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人事] 2025年4月管理人员申请投票正在进行中,参见投票列表,欢迎参与。
- [通知] 仲裁委員會内部动议流程的動議及仲裁委員會修订拟议结论措辞的動議已經通過。
- [公告] 規範序言羅列別名、將WP:擾亂性編輯更名WP:擾亂并正式確立為指引、正式确立仲裁委员会选举规则及仲裁方針不信任條款的修訂已經通過。
- [公告] 調整兩岸四地用語格式手冊中國籍表記的規定、將禁止歧視方針替換為軟重新導向、修正Wikipedia:界面管理员及提議將Mediawiki保護改名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儘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提升巡查員的門檻、凍結定期批量提刪小小作品的規定及有關申請權限與申請解除權限的方針條文與申請區的放置問題,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Module:ISO 3166/data的子頁面的地名設置事宜及Jpn、Kor等模板是否應改以langx等模板為基礎的事宜,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討論重新引入用戶查核,請踴躍參與討論。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正在討論相關籌備事宜及固化未來部分動員令籌備事項,請踴躍參與討論。
- [调查] 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进行一项对社群是否了解监票员在安全投票机制中作用的简易调查,欢迎各位参与调查并加入讨论。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誤用Wikipedia:持续出没的破坏者/User:Qqqyyy惡作劇內容的書籍 | 22 | 10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6:55 |
2 | 细分中国文化遗产专题 | 24 | 7 | MintCandy | 2025-04-24 19:18 |
3 | 電力/電功率/电能 | 2 | 2 | Sohryu Asuka Langley Not Shikinami | 2025-04-24 12:37 |
4 | 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的皇帝谥号 | 6 | 4 | Babaibiaobin | 2025-05-02 14:15 |
5 | 请留意Thần Đồng Cổ Nhạc创建的谥号消歧义页面 | 2 | 2 | 糯米花 | 2025-04-22 15:10 |
6 | 关于设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专题及举办残奥编辑松的建议 | 9 | 5 | CreeperDigital1903 | 2025-04-26 09:33 |
7 | 各國最低工資列表 | 4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5:44 |
8 | 请求将阿尔贝特·施佩尔移动至阿尔伯特·施佩尔 | 1 | 1 | Jimmy-bot | 2025-05-01 16:14 |
9 | 「丁先皇」的本名說法 | 2 | 2 | 阿南之人 | 2025-04-28 12:09 |
10 | “最后一次的讲演”条目问题 | 6 | 3 | Liulyxandy | 2025-04-23 22:26 |
11 | 基本電學 | 4 | 2 | P1ayer | 2025-04-22 20:58 |
12 | 命名一致性判決請求:「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的中文翻譯 | 6 | 4 | Nebulatria | 2025-05-01 14:35 |
13 | 像这种自然村是否符合收录准则? | 22 | 5 | 糯米花 | 2025-04-26 02:27 |
14 | 关于新闻动态 | 5 | 3 | Ericliu1912 | 2025-04-25 14:00 |
15 | 關於各虛構作品的列表因為關注度被大量提刪 | 59 | 15 | Saimmx | 2025-05-01 04:40 |
16 | 更名程序的基準 | 3 | 3 | Ericliu1912 | 2025-04-30 20:39 |
17 | 哪些周深歌曲符合收录标准 | 1 | 1 | 糯米花 | 2025-04-30 01:55 |
18 | 請求搬出沙盒條目:戰神賽特(War God Seth) | 3 | 3 | Babaibiaobin | 2025-05-02 14:00 |
19 | 关于闽越都城的争议 | 32 | 4 | 自由雨日 | 2025-05-02 13:14 |
20 | 有關漫畫獎項建立模板的疑問 | 1 | 1 | Nieve | 2025-05-01 18:44 |
21 | 「冨」 | 2 | 2 | The Puki desu | 2025-05-02 14:10 |
22 | 主席的玉照没了 | 3 | 3 | The Puki desu | 2025-05-02 14:08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經濟、貿易與公司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西库翁 § 译名这些古希腊人名地名和现今希腊地名的译名真是头疼。我从现今地名入手:西基翁,其现今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α,按照音译表来翻译的话,好像是“锡基奥纳”,但谷歌搜索基本一无所得。地名大辞典、地名词典和新华社资料库里用Sikion来搜索的话都是“西基翁”,其中地名词典里有坐标,跟现今城镇的坐标一致。因此可以确定现今城镇的译名就是“西基翁”了。
而该镇是根据希腊古城邦来命名的,古城的希腊语名是Σικυών,拉丁转写就是Sikyón。按照维基百科:外語譯音表/古希腊语来翻译的话应该是“西库翁”或“西库昂”(我不知道译音表里注释“翁不合用时,改用昂”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不合用?)。而此古城邦是根据同名神话人物命名的,那是否该人物也是应该译为“西库翁”?根据希腊神话地名译名列表,古城邦是译为“西库翁”的。
而权威来源把现今地名译为“西基翁”,而不是按照一般音译规则译为“锡基翁”或“锡基奥纳”,那表明对应古希腊语名也应该译为“西基翁”吗? 而此条目最初创建时命名为“西基昂”,后来移至“西库昂”,再被移至“西锡安”,又移回“西库昂”。译为“西锡安”的理由不是很清楚。现在各个译名好像都可以找到正规论文或文章的来源。
偶然在网上找到《辞海》第六版的信息:“西息昂”(Sicyon)亦译“西基昂”。
到底选用那个译名为好?各位有何高见?@Aronlee90 @BigBullfrog--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3月30日 (日) 20:5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一看就觉得“迪斯托莫”是根据英语发音翻译过来的。2023年时还可以从新华社历史资料库里搜索到,但现在已经搜索不到了,看来是从数据库里删除了。相反,现在按照纯正希腊语的拼法(或直接中文)可以搜索到“季斯托蒙”的译名,也可以在《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搜索到。《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里则两者都搜索不到。
现在“季斯托蒙”虽然符合现代希腊语的发音,但基本没有别的来源在使用。而其他来源都是使用“迪斯托莫”。那现在维基里是该按照常用名原则把“迪斯托莫”作为约定俗成的译名作为条目名呢?还是把权威来源的“季斯托蒙”作为条目名为好?这个还牵涉到其所属市镇及相关条目的命名。--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4月15日 (二) 13:42 (UTC)详见我与@御坂雪奈:在User_talk:御坂雪奈#闽越都城的讨论。争论焦点是城村汉城是否是闽越都城--Perinbaba(留言) 2025年4月30日 (三) 17:10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媒體、藝術與建築
Module talk:CGroup/Music § 主唱的轉換Lead Vocal:cn及tw為「主唱」;hk為「主音歌手」,這個轉換針對的是一個演唱團體的Lead Vocal(名詞)。然而「主唱」一語不止這個用法,其他地區我不熟悉,至少香港人就經常把「主唱」用於描述一首歌曲是誰唱的,「主唱」可以是動詞(歌曲由誰「主唱」),也可以是名詞(「主唱者」之省略),這種用法的出現機率比描述一個演唱團體要大得多。我早年發現這問題後,自己便採用「演唱」或「原唱」或「所唱」去避免動詞變為「主音歌手」,但事實上中維音樂相關條目內存在不少歌曲由誰「主唱」這樣的語句,編寫的人根本不清楚需注意轉換問題,而該些音樂相關條目又未加入NoteTA公用轉換,才未有引起注意。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式?--Factrecordor(留言) 2025年4月12日 (六) 12:58 (UTC)
现在俄乌都有“赫尔松州”,如果只建一个“赫尔松州城市列表”却在条目中只以乌克兰的角度叙事,是否有地域中心或者不中立的问题?因为我前面有提到过相关问题,且条目主编也按照我提到的观点解决了相关争议,但仍有用户在未有任何讨论和通知的情况下把条目移回。现把此情况征求社群意见,希望社群能形成相关共识。另通知@仁克里特、MykolaHK。--—동양성신✍️ 2025年4月24日 (四) 07:51 (UTC)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耶稣」模版使用的标准图像系一BBC创作的复原图,其可靠性并未被普遍接受。经考察,其他语言维基百科多数只是在介绍耶稣历史的条目中作为资料提及,并未将其接受为「耶稣标准像」。直接在模板中使用此图像,恐令读者误解为此形象可靠或被广泛接受。故此提议删去或变更,请教社群意见。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参考資料
關於香港鐵路公司相關條目被大幅度以「移除一時關注度的新聞內容」為由移除相關新聞資訊
至本年9月9日起,延伸確認用戶U:DarkWizardCody移除了大量涉及港鐵公司營運的負面新聞內容,當中涉及:
- 東鐵綫 (事故:移除關注度一時的內容),共移除4706字元
- 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沒有來源)
- 1995年12月白石角電纜支架裂痕事故(來源:九廣鐵路公司員工通訊)
- 1996年8月上水站信號系統失靈(來源:無綫新聞 新聞檔案 )
- 2005年12月車底機件裂縫問題(來源:香港立法會)
- 九龍塘站 (香港) (事件:移除關注度一時的內容),共移除2105字元
- 月台助理染腦膜炎命危(來源:東方日報經雅虎新聞發布)
- 車站大堂/月台增設多部有爭議企業的閉路電視(來源:立場新聞)
- 大圍站 (事件:移除關注度一時的內容),共移除3771字元
- 車站查票率高(來源:蘋果日報)
- 清潔工默站抗議被警員截查(來源:頭條日報)
- 快餐店起火 煙攻月台(來源:頭條日報)
- 觀塘站(事件/事故:移除關注度一時的新聞內容),共移除1486字元
- 中國好聲音香港區冠軍於港鐵觀塘站近apm商場出入口的行人天橋演唱時被港鐵職員阻止,港鐵職員其後報警(來源:明報)
- 尖沙咀站(事件/事故:移除關注度一時的內容),共移除2546字元
