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互助客栈/条目探讨

![]() |
發表前請先搜索存档,參考舊討論中的内容可節省您的時間。 |
- [通知] 为“红渡厨、Lemonaka和WiiUf在管理员布告板的争议”案暂缓立案事之动议已经通过。
- [離任] ASid已離任仲裁委员会委员,感謝其任內貢獻。
- [公告] 临时账号功能已在本站部署,如发现技术问题请于此处汇报,其他意見及疑問歡迎在此处提出。
- [公告] 因本站已遭中国大陆屏蔽十年,互助客栈其他区正在讨论设置信息页、全站通知、横幅等事宜,如有意见或靈感请儘快參與討論。
- [公告] 有關被不限期封鎖者的已知已停用多重帳戶的處置、調整朝鮮半島用語格式手冊有關用旗的規定、临时账户IP查看者相关事项、公式中的斜体使用衬线字体、提升巡查員申请建议門檻、批量恢复曾持有巡查豁免权的巡查员相关权限、重啓《維基百科政策簡報》并更名為《維基百科社群簡報》及相關共識及提议更改人身攻击方针中的“对事不对人”已經通過。
- [公告] 降低巡查豁免者申请建议门槛、授权过滤器助理与过滤器编辑者访问受保护的变量、放寬存廢覆核臨時恢復制度事、協調各地標點規範與實際(一)、明確天體收錄標準中「可見天體」的定義、調整快速刪除方針G15條及調整嵌套书名号規定及位置正在公示,如有意見請盡快提出。
- [討論] 互助客栈方针区正在討論調整申請權限與申請解除權限的方針條文與申請區的放置位置,請踴躍參與討論。
- [討論] 互助客栈技术区正在討論本地安全投票,請踴躍參與討論。
- [協作] 第二十三次動員令將於7月5日至9月7日間舉行,目前正在投票決定主題,歡迎踴躍參與!
![]() 存檔 | ||||||||||||||||||||||||||||||||||||||||||||||||||||||||||||||||||||||||||||||||||||||||||||||||||||||||||||||||||||||||||||||||||||||||||||||||||||||||||||||||||||||||||||||||||||||||||||||||||||||||||||||||||||||||||||||||||||||||||||||
---|---|---|---|---|---|---|---|---|---|---|---|---|---|---|---|---|---|---|---|---|---|---|---|---|---|---|---|---|---|---|---|---|---|---|---|---|---|---|---|---|---|---|---|---|---|---|---|---|---|---|---|---|---|---|---|---|---|---|---|---|---|---|---|---|---|---|---|---|---|---|---|---|---|---|---|---|---|---|---|---|---|---|---|---|---|---|---|---|---|---|---|---|---|---|---|---|---|---|---|---|---|---|---|---|---|---|---|---|---|---|---|---|---|---|---|---|---|---|---|---|---|---|---|---|---|---|---|---|---|---|---|---|---|---|---|---|---|---|---|---|---|---|---|---|---|---|---|---|---|---|---|---|---|---|---|---|---|---|---|---|---|---|---|---|---|---|---|---|---|---|---|---|---|---|---|---|---|---|---|---|---|---|---|---|---|---|---|---|---|---|---|---|---|---|---|---|---|---|---|---|---|---|---|---|---|---|---|---|---|---|---|---|---|---|---|---|---|---|---|---|---|---|---|---|---|---|---|---|---|---|---|---|---|---|---|---|---|---|
| ||||||||||||||||||||||||||||||||||||||||||||||||||||||||||||||||||||||||||||||||||||||||||||||||||||||||||||||||||||||||||||||||||||||||||||||||||||||||||||||||||||||||||||||||||||||||||||||||||||||||||||||||||||||||||||||||||||||||||||||
早於10日的討論將會由Jimmy-bot存檔。 |
# | 💭 話題 | 💬 | 👥 | 🙋 最新發言 | 🕒 (UTC+8) |
---|---|---|---|---|---|
1 | 「Bailiff」一詞應否譯作「郡副司法長官」 | 1 | 1 | Jimmy-bot | 2025-06-28 16:14 |
2 | 生卒日分类问题 | 8 | 4 | 自由雨日 | 2025-06-27 11:41 |
3 | Template:藝人 | 37 | 17 | Abcet10 | 2025-06-26 20:04 |
4 | 术语列表地区词处理 | 7 | 5 | 自由雨日 | 2025-06-22 12:48 |
5 | 删除所有的lang-xx模板 | 13 | 9 | Ericliu1912 | 2025-06-20 00:38 |
6 | 政治局擴大會議 | 2 | 2 | Ericliu1912 | 2025-06-21 11:53 |
7 | 關於物業建築使用標誌圖像的規定 | 6 | 3 | Saimmx | 2025-06-23 13:47 |
8 | 陳彼得與夏雲飛是否為同一人? | 6 | 2 | Factrecordor | 2025-06-22 13:01 |
9 | 沒有認證的音樂作品銷量 | 21 | 8 | Mimi197208 | 2025-06-28 11:06 |
10 | 需要拆分頁面嗎?命名要有區別嗎? | 1 | 1 | 1F616EMO | 2025-06-21 11:34 |
11 | 请求将「无政府主义者烹饪手册」与其他语言的页面进行链接 | 3 | 2 | 魔琴 | 2025-06-21 20:00 |
12 | 请求协助搬运沙盒草稿为正式词条 / Request for moving sandbox to mainspace | 3 | 2 | Saimmx | 2025-06-23 00:31 |
13 | 算有關注度嗎 | 2 | 2 | Factrecordor | 2025-06-22 10:52 |
14 | 提议将条目「无政府主义者烹饪手册」题目去掉「者」字,改作「无政府主义烹饪手册」 | 2 | 2 | Ericliu1912 | 2025-06-28 11:02 |
15 | Template:Infobox character的文字顏色 | 3 | 2 | Sim Chi Yun | 2025-06-25 14:39 |
16 | 請協助送審草稿:薛恩 | 4 | 3 | Kurgenera | 2025-06-27 15:16 |
17 | 請求將使用者草稿移為正式條目:「張力文」 | 2 | 2 | Ghostingb | 2025-06-28 04:02 |
18 | 关于也立安敦与阿勒塔伦的合并请求 | 2 | 2 | 自由雨日 | 2025-06-28 14:24 |
19 | 這些頁面很像宣傳頁面? | 1 | 1 | ~2025-91326 | 2025-06-28 17:34 |
發言更新圖例 |
---|
|
|
|
|
|
特殊狀態 |
已移動至其他頁面 或完成討論之議題 |
手動設定 |
當列表出現異常時, 請先檢查設定是否有誤 |
正在廣泛徵求意見的議題
![]() | 您可在回饋請求系統訂閱以收取特定主題相關討論通知。 |
要麽默認從wikidata抓數據,要麽移除這字段,必須手動輸入頗為反智。另貌似沒人用的{{藝人/Wikidata}}居然也沒有imdb。--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5月4日 (日) 02:10 (UTC)
編輯的人居心可測,只求自己沾光,騎劫別人的研究成果!--161.142.154.36(留言) 2025年6月22日 (日) 09:33 (UTC)
本条目目前对传主名称的处理是不转换,即简繁都使用“茅以升”,将“茅以昇”视作原名,十年前User:Chiefwei给出的《辞海》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原文确实是把“茅以昇”当作原名的(见上方讨论),但今天User:Kcx36分享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中学语文教材茅以昇名称写法的解释[1],文中说“茅先生为了顾全大局,同意在出版物上把名字写成‘以升’,并不是说要改名为‘以升’,实际上老人家在个人信函、题词中,还是常常写‘以昇’”,与工具书的说法不同。人教版的回复虽然可靠性不如《辞海》与《中国大百科全书》,但我认为还是有必要重新讨论一下本条目中茅以昇名称的写法,尤其是繁体写法。——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6月23日 (一) 17:58 (UTC) 1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歷史與地理
Talk:教宗 § “papa”的中国大陆译名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BigBullfrog,我看到您最近在Wikidata项目(现在怎么不称维基数据项目了?)里添加了“奥雷奥卡斯特罗”。请问这个译名是从什么来源里得到的?还是根据音译表翻译过来的?我注意到《世界地名译名词典》里很多希腊地名是根据纯正希腊语拼法翻译过来的,有时还可以从《21世纪世界地名录》及新华社资料库里得到佐证。相反《世界地名翻译大辞典》则是按照现代希腊语拼法来翻译的。地名词典里好像有几个后缀为“卡斯特龙”的地名(如Xilókastron/克西洛卡斯特龙)。因此这个地名是否该按照纯正希腊语拼法译为“奥雷奥卡斯特龙”?(可以从芬兰语维基里找到一个地名是否有对应的纯正希腊语拼法。)另外有时间的话查一下我最近创建的希腊市镇条目,对那些没有来源的译名看看是否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找到来源,或者看看现采纳的译名是否符合音译标准。--万水千山(留言) 2025年5月30日 (五) 21:03 (UTC)
很遗憾我第一次注册居然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我认为目前的红楼梦版面强烈支持所谓“悼明索引派”,但是却缺乏可信的链接与证据,因此笔者想要在这里一一驳斥,以此在进行修改前留下证据。
首先,此前编者Dr.shaohui强烈暗示目前学界的曹雪芹研究式微或者不被接受,这种说法在我看来缺乏依据。我在中文学术网站知网进行了搜索,仍然可以看到许多近年以曹雪芹即曹霑为作者进行的学术研究。例:发表于《红楼梦学刊》的曹雪芹家世史料的重大发现——《赠怀远将军曹公墓志铭》考论(上)”。事实上,我完全不认为网络上的“悼明风潮”有影响学术界的红楼梦研究,因此,作者声称“但近年来,考据派“红学”越发不被接受,”和“考据派的“红学”研究在近10年间已经止步不前。”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我就“红楼梦”和“悼明”主题在知网进行了搜索,而完全没有找到二十一世纪对此进行的学术研究。更何况编者将考据派攻击为“曹家沟”了,难道维基页面不应该对于各学术派别维持中立态度吗?
