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丽江市

坐标26°51′17″N 100°13′39″E / 26.8548°N 100.2274°E / 26.8548; 100.2274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丽江
麗江市
地级市
丽江市在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丽江市在云南省的地理位置
坐标:26°51′17″N 100°13′39″E / 26.8548°N 100.2274°E / 26.8548; 100.2274
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
云南省
設立2002年12月26日
政府駐地古城区
下级行政区1市辖区、2、2自治县
政府
 • 市委書記浦虹(女)
 • 人大常委會主任楊大贇
 • 政協主席崔家周
面积
 • 地级市20,555 平方公里(7,936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省第11位(佔全云南省5.36%)
最高海拔5,596 公尺(18,360 英尺)
人口(2020)
 • 常住125.39萬人
 • 排名全省第14位(佔全云南省2.66%)
 • 密度61.1人/平方公里(158人/平方英里)
 • 市區(2020)23.35萬人
 • 城镇(2020)59.74萬人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674100
電話區號888
車輛號牌云P
气候中亚热带湿润气候
行政区划代码530700
国内生产总值(2020)¥512.75亿(全省第14位,佔全云南省2.09%)
74.34亿美元汇率
人均¥40,841(全省第11位
5,921美元(汇率)
網站丽江市人民政府
本表经济数据参考《云南统计年鉴 2021》,人口数据参考《中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 2020》

丽江市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市境西北接迪庆州,西连怒江州,西南界大理州,东南临楚雄州,东邻四川省攀枝花市,东北通四川省凉山州。地处横断山脉北段向云贵高原过渡带,有闻名的玉龙雪山,并有泸沽湖程海等湖泊,金沙江流经市境。全市面积20,555平方千米,2020年总人口125.39万,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超过五成,市人民政府驻古城区。丽江是古代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中转站,丽江古城始建于大理国。1986年国务院将丽江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丽江是中国重要的旅游城镇之一,被《米其林旅游指南》评为“三星级旅游推荐”(最高级别)[1]

历史

[编辑]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年)置越巂郡,今市境属之。三国蜀汉建兴三年(225年),分建宁越巂永昌三郡之地设置云南郡,属庲降都督西晋改庲降都督地为宁州南宁州,今市境属之。后地入南诏,今境属南诏剑川节度大理国时属善巨郡,今永胜县为郡治。

至元十三年(1276年)置丽江路(治今玉龙县石鼓镇),因金沙江环绕而得名,金沙江古名犁水,后讹为丽水,故名丽江。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善巨郡为旋州,又置顺州(治今宾川县州城镇),均属丽江路。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永宁州(治今宁蒗县永宁乡)、蒗蕖州(治今宁蒗县),属丽江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改旋州为北胜州,至元二十年(1283年)升为北胜府

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丽江路为丽江府;降北胜府为北胜州,与顺州均属鹤庆府永乐四年(1406年)升永宁州为永宁府天启中废蒗蕖州。正统七年(1442年)北胜州改隶云南布政司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以永宁、北胜各取一字置永北府(治今永胜县)。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原顺州地划属永北府。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设丽江县,为丽江府治;改永北府为永北直隶厅道光十九年(1839年)复置蒗蕖州,属永北直隶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置华坪县

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州、厅改县,计有丽江县、永北县、华坪县,属滇西道,次年改腾越道,1927年废腾越道。1934年因屡经兵祸,以“北”字含有败北之意,县名“词欠雅驯”,遂改永北县为永胜县。1935年析永胜县原蒗蕖州地为宁蒗设治局,治今大兴镇。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各县、设治局属云南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立丽江专区。辖丽江、永胜、华坪、剑川鹤庆兰坪中甸维西碧江9县和宁蒗、德钦福贡贡山4个设治区,专员公署驻丽江县,并析宁蒗设治区南部置凉山彝族办事处。1952年碧江县和福贡、贡山、德钦3设治区改设自治区。1954年碧江、福贡、贡山3自治区划归怒江傈僳族自治区。1956年德钦自治区和维西、中甸2县划归迪庆州;剑川、鹤庆2县划归大理州;兰坪县划归怒江州;同年9月20日,宁蒗县与凉山办事处合并,成立宁蒗彝族自治县。1961年4月10日,丽江县改设丽江纳西族自治县。1965年将华坪县10个公社划归四川省渡口市(今攀枝花市)。1970年丽江专区改称丽江地区。2002年12月26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麗江地區和麗江納西族自治縣,設立地級丽江市;原麗江县改設古城區玉龍納西族自治縣[2]