- 多個團體認為港鐵坐享巨額盈利,但每年加票價,因而在尖沙咀站抗議及遞交請願信(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尖沙咀站「單程票售票機」冒煙(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尖沙咀站A1出口改建地盤發生工業意外(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14歲女童乘搭港鐵時,疑遭一名41歲男子非禮(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59歲外籍男子疑在尖沙咀站車廂內非禮一名27歲女子(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64歲男子涉嫌在車站月台上非禮一名22歲女子(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內地學生團的一名隨團學生在車站大堂內便溺(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29歲女子在金鐘站遭到一名31歲男子非禮,隨後警方在尖沙咀站以涉嫌非禮拘捕該男子(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車站內其中一部扶手電梯在運行中突然損毀(不按來源格式列出來源)
- 車站其中一部扶手電梯在運行期間其多級梯級突然碰撞拱起且損毀(來源:東方日報)
- 深水埗站(移除過度收錄的一時性內容),共移除3933字元
- 女警開槍制服持鎅刀男子(經重寫後刪減3篇hk01報導、2篇明報提及的內容,僅餘東方日報提及內容)
- 堅尼地城站(移除一時關注度的新聞內容),移除了1307+1778字元
- 塗鴉惡搞港鐵 數小時內被清理 (來源:hk01)
- 站名書法題字爭議(來源:國學大師、蘋果日報)
- 西營盤站移除一時關注度的新聞內容)
- 西營盤站仍在興建期間,連續有兩名工人在地盤工作後出現登革熱症狀(來源:頭條日報)
- 乘客於西營盤站近B出口使用八達通入閘後,被港鐵職員指未付車資進入付費區(來源:壹週刊)
- 因2016年反釋法遊行,港鐵列車不停西營盤站車站(來源:星島日報)
- 車站C出口站外的其中一部升降機故障(來源:東方日報)
- 灣仔站 (香港) :沒有原因,連同其他愛好者部分共移除了4869字元
- 有劫匪於灣仔站內,被數名内地籍人士搶去謝的96萬現金(來源:明報)
- 因為灣仔站車門與月台幕門無法正常打開,有列車內有乘客自行打開位於車尾駕駛室的緊急出口斜道,並有約20人走進路軌範圍(來源:2篇明報文章)
- 杏花邨站 :(移除一時性新聞內容),共移除7006字元
- 一名21歲有精神病紀錄的男子手持一張殘疾人士身分個人八達通及公立醫院精神科醫療紀錄文件證明,在出閘時突然被在場港鐵職員要求查票。期間男子情緒激動,有網媒拍攝到港鐵職員以疑似按壓頸部的動作按地制服該男子。而男子在激烈反抗下打傷了5名港鐵職員。(來源:2篇明報、2篇蘋果日報、1篇獨立媒體、1篇頭條日報)
- 利東站:(意外及事故:移除一時性新聞內容),移除1587+746字元
- 一列駛進利東站改由一名具駕駛列車資格的「顧客服務主任」駕駛列車,開錯車門 (來源:hk01)
- 南港島綫正式通車後第二日下午2時30分左右,利東站有架空電纜供電故障,導致服務嚴重受阻。(來源:蘋果日報)
- 海怡半島站 :移除一時性新聞內容,共移除812字元
- 近海怡路地底的一條淡水管爆裂,引致大量積水沿海怡半島站樓梯及假天花流向站內大堂,故南港島綫列車服務受阻超過3小時。(來源:蘋果日報)
以上,期盼「黑色怪物」解釋為什麼刪除這些新聞資訊,以及當中的刪除因素是什麼?當中有沒有共識支持閣下的行動。--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1日 (六) 16:03 (UTC)
- 基於上述編輯,有團體合理懷疑閣下可能是港鐵公司的打手(WP:OWN:「對於別人的編輯,公開或暗示地指出自己有權審查過才允許放上條目。」),在有可靠來源報導下唱淡港鐵公司在營運方面的不足之處,希望閣下可以解釋,謝謝!--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1日 (六) 16:08 (UTC)
- WP:NOTNEWS、WP:IINFO。--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1日 (六) 16:25 (UTC)
- 非礼、升降机故障等偶发事件可能适合一时新闻或者与主题关联弱。但海怡半岛站的淹水事件看上去该保留,涉及地形、运营,并有后续报道[1]。--YFdyh000(留言) 2024年9月21日 (六) 18:07 (UTC)
- 上面提及的事情似乎关注度非常有限,非礼等事件与地铁站关系也不大。--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1日 (六) 19:04 (UTC)
- 然而海怡半岛站的淹水事故是有后续报道吧?----加油!赖皮寮你会拉更多的天线宝宝进来的。 2024年9月22日 (日) 01:47 (UTC)
- 相關的結構問題本人早於其結構章節有所提及,但如果該站的漏水及水浸情況頻生的話,本人亦會考慮另開章節提及。--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2日 (日) 07:06 (UTC)
- 然而海怡半岛站的淹水事故是有后续报道吧?----加油!赖皮寮你会拉更多的天线宝宝进来的。 2024年9月22日 (日) 01:47 (UTC)
- 過往曾有用戶主張「所有事必然有人關注」的觀念,較常收錄一些性質較為普通(如搶刧案、傷人案等)的事件內容,而目前該用戶已因履次添加侵權內容(直接拷貝報章內容收錄於維基百科並不予以修改說法)而被封禁;而過度收錄事件內容亦容易導致條目繁複瑣碎的問題,故除非相關條目的事件性質嚴重(如發生於車站的嚴重事故、涉及他人身亡(註:東鐵綫車站的跳軌事故為較頻生的情況,故相關內容最好於其路綫條目提及。)等。)均可保留外,否則不建議收錄。--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2日 (日) 07:25 (UTC)
- 值得注意的是大圍站「清潔工」本身是爭議人物;而杏花邨站的跪頸事件的行為就連警察也不能做,相關行為與美國的”I can’t brave”事件類近,來源應該有提及到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2日 (日) 14:39 (UTC)
- 兩宗事件僅為單一事件,再者雖事發地點位於車站卻與車站的關聯不大,其關注度亦相當有限,故不建議繼續收錄。--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3日 (一) 00:22 (UTC)
- @DarkWizardCody, 閣下會怎樣量度車站的關聯度及關注度? 是否有客觀標準 (如搜尋次數), 還是以閣下的主觀感覺認為一件事是否有關注度?--Acidrain1016(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02:16 (UTC)
- 本人已在較上方留言表示相關方針,若有不明請檢閱。--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3日 (一) 02:29 (UTC)
- @DarkWizardCody, 閣下會怎樣量度車站的關聯度及關注度? 是否有客觀標準 (如搜尋次數), 還是以閣下的主觀感覺認為一件事是否有關注度?--Acidrain1016(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02:16 (UTC)
- 兩宗事件僅為單一事件,再者雖事發地點位於車站卻與車站的關聯不大,其關注度亦相當有限,故不建議繼續收錄。--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3日 (一) 00:22 (UTC)
- 值得注意的是大圍站「清潔工」本身是爭議人物;而杏花邨站的跪頸事件的行為就連警察也不能做,相關行為與美國的”I can’t brave”事件類近,來源應該有提及到的。--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2日 (日) 14:39 (UTC)
- WP:NOTNEWS、WP:IINFO。--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1日 (六) 16:25 (UTC)
- 每次這些愛好者內容出問題都反映兩件事:
- 該類條目的部分編者往往毫不篩選內容,只要有關就全部塞進條目,根本不關心讀者在該條目會尋找什麼資訊;
- 站內外不論是該主題愛好者還是異議者,都很愛隨意把對方抹黑成打手。現在竟然有用戶還將站內外這些肆意毫無實質證據的誹謗指控美化成「合理懷疑」,實屬荒謬。
- 倒是必須指出,上列有部分新聞我是認為是過度刪除,但好一部分都是缺乏收錄價值的純粹列出新聞。以下是對上列被刪除的內容是否適合收錄的分析:
- 延伸內容
- 東鐵綫
- 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缺乏來源,缺乏影響時長。若有來源且影響(復修)時間長,自然有收錄的需要。
- 1995年12月白石角電纜支架裂痕事故:缺乏影響時長。若影響(復修)時間長,自然有收錄的需要。
- 1996年8月上水站信號系統失靈:不應分列,而是應併入東鐵綫歷史部分,改寫成東鐵綫獲更換訊號系統傳輸模式的前因後果。還有,光纖電纜是什麼鬼謬誤翻譯,怎麽把cable翻成「電纜」?(不是站內的問題)
- 2005年12月車底機件裂縫問題:影響最少半個月的服務,有充足重要性去收錄,應予以恢復。
- 九龍塘站 (香港)
- 月台助理染腦膜炎命危:沒有查到是跟車站有關,根本不應該收錄。
- 車站大堂/月台增設多部有爭議企業的閉路電視:涉及車站本身(有密切關聯),收錄在這個條目算是合適。
- 大圍站
- 車站查票率高:與站務管理有密切關聯,可收錄。
- 清潔工默站抗議被警員截查:與管理有密切關聯的抗議事件,但與大圍站關聯不大,就算收錄也顯然不適合在車站條目收錄。
- 快餐店起火 煙攻月台:與車站關聯不密切,且影響算小,沒收錄價值。
- 觀塘站
- 中國好聲音香港區冠軍於出入口行人天橋演唱時被阻止:涉及車站界限的爭議,可算是有密切關聯,該收錄。
- 尖沙咀站
- 抗議每年加票價:年經事件,與尖沙咀站本身關聯不大,收錄在車站條目並非讀者會有意去該條目找的資訊。
- 尖沙咀站「單程票售票機」冒煙:無人受傷、毋須疏散、單一事件,有什麼收錄的意義?
- 尖沙咀站A1出口改建地盤發生工業意外:視情況收錄。
- 多宗非禮:視情況聚作一段撰寫,或不收錄。除非有來源將非禮案成因能拉到尖沙咀站的某些情況(如擁擠),則可全段收錄。
- 站內便溺:跟尖沙咀站無關,不適合收錄在該條目。
- 車站內扶手電梯損毀:無人受傷,也是單一事件,有什麼收錄的意義?
- 車站其中一部扶手電梯在運行期間其多級梯級突然碰撞拱起且損毀(來源:東方日報)
- 深水埗站
- 女警開槍制服持鎅刀男子:與車站無關聯(並非針對車站的襲擊),不適合收錄在條目當中。也不會任何一條路上發生這類事件都要將新聞收錄在道路條目中吧?
- 堅尼地城站
- 塗鴉惡搞港鐵 數小時內被清理:幾乎無影響,且並非針對車站本身,而是對港鐵公司的抗議,收錄在車站條目並非讀者會有意去該條目找的資訊。
- 站名書法題字爭議:為何刪?
- 西營盤站
- 西營盤站仍在興建期間,連續有兩名工人在地盤工作後出現登革熱症狀:難說,但登革熱這個並非地盤本身specific的內容(不像任何其他建築地盤的意外),不認為適合收錄。
- 乘客於西營盤站近B出口使用八達通入閘後,被港鐵職員指未付車資進入付費區:難說,這個我評斷不了。
- 因2016年反釋法遊行,港鐵列車不停西營盤站車站:關閉整個車站,為何不收錄?
- 車站C出口站外的其中一部升降機故障:miniscule的影響,不該收錄。
- 灣仔站 (香港)
- 有劫匪於灣仔站內,被數名内地籍人士搶去謝的96萬現金:同上其他事件,非針對車站,不該收錄於此。又不是港鐵的安保問題。
- 幕門無法正常打開,乘客打開緊急出口斜道走進路軌範圍:涉及車站/列車安全問題,不知為何刪除。
- 杏花邨站
- 精神病男子被壓頸和傷人:實質涉及職員執法問題及有人受傷事件,當然適合收錄,為何刪除?
- 利東站
- 「顧客服務主任」駕駛列車開錯車門:這事為何值得收錄?
