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大典:卷首
![]() ![]() 卓著
編訂名詞館,晚清政署,隸學部。西學東漸,譯名紛綸,而東語尤多。新學制興,張之洞拜學部尚書,惡日本名,遂擬釐辨名物,楷定語典,未果,尋病終。宣統元年九月,學部設名詞館,除嚴復總纂。復固名譯也,抵倭崇雅,以信以達。而斯館之務,亦以正名、衛道,非徒譯之比也。至革命軍興,國移館廢,成雅言三萬有奇。然新語既張,故有不傳,所幸存者萬六千而已。 名詞之簡定,參酌嚴譯、古名為多,日語、舊譯為少,理瑩語確,因應釐然,稱部定詞。會國語風潮,嚴復以資政院特任股員長審查教育,師行京音,故所譯音,皆準京話。 「編訂名詞館」,初名「正辭館」;《嚴復日記》作「正名館」、「名辭館」;《清史稿·職官六·新官制》作「編訂名詞館」,其《文苑三·嚴復傳》作「學部名詞館」,《忠義十·王國維傳》作「編譯名詞館」;館出鉛印名詞表書眉作「學部編訂名詞館」。 |
|
![]() ![]() 鑒賞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于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春日載陽,有鳴倉庚。 女執懿筐,遵彼微行,爰求柔桑。春日遲遲。采蘩祁祁。女心傷悲,殆及公子同歸。 七月流火,八月萑葦。蠶月條桑,取彼斧斨。 以伐遠揚,猗彼女桑。七月鳴鵙,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四月秀葽,五月鳴蜩,八月其穫,十月隕蘀。 一之日于貉,取彼狐貍,為公子裘。二之日其同,載纘武功,言私其豵,獻豜于公。 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牀下。穹窒熏鼠,塞向墐戶。嗟我婦子,曰為改歲。入此室處。 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穫稻。 為此春酒,以介眉壽。七月食瓜,八月斷壺,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農夫。 九月築場圃,十月納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麥。 嗟我農夫,我稼既同,上入執宮功。晝爾于茅,宵爾索綯。亟其乘屋,其始播百穀。 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于凌陰,四之日其蚤,獻羔祭韭。 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
七月一篇,以今人觀之,乃劬民嘆人生勞作之艱之作也。王力公詁「殆及公子同歸」爲「恐為公子所獲」,如此則幾入恐怖幽暗之境矣。「言私其豵,獻豜于公」,寫剝削似為最徑。至於「稱彼兕觥。萬壽無疆。」,則直若今人之以極俗艷歡宴之景寫極陰翳之情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