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敏生
外观
伊敏生 | |
---|---|
大明山西布政使司參政 | |
籍貫 | 直隸蘇州府吳縣 應天府上元縣匠籍 |
字號 | 字子蒙,號山泉 |
出生 | 正德元年(1506年)五月初一日 |
逝世 | 卒年不詳 |
配偶 | 娶葉氏 |
出身 | |
|
伊敏生(1506年—?),字子蒙,號山泉,直隸應天府上元縣匠籍,蘇州府吳縣人,明朝政治人物。
生平
[编辑]嘉靖四年(1525年)乙酉科應天鄉試第二十六名舉人,八年己丑科會試第四十四名,未殿试,十一年(1532年)中式壬辰科三甲第一百七十五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浙江慈谿縣知縣[1],不到三月,有神君伊父之謠。丁外艱,補臨安縣,以清惠著稱。十九年(1540年)選授江西道試監察御史[1],二十年(1541年)實授[2],首論嚴嵩,巡按甘肅,劾仇鸞,并陳邊事,並蒙採納。再按湖廣,值楚世子朱英燿弑逆,指揮甘玉海告變,敏生暗中擒治,查明交給欽差太監和法司官員,將楚世子明正典刑。值大旱,敏生設法救濟,民多全活,奉旨褒嘉,又靖華陽洞叛獠。及按江西,有省祭官奏於小孤山得獻皇帝御製碑,上命建祠,置碑山巔,敏生抗疏,認為當恤民力,從之。二十七年(1548年)二月出為山東按察司副使、曹濮兵備,升山西布政使司參政[2][3]。值酋虜猖獗,調兵戍邊,以勢迫脅,敏生遂暴卒,卒後始聞擢參政之草命。
家族
[编辑]曾祖伊溥,封刑部主事;祖父伊乘,四川按察司僉事;父伊伯熊,府同知。前母周氏;母傅氏。具慶下。兄伊大生、伊直生,弟伊魯生。子伊在庭[4]。
参考资料
[编辑]官衔 | ||
---|---|---|
前任: 鄧熺 |
明朝慈溪縣知縣 嘉靖年間 |
繼任: 薛應旂 |
![]() | 这是一篇关于明朝人物的小作品。您可以通过编辑或修订扩充其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