- 南港島綫正式通車後第二日利東站有架空電纜供電故障導致服務嚴重受阻:20分鐘的事故兼無人傷,毫無收錄必要。
- 海怡半島站
- 路面淡水管爆裂,積水流進車站影響服務:影響事件尚短,不該在維基百科記錄。在站外其他站點的完整事故記錄更合適。
- 東鐵綫
- --路西法人 2024年9月23日 (一) 05:35 (UTC)
- 某程度上,建立專屬港鐵相關條目的格式手冊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格式手冊最能有效反映大規模共識。這個或許需要閣下與黑色怪物商議,清楚說明哪些事件可以收錄,哪些不能。坦白說,現正商議的WP:OWN提案是為了黑色怪物度身訂造。例如「本人亦會考慮另開章節提及。」「非官方資訊」等佔領條目主導權的語句將會禁止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07:33 (UTC)
- 以上的例子中有不少實際不僅會發生於港鐵站,諸如疫病、罪案、設施損壞……那些都是任何一種公眾場所也會發生的事情,例如快樂蜂記述某新冠患者曾經光顧、關閘總站記述某次毆打事件、塔石廣場記述某次飾板鬆脫……都不是很合適,很明顯就不是港鐵獨有的問題,就算真的要完善也應該是擴充Wikipedia:關注度 (事件)#刪除外的替代方案(此節規管「在現有的條目中介紹事件」)。簡單說一下我的判斷準則:事件本身對於相關場所的發展歷程有多大的影響?如果有相當程度的,多數會收錄,否則多數不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9月23日 (一) 14:20 (UTC)
- 這些不是瑣碎內容嗎?我之前寫學校村一見到「學校村學生齊參加升旗禮」、慣例的開學日加強警方人手這類的報導一概不收。開學日交通狀況除首年首次運行外不會寫。
- 謀殺案或自殺案除真的改變車站結構設施或人手安排外不應該寫進車站。--S叔 2024年9月23日 (一) 14:44 (UTC)
- 我大体支持@Cdip150的论述。
- 我给标准的话,那就是:如果这件事关注度中等,而这个地方如果只是在这件事情上作为一个场所,而不是事件重要的核心元素,那就不收。
- 此外,如果关注度很高,如郑捷事件或伊藤博文遇刺案,那也可以收;
- 而如果虽然和站点直接相关但关注度极低,如以上提及的查票或者普通设备故障,那也不能收。--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4:51 (UTC)
- 就我的观点来说,其实也就是上述郑捷事件或伊藤博文遇刺案这种类型的才值得收入。--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4:52 (UTC)
- @Cdip150、@The Puki desu:問題是,@DarkWizardCody根本說不出移除準則及理據,又沒有把準則達成共識,那把尺只在放他心裏邊,他把他認為「不重要」全刪了,這個先讓人頭痛的原因。--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5:21 (UTC)
- 他这样做是他不对,不过我个人认为他删去的内容的确应该移除就是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5:27 (UTC)
- 但是诸如配音内容这种中国大陆代理有公布的的内容却被他个人以主观以琐碎内容为由删除就感觉不合理。(类似于之前某部中国大陆电影中关于鸭子特别出演的资讯被删除的争议)虽然个人认为无来源以及原创总结的配音资讯,同样不应该收入。----吃瓜群眾 2024年9月24日 (二) 14:01 (UTC)
- 現在正討論鐵路條目問題,還請閣下以事論事。--黑色怪物 2024年9月24日 (二) 23:53 (UTC)
- 但是诸如配音内容这种中国大陆代理有公布的的内容却被他个人以主观以琐碎内容为由删除就感觉不合理。(类似于之前某部中国大陆电影中关于鸭子特别出演的资讯被删除的争议)虽然个人认为无来源以及原创总结的配音资讯,同样不应该收入。----吃瓜群眾 2024年9月24日 (二) 14:01 (UTC)
- 他这样做是他不对,不过我个人认为他删去的内容的确应该移除就是了。--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5:27 (UTC)
- @Cdip150、@The Puki desu:問題是,@DarkWizardCody根本說不出移除準則及理據,又沒有把準則達成共識,那把尺只在放他心裏邊,他把他認為「不重要」全刪了,這個先讓人頭痛的原因。--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5:21 (UTC)
- 就我的观点来说,其实也就是上述郑捷事件或伊藤博文遇刺案这种类型的才值得收入。--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14:52 (UTC)
- 以上的例子中有不少實際不僅會發生於港鐵站,諸如疫病、罪案、設施損壞……那些都是任何一種公眾場所也會發生的事情,例如快樂蜂記述某新冠患者曾經光顧、關閘總站記述某次毆打事件、塔石廣場記述某次飾板鬆脫……都不是很合適,很明顯就不是港鐵獨有的問題,就算真的要完善也應該是擴充Wikipedia:關注度 (事件)#刪除外的替代方案(此節規管「在現有的條目中介紹事件」)。簡單說一下我的判斷準則:事件本身對於相關場所的發展歷程有多大的影響?如果有相當程度的,多數會收錄,否則多數不收。--街燈電箱150號 開箱維修 抄錶 檢驗證明 2024年9月23日 (一) 14:20 (UTC)
- 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來源,兼有數年內九廣鐵路嚴重事故整理[2]--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10月3日 (四) 13:21 (UTC)
- 大致( ✓ )同意路西法人的逐一判斷。--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4年10月8日 (二) 09:53 (UTC)
- @LuciferianThomas上提供了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的新聞,影響時間是12小時,對當天交通看似頗大影響。你怎判斷?
- @Acidrain1016@Cdip150@DarkWizardCody@Factrecordor@HK5201314@So47009@The Puki desu@YFdyh000@吃瓜群眾不如我們就以路西法人上述延伸內容的點列意見為基礎來確立初步共識,如同意就不用多說,如對某一點有異議就提出來,看看哪幾點是爭議大的,集中討論。--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5:47 (UTC)
- 問題是沒有來源。補上來源還能談。--路西法人 2024年10月12日 (六) 05:52 (UTC)
- @LuciferianThomas缺乏來源的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已補來源了啊[3]。其他沒說缺乏來源。--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6:17 (UTC)
- 啊我沒看到那一則留言。半日的服務停頓加眾多混亂情況當然值得收錄。--路西法人 2024年10月12日 (六) 06:41 (UTC)
- @LuciferianThomas缺乏來源的1991年6月大埔滘電纜折斷事故已補來源了啊[3]。其他沒說缺乏來源。--Underconstruction00(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6:17 (UTC)
- (+)支持:長遠應訂立關注度(事件),避免主觀性回退重要資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8:08 (UTC)
- 不過短期內較希望建立 港鐵公司管理爭議 或同類型條目,畢竟絕大部份事件也是管理上的不足所導致的。而且可以統一收錄其他業務,如MTR MALL + MTR PROPERTY 這兩個品牌的爭議,如康城打穿主力牆及大圍躝方事件。--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8:14 (UTC)
- 維基的關注度是用來判斷該事物有否成獨立條目的價值,不是判斷條目中某些內容的去留吧。範圍越大,取得共識越困難,不智。現在應尋求在指引加入更具體的準則及事例,我想就算修訂Wikipedia:维基百科不是什么中的WP:NOTNEWS、WP:NOTIINFO等,也是範圍很大,最好是在格式手冊看看有沒有適合的部分。--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10:49 (UTC)
- 不過短期內較希望建立 港鐵公司管理爭議 或同類型條目,畢竟絕大部份事件也是管理上的不足所導致的。而且可以統一收錄其他業務,如MTR MALL + MTR PROPERTY 這兩個品牌的爭議,如康城打穿主力牆及大圍躝方事件。--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12日 (六) 08:14 (UTC)
- 問題是沒有來源。補上來源還能談。--路西法人 2024年10月12日 (六) 05:52 (UTC)
- 某程度上,建立專屬港鐵相關條目的格式手冊是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格式手冊最能有效反映大規模共識。這個或許需要閣下與黑色怪物商議,清楚說明哪些事件可以收錄,哪些不能。坦白說,現正商議的WP:OWN提案是為了黑色怪物度身訂造。例如「本人亦會考慮另開章節提及。」「非官方資訊」等佔領條目主導權的語句將會禁止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9月23日 (一) 07:33 (UTC)
- 以此事件作例,我想看看Wikipedia:互助客栈/方针#WP:V引入en:WP:ONUS可以如何實施。@0xDeadbeef--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19日 (六) 13:37 (UTC)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關係相關條目違反兩岸四地用語
幾乎全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關係相關條目(例:中國—塞爾維亞關係、中國—俄羅斯關係)名稱均不符合MOS:中國中的規範。--lauid 2024年10月13日 (日) 03:58 (UTC
- 直接移動到"中華人民共和國—XX關係"即可。--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13日 (日) 05:08 (UTC)
- 這樣真的沒有問題嗎?會不會違反甚麼維基百科的規定或某種共識?-- lauid 2024年10月13日 (日) 05:12 (UTC)
- @Happyseeu:中國—俄羅斯關係本身已經是重定向頁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13日 (日) 08:47 (UTC)
- (*)提醒:其重新導向到的頁面「中俄關係」不符合MOS:中國中的規範。--lauid 2024年10月13日 (日) 08:51 (UTC)
- 話說外交條目簡稱問題又是另一回事,應擇期探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09 (UTC)
- 涉及「中」「臺」等字的簡稱可能不宜作為條目名稱。--lauid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37 (UTC)
- 重點不在字眼,而是在無歧義情況下,是否仍統一用全稱,或是可酌用簡稱?如「中日關係」、「英美關係」、「法德關係」之類固可謂常用,然「白越關係」、「玻智關係」、「莫葡關係」之類是否適合逕作標題?仍大應商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13:08 (UTC)
- 敝人瞭解閣下的意思了,在無歧義情況下是否使用全稱可能有商議必要。但真的要將這個議題加入討論可能會需要換一個話題討論,目前的話題僅影響到兩中各外交關係相關條目,而閣下的意思可能會讓這個議題升級為幾乎與全部國家雙邊關係條目相關的討論。這可能會引出更多目前未解決的問題(像是南韓或稱韓國(大韓民國)相關條目的命名問題。關於這個議題可能需要通知User:E2568以及朝鮮半島相關編者加入討論)。
-- lauid 2024年10月14日 (一) 13:34 (UTC)
- 敝人瞭解閣下的意思了,在無歧義情況下是否使用全稱可能有商議必要。但真的要將這個議題加入討論可能會需要換一個話題討論,目前的話題僅影響到兩中各外交關係相關條目,而閣下的意思可能會讓這個議題升級為幾乎與全部國家雙邊關係條目相關的討論。這可能會引出更多目前未解決的問題(像是南韓或稱韓國(大韓民國)相關條目的命名問題。關於這個議題可能需要通知User:E2568以及朝鮮半島相關編者加入討論)。
- 重點不在字眼,而是在無歧義情況下,是否仍統一用全稱,或是可酌用簡稱?如「中日關係」、「英美關係」、「法德關係」之類固可謂常用,然「白越關係」、「玻智關係」、「莫葡關係」之類是否適合逕作標題?仍大應商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13:08 (UTC)
- 涉及「中」「臺」等字的簡稱可能不宜作為條目名稱。--lauid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37 (UTC)
- 話說外交條目簡稱問題又是另一回事,應擇期探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09 (UTC)
- (*)提醒:其重新導向到的頁面「中俄關係」不符合MOS:中國中的規範。--lauid 2024年10月13日 (日) 08:51 (UTC)
- (~)補充:各位維基人是否有處理過相同的情況,關於條目名稱違反兩岸四地用語?我在互助客棧開始此話題的目的是解決此問題,請問各位維基人有甚麼解決方案嗎?-- lauid 2024年10月13日 (日) 17:00 (UTC)
