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伦敦唐人街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P-bot留言 | 贡献2008年12月24日 (三) 03:02 (机器人: 将Image名字空间修改为File)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伦敦中国城大门
配合華人社群的聚居,華埠地區的街道標示也特別使用了英中對照的雙語設計

伦敦唐人街,或中国城,坐落于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市苏活区(Soho),其中主要有中国餐馆、中国商品店和纪念品店。其中旺记是最著名的中国餐馆之一。

历史

伦敦最早的华人聚居点是莱姆豪斯(Limehouse),早在1800年代初期,一些来自中国华南地区的劳工和水手就流落伦敦,在船廠區落户。到了20世纪初,聚居於當地的越来越多的華人主要視鄰近船廠區的華裔水手為顧客。后来当地漸漸變得以合法鸦片煙館和貧民窟而出名,相對於今日唐人街著名的餐馆和超市。直到1934年,这一区域被拆卸,但现在这里仍有少量華裔年长者居住。

二战之后,随着中国餐饮逐渐受欢迎以及香港移民的大批湧入,爵禄街一帶開始出現眾多中国餐馆,一些从船厂区搬来的业主不断向当地其他族裔顶让商铺,后来华人势力逐渐占据了爵禄街一带,开始被視作「唐人街」。不过倫敦唐人街至今沒有被正式的行政邊界。

1985年,伦敦政府正式承认“伦敦华埠”为唐人街社区。

2005年,大地产商Rosewheel决定重新开发中国城东部地区,这一计划遭到了很多当地華人商户的反對,他们认为这一计划将驱赶传统中式商户,削弱当地的人种特色。

居民

在華裔人口方面,除新興的福建省籍人士外,就以廣東籍人士為大宗,當中最主要為香港新界原居民群體;在二戰前,香港居民自動擁有英國國籍,不少新界原居民因此到英國謀生,元朗鄧族和上水廖族也是倫敦華埠的主要勢力。除中国人外,当地还居住有少量新加坡人、韩国人和日本人。據知,近年来有很多工资低于最低标准的非法劳工於唐人街工作,同时当地也有三合会成員在活動。2003年7月,就有一名男子在爵禄街的brb酒吧被枪打死。

发展

近年来,福建人大量涌入伦敦唐人街,使得从前香港人的势力在逐渐被削弱。另一方面,唐人街地区的房租也在不断上涨,据BBC报道,一名中餐馆业者称,他的餐馆的租金由1980年的年租八千英镑涨到2003年的九万英镑,涨幅达10.25倍。报导指这反映了业主看透华人经营生意的固定模式。

爵祿街

註腳

  1. ^ 俱樂部歷史 - 朗尼史葛爵士俱樂部, 2008年7月30日 索取 (英文)

参见

外部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