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mplate: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doc
外观
| 此頁面是Template: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的Template文档。 此頁面可能包含了模板的使用說明、分類和其他内容。 |
| 此模板使用Lua语言: |
这个信息框记录了地球上的陆地撞击点、撞击坑或撞击结构(月球和其他行星的撞击点有单独的模板)。
概要
[编辑]字段一般应直接来自来源,如地球撞擊資料庫或撞击现场研究组撞击坑列表。维基链接和缩写的扩展是可以接受的。
已经被反驳或被认为信心不足的撞击坑/结构理论,不应使用此信息框。我们鼓励编辑们立即从已被否定的/不可能的陨石坑理论页面上删除该信息框,而不必等待请求批准。
示例
[编辑]以下参数可用于创建一个陆地撞击遗址信息框。请删除任何不可能有用的参数。
{{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
| name = <!-- mandatory -->
| other_name =
| photo =
| photo_size =
| photo_alt =
| photo_caption =
| map =
| map_alt =
| map_caption =
| map_size =
| location =
| label =
| label_position =
| coordinates =
| coordinates_ref =
| confidence = <!-- mandatory -->
| diameter =
| depth =
| rise =
| imp_size =
| age =
| exposed =
| drilled =
| bolide =
| translation =
| language =
| pronunciation =
| topo =
| access =
| country =
| state =
| province =
| district =
| municipality =
| module =
}}
參數及使用方法
[编辑]| 字段 | 描述 |
|---|---|
| name | 撞击坑的名称。此栏为必填项。 |
| other_name | 撞击坑或结构的其他名称,如果相对知名的话。例如,用Meteor Crater表示Barringer Crater。如果需要的话,引号可以像平常一样用来斜体或粗体字。 |
| photo | 撞击坑或结构的照片。最好是远距离或空中拍摄,以显示火山口或结构的大部分或全部,而不是从其内部看。不要包括“File:”前缀。如果上传新的图片,请把它们放在维基共享资源上,这样它们就可以被其他语言的维基百科所使用。如果唯一可用的图片宽度小于300px,你可以使用photo_size参数来表示其大小。 |
| photo_size | 以像素为单位指定照片的宽度。例如,photo_size = 200,不要带“px”。如果没有指定数值,默认宽度为285像素。一个标准的水平摄影构图一般设置285px时会显示良好。一个标准的垂直构图可能需要调整为180或220像素。
|
| photo_alt | 照片的替代文本,主要是为视力受损的读者提供的。参见Wikipedia:圖像的替代文字'。 |
| photo_caption | 对下面显示的照片的描述。如果知道的话,请包括月份和年份。 |
| map | 类似Template:Location map里一个位置的名称。(例如:印度尼西亚或俄罗斯)。坐标字段(如lat_d和long_d)会在地图上自动放置一个大头针坐标标志和标签。例子见:珠穆朗玛峰 |
| map_alt | 地图的替代文本,主要是为视力受损的读者提供的。参见地图与图表的替代文字. |
| map_caption | 如果需要地图标题,请填写。如果不指定,将使用location。 |
| map_size | 必须只输入一个数字,不需要带px。默认值是250。 |
| location | 首先是国家,其次是省或州。对于美国来说,县是可选的,但如果给出,应在州之后提供。如果使用的是大头针地图,除非设置了map_caption参数,否则位置将被用于地图的标题。 |
| label | 撞击坑或结构在地图上的位置所使用的标签。如果没有指定,则使用name参数的值。 |
| label_position | 标签在大头针地图上相对于大头针坐标标记的位置。有效选项是{left, right, top, bottom, none}。如果没有指定这个字段,默认值是right。 |
| coordinates | 使用{{coord}}模板的山峰的经纬度,并使用display=inline,title。如果文章在外部链接部分使用了geolinks模板,请不要使用display参数。 |
| coordinates_ref | 对于任何有关报告的坐标的参考,必须使用 <ref> </ref> 标签。 |
| confidence | 如果参考的是地球撞击数据库,那么这个字段应该是"已确认"。否则,如果是来自撞击现场研究组的撞击列表,则使用"已确认"(confirmed)、"极有可能"(most probable)、"可能"(probable)或"可能性较小"(possible)的分类。这里应该包括一个引文,例如来自{{Cite Earth Impact DB}}(针对已确认的撞击地点)。不要列出没有列出的撞击理论,或者被列为"不可能"、"被拒绝"或"提议"的撞击理论。即使你在新闻中看到了一个故事,也要给科学家们时间来对其进行分类。这个字段是必须的。 |
| diameter | 撞击坑或结构的直径。撞击列表总是使用公制单位。在维基百科上,为了国际受众,这些列表应包括对英制单位的转换。 |
| depth | 撞击坑的深度,以公制单位计算。该清单应包括与英制单位的转换。 |
| rise | 撞击坑边缘高于周围地区的高度,如果适用,以公制单位表示 |
| imp_size | 撞击坑原体的大小/直径,单位为千米/米。 |
| age | 撞击的年龄。这里可以使用地质年代。 |
| exposed | 如果撞击坑或结构暴露在表面,应使用“是”;如果没有,则为“否”。 |
| drilled | 如果该地点已经被地质学家钻探过,应使用“是”;如果没有,则为“否”。 |
| bolide | 栓塞物(撞击物)的类型,如果知道的话。例子包括“球粒隕石”或“铁”。应使用资料来源里所使用的内容。 |
| translation | 如果撞击坑或结构的名称不是英文的,就用英文翻译。 |
| language | 翻译的语言。 |
| pronunciation | 名字的发音,如果发音本身不是很明显。 |
| topo | 显示撞击坑或结构的地形图的名称。在加拿大,这通常是国家地形系统的地图编号,而在美国,它是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图名称。 对于大型结构,可能不值得列出。埋在地下的结构不应包括在内(因为它们不会出现在地形图上)。 |
| access | 通往现场的路线。 |
| country | 撞击坑或结构所处的国家。 |
| state | 撞击坑或结构所处的州(这与省是相互排斥的)。 |
| province | 撞击坑或结构所处的省份(这与州是相互排斥的)。 |
