(注意我强调客观性),比如字数上根据不同级别(DYK、GA、FA)而制定最低字数。确实上边举的例子(如维克多 (皇帝)乔舒亚·伊卢斯特雷)字数较少,我个人认为尚不足以达到GA标准,但作为DYK是足够的。个人也曾经写过一些词条参选DYK成功但GA落选,比如斯特林·莫斯2019年斯诺克大师赛。我自认为我写的这两个比那两个好,但就是没人投票,令人郁闷。--超级核潜艇留言2025年1月27日 (一) 13:17 (UTC)回复
那這恐怕也僅僅是你自己的“自認”而已,你但凡改善了你那兩篇條目消歧義連結、獨句不成段濫用點列等問題,也不至於在評選活動非常活躍的動員令舉行期間有著如此慘淡的評選結果。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1月27日 (一) 14:07 (UTC)回复
好吧。但我仍然呼吁把那两个太短的撤掉GA--超级核潜艇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18 (UTC)回复
@超级核潜艇, 若您認為那兩個條目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 您可以提出重審, 並在重審時說明條目哪些方面不符合優良條目標準。--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8日 (二) 01:37 (UTC)回复
(*)提醒@超级核潜艇Peck2442Cdip150Fire-and-Ice對應英文GA的「en:Joshua Ilustre」和「en:Victor (emperor)」分別只有5,636位元組和6,928位元組。--Sinsyuan✍️🧧🐍 2025年1月28日 (二) 01:50 (UTC)回复
根源在于传主本人的关注度较低,就像盆栽松永远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这名关岛运动员,其传记的上限肯定不可能与C罗、梅西这类球王比。但现有的政策方针又没有对字数限制。这就很尴尬了--超级核潜艇留言2025年1月28日 (二) 01:51 (UTC)回复
若是現在要取消這兩個條目的優良條目資格,還是要依目前的優良條目標準來考量吧,而字數限制不在目前的標準裡--Wolfch (留言) 2025年1月28日 (二) 02:10 (UTC)回复
另外,外語維基百科(ex: en, ja)的優良條目標準也沒有提到最低字數限制。--Sinsyuan✍️🧧🐍 2025年1月28日 (二) 07:27 (UTC)回复
DYK在內容含量方面沒有什麼標準,基本就是看「是否適合放在首頁展示」。把英文FA傳記條目翻譯一半,翻譯到傳主40歲就坑了,這種有頭無尾的條目就算30 kB也不適合放在首頁展示。但是我們也只能用這種“主觀”的理由反對了,那個3 kB也就是個兜底規則,派不上什麼大用場。
相反,GA標準要求內容有覆蓋主題的主要面向,上面那種有頭無尾的條目自然應當落選,和寫多少kB沒有關係。而另一方面,我們寫條目所追求的終極目標之一就是內容完整,這和GA的定位是重合的。小話題只是可以說內容少,但只要完整,為什麼要用長度卡脖子GA?
要是問“3 kB的完整條目”能不能入選GA?當然,只要他適合作為獨立條目,那只要內容完整,長度就不是問題。但前提就是,“他適合作為獨立條目”。
DYK還可以說「條目還在發展狀態,未來可期」。但按照GA標準來看,可以入選就說明條目能寫的都寫了。所以,扣掉參考、資訊框等代碼,這種條目發展到頭也寫不出幾段話。所以,不趕快合併還讓他來評什麼GA
這個問題和優良標準不看notability一樣類似前置規則。畢竟有資格開獨立條目才有資格談GA。如果看不慣短GA,不如推動WP:SIZE把條目合併掉。給GA搞長度限制就是疊床架屋了。(PS:總有最短的GA,幹掉6 kB還有7 kB,幹掉10 kB那11 kB也是短GA)--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日 (六) 08:00 (UTC)回复
發覺所謂「客觀」標準其實不過是社群制度規則當下的「共識」,而規則可以改變,客觀自不復存在,故認為不須有所表準,以每個人自身標準審視即可--駭客呼吸焉☎️2025年2月3日 (一) 03:14 (UTC)回复
另外講水平,優良條目和優良條目本身也沒得比啊。條目除了品質指標外,還有重要度指標。可能「高重要度GA」比都「低重要度FA」都要考驗水平。就像考試得分率60%是合格線,高中生數學得分率74%,小學生數學得分率98%。雖然大家都是及格,而且小學生很容易就優秀。但是及格和及格不一樣,沒人認為那個考74的高中生水平比小學生菜吧--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日 (六) 09:13 (UTC)回复
恐怕還真有,我不是沒有提過檸檬與檸檬之間的差別。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日 (六) 09:24 (UTC)回复
且不論條目「有趣」與內容評選關係,不同主題足以適當(sufficient)描述之正文篇幅本就不同,顯然不能一概而論,設下某種字數標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2日 (日) 19:58 (UTC)回复
@Ericliu1912然而這裏有人確實認為這是能一概而論的,因此如果可以的話,我期待更具體的解説。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3日 (一) 00:39 (UTC)回复

新增新條目推薦候選不當繁簡標題過濾器

有沒有辦法新增過濾器,於提交新條目推薦候選時禁止輸入非原始繁簡標題參數?否則機器人會錯誤添加DYK invite模板,並引發G15。——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6日 (日) 12:51 (UTC)回复

@Ericliu1912加了一個檢測是否存在的hack Special:Diff/82505789/86141993,或許可以檢測新生成的html能不能找到<span class="dykarticle_missing"></span>--SunAfterRain 2025年2月17日 (一) 16:55 (UTC)回复

「同一條目不能上DYK後又因上了GA或FA就同個月輪流上首頁不同位置」

鑑於提斯切里提出「同一條目不能上DYK後又因上了GA或FA就同個月輪流上首頁不同位置」,但此舉動完全沒有經過共識討論,純粹為之前主理的z7504沿用的不明文規定。現徵求意見。--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2日 (三) 16:57 (UTC)回复

(-)反对任何憑空創造的規則。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2日 (三) 23:51 (UTC)回复
我之前因此和提斯切里起过争执[8],我也是非常不理解该用户所提到的所谓“观察规律[9],虽然很感谢提斯切里在展示区和评选区的工作,也理解提斯切里想让某些许久未上首页的优特再上首页的心情,但我也反对提斯切里这样按自己“制定”的规则对展示板进行的操作。
对于GA与FA的展示,我认为首先应该尊重刚当选的GA的主编的意见,然后遵循先到先得的原则,但如果先到的是先前当选并已展示过的条目,则可以当做空栏处理,让刚当选的条目优先占位,除非条目主编本身希望在此再次展示,那可以先到先得。因为先前展示过的页面再度展示多少是有点占据空位、避免某日无展示的成分在,我认为提斯切里对这类优特条目“许久没展示,所以应该先展示”的态度(这是我对他的原话还有现在排上的很多条目,上次上首页已经是好几年前了的理解,如有谬误还请斧正)是错误的。且提斯切里自入站以来大部分时间在做站务,却在没和其他编者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在优特展示页做了这么多令其他人不甚愉悦的事情,我也希望提斯切里能反思一下这个问题。--—FradonStar元宵安康 2025年2月13日 (四) 02:24 (UTC)回复
許多條目是同時提DYK也同時提GA/FA/FL,存檔的時候經常發現才剛上過首頁了,故我認為時間拉開也是有道理的。我覺得即使當選GA或FA,主要編輯使用者也還是沒有條目的所有權,要考量閱讀者,即使主編很強,連投連上、DYK和GA輪流來,首頁某主題連發,最近的評選趨勢看來可以如此,今天在DYK,過幾天上GA/FA,如此諸位覺得沒問題,討論出個共識就好。--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03:28 (UTC)回复
() 啥玩意??......有道理的。”这句之后冗长一句完全不是正常的汉语,也很难猜测在陈述什么,希请使用标准汉语。——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5年2月13日 (四) 13:17 (UTC)回复
我也看不懂閣下的文字。--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3:36 (UTC)回复
  • 「许多条目是同时提DYK也同时提GA/FA/FL,存档的时候经常发现才刚上过首页了,我认为时间拉开也是有道理的」:逻辑关系在?
  • 「我觉得即使当选GA或FA,主要编辑用户也还是没有条目的所有权」:需要您觉得吗?
  • 「要考量阅读者」:从头到尾没有说在什么方面考量阅读者。
  • 即使主编很强,连投连上、DYK和GA轮流来,首页某主题连发,最近的评选趋势看来可以如此,今天在DYK,过几天上GA/FA」:和「即使」关联的「也」呢?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13日 (四) 14:32 (UTC)回复
現在是要討論出共識還是其他的?--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14:46 (UTC)回复
抱歉我建议您最好早点休息。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13日 (四) 14:48 (UTC)回复
(!)意見,小弟因之前想截圖留念登上首頁的GA條目,有稍微了解GA、FA的輪流方式是管理員以人工排序為主。但我好奇為何不能像DYK由機器人安排上首頁。不知是否有方法能直接於首頁同時列出新當選的GA、FA與歷年的GA、FA,並輔以機器人協助排序(例如隔2天更新一次),不就能解決主觀的人工排序。以上拙見敬請參閱。--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04:24 (UTC)回复
認為不合邏輯,提名DYK的同時也有可能會同時提交GAC或FAC,這些評選是獨立的,兩者之間沒有產生評選衝突。通過DYK後直接上首頁DYK區,而GAC通過後,自然而然會安排時間登上當日首頁GA區。--Sinsyuan✍️🧧🐍 2025年2月13日 (四) 04:33 (UTC)回复
小弟了解這不合邏輯,僅是以直觀角度切入。但問題是,目前沒有任何指引或共識規範GA、FA的輪流登上首頁的模式,這是容易讓人詬病的地方。--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2025年2月13日 (四) 04:43 (UTC)回复
本人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直接點說就是DYK定位不清晰。究竟吾等應該把它作為一個完全獨立的評選看待,還是把它當作GA、FA之下的一個入門級推薦評選?很抱歉本人沒有證據,但直覺認為後一種想法比較「主流」。這樣的話,可以考慮DYK引入一個新操作:如果管理員看到DYK評選條目也在選GA、FA的話,手動讓它即使通過也不自動上首頁。假如GA、FA評選不通過,放行條目;如果條目通過GA、FA了,那就跳過DYK刊登首頁,直接加到DYK存檔及更新主編的維基創作獎紀錄,條目以GA、FA狀態登上首頁。--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5年2月13日 (四) 17:10 (UTC)回复
(-)強烈反对這種明顯不合理的制度 Aqurs1留言三玖天下第一 2025年2月14日 (五) 06:45 (UTC)回复
DYK的定位很清晰,就是推選新條目(或翻新條目)上首頁展示,而上首頁的條目不能太差,所以要審核品質下限。GA和FA才是只評估品質,和首頁展示沒有直接關係⋯⋯--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4日 (五) 13:09 (UTC)回复
以前是典優條目少,FA以前都一掛一週,GA一天一輪也能有個兩三次。現在FA/GA還能保證輪上一遍,所以似乎選上FA/GA就意味著上首頁。不過未來典優條目再多就不好說了。英維現在FA+FL有一萬篇,輪不過來就只能選了。GA五萬篇就更不用想,頂多藉擴充條目的機會蹭個DYK。但如我上面說的,DYK評選就是為了選條目上首頁,而FA/GA評選和首頁沒有直接關係。中維長期來看,可能也要考慮選擇首頁機制展示內容了。--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4日 (五) 13:21 (UTC)回复
我个人认为DYK是一项较为独立的评选。--超级核潜艇留言2025年2月16日 (日) 03:51 (UTC)回复
@Olaf8940:您提到的“机器人协助排序”是有的,参见WP:首页/优良条目展示报告。另外不规定能给予一些灵活的操作空间,我是倾向于支持灵活一些的。--—FradonStar🖋️ 2025年2月13日 (四) 05:05 (UTC)回复
僅只是提出,詹姆斯·麦科德,剛剛上GA,今天因DYK在首頁。--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08:06 (UTC)回复
我覺得可以考量交給街燈管理員一併處理,並且應該要鎖定僅有管理員處理為佳,若想更改順序,能夠用提出編輯請求讓管理員決定,達到降低爭議與疑慮的期望值。--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08:19 (UTC)回复
你就不要為難他了好嗎,我都嫌他活躍度不太夠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4日 (五) 11:12 (UTC)回复
僅限管理員是較為好的,爭議最小,再不然活躍的管理員如書生管、Eric管、千村管,會適時查看的,備齊上首頁的內容,管理員們僅只要查看清單確認填空。目前每天首頁的GA/FA介紹內容還有圖片,書生管大多都會再調整,我填空上的僅有確認地區詞、圖片格式以及不要綠連,偶爾會減短部分內容。街燈管我不覺得他不活躍,DYK的機械人也是需要維護的?--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12:09 (UTC)回复
你看[錨點失效]就知道為何我嫌他活躍度不太夠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5日 (六) 08:15 (UTC)回复
special:Diff/86094437,真的,管理員比較好,這沒私心,沒有條目所有權的展現。--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12:44 (UTC)回复
英維的首頁展示也可以按紀念日選的,比如本月首頁展示,2月2日、6日、12日幾個條目都是傳主生日。想和英文一樣搞成評選也行,不過這小破站連寫條目的人都不夠,搞這陣勢沒必要。放哪個條目都是放,日期對一個條目有意義,而對其他條目沒所謂;沒人搶也不是重複上榜,那就隨他吧。--For Each element In group ... Next 2025年2月14日 (五) 13:01 (UTC)回复
然而如FEEIGN(抱歉,我實在不得不用縮寫)所説的一樣,深鳴他這樣做並不見得有甚麽問題,我反而感覺故意阻止他這樣做,而且硬要把這牽扯到條目所有權的事情上的人才是真正有私心的人。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4日 (五) 13:21 (UTC)回复
要樂奈,要排2月22日嗎?前面有很多條目未上,容我提醒中文維基百科又不是英文維基的中文版,覺得非跟en不可,允許插隊那就把規則立下來。不過我還是覺得,讓管理員處理是比較適切的。--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2月14日 (五) 13:41 (UTC)回复
然而GFAL上首頁的次序本來也沒有任何的成例,因此你所謂的“插隊”是否“合規”實際上是偽命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4日 (五) 15:09 (UTC)回复
怎么没有成例?Wikipedia:首頁/特色內容展示設定--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5年2月17日 (一) 02:06 (UTC)回复
這是針對bot的規矩,而不是針對人的規矩。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18日 (二) 11:03 (UTC)回复
当下关于典优条目上首页的次序确实没有成例,所以规则立下来是好的,不过针对内容,我还是大体同FradonStar,认为只用确立“在先到先得的大前提下具有一定商榷灵活性”即可。
但是,不认为“主编希望其撰写的典优条目在某一特定日期进行展示”是一种“有条目所有权的展现(Tisscherry没有直接阐述提及special:Diff/86094437的目的,我暂且结合后文猜测是为了表达深鸣的行为是展示条目所有权的体现,虽然深鸣并非是该条目的主编)”;至于私心,确实是私心,但是也不见得这样的私心在社群里能造成什么恶劣影响。同时,也不认为“允许插队”是一种“非跟en不可”的逻辑结果,我想FEEIGN并非是在WP:ENWPSAID,毕竟他也说搞那样的评选没必要。他只是给他阐述的理论放哪个条目都是放,(中略)那就随他吧。作一个实例补充罢了。-- 西行寺海苔子 ハナノモトニテ 2025年2月15日 (六) 05:43 (UTC)回复
我已经把我带有争议的编辑撤销了。我只是觉得未展示的GA比较多,应该一直都能展现未上过首页的GA,所以才往后调整了。我没有宣告条目所有权的意思。如果有什么误解,我在此道歉。--深鸣留言2025年2月15日 (六) 06:19 (UTC)回复
此一議題一向仰賴志願者善意協調。我不覺得就此強制規定什麼規律能有正面幫助(姑且不論是否有什麼「規律」可言),反而有阻止既有安排靈活運作的風險。——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2月16日 (日) 12:58 (UTC)回复
個人認為應先放還沒上過首頁的典優條目。--August討論簽名 2025年2月26日 (三) 09:02 (UTC)回复