另一方面,此前编者断定曹雪芹其人与江南曹家并无关系,但相关链接是“曹霑墓石可能是真的吗?”。从胡适考证开始,曹雪芹其人的资料主要依托于时人留下的诗文证据,跟墓石并无关系。例如爱新觉罗·敦诚所著之寄怀曹雪芹在《四松堂集》中“雪芹曾随其先祖寅织造之任”,并且本书底本刻本具在,可以互相印证。又及富察明义在《绿烟琐窗集》中提到“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备记风月繁华之盛,盖其先人为江宁织府,其所谓大观园者,即今随园故址。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余见其钞本焉。”。还有其他好友所作悼诗可以断代其生活年代。尽管目前学术界确实对于作者存在争议,然而这更多是对于曹雪芹到底是曹家的哪一个人进行的争议,而不是将本书的成书时代和作者画像完全推翻。
其二,编者声称“自清中期至民国,一百余年来,知识分子阶层都将本书解读为“悼明之亡,揭清之失”。然而我认为这种说法同样缺乏论据,编者给出的所有链接都是现代人的文章和书籍,甚至来自网络博客,并且就我能看到的链接并未提及清人以为此书有造反之意。就我所知,晚清时人以为红楼梦是映射“明珠家事”,这一说法就出自道光时期赵烈文所著《能静居日记》,他又听自宋翔凤之口。虽然我个人以为这种说法不足采信,却可以表达时代看法。(又及,老版页面认为这种说法是明朱家事的谐音,但似乎这种看法缺乏学术支持和认同。因此我将其暂时删去)而“悼明说”至多是民国时期之后的说法。编者在“然而满清政府及后续政府……故意曲解本书为闺阁风月之书。”中提到周汝昌的《红楼梦新证》,我查找了此书pdf版本的112页,却没有找到相关描述,因此这是不实之言。
此外编者又提及目前主流学术界对于作者存在争议,我认为不实,原因前文已述,在此不赘。而在主题思想一段,编者又只列举支持“悼明说”的书籍,并不敢提及目前中国国家出版社将“曹霑”定为作者这一事实,且恶意攻击广大以文本本身进行研究,将曹学芹其人简单视为作者的“考据派”;同时狭隘地将索引派定为“悼明”一种说法,而忽视相关对于清朝或者历代历史进行索引的学者,未免偏颇。我认为必须进行修改。--尘形(留言) 2025年6月19日 (四) 22:54 (UTC)
目前此主題無正在討論的議題 數學、科學與科技
WikiProject talk:生物 § Sname系列模板的變更要麽默認從wikidata抓數據,要麽移除這字段,必須手動輸入頗為反智。另貌似沒人用的{{藝人/Wikidata}}居然也沒有imdb。--惣流·明日香·蘭格雷不姓式波 2025年5月4日 (日) 02:10 (UTC)
在中国大陆,官方译名“教宗”一词多见于宗教领域,“教皇”一词更为大众熟知(如在读秀搜索“教皇”可搜到227960条结果,“教宗”可搜到17292条结果,前者是后者的13倍),根据“使用常用名称”原则,是否应将本条目在大陆简体显示模式下的译名改为“教皇”?——杰里毛斯(留言) 2025年4月4日 (五) 08:24 (UTC)
問:專制
專制條目原為重定向頁,重定向至獨裁。因為專制可能有其他意義,所以由我建成消歧義。編輯联合国军閣下,認為應該恢復,成為重定向至獨裁。因為重定向頁或消歧義頁造訪的人較少,在此提出討論。請大家提出意見,謝謝。--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7:14 (UTC)
- 請參閱Talk:專制、Talk:专政及絕對君主制的討論歷史,謝謝。--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7:24 (UTC)
专制很早就已经重定向到独裁,Alfredo ougaowen阁下把他改成消歧義,而且阁下也没有讨论就做出了这样的行为,现在本人再把它改回来,阁下对我的做法的看法却是“这个条目一开始非由我所做,我只是复原,希望阁下先讨论再行动而已。”“請不要在未討論前就自行修改”。我该怎么形容阁下的言行呢?——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7:30 (UTC)
- 編輯联合国军閣下的意見來自於,他同時回退了專制與專政,專政條目非由本人所寫,我同時回退兩者,希望他進行討論。但是我一開始只記得在專政討論頁留下意見,未及專制。因此造成誤會,請其他編輯了解此事。--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7:58 (UTC)
既然如此,请你把专制改回到争议之前的状态(即重定向到独裁)。你没有经过讨论自行修改的,现在出现争议了,理应先把专制改回以前的状态,我们讨论出结果后在改也不迟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8:27 (UTC)
- 這個消歧義頁的建立,是因為參與獨裁、獨裁政體編輯時,發現有歧義,與其他編輯討論後決定。現在既然有爭議也發起討論了,就先等討論結束之後的結果。--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8:38 (UTC)
:(:)回應:所谓的讨论在哪里?大家没有讨论专制的条目重定向还是消歧義吧。你把专制变成消歧義之后出现争议,当然要先把条目恢复到争议之前(即你修改之前),你难道连这道理都不懂?再大家讨论,等结果出来再改也不迟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0:45 (UTC)
- 原本就建立的消歧義在維基百科的條目發展得越來越多之後開始出現有定義混淆的狀況時,為了避免混亂而改為消歧義頁,這是非常常見到的情況。因此既然有認知混淆的可能性存在,我支持將重定向改為消歧義頁的作法。--泅水大象™ 訐譙☎ 2014年1月24日 (五) 11:45 (UTC)
:(:)回應:按照现在专制消歧義頁,我觉得专制就是独裁,没必要消歧義頁,直接重定向即可。Alfredo ougaowen编辑的专制消歧義頁包括“独裁(英语:Autocracy)独裁政体(英语:dictatorship)专制主义(英语:Despotism)绝对君主制(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我去英文维基看了下,Autocracy指向的就是Autocracy ,也就是说Autocracy条目没有变成消歧義,也就是说独裁就是独裁,专制就是独裁(翻译)。所以之后的那三个在英文维基也都是独立一个条目没有所谓的消歧義頁,综上所述,专制只要这个条目没有歧义,没必要变成消歧義頁,个人支持重定向到独裁。——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0:55 (UTC)
- (:)回應:在英文沒有,在中文有。像是[3],autocracy可以被譯為專制,或獨裁,Despotism也可以被譯為專制或獨裁,dictatorship也可以被譯為獨裁或專制。有分歧譯名存在已經寫進独裁政体跟绝对君主制,請參閱。--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4:05 (UTC)
- (:)回應:你都说了,在英文里,这些词汇都是差不多的,但是你看到人家消歧義頁了吗?没有吧,中文里这些词汇也差不多的,消歧義頁干嘛呢?多此一举,直接专制重定向独裁即可。至于绝对君主制,阁下,绝对君主制这个奇葩名字还是君主专制普及,请用君主专制这个名称。——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13:14 (UTC)
討論:消歧義
專制這個名詞可能對應到多個不同條目,為了避免混淆,建議保留為消歧義頁面。--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4日 (五) 08:38 (UTC)
:(:)回應:我觉得专制就是独裁,没必要消歧義頁,直接重定向即可。Alfredo ougaowen编辑的专制消歧義頁包括“独裁(英语:Autocracy)独裁政体(英语:dictatorship)专制主义(英语:Despotism)绝对君主制(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我去英文维基看了下,Autocracy指向的就是Autocracy ,也就是说Autocracy条目没有变成消歧義,也就是说独裁就是独裁,专制就是独裁(翻译)。所以之后的那三个在英文维基也都是独立一个条目没有所谓的消歧義頁,综上所述,专制只要这个条目没有歧义,没必要变成消歧義頁,个人支持重定向到独裁。——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0:58 (UTC)
- (:)回應:在英文沒有,在中文有。如果認為專制就是獨裁,而且對應到autocracy,沒有其他歧義,可以提出文獻來源作說明。--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4:05 (UTC)
- (:)回應:你的原话:在英文没有,在中文有。認為專制就是獨裁,而且對應到autocracy,沒有其他歧義,可以提出文獻來源作說明。你这样说,我也这样回敬你:专制这个词有其他4种异议?请你拿出相关文献来,专制有独裁,独裁政体,专制主义,绝对君主制,四种歧义?请你拿出证据和文献出来,我要看下,什么文献规定了专制有这四种歧义的。——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13:25 (UTC)
- (:)回應:你的原话:在英文没有,在中文有。何来此话?你自己在上面都翻译了一些词汇,你上面的原话:autocracy可以被译为专制,或独裁,Despotism也可以被译为专制或独裁,dictatorship也可以被译为独裁或专制。你自己都说了,这些英文单词意思也是差不多的(但是又有所不同),请问怎么叫没有歧义呢?有的啊,按你的思维,是不是要去英文维基编辑成消歧義頁呢?——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13:31 (UTC)
