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阿尔伯塔龙亚科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艾伯塔龍亞科

阿尔伯塔龙亚科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 76.6–68 Ma
亞伯達龍头骨
蛇髮女怪龍头骨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龍總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獸腳亞目 Theropoda
总科: 暴龍總科 Tyrannosauroidea
演化支 泛暴龍類 Pantyrannosauria
演化支 真暴龍類 Eutyrannosauria
科: 暴龍科 Tyrannosauridae
亚科: 阿尔伯塔龙亚科 Albertosaurinae
Currie et al., 2003
模式種
肉食艾伯塔龍 Albertosaurus sarcophagus
Osborn, 1905
[1][2][3]

阿尔伯塔龙亚科(学名:Albertosaurinae)是生活在晚白垩世时期的恐龙,分布于今美国和加拿大境内。该亚科名称最早由菲利普·J·柯里(Philip J. Currie)、约恩·H·胡鲁姆(Jørn H. Hurum)和卡罗尔·萨巴斯(Karol Sabath)提出,用以指代暴龙科的一支。其最初的界定为“(亞伯達龍屬 + 蛇髮女怪龍屬)”,因此仅包含这两个。该类群与暴龙亚科互为姐妹群。

2007年的研究认为,该亚科还包括Maleevosaurus,这一属常被视为特暴龍屬Tarbosaurus)的同物异名。然而,这一分类并未得到普遍认可,Maleevosaurus目前仍被认为是特暴龍或暴龙Tyrannosaurus)的未成年个体。

参考文献

[编辑]

脚注

[编辑]

书目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