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丹
| 道教 |
|---|
| 道教主題 |
丹道,又稱煉丹術,分為外丹與内丹,可與西方的煉金術互相印證。其外丹技法,衍生出中國古代的化學技術。
丹道種類
[编辑]內丹
[编辑]


內丹之道,又稱金丹大道,是道教一種重要的修煉方法,目標是領悟生命之本源[1]及宇宙造化之至理[2],並實證之,從而實現生命形態的昇華[3],即得道成仙,并擁有轉化物質的能力[4]。此道以人體為丹爐,故稱「內丹」,以別於「外丹」之用鼎為爐。修習内丹之道又稱爲修真,因其理論認爲,物質世界、物質軀殼皆爲「假」,必須發現「假」中之「真」,借假修真[5],方能超越「假」而得道成真。有一種觀點認為其修煉方法相當於氣功,通過行氣,導引,呼吸吐納等方法來修煉,但道教祖師鍾離權、呂洞賓一系的南宗、北宗諸多經典都不同意這種方法[6]。在道教古籍中經常提到的「服氣」,與現代的「氣功」並非同一回事,不可混淆。
內丹之道起於戰國之前,盛於唐宋。按照道教傳統觀點,中華古籍如《道德經》、《黃帝陰符經》、《易經》等,皆為闡述金丹大道之著作[7][8]。內丹理論認爲,人身是小宇宙,宇宙是大人身[9],其中有造化之機、陰陽之變、五行生剋,明其理而修之[10],便能天人相應、天人合一,得道成真。其修煉過程常被概括為「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以及「三花聚頂、五氣朝元」等。應用這些理論,可以解釋神佛、聖人頭上的圆光。
内丹之道涉及臟腑神魂、經脈竅穴等理论[11],與傳承自黃帝和神農的中醫學相通。依靠丹道修爲和理論知識,為他人治病的人,被稱爲道醫。南宗祖師石杏林、陳楠等都是有名的道醫。
漢晉唐時代,內丹功漸與道門武學溶為一體,成為內家武學。內家武學暗藏內丹術,並能致用,故不少修道者亦以內家武學為煉丹修心之捷徑。修煉內丹或內家拳,一般能使弱者體質於一兩年內迅速轉強。太極拳名家吳圖南、陳微明等,均屬此列。今練內家拳圖以強身者眾,唯多不知內家拳強身之妙,在其隱於心法中之內丹功。若只諳外形,實在無用,缺者正是內丹術。
傳承譜系及代表人物
[编辑]锺离权、吕洞宾[12]是道教南宗、北宗共同的祖師。其傳承譜系為:
南宗:鍾離權、呂洞賓─劉海蟾[13]─張紫陽[14][15]─石杏林[16]─薛道光[17]─陳楠[18][19]─白玉蟾[20](南五祖)[21]。
北宗:鍾離權、呂洞賓─王重陽─馬鈺、譚處端、劉處玄、丘處機、王處一、郝大通、孫不二(北七真)。[22]
以上祖師的著作,有不少收錄于《正統道藏》、《全唐詩》、《古今圖書集成》等大型文庫類書之中,是道教界公認的金丹大道正統著作。
據《張三丰先生全集》,南宗、北宗皆屬於少陽派。「少陽」是指少陽真人王玄甫,其傳道於正陽真人鍾離權,鍾離權傳道於純陽真人呂洞賓,之後再傳南、北二宗。[23]而張三丰祖師的丹法則傳承自文始派,與锺、吕系出同源。[24]
文始派的传承關係为:老子─尹文始─麻衣先生─陳希夷─火龍先生─張三丰。[25][26]
外丹
[编辑]外丹術是指通過各種秘法煉製「丹」,可能以铅、汞等矿物以及药物作為材料,或直接服食某些芝草,以點化自身陰質,使之化為陽氣。
秘方的失傳造成外丹服食和配制的方法較難掌握分寸。现代科学认为这些丹药中含有大量铅、汞等对人体危害极大的物质,导致很多古人甚至帝王中毒身亡。
道家外丹也可指「虛空中清靈之氣」。外丹術也可指煉金術或道家法術如符籙、雷法等。
另一方面,現代科學通過高能粒子反應,已能成功將鉛轉化成黃金[27]。
煉丹派別
[编辑]“丹鼎派”是道教中以炼丹求长生成仙为主的各宗派的通称。最早由古代的神仙家、方仙道等发展而来。
近代道教学者、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陈撄宁认为内丹养生是道教的精华。
參見
[编辑]参考文献
[编辑]- ^ 《還丹復命篇》云:
有物含靈體,無名本自然。
《破迷正道歌》云:
一炁循環無阻礙,散在萬物與人身。