- 消歧義頁的使用原則是「讀者在閱讀時是否會有認知混淆的疑慮」,既然autocracy跟depotism在中文中到底應該翻譯為專制還是獨裁有點定義上的模糊空間,再加上兩個條目在中文版中都有各自獨立的對應版本存在,我認為此處用消歧義頁是合理的。--泅水大象™ 訐譙☎ 2014年1月26日 (日) 12:56 (UTC)
- Alfredo ougaowen的原话:在英文没有,在中文有。我想说的是,你自己都说了dictatorship 、 Autocracy、Despotism 这些英文单词意思也是差不多的(但是又有所不同),请问怎么叫没有歧义呢?有的啊,既然有的,按您的逻辑是不是要去英文维基编辑成消歧義頁呢?但是我告诉你英文维基百科就是没有让这些英文词汇中哪一个成为消歧義頁,所以中文维基也一样,没必要消歧義頁。——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7日 (一) 02:44 (UTC)
- 消歧義頁的使用原則是「讀者在閱讀時是否會有認知混淆的疑慮」,既然autocracy跟depotism在中文中到底應該翻譯為專制還是獨裁有點定義上的模糊空間,再加上兩個條目在中文版中都有各自獨立的對應版本存在,我認為此處用消歧義頁是合理的。--泅水大象™ 訐譙☎ 2014年1月26日 (日) 12:56 (UTC)
- 中文維基又不是英文維基的附屬計畫,兩邊的規則與運作是獨立的,用「英文維基這麼做所以中文維基也應該比照辦理」根本不成理由。需不需要消歧義的關鍵在於此詞彙在中文中是否有理解上的混淆可能,義大利南部大城Bari與加拿大安大略省城市Barrie在英文中完全沒有用名混淆的疑慮,但在中文中都是譯名為「巴里」,難道說這兩個字因為在英文版沒有消歧義必要所以中文維基就不能設消歧義頁?--泅水大象™ 訐譙☎ 2014年1月27日 (一) 07:51 (UTC)
- (:)回應:因为词典里专制词典独裁词典说的很明白,人们怎么可能把专制理解成 绝对君主制,独裁政体和 专制主义呢?不可能啊。所以你的原话:需不需要消歧義的關鍵在於此詞彙在中文中是否有理解上的混淆可能。按你的意思,中文维基百科里的专制没必要消歧義。——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8日 (二) 04:07 (UTC)
- (:)回應:词典的内容尽然和一般人的理解没关系。假如这样,还要词典干嘛?——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2:20 (UTC)
- (:)回應:現代人遇到不清楚的事物時,會先查辭典還是先查維基百科?我可不認為所有人都是先查辭典喔!--泅水大象™ 訐譙☎ 2014年2月8日 (六) 18:55 (UTC)
- (:)回應:重定向到獨裁,這是我編輯的。之後在繼續編寫相關條目之後,發現有很多類似的條目,所以又把它增建成消歧義頁,所以消歧義頁也是我編輯出來的。消歧義頁只是比較精細的重定向頁,我不太理解联合国军閣下說有爭議,所以要回退到沒爭議的狀態,這到底是什麼意思。看看閣下能不能說服他了。--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7:21 (UTC)
討論:重定向到独裁
专制当然和独裁对应,应该重定向到独裁。这个没有什么好混淆的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1月25日 (六) 00:37 (UTC)
已重定向到专政
前天刚弄的。这样也省得再列一遍了。总之,专制、专制主义这两个词是相当笼统的,最适合做成消歧义页;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做个导航模板(footer)。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23:36 (UTC)
關於蔣中正與蔣經國條目的條列式編寫
User:Arthur011將上述兩條目以條列式和書本引用式(看起來為原句照抄)大量取代原先的敘述式內容,不知各位有何意見,歡迎討論,謝謝。 --Ai6z83xl3g(留言) 2014年1月31日 (五) 06:18 (UTC)
- 我以為是文言文……--KOKUYO(留言) 2014年1月31日 (五) 10:42 (UTC)
- 照抄沒註明來源視同侵權,直接回退掉吧。另外避免使用條列式的寫法寫人物條目內文。--Ellery(留言) 2014年2月1日 (六) 02:52 (UTC)
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表述的都是一样的东西,所以应该合并,怎么合并?考虑到君主专制更加的常用,我支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08:28 (UTC)
Alfredo ougaowen把君主专制改成消歧頁指向:专制主义和绝对君主制。这种做法本身就漏洞百出。专制主义不仅包括君主的专制也包括其他政党和个人的专制吧。所以君主专制包含专制主义,这种做法是搞反了从属关系。——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08:32 (UTC)
Alfredo ougaowen还纠结于翻译,我觉得这个很扯淡的,按照翻译,Absolute monarchy直译中文确实是绝对君主制,但是中国很少有绝对君主制这个说法吧,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君主专制吧,所以应该翻译成君主专制,很多翻译网站也把这个英文翻译成君主专制。这就好比:Chiang Kai-shek 音译成中文是常凯申,不知道蒋介石英文名的人也确实是会把这翻译成常凯申,但是只要知道蒋介石英文名的人肯定会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蒋介石,对吧。——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08:38 (UTC)
- (+)支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Mengheng(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10:17 (UTC)
- (+)支持移動,中文名稱應以最常用名稱為主,無論常用名稱是否符合原意。例如Four Asian Tigers翻譯為亞洲四小龍。--M940504(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12:32 (UTC)
(!)意見:本人為此條目的主要貢獻者,編輯联合国军閣下在討論頁已經提出異議許久,也對專制、君主專制等消歧義提出異議,有多位編輯也提出過意見。希望在客棧提出意見的編輯,先看過討論頁中的討論歷史,了解其脈絡。本人也參與過專制主義、獨裁、獨裁主義的編寫,這些條目的意義有一部份重疊,在使用上也有混用的現象。這些在條目內文中都有說明,我也與多位編輯討論過合適的編寫方式以及條目名稱等,請參閱討論頁。
本人的意見主要是以下二項:
1. 我在編修這個條目時,主要是對應於英語:Absolute monarchy。因為我查到的文獻都是以絕對君主制為主,所以用這個條目名稱來進行編寫。希望提出改名意見的編輯,能夠提供文獻來源作引證,說明這個條目名稱應該是君主專制。
2. 在條目中已經充份討論有其他譯法,盡可能做到中立性。也提出在民國初年,君主專制並沒有特別對應到英語:Absolute monarchy,也被用來譯英語:Despotism。有人將它譯為君主專制,也有學者主張直譯為絕對君主制。這部份在條目內容已經說明,現在一直爭議條目名稱而不對條目內容做出貢獻,我很懷疑這些討論的價值。--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3日 (一) 14:29 (UTC)
(:)回應:我在这里回应下Alfredo ougaowen阁下:我最上面那三段话,已经包括了我的所有的观点了。就是因为那些原因,所以我支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
本人的回应:
1.按照翻译,Absolute monarchy直译中文确实是绝对君主制,但是中国很少有绝对君主制这个说法吧,大家说的最多的还是君主专制吧,所以应该翻译成君主专制,更重要的是很多翻译网站也把这个英文翻译成君主专制,所以英文维基当中的Absolute monarchy对应的中文维基应该是君主专制。这就好比:Chiang Kai-shek 音译成中文是常凯申,不知道蒋介石英文名的人也确实是会把这翻译成常凯申,但是只要知道蒋介石英文名的人肯定会把Chiang Kai-shek翻译成蒋介石,对吧。(翻译的问题,我在上面已经说过了,但是你还拿这事来说事,所以我现在又重复了一遍。)
2.有其他譯法?当然有,我上面已经分析了,有多种翻译方法,但是君主专制,在中国使用频率高的多,所以应该翻译成君主专制,这就好比Chiang Kai-shek你翻译成常凯申?应该翻译成蒋介石,对吧。
3.你说:“在民國初年,君主專制並沒有特別對應到英語:Absolute monarchy,也被用來譯英語:Despotism。”这个我很早就解释过了。前者,君主專制对应Absolute monarchy,这个现在就是这样的,也是我的观点;后者,有的时候君主專制也对应Despotism,这个我要再给你解释一下:Despotism翻译中文是专制主义,专制主义包括君主专制也包括个人和党派的专制,所以说有的时候君主专制对应Despotism,完全没有错啊。这就好比,中国人包括广东人也包括河北人,我把广东人称为中国人,何错之有?
