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emplate:Infobox mapframe/doc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概要

[编辑]

本模板會生成地圖框架,以最精簡的方式套用進各式各樣的資訊框(Infobox)模板。模板僅適用於單一種資訊(點、線、面)。如果想要同時顯示多個地理資料或是更多進階資訊,請參考{{maplink}}

請注意:如果未提供坐标,将从页面的维基数据项中获取坐标。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未设置|point=,则除非有指定OSM关系标识符 (P402),否則預設以點狀顯示座標。

使用方法

[编辑]

注意:當在主命名空间使用時,不需要設定|id=參數(除非是要加入其他頁面資訊)。

如果需要某信息框自动显示地图,可使用{{#invoke:Infobox mapframe|auto}},详见Module:Infobox mapframe/doc

基本

[编辑]
{{Infobox mapframe}}

在不带参数或仅使用|id=时,地图将显示点、线或面特征,具体取决于维基数据和OpenStreetMap上的可用数据。

使用指定的坐标,而不是维基数据坐标

[编辑]

仅点标记,无线/面特征:

{{Infobox mapframe |coord=}}

点标记和线/面特征(如有):

{{Infobox mapframe |wikidata=yes |coord=}}

使用{{Coord}}模板指定坐标,例如|坐标={{坐标|32.1|S|116.2|E}}

  • 如果指定了|coord=,则默认情况下仅显示该坐标的点标记(不显示线/面特征)
  • 如果指定了|coord=并使用|wikidata=yes,那么将显示该坐标的点标记,以及链接到维基数据项目的线/面特征。

自定义显示哪些特征

[编辑]

反转面

[编辑]
{{Infobox mapframe |shape=inverse}}

Replace the shape with an inverse-shape (geomask) by setting |shape=inverse

打开或关闭点标记

[编辑]

强制显示点标记:

{{Infobox mapframe |point=on}}

阻止显示点标记:

{{Infobox mapframe |point=none}}

关闭线特征

[编辑]

阻止显示线特征:

{{Infobox mapframe |line=none}}

关闭面特征

[编辑]

阻止显示面特征:

{{Infobox mapframe |shape=none}}

显示相关维基数据项目中的遮罩

[编辑]
{{Infobox mapframe |geomask=}}

|geomask=设置为维基数据项QID或属性id,例如国家 (P17)

根据对象长度或面积确定缩放

[编辑]

使用|length_km=|length_mi=|area_km2=|area_mi2=

如果在维基数据上沒有坐标

[编辑]
{{Infobox mapframe |id=Q1}}


不會顯示任何東西。或是該頁面在Wikidata上亦沒有任何項目(例如:這個模板文件檔頁面

{{Infobox mapframe}}


這也不會顯示任何東西。

更多示例见测试样例

参数

[编辑]

所有参数均为可选参数。

  • 基本参数:
    • id — 要使用的维基数据项QID。默认:当前页面对应数据项
    • coordinatescoord — 指定的坐标,而不是维基数据上的坐标。使用{{Coord}}模板,例如:|coord={{Coord|12.34|N|56.78}}默认:来自维基数据的坐标
    • wikidata — 当设置了|coord=时,设为yes以显示维基数据中的面/线特征(如果有)。默认: 未指定
  • 自定义显示哪些特征:
    • point — 设为none时关闭点标记的显示。设为on时强制显示点标记。默认: 未指定
    • line — 设为none时关闭线特征的显示。默认: 未指定
    • shape — 设为none时关闭面特征的显示。设为inverse时使用反转形状(geomask)代替常规形状。默认: 未指定
    • geomask — 用作遮罩的维基数据项(遮罩边界外的区域变暗)。可以是特定的维基数据项(QID),或数据项的属性(例如,P17表示国家 (P17)P131表示所在行政领土实体 (P131))。默认: 未指定
    • switcher — 设置为autogeomaskszooms,以启用切换多个地图框架的功能(以Template:Switcher的风格)。默认: 未指定
      • auto — 以维基数据项的位置 (P276)所在行政领土实体 (P131)声称为遮罩进行切换,递归搜索。例如,数据项的城市、该城市的州以及该州的国家。
      • geomasks — 在geomask参数中的维基数据项(QID)列表(以逗号分隔)指定的遮罩之间切换。
      • zooms — 在“zoomed in”/“zoomed midway”/“zoomed out”之间切换,其中“zoomed in”为默认缩放(最小值为3),“zoomed out”为1,而“zoomed midway”为平均值。
  • 其他可选参数:
    • frame-widthwidth — 框架宽度。默认:270
    • frame-heightheight — 框架高度。默认:200
    • shape-fill — 面特征的填充颜色。默认:#606060
    • shape-fill-opacity — 面特征填充的不透明度,数值介于0和1之间。默认:0.5
    • stroke-colorstroke-colour — 线特征、面特征轮廓的颜色。默认:#ff0000
    • stroke-width — 线特征、面特征轮廓的粗细。默认:5
    • marker — 用于坐标点标记的符号;具体选项参见mw:Help:Extension:Kartographer/Icons默认: 未指定(即blank)
      • 也可以设置为blank以覆盖默认标记符号。
    • marker-colormarker-colour — 点标记的背景颜色。默认:#5E74F3
    • geomask-stroke-colorgeomask-stroke-colour — 遮罩轮廓的颜色。默认:#555555
    • geomask-stroke-width — 遮罩轮廓的粗细。默认:2
    • geomask-fill — 遮罩外部区域的填充颜色。默认:#606060
    • geomask-fill-opacity — 遮罩外部区域填充的不透明度,数值介于0和1之间。默认:0.5
    • zoom — 设置缩放级别,从“1”(全球地图)到 “18”(最大级别),用于无法根据对象长度或面积自动确定缩放级别的情况。默认:10
    • length_kmlength_miarea_km2area_mi2 — 通过输入对象的长度(以公里或英里为单位)或面积(以平方公里或平方英里为单位)来确定缩放级别。默认:未指定
    • frame-coordinatesframe-coord — 地图初始位置的备用坐标,使用使用{{coord}}模板。默认:衍生自项目坐标
  • 弃用参数:
    • frame-latframe-latitude — 地图初始位置的备用纬度;默认衍生自项目坐标。
    • frame-longframe-longitude — 地图初始位置的备用经度;默认衍生自项目坐标。

模板数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