关于DYK投票

我于阅读DYK条目时 发现有浓重翻译腔的条目通过了投票 我十分尊重写新条目的维基人 也同样尊重他们写的条目 只要是认真写的条目都有其价值(并不代表不认真的条目没有价值 也不代表编者写的条目不认真) 所以 我建议 是否能在DYK页面顶上加上“确保您认真阅读过条目 确保没有问题了再进行投票”?(引号内文字可以修改)--DaqibaoQi留言2025年3月31日 (一) 07:58 (UTC)回复

(+)支持。 ——自由雨日🌧️❄️ 2025年4月6日 (日) 09:34 (UTC)回复
其实不少用户投票都是跟风投的,如果评选开始没多久的时候就有人提出具体问题,就能影响其他一些用户投支持票的意欲,当然不是所有的条目评选都是如此。总之,要在条目评选中提意见就尽量趁早,免得马后炮。--💊✖️2️⃣3️⃣留言2025年4月6日 (日) 15:50 (UTC)回复
過去十年的實踐積累已經表示這樣做只是表面功夫,規定支持票必須寫理由又是這樣,改為評審制又因為有沒有這個人力基礎而半途而廢,檢舉濫投票的人又未必符合假定善意。這就是中文維基百科,只能有則改之,無則加勉了。另外同意樓上的厭勝法(?)一說。--春卷柯南-發前人所未知 ( ) 2025年4月10日 (四) 23:58 (UTC)回复
(+)支持此提案。--這是β衰變和正電子發射請無視其他能量釋放。 2025年4月14日 (一) 02:50 (UTC)回复
没用。Fire Ice 2025年4月17日 (四) 14:30 (UTC)回复

在某IM群里看到有人提到,发现“一旦有人在DYKC下面问了一个纠结问题以后,无论主编或者推荐人是否能答复或者修复这个问题,这个DYKC大概率能被“黄”掉,因为后面很少有人会再投支持票;而且这个纠结问题提的越早、效果越好。”估计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所以我在这里见到了。--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7:09 (UTC)回复

關於近期 DYK 條目出現「孤立條目」現象之討論與徵詢意見

无共识:
暂时不硬性要求条目链入其他页面--Jeffchu2014留言2025年5月10日 (六) 15:59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近來在瀏覽或參與Wikipedia:新條目推薦(DYK)提名與審查過程時,發現一個值得關注的傾向:有部分條目雖然在內容品質與新穎性方面表現良好,但其與現有條目的連結極少,有的甚至僅存在於消歧義頁面或單一來源條目中,導致這些條目呈現「孤立狀態」。

以往 DYK 評選較常強調條目的首段表述、來源可靠性與是否符合「新建條目」的時間門檻,然而隨著條目主題日益冷門化、專精化,若未與相關條目建立適當的內部連結,恐將影響:

  • 條目的可見度與後續閱讀引導
  • 條目的長期維護與頁面存活率
  • 維基百科條目網絡的整體連貫性與可探索性

因此,想在此向社群提出以下問題,徵詢各位的意見:

  1. 是否認為 DYK 條目應該在可行範圍內盡量避免孤立狀態,例如要求提名者嘗試在主題相關條目中加入內部連結?
  2. 我們是否應考慮在 DYK 提名頁或模板中加入建議性提醒,鼓勵條目與主題主條有互鏈關係?
  3. 有無其他可行方式,能在不過度提高提名門檻的情況下,兼顧條目品質與條目網絡建構?

在下希望透過徵詢與交流,為DYK條目的完整性更上一層樓,歡迎各位編者踴躍提出看法。--David Jackson(留言) 2025年5月5日 (一) 08:31 (UTC)回复

@David Jackson是否可以舉些實例呢?否則難以具體討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5日 (一) 13:18 (UTC)回复
提供以下條目讓閣下參閱:
--David Jackson(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1:47 (UTC)回复
所以具體危害是什麼?比如說我自己寫的點校本二十四史這樣,我看除了{{二十四史}}導航模板和與之相關的頁面以外,一個連入都沒有。為什麼條目的可見度是危害?為什麼和現有條目連結過少,會影響長期維護?和頁面存活度有什麼關係?頁面刪除與否,本來就是點擊率沒有關係的。你維的條目網絡本來就是一團垃圾,你維的讀者本來就有很大部分是從搜索引擎進入的,沒有其他條目連入影響也不會太大吧。--Ghren🐦🕚 2025年5月5日 (一) 15:52 (UTC) 👍2回复
感謝您的回應,我理解您對「條目連入」重要性的質疑,也同意不是每一個條目都需要有大量連入才會被閱讀或維護良好。
不過這裡提出的觀點,並非要將「條目可見度不高=危害」劃上等號,而是想探討在 DYK 這樣一個「曝光機會高」、「條目仍在早期發展階段」的情境下,是否能善用這個時機,促進條目更快進入條目網絡,讓讀者不只能從首頁點進來,也能在主題相關條目中自然找到它。
當然,有些冷門主題條目本身就很難建立內部連結,那自然不會強求。而我希望討論的是:在可以的情況下,是否能鼓勵建立這種串聯,而不是將其完全忽略。
至於維護與刪除問題,我同意不是靠點閱數來決定,但條目若無上下文關聯、無人接續擴充或修訂,常常會面臨「維護者孤軍奮戰」的窘境。這是我觀察到的狀況,僅供大家參考。--David Jackson(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2:11 (UTC)回复
我同意孤立頁面確實是應該儘量避免的問題。不過,這實在不能強求,要靠社群一起努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6日 (二) 17:22 (UTC)回复
我好几年前一直在追踪每一篇参与DYK评选的条目的链入情况,近一两年因为个人精力有限没再追踪了。不过我就算是发现有DYKC条目缺乏链入页面,我做的第一件事情也是尽量自己去动手在别的条目当中添加链接至该条目的链接,除非我自己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去添加条目链接,否则我一般不会在评选当中提这事情,本来这就不是DYK条目的硬性要求,只是能够避免孤立状态当然更好。--💊✖️2️⃣3️⃣留言2025年5月6日 (二) 01:02 (UTC)回复
追蹤連入狀況是件很累人的事情(吃力不討好),但就是希望集眾人之力或憑一己之力誕生的DYK條目,它的能見度能再提高。我一向認為每個條目都有它誕生的意義,能入選DYK更彰顯它的獨特之處,如果能在評選規則內加入善意提醒,請編者盡量在相關條目內增加引用與連結,這樣就可以避免產生孤立狀態。當然目前也只是先討論交流,並沒有說一定要執行。是否納入提醒內容,仍需建立共識後再作後續調整。--David Jackson(留言) 2025年5月6日 (二) 02:08 (UTC)回复
你觉得DYK条目应该避免孤立状态,就自己动手去合适的其他条目添加链入,你自己找不到合适的条目,可以去评选页请求他人帮忙,除非必要尽量别在评选页中以哪怕是建议的口吻说链入的事情,本来这就不影响DYK。我要和你一样觉得这值得更多人关注的话,我十年前就来互助客栈提出这问题了。--💊✖️2️⃣3️⃣留言2025年5月6日 (二) 11:23 (UTC)回复
R-5 (导弹)那个可以通过{{俄罗斯和苏联导弹}}汇链入,已修正,连不上是因为导航模板对应链接名不对应。至于缺少链入的问题,参见Wikipedia:孤立页面,保障条目的链入度一定程度是有必要的。另外创建低链入的条目很可能是与其主要关联的条目还没有创建,或者没意识到可以通过已有的条目进行链入。我自己的例子就是避难所 (波特·鲁滨逊和麦狄恩歌曲)(2016年10月),这个条目就是看到相关的MV才考虑开题弄的,主要关联条目波特·羅賓森当时还没创建(题材不太熟,而且内容颇多而没准备翻译),可以关联并已存在的条目A-1 Pictures也是2016年11月才链出过去。现时一部分链入是依靠{{A-1 Pictures}}带入的。——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5月6日 (二) 05:11 (UTC)回复
孤立页面一直是个伪概念,对于条目质量的提升似乎也未见帮助巨大,不认为有特别关注的必要。另建议在起草讨论时避免过度使用AI。--—远方传来风笛Talk 2025年5月7日 (三) 13:58 (UTC) ❤️1回复
我只能說,勉強加上連結沒有必要。我當時還在想如何增加伊萬·斯維特的連結呢:是加在哈爾濱嗎?日本—烏克蘭關係呢?還是其他?很困難吧。勉強給其他條目加上連結,不就如連結農場的作法一般?--Saimmx留言2025年5月7日 (三) 14:53 (UTC)回复
(:)回應:感謝各位的意見,讓我可以從不同角度思考,看來就先維持原狀吧。日後只要有空參與DYK評選,會盡我所能增加評選條目的連結,當然不會隨便亂連。再次感謝各位的回應與指教。🙏--David Jackson(留言) 2025年5月8日 (四) 08:26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DYK上首頁而地區詞未轉換

