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条目的主题是氢原子的物理性质。关于氢元素的化学性质,请见“
氢”。
氢原子是氢元素的原子。电中性的原子含有一个正价的质子与一个负价的电子,被库仑定律束缚于原子核内。在大自然中,氢原子是丰度最高的同位素,称为氢,氢-1 ,或氕[1]。氢原子不含任何中子,别的氢同位素含有一个或多个中子。这条目主要描述氢-1 。
氢原子拥有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是一个的简单的二体系统。系统内的作用力只跟二体之间的距离有关,是反平方连心力,不需要将这反平方连心力二体系统再加理想化,简单化。描述这系统的(非相对论性的)薛丁格方程式有解析解,也就是说,解答能以有限数量的常见函数来表达。满足这薛丁格方程式的波函数可以完全地描述电子的量子行为。因此可以这样说,在量子力学里,没有比氢原子问题更简单,更实用,而又有解析解的问题了。所推演出来的基本物理理论,又可以用简单的实验来核对。所以,氢原子问题是个很重要的问题。
另外,理论上薛丁格方程式也可用于求解更复杂的原子与分子。但在大多数的案例中,皆无法获得解析解,而必须藉用电脑来进行计算与模拟,或者做一些简化的假设,方能求得问题的解析解。
 大多数氢原子的结构。
大多数氢原子的结构。
 氢原子的半径大约为波耳半径。
氢原子的半径大约为波耳半径。
1913 年,尼尔斯·玻耳在做了一些简化的假设后,计算出氢原子的光谱频率。这些假想,波耳模型的基石,并不是完全的正确,但是可以得到正确的能量答案。
1925/26 年,埃尔文·薛丁格应用他发明的薛丁格方程式,以严谨的量子力学分析,清楚地解释了波耳答案正确的原因。氢原子的薛丁格方程式的解答是一个解析解,也可以计算氢原子的能级与光谱谱线的频率。薛丁格方程式的解答比波耳模型更为精确,能够得到许多电子量子态的波函数(轨域),也能够解释化学键的各向异性。
氢原子问题的薛丁格方程式为[2]:131-145:
 ; ;
其中,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是约化普朗克常数, 是电子与原子核的约化质量,
 是电子与原子核的约化质量, 是量子态的波函数,
 是量子态的波函数, 是能量,
 是能量, 是库仑位势:
 是库仑位势:
 ; ;
其中, 是真空电容率,
 是真空电容率, 是单位电荷量,
 是单位电荷量, 是电子离原子核的距离。
 是电子离原子核的距离。
采用球坐标  ,将拉普拉斯算子展开:
,将拉普拉斯算子展开:
![{\displaystyle -{\frac {\hbar ^{2}}{2\mu r^{2}}}\left\{{\frac {\partial }{\partial r}}\left(r^{2}{\frac {\partial }{\partial r}}\right)+{\frac {1}{\sin ^{2}\theta }}\left[\sin \theta {\frac {\partial }{\partial \theta }}\left(\sin \theta {\frac {\partial }{\partial \theta }}\right)+{\frac {\partial ^{2}}{\partial \phi ^{2}}}\right]\right\}\psi -{\frac {e^{2}}{4\pi \epsilon _{0}r}}\psi =E\psi }](/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02941e2abb203eb5d51c0e5251972d4ba37fc516) 。 。
猜想这薛丁格方程式的波函数解  是径向函数
 是径向函数  与球谐函数
 与球谐函数  的乘积:
 的乘积:
 。 。
参数为天顶角和方位角的球谐函数,满足角部分方程式[2]:160-170:
![{\displaystyle -{\frac {1}{\sin ^{2}\theta }}\left[\sin \theta {\frac {\partial }{\partial \theta }}{\Big (}\sin \theta {\frac {\partial }{\partial \theta }}{\Big )}+{\frac {\partial ^{2}}{\partial \phi ^{2}}}\right]Y_{lm}(\theta ,\phi )=l(l+1)Y_{lm}(\theta ,\phi )}](/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7dd400bacbaaa42d613d3fd3156fda00fbc0ee0a) ; ;
其中,非负整数  是轨角动量的角量子数。磁量子数