丽江古城(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研镇或大研古城)始建于大理国时期。丽江土司(世袭统治者)姓「木」,筑城势必如木字加框而成“困”字之故,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墙的古城。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的《滇游日记》曾写丽江古城中木氏土司宫邸「木府」“宫室之丽,拟于王者”。城区则“居庐骈集,萦城带谷”、“民房群落,瓦屋栉比”。1996年2月3日,丽江发生7级强烈地震,造成309人死亡、4,070人重伤和12,987人轻伤。震后修复的丽江古城區是保存相对比较完好的少数民族古城,集中了纳西文化的精华,并保留了大理以来形成的历史风貌,1997年12月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

地理

[编辑]
丽江拉市海全景

丽江处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衔接地段,市区古城区在丽江坝子[4][5](或丽江坝区[6])内。丽江地貌多样,有雪山草甸等自然景观[7],且因丽江各地地形状况和热力状况迥异,故该市各区域小气候十分显著[8]

丽江市位于北纬25°23'-27°56',东经99°23'-101°31'之间。世界文化遗产之一的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区中部,海拔2,400余米[9]。丽江市区附近有主峰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该市亦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之一的虎跳峡的一部分。

气候

[编辑]

由于地处低纬度和高原地形,丽江坝区气候宜人,四季如春,属亚热带高原型气候(柯本 Cwb)。丽江坝区的气候特点为:冬无严寒、晴朗,夏无酷暑、潮湿、相对阴沉但月中仍易见阳光。

坐落在丽江市区的丽江国家气象基准站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6.0℃,最热月(6月)平均气温为18.4℃。

麗江市 2,381米(7,812英尺), (平均數據1991–2020 極端數據1951至今)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23.3
(73.9)
24.3
(75.7)
27.8
(82.0)
28.9
(84.0)
32.8
(91.0)
32.3
(90.1)
31.4
(88.5)
29.8
(85.6)
28.7
(83.7)
26.4
(79.5)
23.6
(74.5)
22.8
(73.0)
32.8
(91.0)
平均高温 °C(°F) 14.1
(57.4)
15.7
(60.3)
18.0
(64.4)
20.8
(69.4)
23.1
(73.6)
24.5
(76.1)
23.4
(74.1)
23.1
(73.6)
21.8
(71.2)
20.4
(68.7)
17.4
(63.3)
14.9
(58.8)
19.8
(67.6)
日均气温 °C(°F) 6.7
(44.1)
8.7
(47.7)
11.2
(52.2)
14.2
(57.6)
17.0
(62.6)
19.1
(66.4)
18.4
(65.1)
17.8
(64.0)
16.3
(61.3)
13.7
(56.7)
9.8
(49.6)
7.0
(44.6)
13.3
(56.0)
平均低温 °C(°F) 0.6
(33.1)
3.1
(37.6)
5.9
(42.6)
9.0
(48.2)
12.0
(53.6)
14.9
(58.8)
15.0
(59.0)
14.3
(57.7)
12.8
(55.0)
9.0
(48.2)
3.8
(38.8)
0.5
(32.9)
8.4
(47.1)
历史最低温 °C(°F) −7.1
(19.2)
−6.2
(20.8)
−4.2
(24.4)
−1.3
(29.7)
3.0
(37.4)
6.2
(43.2)
6.9
(44.4)
6.6
(43.9)
3.4
(38.1)
−0.7
(30.7)
−4.5
(23.9)
−10.3
(13.5)
−10.3
(13.5)
平均降水量 mm(英寸) 5.0
(0.20)
5.4
(0.21)
12.9
(0.51)
19.9
(0.78)
68.8
(2.71)
146.8
(5.78)
253.4
(9.98)
228.7
(9.00)
157.1
(6.19)
56.5
(2.22)
11.6
(0.46)
2.0
(0.08)
968.1
(38.12)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2.3 3.5 5.0 7.0 12.3 18.3 23.6 22.5 19.8 10.7 3.2 1.1 129.3
平均降雪天数 1.8 0.9 0.4 0.1 0 0 0 0 0 0.1 0.3 0.3 3.9
平均相對濕度(%) 44 43 45 49 58 70 80 82 82 72 60 51 61
月均日照時數 256.7 233.3 246.0 235.1 212.8 159.9 119.6 134.8 125.5 192.4 236.3 259.3 2,411.7
可照百分比 78 73 66 61 51 39 29 34 34 55 74 80 56
数据来源1: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10][11]All-time October high[12]extremes[13]
数据来源2:Weather China[14]

政治

[编辑]

现任领导

[编辑]
丽江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丽江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丽江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丽江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丽江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丽江市监察委员会
 