剛剛看首頁發現,DYK的「問題」似乎沒有要注意地區詞轉換,如現在有出現公交和高達,明顯沒有轉換。在GA和FA以及新聞動態都因上首頁需要注意手動轉換的部分,因為我很少看DYK,對於相關運作不是很理解,有疑慮所以提出。--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5月28日 (三) 13:43 (UTC)回复

例如:哪一部高达系列电影,轉換方式為[[机动战士Z高达 星之继承者|哪一部-{zh-cn:高达;zh-hk:高達;zh-tw:鋼彈}-系列电影]]。--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5月28日 (三) 13:57 (UTC)回复
這其實算是老問題了,很多人寫的問題都漏了轉換。而且也不止漏了轉換,寫問題時忘記CS4D的存在的事情也多的是。感覺可以規定DYK問題需要符合(全部或部分)一般條目內容所需要符合的規則。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29日 (四) 14:00 (UTC)回复
我倒覺得可能普遍以為首頁萬能。前陣子在客棧看到新聞動態的部分,提名者未添加轉換不刊登類似的討論,我後續沒注意結果。不過還在討論的同時,我開始注意新聞動態並且協助添加轉換,目前也時不時會看看。DYK能夠如此經由非本人修改問題嗎?還是如GA、FA,直接寫明請記得手動轉換地區詞?--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5月29日 (四) 14:36 (UTC)回复
現在的情況是默許非本人修改問題(我自己也經常這樣做),但沒有明確的規則說明允許或禁止如此。我感覺可以讓未設置或不當設置地區詞轉換成為 问题不当的一種情形,在沒處理好未設置或不當設置地區詞轉換前一概不放行。但長遠而言,規定DYK問題需要符合(全部或部分)一般條目內容所需要符合的規則或許能讓寫問題的人意識到DYK問題總體上該怎樣寫。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30日 (五) 00:20 (UTC)回复
目前好像没有改问题的相关规范。我个人的观点是添加地区词转换、修改明显笔误、修改明显违反MOS:两岸之类的不影响作者原意的编辑,非提名人可以直接修改(当然也可以不改而投票中说“问题不当”);其他情形则非提名人不应直接不经协商就修改提名人的问题,衹能用“问题不当”提出意见。另外,对于“可以让未设置或不当设置地区词转换成为问题不当的一种情形”,先前不算问题不当吗?思考...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30日 (五) 07:14 (UTC)回复
問題指南沒有任何有關轉換的說明。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30日 (五) 09:46 (UTC)回复
但并非必须符合问题指南提到的内容纔算{{问题不当}}吧?印象中我看到过好幾次对没有进行转换投“问题不当”(或CS4D等,我自己也投过好幾次),并没有引起什么争议。不过可能是我误会了,你说的“成为”应该特指“在现有问题指南中成文化写入”?(我理解成了“先前不算问题不当,即可以上首页”。)那我自然支持在现问题指南上加上“问题需符合地区词转换、两岸四地用语等一般条目的规则”等表述(虽然我之前以为是常识所以问题指南纔没/不必提 囧rz……)。 ——自由雨日🌧️❄️ 2025年5月30日 (五) 10:05 (UTC)回复
是的,確實並非必須符合問題指南提到的內容才算問題不當,但也同時有人以為必須符合問題指南提到的內容才算問題不當。我說的「成為」確實指「在現有問題指南中成文化寫入」,但對於那些誤解的人而言確實也算「(現時)不算問題不當,即可以上首頁」。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5月30日 (五) 11:36 (UTC)回复
若能明文化寫入,從DYK這裡開始確實推行,未嘗不是件好事,讓各方人馬可以更加留意於地區詞轉換,畢竟這是中維特產是吧--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5月30日 (五) 12:48 (UTC)回复
机器人能否在候选页留言提示进行地区词转换?技术上应该没有问题。或是考虑用模块检测地区词问题。--PexEric 2025年6月1日 (日) 08:33 (UTC)回复
新聞動態候選,其實也沒規定,我常常要自己加。考慮到顧及各地使用者體驗是本站的核心理念,建議在有關頁面刊登規則明文規定應填寫地區詞,否則不得刊登等語。——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5日 (四) 08:03 (UTC)回复
打擾各位,今天的高達沒有轉換還是放行了(--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3:35 (UTC)回复
@JuneAugust,不好意思打擾您,您的鋼彈系列,均缺乏地區詞轉換,因為剛剛看很快又要放行一條,能麻煩您補上地區詞轉換嗎?@Ericliu1912這是不是需要管理員處理了?謝謝。--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3:44 (UTC)回复
首頁部分我改了,候選你們可以自己改。目前沒有明文規定,但下次若有關情況於候選出現,社群自可以此為由反對刊登。長期來說,建議明文列入問題指南。——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3日 (一) 14:03 (UTC)回复
什么叫“很快又要放行一條”?抱歉恳请解释。--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4:32 (UTC)回复
哦,合着就是一个月前我提了某个DYKC没有做转换,那你艾特我改一下不就完了么。这么点个事情,还吵吵了一个月,完了才畏首畏尾的戳我一下,我被冷不丁搞得一头雾水,你们倒在这记小黑本、搞地下批斗?这不合适吧……做事能大大方方点吗,多大点个事。--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4:46 (UTC)回复
……--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4:46 (UTC)回复
@JuneAugust這不是僅只針對您,讓您誤會被針對真的很抱歉,懇請大人海涵。那麼請您重看最開始討論的起點,也有其他使用者提出,這是DYK老毛病,而許多DYK該注意而未注意,首頁並非萬能,很多事都是其他使用者在收尾,寫文章很辛苦我了解,能幫儘量幫,但閣下若因此解釋成這麼一大段評論,還說人畏首畏尾小黑本嘛,那麼對閣下寫出來的文章,唉也只能😊--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5:13 (UTC)回复
我呢只是剛好看到而已,DYK我並不熟悉也很少閱讀,我發起討論的原因只是剛好看首頁發現未轉換的地區詞,我以為這段時間參與此區塊的使用者有跟進調整,但看來是討論涼了。再次重申絕對沒有針對單一用戶。--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5:17 (UTC)回复
@Ericliu1912感謝您的協助,想請問若要推進列入問題指南,該要如何進行呢?--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5:20 (UTC)回复
去客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3日 (一) 15:21 (UTC)回复
上面放了rfc()--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13:27 (UTC)回复
@Ericliu1912WP:讨论发起位置:“仅影响单一(拟设)规则的讨论须在该(拟设)规则的讨论页发起。”请不要再执意抗拒方针,更何况该讨论早已在讨论页发起,哪怕本适合在客栈发起也不应分散讨论(我已经整理了你长期违反该方针乃至拒绝沟通的“合订本”,请据方针行事)。 ——自由雨日🌧️❄️ 2025年6月26日 (四) 17:50 (UTC)回复
在客棧比較多人看。至於重複發起問題,自然是要先等這個話題確實沒有下文再說,或是打算正式修訂規則,再另行提案也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7日 (五) 01:19 (UTC)回复
看到了有可以修订的地方,就自己动手修订,不明白的地方就跟主编或者推荐人留言讨论——这不就是非要定DYK主编的用意吗?如果自己有能力修订,那就修订;若自己没有能力修订,或者自己嫌麻烦却又没能力借助工具,此时议论他人是非有何意义?个顶个的,规范他人作风的时候很起劲,所谓“严于待人”,规范自己的时候何不如此用心。--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3日 (一) 16:30 (UTC)回复
真不好意思,目前GA、FA及FL的刊登前檢查,以及每日圖片和新聞動態,不敢說百分百正確,但也求確保至少9成正確,這是我每天優先處理編輯的。DYK似有不能手動幫主編修改問題,只能提出問題不當,CS4D包含在中立的觀點。目前意見的比重是傾向,如果問題不當可以不放行的。如果JuneAugust覺得被舉例不是很開心,那也只能再次道歉,只是請您不要再訴諸人身了,您可以檢查我的編輯歷程,地區詞轉換的編輯我沒少處理。DYK由主編設定的問題,如果其實是能夠由非主編修改,能麻煩您指出指引在哪裡,確定非主編能改,那我一定義不容辭。--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4日 (二) 13:26 (UTC)回复
那倒不如优化一下工具,以技术手段改善。比如在“提交新条目推荐候选”工具界面增加字词转换选项之类的(只是打个比方,别钻牛角尖)。
另外,你可以自己仔细品味一下其他人的回复是什么底层逻辑,而不是光看着我像是诉诸人身。我没兴趣去针对人,只要你当面提出问题、疑惑,那修订就行,直到你看得明白为止……为确保年纪小的能看懂,年纪大的也能看懂,文化水平高的能看懂,文化水平低的也能看懂,持续修订条目这种事情不嫌烦。但凡有提出不解的,都是一种理解底线的试探,都值得为此优化。
但是前一段时间在某些交流群里看到不少不友好的人在蠢蠢欲动,对几个主编类title忘乎所以的执着,对收集点数、个人成就标签忘乎所以的执着,甚至于对不在自己这一编辑风格流派的编者做排挤、做打压,找寻规则漏洞进行表面维护正义,实则行使破坏者;对尚无规则但为了自己所好推波助澜建立条框者;呼朋唤友引导社群风向者,令人不得不防。毕竟谁知道说话的人是这里的哪位编者呢。--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5日 (三) 01:34 (UTC)回复
舉實例:Wikipedia:优良条目/比克斯比的回归,請見編輯碼下的說明,未進到全局轉換的地區詞,都需要這樣的逐詞轉換。今天的首頁典範條目大英國協可以對比差異。討論事情請就事論事,若果通篇無法理解地區詞轉換的重點,請不要參與討論。--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5日 (三) 02:14 (UTC)回复
抱歉没理解这是在说什么,是工具优化、技术手段改善还是什么?--JuneAugust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08:27 (UTC)回复
@A2569875Ericliu1912PexEricSanmosa自由雨日JuneAugust打擾有參與討論的各位,另外打擾@Cdip150,剛才看到「如何推薦」一欄,最後一點寫到對提問內容使用手動進行字詞轉換。否則一些依賴noteTA等手動轉換的地區詞將不能正常轉換,這其實是有提醒了,但似乎經常被忽略,如果要提升到問題不當,Ericliu1912說了上客棧,但可能會造成重複提問了?--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26日 (四) 15:06 (UTC)回复
既然有寫,那我覺得以後看到直接提問題不當即可。本質上顯示錯誤也是不應容許的。——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6月27日 (五) 01:22 (UTC) 👍1回复
