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南方墨點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Thijs!bot留言 | 贡献2008年12月2日 (二) 03:12 (機器人 新增: sv:Southern blot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南方墨點法(英文Southern blot),是由英國生物學家Sir Edwin Southern發明,並因此得名(Southern為南方之意),是一種普及的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術。目的是偵測經由膠體電泳分離的樣品中,含有特定序列的去氧核糖核酸片段。

通常,先利用膠體電泳分離去氧核糖核酸樣本中各種不同大小的分子。不同大小的分子在膠體電泳之後,會分離而散佈在膠體上不同的位置。接著,這些去氧核糖核酸分子可以利用虹吸作用,轉染到一個薄膜上,經由DNA變性使它們的雙股分開。因為雙股DNA已經固定在薄膜上,所以變性後無法再形成雙股螺旋;然後將上述薄膜暴露在雜交探針(probe)裡,讓探針和DNA雜交(hybridize)。探針是被會產生放射線、或可以放出顏色或螢光的物質標記的單股DNA或RNA片段;最後是觀察結果。薄膜上可以偵測到放射性或者螢光訊號的位置,就是含有可以與探針核酸序列進行偶合的去氧核糖核酸樣本散佈的位置。

類似的技術也被用來偵測經由膠體電泳分離的樣品中,含有特定序列的核糖核酸片段,當應用在核糖核酸的偵測時,被稱為北方墨點法

參見

參考書籍

  1. Michael T. Madigan, John M. Martinko, Jack Parker著,《BROCK BIOLOGY OF MICROORGANISMS》10th ed., Prentice Hall, 2003, ISBN 0-13-0662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