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垃圾化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垃圾化(英語:enshittification),又稱為平台劣化(英語:platform decay),是一種雙邊線上平台服務品質隨著時間推移而下降的現象。起初平台業者會推出高品質的服務來吸引使用者,接著開始降低使用者服務品質以服務商業客戶(例如廣告商);最終平台業者會對使用者和商業客戶雙雙降低服務水準,以為股東追求最大利潤

加拿大小說家科里·達克特羅(Cory Doctorow)於2022年11月創造了「垃圾化」這個新詞[1]。雖然垃圾化的概念在更早之前就有人提出[2],但達克特羅使用的詞彙獲得社會大眾的廣泛採用:美國方言學會英语American Dialect Society將其選為2023年年度詞彙,澳洲的麥考瑞字典隨後也將其選為2024年年度詞彙[3]韋氏詞典Dictionary.com網站也有收錄「垃圾化」一詞[4][5]

達克特羅主張透過兩種方式來減少垃圾化:一是維護端對端原則(end-to-end principle),主張平台應根據使用者的請求而非演算法驅動的決策來傳輸資料;二是保障退出權(right of exit),即藉由確保平台間的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讓使用者在選擇轉移或離開平台時不會遺失資料。這些舉措旨在維護線上平台的標準和可信度、強調使用者體驗、並鼓勵市場競爭。

語源與定義

[编辑]
科里·達克特羅2022年的部落格文章讓垃圾化一詞廣為人知
科里·達克特羅DEF CON 31演講〈阻止網路垃圾化的大膽計畫〉

在2010年代末期,便已有零星以排泄物加上「-fication」字尾的新詞使用案例,其中亦包含指稱軟體系統的品質下降的使用情境。舉例而言,2018年Naked Capitalism網站的一篇文章便提到了波音公司軟體的「crapification[2],而美國歷史學家溫蒂·A·沃洛森英语Wendy A. Woloson以「encrappification」來描述美國經濟史上廉價商品的大量增殖。然而,科里·達克特羅是第一位將這種詞彙特定於描述服務品質下降並定義其內涵的人。達克特羅首先在2022年11月的部落格文章中提出「enshittification」(直譯「大便化」)的概念,該文章於三個月後轉載於Locus雜誌[6];其後他在另外一篇日後刊登於2023年1月號Wired雜誌[7]的部落格文章中將概念發展得更為明確[8]

平台是這樣走向死亡的:首先,它們對使用者很好;接著,它們開始濫用使用者,讓事情對商業客戶更有利;最後,它們濫用這些商業客戶,為自己收回所有的價值。然後,它們就死了。我稱這個過程為垃圾化。由於平台能夠輕易改變其價值權衡的方式,再加上「雙邊市場」的本質——平台處於買方與賣方之間,將雙方互相挾持,並從兩者之間流通的價值中攫取越來越大的份額——這似乎是無可避免的後果。

在 2024 年《金融時報》的一篇社論中,達克特羅認為「『垃圾化』正席捲一切」,而這些造成「垃圾化」的平台將會把人類棄於一個「垃圾世」(enshittocene)之中。[9]

達克特羅主張,新平台起初會以虧本的方式提供有用的產品和服務,作為吸引新使用者的手段。一旦使用者被綁定(locked in),平台便會以虧本的方式向供應商提供使用者群的存取權;當供應商也被綁定,平台便會將盈餘轉移給股東[10]。而一旦平台將重心轉向股東、且使用者和供應商都被綁定,平台就沒有任何維持服務品質的誘因。垃圾化的平台作為中介者,既可以成為服務的壟斷者(monopoly)也可以成為客戶的獨買者(monopsony),縱使理論上有其他平台可以作為替代品,使用者或供應商往往卻因為高轉換成本英语switching barriers而難以脫離平台。[7]達克特羅將垃圾化描述為透過「微調」(twiddling)而發生,即不斷調整系統的參數以追求利潤的邊際改善,而不考慮任何其他目標。[11]垃圾化也可以視為一種尋租形式[7]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達克特羅呼籲平台遵守兩大原則:

  • 第一項是尊重端對端原則,即認為網路的角色是可靠地將資料從有意發送者傳遞給有意接收者。在平台上,這指的是使用者應得到他們所要求的內容,而非平台希望呈現的內容。例如,使用者能看到他們訂閱的所有內容,讓內容創作者無需經過不透明的演算法即可接觸到他們的受眾;在搜尋引擎上,搜尋結果應優先顯示與查詢相符的結果,而非優先呈現贊助連結。[12]
  • 第二項是退出權,即若平台的使用者如果對服務不滿意,應當能輕鬆地轉移到其他平台。對於社群媒體,這需要互通性來對抗綁架使用者且阻攔競爭的網路效應(network effects)。對於數位媒體平台,這意味著允許使用者能自由地轉換平台,而不會因此而喪失數位版權管理保護的多媒體內容。[12]

社會反響

[编辑]

學界與新聞媒體廣泛引用達克特羅描述線上平台品質下降的概念。新聞報導開始出現針對平台垃圾化的討論,包含對FacebookGoogle亞馬遜等科技巨頭如何轉變其商業模式、藉由犧牲使用者體驗而優先考量利潤的分析。此一現象也引發了關於需要進行市場監管和採取替代模式以確保數位平台完整性與品質的討論[13]

美國方言學會英语American Dialect Society選定「垃圾化」作為其2023年年度詞彙英语word of the year[14]