今兒個首頁約克公爵安德魯王子以及尼卡诺尔·帕拉未作地區詞轉換。--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6月30日 (一) 16:55 (UTC)回复
同意。地區詞轉換很重要,需要提名者多加留意。--SuperGrey (留言) 2025年6月30日 (一) 17:11 (UTC)回复
雖然沒人在意,不過今天的上海公交定制401线,公交未有轉換。--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7日 (一) 16:38 (UTC)回复
@A2569875Ericliu1912PexEricSanmosa自由雨日JuneAugustSuperGreyCdip150,不好意思打擾各位,因多日下來沒有新的意見,而主要的意見是同意將未加地區詞轉換視為問題不當不放行,想請問這樣是否已經可以進行公示?--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2日 (六) 17:22 (UTC)回复
原則同意,但要想是否或怎麼寫入規則?——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7月12日 (六) 20:08 (UTC)回复
(-)反对,这种事情鼓励通过沟通改善,而不是通过上纲上线来解决。如果志愿者觉得自己改善起来费力费劲,那志愿者自己就不改,艾特编者、提名者来改,没有规定一定要你志愿者来改。再提一嘴,某些港湾人士自己提名条目不转换,全在这里“眼里揉不进沙子”逮着简中提名叫嚷着“一定要转换,不转换就反对”,你都已经看出来了,何必厚此薄彼?--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2:27 (UTC)回复
各位可以拉数据看一下,最近两年DYKC一次新人(也就是仅在DYKC提名一次的编者)的数量。各位可以自我反省一下沟通友好问题,维基百科的编辑活动不只是“编辑”,更有不少的活动是“沟通、交流”。各位试想,作为一个新人编辑志愿者,做了一次新条目提名,结果之后就在某某群里发问,“怎么这么多人又引用来各种规则来指责没做到这个那个”,少有人真心静下来给出改善意见?
立新规也好,补充规则也好,都不能代替沟通交流的重要性。——不要觉得立规矩就能代替沟通了。这些在某某群里发问的新人编者,往往就不会有下次提名甚至是再有编辑动作了。各位如果觉得“因为自己觉得这样方便”——就立新规、补规则——这种“规范他人”的手段很高效的话,那就不可取了。--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2:53 (UTC)回复
我說過我看以往的狀況是DYK的問題是要由編輯者修改,一般使用者不太能改只能提醒,要上首頁應注意而未注意,我看到的經常有條目入選GA、FA的使用者,例如這位寫的Talk:沃爾弗頓架空橋,他的問題以及條目都很細緻地會處理這方面的問題,重申我一開始舉例JuneAugust的條目例子沒有並沒有責怪的意思,但若JuneAugust只是因為我舉例了艾特JuneAugust不開心,那再次跟JuneAugust致歉,JuneAugust寫條目很辛苦,對社區貢獻良多,我不應該拿這種小問題煩JuneAugust的。--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3:57 (UTC)回复
兩岸四地地區詞轉換是zhwiki很基本的一件事,雖然不轉換不構成破壞。但這是一種尊重。如果JuneAugust不想注意那往後就不要注意,反正一直都是其他使用者都會幫忙處理。--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5日 (二) 04:00 (UTC)回复
我所表述的重点,就是加粗字“鼓励通过沟通改善,而不是通过上纲上线来解决”。at我改善是应当的事情,没有什么烦不烦的事情,有改善余地就应当改善。我反感的是“不at编者改善而另起讨论,以及只at而不改善”这两种做派。
同时,我想提一点,关注“兩岸四地地區詞轉換”,其本质是关注DYK提问的有效性,所以各位何不在DYK提问有效性这种事情上进行框架性沟通,免得出现类似“* 《魷魚遊戲系列季456位參賽者中年齡最大的一位選手的飾演者是大韓民國哪位女演員?”这种“条目中只字未提DYK问题所讲述的内容,但却最终成功通过DYKC评选”的事情。--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18日 (五) 03:11 (UTC)回复
地區詞轉換都寫在提醒裡,但長期應注意未注意啊🤔️--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8日 (五) 03:48 (UTC)回复
問題不當參與評選的人沒有提,那這樣是誰的問題?--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8日 (五) 03:49 (UTC)回复
這種挑起地域分立的言論並不要得。Sanmosa DC23 2025年7月17日 (四) 05:10 (UTC)回复
我在提交提名的替換引用模板中,稍微加入了偵測|article=指向的條目是否有{{NoteTA}}模板的提示
詳見版本88332486的變更--竹林下小徑月光映一葉 2025年7月18日 (五) 06:22 (UTC)回复
看起來很好耶、但若該條目主編根本不知道要放置NoteTA的話🤔️試用一陣子看看狀況?--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18日 (五) 12:41 (UTC)回复
(:)回應U:AromaTake請注意:條目內有繁簡轉換規則,需確認question參數中是否有需要加入轉換的詞語!加入轉換規則的方式請見此處————————————这提示也是繁体字的?--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5:36 (UTC)回复
我还以为是我账户的参数设置搞错了,可参数设置确实是zh-Hans - 中文(简体),难道是DYKC页面自带屏蔽功能了?--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5:41 (UTC)回复
指着别人要注意繁简转换,那又怎么能不从自己做起呢?--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6:09 (UTC)回复
關於提示的主體繁簡的問題,是因為我本來就是繁體使用者啊😅(Link的部分是為了保持原來的說明頁寫法才用成簡體的)
關於預覽時的繁簡問題,您可以去看看您設定的內容語言變體是不是zh - 中文,那好像會使預覽的結果以「不轉換」的方式呈現--竹林下小徑月光映一葉 2025年7月28日 (一) 05:57 (UTC)回复
我说的就是 内容语言变体的设置确实是zh-Hans - 中文(简体)实际在DYKC里显示依然是繁体。--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6:11 (UTC)回复
就像我上面说的“指着别人要注意繁简转换,那(这提示)又怎么能不从自己做起呢?”,就好像是“一指指人,三指指己”。
不过还是要感谢您的努力,从技术角度来进一步改善同样也是我的意见之一。多谢--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6:16 (UTC)回复
没转换多半是编者和投票者没看出来吧。既然有路过的读者看出来,顺便改了就可以了。实在不方便自己改就留言指出来让别人改。上面在提名模板里面加提示也挺好的。--Steven Sun留言2025年7月24日 (四) 03:12 (UTC)回复
看背景铺垫啦……人家自己手动改的太多了, 嫌麻烦。--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5:38 (UTC)回复
DYK的問題不能路過改。--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28日 (一) 06:32 (UTC)回复
“DYK的問題不能路過改”——这就是个伪命题。同理还有之前某些人说的类似“DYK条目不能路过改,一定要主编自己改”,都是伪命题。无论是投票人、读者还是条目主编,这些都是志愿者,自己能改善就改善,自己愿意改善就改善,自己不愿意改也不要强迫他人(话难听,但就是这个意思)。但是沟通并达成共识是个重要的活动。上纲上线,强加“指引”,此后拿指引当“令箭”,这类做法特别容易引起反感。--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9日 (二) 01:52 (UTC)回复
目前為止有哪個DYK問題不當是路人改的?--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29日 (二) 02:10 (UTC)回复
你口中的“路人”指的是什么?是指不投票、不参与讨论、非条目主编或其他修订者的人吗?如果能举出一例路人的话,接下来如何?这样的讨论真是把立论者自己的路越走越窄。--JuneAugust留言2025年7月29日 (二) 12:10 (UTC)回复
欸不、閣下你在這裡這麼久了,甚麼時候看到DYK的問題可以由投票者或是「路過的看到的人」看到修改?我當初提出的用意只是這樣,我已經說好幾次了,我不確定DYK的「問題」裡有地區詞問題,是不是誰都可以改,如果是我早改了。動態新聞我改不少,GA、FA也是,你只要提出是我搞錯了的證據,是我看錯了,任何人都可以改問題不當,不用通知主編,是這樣的是嗎?--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7月29日 (二) 12:24 (UTC)回复
我應該看過幾次其他人幫忙改了。皇家水手 2025年7月29日 (二) 13:32 (UTC)回复
我自己就曾动手修订过,无论是DYK提问还是条目,只是路过、顺手地。
当然,更多的时候,我是被帮忙修订的一方。
在此也对那些曾经修订过我这个不成器编者的DYK提问的各位表示由衷的谢意。
同样也对因我造成的困扰表示歉意,感谢提醒,更感谢那些直接顺手就修订的编者。
【不是谁都可以改DYK条目、DYK提问这一类想法、看法】从之前潜水某IM群里看到某几位的讨论:“可能”是在某个时间某个讨论中,有几位编者达成了某种不确定的共识表示“DYKC主编、提名者对DYK条目本身以及提名DYK这一动作负有一切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才有类似DYK条目必须主编修订,DYK提问必须主编修订,等等等等类似的想法……这一类想法是跟DYK本身带来的所谓的荣誉有直接关联的。比如Bot会给你累积创作奖。比如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编者在自己的用户页彰显自己促成的DYK数目、列表或者GA、FA条目列表。由此,我还看到了早些年被着重打压的编者对条目的占有欲,又死灰复燃了。对此类想法和做法,我个人认为是没有必要的(这只是个人观点,不鼓励也不强求接纳,只建议“求同存异”),并且有一段时间刻意避免挂自己为DYK主编(仅承担条目修订的义务,不接受荣誉累积)。然而,死灰复燃的不只是对条目的占有欲(以及由此带来的对其他条目的排斥感),更有误将此理解为技术问题和态度问题的思潮。--JuneAugust留言2025年8月1日 (五) 08:51 (UTC)回复

DYKC发生什么事了?好多提名都没处理

(今天早上看到有人给我的页面写了点建议,后来才反应过来应该早就结束了?)4月30日提名的“列支敦士登大选列表”,最后留言是5月3日,票数达标也没有什么问题,都已经到第8天了,从这一条往下一直到5月4日还有不少提名都是这样,发生什么事了?--Nanhuajiaren留言2025年5月8日 (四) 07:33 (UTC)回复

看到了並手動通過部分()--千村狐兔留言2025年5月8日 (四) 10:51 (UTC)回复
@Cdip150好像之前是您在處理吧。。。問一下有沒有什麼頭緒。--)dt 2025年5月9日 (五) 19:07 (UTC)回复
不確定解決了沒,再@Cdip150一次(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16日 (五) 08:19 (UTC)回复
機器人一直都有這個bug未修,但衹要手動通過通常可以解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5月20日 (二) 18:53 (UTC)回复

條目最多可以連續上DYK評選幾次?