4. 你说:“現在一直爭議條目名稱而不對條目內容做出貢獻,我很懷疑這些討論的價值。”我认为:君主专制和绝对君主制,一个意思,所以内容是差不多的,所以就算名字改为君主专制,条目内容无需大变,只需稍微改下就可。(当然条目中的一些原创研究,到时候我们再讨论它的去留)。——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02:51 (UTC)
(:)回應:我提一点,Absolute monarchism 和什么相对?和 Constitutional monarchism ,对不对?所以如果要严密地一一对应的话,还是翻译成“绝对君主制”比较好。当然我也承认联合国军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君主专制”的话,字面上是属于专制主义的。
- 说到这里,就又回到了现在君主专制消歧义的原因了。在中文中,“君主专制”其实可以分为两层意思,第一层单纯是 absolute monarchism 这种体制,也即中国从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的体制,在西方与之类似的有法国波旁王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等等;第二层便是 despotism 这种意识形态,这种政治理念和政治实际。
一点拙见,还望抛砖引玉。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15:07 (UTC)
(:)回應:你说:“当然我也承认联合国军说的不无道理,只是“君主专制”的话,字面上是属于专制主义的”,我想说的是:君主专制指的就是君主的专制,专制主义不仅包括君主专制也包括个人和党派的专制,所以君主专制本来就属于专制主义啊,何错之有?Gakmo也是这样认为的:现时君主专制是消歧页:专制主义/绝对君主制。字面上看,这恐有不妥:专制主义下拥有绝对权力的不一定是君主吧。
你的原话:“absolute monarchism 这种体制,也即中国从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的体制,在西方与之类似的有法国波旁王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既然如此,absolute monarchism 对应的就是君主专制啊,按理来讲,就更应该改名更常用的君主专制啊。(大家也一般用君主专制来称呼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体,你很少听说用绝对君主制来称呼,是吧)既然如此,更加的应该用君主专制这个名称。——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16:17 (UTC)
2月5日
- 嗯,说的好,有道理。我又看了一眼en:Despotism和目前所谓的“专制主义”条目,仔细品了一下,觉得现在这个问题可能是专制主义的问题。你看看这个词条的内容,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几乎完全在说古代的“专制主义”——是不是应该考虑更名为暴政呢?要知道 Despot 是暴君;而且根据英文维基给出的定义,
According to Montesquieu,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bsolute monarchy and despotism is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monarchy, a single person governs with absolute power by fixed and established laws, whereas a despot governs by her or his own will and caprice.
- 我觉得翻译成“专制主义”不合适。(哦,Gakmo之前在Talk:绝对君主制也提到这点了,才注意到。)—— 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4:11 (UTC)
(:)回應:SzMithrandir阁下,您偏离主题了,现在再聊的是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关于你所说的专制主义更名暴政,您可以另开一个讨论。现在是关于绝对君主制改名君主专制,按照您的观点:“absolute monarchism 这种体制,也即中国从秦汉至明清两千多年的体制,在西方与之类似的有法国波旁王朝、俄国罗曼诺夫王朝。”既然如此,absolute monarchism 对应的就是君主专制啊,按理来讲,就更应该改名更常用的君主专制啊。(大家也一般用君主专制来称呼中国古代两千多年的政体,你很少听说用绝对君主制来称呼,是吧)既然如此,更加的应该用君主专制这个名称。——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4:51 (UTC)
- 我主要是在想现在的君主专制该怎么改;如果 despotism 不对应暴政/暴君统治(刚才想到的后者,也许更合适)的话,那就应当考虑 despotism = 君主专制 是否可以成立;如我之前所说,这是一个政治理念,应当和政治体制区分。另外,用不着每次都加粗、引用之前的话,我们自己会去看的,谢谢。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3:32 (UTC)
- (:)回應:SzMithrandir您还在纠结专制主义改名暴政的话题,这个话题和现在在讨论的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无关,请您别离题。此外,despotism = 君主专制?despotism就是不仅包括君主专制也包括个人和党派的专制,所以当然不等于,是后者属于前者。至于你说君主专制怎么改,我上面已经说了,您还是没看见: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差不多的,就算名字改成君主专制,内容无需大变,只需稍微改下就可。(当然条目中的一些原创研究,到时候我们再讨论它的去留)。——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3:33 (UTC)
- (:)回應 Despot在古希臘是指主人的意思,在拜占庭帝國時代成為國王或皇帝的稱號,之後成為專制主義(despotism)的字根。所以它不一定被譯為暴君,也可以被譯為君主,要看提到這字的文章脈絡來決定。在18世紀之前的文獻,despotism都是指一種君主制度無誤,但在19世紀之後因為君主制不見了,才慢慢被擴充到變成廣義泛指任何一種專制主義。這部份我在專制主義條目已經寫好,正準備加上註解時,就被联合国军閣下全刪掉了。因為無法與联合国军閣下溝通,我已經決定放棄專制主義條目,改寫開明專制條目,如果閣下有興趣,可以一起來編寫。--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6:55 (UTC)
- (:)回應:Alfredo ougaowen阁下,您偏离主题,本讨论是讨论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你讨论专制主义的内容问题,完全偏离主题,请您不要偏离主题。(对于您所提的问题,我的回答:您在专制主义的字源里面,大量的原创研究,不删怎么可能?还有您的一些段落和本文有关系吗?本文是讨论专制主义,你翻译也该围绕专制主义啊,你怎么又转到了古时 该词汇的其他异议?最后奇葩的排版让字源占到内容的大部分,我只是在缩短不必要的内容。)——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3:43 (UTC)
- 呵呵,这算什么,真当自己黑雪姬?还是上海滩的那个爱孟?还是赵明毅?他是历史专业的吗?如果不是,凭什么大范围掌控话语权?