- 我是覺得除少數條目外(如中華民國建立前即與中國有外交關係者,應保留綜述標題),全部移動去「中華人民共和國—某國關係」(中立原則),並將「中國—某國關係」重新導向之(兼顧常用名稱原則),會是較好的折衷辦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01:48 (UTC)
- (+)支持--lauid 2024年10月14日 (一) 04:31 (UTC)
- (+)支持 --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14日 (一) 06:11 (UTC)
- 不過必須提醒,此議題茲事體大,過去有多次相關討論,故建議等待社群廣泛意見,切勿操之武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08 (UTC)
謝謝您:感謝閣下的提醒,敝人持相同意見,也在等待更多維基人參與討論。--lauid 2024年10月14日 (一) 09:33 (UTC)
- (-)強烈反对--大化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 2024年10月15日 (二) 08:29 (UTC)
這不是投票:@逐风天地 若可以,請陳述閣下之意見。閣下的意見可能會有益於達成共識,以便多方尋求最大公約數。--lauid 2024年10月15日 (二) 08:36 (UTC)
- 我反对将带“中国”的名称重定向至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条目名,比如将“中国—俄罗斯关系”重定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关系”,以及将“中國—史瓦帝尼關係”重定向至“中華民國—史瓦帝尼關係”这种做法,也反对将带“中国”的名称改成单纯的消歧义页面。在此前的讨论中我已经多次表达过我的看法。--大化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 2024年10月15日 (二) 08:48 (UTC)
- (?)疑問:閣下提出了什麼樣的方案?請問是否有相關討論的存檔?--lauid 2024年10月15日 (二) 10:32 (UTC)
- 海峽兩岸分裂分治,就事實而言,乃進行中而尚未結束;又中國歷史,共為雙方政體所繼承,故外交史部分,本應均同開列,非單置於其中一方。綜觀現行條目配置,多有重大問題,應一併檢討。若有需要,本人願嘗試就多種情況撰寫範例,以供社群參考。——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7日 (四) 05:38 (UTC)
- 我反对将带“中国”的名称重定向至相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或“中华民国”条目名,比如将“中国—俄罗斯关系”重定向至“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关系”,以及将“中國—史瓦帝尼關係”重定向至“中華民國—史瓦帝尼關係”这种做法,也反对将带“中国”的名称改成单纯的消歧义页面。在此前的讨论中我已经多次表达过我的看法。--大化國史館從九品筆帖式(留言) 2024年10月15日 (二) 08:48 (UTC)
- 是否分割成不同條目取決於內容多寡。1949年以後,由於「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不可能同時與某國建交,兩岸對某國的官方關係沒有時間上的重合,因此某國轉變外交承認的時間點是一個自然的關係劃分界限。以英國為例,「中英關係」寫從清朝至今的「中國」與英國的關係,例如香港主權轉移(清朝割讓、民國試圖收回、共和國收回)與英國對藏政策在此框架下可以完整顯示歷史脈絡。1950年以後,英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後「中華民國與英國的關係」是非官方的,與香港、西藏無關,除了在「中國」框架下的「中英關係」。因此「中華民國與英國的關係」若有大量內容,可以拆分成「中華民國與英國的關係 (1911-1950)」、「中華民國與英國的關係 (1950至今)」。
- 以俄羅斯聯邦為例,俄羅斯聯邦從未承認中華民國,雙方關係始終是非官方的;而PRC始終與俄羅斯聯邦保持官方關係。我主張分成「中華人民共和國—俄羅斯聯邦關係」以及「中華民國—俄羅斯聯邦關係」反映關係性質的不同。中俄關係則寫「從清朝至今的「中國」」與「從俄羅斯帝國至今」的關係,包括雙方多次劃界與俄國侵佔中國領土的過程,完整顯示俄國侵略中國的歷史脈絡。
- 對於與小國的關係,如果內容不多,可以合併成一個條目。--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17日 (四) 20:40 (UTC)
- (+)傾向支持:閣下對於簡稱的提案敝人贊同,這樣可以避開爭議較大的到底重新導向到哪個中國。--lauid 2024年10月18日 (五) 00:18 (UTC)
- 個人主要意見即是,就諸多「中共建政」以後方獨立之國家,尚無必用「中國—某國關係」為主的道理,應正常按兩岸標題對等拆分。至於「中國—某國關係」標題,個人當然較屬意平等消歧義,但鑑於「中共」政權在國際上居上風之現實,予以重新導向乃為一種折衷。——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8日 (五) 01:54 (UTC)
- (!)意見:基於全球視野,中X關係,不是也能指中非—XXX國關係。例如上面的中俄關係,中非共和國—俄羅斯關係。我覺得不只是兩地用詞問題,而是本身就存在歧義。--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18日 (五) 05:29 (UTC)
- 你不是第一位提這事的人,我之前已經在客棧提過這事好幾次了,你也可以參見WT: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存檔的先前討論。Sanmosa 宮掖事祕莫能辨也 2024年10月18日 (五) 14:43 (UTC)
- 有“中非共和国-俄罗斯关系”被称作“中俄关系”的用例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18日 (五) 14:44 (UTC)
- 其实我只在八炯的频道见到他称“中非”略称“中”(纯属他的挖苦,并非认真的做法),一般,在中文圈,“中俄(或‘俄中’)关系”应该都指“中国与俄罗斯关系”,这个涉及WP:命名常规#易於識別了。--Allervousシカ部・ざ・ろっく! 2024年10月19日 (六) 00:36 (UTC)
- ( π )题外话(好像不算題外話):先不論簡稱的問題,目前帶有「中國」(特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關係條目閣下作何感想?
重新導向方案?單獨列出(中國與某國關係條目作為歷史介紹的條目)方案?消歧義頁面方案?或閣下有新提案?-- lauid 2024年10月19日 (六) 03:34 (UTC)- 上面討論提出的觀點,並沒有超過维基百科:命名常规 (国际关系)#兩國關係條目命名提及的情況,具體處理上我沒有補充。
- 我只對縮寫存在潛在的歧義提出意見,是否作為主頁面另說,消歧義頁的處理已經有了(中蘇關係 (消歧義))。退一步,我們可以頁討論「中非共和國—俄羅斯關係」縮寫為「中俄關係」屬於消歧義提到的「部分題目相符」情況。中蘇關係的消歧義,「蘇」既然可以指蘇丹、蘇聯、蘇里南,「中」為何只局限於RPC和ROC。--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19日 (六) 07:06 (UTC)
- 因為外國國名於中文多可隨意簡稱,自有重複可能;然中文語境幾根本不用「中」簡稱中非,此見諸可靠來源。故純粹以「中」可能指代中非而要求予以全面消歧義者,乃屬無理取鬧。其他理由,則另作他論。——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19日 (六) 10:49 (UTC)
- @Ericliu1912:這個問題一直這樣下去也不是事,所以我有一個提議,就是弄一個投票、問卷調查或其他類似的東西來具體收集一些針對性意見,然後基於收集得來的針對性意見再來凝聚共識(注意我並不是打算直接以投票確立共識)。Sanmosa 宮掖事祕莫能辨也 2024年10月22日 (二) 11:52 (UTC)
- 其實繼續徵求意見即可(徵求意見不就是用來蒐集看法的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2日 (二) 14:55 (UTC)
- @Ericliu1912:然而意見的針對性並不足,我看到的情況是部分用戶不斷在重複自己的表面觀點,但沒有詳細說明背後的rationale。我認為針對性意見有助於理解社羣成員對於一些舉措的具體態度和他們背後的原因,也有助於判斷他們背後的原因是否合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2日 (二) 22:35 (UTC)
- 做個表單?--lauid 2024年10月23日 (三) 00:10 (UTC)
- 我想先確認這事能不能做,然後才來討論怎樣做。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3日 (三) 02:23 (UTC)
- 我想整理成幾個原則或是草案,加以編號,再圍繞其討論,較容易形成共識。--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23日 (三) 03:04 (UTC)
- 我想先確認這事能不能做,然後才來討論怎樣做。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3日 (三) 02:23 (UTC)
- 做個表單?--lauid 2024年10月23日 (三) 00:10 (UTC)
- @Ericliu1912:然而意見的針對性並不足,我看到的情況是部分用戶不斷在重複自己的表面觀點,但沒有詳細說明背後的rationale。我認為針對性意見有助於理解社羣成員對於一些舉措的具體態度和他們背後的原因,也有助於判斷他們背後的原因是否合理。Sanmosa 新朝雅政 2024年10月22日 (二) 22:35 (UTC)
- 其實繼續徵求意見即可(徵求意見不就是用來蒐集看法的嘛?)——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2日 (二) 14:55 (UTC)
Category:越共胡志明市市委书记
我剛創立日本動畫條目「雖然我是注定沒落的貴族,閒來無事只好來深究魔法」被移動到沒有中間逗號,中間空一格的新名稱
白起相關戰役被一名使用者忽然進行大量改寫,勞煩具有相關知識之維基人幫忙確認真偽
白起相關戰役被Philip zg忽然加入大量內容,但我對該時期沒啥暸解,還請對該時期有一定理解的維基人幫忙檢查--Waylon1104(留言) 2024年10月17日 (四) 16:33 (UTC)
(※)注意:根据讨论递进机制试行案,请先在条目讨论页讨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18日 (五) 03:56 (UTC)- @自由雨日:方才看了一下Special:用户贡献/Philip zg,受影響的條目似乎已經橫跨多個主題,因此在VPD發起討論應該是合適的。Sanmosa 宮掖事祕莫能辨也 2024年10月18日 (五) 14:40 (UTC)
臺灣特有植物的正確學名
@Kanshui0943、YFdyh000: 當臺灣特有植物的正確學名在《臺灣物種名錄》、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World Flora Online不同時,該選擇哪一個用在條目首段?我遇到不只一個例子。以杉形马尾杉為例,POWO、WFO說正確學名是Huperzia cunninghamioides,而臺灣物種名錄、物種學名管理工具說正確學名是Phlegmariurus cunninghamioides,三者都將另一個名稱列為同物異名。該選擇哪一個?--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19日 (六) 00:30 (UTC)
- 以小葉石薯為例,POWO、WFO說正確學名是Gonostegia parvifolia,而臺灣物種名錄說是Gonostegia matsudae--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19日 (六) 00:43 (UTC)
- 英维以POWO为准,您维据我所知无共识。--——🦝Interaccoonale(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1日 (一) 14:45 (UTC)
- 不如学名也分
地区词分地区表述,(若相关数据库有相关物种,)大陆以《中国生物物种名录》为准,台湾以台湾物种名录为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1日 (一) 14:55 (UTC)- 這是我目前的作法,看這能不能成為共識。不過一個副作用就是其他語言的維基條目若採用POWO,會連到另一個Wikidata(不同的學名對應不同Wikidata),導致中維條目的跨語言連接很少或沒有。--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19:17 (UTC)
- 此外中維植物條目名稱通常使用中文俗名,與外語條目名稱使用拉丁學名不同。所以條目名稱的轉換將是俗名而非學名。--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19:30 (UTC)
- 不如学名也分
- 英维以POWO为准,您维据我所知无共识。--——🦝Interaccoonale(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1日 (一) 14:45 (UTC)
- 個人去翻論文的猜想是某些神秘政治力量會讓POWO參採中國植物志更勝於台灣學界的共識--Kanshui0943(留言) 2024年10月23日 (三) 14:46 (UTC)
電影《邪Mall》的編輯
應否把「慕尼黑快鐵」及其下分類全部移動?
