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獨句不成段、獨段不成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Lopullinen留言 | 贡献2023年1月2日 (一) 21:26 (没有编辑摘要 // IPE)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維基百科一些編者習慣寫一句話分一段。但通常獨句不成段:每個段落由多個句子組成,表示相對完整的意思。逢句號換行的做法一方面打破表意完整性,讓內容支離破碎,另一方面造成電腦屏幕右側大面積留白、手機螢幕文字參差交錯,效果極不美觀。因此獨句成段極不可取。

例如下面的文字:

夏娃
本名為莎拉·印特佳
曾是軍方的武器專家(士官長),專長為生物武器
在一場爆炸事件中,因為嚴重疏忽而害死同事,被判在禁錮衣內監禁200年
在一場意外事故中意外救了群眾,而被判無罪。

被判監禁200年和被判無罪之間相互獨立,還是她因為「戴罪立功」改判無罪嗎?獨句成段無法體現關聯,複數句子構成的段落則很易讀:

夏娃本名為莎拉·印特佳,曾是軍方的武器專家(士官長),專長為生物武器。她在一場爆炸事件中,因為嚴重疏忽而害死同事,被判在禁錮衣內監禁200年。但之後在一場意外故中意外救了群眾,而被判無罪。

類似的,還有編者濫劃章節,幾乎每段話都開一個目錄。而正如格式手冊指出獨段不成節,編者應該統整內容,確保每個章節下面都有比較充實的資訊(一般為2至4段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