- 你写的东西我看到了,的确有些辞典式,词源解释过于详细。但我看他也没改出个什么花儿来。
- 这些政治名词一直相当乱;之前Hanteng讨论独裁者的时候就说到了相关的问题;我也没什么恍然大悟的想法,中文和英文好多(条目)都对不上号,十分棘手。我这段时间相当忙,尽量上来看看吧。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0:52 (UTC)
- (:)回應:SzMithrandir阁下,您偏离主题。首先您怎么开始给我扣帽子了呢?其次不是历史专业就不可以编辑该条目?第三,我怎么大规模的掌控话语权?请您回应。
- 阁下,他写的东西第一原创研究那么的多,其次字源占总篇幅的大部分,排版绝对的奇葩。我确实是没改出什么花样,我只是删掉一些原创研究和修改奇葩的排版。但是Alfredo ougaowen阁下和我处处作对。
- 是对不上啊,就像英文维基的absolute monarchism 不该对应中文里的绝对君主制一样。实际上,英文维基的absolute monarchism 应该对于中文维基里的君主专制,所以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完全是正确的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3:49 (UTC)
- 以上被联合国军閣下認為偏離主題而隱藏的討論段落,與君主專制這個名稱有歧義相關,請有興趣的編輯自行點閱。--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4:38 (UTC)
呵呵,这就叫人参公鸡了?我认为你的观点不包容、处事方式思维单向,而且感受不到有学术功底做支持,得出的结论也不能使我和一些人满意,仅此而已;这也叫攻击?那你没有攻击ougaowen吗?我不是历史专业的,我也承认ougaowen不是什么大师,只是一个普通的维基人,其观点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他的编辑没有差到被反复回退的程度。而且,你在这几个相关条目(君主专制、专制主义、专制,好像还有君主制)的讨论和编辑中都是“一言堂”,反复重复你认为对的一些话。如果真的想有(压倒性)说服力的话,就直接上干货,摆历史专业的东西出来;否则,在业余层面里,你的这些观点都达不到能让大家认同的程度,不要扯什么“这是常识”、“这两个词实际含义相同”,如果真是这样确切无误我们早就达成一致了。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6:45 (UTC)
- (:)回應:什么是干货?你给我定义下,Alfredo ougaowen的这种原创研究是干货?你也应该看看,我回退的是什么内容。
- 其次,回退,你假如觉得不对,请你去中国的君主专制 讨论,Alfredo ougaowen在那边开了一个专门批判我回退的讨论,当然我也回应他所谓的理由了。
- 我重复很多遍了,本讨论只是讨论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其他的你可以另开讨论,批判我在编辑内容上回退那人的话,你可以去他开的那个中国的君主专制 讨论,所以希望您别偏离主题。好吗?——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10:21 (UTC)
- (:)回應:本讨论是讨论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我关于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的理由最前面的三段话,已经说了。也请某些反对改名的人,反驳下我的观点以及提出你的观点。——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10:27 (UTC)
Alfredo ougaowen阁下,至于你说君主专制怎么改,我上面已经说了,您还是没看见: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差不多的,就算名字改成君主专制,内容无需大变,只需稍微改下就可。(当然条目中的一些原创研究,到时候我们再讨论它的去留)。——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4:02 (UTC)
不用你提醒,我已经看到ougaowen的编辑了谢谢。倒是请问阁下都有什么专业资料支持呢?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21:05 (UTC)
- (:)回應:SzMithrandir阁下,您可不可以不离题?本讨论是讨论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我关于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的理由最前面的三段话,已经说了。也请某些反对改名的人,反驳下我的观点以及提出你的观点。至于有关内容编辑的问题以及我回退ougaowen的编辑的问题,请去中国的君主专制 讨论,您难道看不懂中文?一而再再而三的偏离讨论,你难道只会瞎闹腾?——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1:57 (UTC)
2月7日
(!)意見:除非联合国军拿出专业的资料,我反对其所有的观点,包括条目移动和大规模条目编辑。 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2:38 (UTC)
:(:)回應: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这个专业资料还不够多?你是装瞎吗?告诉你,根据Google学术搜索,“君主专制”有6830 条结果,而“绝对君主制”只有155条结果。根据Google图书搜索,“君主专制”有231000条结果 ;而“绝对君主制”只有8840条结果。可见“君主专制”显然更常用。所以,我认为君主专制比绝对君主制更常用,所以我支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4:35 (UTC)
- (:)回應:还有,我没有资料却在大规模条目编辑?我在绝对君主制里大规模编辑有问题吗?依据的是历史教科书编辑中国段落,何错之有?这都算是你口中的没有“专业的资料”?——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4:42 (UTC)
- 閣下一直訴求,若有爭議,就退回先前版本,要先求先討論。然後自己在各條目中修定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直接刪除回退其他編輯加入的內容。讓人很難相信閣下的誠信,是希望展現君主專制的樣態嗎。--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5:55 (UTC)
- 争议很大,而且双方都没有可靠依据的时候,所以我支持假如有这样的争议,先回退,等讨论出来,我们再改,(比如专制和专政,当然专政,最后我也支持你们的做法)。但是一些人的编辑偏离主题或原创研究,很明显的东西,这我当然直接删掉。——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8:12 (UTC)
- (:)回應:恕我直言,我越来越觉得SzMithrandir阁下是捣乱的,您讲不出反驳“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的理由,只会在那瞎叫。——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4:48 (UTC)
无具体文献论著支持,常见性与正确对应性无关,反对。我不是在捣乱谢谢;而且你有人身攻击的嫌疑。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5:19 (UTC)
- (:)回應:你的意思是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不对应,所以绝对君主制不可以移动到君主专制?我的回答:“《软科学大辞典》第 306 页:君主专制制亦称"绝对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最高统治者君主(国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国家...《宪法学原理》第 96 页:多为绝对君主制,即所谓的君主专制,表现为君主个人实际享有并专断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权力...”得出: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而且绝对君主制条目当中写的很明白:绝对君主制(英语:Absolute monarchy),我用谷歌翻译等翻译网站翻译那个词汇,也都是翻译成君主专制,也说了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没啥区别。——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8:04 (UTC)
- (:)回應:既然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没啥区别,考虑到君主专制更常用(依据上面已经摆了),所以本人支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8:06 (UTC)
这是专业资料?别逗了。
《宪法学原理》?教科书?那我也是专业的,我读过 Stavrianos 的《全球通史》、Norman Davies 的《欧洲史》、Gary Nash 的《美国人民》;倒是敢问联大师读过哪些,还请赐教。否则我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也能算?比如说,“封建王朝”的“封建”就是个伪定义知道吗?先去学校办事了,回来再慢慢扯。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14:45 (UTC)
- (:)回應:原来《宪法学原理》不算?哈哈,Alfredo ougaowen也把《宪法学原理》作为资料放到绝对君主制的里面去了,你眼睛不长?Alfredo ougaowen都抽你的嘴巴了。你说:绝对君主制和君主专制不对应。我说:“《软科学大辞典》第 306 页:君主专制制亦称"绝对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最高统治者君主(国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国家...《宪法学原理》第 96 页:多为绝对君主制,即所谓的君主专制,表现为君主个人实际享有并专断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权力...”得出: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何错之有?你反驳不过,就开始攻击人家是教科书?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不能算?谁规定的?其次,Alfredo ougaowen不也在用吗?你眼睛瞎了?哈哈。原来,和我辩论那么久的人眼睛是完全选择性失明的。——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3:42 (UTC)
我的确没看见,我也没说我支持ougaowen,他用了不代表就对;我的观点没有变,你这些都是业余的、非历史类的,凭什么拿来说服别的业余的人(比如我)?更严密地说,引用《宪法学原理》并没有错,增加广博度,是有益的;但把这个非历史类资料当做主要支持,那也太可笑了。
- 另外重复一句,如果 absolute monarchy 对应了"绝对君主制",那despotism 就无法对应了;我看,该删的是"专制主义",然后绝对君主制 = absolute monarchy、君主专制 = despotism。这样可有漏洞?想反驳就拿出干货来。
- 再提一点,长久以来维基百科的“专制”就很有问题,专制可以是君主专制,可以是独裁,可以是极权政体,应当是最笼统的一个词,以消歧义的形式存在;现在却被重定向到独裁,然后生搬硬套一个 专制主义=despotism 出来。所以,更应该是绝对君主制 = absolute monarchy、君主专制 = despotism。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4:26 (UTC)
- (:)回應:我说了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的理由了,应该是你想反驳请你拿出干货来,我到现在为止看到的都是你在捣乱和选择性失明。我说:“《软科学大辞典》第 306 页:君主专制制亦称"绝对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最高统治者君主(国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国家...《宪法学原理》第 96 页:多为绝对君主制,即所谓的君主专制,表现为君主个人实际享有并专断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权力...”得出: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何错之有?你反驳不过,就开始攻击人家是教科书?中国大陆的教科书不能算?谁规定的?请你拿出干货来反驳。(也请你不要以对方的观点是“干货”为理由,以此来反驳,你的这种反驳,没有任何“干货”,而是完完全全的扣帽子)。——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4:45 (UTC)
怎么,新加进的观点需要更高级的来源不对吗?或者说,(对绝对君主制)先“动手”的是你吧?你首先缺少干货,我质疑你,不“亏欠”你什么。
先不扯这个。举个例子,我刚才google到一篇论文,《威权主义及其历史定位》。第“29”页提到:
我们认为,威权主义作为……一个概念,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一概念,要比以前普遍使用的“独裁”、“专制”的概念更为具体和准确。
像这样的就是历史专业的资料。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08 (UTC)
- (:)回應:我的干货都被你说成是不是干货了,你当然说我缺少干货的啊,没见你拿出过什么干货反驳我这个干货(或者你说的不是干货)。你引用:“我们认为,威权主义作为……一个概念,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这一概念,要比以前普遍使用的“独裁”、“专制”的概念更为具体和准确。”请问这能反驳我提出的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的理由吗?牛头不对马嘴的“反驳”,你也真是搞笑。——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20 (UTC)
- 【这里忘回复了】我上面是举个例子,看见?