麥考瑞字典將「垃圾化」列為其2024年度詞彙,這是自2006年首次舉辦以來,委員會選擇與民眾選擇意見一致的第三次。[15]

在某些情況下,社會反彈有機會逆轉垃圾化的過程。例如環球音訊(Universal Audio)在使用者對其數位版權管理政策產生重大反彈後放寬了其iLok DRM政策,不再要求使用者端應保持連線、並將授權模式改為以設備或USB硬體鎖為單位的授權。[16]

案例

[编辑]

Airbnb

[编辑]

平台經濟浪潮中,Airbnb由於能夠提供比飯店便宜的替代住宿選項而廣受歡迎。然而許多提供極低價格的類似企業一旦創投資金耗盡,低價便隨之煙消雲散。據推測這就是Airbnb所發生的情況:目前許多在Airbnb上刊登的住宿價格已經比飯店更高,卻往往設施較少、廣告不實、房東定有額外規則或費用、缺乏品質管控,甚至偶爾發生隱藏攝影機竊錄等問題。[17][18]

Facebook

[编辑]

達克特羅認為臉書在累積了臨界數量的使用者前提供了良好的服務。當使用者到達一定規模,人們因為必須說服朋友跟進才能轉移平台而難以離開。臉書此時開始將新聞媒體的貼文推進使用者的動態時報中,直到新聞媒體也開始過度依賴來自臉書的流量,臉書才調整演算法優先顯示付費的「推廣貼文」。《商業內幕》同意臉書正在垃圾化的觀點,並補充說臉書「不斷用贊助(或『推薦』)內容淹沒使用者的動態消息,似乎將人們想看的東西埋藏在臉書決定的『相關內容』之下」[19]。達克特羅以臉書對影片觀看次數灌水、導致媒體產業對臉書過度投資而倒閉的轉戰影音浪潮英语Pivot to Video爭議事件為鑑,將臉書描述為「垃圾化末期」(terminally enshittified)[7]

請參閱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Gault, Matthew. 'Enshittification' Is Officially the Biggest Word of the Year. Gizmodo. November 26, 2024 [2025-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11-27) (美国英语). 
  2. ^ 2.0 2.1 Smith, Yves. Boeing, Crapification, and the Lion Air Crash. Naked Capitalism. November 18, 2018 [2025-02-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11). 
  3. ^ 劉文瑜. 「垃圾化」成麥考瑞字典2024代表字 彰顯數位服務品質惡化. 中央社. 2024-11-26 (中文(臺灣)). 
  4. ^ enshittification. www.merriam-webster.com. [2025-05-03] (英语). 
  5. ^ enshittification. Dictionary.com. [2025-05-03] (英语). 
  6. ^ Doctorow, Cory. Social Quitting. Special Features. Locus. Vol. 90 no. 1 #744. January 2023: 29, 49 [December 13,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January 2, 2023). 
  7. ^ 7.0 7.1 7.2 7.3 Doctorow, Cory. The 'Enshittification' of TikTok. Wired (Condé Nast). January 23, 2023 [June 1,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June 1, 2023). 
  8. ^ Pluralistic: Tiktok's enshittification (21 Jan 2023) – Pluralistic: Daily links from Cory Doctorow. January 21, 2023 [November 10,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November 9, 2023). 
  9. ^ Doctorow, Cory. 'Enshittification' is coming for absolutely everything. Financial Times. February 7, 2024 [February 24, 2024]. 原始内容存档于February 8, 2024. 
  10. ^ Birch, Kean. Data Paradoxes. Data Enclaves. Cham: Springer Nature Switzerland. November 10, 2023: 107–124. ISBN 978-3-031-46402-7. doi:10.1007/978-3-031-46402-7_6 –通过Springer Link. 
  11. ^ Doctorow, Cory. Twiddler: Configurability for Me, but Not for Thee.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March 8, 2023 [September 15,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September 17, 2023) (英语). 
  12. ^ 12.0 12.1 Doctorow, Cory. As Platforms Decay, Let's Put Users First. Electronic Frontier Foundation. May 9, 2023 [September 15,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2, 2023) (英语). 
  13. ^ Enshittification, Disenshittification and The Bezzle: Cory Doctorow in conversation with Randall Munroe. Harvard Berkman Klein Center. April 24, 2024 [June 21, 2024] (英语). 
  14. ^ Zimmer, Ben. 2023 Word of the Year is 'enshittification'. American Dialect Society. January 5, 2024 [January 6, 2024]. 
  15. ^ Wiseman, Lewis. Macquarie Dictionary names 'enshittification' as 2024 Word of the Year. But what does it mean?. ABC News. November 26, 2024 [November 26, 2024]. 
  16. ^ Anderson, Nate. Unshittification: 3 tech companies that recently made my life… better. Ars Technica. April 2, 2025. 
  17. ^ Zickgraf, Ryan. Airbnb Was Supposed to Save Capitalism. Instead, It Just Devolved Into Garbage.. Jacobin. January 6, 2024 [June 5, 2024] (美国英语). 
  18. ^ Ash, Isabelle Chapman, Majlie de Puy Kamp, Audrey. How Airbnb fails to protect guests from hidden cameras. CNN. 2024-07-09 [2025-05-03] (英语). 
  19. ^ Zitron, Ed. Google, Amazon, and Meta are making their core products worse — on purpose. Business Insider. March 27, 2023 [October 23,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October 23, 2023). 

延伸閱讀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