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北川進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北川進 诺贝尔奖得主
北川 進(きたがわ すすむ)
ForMemRS
出生 (1951-07-04) 1951年7月4日74歲)
日本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
居住地日本京都市
国籍 日本
母校京都大學
知名于多孔配位聚合物(PCP)
金屬有機構造體(MOF)
奖项洪堡研究奖 (2008)
湯森路透引文桂冠獎 (2010)
紫綬褒章 (2011)
RSC德热纳奖 (2013)
日本學士院獎 (2016)
诺贝尔化學獎 (2025)
网站官方網站
科学生涯
研究领域化學
机构京都大學
近畿大學
東京都立大學
德州A&M大學
紐約市立大學
日語寫法
日語原文北川 進
假名きたがわ すすむ
平文式罗马字Kitagawa Susumu

北川進(日语:北川 進きたがわ すすむ Kitagawa Susumu ?,1951年7月4日—),ForMemRS,是一名日本化学家,專精於配位化學領域,研究重點為有機-無機雜化化合物,以及多孔配位聚合物(特別是金屬有機構造體, MOF)的化學與物理特性。[1] 現任京都大學副校長、京都大學高等研究院特別教授。北川進曾獲紫綬褒章表彰、日本學士院會員。2025年,北川進與理查德·羅布森奧馬爾·亞基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

生平

[编辑]
北川進與石破茂舉行線上會議(2025年10月9日)

1951年7月4日,北川進誕生於日本京都府[2]1974年京都大學工學部石油化學科畢業。他于1979年获得京都大学碳氢化合物化学工學博士学位。

北川進於1979年開始任教於近畿大學理工學部,1992年改任東京都立大學理學部教授(無機化學),1998年改任京都大學大學院工學研究科教授(合成・生物化學専攻)。[1][3] 他與合作者於2007年共同創辦京都大學物質-細胞統合系統基地(iCeMS)並擔任副所長,2013年起轉任所長。

他的海外學術職位包括在德州A&M大學弗兰克·阿尔伯特·科顿 (F. Albert Cotton)一起擔任博士後研究員(1986-1987年),並於1996年擔任紐約市立大學的客座教授。[1] 2018年,他獲得了慕尼黑工業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4] 北川也是2021年日台生醫研討會(Japan-Taiwan Symposium)的日方代表學者,與台灣輔仁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校長探討了雙方的全面合作事宜[5]

北川於2011年至2023年擔任日本學術會議成員。[3][6]

2025 年,北川與理查德·羅布森 (Richard Robson) 和奧馬爾·M·亞吉 (Omar M. Yaghi) 因其在金屬有機構造體分子構建塊方面的奠基性工作而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7]

研究

[编辑]

北川教授從事多孔性配位聚合物(PCP)及金屬有機構造體(MOF)研究[8]

藤田誠(1994年)及奧馬爾·亞基(1995年)的發現之後,北川進於1997年證明配位聚合物結構具有氣體吸附特性,這是開發功能多孔材料的關鍵發現。[9]

他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包括:

  • 1997年发表的关于多孔配位聚合物(MOF)用于小分子吸附的开创性报告[1][10][11]
  • 2004年发表的关于功能性多孔配位聚合物的早期综述[1][12]
  • 2009年发表的关于“软多孔晶体”的综述,该晶体的特点是能够在化学或物理刺激下实现大规模结构转变。[10][13]

榮譽

[编辑]

參見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Susumu Kitagawa.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9 November 2009, 48 (47): 8818–8820. Bibcode:2009ACIE...48.8818.. doi:10.1002/anie.200904270. 
  2. ^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5 – Susumu Kitagawa
  3. ^ 3.0 3.1 CV : Susumu KITAGAWA (PDF). Kitagawa.icems.kyoto-u.ac.jp. [12 October 2017]. 
  4. ^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for TUM Honorary Doctor Kitagawa.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unich. 8 October 2025 [11 October 2025]. 
  5. ^ 2021 Japan-Taiwan Symposium. [2021-11-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18). 
  6. ^ 日本学術会議会長談話 | 坂口志文先生のノーベル生理学・医学賞受賞、北川進先生のノーベル化学賞受賞を祝して [Statement by the President of the Science Council of Japan | Congratulating Dr. Shimon Sakaguchi on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 and Dr. Susumu Kitagawa on winning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PDF). Science Council of Japan. 10 October 2025 [11 October 2025].  已忽略未知参数|lang=(建议使用|language=) (帮助)
  7. ^ Robles-Gil, Alexa; Watkins, Ali.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Awarded to Architects of Metal-Organic Frameworks. The New York Times. 2025-10-08 [2025-10-08]. 
  8. ^ Presseinformation der Ruhr-Universität Bochum zu einem Vortrag von Kitagawa, 29. September 2008. [2014-06-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14). 
  9. ^ Rebecca Trager. Meet the three scientists who have just won the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Chemistry World. 9 October 2025 [11 October 2025]. (原始内容存档于11 October 2025). 
  10. ^ 10.0 10.1 Koester, Vera. Nobel Prize in Chemistry 2025. ChemistryViews. 8 October 2025. 
  11. ^ Kondo, Mitsuru; Yoshitomi, Tomomichi; Matsuzaka, Hiroyuki; Kitagawa, Susumu; Seki, Kenji. 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with Channeling Cavities for Small Molecules: .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1997, 36 (16): 1725–1727. doi:10.1002/anie.199717251. 
  12. ^ Kitagawa, Susumu; Kitaura, Ryo; Noro, Shin-Ichiro. Functional Porous Coordination Polymers.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04, 43 (18): 2334–2375. Bibcode:2004ACIE...43.2334K. PMID 15114565. doi:10.1002/anie.200300610. 
  13. ^ Horike, Satoshi; Shimomura, Satoru; Kitagawa, Susumu. Soft porous crystals. Nature Chemistry. 2009, 1 (9): 695–704. Bibcode:2009NatCh...1..695H. PMID 21124356. doi:10.1038/nchem.444. 
  14. ^ 春の褒章、705人24団体が受章:社会:YOMIURI ONLINE(読売新聞)
  15. ^ 2016 – Fred Basolo Medal for Outstanding Research in Inorganic Chemistry: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2025-10-08]. 
  16. ^ The 2017 Prize - Solvay. Solvay.com. [12 October 2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8). 
  17. ^ Les lauréats de l'année. Actions.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18) (法语). 
  18. ^ Emanuel Merck Lectureship - Research | Merck KGaA, Darmstadt, Germany. www.emdgroup.com. [2019-05-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1). 
  19. ^ 多孔性材料の技術革新と実用化への道 - トムソン・ロイター. [2014-10-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0-10).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