- (:)回應:你说:“如果 absolute monarchy 对应了"绝对君主制",那despotism 就无法对应了”。我要说的是:我没有要让absolute monarchy对应绝对君主制,我是要让absolute monarchy对应君主专制。我一直的观点,君主专制=绝对君主制=absolute monarchy(所以我要绝对君主制移动到君主专制),专制主义=despotism,这个实际在绝对君主制讨论页也曾经讨论过,我想说的是,你看讨论了吗?就过来在这里胡扯了。(对了你说的这些话,就是你自己自夸的干货?你的完全是不看讨论历史,乱扯淡)——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4:56 (UTC)
废话,我当然看了,一眼看过去都是废话,毫无根据地自我武断,我印象很深呢,用不着你提醒。你要是记性这么好,我楼上才说的“专制主义不等于despotism”你怎么看不见?还是看见了不敢直接回答?——不是只有你才有自己的观点,我这里观点也一大堆;还什么“我的观点一直是”,一直是怎么了,就对了?就得听你的? 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08 (UTC)
- (:)回應:你说“专制主义不等于despotism”,我看见了,只是你只给出一个结果,没有任何依据,所以我当它是废话。你看看我说的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是给出了一定的依据的。你难道连这道理都不懂? 你还口口声声说别人不是干货,我看你是贼喊捉贼啊,明明是你自己在那瞎扯淡。——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24 (UTC)
依据就是几大翻译器,包括金“三”翻译?噗哈哈,别逗了。你去看看复制粘贴的圣地,百度知道,看看有多少以讹传讹的;你要是非说这不是以讹传讹,那我也没办法。
- 嗯,行,我的确没说清(我的观点的依据);这次我说清:请你去看英文维基en:Despotism,OK?看看是不是所谓的“专制主义”?看不懂就别在那里吵。
哎哟,看了一眼专制主义又忍不住笑了。首段是一个内容(专制主义),下面是另一个内容(despotism)。虽然我不是历史专业的,但对这种水平的编辑,我也可以毫不客气地说,“逗比”。当然这个本来不怪你或者ougaowen的。这个是ougaowen开编之前的版本,上梁不正下梁歪啊。别再歪了,真的。
- 简而言之,根据孟德斯鸠和马克思,绝对君主制=西方,君主专制=东方;这个和你说的“君主专制搜索结果比绝对君主制多”正好一致,汉语的研究资料肯定是中国历史偏多。然后,“专制主义”本不应当存在;但既然已经有这个被滥用的词,就应当做成消歧义,专制=专制主义=【几种政体和意识形态的笼统的称呼】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57 (UTC)
- (:)回應:我回应下楼上“逗比”的观点:根据孟德斯鸠和马克思,绝对君主制=西方,君主专制=东方?依据呢?就你一个大嘴巴,就是了?还有一些人认为以前的中国也是绝对君主制,你不看的?其次,你认为,绝对君主制是西方的君主独裁,对应的英文是absolute monarchy ,而君主专制是东方的君主独裁,对应的英文是Despotism,你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英文维基里的Despotism定义都不是指东方的君主独裁。还是那句话:“《软科学大辞典》第 306 页:君主专制制亦称"绝对君主制"。指国家政权由最高统治者君主(国王、皇帝等)一人掌握国家...《宪法学原理》第 96 页:多为绝对君主制,即所谓的君主专制,表现为君主个人实际享有并专断地行使全部的政府权力...”得出:绝对君主制=君主专制。,考虑到君主专制更常用,所以移动到君主专制。——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20 (UTC)
en:Template:Authoritarian types of rule 的 "Authoritarian" 用的十分牵强,因为其狭义本当是威权;但要是在中文里,多出来的“专制(主义)”就正好派上用场了。这个模板不错,有时间应该翻译过来用;就是要这样的模板才能扯清楚这些“历史发明”。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36 (UTC)
- 依据?你什么意思,脑子冷糊涂了还是烧糊涂了?根据孟德斯鸠和马克思,难道还要我贴原文?ougaowen引用了那么多遍,你还问我依据在哪儿?
- 这是维基百科,什么《软科学词典》能把维基条目的混乱解释清楚?放着孟德斯鸠、马克思、魏特夫不看?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36 (UTC)
- (:)回應:牛头不对马嘴的内容算是一个依据?“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主義宣言》、《家庭、國家和私有制的起源》中,討論歐洲時,就使用德语:absolute Monarchie、英语:absolute monarchy,而《不列顛在印度统治》中就使用德语:Despotismus、英语:despotism”,这句话,看不出,绝对君主制=西方,君主专制=东方。更看不出“绝对君主制是西方的君主独裁,对应的英文是absolute monarchy ,而君主专制是东方的君主独裁,对应的英文是Despotism”。——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8:42 (UTC)
为何看不出?你要怎样才能看得出呢?高中老师讲一遍?我很好奇你高中毕业了没有。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9:26 (UTC)
- (:)回應:如何看的出?“討論歐洲時,就使用德语:absolute Monarchie、英语:absolute monarchy,而《不列顛在印度统治》中就使用德语:Despotismus、英语:despotism”,内容可能正确,但是你怎么知道称呼欧洲的absolute monarchy就该对应(翻译成)绝对君主制呢?你怎么知道称呼印度的despotism就应该对应(翻译成)君主专制呢?哪个人说的?这也是我为什么前几天反复回退ougaowen的原因。这个问题,我在绝对君主制讨论页也说过。——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0:59 (UTC)
那你说该翻译成什么呢?就因为你觉得君主专制比较顺,所以生搬硬套给 absolute monarchy ,然后剩下个 despotism 硬说成专制主义?结合专制目前重定向到独裁的现状,难道不可以说“专制(主义)”是个多出来的笼统词吗?你能找到比专制还笼统的(指政体的)词吗?我就是知道 绝=abs、君专=des,就这么确定。如果现在我们三个要投票的话,我估计是2比1。User:Alfredo ougaowen 阁下意下如何? 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2:28 (UTC)
首先,这不是顺不顺的问题,是使用频率高不高的问题。其次,还是上面的你怎么确定absolute monarchy对应的就是绝对君主制, despotism对应的是君主专制?没有迹象表明啊,更没有表明说despotism他指的就是东方国家的君主独裁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9日 (日) 02:23 (UTC)
關於ACGN相關條目的關注度
- ACGN (動畫、漫畫、遊戲、小說),相關條目很容易被人掛上關注度模板,如果沒有人留意到的話,往往經過1個月就被提報刪除了。
- 請各位想想該如何改善這類的條目,以避免關注度過期而被刪除。有些條目滿難找到第三方的報導作為參考資料來源,例如有些作品,中文版出到一半,出版社就沒再繼續代理後續的中文版的斷尾書。
- (:)回應 來源不一定要是中文,但原文也不一定有來源--Nivekin※請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05:25 (UTC)
- 多注意關注度提報,有些條目加入來源後就不會被提刪,例如世界樹迷宮。--M940504(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16:51 (UTC)
在「台南市→市長選舉→政黨初選→中國國民黨」一段:
...在2010年4月19日,國民黨黨中央完成三都民調作業,其中臺南市以前立委郭添財領先,不過郭添財與(之後闕漏)
好像漏了一些文字,有人可以補一下嗎?Koala0090(留言) 2014年2月4日 (二) 15:36 (UTC)
中國的君主专制
編輯联合国军閣下,多次回退我加入的學者觀點,他所持的理由為:
- 那边章节说的是君主专制的历史,记住是历史,介绍了中国君主专制的发展史还不够吗?所谓的个人见解完全是多此一举,此外那个是介绍历史啊, 你介绍孟德斯鸠给中国政体的称呼干嘛?
- 我依照历史书,写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肯定不会离题
我所持的理由為:
- 根據中立的觀點,應把這個觀點歸屬到某個人及來源。歷史書不是權威,它提供的是某種觀點,跟斷言。舉例而言,他只說中國是君主專制,這是一種斷言跟評價,但是他沒有提供,君主專制的定義,範圍,以及為什麼是君主專制,誰這麼認為。這就不符合維基百科的要求。
- 照閣下的寫法,是完全將中國傳統王朝定位成絕對君主制,但是在那之前,要解釋什麼是絕對君主制,為什麼中國傳統王朝是絕對君主制,依照誰的定義,他的定義持的理由是什麼。如依照余英時看法,明朝之後才叫絕對君主制,之前只能說是despotism,但不是absolute monarchy
難以與他進行溝通,希望其他編輯提出建議。 --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2:03 (UTC)
(:)回應:我在这里回应下Alfredo ougaowen阁下(这些内容我在阁下的讨论页都说过的,你装没看见而已。):那边章节说的是君主专制的历史,记住是历史,介绍了中国君主专制的发展史还不够吗?所谓的个人见解完全是多此一举,此外那个是介绍历史啊, 你介绍孟德斯鸠给中国政体的称呼干嘛?牛头不对马嘴。请问何错之有?