职务 书记 主任 市长 主席 主任
姓名 浦虹(女)[15] 杨大赟[16] 崔家周[17] 聂金辉
民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籍贯 云南省宣威市 云南省保山市 福建省三明市建寧縣
出生日期 1972年12月(52歲) 1971年2月(54歲) 1969年12月(55歲) 1972年5月(53歲)
就任日期 2021年6月 2025年2月 2024年2月 2024年4月

历任领导

[编辑]

行政区划

[编辑]

丽江市下辖1个市辖区、2个、2个自治县

丽江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20] 区划名称 汉语拼音 面积[註 1][21]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22]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23] 邮政编码[23] 乡级行政区划[24]
街道
办事处
其中:
民族乡
530700 丽江市 Lìjiāng Shì 20,555 1,253,878 古城区 674100 10 24 32 15
530702 古城区 Gǔchéng Qū 1,262 288,787 西安街道 674199 7 2 2 1
530721 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Yùlóng Nàxīzú Zìzhìxiàn 6,200 224,039 黄山街道 674100 1 6 9 3
530722 永胜县 Yǒngshèng Xiàn 4,925 336,832 永北镇 674200 9 6 6
530723 华坪县 Huápíng Xiàn 2,142 159,695 中心镇 674800 4 4 4
530724 宁蒗彝族自治县 Nínglàng Yízú Zìzhìxiàn 6,025 244,525 大兴街道 674300 2 3 11 1

经济

[编辑]

2020年统计,丽江市地区生产总值512.75亿元,同比增长8.2%。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为77.53亿元、165.50亿元、269.7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5.1 : 32.3 : 52.6[26]:39。人均生产总值40,841元,低于云南省平均值(51,975元),[26]:3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022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70元。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3 %。全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3.15亿元,人均3,438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6亿元,人均13,992元[27]

人口

[编辑]
丽江体育馆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253,878人[28]。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244,769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9,109人,增长0.73%,年平均增长率为0.07%。其中,男性人口为646,314人,占总人口的51.55%;女性人口为607,564人,占总人口的48.45%。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38。0-14岁的人口为213,592人,占总人口的17.03%;15-59岁的人口为857,987人,占总人口的68.43%;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82,299人,占总人口的14.5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32,894人,占总人口的10.6%。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597,447人,占总人口的47.6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56,431人,占总人口的52.35%。

2021年末全市户籍人口123.81万人,其中城镇户籍人口35.07万人;少数民族户籍人口75.89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61.29%[29]

民族

[编辑]

丽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中国的纳西族(拥有自己的象形文字)主要分布在丽江,人口约为23万(包含摩梭人,与大多数纳西族人不同,母系氏族,当地人称为走婚)。还有彝族傈僳族花傈僳等民族。丽江有中国唯一的一个纳西族自治县,县内居民以纳西族为主,兼有白族彝族傈僳族普米族等少数民族。其中纳西族的东巴文化被誉为世界上唯一保留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46,148人,占43.56%;各少数民族人口为707,730人,占56.44%。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8,255人,增长1.5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34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854人,增长0.1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4个百分点。其中,彝族人口减少2,684人,下降1.1%,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36个百分点;纳西族人口减少9,426人,下降3.92%,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89个百分点;傈僳族人口减少4,483人,下降3.87%,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43个百分点。

丽江市民族构成(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30]
民族名称 汉族 彝族 纳西族 傈僳族 白族 普米族 傣族 未定族称人口 苗族 藏族 其他民族
人口数 546,148 240,716 231,154 111,247 58,568 19,380 10,893 7,905 7,212 6,224 14,431
占总人口比例(%) 43.56 19.20 18.44 8.87 4.67 1.55 0.87 0.63 0.58 0.50 1.15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34.01 32.66 15.72 8.28 2.74 1.54 1.12 1.02 0.88 2.04

交通

[编辑]
麗江火車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编辑]
丽江古城街头
鸟瞰麗江古城

友好城市

[编辑]

参见

[编辑]

