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美尼亚世界遗产列表
外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具有突出普遍价值的文化或自然遗产为世界遗产,这些遗产由1972年通过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的缔约国提名[1]。文化遗产包括古迹(如建筑作品、大型雕塑或铭文)、建筑群和遗址(包括考古遗址)。自然遗产涵盖自然地貌(物理与生物形成物)、地质和地貌构造(包括濒危动植物物种的栖息地)以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保护价值或自然美价值的自然遗址[2]。亚美尼亚于1993年9月5日批准了该公约[3]。
截至2025年,亚美尼亚共有3项世界遗产,均为修道院、教堂或相关宗教场所。1996年,哈格帕特修道院成为该国首处入选遗产;2000年这一项遗产进一步扩充并纳入萨纳欣修道院。同年,该国新增两处世界遗产: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及教堂群与兹瓦尔诺茨考古遗址,以及格加尔德修道院与上阿扎特河谷,所有三处世界遗产均属文化遗产类型。另外,该国还有七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候选名单。[3]
世界遗产
[编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根据十项标准收录世界遗产,入选项目必须符合至少一项标准,其中第一(i)至六(vi)项为文化遗产,第七(vii)至十(x)项为自然遗产,同时符合文化和自然遗产标准的则称为复合遗产,顺序按入选年份排列[4]。文代表文化遗产,自代表自然遗产,自文代表复合遗产。
| 名称 | 图片 | 位置 | 入选年份 | 教科文组织数据 | 简介 |
|---|---|---|---|---|---|
| 哈格帕特和萨那欣的修道院 | 洛里州40°9′33.5″N 44°17′42.5″E / 40.159306°N 44.295139°E | 1996年 | 777; ii、iv 文 |
哈格帕特与萨纳欣修道院建于10世纪后半叶,由国王阿硕德三世之妻科斯罗瓦努什王后(Queen Khosrovanush)资助建造。两处建筑群直至13世纪仍在持续增建。这些修道院在建筑风格上融合了拜占庭教堂建筑特色与高加索地区的本土地方风格。哈格帕特修道院(图示)于1996年列入世界遗产,萨纳欣修道院于2000年增补入选。[5][6] | |
| 格加尔德修道院和上阿扎特山谷 | 科泰克州 | 2000年 | 960; ii 文 |
格加尔德修道院坐落于阿扎特河峡谷。据传统记载,启蒙者圣格里高利于四世纪创建该修道院,此时正值基督教被奉为亚美尼亚国教之际。主体建筑群可追溯至十三世纪,包含岩凿教堂、墓室、修士居所及多座十字架石(亚美尼亚装饰性十字架纪念石碑)。该修道院是中世纪亚美尼亚重要的宗教与文化中心。[7] | |
| 埃奇米阿津教堂与兹瓦尔特诺茨考古遗址 | 亚马维尔州 | 2000年 | 1011; ii, iii 文 |
该遗址涵盖展现亚美尼亚教会建筑演变与发展的教堂群。埃奇米阿津(今瓦加尔沙帕特)的教堂包括埃奇米阿津主教座堂(始建于301年,见图)、圣加雅涅教堂(630年)、圣里普西梅教堂(618年)与肖加卡特教堂(1694年在4世纪小教堂原址重建)。兹瓦尔特诺茨教堂建于7世纪,但于10世纪被毁,可能毁于地震。[8] |
候选名单
[编辑]除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址外,成员国可保留一份候选名单作为提名候选。世界遗产提名仅接受已列入候选名单的遗址[9]。亚美尼亚现有七处此类候选遗址[3]。
| 名称 | 图片 | 位置 | 提交年份 | 教科文组织数据 | 简介 |
|---|---|---|---|---|---|
| 德温城考古遗址 | 亚拉拉特州 | 1995年 | ii、iii、vi 文 |
国王库斯老三世于4世纪在德温修建宫殿,作为亚美尼亚首都与大主教驻地。萨珊王朝时期及哈里发统治下,德温长期作为区域性首府。13世纪时该城遭蒙古人摧毁。[10][11] | |
| 耶鲁克大教堂和考古遗址 | 希拉克州 | 1995年 | iii、iv、vi 文 |
这座巴西利卡建于公元4世纪,是亚美尼亚最早的基督教纪念碑之一。17世纪时因地震受损,现为废墟。[12] | |
| 诺拉旺克修道院和阿玛古河谷上游 | 瓦约茨佐尔州 | 1995年 | i、iii、vi、vii、ix 自文 |
这座修道院建于13世纪,坐落于河峡谷中。建筑群内的部分建筑物由建筑师莫米克设计。[13] | |
| 塔特夫修道院及塔特夫隐修院与沃罗坦河谷邻近区域 | 休尼克州 | 1995年 | i、ii、iv、vi、vii、ix 自文 |
塔特夫修道院建于9至13世纪,坐落于沃罗坦峡谷上方,而17世纪的塔特维阿纳帕特修道院则位于谷底。该峡谷深度达850米(2,790英尺),是亚美尼亚境内最深的峡谷。[14] | |
| 维沙普斯与蒂林卡塔的文化景观 | 阿拉加措特恩州 | 2024年 | ii、iii、vi 文 |
维沙普石是发现于亚美尼亚高地的史前石碑。这些石碑的主要发现地为蒂林卡塔尔,该地在公元前六千年已存在季节性聚居活动,成为高山地区最古老的考古遗址之一。由于存在多座巨型石碑,该遗址很可能曾是祭祀中心。维沙普石存在三种类型:公牛型、鱼型与混合型。[15] | |
| 加尼考古建筑群与“玄武岩风琴”柱状节理 | 科泰克州 | 2025年 | iii、iv、vii、viii 自文 |