這裡的前提是落選後繼續丟上來選,例如4/28跟5/14日提名的熱帶低氣壓奧林。雖然修訂算是沒有中斷,但是4/21至5/18的編輯都只有改一點點文字、標點符號或是模板而已,感覺沒有符合推薦資格的「在推薦前7日內,至少有一次重大修訂期的結束時間(而重大又是指創建條目重寫或整個修訂期擴充量達修訂期之前原文的2/3以上)」。想問問看有沒有人能幫我解惑🤔--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1日 (三) 12:51 (UTC)回复

只要修订期没断都行,这样「续杯」的操作是允许的。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5月21日 (三) 13:06 (UTC)回复
原來是這樣,只是這個例子讓我有種一定要過dyk的感覺...--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1日 (三) 14:11 (UTC)回复
一方面是規則允許,另一方面是認可編者繼續嘗試爭取社群意見的努力,我覺得沒差吧。——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5月22日 (四) 12:07 (UTC)回复
了解--樹葉上的o(* ̄▽ ̄*)ブ晴れ間🎐 2025年5月23日 (五) 02:01 (UTC)回复

對於缺票和水票的改革方案

現行條文
投票標準如下:
  • 有效淨支持票数满4票方能中選。推荐自己的条目投票不算,推荐别人的条目可以投票。
  • 投票期限:基本投票期為4天。待至基本投票期屆滿時,如獲得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或以上,投票即會結束並獲通過;否則,投票期將自動延長3天,並待至延長投票期屆滿時方為結束投票;在結束時如獲得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或以上,方獲通過,否則以落選論。機械人將在相關日子自動計票。
  • 有效反對票與有效支持票採1:1互相抵消。
提議條文
通過標準如下:
  • 在沒有反對票的情況下,不能投支持票,一週內沒有反對票的話自動通過,期間可以自由發表意見。
  • 當有人投下反對票時,自動展開為期一週的投票程序,一週後有效淨支持票數達4票才能通過。自薦條目不能投票,推薦他人的條目可以。
    • 有效反對票與有效支持票採1:1互相抵消。
    • 所有反對票如果無效或已撤回的話,投票程序自動結束,條目在提名後一週自動通過。
  • 近期DYK由於動員令的關係,條目提名雖然大幅增加,但是缺票落選的情況也日益嚴重,當中不乏內容不俗的條目。這些條目大多只是由於主題冷門或關注用戶不多而無法通過,內容本身其實沒有問題,僅因票數不足而無法通過實屬可惜。而且,近年水票問題受到社群注視,多少影響用戶投票頻度,但是DYK在制度上卻仍然依賴票數,缺人來投票的話根本無法通過。為了平衡兩者,我想到的方案是提名後容許發表意見,但是在沒有人投反對的情況下不能投支持。當有人投下反對票時啟動投票程序,直至一週後再以4票支持為準決定是否通過,無反對票的則從提名起達一週後自動通過。這個方案的好處是可以最大程度同時避免缺票或水票的情況,有反對票的條目也較容易成為焦點,能夠促進改善或討論,版面也因為票數減少而變得更加清晰,這也便於查看提名條目,計票問題也相應減少。希望得到大家的意見,謝謝。--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08:02 (UTC)回复