注释

[编辑]
  1. ^ 土地面积为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编辑]
  1. ^ Travelguide Lijiang. travelguide.michelin.com. [2020-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8) (英语).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链接至维基文库 国务院关于同意撤销云南省丽江地区设立地级丽江市的批复(国函〔2002〕122号). 维基文库. 2002-12-26 (中文). 
  3. ^ 【建党百年·口述云南】丽江古城申遗成功记. 云南广播电视台. 2021-12-09 [2023-0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16). 
  4. ^ 丽江古城. www.ncha.gov.cn. [2022-04-21]. 
  5. ^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古城盛夏全景温泉之旅. www.moa.gov.cn. [2022-04-21]. 
  6. ^ 国家民委. 纳西族. www.neac.gov.cn.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2) (中文). 
  7. ^ 云南丽江森林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groups.kib.cas.cn. [2022-04-21]. 
  8. ^ 云南网-云南日报. 丽江市2020年气候公报. [2022-04-21]. 
  9. ^ 世界文化遗产——“高原水乡”丽江古城. www.gov.cn. [2022-04-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1-01). 
  10. ^ 中国气象数据网 – WeatherBk Data.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0 April 2023]. 
  11. ^ Experience Template 中国气象数据网. China Meteorological Administration. [10 April 2023]. 
  12. ^ Sina Visitor System 【离谱的气温】今天南方高温继续发展,福建江西浙江站点包揽高温榜前十,上榜门槛提升到了38.2℃,福建建宁39.3℃排名第一。浙江上海安徽四川云南有28站气温打破10月最高气温纪录。杭州福州南昌长沙南京武汉上海共7个省会直辖市,创最晚高温日纪录。杭州南昌武汉上海刷新1951年以来全年高温日数最多纪录。南昌未来7天高温不断,今年高温日数将达到80天,就算兑现5天,高温日数也将达到78天,将创造新的省会首府直辖市全年高温日数纪录——2022年福州74天,已经觉得不可思议,2024年重庆77天,感觉是神迹。结果转眼今年又要见证新纪录诞生。而且福州未来再加5天,也将达到75天,创造当地全年高温日数新纪录。并且南方未来多个城市的高温,也将继续改写最晚高温日纪录。武汉长沙福州报出12日还有高温,杭州和南昌在13日还有高温。而且看最低气温,南昌和杭州报7日晨28℃,也是10月罕见,可能破纪录。总之,异常强的副热带高压,让南方热得一点不像10月,依然像盛夏的7-8月。而北方地区,在冷空气和阴雨影响,气温明显偏低,并创立秋后新低。白天最高气温的偏低程度尤其明显。华北等地,8-9日的白天,冷得也不像10月,更像11月。总之,未来气温就是主打一个离谱,南方热到怀疑人生,北方冷得有些发蒙。. weatherman_信欣 on Weibo. [6 October 2025] (中文(简体)). 
  13. ^ Lijiang Climate: 1991–2020. Starlings Roost Weather. [7 October 2025]. 
  14. ^ 丽江 - 气象数据 -中国天气网. Weather China. [26 November 2022]. 
  15. ^ 浦虹 简历.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1-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4). 
  16. ^ 杨大赟当选丽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中国经济网. 
  17. ^ 崔家周当选市政协主席. 丽江网. [2024-05-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31). 
  18. ^ 李刚任丽江市代市长 苏永忠辞去市长职务. 中国经济网. [2023-07-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9-06). 
  19. ^ 蒋子文. 云南丽江市市长李刚任上主动投案,接受审查调查. 澎湃新闻. 2025-10-11 [2025-10-11]. 
  20. ^ 2020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县以上行政区划代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1-05-10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2-05). 
  21. ^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2022.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2. ISBN 978-7-5230-0007-6. [失效連結]
  22. ^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丽江日报.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23. ^ 23.0 23.1 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23-03-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15). 
  24. ^ 行政区划搜索:丽江市. 中国·国家地名信息库. 
  25. ^ 丽江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经济建设. 丽江市广播电视台. [2022-11-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02). 
  26. ^ 26.0 26.1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统计年鉴 2021.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1. ISBN 978-7-5037-9653-1. 
  27. ^ 2020年丽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丽江市统计局. 2021-03-05. [失效連結]
  28. ^ 丽江市统计局、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丽江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1-10-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4-07). 
  29. ^ 丽江_丽江市_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www.yn.gov.cn. [2023-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9). 
  30. ^ 云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云南省统计局 (编). 云南省人口普查年鉴-2020. 北京: 中国统计出版社. 2023: 74–121 [2024-02-06]. ISBN 978-7-5230-013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2-06). 
  31. ^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云南年鉴社. 云南省国际友城关系一览表. 云南年鉴·2022. 昆明: 云南年鉴社. 2022: 97. ISSN 1007-4988. 
  32. ^ 丽江市与法国阿尔比市正式签署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www.yfao.gov.cn. 丽江市外事侨务办公室. 2017-01-03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16). 
  33. ^ 张丽伟. 丽江与瑞士采尔马特市正式签署国际友好城市关系协议书. 丽江日报. 2017-10-10 [2018-05-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0). 
  34. ^ 丽江与德国巴特洪堡市缔结友好城市. 丽江日报. 2020-01-15 [2023-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23). 

外部链接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