 是轨角动量的角量子数。磁量子数  (满足
 (满足  )是轨角动量对于 z-轴的(量子化的)投影。不同的
 )是轨角动量对于 z-轴的(量子化的)投影。不同的  与
 与  给予不同的轨角动量函数解答
 给予不同的轨角动量函数解答  :
 :
 ; ;
其中, 是虚数单位,
 是虚数单位, 是伴随勒让德多项式,用方程式定义为
 是伴随勒让德多项式,用方程式定义为
 ; ;
而  是
 是  阶勒让德多项式,可用罗德里格公式表示为:
 阶勒让德多项式,可用罗德里格公式表示为:
 。 。
径向函数满足一个一维薛丁格方程式:[2]:145-157
![{\displaystyle \left[-{\hbar ^{2} \over 2\mu r^{2}}{d \over dr}\left(r^{2}{d \over dr}\right)+{\hbar ^{2}l(l+1) \over 2\mu r^{2}}-{\frac {e^{2}}{4\pi \epsilon _{0}r}}\right]R_{nl}(r)=ER_{nl}(r)}](/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4a4deceed3e94344bdd4ac22fcf4fdc73f36743b) 。 。
方程式左边的第二项可以视为离心力位势,其效应是将径向距离拉远一点。
除了量子数  与
 与  以外,还有一个主量子数
 以外,还有一个主量子数  。为了满足
 。为了满足  的边界条件,
 的边界条件, 必须是正值整数,能量也离散为能级
 必须是正值整数,能量也离散为能级 ![{\displaystyle E_{n}=-\left({\frac {\mu e^{4}}{32\pi ^{2}\epsilon _{0}^{2}\hbar ^{2}}}\right){\frac {1}{n^{2}}}={\frac {-13.6}{n^{2}}}\ [eV]}](/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f26c33e2487fc04c5ee53674126e29ba0f0eb544) 。随著量子数的不同,函数
 。随著量子数的不同,函数  与
 与  都会有对应的改变。按照惯例,规定用波函数的下标符号来表示这些量子数。这样,径向函数可以表达为
 都会有对应的改变。按照惯例,规定用波函数的下标符号来表示这些量子数。这样,径向函数可以表达为
 ; ;
其中, 。
 。  近似于波耳半径
 近似于波耳半径  。假若,原子核的质量是无限大的,则
 。假若,原子核的质量是无限大的,则  ,并且,约化质量等于电子的质量,
 ,并且,约化质量等于电子的质量, 。
 。  是广义拉盖尔多项式,其定义式可在条目拉盖尔多项式里找到。
 是广义拉盖尔多项式,其定义式可在条目拉盖尔多项式里找到。
广义拉盖尔多项式 另外还有一种在量子力学里常用的定义式(两种定义式不同):[2]:152
另外还有一种在量子力学里常用的定义式(两种定义式不同):[2]:152
 ; ;
其中, 是拉盖尔多项式,可用罗德里格公式表示为
 是拉盖尔多项式,可用罗德里格公式表示为
 。 。
为了要结束广义拉盖尔多项式的递回关系,必须要求量子数  。
 。
按照这种定义式,径向函数表达为
![{\displaystyle R_{nl}(r)={\sqrt {{\left({\frac {2}{na_{\mu }}}\right)}^{3}{\frac {(n-l-1)!}{2n[(n+l)!]^{3}}}}}e^{-r/{na_{\mu }}}\left({\frac {2r}{na_{\mu }}}\right)^{l}L_{n-l-1}^{2l+1}({\tfrac {2r}{na_{\mu }}})}](/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827d99ea58030f72adeab305b29edf3188a6544) 。 。
知道径向函数  与球谐函数
 与球谐函数  的形式,可以写出整个量子态的波函数,也就是薛丁格方程式的整个解答:
 的形式,可以写出整个量子态的波函数,也就是薛丁格方程式的整个解答:
 。 。
量子数  、
 、 、
 、 ,都是整数,容许下述值:[2]:165-166
 ,都是整数,容许下述值:[2]:165-166
 , ,
 , ,
 。 。
每一个原子轨域都有特定的角动量向量  。它对应的算符是一个向量算符
 。它对应的算符是一个向量算符  。角动量算符的平方
 。角动量算符的平方  的本征值是[2]:160-164
 的本征值是[2]:160-164
 。 。
角动量向量对于任意方向的投影是量子化的。设定此任意方向为 z-轴的方向,则量子化公式为
 。 。
