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說明:安全投票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安全投票(SecurePoll)系統允許投票人在不公開身份的情況下完成投票或意見表達。這一系統由MediaWiki提供的同名擴展實現,其界面可於特殊頁面訪問。本頁面旨在向相關技術人士說明如何部署一場安全投票。

背景

[編輯]

安全投票系統最初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於2009年開發,主要用於基金會的選舉事務,如理事會選舉等。

2021年基金會行動後,為了探索更安全的管理人員選舉方式,中文維基百科於2021年引入安全投票[a],用於本地管理人員的定期選舉。此後,使用範圍逐步擴大,自2024年起,安全投票被用於管理員解任投票[b]以及仲裁委員會委員選舉[c]

在2025年6月前,所有安全投票投票均集中託管於一個專用於選舉的中央站點(votewiki),並由基金會信任與安全團隊負責具體操作與維護。由於投票部署需完全依賴於精力有限信任與安全團隊成員,安全投票的部署時常出現較長的等待和延期,特別是在法定節假日時;同時,基金會還需要考慮中文維基百科相關的安全投票與其他的安全投票,在時間上是否會發生衝突,這很大程度限制了靈活性。因此,中文維基百科社群提議在本地運行安全投票,並在2025年初取得共識[d]。2025年6月,中文維基百科在技術上獲得了在本地運行安全投票的能力[e]

投票類型

[編輯]

安全投票系統支持多種投票類型。截至目前,維基媒體項目上僅使用過其中的四種[f]同意投票制(Approval vote)、直方圖計分投票制(Histogram range vote)、舒爾茨式投票英語Schulze method(Schulze method)、基於特羅普數額可轉移單票制(Single transferable vote with Droop quota)。中文維基百科目前僅使用直方圖計分投票制,另外使用同意投票制類型的表單進行匿名意見徵集

直方圖計分投票制

[編輯]

在直方圖計分投票中,每位候選人會有不同的分數選項,投票者會為每位候選人打出不同的分數,不同的候選人之間互不影響。

在實踐中,會使用「反對」計分為-1,「支持」計分為+1,「中立」計分為0的設計。投票結束後,根據+1、-1、0的個數即可得知候選人獲得的不同種類的投票的數量,從而按照當選門檻判斷候選人是否當選。

目前,絕大多數的投票,包括中文維基百科的管理人員選舉、管理人員解任、仲裁委員會委員選舉,英文維基百科的管理員選舉仲裁委員會委員選舉等,均使用了這一投票類型。

舒爾茨式投票

[編輯]

舒爾茨式投票是一種孔多塞投票法,投票者需要將所有候選人按個人偏好進行排序(候選人A > 候選人B > 候選人C)。系統會根據所有選民的排序,逐一比較每對候選人在多數人中誰更受歡迎,並計算出「誰比誰強」的勝負矩陣。隨後,系統分析這些勝負關係中的「最強路徑」,找出在整體上表現最優的候選人,形成總排名[g]。如需選出多位當選者,即可按排名依次取前幾名。

波斯語維基百科的監事會成員選舉目前使用這一投票類型。

基於特羅普數額的可轉移單票制

[編輯]

可轉移單票制的特點是會把已當選和已被淘汰的候選人的選票分配給其他的候選人。投票者需要將所有候選人按個人偏好進行排序。計票時,系統會事先設定一個「當選配額」(如特羅普數額)。多輪計算中,候選人一旦達到該票數即當選,剩餘選票會根據投票者排序轉移給下一偏好候選人;得票最少者被淘汰,其選票也會按照排序依次轉移,直到填滿所有席位[h]

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理事會選舉目前使用這一投票類型。

同意投票制

[編輯]

中文維基百科曾使用這一投票類型進行匿名意見收集[i]。投票時的選項僅出於技術原因保留,投票者的意見需填寫於投票附言欄內。

流程

[編輯]

創建投票

[編輯]

選舉管理員可以通過表單創建新的安全投票。創建投票時,需指定投票類型,確認投票管理員,是否選擇OpenSSL加密,其他配置選項等。在表單下方需輸入欲創建的安全投票的問題。

創建完成後,管理員應按照相應的投票資格生成投票者清單,導入至系統中。

監票

[編輯]

...

計票並公布結果

[編輯]

...

另見

[編輯]

注釋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