本人發現Category:德國城市快鐵之下的各分類皆以「城市快鐵」稱呼S-Bahn。Category:慕尼黑城市快鐵雖然曾經存在,但隨即被移動到Category:慕尼黑快鐵。本人應該把該分類及其下的所有子分類和相關頁面都統一命名嗎?--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19日 (六) 16:38 (UTC)
- 由於創建有關分類的用戶@暖城2016-02-05君直至昨天仍有編輯,特此告知。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19日 (六) 16:42 (UTC)
提議:依據學術規範修正語音學術語,避免直譯英語
背景
目前中文維基百科中的語音學術語,特別是音素名稱,多數是按英語直譯而來。然而,這種做法並不符合漢語學術規範,也可能導致概念理解的偏差。為了提高條目的學術性和準確性,我提議將這些術語根據最新的學術規範進行修正。
權威依據
本提議主要參考了《方言》2007年第1期第1頁刊載的國際音標中文版。該版本由中國語言學會語音學分會翻譯,並於2011年被國際語音學會在《國際語音學會會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第41卷第2期正式收錄承認。這無疑是目前最權威的中文版國際音標。
以下内容引用自 unt 在知乎發佈的国际音标表(官方中文版) 一文:
国际音标的最权威中文版当属《方言》2007 年第 1 期第 1 页所刊载的版本,这一版本由中国语言学会语音学分会翻译,之后被国际语音学会在《国际语音学会会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ssociation)2011 年(第 41 卷)第 2 期收录承认。表格如下: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Chart (official Chinese version) 语音学术语小组成员
顾问小组:鲍怀翘、曹剑芬、黄泰翼、林茂灿、吕士楠、郑秋豫、王洪君、王嘉龄、王理嘉、徐云扬
工作小组:胡方、孔江平、李爱军、麦耘、陶建华、王蕴佳、熊子瑜、朱晓农
该图片为 unt 提取自国际语音学会官网 Translation of IPA charts 里 The chart of the International Phonetic Alphabet in Chinese (2007) 的 PDF。这个收集各语言翻译版国际音标表的项目“Translation of IPA charts”正是受上面中译版的启发而设立的。
表中有一些术语值得注意,人们常常会误用,或者使用过时术语:
- p、b 一行叫爆发音(plosive),不叫塞音(stop)。塞音可以包括爆发音(“简单塞音”)和塞擦音(“擦除阻塞音”),而爆发音是更精确的术语
- 拍音(tap)或闪音(flap)是两个术语,略有不同:拍音的主动调音器官的运动方向垂直于被动调音器官,闪音是平行于。通常 ɾ 是拍音,ɽ 是闪音
- ʋ、ɹ 一行叫近音(approximant),其旧称无擦通音(frictionless continuant)已过时。原则上,无擦通音包括近音和元音。通音(continuant)是在此基础上再包括上擦音,是含义更宽的概念
- s、z 一列叫龈音(alveolar),其旧称齿龈音已过时。现在,“齿龈”可以指齿音或龈音。特别注意,t、d、n、l 等辅音横跨三列,它们可以表示齿音、龈音和龈后音
- ʃ、ʒ 一列叫龈后音(postalveolar),其旧称舌叶音已过时。现在,舌叶性(laminal)描述的是主动调音器官(见附加符号部分),而不是调音部位
- ʘ、ǀ 一列叫啧音(click),旧称搭嘴音(但仍然通行),后来朱晓农又改作喌音(但尚未推广开)
- pʼ、tʼ 一列叫喷音(ejective),其旧称挤喉音应当过时
- ʍ、w 作唇–软腭音(labial-velar),ɥ 作唇–硬腭音(labial-palatal),ɕ、ʑ 作龈–腭音(alveolo-palatal)。特别注意,ʍ 是擦音而不是近音
- 描述辅音的顺序是调音部位+(送气)+清浊+调音方法+“音”。语言学爱好者常常说清浊+(送气)+调音部位+调音方法+“音”,这是中文维基百科上机械照搬英文语序的结果,不提倡使用
- 气声(breathy voice)和嘎裂声(creaky voice)两个发声态的译名确定了(表中是“voiced”所以是“声性”),嘎裂声的旧译紧喉音、喉化音等已过时
- rhotic 译作 r 色彩(更直接对应的英文是 r-colored),也有人作 r 音色,其旧称卷舌(性)、带 r 意味的、r 化、儿化等已过时
- no audible release 译作无闻除阻,也有人作无听感除阻,其旧译唯闭音已过时。语言学爱好者常常说“不除阻”,是不正确的,因为爆发音不除阻的话人就憋死了。有人译作无声除阻也不妥当,因为“无声”易被误解为不带声(voiceless)。特别注意,汉语入声韵尾并没有必要加无闻除阻符号,因为汉语的鼻音韵尾也是无闻除阻的
具體修改建議
基於以上資訊,以下條目名稱可作以下修改:齒齒齦音建議修改為 齒齦音;浊小舌塞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浊塞擦音」;濁小舌塞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濁爆发音」;濁小舌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濁擦音」;清小舌內爆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內爆音」;清小舌塞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塞擦音」;清小舌塞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爆发音」;清小舌擦音建議修改為「小舌清擦音」;
技術方面的考量
為了實現這些修改,似乎可以考慮利用Wikipedia:字词转换功能?這不僅可以保證術語的一致性,還能兼顧不同讀者群體的閱讀習慣。
結語
採納這一提議將顯著提升維基百科語音學相關條目的學術性和準確性。這不僅有利於讀者更好地理解相關概念,也能夠使我們的內容更加符合當前學術界的規範。我懇請各位編輯者認真考慮並支持這一提議。讓我們共同為提升維基百科的學術品質而努力!--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19日 (六) 18:13 (UTC)
- (+)强烈支持:很多年前就在知乎拜读过unt的这篇文章,一直想提议大幅修改……中文维基百科学科术语的原创翻译向来也十分猖獗,只是我最近暂时只将推进到限制专有名词原创翻译上面……不过,“最权威中文版”不排除可能有大陆地域中心的问题,对其他地区词来说还需要确认一下。另外,个别名词虽然存在学术规范,但也有其他常用名称(比如虽然“爆发音”可能更规范,但“塞音”也显然很常见、尤其是在和“擦音”对举的时候),这些也可能需要额外考虑。——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0日 (日) 02:04 (UTC)
- (!)意見:直接转换要慎重。以及有些旧称的确更加通行到无法忽视。不过,将新译名作为标准条目名是合理的。--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10月20日 (日) 10:24 (UTC)
- 很需要注意地區詞轉換及常用名稱原則等問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0日 (日) 13:23 (UTC)
- (&)建議&(~)補充:
- 权威性和准确性:国际语音协会所接受的术语名称应被采纳,以确保术语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对于常见且通用的俗称,如生物分类学中提供学名和俗称一样,或许可以考虑在条目中提及或设置重定向,以帮助读者更好理解,例如学名「龈颤音」俗称「大舌音」;而俗称「小舌音」可能指「小舌颤音」或「小舌擦音」,或许可以考虑重定向。
- 尊重历史事实:为尊重历史上广泛使用的通用名称,或许当将规范名称作为标准条目名称,但在内容中提及这些通用名称;同时或许可以提及旧称及已废除术语并加以解释,使读者了解学术知识和思想的发展变化。
- @自由雨日@The Puki desu@Ericliu1912--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21 (UTC)
- @Ryanlo713:台湾等地地区词我不确定,不好说。就中国大陆地区词而言,我完全支持这一做法。我强烈地认为,在名称常用度没有数量级差异时,(学科术语方面)“规范性”原则应高于“常用性”原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0日 (日) 18:47 (UTC)
- 如果其他地区没有相应规范,应该可以直接按大陆规范统摄。而且这似乎也不是大陆部门的规范?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1日 (一) 11:36 (UTC)
- (~)補充:根据现有的讨论,我有一些疑问,包括:
- 是否需要设置正式投票程式让更多编辑参与表决?
- 是否需要组建一个专门的工作组来推进这项修改?工作组可以进一步研究各地区的学术规范,整理出一份详细的修改清单,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等。
- 是否需要采取分阶段实施的策略?例如:
- 第一阶段:修改争议较小的术语
- 第二阶段:修改有一定争议但多数人支持的术语
- 第三阶段:处理存在较大分歧的术语
- 是否需要设置过渡期?比如过渡期内保留旧称的重定向,并在条目中注明新旧称谓,以便读者适应。
- 如何将措施落到实处?可能包括:
- 需要指定一位主要负责人来协调整个过程?
- 需要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和里程碑?
- 需要利用机器人来协助大规模修改?
- 需要加强与语言学专业人士的合作,确保修改的专业性?
- 需要定期在社群中通报进展,保持透明度?
- 是否还有其他方面需要考虑?