因为 ![{\displaystyle [{\hat {L}}^{2},\ {\hat {L}}_{z}]=0}](/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cb51a1acfae6e02e56c96435f75a9442efda165d) ,
 , 与
 与  是对易的,
 是对易的, 与
 与  彼此是相容可观察量,这两个算符有共同的本征态。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可以同时地测量到
 彼此是相容可观察量,这两个算符有共同的本征态。根据不确定性原理,可以同时地测量到  与
 与  的同样的本征值。
 的同样的本征值。
由于 ![{\displaystyle [{\hat {L}}_{x},\ {\hat {L}}_{y}]=i\hbar {\hat {L}}_{z}}](/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1b2033d631790c7702d46a06218927ee0b071503) ,
 , 与
 与  互相不对易,
 互相不对易, 与
 与  彼此是不相容可观察量,这两个算符绝对不会有共同的基底量子态。一般而言,
 彼此是不相容可观察量,这两个算符绝对不会有共同的基底量子态。一般而言, 的本征态与
 的本征态与  的本征态不同。
 的本征态不同。
给予一个量子系统,量子态为  。对于可观察量算符
 。对于可观察量算符  ,所有本征值为
 ,所有本征值为  的本征态
 的本征态  ,形成了一组基底量子态。量子态
 ,形成了一组基底量子态。量子态  可以表达为这基底量子态的线性组合:
 可以表达为这基底量子态的线性组合: 。对于可观察量算符
 。对于可观察量算符  ,所有本征值为
 ,所有本征值为  的本征态
 的本征态  ,形成了另外一组基底量子态。量子态
 ,形成了另外一组基底量子态。量子态  可以表达为这基底量子态的线性组合:
 可以表达为这基底量子态的线性组合: 。
 。
假若,测量可观察量  ,得到的测量值为其本征值
 ,得到的测量值为其本征值  ,则量子态机率地塌缩为本征态
 ,则量子态机率地塌缩为本征态  。假若,立刻再测量可观察量
 。假若,立刻再测量可观察量  ,得到的答案必定是
 ,得到的答案必定是  ,在很短的时间内,量子态仍旧处于
 ,在很短的时间内,量子态仍旧处于  。可是,假若改为立刻测量可观察量
 。可是,假若改为立刻测量可观察量  ,则量子态不会停留于本征态
 ,则量子态不会停留于本征态  ,而会机率地塌缩为
 ,而会机率地塌缩为  本征值是
 本征值是  的本征态
 的本征态  。这是量子力学里,关于测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这是量子力学里,关于测量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
根据不确定性原理,
![{\displaystyle \Delta L_{x}\ \Delta L_{y}\geq \left|{\frac {\langle [{\hat {L}}_{x},\ {\hat {L}}_{y}]\rangle }{2i}}\right|={\frac {\hbar |\langle {\hat {L}}_{z}\rangle |}{2}}}](/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e990a8857242d9bac15d603586e7633956e84892) 。 。
 的不确定性与
 的不确定性与  的不确定性的乘积
 的不确定性的乘积  ,必定大于或等于
 ,必定大于或等于  。
 。
类似地, 与
 与  之间,
 之间, 与
 与  之间,也有同样的特性。
 之间,也有同样的特性。
电子的总角动量必须包括电子的自旋。在一个真实的原子里,因为电子环绕著原子核移动,会感受到磁场。电子的自旋与磁场产生作用 ,这现象称为自旋-轨道作用。当将这现象纳入计算,自旋与角动量不再是保守的,可以将此想像为电子的进动。为了维持保守性,必须取代量子数  、
 、 与自旋的投影
 与自旋的投影  ,而以量子数
 ,而以量子数  ,
, 来计算总角动量。[2]:271-275
 来计算总角动量。[2]:271-275
在原子物理学里,因为一阶相对论性效应,与自旋-轨道耦合,而产生的原子谱线分裂,称为精细结构。[2]:271-275
非相对论性、无自旋的电子产生的谱线称为“粗略结构”。氢原子的粗略结构只跟主量子数  有关。可是,更精确的模型,考虑到相对论效应与自旋-轨道效应,能够分解能级的简并,使谱线能更精细地分裂。相对于粗略结构,精细结构是一个
 有关。可是,更精确的模型,考虑到相对论效应与自旋-轨道效应,能够分解能级的简并,使谱线能更精细地分裂。相对于粗略结构,精细结构是一个  效应;其中,