| district | 撞击坑或结构所处的地区。 |
| municipality | 撞击坑或结构所处的市镇。 |
一般说明
[编辑]- name和confidence字段是必须的。如果模板中不存在或没有任何值,可选字段将不显示。
範例
[编辑]例子1
[编辑]| 流星陨石坑 | |
巴林杰陨石坑,也叫流星陨石坑 | |
| 撞击坑/结构 | |
|---|---|
| 信心 | 已确认[1] |
| 直径 | 1.186公里(0.737英里) |
| 深度 | 170米(560英尺) |
| 隆起 | 45米(148英尺) |
| 撞击物直径 | 50米(160英尺) |
| 年龄 | 50,000年 |
| 暴露 | 是 |
| 已钻探 | 是 |
| 撞击物类型 | 鐵隕石 |
| 位置 | |
| 位置 | 可可尼諾縣 |
| 地理坐标系 | 35°1′38″N 111°1′21″W / 35.02722°N 111.02250°W |
| 国家 | 美国 |
| 区域 | US-AZ |
| 州 | 亞利桑那州 |
| 路线 | 40号州际公路 |
| 评定时间 | 1967年11月 |
{{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
| name = 巴林杰陨石坑
| other_name = 流星陨石坑
| photo = Meteor Crater - Arizona.jpg
| photo_size =
| photo_alt =
| photo_caption = 巴林杰陨石坑,也叫流星陨石坑
| location = [[可可尼諾縣]]
| map = USA Arizona
| map_alt =
| map_caption = 亚利桑那州巴林杰陨石坑的位置
| map_size =
| label_position =
| coordinates = {{coord|35|1|38|N|111|1|21|W}}
| coordinates_ref =
| confidence = 已确认<ref name="EID1">{{Cite Earth Impact DB | name = Barringer | accessdate = 2008-12-30 }}</ref>
| diameter = {{convert|1.186|km|mi|sp=us}}
| depth = {{convert|170|m|ft|sp=us}}
| rise = {{convert|45|m|ft|sp=us}}
| imp_size = {{convert|50|m|ft|sp=us}}
| age = 50,000年
| exposed = 是
| drilled = 是
| bolide = [[鐵隕石]]
| topo =
| access = {{le|亚利桑那州的40号州际公路|Interstate 40 in Arizona|40号州际公路}}
| country = [[美国]]
| state = [[亞利桑那州]]
| province =
| region = US-AZ
| district =
| municipality =
| module =
{{designation list |embed=yes |designation1=NNL |designation1_date=1967年11月}}
}}
例子2
[编辑]在圣菲的475号公路边上的冲击结构破裂錐 | |
| 撞击坑/结构 | |
|---|---|
| 信心 | 已确认[2] |
| 直径 | 6公里(3.7英里)-13公里(8.1英里) |
| 年龄 | 不到12亿年 |
| 暴露 | 否 |
| 已钻探 | 否 |
| 位置 | |
| 位置 | 桑格雷克里斯托山脉 |
| 地理坐标系 | 35°45′N 105°56′W / 35.750°N 105.933°W |
| 国家 | 美国 |
| 州 | 新墨西哥州 |
| 地区 | 圣菲县 |
| 路线 | 圣菲东北部的SR475 |
{{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
| name = 圣菲撞击结构
| other_name =
| photo = Kluft-photo-Shatter cones-Sep-2008-Img 1711.jpg
| photo_size =
| photo_alt =
| photo_caption = 在圣菲的475号公路边上的冲击结构[[破裂錐]]
| location = [[桑格雷克里斯托山脉]]
| map = New Mexico
| map_alt =
| map_caption = 新墨西哥州圣菲撞击结构的位置
| map_size =
| label_position =
| coordinates = {{coord|35|45|N|105|56|W|display = inline}}
| coordinates_ref =
| confidence = 已确认<ref name="EID">{{Cite Earth Impact DB | name = Santa Fe | linkname = santafe | accessdate = 2010-03-16 }}</ref>
| diameter = {{convert|6|km|mi}}-{{convert|13|km|mi}}
| depth =
| rise =
| imp_size =
| age = 不到12亿年
| exposed = 否
| drilled = 否
| bolide =
| topo =
| access = 圣菲东北部的SR475
| country = 美国
| state = 新墨西哥州
| region =
| district = [[圣菲县]]
| municipality =
}}
參見
[编辑]- ^ Barringer. Earth Impact Databas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2008-12-30].
- ^ Santa Fe. Earth Impact Database. University of New Brunswick. [2010-03-16].
微格式
[编辑]本模板產生的HTML記號包含了HCard 微格式,能夠讓電腦解析地點名稱和位置,具有可自動將文章分類至適當類別的功能。在HCard中有Geo微格式,能讓電腦分析经纬度資料,因此可在地圖上查詢,或下載至全球定位系统(GPS)裝置。關於微格式的更多使用資訊,請參閱維基百科的微格式專題。
hCard 使用以下的 HTML class:
adrcounty-namefnlabellocalitynicknamenoteorgvcard
Geo由{{coord}}產生,並使用以下的HTML class:
geolatitudelongtitude
请勿将这些class更名或删除。
當指定經緯度數值時,請避免太過詳細。
追踪分类
[编辑]- Category:在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使用未知參數的頁面(0)
- Category:在Infobox terrestrial impact site使用過時參數的頁面(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