《道德經》云: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日道。 - ^ 《黃帝陰符經》云:
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
《破迷正道歌》云:
攝得陰陽歸掌內,頃刻之間萬物生。 - ^ 《破迷正道歌》云:
換骨回陽身不朽,九還七返化真形。
辛苦都來十個月,內外虛明表裏真。
聚則成形散則氣,返本還原太虛同。
變化往來人莫測。
《太上修真玄章》云:
遂成真人。迨夫脫胎神化,身外有身,聚則成形,散則成炁......與虛無同其體矣。 - ^ 陳楠祖師《翠虛篇》云:「分明有個長生藥,點鐵成金不誤人」。這相當於西方煉金術中賢者之石的作用。
- ^ 《裴仙師真經》云:
四大假合藏真我,借假修真道自洪。 - ^ 鐘離權祖师《破迷正道歌》云:
有如口鼻為玄牝,恰似漏網去包風。
劉海蟾祖師《還丹破迷歌》云:
百日行氣不見功,只到老死一場空。
《還丹破迷歌》又云:
何人行氣得升天?甚人行氣得延年?
千人行氣千人死,烹煉金液不如此。
《性命雙修萬神圭旨》云:
人人氣血本通流,榮衛陰陽百刻周,
豈在閉門學行氣,正如頭上又安頭。 - ^ 張紫陽祖師《悟真篇》云:
陰符寶字逾三百,道德靈文滿五千,
今古上仙無限數,盡從此處達真詮。 - ^ 《易經.說卦》云:「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可見《易經》所傳授者,實乃參究宇宙造化、性命雙修之大道也。
- ^ 《洞元子內丹訣》云:
天地之形久長者也,寒暑往來,日月迭運,大岳有雲,巨海有潮,斯皆炁候往還也。人亦如之,故以眼目比之為日月,腸胃比之為江海,肝比束方木,心比南方火,肺比西方金,腎比北方水,脾比中央土,炁候出沒比之為雲,津液往來比之為潮,血脈通流比之為河,下元精室比之為海。故聖人順天地造化,取象而修之,乃長生飛仙也。 - ^ 《黃帝陰符經》云:
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易經》云: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道德經》云: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
修之於家,其德乃餘;
修之於鄉,其德乃長;
修之於邦,其德乃豐;
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 ^ 詳見《黃庭內景玉經》
- ^ 《古今圖書集成》收錄有鍾離權的《贈洞賓丹訣歌》,指明鍾離權─呂洞賓的傳承關係。
-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云:
劉玄英,字宗成,號海蟾子,初名操,字昭遠,後得道改稱焉。......一日忽有道人來謁,海蟾乃邀坐堂上,待以賓禮。問其氏族名字,俱不對,但自稱正陽子。海蟾順風請益,道人為演清靜無為之宗、金液還丹之要。......後遇呂洞賓,得金丹之秘旨。
《呂帝聖蹟紀要》云:
劉海蟾,初名操,字宗臣,燕山人。......號海蟾子,遍遊訪道。遇呂帝,授以金液還丹之要,乃遁蹟修眞,得成仙道。遊行塵市,遠汎秦川,陶眞太華,溷形靑城。 - ^ 張紫陽祖師《悟真篇》云:
後至熙寧己酉歲,因隨龍圖陸公入成都,以夙志不回,初誠愈恪,遂感真人,授金丹藥物火候之訣。 -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云:
張伯端,天臺人也。少無所不學,浪邊雲水。晚傳混元之道而未備,孜孜訪問,遍歷四方。宋神宗熙寧二年,陸龍圖公談鎮益都,乃依以遊蜀。遂遇劉海蟾,授金液還丹火候之訣,乃改名用成,字平叔,號紫陽。修煉功成,作悟真篇,行於世。 - ^ 石杏林祖師《還源篇》云:
昔年,以驛中遇先師紫陽張真人。以簡易之語,不過半句,其證驗之效,只在片時。知仙之可學,私自生歡喜。 -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云:
薛道光,一名式,一名道源,陝府鸚足山人也。一云闈州人,字太原。嘗為僧,法號紫賢,一號毗陵禪師。...... 適遇鳳翔府扶風縣杳林、驛道人石泰,字得之,年八十五矣,髮綠朱顏,神宇非凡,夜事縫紉,紫賢心因異之,偶舉張平叔詩曲,石豐然曰:識斯人乎,吾師也。備言紫陽傳道之由,紫賢乃稽首皈依,請因受業,卒學還丹,傳受口訣真要。 - ^ 陳楠祖師《翠虚篇》云:
道光真人薛紫賢,付我歸根復命篇。
《翠虚篇》又云:
知否,那兩個鍾呂,是吾師友。
《翠虚篇》又云:
夜來撞見呂秀才,有一丹訣猶奇哉。
卻把太虛為爐鼎,活捉烏兔為藥材。
山河大地發猛火,於中萬象生雲雷。 - ^ 《歷世真仙體道通鑑》云:
陳楠,字南木,號翠虛,惠州博羅縣白水巖人。......後得太乙刀圭金丹法訣於毗陵禪師,得景霄大雷琅書於黎姥山神人。......翠虛度弟子三人,鞠九思、沙墊虛、白玉蟾。 - ^ 《翠虛篇》中有《贈海南子白玉蟾》詞,證明陳楠與白玉蟾的師徒關係。
- ^ 《四庫全書.少室山房筆叢》云:
葢南北二宗之分,實自宋南渡後,而皆始於吕巖。巖得道鍾離權,權得之東華少陽君。南宗自巖授劉海蟾操,操授張紫陽伯端,伯端授石翠玄泰,泰授薛紫賢道光,道光授陳泥丸楠,楠授白海瓊玉蟾,玉蟾授彭鶴林耜,此所謂南宗也。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純陽又傳劉海蟾,海蟾傳張紫陽,開南派。 - ^ 《四庫全書.少室山房筆叢》云:
北宗自巖傳王重陽哲,哲傳馬丹陽鈺及妻孫不二,鈺傳譚長真處端、劉長生處玄、丘長春處機,此所謂北宗。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少陽傳正陽,正陽傳純陽,純陽首傳王重陽,重陽傳邱長春,開北派。 - ^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按老子之道,文始派最高,少陽派最大。少陽傳正陽,正陽傳純陽,純陽首傳王重陽,重陽傳邱長春,開北派;純陽又傳劉海蟾,海蟾傳張紫陽,開南派。 - ^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傳希夷;少陽一派,劉海蟾亦以丹法傳希夷。兩派於斯一滙,是三丰先生謂爲文始派也可,謂爲少陽派也亦可。 - ^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大道淵源,始於老子,一傳尹文始,五傳而至三丰先生。......文始傳麻衣,麻衣傳希夷,希夷傳火龍,火龍傳三丰。
《張三丰先生全集》云:
再按文始一派,至麻衣而傳希夷;少陽一派,劉海蟾亦以丹法傳希夷。兩派於斯一滙,是三丰先生謂爲文始派也可,謂爲少陽派也亦可。 - ^ 張三丰祖師《上天梯》云:
天降火龍師,玄音參一一。
知我内丹成,不講築基業。
賜我外丹功,可憐諄告切。
- ^ In a paper published in Physical Review Journals, the ALICE collaboration reports measurements that quantify the transmutation of lead into gold in CERN’s Large Hadron Collider (LHC).ALICE detects the conversion of lead into gold at the LHC
研究書目
[编辑]- 陳國符:《中國外丹黃白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 Joseph Needham(李約瑟)著,周曾雄譯:《中國科學技術史》,第5卷第2分冊,「煉丹術的發明和發展:金丹與長生」。
- Nathan Sivin(席文)著,李煥燊譯:《伏煉試探》(台北:國立編譯館,1973)。
- 金正耀:《道教與鍊丹術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