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小体
外观


希腊小体是一种希腊字母书写风格,并在 9 世纪和 10 世纪期间发展为拜占庭手稿中的书手。[1]希腊小体取代了早期的安色尔体书写风格,不同之处在于它更小、更圆润而且更连贯,并且使用许多的连字。其中许多形式曾是作为非正式草书发展起来的。希腊小体中使用的基本字母形状是现代小写希腊字母的祖先。
从10世纪起,大多数拜占庭手稿和早期希腊文基督教作品的手稿都逐渐以新的希腊小体改写,很少有较旧的安色尔手稿被保留下来,因此今天的安色尔手稿极为罕见。然而早期的小体手稿通常是证明古代作品的最古老的保存资料,因此对其文献学研究至关重要。
来自 9 世纪中叶至 10 世纪中叶的手稿在今天的学术研究中被称为“codices vetustissimi ”(最古老的抄本),而来自 10 世纪中叶到 12 世纪中叶的手稿被称为“codices vetusti ”(旧抄本),在后来的都被称为“codices recentiores ”(新抄本)。[2]
在整个拜占庭和后拜占庭时代,小写字一直用于手写。不过在现代,西方印刷商会使用小体的书手作为开发早期希腊印刷字体的模型。
与拉丁语一样,将小写字母与一些安色尔字母或大写字母混合使用开始变得很普遍,后者用于强调,在标题和首字母中。从这种做法中,出现了希腊字母大小写的现代拼写系统。
在现代希腊文字中,大写字母一般以古代铭文的字母形状为基础,而小写字母则基于传统小体字母。
| 大写 | 安色尔 | 草书 | 小体 | 带连字的小体 | 现代小写 |
|---|---|---|---|---|---|
| Α | α | ||||
| Β | β | ||||
| Γ | γ | ||||
| Δ | δ | ||||
| Ε | ε | ||||
| Ζ | ζ | ||||
| Η | η | ||||
| Θ | θ | ||||
| Ι | ι | ||||
| Κ | κ | ||||
| Λ | λ | ||||
| Μ | μ | ||||
| Ν | ν | ||||
| Ξ | ξ | ||||
| Ο | ο | ||||
| Π | π | ||||
| Ρ | ρ | ||||
| Σ | σ | ||||
| Τ | τ | ||||
| Υ | υ | ||||
| Φ | φ | ||||
| Χ | χ | ||||
| Ψ | ψ | ||||
| Ω | ω |
参考资料
[编辑]- ^ Thompson, Edward M. An introduction to Greek and Latin palaeography. Oxford: Clarendon. 1911: 191–194.
- ^ Thompson, Introduction, p.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