    作为几次提名残奥条目不时“不售”者(提名31个实过17个,其中亚历山德拉·特鲁威特系二次提名,未过),鄙人表示举双手(+)强烈支持聋奥特奥世运会、残疾人世锦赛等亦鲜有人打理,即使这些赛事落地两岸四地)。--WPCD-DTV 2025年8月11日 (一) 11:10 (UTC)回复
    方案可接受 Benho7599 三民主義 2025年8月11日 (一) 11:38 (UTC)回复
    (+)支持,近期条目数量确实很大(尤其周末两日),投票人数一直有限。但更建议将通过门槛设置为一张赞成票,避免可能出现的极少数质量不达标的浑水摸鱼过关条目。--西安兵马俑🔞 个人贡献 2025年8月11日 (一) 12:13 (UTC)回复
    就算設置為一張支持票,也可能有矇混過關的情況。而且,投票者支持劣質內容,實際上也不會被指責把關不力,目前四票支持也大多只是在派票,不是在把關,更不用說一票了,也很難讓投票者承擔所有的把關責任,畢竟每個人能力和時間有限,責任過重只會讓DYK變得無人問津。這樣的話,倒不如減少支持票的作用,由社群全體共同承擔把關責任方為上策。目前的制度是4+3,新建議是7+0,如果在最後一天出現反對票的話差不多是7+7,也就是說所有條目提名至少需時一週,最長快兩週才能通過,相信已經有足夠時間讓社群全體共同把關,或是說至少比現在的把關力度更大。不知道這樣能否釋除您的疑慮呢?謝謝。--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13:20 (UTC)回复
    支持试行一段时间。--西安兵马俑🔞 个人贡献 2025年8月11日 (一) 13:28 (UTC) 👍1回复
    可以鼓励在仔细审校过後留言,但不能算作支持票。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1日 (一) 16:19 (UTC)回复
    非常鼓勵發表意見,從而改善條目。有人硬投支持的話算作無效。--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16:44 (UTC)回复
    (+)支持H2v5o68z留言2025年8月11日 (一) 12:23 (UTC)回复
    个人强烈反对,原因如下:
    1. DYKC相较于GA、FA的评选本就更为宽松,有部分编者甚至不会抽查条目内容的可查证性和版权问题,甚至只是匆忙扫一眼条目就急于投票。照如此施行恐更多编者会本着“反正都会通过的,还看什么?”故个人恐条目品质会大大降低。
    2. 个人在DYKC中习惯于先抽查部分文献可否查证文章再决定是否投票。个人对于外语类的文献几乎无能力审阅,故尽管看似条目足够充实行文足够流畅而仍旧不会投票以令票数空缺,示更有能力的编者以查证该条目。个人觉亦会有编者采取类似本人的方法以提升条目品质,而此次改革废除了此种机会,不可能我看完发现无法审阅然后专门投一中立票以示自己的无能吧。依旧会令得条目品质下降。
    综上,请AT君及各位编者再三考虑此次改革DYKC制度的必要性,祝编安。--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8月11日 (一) 14:48 (UTC)回复
    @YikyuenG
    1. 「反正都會通過的,還看什麼?」不會,因為只要有人投反對票,仍然需要四票剩支持票才能夠通過。從現行的4+3延長至提案的7+0~7可以讓有問題的條目更難通過,另一方面冷門條目又不會因為缺票而落選。由於有充足的時間可以檢查,條目品質不但不會大大降低,反而會提高。
    2. 「仍舊不會投票以令票數空缺,示更有能力的編者以查證該條目」謹慎投票當然是好事。問題在於現行制度下,沒有檢查能力就不投的話,那就缺票,無法當選,這大大減低用戶編寫冷門主題的意欲,維基百科作為百科全書的全面度也會失衡。而且,投不投票也不影響其他人檢查條目,有意檢查的話不會因為缺票就看,反之亦然。「個人覺亦會有編者採取類似本人的方法以提升條目品質,而此次改革廢除了此種機會」提升條目品質的先決條件是盡可能讓更多人看見,看都看不見誰會去改善?誰能去改善?如果您追求條目品質的話,現行的4+3機制能注意到條目的用戶必然比提案的7+0~7要少,而且提案省略掉不必要的支持票也有助聚焦於一些真正需要改善的條目。
    必要性是有的。請您想像一下,當您努力編寫好一篇條目,提名後卻乏人問津,連問題所在以至改善方向都不得已知的情況下落選,您會有什麼感想?這種無力感我有過很多次,作為老手我可以再寫下一篇來安慰自己。如果是新手呢?可能他就直接放棄編寫條目了。DYK作為最基本而且幾乎一次性的條目評選,不應如此。FGA不夠票,我可以一個月後捲土重來,但是DYK除非再大幅擴充否則就沒有可能了,要把已經寫好的東西再大幅擴充也是天方夜譚。--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15:41 (UTC)回复
    阁下理解错我的意思了:
    1. 反正都会通过的,还看什么?我这里并非纠结票数问题,而是担忧编者对于DYKC投票评阅的积极性减弱,更少编者关注DYK的评阅,只关注将自己所写条目提名,从而导致DYK展示条目品质降低,并可能成为内容农场。
    2. 有意检查的话不会因为缺票就看,反之亦然怎么说呢,其实至少我个人是不会如此有责任心,向来都是缺票就看,无条件相信已全票条目,可能AT君更责任心重些。个人认为条目应永远宁缺毋滥,DYK长期内容都较为饱和,个人可能无法理解君的心情。至于聚焦真正需要改善的条目,个人认为意义不大,毕竟至少个人不小心划一下手机也能看到耀眼的红色拒绝符号然后点进去读。
    以上,祝安。--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8月11日 (一) 15:58 (UTC)回复
    1. 「而是擔憂編者對於DYKC投票評閱的積極性減弱」現行制度也不過是在派票,不見得有積極性,甚至可以說是非常消極。「更少編者關注DYK的評閱,只關注將自己所寫條目提名」正好相反,在新提案下沒人投反對票的話,完全不用擔心自己的所寫的條目會否因為缺票而落選,有意者可以有更多時間去檢視其他提名,而不是整天擔心會否缺票落選,繼而挺以走險去拉票或創建傀儡。
    2. 「向來都是缺票就看」問題在於不是每個人都這樣,實際缺票落選便存在大量案例,這一點在現行制度下無法解決。「無條件相信已全票條目」然而,全票條目出問題的案例也多不勝數,反映投票不一定就能把關。有些人投票不是在把關,而是讓人支持自己的條目,顯然這是無助於提升條目品質,提升條目品質需要的是意見,而不是水票。如果可以從制度上減少水票的影響,何樂而不為呢?「個人認為條目應永遠寧缺毋濫」但這是寧缺毋濫的問題嗎?缺票錯在貢獻者嗎?冷門就不應上首頁嗎?「畢竟至少個人不小心劃一下手機也能看到耀眼的紅色拒絕符號然後點進去讀。」對啊,既然反對票如此明顯,那我們還需要支持票嗎?將其盡量省略,讓更多人看到這類條目才是目的吧?
    --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16:30 (UTC)回复
    我先確認,若有人在DYK提了反對票,後來因為其他原因劃票(我好像有作過這樣的事),又沒有其他的反對票,是否仍會啟動投票程序?--Wolfch (留言) 2025年8月11日 (一) 16:34 (UTC)回复
    我再改了一下條文,我的看法是自動結束投票程序,繼續本來的一週便可。—AT⊿⁴⁶ 2025年8月11日 (一) 16:42 (UTC)回复
    (!)意見一週內沒有反對票的話自動通過。我擔心這樣會導致問題條目可以沒有經過任何檢查便直接通過。冷門條目不獲足夠票數,我深表同情,但同時認為不能因此而放棄把關,否則只是换了一個方式的「水」而已。--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05:54 (UTC) 👍3回复
    @黑暗魔君,檢查是不用投票的,投票也不代表已經檢查,除非投票者要負上責任,否則四票支持也沒有實際的把關作用,因此不存在所謂放棄把關。而且,新方案延長評選時間,從4+3延長至7+0~7,增加條目能夠獲得檢查的機會。--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06:14 (UTC)回复
    同意“四票支持也沒有實際的把關作用”,但不用投票和延長評選時間同樣也沒有把關作用。FAC的評選長達一個月,投水票仍然是相當泛濫。--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06:29 (UTC)回复
    那為何要讓冷門條目作無謂的犧牲?水票解決不了,缺票也要陪葬嗎?--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06:42 (UTC)回复
    如果改制的意義只是強行讓冷門條目通過評審,請恕我只能(-)反对了。--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07:03 (UTC)回复
    怎麼就變成強行了?現行制度同時存在水票和缺票問題,新方案只有在出現反對票才展開投票,最大程度減低不必要的水票,也可以完全杜絕缺票問題。而且,解決把關問題雖然不是此提案的主要目的,但是通過延長投票時間也已經盡可能讓更多條目能夠有被檢查的機會。不能說把關問題既然無法完全解決,那就讓水票缺票也繼續吧?還是您會有更好的方案?--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07:21 (UTC)回复
    出現反對票才展開投票,但以當前的評審風氣來說,有多少人願意評審並投出反對票?GAC和FAC都不太重視評審和檢查條目,可想而知DYKC實現這種制度會導致多少問題條目自動通過。當然我不是說目前的四票支持通過很好,這同樣是不理想,但無票自動通過,在我看來是更加不理想。--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08:10 (UTC)回复
    那我給個反建議,維持四票淨支持,缺票條目延長評選直至有四票為止如何?--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08:20 (UTC)回复
    我認為方案雖然有合理之處,但需要有制度讓冷門條目得到足夠的審查。畢竟冷門條目之所以沒有人審查,主要是因為社群對於這一方面的內容不了解,而非條目沒有問題。我認為能否引入一個制度,當任何編者認為條目需要較詳細的審查(合理理由即可),就走回四票制呢?而且,反對票的作用也需要放大,以平衡更容易通過DYC的作用,向GA、FA看齊,需要三分之二的支持方可通過,可否?--Ghren🐦🕓 2025年8月17日 (日) 08:03 (UTC)回复
    也可以。--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08:22 (UTC)回复
    要不要折衷一下,改成「至少有1人讀過全文」的1票制?這樣也不用再輾轉於0票和4票之間了,淨1票當選,簡單直接,也跟隔壁評選新制接軌。因為票數變少了,如果有反對票,也相當醒目,大家可以直觀方便地留意到這些討論。--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09:53 (UTC)回复
    或者可以更進一步改成共識制——分成「文筆」、「可供查證」兩方面,不設評選期限,只要有人檢查過兩方面(+)支持就公示5日後通過?遇到任一方面出現(-)反对則公示5日後不通過,期間允許劃票(或用支持票抵消)重新回到共識討論?--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09:58 (UTC)回复
    @AT:我覺得共識制還是更好。短期來看貌似會造成條目積壓,但事實上這是更負責任的做法;4票縮減到兩方面各1票也是一種折衷,而且理論上只需要1人來投即可通過。因為有公示期,故如有明顯問題的條目也不會真的渾水摸魚過去。
    既然涉及到DYK評選改制,請允許我把隔壁典優評選新制討論的參與者也ping過來:@1F616EMOAqurs1August.CCdip150EzrealChenFor Each ... NextLaikayiuMirfaekNebulatriaNewbambooNostalgiacnSaigyouji-NorikoSaimmxSanmosaSteven SunSuperGreyTisscherryWiTo7946自由雨日西安兵马俑魔琴黑暗魔君。--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04 (UTC)回复
    隔壁典優評選程序試行頁面大家應該都看過了,明顯評審品質更高、更用心、更全面,比點票遊戲要養眼多了。DYKC也可以參照類似方案,嫁接一個低階版的半共識制,然後不設期限。--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18 (UTC)回复
    支持一票共识制,相信可以解决前面黑暗魔君提出的担忧,签署确认的用户对支持票能负到更大的责任。--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7日 (日) 10:22 (UTC)回复
    看到英維的DYK堆到要等價交換,我其實不是太贊同在門檻較低的新條目推薦導入評審制,或至少在新制正式導入GAN的結果前不贊同。要說原因,自然是堆積工作。在英維消除堆積工作的方法是強迫等價交換,但中維是否可以我有疑問。另外就是榮譽是否需要重新安排的想法,我也沒個一撇。
    ( π )题外话:我這邊恰恰就是新制通過,但舊制不通過,所以最近其實對新制的熱情有不小打擊。雖然這可能是因為新制的評審者不多,但我感覺新制在一些爭議或更多人看的條目上,或許需要多加驗證。但這又要看有多少人對新制有熱情,可謂雞生蛋蛋生雞。--Saimmx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16:30 (UTC)回复
    我當然支持共識制,一票制也可以。不過,您提到至少要一人讀過全文,那條目有問題的話,投票者是否需要負上責任?--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10:06 (UTC)回复
    當然要負責任。不負責任亂投本來就不行吧?--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07 (UTC)回复
    這樣的話,會不會反而沒人投票?--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10:18 (UTC)回复
    會有的。如果完全沒人看的,就ping幾個「內容評選助理」來看。本來典優新制就要選舉「內容評選助理」,正好可以拉過來用。--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19 (UTC)回复
    當然,ping幾個準確來說是ping所有「內容評選助理」,或者用類似RFC的方法來隨機選擇幾個,這樣纔符合拉票指引。--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21 (UTC)回复
    我擔心的就只是DYK提名眾多,版面可能會變得很擁擠。--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10:32 (UTC)回复
    如果票數只剩1票,新舊程序長度不一定誰更長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0:33 (UTC)回复
    那就試試看吧。--AT⊿⁴⁶ 2025年8月17日 (日) 10:37 (UTC)回复
    关于评选助理的问题,我建议把原来DYK的“类别”参数拿过来用,现在的类别参数实属名存实亡,建议参照RFC那样设置几个大类,然后将参与DYKC的条目分列到这些大类里面,同时请特定的编者关注这一大类的内容,评选助理也可以选择只负责评审某一些自己擅长的领域。--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7日 (日) 10:33 (UTC)回复
    未见名存实亡,上首页遇到同类的機器人会避让。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17日 (日) 13:13 (UTC)回复
    @SuperGrey有關「那條目有問題的話,投票者是否需要負上責任」的回覆「當然要負責任。」,想確認此處的「負責任」是指什麼?
    先假設最差的情形,有人聲稱讀過全文而投票,結果條目中有明顯問題,有看過條目一定會發現的問題,投票的人要如何負責任?--Wolfch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1:59 (UTC)回复

    基本上反對無人投票就通過,但若有人檢查傾向支持。另外兩個問題,1.經過DYK和FL,我認為可以至少要兩人表示全面檢查並且投支持,至少瞎了是兩人一起瞎,如果連確認者(評選助理)一起瞎那就是3個一起擔。這個部分建議要考慮處罰機制,若是同一使用者發生3次就禁制參與評審一段時間。2.現在評選機制更新都是只考量人手的部分,請問有想到怎麼配套到目前上首頁的運作嗎?我先前有建議過了,不能現在有一群人可以活躍於評選就因為這些人而做調整,若半年一年後這些人都不活躍了,評選運作會不會出問題?要考量的是換了一批人也還是能夠運作如常的機制。—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11:25 (UTC)回复

    兩人+確認者就是3票了,4改3意義不大。還是1票就足夠了,一人做事一人當,不需要拉這麼多人來投票。「處罰機制」與共識制是背道而馳的,會勸退評選參與者、讓大家因為怕擔責而噤聲;而且引入懲罰機制也不符合WP:AGF。我覺得還是簡單起見,如果出現投票爭議,送ANM解決為宜。「共識制」而且還是「1票制」本身就把「投支持票的人」放在最擔責任的位置上,已經很能勸退不讀條目的人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2:23 (UTC)回复
    您要是還是擔心「沒有懲罰不行」,就親手把所有您認為亂投票的人送進ANM就好。畢竟無論哪種懲罰機制都要有人來擔當惡人,我看管理員多半不想承擔此職。--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2:35 (UTC)回复
    如果開始考慮有多少「活躍於評選的人」能留下來,就說明把門檻設置得太高了。因此我還是建議不要整那麼複雜,就最簡單的半共識制就好(以淨1票的形式呈現)。--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2:37 (UTC)回复
    總結一下,我覺得「負責任」指的是道德責任,畢竟你維不強迫任何人參與。如果有人很明顯的問題看不出來,那麼或許不適合參與評選,可以禁制其對評選頁的編輯權。在ANM解決即可。--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2:42 (UTC)回复
    ( π )题外话Talk:委內瑞拉世界遺產列表#特色列表評選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正說明了典優評選引入新程序的必要性。給這個條目投票的人,如果AGF,或許恰恰好都只評審了自己關心的方面(比如來源、比如覆蓋面、比如媒體),沒看序言(雖然這很搞笑)。如果用新程序來評選,至少要有人看過「文筆 & 格式」且為其背書纔能通過。--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7日 (日) 12:30 (UTC)回复
    真要說責任,那麼舊製,看都沒看就投票,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更不可取。當然維基百科本身就不負責內容真實性请注意您在这里找到的内容,并不一定由任何相关领域的专家和专业人员审查过,因此维基百科也无法保证给你提供完善、正确、可靠的信息维基百科:免责声明
    維基百科本來就不可能做到想學術期刊那種同行審查,更不說有冒充專家的WP:折毛之流。我覺得新機制(典優評選新機制)是拔高下限,怎麼說都比舊製進步。舊製也是要投票者根據條目是否符合評選要求,進行投票。舊製的實施操作上,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異化成為投票遊戲,這是一個明顯的漏洞。--Nostalgiacn留言2025年8月17日 (日) 14:24 (UTC)回复

    半共識制DYKC方案

    依據上面的共識,先給出如下「半共識制」DYK評選方案,請大家敲定細節。此方案類似典優半共識制,但流程簡易許多,有益於降低社群參與和維護門檻。

    主要變化:「7日投票期」縮減為「無票不限期」+「有票限期5日」;通過票數由「4票」縮減為「1+1票」(可由同一人投);強調了「按照方面檢查」,強調評審者對投票背書。

