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波普爾
外表
| 卡爾波普爾 | |
|---|---|
| 姓名原文 | Karl Raimund Popper |
| 出生日 | 1902年7月28號 |
| 出生地 | 維也納 |
| 本名 | Karl Raimund Popper |
| 死亡日 | 1994年9月17號 |
| 死亡地 | Kenley |
| 國籍 | Cisleithania、奧地利、英國、大不列顛愛爾蘭聯合王國 |
| 識嘅語言 | 英文、Austrian German、德文 |
| 學位 | 哲學博士 |
| 母校 | 維也納大學、劍橋大學、維也納大學 |
| 職業 | 哲學家、philosopher of science、作家、大學教員、社會學者、數學家、先生 |
| 僱主 |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倫敦大學 |
| 名作 | The Logic of Scientific Discovery、The 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The Poverty of Historicism、Conjectures and Refutations、Objective Knowledge、Unended Quest、The Self and Its Brain |
| 配偶 | Josefine Anna Henninger |
| 阿爸 | Simon Siegmund Carl Popper |
| 阿媽 | Jenny Popper |
| 兄弟姊妹 | Anne Day-Helveg、Dora Popper |
[改維基數據] | |
卡爾·拉蒙德·波普爵士 (1902年7月28號—1994年9月17號)係奧地利裔英國哲學家、學術人員同社會評論家。佢係20世紀最有影響力嘅科學哲學家之一,因為拒絕咗傳統嘅歸納主義科學方法,轉而支持經驗反證。按照波普嘅理論,實證科學中嘅理論永遠唔可以證實為真,但係可以被證偽,即係話理論可以通過決定性嘅實驗來檢驗。波普反對傳統嘅正當化知識論述,用批判理性主義取而代之,即係「哲學史上第一個非正當化嘅批評哲學」。
喺政治話語中,佢因為堅決捍衛自由民主同佢認為促成開放社會繁榮嘅社會批評原則而出名。佢嘅政治哲學接納咗主要民主政治意識形態嘅理念,包括自由意志主義/古典自由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民主主義同保守主義,並嘗試將佢哋調和。
出面網頁
[編輯]- 卡爾波普爾喺魁北克國家圖書檔案館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BIBSYS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加泰圖書館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西班牙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以色列國家圖書館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分面應用主題詞表識別碼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虛擬國際權威檔案識別碼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Quora嘅資料

- 卡爾波普爾喺Freebase嘅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