其次,那个章节是介绍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假如您增加的是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那我肯定不会删,因为没有离题,但是你现在完全是离题了。
阁下说“历史书只說中國是君主專制,這是一種斷言跟評價,但是他沒有提供,君主專制的定義,範圍,以及為什麼是君主專制。”我想说的是:阁下的观点很搞笑, 这是椅子,你难道还去介绍他为什么是椅子?按您的逻辑,很多历史条目都要改写。阁下还说我依照历史书来书写是离题,我想说的是:依照历史书,写历史流程何错之有?历史条目不这样写怎么写?我可不像你一样原创研究,否则违反规定了。依照历史书,写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假如这都算是离题,那真是可笑之极。
我用历史书来书写中国君主专制的历史,肯定不离题,但是您阁下尽然说“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义,不能确定我们讲的椅子是同一张。”原来你加入的内容还真的不是君主专制啊,您果然离题。——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2:29 (UTC)
维基百科:中立观点,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断言事实,包括关于观点的事实——但切勿断言观点本身。所谓“事实”,是指“不涉及严重争议事物的一段信息”。举例而言,一项调查中产生的已发表结果便是事实。有一个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实。柏拉图是哲学家同样是事实。2000多年的中国君主专制何错之有?完全是事实。所以阁下所谓的“為什麼是君主專制,誰這麼認為”以此来说明要增加的一些内容,完全是废话啊。——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2:46 (UTC)
绝对君主制条目的编辑战,从这个条目的编辑历史来看,User:联合国军多次删除User:Alfredo ougaowen加入的内容,我想说的就是请联合国军阁下看看WP:善意推定这个页面。--Y814756748--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8:13 (UTC)
增加无关紧要的废话,我只是删除他的废话而已。——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10:12 (UTC)
呵呵,敢问联大师用的是哪本历史书?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14:48 (UTC)
- (:)回應:草民用的是内地高中历史教科书。我实际也去找了相关的台湾历史教科书,但是台湾历史教科书,介绍的很不完整,所以我没有用台湾历史教科书。(毕竟他的历史教科书,台湾史占多了,相应的中国史就少了。)——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2:03 (UTC)
- 我去,摸摸自己的键盘,摸摸自己的21世纪的崭新的大脑和电脑,不要再拿那些腐朽的东西做圭臬了。我高中是在国内上的,(人教版)教科书啥样我太清楚了;那也叫书,可惜了那么好的封面啊。真的,要是史观都按照兲朝教科书建立的话,对不起21世纪啊;能糊弄得了谁啊。。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7:03 (UTC)
- 金觀濤跟余英時的意見被刪掉,改用內地高中歷史教科書。黃鐘毀棄、瓦釜雷鳴,天地閉、賢人隱之時。--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5:51 (UTC)
介绍中国的君主专制历史,你却给出所谓的“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义,不能确定我们讲的椅子是同一张。”非得给定义,这个完全是废话啊,删掉何错之有?维基百科:中立观点,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断言事实,包括关于观点的事实——但切勿断言观点本身。所谓“事实”,是指“不涉及严重争议事物的一段信息”。举例而言,一项调查中产生的已发表结果便是事实。有一个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实。柏拉图是哲学家同样是事实。——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8:22 (UTC)
- 所謂的高中歷史教科書,都是一些人云亦云,抄來的東西,可能連編輯自己都不懂自己在寫什麼,質量水準比維基百度百科還差。正經書籍多半不會用這些東西當引用來源。--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8:35 (UTC)
- 高中歷史教科書是不是“一些人云亦云,抄來的東西”,我不知道,因为没有依据。但是教科书是大家普遍接受(或者是代表当局的观点),有人会说内地的教科书不公正看待历史,但是内地教科书关于君主专制的历史介绍的还是比较公正的,和台湾历史教科书相比也差不多的,台湾历史教科书在相关上只是内容少一点而已。——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9:03 (UTC)
(:)回應:
- 請參閱Wikipedia:可靠来源,「如果一个观点可供查证,或者说如果你能引证一个好的来源说明一个人或者一群人表达过这个观点,那么这个观点就可以被包含在维基百科之中。」。以及Wikipedia:非原创研究,最可靠的来源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同行评审期刊与书籍,大学级别的教科书,著名出版社出版的杂志、期刊、书籍,以及主流的报纸。
- 編輯联合国军閣下,現在的重點不在於我拒絕閣下加入的內容,而是閣下拒絕我加入的內容。對於把高中教科書當來源,我不置可否,這是閣下的編輯權力。但是用高中教科書為由,拒絕讓金觀濤等人的觀點出現在維基中,我無法認同。
--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9:16 (UTC)
我的原话,介绍中国的君主专制历史,你却给出所谓的“如果不提供椅子的定义,不能确定我们讲的椅子是同一张。”非得给定义,这个完全是废话啊,删掉何错之有?维基百科:中立观点,当中有这样一句话:断言事实,包括关于观点的事实——但切勿断言观点本身。所谓“事实”,是指“不涉及严重争议事物的一段信息”。举例而言,一项调查中产生的已发表结果便是事实。有一个星球叫做火星也是事实。柏拉图是哲学家同样是事实。——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0:50 (UTC)
從英文維基翻譯條目不注明在英文維基的也算侵權
我們是不是要補上從英文維基翻譯? 9shi✔緊急聯絡 2014年2月5日 (三) 09:09 (UTC)
- 默认继承,因为WP全语言都是CC by-sa 3.0授权的,可以互译。但最好标上翻译{{已翻译}},这样知道这是翻译本。——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2月5日 (三) 09:14 (UTC)
- 注意是這{{已翻译}}模板是貼在條目的討論頁而非條目正文。--同舟(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09:47 (UTC)
因為缺乏關注度,大部份五星物語角色的條目經討論後,已被刪除或合併。某用戶以「User:Cwek/工作室/五星物语/XXX」的形式使它們復活,請問這樣的做法是否合理? --Qui cherche trouve 2014年2月5日 (三) 09:57 (UTC)
“ | 您也可以利用你的用户页来使你能更加有效地使用百科全书,所以,你可以列出一个计划事项,工作进展,提醒,有用的连接等等。如果在这里进行维基百科标记语言的试验(一个个人Wikipedia:沙盒)也不错。 | ” |
——Wikipedia:用户页 |
“ |
如果您需要更多的页面,你可以创建子页面。您可以把放在用户页或用户对话页的任何内容放到子页面上。 例如:
|
” |
——Wikipedia:用户页 |
- 都怪你,都怪你(拍打)——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2月5日 (三) 10:44 (UTC)
- (:)回應:我以為個人沙盒內的半製成品不應放到公共的分類之中。--Qui cherche trouve 2014年2月6日 (四) 02:06 (UTC)
- (:)回應,因为先保留源码准备修改,所以会包含分类。而且不是特例(偶然见到KOYOKU等的User空间出现在不同的分类中)。——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2月7日 (五) 08:23 (UTC)
- (!)意見:極為不妥!敬請儘快移除分類。-Kolyma(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13:59 (UTC)
- (:)回應,因为先保留源码准备修改,所以会包含分类。而且不是特例(偶然见到KOYOKU等的User空间出现在不同的分类中)。——路过围观的Sakamotosan 2014年2月7日 (五) 08:23 (UTC)
关于人物条目的生卒年份分类
近日,用户User:星辰之叹执意删除明成祖条目的生卒年月分类模板,我解释这个分类是人物条目都要添加的,是用于在相关分类下查找条目,对方坚持说人物模板里已经有为由进行回退,我解释这是两个性质也不行。在此想问一下,是否人物条目按照规定都必须添加生卒年份分类?如果不是一定要添加,删除是否会影响条目?如果按照规定要添加,应该怎么面对这位用户的做法?目前他在进行无理由回退,出于对条目的保护,亟需做出应对。谢谢。--楠木历史(留言) 2014年2月5日 (三) 12:20 (UTC)
- 出生日期模板會自動加上分類--太刻薄(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2:52 (UTC)
- 刪除多餘的分類是正確的做法,如太刻薄所言,bd模板已有自動加上分類的功能。--Qui cherche trouve 2014年2月6日 (四) 02:58 (UTC)
- 多谢,经过验证确实如此,已经将多余模板删除。--楠木历史(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3:03 (UTC)
Chemical Physics Letters
Duplicates 化学物理快报 & 化学物理期刊 resolved. Please review. Makasih, John Vandenberg(留言) 2014年2月6日 (四) 05:42 (UTC)
西藏和平解放?
見鬼了,以我對中文的理解,「和平解決或和平解放」代表著事件不見血沒有死傷的落幕,如「西安事變」並非「和平解決」。怎麼西藏史裡竟寫著斗大的「和平解放」,西藏軍與解放軍的傷亡數字可以抹去??拿官方說詞為圭臬?---219.85.132.43(留言) 2014年2月7日 (五) 09:57 (UTC)
- 自己改就是了。--183.28.102.49(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6:35 (UTC)
二元君主制移動到二元制君主立憲制
編輯联合国军閣下,把二元君主制移動到二元制君主立憲制。我反對此移動,希望先進行更名討論,在討論頁發起討論,先行回退至原名稱。編輯联合国军在還沒進行討論之前,重新又進行移動。在此,我再度發起更名討論,希望編輯联合国军不要一直重復此類行為。
- 反對理由:由條目內容可知,二元君主制也被用來描述一個君主統治兩個國家的狀況,二元制君主立憲制這個名稱無法涵蓋這個狀況。
--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4:36 (UTC)
那边儿还没完事,就又开始在这里搞神论了?哪只如来神眼从 dual monarchy 看见“立宪”两个字的?!算了,这个我先不管,先把君主专制搞清楚再说。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23 (UTC)
首先楼上的SzMithrandir疯了吗?不懂就在那瞎扯淡。
下面我对Alfredo ougaowen的回应:
- 要想英文维基和中文维基完全对应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比如二元君主制,他在英文维基里面的意思只是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但是他在英文维基里面没有任何关于“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的说法,你可以去看下二元君主制英文维基的原文没有任何关于二元君主制指“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的意思。你难道因此说英文维基是错误的?