 效应;其中, 是精细结构常数。
 是精细结构常数。
在相对论量子力学里,狄拉克方程式可以用来计算电子的波函数。用这方法,能阶跟主量子数  、总量子数
 、总量子数  有关[3][4],容许的能量为:
 有关[3][4],容许的能量为:
![{\displaystyle E_{nj}=E_{n}\left[1+\left({\frac {\alpha }{n}}\right)^{2}\left({\frac {1}{j+{\frac {1}{2}}}}-{\frac {3}{4n}}\right)\right]}](/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5148a765754378dcbda1a7c7a27fab3d2bc7f163) 。 。
 电子的机率密度绘图。横向展示不同的角量子数 (l) ,竖向展示不同的能级 (n) 。
电子的机率密度绘图。横向展示不同的角量子数 (l) ,竖向展示不同的能级 (n) 。
右图显示出能量最低的几个氢原子轨域(能量本征函数)。这些是机率密度的截面的绘图。图内各种颜色的亮度代表不同的机率密度(黑色:0 机率密度,白色:最高机率密度)。角量子数 ( ) ,以通常的光谱学代码规则,标记在每一个纵排的最上端。
) ,以通常的光谱学代码规则,标记在每一个纵排的最上端。 意指
 意指  ,
 , 意指
 意指  ,
 , 意指
 意指  。主量子数
 。主量子数  标记在每一个横排的最右端。磁量子数
 标记在每一个横排的最右端。磁量子数  被设定为 0 。截面是 xz-平面( z-轴是纵轴)。将绘图绕著 z-轴旋转,则可得到三维空间的机率密度。
 被设定为 0 。截面是 xz-平面( z-轴是纵轴)。将绘图绕著 z-轴旋转,则可得到三维空间的机率密度。
基态是最低能级的量子态,也是电子最常找到的量子态,标记为  态,
 态, 。
  。
特别注意,在每一个轨域的图片内,黑线出现的次数。这些二维空间黑线,在三维空间里,是节面 (nodal plane) 。节面的数量等于  ,是径向节数(
  ,是径向节数(  )与角节数(
  )与角节数(  )的总和。
  )的总和。
思考氢原子稳定性问题,应用经典电动力学来分析,则由于库仑力作用,束缚电子会被原子核吸引,呈螺线运动掉入原子核,同时辐射出无穷大能量,因此原子不具有稳定性。但是,在大自然里这虚拟现象实际并不会发生。那么,为什么氢原子的束缚电子不会掉入原子核里?应用量子力学,可以计算出氢原子系统的基态能量大于某有限值,称这结果为满足“第一种稳定性条件”,即氢原子的基态能量  大于某有限值:[5]:10
 大于某有限值:[5]:10
 。 。
量子力学的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  可以用来启发性地说明这问题,电子越接近原子核,电子动能越大。但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不能严格给出数学证明,有些特别案例不能满足第一种稳定性条件,因为
 可以用来启发性地说明这问题,电子越接近原子核,电子动能越大。但是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不能严格给出数学证明,有些特别案例不能满足第一种稳定性条件,因为  量度的是波函数的半宽度,而不是波函数集聚于原子核附近的程度,所以波函数可以拥有一定的半宽度,并且极度集聚于原子核附近,造成库仑势能趋于
 量度的是波函数的半宽度,而不是波函数集聚于原子核附近的程度,所以波函数可以拥有一定的半宽度,并且极度集聚于原子核附近,造成库仑势能趋于  ,同时维持有限的动能。
 ,同时维持有限的动能。
更详细分析起见,只考虑类氢原子系统,给定原子的原子序  ,原子的能量
 ,原子的能量  为[注 1]
 为[注 1]
 ; ;
其中, 为动能,
 为动能, 为势能,
 为势能, 为描述类氢原子系统的波函数,
 为描述类氢原子系统的波函数, 为位置坐标,
 为位置坐标, 为积分体积。
 为积分体积。
应用索博列夫不等式,经过一番运算,可以得到能量最大下界为。[6]
![{\displaystyle E_{0}=-4Z^{2}/3\ [Ry]}](/media/api/rest_v1/media/math/render/svg/f4e985d936f42c18762d4ad612a9c4345f545e9a) ; ;
其中, 是能量单位里德伯,大约为13.6eV。
 是能量单位里德伯,大约为13.6eV。
总结,类氢原子满足第一种稳定性条件这结果。
- ^ 为了方便运算,采用  、质量 、质量 、基本电荷 、基本电荷 的单位制。 的单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