- --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2日 (二) 17:09 (UTC)
- 没必要投票。我们几乎都不使用投票来确定共识(而是讨论),只有在涉及面非常广的重大争议性问题上才使用投票的方式快速征求意见?(且最终也并非会以投票结果决定。)在“互助客栈·条目探讨”这里讨论已经是涉及面非常大的讨论,我觉得足够了。如果还要继续扩大的话,可以用{{RFC}}和{{公告栏}}。
- 也许可以进一步请对该问题感兴趣的编者讨论,比如语言学专题编者。
- 视争议情况而定,确实可以这么做。
- 重定向应该长期保留;旧称/别称视情况而定,单纯译法语序问题(如“清小舌塞擦音”)应该可以直接不写,但“塞音”等别称应该(长期)写。
- 应该不用这么复杂吧……大家都是志愿者,有空就可以作“负责人”协调者(比如您);时间表/里程碑我想就不必了;和专业人士的合作,如果可以做到的话,我想也一定是好事儿。机器人修改的问题,如果是“清小舌塞擦音 -> 小舌清塞擦音”这类改动应该没问题,不过有些术语(比如“塞音”)可能不适合全盘改掉(因为和“擦音”对举时仍常称“塞音”而非“爆发音”)。
- --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2日 (二) 17:21 (UTC)
- 我對技術實施方面不太瞭解。什麽時候方便開始?--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21 (UTC)
- 维基百科不是官僚体系,没这么多繁文缛节,要改就改。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08 (UTC)
- 已通知语言学、语言两专题,并邀请Unt Phesoca。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1 (UTC)
- unt您是怎么邀请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9 (UTC)
用户讨论页——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46 (UTC)- 😱她居然在这里!--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58 (UTC)
- unt您是怎么邀请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9 (UTC)
- 谢谢!我非常支持修改。在十几年前,维基百科采用的术语翻译确实是比当时大陆学界更先进的;但是近年来,大陆学界的语音学学者越来越多采用这个中译版国际音标表里的术语了,维基百科的一些术语就显得过时了,尤其还有齿龈音vs齒齒齦音这种脑筋急转弯。2021年我那篇知乎文章发布后,就曾有人提议过修改条目术语(当然,当时也有人反对),但最终未能进行。我想,此时不改,更待何时--Unt Phesoca(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41 (UTC)
- 关于“塞音”和“爆发音”,现在中英文学界在一般行文里仍然多是用“塞音/stop”专指“爆发音/plosive”的(即,不包含塞擦音),但是如果是专门提及音素名称,那就要说“爆发音/plosive”而不说“塞音/stop”了,这样显得严谨。我想音素的条目名还是应该用“爆发音”,正文里面用“塞音”倒是问题不大--Unt Phesoca(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51 (UTC)
- @Unt Phesoca:谢谢大佬回复!我曾多次在其他平台以不同身份和您有过几次小互动,在这里见到您是最开心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14:03 (UTC)
- 已通知语言学、语言两专题,并邀请Unt Phesoca。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04:21 (UTC)
- @書畫晝盡告诉我其曾给中文维基百科增加过多个音素条目,或能协助修改。--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3:57 (UTC)
- (+)支持 但我认为denti-alveolar consonant译为“齿-龈音”更好,以避免译为“齿龈音”会出现的几个问题:①新旧术语混淆导致不必要的误解;②后人会很难判断近年的文章/论文中的“齿龈音”具体表示什么;②避免使用反直觉的名称(也能防止非专业人士望文生义),毕竟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齿龈音”明显更容易被理解为与“齿龈”有关而非与“齿和龈”有关。--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13 (UTC)
- 另外希望可以在比较显著的位置保留保留“清…”“浊…”的译法,而非仅仅重定向,毕竟这种命名已经广泛应用多年了。--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18 (UTC)
- 关于连字符的使用,我认为需强调与双重调音术语加以区分。
- 这类术语的构成是两个形容词的结合,应该由 “–” (U+2013, En dash) 分隔。例如,图表中的「唇–软腭」指代的是 en:Labial–velar consonant,而 “denti-alveolar consonant”则不涉及双重调音,且其构成涉及词根并入,含义是其调音部位位于齿与龈之间。
- 另外我看图表中的 en:Alveolo-palatal consonant 中文译名「龈‐腭音」中的连字符和双重调音术语的有所不同,可能是 “‐” (U+2010, Hyphen) 或 “-” (U+002D, Hyphen-Minus)--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6:53 (UTC)
- 哈哈,en:Alveolo-palatal consonant用的是en:Hyphen-minus,明显是错误的,竟然一直没人发现。我旧号丢了,现在没有移动页面的权限,谁有空可以改一下。
- Alveolo-palatal consonant和齿-龈音都应该用en:Hyphen。--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10 (UTC)
- (补充:我不确定英维中Hypen-Minus是不是acceptable的)--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24 (UTC)
- @Sihjee:英维要求使用hyphen-minus,禁止用hyphen,见en:Wikipedia:Manual_of_Style#Hyphens。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新手2023]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4 (UTC)
- 中维我记得也是禁止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6 (UTC)
- 明白了,一直误解了。--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7 (UTC)
- 另外我发现一文:MOS:连接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8 (UTC)
- 连接号区分了多个排版符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40 (UTC)
- 就是Hypen和emdash,中文不用endash有点可惜…--Sihjee(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58 (UTC)
- 连接号区分了多个排版符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40 (UTC)
- 另外我发现一文:MOS:连接号--Σ>―(〃°ω°〃)♡→天邪弱(に〇〇する) 2024年10月25日 (五) 17:38 (UTC)
關於公司活動節目類條目的「所有權者」、「母公司」、「營運單位」的疑問
是這樣的,U:SunAfterRain在較早前於本人討論區討論這件事,大約內容是 「B公司的社群媒體明言,他是屬於A公司𣄃下的。而C節目的代理發行一欄,SunAfterRain提倡寫B公司,因為沒有證據證明A公司(也即B公司的母公司)有C節目的代理權。」由於討論有點長,歡迎到我的討論頁瀏覽。
在討論後的冷靜期,我翻看了其他有類似例子的條目,如
- KKBOX風雲榜寫的主辦單位是品牌名稱KKBOX,而非公司名稱科科世界
- YouTube Premium寫的擁有人是Alphabet,而非Youtube LLC 或 Google LLC (LLC是有限公司)
- 九廣鐵路寫的擁有人是九廣鐵路公司,而九廣鐵路公司寫的擁有人是香港特區政府
- 文匯報 (香港):同時列出品牌上級企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及再上級機構香港中聯辦。
有見及此,現希望就規範列出上述三項變數的條件
1. 如在條目或模版需要列出負責專案的品牌公司名稱時,請列出至負責這個專案的「品牌名稱條目」。
2.如相關品牌名稱不被維基收錄,請列出相關品牌的「上級機構條目」。
3. 如「上級機構」不被維基收錄,請列出至相關品牌的「總公司條目」或 「佔最大股份的公司條目」
換句話說,提案最終效果應像九廣鐵路及KKBOX風雲榜一樣以層遞方式按步列出責任權。
而YouTube Premium的擁有人應寫Youtube LLC。Youtube條目的擁有人應寫Google LLC。Google條目的擁有人應寫Alphabet。
假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條目不存在(包括沒有名稱的重定向),則可以大公文匯這個名稱,定向至香港中聯辦。類似這樣[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l香港中聯辦]
關於母公司一欄,如沒有來源證明某公司佔股超過51%,則不應使用「母公司」一欄,只可使用「主要股東」一欄。
由於是次討論影響所有涉及公司的條目,故放在這裏討論,以上!--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09 (UTC)
- (!)意見:
- 如果是非公司品牌,建議與公司名並列(例如
KKBOX(科科世界)
) - 如果是公司,不應該(隨便)把母公司寫進資訊框(即只寫
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或九廣鐵路公司
),但引言或者內文可以按情況詳述有關關係(如香港中聯辦擁有的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
、香港特區政府全資擁有的九廣鐵路公司
等)。
- 如果是非公司品牌,建議與公司名並列(例如
- ( π )题外话:@SunAfterRain:ChatGPT是不可以拿來當來源的。您跟@HK5201314君討論的是應該怎樣納入資料,這是需要可供查證的,不論ChatGPT是否基於大量已發佈可靠來源來回答您的問題,它本質上是生成式AI,用它給答案就是原創研究。另外本人想點您給HK5201314君的連結進去,結果甚麼都看不到。
- 以上--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2 (UTC)
- @Patrickov:您拿生成式AI這點來說我,但對方根本沒拿出任何能證明的東西啊?那憑什麼他發表的「子公司有拿代理權代表母公司可以以母公司的身份隨便碰」就是可以查證呢[特別是他還強調是常識]?(至於404就404吧,消失了我也救不了)--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6 (UTC)
- 一事還一事。本人只是認為ChatGPT不能用來討論此事,這跟哪個觀點對、哪個觀點錯無關。另外,本人上面有就問題本身發表意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00 (UTC)
- 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1:48 (UTC)
- 那本人也沒有用GPT去幫自己構建留言或者證據啊……(不過更重要的是本人不懂得用)--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49 (UTC)
- 又,本人就真的只是針對那一段話(以及HK5201314君在其下的問題)去回應,哪一部份讓您認為本人否定您整個立場了? -- 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51 (UTC)
- 這個是您自己腦補的,我只是想問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而已,--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55 (UTC)
- 那本人就完全不明白那個溫馨提示的用意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5日 (五) 01:15 (UTC)
- 因為一堆人喜歡話中有話或是往奇怪的地方解讀(沒有要批評您的意思,但這真的是你維目前的通病)所以才打上去的
囧rz……--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5日 (五) 06:13 (UTC)
- 因為一堆人喜歡話中有話或是往奇怪的地方解讀(沒有要批評您的意思,但這真的是你維目前的通病)所以才打上去的
- 那本人就完全不明白那個溫馨提示的用意了。--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5日 (五) 01:15 (UTC)
- 這個是您自己腦補的,我只是想問您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而已,--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55 (UTC)
如果您有更好的解方[指不是理論層面的解方]還請您指教一下方便日後改進,但如果無法有效破局法雖然知道GPT可信度不高但我也只能用GPT處理。溫馨提示:全程我只有在那個常識議題提過GPT--
- 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1:48 (UTC)
- 一事還一事。本人只是認為ChatGPT不能用來討論此事,這跟哪個觀點對、哪個觀點錯無關。另外,本人上面有就問題本身發表意見。--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0日 (日) 17:00 (UTC)
- @Patrickov:您拿生成式AI這點來說我,但對方根本沒拿出任何能證明的東西啊?那憑什麼他發表的「子公司有拿代理權代表母公司可以以母公司的身份隨便碰」就是可以查證呢[特別是他還強調是常識]?(至於404就404吧,消失了我也救不了)--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0日 (日) 16:56 (UTC)
- 你是否在說商業名稱?營運實體和商號,其實並不衝突。一堆上市公司註冊地是「開曼群島」之流,他們並不會視為開曼群島公司。
- 有些情況,品牌是以部門的方式運作(事業部制),也可以視為一個營運實體,只是沒有公司化營運。例如你討論頁裡面提到的Ani-One,既是一個品牌,又可以視為羚邦的日本動畫部門,--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21日 (一) 05:29 (UTC)
- 如果按照@Patrickov的倡議,關於我討論區例子,可以這樣表達?
- 1.資訊框「Ani-One(羚邦集團)」
- 1.條目內文「Ani-One(羚邦集團)」
- 2.資訊框「回歸線娛樂」
- 2.條目內文「智寶國際集團旗下的回歸線娛樂」
- 那麼,如果以KMB巴士公司作例的話,那句子將會很長
- 資訊框:「九龍巴士公司」
- 條目內文:「新鴻基地產旗下的載通國際旗下的九龍巴士公司」(當中新鴻基及載通也是上市公司;如果是需要講述九巴路線與龍運巴士、皇巴士的轉乘優惠+KMB會員系統The Point)
- 簡單來說,如果欲就資訊框達成共識,首先是需要確保 「所有權者」及「營運單位」等可列出公司名稱的變數於同一公司架構只可以列出一間公司或機構。如果是非公司品牌負責專案,則品牌與上級責任公司名並列。--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1日 (一) 16:34 (UTC)
- 澄清一下:本人的看法是「
如果是公司,不應該(隨便)把母公司寫進資訊框
」以及「引言或者內文可以按情況詳述有關關係
」。具體一點說的話,本人是認為如果母公司對主題有重要性才需要提及。舉例來說,九巴的巴士路線就不需要提及載通和新鴻基,除非是像九龍巴士268M線那種明擺著是為新鴻基旗下物業(峻巒)服務的,但即使是那樣也需要可靠來源報導或提及此事才能寫進去。--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2日 (二) 02:12 (UTC)
- 澄清一下:本人的看法是「
- @Nostalgiacn:大概以我的論點解釋一下原始的爭議是怎麼來的
- 因為木棉花、Ani-One等品牌從容易取得的資料來看其實無法確定屬於哪間公司(可能財報有但我並不清楚,並且羚邦也沒有一間名為Ani-One (公司)的公司),也無法從公開資料確定是由哪家公司向日方取得代理權(就算知道也沒有寫進來維基百科的意義,你維也不太可能出現木棉花動漫、木棉花創投、羚邦動畫、羚邦娛樂之類的公司的單獨條目),所以寫集團沒什麼問題
- 但智寶先是成立了回歸線娛樂,而且從7月開始的動畫上面的版權浮水印都是「智寶國際集團的回歸線娛樂」,最新集團的代理貼文(Archive.today的存檔,存档日期2024-10-24)也未有再提及智寶國際開發,與上方無法明確確定的情況完全相反,基於不能臆測智寶國際開發到底有沒有拿到代理權(有其他內部消息告訴我其實沒有),如果要寫公司應當寫回歸線娛樂而非如同其他代理商一樣寫智寶國際開發
- 當然我是覺得人家品牌寫什麼就寫什麼上去就好了就是了,不過要寫公司的話回歸線代理的實在不適合寫智寶國際開發--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2:14 (UTC)
- 寫 「智寶國際集團」可以,但萬萬不能寫「回歸線娛樂」。論關注度,「回歸線娛樂」在智寶國際集團體制下可不可以獨立成一條條目?除了那個隨時可被刪走的動畫列表及股權文件外,你可以找到一篇單獨介紹「回歸線娛樂」業務的文章嗎?