    現行條文
    投票標準如下:
    • 有效淨支持票数满4票方能中選。推荐自己的条目投票不算,推荐别人的条目可以投票。
    • 投票期限:基本投票期為4天。待至基本投票期屆滿時,如獲得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或以上,投票即會結束並獲通過;否則,投票期將自動延長3天,並待至延長投票期屆滿時方為結束投票;在結束時如獲得中選所需的最低票數或以上,方獲通過,否則以落選論。機械人將在相關日子自動計票。
    • 有效反對票與有效支持票採1:1互相抵消。
    提議條文
    通過標準如下:
  • 評選分為「文筆與格式」、「可供查證」兩方面。每位評審者可以就任一或全部方面進行檢查,分別表達支持或反對。
    • 不合基本推薦資格的提名按「 不合要求」論處,不隸屬任一方面。
    • 使用「(+)支持」或「(-)反对」標示的檢查結果方為有效票,評審者須對此表態背書
    • 不能檢查自己主編的条目。
  • 評選不設期限。有效支持與反對票採1:1互相抵消。
    • 當兩方面皆獲淨≥1票支持、或任一方面獲淨≥1票反對時,進入5日「公示期」。「公示期」屆滿,若兩方面皆獲淨≥1票支持,則通過;若任一方面獲淨≥1票反對,則落選;若兩者皆非,則繼續評選。
    • 機械人將在相關日子自動計票。
  • 題外話:此次規則變動正好可以配套換上2級標題。--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8日 (一) 22:15 (UTC)回复

    (+)支持此提議條文。--英國皇家歐拉夫王子留言2025年8月19日 (二) 02:13 (UTC)回复
    (+)支持此提議條文。--Wolfch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09:22 (UTC)回复
    (-)反对,同@Saimmx君的這個意見,GAC目前試行成效我也未見得理想(那方案僅談了不夠一週就急上馬,根本不夠時間讓社群探討就開始試了,事實上有很多缺點需要探討),現在就想移植到DYKC我認為並不合適。而且,這種制度的評選起止時間變得過於浮動,這意味機械人在點票方面可以說是廢了,機械人現時未做到實時更新及辨認資格和簽名,衹能簡單按提名模板的timestamp去估算一個提名是否將近結束才給點票(而且這個估算也不一定準確的,這也是其中一原因導致了下面的問題),故在公示期的起止方面變得必須人工做,由於DYKC提名量比GAC多出數以倍計,機械人更新都會有漏的時候,莫講話要人用肉眼每天對着幾十個條目看哪個可以開始公示,這也意味需要更多管理上的人力(GAC試行那邊提名已經不多,但仍有提名達標後等了一天才開始公示,故可預期DYKC更容易出現這種情況,一旦有提名達標後等了三幾天才有人看到,不論在被發現當刻才開始計公示時間、還是追溯由達標當日計算公示時間,哪種處理方式其實都很尷尬)。另外,同@Tisscherry君的疑慮,一票兩票我也覺得還是比四票危險(請看提案人自己在GAC試行那邊做過甚麼好事)。還有基本推薦資格本來就不是每一項都能一望而知是否符合(例如重寫幅度夠不夠、個別內容方針如中立等),需要投票者一同評估,故直接按「 不合要求」論處並不切實際,亦因此不適宜就這樣分兩方面來表決。--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8月19日 (二) 10:51 (UTC)回复
    您推理的滑坡速度太快了。機器人現時未做到確實值得探討,但我們不打算讓人工來做,會考慮如何將程序改造成適合機器人自動完成的模式,例如改用帶時間戳的新模板之類。--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26 (UTC)回复
    如果在表決的時候使用帶時間戳、帶各種參數的特殊模板,應該可以對機械人檢測提供穩定的參考?--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45 (UTC)回复
    GAC提名達標後等了一天才開始公示是符合預期的,因為公示確認者需要為此背書;但DYKC我寫的程序條文不包含這個(而是由評審者自己背書),故可以完全由機器人接管。--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28 (UTC)回复
    基本推薦資格……需要投票者一同評估,故直接按「不合要求」論處並不切實際這點沒明白。我只是規定操作上不屬於兩方面,而是劃歸「不合要求」,我並未規定由幾人去評估。--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31 (UTC)回复
    請看提案人自己在GAC試行那邊做過甚麼好事——請您明示您想表達的含義。因為試行程序關注者不如正式程序多,故有意見未能收集到,這是試行程序條文本身的問題嗎?至於守護民主台灣大遊行 123別印來,「中立性」的問題不同的人評估不盡相同,這是符合直覺的,故中立性反而最是需要評估者提供指導的。Newbamboo君的指導意見非常詳細、有見地,發現了之前評選中沒發現的問題,這不是挺好的嗎?怎麼還怪罪起其他評審者做過甚麼好事了?--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39 (UTC)回复
    确实,共识制并不是一言堂,SuperGrey君在此处虽可能有失察之处,但我认为造成Cdip君疑虑的原因应该更多的是关注新制的人太少,如果评选放在主页面,可能Newbamboo就会看到并投反对来抵消符合票,所以这不应该怪罪提出此制度的人,这也不是程序的问题。--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9日 (二) 11:56 (UTC)回复
    我的疑慮是和街燈管差不多,GA、FA和FL手動盯著的都會有遺漏了,現行來說我認為我做的還是有所遺漏。DYK目前的評選量不是人手盯著可以的,誰能24小時都在那點票。光是沒有考量配合機械人運作就不認為有繼續討論的意思,在沒有全面評估的狀況下,我還是反對僅就評選方式變更甚至試行,建議推行者不要急,先搞定一個再考量其他的,甚麼都要先試再說最後就是甚麼都沒有。--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8月19日 (二) 11:40 (UTC)回复
    我也認同DYK無論是什麼程序,都要設計成適宜機械人運作的模式。此方案也只是初稿,而且顯然不可能在動員令前推行(包括試行),故確實如您所言,不必著急。--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44 (UTC)回复
    至於您認為不宜票數太少,我希望您參與評估適宜的票數;或是尋求折衷方案,例如「中立」、「覆蓋面」之類的可以多要求幾票?--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41 (UTC)回复
    這條說的是典優評選;至於DYKC,您覺得需要把「基本推薦資格」單拎出來作為一個檢查方面嗎?--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1:50 (UTC)回复
    可以放一个“意见区”,用来放置各种有别于提议条文两大层面的意见,如果不符合基本推荐资格,在意见区里投不合要求票就可以了吧?--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9日 (二) 12:01 (UTC)回复
    我認為那篇的問題是閱覽的人太少,中立性無法做全面檢驗。所以我才會說「這可能是因為新制的評審者不多,但我感覺新制在一些爭議或更多人看的條目上,或許需要多加驗證」,而不是指責個別評審的原因也是這樣。
    雖然指責對方「做過甚麼好事」可能言重了,但從那次GAN看來Fami通(或超級變變變)式的短文快評也有可取之處:那就是人夠多,能看到單一評審鑽牛角尖也無法察覺的問題。這在有潛在爭議的條目方面似乎很重要。以遊戲來比喻的話,大概是要避免最后生还者 第II章的樣子吧(雖然TLoU2某正程度來說也是場鬧劇就是了)
    另外從新舊評審的對比看來,先前的標題問題,我認為也沒有被妥善解決,或甚至加劇問題(為了完成新制評審的需求,卻無法顧及舊制評審)。但這似乎也是人手不足的問題。只是如果人手不足的話,是否需要考慮其他變通的作法?目前看來IGN式的深入觀察,可能會受到評審者的主觀偏好影響。而且在爭議性高的條目,問題尤其容易加劇。--Saimmx留言2025年8月19日 (二) 16:34 (UTC)回复
    不過另一方面,既然@SuperGrey你都說「條目有問題投票者要負上責任」的話,被罵「請看提案人自己在GAC試行那邊做過甚麼好事」雖然略為苛刻,但似乎也很難辯護什麼……我感覺頭痛。--Saimmx留言2025年8月19日 (二) 16:40 (UTC)回复
    我當然對自己的評審意見承擔責任,但我並不認為自己失察。這種涉及政治的條目,討論中立性本身頗具爭議。我在閱讀條目時不認為中立性有問題,不代表條目就真的在中立性上無可指摘,只是我囿於自己的視角不能看出來。這種問題屬於政治話題,我本不願就此辯護,但我也不會把這當成自己的失察。這應該是集思廣益的作用,不能由「明察秋毫的某個人」來替代。
    也正因此,我覺得您說的閱覽的人太少有一定道理,但並非每個方面都需要那麼多人來檢查。或許可以折衷一下,一些特別需要多人意見的方面(比如「中立性」、「覆蓋面」之類)仍然需要6票、8票之類的票數,其他則只需要2票、4票?--SuperGrey (留言) 2025年8月19日 (二) 17:13 (UTC)回复
    中立性和覆盖面与其说需要多人,不如说需要有实力提意见的人。毕竟维基百科的「中立」和「全面」也是基于来源的,有问题还是拿来源说话,而不是只甩一句「我认为不中立」之类。如果没人指出新来源,那1人和8人投支持也没本质区别。如果能提出来源,几个人其实也不太重要😂
    和来源与文笔不同,中立和全面检查的是没写什么,这的确需要依赖对主题有一定了解的评审者——像WP:折毛就是站外编者发现的。文笔、来源核对之类的,站内的老编者可以努力,但内容方面的问题,更应该考虑吸引新编者(如此例参与?--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20日 (三) 03:09 (UTC) 👍1回复
    條目評審所有人都可以發言,不是說已經有評審人(或者說「票數夠了」),其他人就不能發表意見了。另一方面有人也未必有用,比如拉100個我去評審正定矩陣,效果也不會好——我沒參與過數學甚至理工科條目的編輯,社群也不會對我的評審有信心。
    最好的情況下,當然是由专家读者、内行读者、一般读者各看一遍,從不同角度檢查問題。但专家編者(甚至内行編者)可能看一眼,就能發現一般讀者看一天都看不出來的問題——还往往是方向性的大问题。所以問題還是在於,怎樣吸引對主題(或領域)有了解的編者參與。
    我覺得編者應該關心自己熟悉領域的評審,並留心提名人和評審人都比較「面生」的評審,如果對評審有意見應該主動介入。爭議性高的條目自然會有更多關心的編者——如果沒有,那就是爭議性還不夠高,或者只是小眾粉絲圈的爭議
    如果確實沒有具備專業能力的評審人,那中文維基百科硬實力就是如此。程式測試也只是「盡可能找出bug」,而不是「保證完全沒有bug」。條目經過評審得到改善,至少在現階段就是成功的。指望一次評審畢其功於一役也不現實,畢竟條目就算通過了也隨時都可以改。--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20日 (三) 01:35 (UTC)回复
    另外在沒有專業評審的情況下,就只能由「一般編者」去上了。如果社群的想法是「儘量讓條目入選」,那在通過條目的時候,就應該知道條目未經專業性審查,未來有可能會被專業編者(或讀者)指出專業性問題。
    現在評審讓人诟病的地方在於,评审者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不尽力。一些條目行文方面有問題,這是一般編者可以檢查出來的,但是4個人卻都沒有檢查出來。--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20日 (三) 01:43 (UTC)回复
    所以4人沒檢查出來就要改一言堂,這邏輯是?--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8月20日 (三) 03:30 (UTC)回复
    为什么老是把这种共识制简单归结为“一言堂”??是一个人投了支持之后其他人就发不了言了吗。。。--FradonStar☯️ · 📣 2025年8月20日 (三) 03:40 (UTC)回复
    请问Tisscherry君,您在回复谁?--𝐹𝑜𝑟 𝐸𝑎𝑐ℎ ... 𝑁𝑒𝑥𝑡 2025年8月20日 (三) 04:03 (UTC)回复
    总体上(+)支持提案条文,但考虑到社群的疑虑颇多,个人建议先等GA试行新制成熟后再做推进,而且DYKC条目很多难以人工整理,所以也希望机器人也配套完善好了再与新制一并推出。中间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再多探讨探讨。--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9日 (二) 12:14 (UTC)回复
    ( π )题外话:在此顺便建议改制的时候考虑一下允许使用陈述句的提案。--FradonStar☯️ · 📣 2025年8月19日 (二) 12:17 (UTC)回复
    建議一項一項分開來處理--Wolfch (留言) 2025年8月20日 (三) 04:07 (UTC)回复
    题外话:无论怎樣改都请在动员令结束至少一週之後实施。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8月29日 (五) 10:16 (UTC)回复
    嗯看起來是暫緩?--提斯切里留言2025年8月29日 (五) 12:15 (UTC)回复
    (-)反对,从DYK的短快性质而言,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在只在首页快速展览类似新条目或者重大翻新条目的项目,尤其是“評選不設期限”这一点,如果条目存在格式规范的问题,只需要一张反对票就可以声明出来(如果需要的话,可以提醒其他表态者主要相关问题来促使重申审视表态)。GA、FA本身就有追求条目更高要求的格式规范审查需要,这些使用较长时间的共识讨论审视倒不是大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8月31日 (日) 11:12 (UTC) 👍1回复
    同,本人在上也有提出--YikyuenG~速速点击 2025年9月5日 (五) 09:54 (UTC)回复
    理念上支持,但看来方案很不成熟。“有票限期5日”及“文笔与格式”、“可供查证”的划分方法还是不太使人放心。--PexEric 2025年9月14日 (日) 12:01 (UTC)回复
    確實很不成熟。還是等典優的評選程序先改革後再回過頭來看看DYKC。--SuperGrey (留言) 2025年9月14日 (日) 21:10 (UTC)回复
    或者在现有基础上这样走反票制:只使用{{反对}}和{{不合要求}},需要在现有格式规范(方针与规范)的基础上提出反对意见,划票只能基于以下情况:主编者按照要求修编并通知投票者确认,确认自行划票、由具有划票的职能用户(巡查员、回退员、巡查豁免者及管理员)确认修编或者反馈情况不存在或已处理的,可以代划票,但之后原投票可以以“保持原有意见”来补回一票,这一票只能由自己划票;保留执行“反对无效的例子”处置;类似现在快速和常规期限——4天内如果累计7(8)张反对票未划走算快速失败,否则继续等待至7天结束常规算票;“不合要求”在快速期内没被划票(自己或划票的职能用户)视为一票否决;0票反对算通过;增加惩罚机制——过多被认定“反对无效的例子”处置的投票,可禁止参与DYKC(一个想法,看是否需要增加正常反对而发生争议的认定)。主要考量是:保持DYKC的短快流转;避免水支持票(以前类似意见“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符合要求),不幸的家庭則各有各的不幸(各种不合规的问题)”);提高无人关注的条目的通过情况(看过3票支持有人喊“没人投票”也没通过,条目看上去没有明显的规范问题)。——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9月16日 (二) 02:44 (UTC)回复
    (?)疑問,在下想知道提案中的“评审者须对此表态背书”这部分是什么意思,评审者应该如何“背书”?假设出现第二个折毛,其所提交DYKC评审的条目被某编者通过,日后社群会对该编者实施禁制?--SheltonMartin留言|签名 2025年9月19日 (五) 05:52 (UTC)回复
    好問題。我覺得DYK審核者對書籍進行查證的操作可行性不大——即使到了優良、典範,也難見有編者有精力查證書籍引文。「可供查證」也就只能對網頁來源做做查證了……您覺得呢?--SuperGrey (留言) 2025年9月19日 (五) 06:55 (UTC)回复
    感谢阁下回复,但正如阁下所言,如果不是专业人士,恐怕很难对对应条目中的来源是否可靠进行查证,最多只能看看所链接的网址是否属于可靠来源、外文部分和条目正文所叙述的意思是否一致等等。FA/GA对于专业性强的内容还有同行评审可以参照,但是DYK的速度和体量决定了并不适合将同行评审平移到DYKC中。因此在下觉得在需要“评审者背书”的前提下,前述“可供查证”的提案恐怕难以实现。--SheltonMartin留言|签名 2025年9月19日 (五) 14:32 (UTC)回复
    如果審核者無力查證相關內容,那麼審核者就不該就可供查證方面發表意見。不經查證便表態認為條目可供查證固然是不當。--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9月19日 (五) 14:41 (UTC)回复
    確實。那或許還是現有的辦法為宜。或是考慮考慮@Cwek的「反票制」?--SuperGrey (留言) 2025年9月19日 (五) 15:56 (UTC)回复
    其實目前的DYKC規則有提及參選DYK的條目不應違反維基百科的內容方針,當中就包括可供查證等,然而社群似乎默認了追求短快而選擇忽略,許多投票用戶都不會認真檢查條目是否符合內容方針。老實說我暫時想不到有甚麼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既要“短快”又要把關,某程度上是相違背的。我個人反對為了追求短快而放棄或降低標準,當然我知道這與社群許多人的想法相左。--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9月19日 (五) 16:34 (UTC)回复
    User:Cwek/论述/能编辑维基百科的人。如果GA、FA的话,考虑来源质量有很有必要。但DYK的话,能做到来源考据是好事,但……。或者以前好像类似说过,巡查员如果要防止类似折毛这种高端的忽悠的话,只能是学富五居,才高八斗,精通万国语言,知识渊博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9月20日 (六) 01:35 (UTC)回复
    可供查证只是保证“描述需与来源匹配”,但缺了一个问题:读者怎么去验证来源与描述匹配?有些是线下来源,搞不好只有编辑那边刚好手上有所以可以复核;有些是失效链接,写在一些很老旧的条目中,由于时间流逝,链接失效又刚好没在时光机存档;等等类似问题。部分可以尽量解决(线下来源补充页码、引用描述),但读者有可能去核查来源描述一致,但读者去核查来源描述有点不太可能。——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9月20日 (六) 01:53 (UTC)回复
    英維那邊的規則規定,如果是紙質來源或付費來源,編者有責任向審核者提供。--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9月20日 (六) 04:53 (UTC)回复
    理想化如此。但如果这些文献不是可线上保存(例如没有扫描件或者可以放到commons等上保存),原始编者很难伺候每位要求来源核对质疑的编辑乃至读者,而且还有涉及项目间翻译问题,翻译者也不一定有能力去核对语源中出现这些不可即时线上核定的来源,所以这个更像是基于AGF,假定编辑没有恶意,保证条目描述存在相应参考脚注并且描述一致,有能力核对的可以尽管根据来源的指引信息去核验,如果核验不符,可以大胆地指出来源与描述不符并将相关描述移除,要不然AGF地认为大概是相符的。当然,一些书面来源如果能写齐页数或者引文的话,可以一定程度上增加可以线上校验的便捷,但总的来说,尽力而为罢了。——Sakamotosan路过围观 | 避免做作,免敬 2025年9月23日 (二) 04:24 (UTC)回复
    我同意查證某些來源是有困難,但既然編者引用了這些來源,亦應假定編者有渠道獲取這些來源,當受到質疑的時候,編者有責任回應和提供。--黑暗魔君留言2025年9月29日 (一) 02:01 (UTC)回复