加尼从青铜时代聚落逐步发展为乌拉尔图重要中心,后期与希腊罗马世界建立联系,公元1世纪供奉密特拉的希腊化神庙加尼神庙(如图)即为明证。该神庙于1679年地震中坍塌,20世纪完成重建。自然景观方面,加尼峡谷因地处高加索与干旱的亚美尼亚-伊朗区域交界,其玄武岩柱状构造与丰富植物群落具有重要价值。[16] | |
| 埃里温的乌拉尔图遗产 | 埃里温 | 2025年 | ii、iii、iv 文 |
乌拉尔图在国王阿尔吉什提一世治下,于公元前8世纪成为该地区主要强国。该提名包含位于埃里温的若干乌拉尔图遗址,年代可追溯至公元前8至6世纪,其中包括埃雷布尼城堡(如图)、卡米尔布鲁尔遗址以及比亚尼安墓群(Biainian Tomb)。[17] |
参见
[编辑]参考
[编辑]- ^ The World Heritage Conven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10-09-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7).
- ^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01).
- ^ 3.0 3.1 3.2 Armenia.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7-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20).
- ^ Monasteries of Haghpat and Sanahi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Monasteries of Haghpat and Sanahin (Documen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9-28).
- ^ Monastery of Geghard and the Upper Azat Valley.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6).
- ^ Cathedral and Churches of Echmiatsin and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Zvartno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Tentative Lists.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29).
- ^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the city of Dvi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Kettenhofen, Erich. Dvin. Encyclopædia Iranica. 2011-12-02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8).
- ^ The basilica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of Yererouk.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The monastery of Noravank and the upper Amaghou Valley.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The monasteries of Tatev and Tatevi Anapat and the adjacent areas of the Vorotan Valley.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1-03-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The Vishaps and the Cultural Landscape of Tirinkatar.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4-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3-12).
- ^ The Archaeological Complex of Garni and the ‘Basalt Organ’ Columnar Joint.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11-01).
- ^ The Urartian Heritage of Yerevan. UNESCO World Heritage Centre. [2025-04-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5-11-01) (英语).
外部链接
[编辑]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亚美尼亚世界遗产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