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愛沙尼亞民族覺醒運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愛沙尼亞民族覺醒運動(Estonian national awakening,愛沙尼亞語:Ärkamisaeg)是十九世紀中葉起,愛沙尼亞人要求自治權利、以及日後獨立的民族覺醒運動。

歷史

[编辑]

十八世紀初的大北方戰爭結束後,波羅的海地區被俄羅斯帝國吞併。在十九世紀初期,克里斯蒂安·雅克·彼得森弗里德里希·羅伯特·費爾曼英语Friedrich Robert Faehlmann等文人為愛沙尼亞文學奠定了基礎。十九世紀中期開始,克羅伊茨瓦爾德約翰·沃爾德馬·揚森卡爾·羅伯特·雅各布森等文人受到芬蘭芬諾曼運動啟發,開始要求政治自決。1880年代起俄羅斯帝國政府推行的俄羅斯化政策激起許多愛沙尼亞文人的反抗,如揚森創辦的郵差報英语Postimees於1891年成為愛沙尼亞第一個日報。1905年俄國革命後愛沙尼亞開始要求全面自治,最終在1918年,愛沙尼亞宣布獨立[1]

參考

[编辑]
  1. ^ Raun, Toivo U. (2003). Nineteenth- and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stonian nationalism revisited.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9.1, 129–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