    QPQ方案

    建议引入英维「PQP模式」

    (Google翻译)如果您过去提名过五篇或更多条目,则您必须对每篇后续提名的条目进行另一篇提名(与您无关)的全面评审。

    因为评审方案不同,建议更改方案如下:

    如果你过去提名过五篇条目,则後续你每提名一篇条目,就必須提前评审一篇与你无关的条目。你的评审必須是有效的反对票,或者对于条目内容言之有物的意见(即不得是无理由或者空泛理由的支持票,也不得是单纯的 问题不当)。

    以上。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10月21日 (二) 18:09 (UTC)回复

    單是「即不得是无理由或者空泛理由的支持票」可以完了。您以為我們以前沒實施過嗎?上路不夠一個月就被打回原形了(※)注意是QPQ不是PQP。--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5年10月21日 (二) 20:31 (UTC)回复

    DYKN多篇条目计票有误

    @Cdip150:最近DYKN存在不少条目已获得净支持票≥4票,而未被判定为提名通过的情况。如本人主编的红金眼鲷条目在8/9提名,8/11日即获得4票支持,按理应在4天后(8/13)按通过处理,但此时此条目依旧在进行评审,机器人也尚未对其进行计票。除此以外,DYKN还有数篇已满足标准但机器人未进行点票的情况,包括1970年代新台币一元硬币短缺事件身处银河间莱西尼亚𫚉属偶像大师 TOURS等,粗略来看应该不少于10篇。——Mirfaek 2025年8月16日 (六) 10:30 (UTC)回复

    @AT春卷柯南--Sinsyuan✍️TWGA 2025年8月16日 (六) 11:52 (UTC)回复
    已手動通過部分條目。--AT⊿⁴⁶ 2025年8月16日 (六) 12:11 (UTC)回复

    關於未通過DYKC評選的積壓

    目前DYKC存檔制度由機器人處理,但問題是近幾個月未通過DYKC的條目一直在那積壓積壓積壓(以武豐線為例,8月8日首次提交DYKC,最終評選不通過,結果到8月21日才被存檔),沒跟著通過DYKC條目同時存檔(開始評選7天後,在無評選爭議情況下),假如主編沒稍微注意的話很有可能讓條目喪失再次提交DYKC的資格,能不能請@Cdip150AT春卷柯南Manchiu關切一下這個問題,謝謝!--Sinsyuan✍️TWGA 2025年9月10日 (三) 14:16 (UTC)回复

    這個問題也不是我關注就能解決,只有看看能否調整機械人的設定,不然也別無他法。--AT⊿⁴⁶ 2025年9月10日 (三) 14:32 (UTC)回复
    是沒錯,因為那個機器人的操作者是@Cdip150君,需要請求他關注這個問題。--Sinsyuan✍️TWGA 2025年9月10日 (三) 14:34 (UTC)回复

    dyk候选之类的地方有没有可能加个自动计数器?

    就是自动计算现在票数的计票器?我知道自己数数也不难,但是感觉科技改变生活一下也很不错?--∮♩♪♫♬♭♮♯☧⚧☦︎ 2025年9月16日 (二) 19:33 (UTC)回复

    FAC和GAC已经有了(Wikipedia:優良條目評選/提名區/topic_list)。DYKC要是想引入就对比着加一个,但计数估计需要机器人负责更新。--Steven Sun留言2025年9月17日 (三) 00:09 (UTC)回复

    有一堆重複提名

    怎麼回事? ——魔琴留言 贡献 PJ:小學 PJ:兩岸 2025年10月16日 (四) 02:2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