- 所以回應下方@Milkypine:3M公司本身既是條目(即符合關注度要求),又是一個公司實體,所以不用寫「 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 」。--唔好阻住我愛國(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3:52 (UTC)
- 現在沒有,不代表近一兩年就沒有機會出現足夠關注度成條,但我舉的那四個(以及類似狀態的公司)我是不太相信五年內有機會獨立成條--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9 (UTC)
- 部門(事業部制)有關注度,可以寫成條目,如騰訊遊戲,品牌的話,中維有很多遊戲品牌條目,如Key (遊戲品牌)。羚邦我不熟,但是品牌、部門作為獨立條目,在遊戲專題是很普遍的。--Nostalgiacn(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5 (UTC)
- Ani-One基本上沒有什麼獨立成條的機會啊...
- "Ani-One" -site:wikipedia.org -site:wikidata.org -site:youtube.com -site:youtu.be -site:facebook.com -site:instagram.com -site:threads.net -site:x.com -site:twitter.com -site:medialink.com.hk -site:ani-mall.asia -site:ani.gamer.com.tw -site:acg.gamer.com.tw -site:catchplay.com -site:hamivideo.hinet.net -site:kktv.me -site:linetv.tw -site:litv.tv -site:mytvsuper.com -site:myvideo.net.tw -site:ofiii.com
- --SunAfterRain 2024年10月24日 (四) 19:04 (UTC)
- 所以之後是要寫成3M公司(明尼蘇達礦業製造公司)嗎?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2日 (二) 16:18 (UTC)
- 3M已是有知名度的公司,不需要。--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3日 (三) 03:58 (UTC)
- KKBOX和內文講的幾家公司也是有知名度的公司,怎麼他們需要,3M不用。不是很懂這突然跑出來的「知名度」又是啥標準。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3日 (三) 20:45 (UTC)
- 重點應該是公司,上面本人也說過本身是公司就不需要寫,但本人在舉例時KKBOX好像被說是品牌而不是公司。--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4日 (四) 17:46 (UTC)
- KKBOX和內文講的幾家公司也是有知名度的公司,怎麼他們需要,3M不用。不是很懂這突然跑出來的「知名度」又是啥標準。 --窝法乙烷 儿法梦碎 2024年10月23日 (三) 20:45 (UTC)
- 3M已是有知名度的公司,不需要。--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3日 (三) 03:58 (UTC)
George之香港譯名問題
近日留意到一系列名George的人在香港版本轉換為“佐治”,這更符合讀音但過度轉換了不少約定俗成的重要人物,例如美國的小布殊、老布殊、乔治·华盛顿。
三個美國總統應該是沒爭議的,但英國的一系列王子國王如喬治三世、喬治四世、乔治五世、乔治小王子則比較麻煩。(根據香港教育局歷史科常用英漢辭彙(2018),III和IV都是喬治。但香港又有英皇佐治五世學校、兩個佐治五世紀念公園,日常習慣應是混用。)
個人認爲可考慮取消喬治->佐治的轉換,必要時手動處理。另一選項是將三任總統加至全域轉換,但兩個布殊的寫法太多(喬治/佐治·赫伯特/夏拔/H·沃克/華克/獲加/W·布什/布希/布殊),未知是否理想。英國那批,我不太清楚,歡迎各位提意見。
另19年1月時亦有過類似討論,提到香港天主教用“喬治”。
最後説明一下,小弟認同“佐治”是“更香港”的譯法(有個叫George的同學,花名正是“佐治”),但我難以接受“佐治布殊”和“佐治華盛頓”。
@當時參與過討論的@Red16、AT、Sanmosa、和平至上:--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4年10月21日 (一) 10:56 (UTC)
- (!)意見:在我半生的印象,喬治布殊和喬治華盛頓確是香港媒體的主流,但也不一定沒出現過佐治,如[4][5]。--Factrecordor(留言) 2024年10月21日 (一) 15:03 (UTC)
- “佐治”肯定“出現過”,但“喬治”為“媒體主流”是肯定的。--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4年10月22日 (二) 01:07 (UTC)
- (!)意見:有通用譯名的人士可以強制轉換,例如「佐治五世」強制轉「佐治」,三位美國總統強制轉「喬治」。其他按可靠來源哪個用得比較多去做。其實「喬治」用粵語讀(甚至標準漢語也是)雖然不及「佐治」貼近原音,但語氣上較「佐治」順暢。( π )题外话:開個小玩笑:「佐治」在三國時代就有使用,算是古名吧 XD--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2日 (二) 02:34 (UTC)
修改XXXX年電影之名稱
現在1995年的電影會叫做1995年電影,但這樣未免有些語意不清,提議改用XXXX年的電影,加入一個得比較好看懂也比較語意清晰--August0422 (T/C) 2024年10月22日 (二) 09:59 (UTC)
- (!)意見:其实我觉得没有“的”字才比较像条目名,不过既然能有刺激1995这种东西,写明白点也不是不行。--The Puki desu(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11:48 (UTC)
- 之前第一次看到《刺激1995》这个片名真的让我惊掉下巴()--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2日 (二) 15:06 (UTC)
- 沒有不符合漢語用法啊?「某年某事(物)」完全是漢語用法。——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2日 (二) 14:57 (UTC)
- (-)反对:「1995年的電影」會令人以為是「1995年發行的電影(列表)」。如果要改,「1995年電影業」可能接近條目主題一些。--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2日 (二) 15:58 (UTC)
- 同意閣下所述--August0422 (T/C) 2024年10月23日 (三) 13:32 (UTC)
- 倾向反对。感觉不加更像复数,加上“的”像单数。加上会口语化。--YFdyh000(留言) 2024年10月22日 (二) 18:14 (UTC)
- 分類名稱會跟隨其主題條目名稱,反對Category:1995年電影等改成其他名稱。Category:2024年音樂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音樂業(界)嗎?Category:2024年教育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教育業(界)嗎?Category:2024年電視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電視業(界)嗎?Category:2024年交通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交通業(界)嗎?Category:2024年體育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體育界嗎?Category:2024年經濟有需要改成Category:2024年經濟界嗎?--HanTsî(留言) 2024年10月23日 (三) 13:48 (UTC)
Pattern recognition的港台譯法
受影響的主要為模式识别、模式识别 (心理学)、Module:CGroup/IT,現時譯爲圖型識別,此處的Pattern應該是模式吧,畢竟不一定是圖像的Pattern。這問題跨了電腦和心理,所以開在客棧應該可以吧。--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4年10月23日 (三) 01:58 (UTC)
- 心理学的不清楚,但是IT的话,应该是两个都有的。--Hamish T 2024年10月23日 (三) 04:47 (UTC)
- 找到:图型识别[6]、型样识别[7] 模式辨認/組型辨認[8] 模式辨識[9] 型态辨识[10] …… 术语在线,海峡两岸名词对照数据库:285条,其中记录有台湾名若干。--YFdyh000(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4:56 (UTC)
关于各世纪英国的分类问题
整理cat:各世纪英国时发现一个问题,由于没有cat:18世纪英国,在创建前先参考了一下英语分类,发现各世纪英国对应的英语连接至Category:Centuries in the United Kingdom,是因为现在的英国在中文语境中与联合王国等同。但英语该分类由于历史的存在性问题,仅有19,20,21世纪三个子分类,因此英语版不会存在18世纪联合王国这样的分类。 检查了一下先前创建的cat:16世纪英国链接的英语链接为Category:16th century in Great Britain,而cat:17世纪英国没有外语连接。--重庆轨交18(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8:23 (UTC)
- 我的问题是:在相关分类中是否以继续英国的中文语境简称来代替联合王国,还是以英语版中对英国历史中的名称表述的严谨性来重新翻译相关分类?--重庆轨交18(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8:29 (UTC)
- 英格蘭與蘇格蘭合併以前,應使用英格蘭,此後則使用大不列顛;至合併愛爾蘭以降,則可通稱英國。——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08:49 (UTC)
- 请教阁下对已建分类cat:16世纪英国和cat:17世纪英国的处理是提删还是建立重定向至cat:16世纪英格兰和cat:17世纪英格兰,英国狭义上确实可以单指英格兰--重庆轨交18(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9:40 (UTC)
- 那時候的「英國」僅有英格蘭(蘇格蘭顯然不稱「英國」),故應予重新導向。——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4 (UTC)
- 请教阁下对已建分类cat:16世纪英国和cat:17世纪英国的处理是提删还是建立重定向至cat:16世纪英格兰和cat:17世纪英格兰,英国狭义上确实可以单指英格兰--重庆轨交18(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09:40 (UTC)
人物信息框是否应加中间名?
