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去內容

正字法

出自維基百科,自由嘅百科全書

正字法,又叫正寫法,係指緊一隻語言入面規範嘅書寫方式。如果隻語言慣常係用字母寫,正字法就會包括佢啲詞語要點樣串法,而若果係好似二十一世紀初粵語噉用開漢字嚟寫,就要講明唔同形態素詞語分別對應咩漢字。此外,標準字標點亦都可以訂立標準[1]

基礎概念

[編輯]
睇埋:語言文字

是但攞一隻語言,隻語言嘅正字寫法係指講呢隻語言嘅人點樣寫隻語言,例如粵文係要用粵語嘅用詞同句法嚟寫,原則上粵文可以用羅馬字嚟寫(睇埋粵文拉丁化),好似係以下嘅句子噉,係用咗粵拼嚟寫

Ngo5 sik1 gong2 gwong2 dung1 waa2漢字我識講廣東話

粵拼由香港語言學學會制定,講明唔同元音輔音聲調點樣對應字母阿拉伯數字,可以用嚟做書寫粵語嘅標準。但喺慣例上,粵港地區嘅粵語群體寫親粵文,通常會用漢字(包括粵字)嚟寫,只係間中會混雜用羅馬字寫嘅拼音[註 1]

語言學上,正字法一詞仲可以係指一種工作,牽涉到同文字系統未成熟嘅語言,整返套文字嚟書寫佢[2]

形成過程

[編輯]
睇埋:編集成典文獻

編集成典對正字法嘅重要性在於,若果同一隻語言做咗編集成典,就係為佢提供咗公開而且有權威嘅參考標準。正字法唔單止關乎字形嘅規範,仲直接影響到語言嘅書寫、傳承同學習。

編集成典通常都會由官方機構推行,但係都唔一定:例如法國就有法蘭西學院負責制定法文相關嘅標準,而喺好多國家同地區,政府都會成立類似嘅機構,專門負責同國內或區內嘅各語言做編集成典;另一方面,類似編集成典嘅過程又有可能民間自發,例如有學者指二十世紀嘅粵語雖然政府支持唔多[註 2],民間依然開始寫粵文,而且由於溝通需要,慢慢發展咗一套標準出嚟[3]

睇埋

[編輯]

註釋

[編輯]
  1. 某啲海外粵籍華人粵語講得流暢但不諳漢字,佢哋有陣時會用羅馬字嚟寫粵語。
  2. 而且仲有雙層語言現象。

引述

[編輯]
  1. Ammon, Ulrich (2004). "Standard Variety". Sociolinguistics. pp. 273–283. doi:10.1515/9783110141894.1.2.273. ISBN 978-3-11-014189-4.
  2. Cahill, Michael; Rice, Keren (2014). Developing Orthographies for Unwritten Languages. Dallas, Tx: SIL International.
  3. Snow, D., 2008. Cantonese as written standard?. Journal of Asian Pacific Communication, 18(2), pp.19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