- 同理啊,我找了很多相关的资料,中文里面,二元君主制指的基本都是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目前为止没找到关于在中文里二元君主制还可以代指“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的观点。
- 既然如此中文里的二元君主制,指的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关“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这样的定义应该删掉),同理英文里的二元君主制,指的是“指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
- 当然有人会说英文里是二元君主制(英语:Dual monarchy)指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形成一个拥有共同的政治实体的政体形式,那么中文里有没有相关的词汇来表示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形成一个拥有共同的政治实体的政体形式呢? 当然也有,那就是政合国。——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5:45 (UTC)
好好看看英文维基Dual monarchy和中文维基政合国,以及英文维基Personal union和中文维基君合国,没啥区别吧。也就是说英文里的Dual monarchy直译中文虽是二元君主制,但是实际是指政合国。而中文里的二元君主制指的是二元君主立宪,刚才我说了很多资料都可以说明。所以我认为中文里的二元君主制,指的就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有关“两个王国由一位君主统治”这样的定义应该删掉)——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03 (UTC)
嗯。行,这个是对的;参见君主立宪制。我已经加了个 distinguish 在二元君主制上。但是这个改名,改成这么长,只是为了规避dual monarchy?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16 (UTC)
(:)回應:照這樣看,需要做的是拆成兩個條目,一個是二元君主制,對應到Dual monachy,另外則是新成立一個二元制君主立憲制的條目。而不是硬將Dual monachy解釋成二元制君主立憲制,因為它們二者定義不同。之後則是找出文獻說明Dual monarchy被譯成政合國。--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22 (UTC)
(:)回應:不需要拆分,英文的Dual monachy,虽然直译中文是二元君主制,但是它指的实际就是中文里的政合国,也就是说目前已经存在的中文维基政合国可以对应英文维基Dual monachy。不需要另立一个介绍Dual monachy的了。所以把现有的二元君主制改名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并且让他使用的是中文里的定义,即:国家政权由君主和议会共同掌握,但君主为国家权力中心的一种政体形式。就可以了。——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33 (UTC)
- (:)回應:這些中文定義請提供文獻來源。--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45 (UTC)
(:)回應:政合國這個名詞在網路上查的到,但不確定是誰提出來的,也不確定定義是什麼,沒辦法確定它說的就是指Dual monachy。既然閣下主張移動,就有義務提出文獻來說明。此處有查到一個定義政合國,內容跟政合國條目完全一樣,不曉得有沒有侵犯版權,它也沒提供文獻來源。--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22 (UTC)
(:)回應:政合國只要介绍政治制度的书籍,一般都会介绍到的,所以由谁提出来不重要,而是这个东西是广泛存在的。至于你说没法确定政合國指英文里的Dual monachy,你完全可以去看定义啊,你去网上找一下政合國的定义再去和英文维基里的Dual monachy,对比下吧,完全是一个意思,难道这都看不出?
- 至于你说版权的问题,没有版权的问题,至少维基百科里的政合國是没有侵权的,维基百科里的政合國和你提供的政合國内容差不多但是不是照搬照抄(内容差不多正常,因为都是介绍政合國啊)(而且维基百科里的政合國条目建立更早)。——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47 (UTC)
- (:)回應:既然這麼容易找,閣下就去把文獻找出來,證明這個論點,而不是重複在這邊講你的觀點。--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51 (UTC)
这两个连等式:
- 政合国 = 事合国 = dual monarchy = 二元帝国(如奥匈帝国)
- 君合国 = personal union = 共主联邦
成立吗?总感觉第一个有点问题。以及,这两个连等式难道不可以互相连等?概念区别在哪里?一个是签约,一个是自然发生?大概就是瑞典-挪威联合属于前者、丹麦-挪威属于后者,这样?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6:53 (UTC)
- (:)回應:查到一份文件,政合國是Real union,這是國際法的名詞,不完全對應到dual monachy。奧匈帝國是政合國,也是二元君主制,但不能說政合國就是二元君主制,這需要文獻來支持才能這麼說。--Alfredo ougaowen(留言)
嗯,看上去很可靠的样子。但我提一点,“real union”(d:Q1093720) 和 “dual monarchy” (d:Q2994894),除了英文以外,每种语言都只对应了一个。这说明这很有可能是一个概念,由于各种原因被习惯用成了两个词;real union 也许更符合规范?SzMithrandir(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7:26 (UTC)
- 維基編輯要做的只是整合現有文獻的內容,讓大家易於查閱跟理解。這兩個條目我沒有太多想法,單純只是希望更名的舉動,有文獻可以支持,而不是由編輯自己想法來決定它。--Alfredo ougaowe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07:32 (UTC)
- 我對閣下看了什麼,有什麼想法,沒有興趣。我的焦點很簡單,如果你認為你的想法是對的,為何不提出文獻來源?--Alfredo ougaowen(留言)
- 阁下,眼睛不长吗?英文维基里的“real union”和“dual monarchy”里面的内容,你还没看?本质没有啥区别的,最主要的区别只是“real union”指两个或两个以上,而“dual monarchy”就指两个,你难道语文和英语是数学老师教的?看不懂?您看不懂还在那翻译英文维基?太可怕了。——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0:49 (UTC)
我最开始的时候就说了,“要想英文维基和中文维基完全对应是不可能的,只能尽量。”毕竟语言不同,编辑的人也不同(典型例子,台湾和中国词条,和中文维基很不相同)——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1:10 (UTC)
索契冬奧會條目
冬奧會已開始了,但為何冬奧會的「小項比賽」項目無條目? 香港TVB高清台正在播映「女子15公里追逐賽」--TYC(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1:03 (UTC)
- 當然是有勞各位的貢獻了,中文維基的人手要編小項比賽的條目有些困難。--Changnick(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2:17 (UTC)
- 各位同学辛苦了。维基百科的体育比赛的条目,都很不错的。——联合国军(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2:22 (UTC)
新聞動態的不中立
今天的新聞動態裡有「菲律賓總統貝尼格諾·艾奎諾批評中國對於南海(圖)的主權聲明行為如同納粹德國,但是隨後引起中國媒體的抨擊。」其中對於貝尼格諾·艾奎諾的言語,維基百科把其形容為「如納粹」,會不會有點太主觀了點?不只是有些支持艾奎諾的人(先聲明,我不是其中之一)會感到有點反感,部份納粹主義者也可能感覺自己被羞辱了。-第十四任博士回到TARDIS-到同行評審的捷徑 2014年2月8日 (六) 14:04 (UTC)
囧rz……不是阿基诺如同纳粹,是他认为,中国的声明如同纳粹。--SFLSNZYN(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4:15 (UTC)
- 當時撇一眼「批評、納粹德國」就覺得很不中立,並沒有看完整句話。如果真是這樣就沒事了。-第十四任博士回到TARDIS-到同行評審的捷徑 2014年2月8日 (六) 14:18 (UTC)
- 这个东西有新闻价值吗?隔天菲律宾就出来辟谣,说总理的比喻并不是这样,是大家理解错误。我认为这个某某总理说了一句什么话的新闻没必要上首页。不过上都上了,也无法控制了。—Snorri(留言) 2014年2月8日 (六) 14:21 (UTC)
- 我就覺得一連出現兩則有地域傾向性的新聞,而且都是與中菲關係有關,顯然是有人過於關注。其實ITN全是一個人在更新,甚至決定放上去的內容也沒有在候選區留個底,讓大家表達正反意見(就算是事後)。我已在Wikipedia:互助客栈/其他#新聞動態繞過討論表達了不滿。鋼琴小子 打個招呼 查看貢獻 2014年2月9日 (日) 00:07 (UTC)
TVB8金曲榜
是一樣的吧?要用哪一個?--淺藍雪❉ 2014年2月11日 (二) 01:43 (UTC)
建议创建名为“穷举法 (数学)”的条目
目前维基百科里已经有名为“穷举法”的条目,但是它是关于密码破解的。
我们知道,数学里有一种证明方法叫做穷举法,密码学中的穷举法与数学中的穷举有关,但并不完全相同。
穷举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证明方法,四色定理即是借助电脑,用穷举法证明的。我认为有必要为其建立一篇条目。
目前英文维基百科里已经有该条目,名为Proof by exhaustion
Chen9007(留言) 2014年2月11日 (二) 04:48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