以《柴科夫斯基》条目为例。我认为信息框应加中间名(包括中文译名和外语原文),MykolaHK认为不用。现征求意见。该讨论只针对只有一个中间名的外国人名(即全名为三个单词),有很多中间名的不予考虑。(邀请可能对此有兴趣的微肿头龙参与讨论。)--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26 (UTC)
- 想請問閣下您覺得普京條目中是否要同樣在資訊框要加父名(中間名)?--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28 (UTC)
- @MykolaHK:其实我前面说“该讨论只针对只有一个中间名的外国人名”就是觉得过长的人物不应标中间名……没想到普京好像也已经过长了。那我换个说法吧:若标注中间名后过长导致排版问题,则不标;其他情况尽量标(如柴科夫斯基就不会导致过长)。--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33 (UTC)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堅決反對加父名,考慮到標注還要留意是否會過長或不會之類...--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47 (UTC)
- 这是难以留意或判断的事情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48 (UTC)
- 我覺得全部條目來説父名要麽全部加要麽全部都不加,這樣要判斷不但麻煩、多此一舉又不規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1 (UTC)
- ( π )题外话:柴科夫斯基条目所有其他语言典优版本都标了中间名:英维、西维、葡维、匈维(德维无信息框除外)。--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2 (UTC)
- 考慮到此人物是特例,在這條目加上的話我沒意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4 (UTC)
- 特例?--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5 (UTC)
- 是的,外語在提到這號人物較多會連帶父名,其他絕大部分人卻不會。--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7 (UTC)
- 您是说只有“柴科夫斯基”等少数人物会提到中间名?为什么?--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8 (UTC)
- 閣下可以參考這裏。--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4 (UTC)
- 但是外语较多连带父名其实跟中文好像也关系不大。--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8 (UTC)
- 那閣下想表達的是?--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0 (UTC)
- 想表达的是,如果要用类似逻辑的话,应该用“中文指该人物全名时是否会提到中间名”来判断。--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6 (UTC)
- 那閣下想表達的是?--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0 (UTC)
- 您是说只有“柴科夫斯基”等少数人物会提到中间名?为什么?--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8 (UTC)
- 是的,外語在提到這號人物較多會連帶父名,其他絕大部分人卻不會。--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7 (UTC)
- 特例?--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5 (UTC)
- 考慮到此人物是特例,在這條目加上的話我沒意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4 (UTC)
- 这是难以留意或判断的事情吗……--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48 (UTC)
-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堅決反對加父名,考慮到標注還要留意是否會過長或不會之類...--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47 (UTC)
- @MykolaHK:其实我前面说“该讨论只针对只有一个中间名的外国人名”就是觉得过长的人物不应标中间名……没想到普京好像也已经过长了。那我换个说法吧:若标注中间名后过长导致排版问题,则不标;其他情况尽量标(如柴科夫斯基就不会导致过长)。--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33 (UTC)
- 说一下我觉得应尽量标中间名的几个理由:一、信息框框顶不像首句那样,写得越长就会越模糊重点,因此(在不影响排版的情况下)将全名写出来是有利无弊的;在首句都写全名的情况下,似乎没有理由信息框不写全名;二、可以同信息框中的罗马转写、英文名等对应;三、注意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等传统百科全书在介绍人物时出现的全名也几乎都包含中间名(如柴科夫斯基条目)。--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46 (UTC)
- 為什麼僅考慮「一個中間名」的情況?那兩個中間名呢?或有很長單一中間名的情況又如何?並非有意刁難,但這種情況不宜單獨設例,應該全盤考慮。——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3 (UTC)
- 同意Eric
不宜單獨設例,應該全盤考慮
之意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55 (UTC) - @Ericliu1912、MykolaHK:刚翻了一下典范条目。标中间名和不标的都有,而且似乎势均力敌。我说的“单独设例”主要是针对排版上的限制,比如巴西皇太子佩德罗·阿方索标全名(虽然好像不是中间名的情况)显然是不现实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3 (UTC)
- 那您是認爲要加上佩德羅·阿方索·克里斯蒂亞諾·利奧波多·歐仁尼奧·費爾南多·維森特·加布里埃爾·拉斐爾·貢薩加這一大串的名字嗎?--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5 (UTC)
- 当然不是啊……你是怎么看出我这么认为的
囧rz……从最开始我说“不考虑多个全名”就是想将这种影响排版的排除在外。--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6 (UTC)
- 對嘛,全盤考慮的話這提案就已經完全行不通了--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3 (UTC)
- 当然不是啊……你是怎么看出我这么认为的
- 我個人目前的意見是,外國人條目於資訊框頂部,一般標註姓名二段式簡稱即可(外文名稱應比照之),正文導言則放全名,而另有本名者亦可額外寫入資訊框。但我想顯然有些例外,需要額外提出討論,可在此多加提出。比方說「馮」、「范」、「德」這種理論上要連起來稱的姓氏,算不算在二段式簡稱裡面呢?——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0 (UTC)
- 但如果不写中间名的话,比如柴科夫斯基条目,罗马化和英文名带中间名就很奇怪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5 (UTC)
- 我覺得這裏可以跟隨其他版本在資訊庫加入中間名,成特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9 (UTC)
- 那您这不是也是特例化了吗。。而且照相同的逻辑,就会变成“每个英语(或原语种)中习惯称全名的人物,则中文信息框也用全名”。--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1 (UTC)
- 這裏特例化比考慮長不長好多了吧,要解決您那些問題也只好這樣解決--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3 (UTC)
- 那您这不是也是特例化了吗。。而且照相同的逻辑,就会变成“每个英语(或原语种)中习惯称全名的人物,则中文信息框也用全名”。--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1 (UTC)
- 我覺得這裏可以跟隨其他版本在資訊庫加入中間名,成特例。--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9 (UTC)
- 「外文名稱應比照之」——哪裡漢語用全名,外文就寫全名,以此類推。——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28 (UTC)
- 意思是如果汉语没写中间名的话,外文名就不写吗?那英语中间名信息就丢失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31 (UTC)
- (当然不是啊……你是怎么看出我这么认为的
囧rz……)不是都說了「正文導言則放全名」嗎???——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19 (UTC)
- @Eric Liu:但是MOS:外语名称规定了只能放一个外语名啊!!所以柴科夫斯基的英语名显然只能放信息框。我的意思是对原语种不是英语的人物来说,如果信息框中文非全名,那英语名(如果有必要列出的话)就不好办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33 (UTC)
- 其實不太懂「那麼在導言裡把它們放在獨立的句子」是什麼意思。另外此格式手冊似乎不符合現況,或有必要順帶予以修正,顧及「英語優勢」之事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41 (UTC)
- 这样的话那首句排版就更加惨不忍睹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6:14 (UTC)
- 其實不太懂「那麼在導言裡把它們放在獨立的句子」是什麼意思。另外此格式手冊似乎不符合現況,或有必要順帶予以修正,顧及「英語優勢」之事實。——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41 (UTC)
- @Eric Liu:但是MOS:外语名称规定了只能放一个外语名啊!!所以柴科夫斯基的英语名显然只能放信息框。我的意思是对原语种不是英语的人物来说,如果信息框中文非全名,那英语名(如果有必要列出的话)就不好办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33 (UTC)
- 另考慮到部分條目欠缺資訊框,若以導言寫出全名為推薦格式,可有效整合各種傳記,反之則不可行。——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4年10月24日 (四) 21:22 (UTC)
- (当然不是啊……你是怎么看出我这么认为的
- 意思是如果汉语没写中间名的话,外文名就不写吗?那英语中间名信息就丢失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8:31 (UTC)
- 但如果不写中间名的话,比如柴科夫斯基条目,罗马化和英文名带中间名就很奇怪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5 (UTC)
- 那您是認爲要加上佩德羅·阿方索·克里斯蒂亞諾·利奧波多·歐仁尼奧·費爾南多·維森特·加布里埃爾·拉斐爾·貢薩加這一大串的名字嗎?--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05 (UTC)
- 同意Eric
- 我是觉得加不加都可以。但不能因为某人全名过长就不放父名,其他人没那么长就放全名,因为长不长是非常主观的判断。如果是东斯拉夫系的名字我本人是倾向于不加父名,因为真的很长,而且(尤其是近代人物)父名往往不那么重要。但如果非要加也不是不行,毕竟东斯拉夫系顶天就三节名字,跟阿拉伯人和西方贵族一比还是好不少的。--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1 (UTC)
- 意見大致同腫龍,但仍然有要麽全部加要麽全部不加(除特例)的觀點--Mykola(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5 (UTC)
- 长不长我是按照信息框会不会换行判断的,这应该是纯客观数值吧?--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2 (UTC)
- 那所有人的电子设备上断行是否具有统一标准?--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4 (UTC)
- 我调整和尝试了数个设备的浏览器,感觉信息框和字的相对宽度好像是永远不变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7 (UTC)
- 那所有人的电子设备上断行是否具有统一标准?--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4 (UTC)
- 我认为信息框的姓名大致应当与条目标题一致,而命名常规规定不加中间名。--Kcx36(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4 (UTC)
- 我認為人物資訊框的選擇應該與條目名稱相同,也就是「常用」。此外如果加中間名可以消歧義,如George H. W. Bush vs. George W. Bush,則加。--歡顏展卷(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23:24 (UTC)
- 或者回到最初的問題:為何在英文、俄文等版本的維基百科中,柴可夫斯基會被加上中間名?本人有意援引WP:是英文維基說的!這個論述去質疑為何中文維基必須跟隨那幾個版本的做法--派翠可夫 (留言按此) 2024年10月25日 (五) 06:56 (UTC)
- @Patrickov:那只是我的一个题外话,不是我认为应加中间名的论据。--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5日 (五) 07:02 (UTC)
- 分情况。约翰·昆西·亚当斯、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这种中间名很知名的人要加,贝拉克·侯赛因·奥巴马、勒布朗·雷蒙·詹姆斯自然就不需要。——杰里毛斯(留言) 2024年10月25日 (五) 07:37 (UTC)
罗马化已在信息框标注的条目是否还需要在首句标注?
以《柴科夫斯基》条目为例。我认为信息框已经给出了罗马化,就不必再在首句标注,尤其是这种过长的罗马化,标注之后(我的电脑屏幕)甚至第一行都完全被人名后面的括号占据,没有出现“俄国作曲家”这个定义词。因为根据MOS:首句,首句的冗余信息应降到最小,且也明确表示“不要在第一句话中加入长长的括号来填入拼写、发音等
”。虽然MOS:外语名称的例子里有写罗马化,但毕竟未提到信息框的内容。而MykolaHK认为仍应在首句标注。现征求意见并邀请微肿头龙。--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4:30 (UTC)
- 另外MykolaHK还提到了T:罗马化备注模板。我认为用该模板(注脚)比直接跟在原文后面导致首句过长容易接受,但仍略倾向于直接不标,毕竟注脚也是会分散注意力的。--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3 (UTC)
- 但东斯拉夫系名字本来就这么长,如果因为太长不标那所有人物条目首句里的罗马化都可以拿掉了。所以我倾向于照样加入,但如果同时出现两种原文时舍弃掉罗马化(并且本人也反对用注释隐藏起来)。--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18 (UTC)
- @微肿头龙:其实我确实倾向将罗马化都移到信息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5 (UTC)
- 那lang-xx模板的罗马化参数岂不是没用了?而且不是所有信息框模板都有罗马化参数(如T:Infobox officeholder,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是哪个)。即便是有,信息框往往也会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信息,人们往往很难定位到罗马化在哪。--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37 (UTC)
- 没有可以加,信息杂七杂八可以统一挪到最前面紧跟在姓名参数之后,这都不难做到。至于{{lang}}模板的转写参数,不在首句时可以用,或者姓名不太长导致排版过乱的话可以用(但这可能又会说是“标准不一”?如果一定要“标准统一”的话反正我是支持首句均不写罗马化)。--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49 (UTC)
- 那lang-xx模板的罗马化参数岂不是没用了?而且不是所有信息框模板都有罗马化参数(如T:Infobox officeholder,如果有的话请告诉我是哪个)。即便是有,信息框往往也会有很多杂七杂八的信息,人们往往很难定位到罗马化在哪。--微肿头龙(留言)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37 (UTC)
- @微肿头龙:其实我确实倾向将罗马化都移到信息框。--自由雨日🌧️(留言|贡献) 2024年10月24日 (四) 15:25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