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瓦氏效應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Carlifenkm留言 | 贡献2008年6月20日 (五) 02:07 (新條目)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差异) ←上一修订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修订→ (差异)

瓦氏效應Warburg effect),指奧托·海因里希·瓦爾堡所提出的理論,認為癌細胞的生長速度遠大於正常細胞的原因來自於能量的來源差別。癌細胞會偏向使用醣解作用取代一般正常細胞的有氧循環,所以癌細胞使用粒線體的方式與正常細胞就會有所不同。而癌細胞主要使用醣解作用取代有氧循環的現象,就稱作瓦氏效應*[1]。這樣的現象也引起研究者的好奇,是否能藉由導引細胞恢復正常有氧循環,切斷癌細胞的能量供應來阻止癌細胞生長[2],所以粒線體以及調控有氧循環與醣解作用間的過程也一直是癌症研究的重要問題[3]


參考資料

  1. ^ Gatenby RA, Gillies RJ. Why do cancers have high aerobic glycolysis?. Nat. Rev. Cancer: 891–9, 2004. doi:10.1038/nrc1478.  已忽略文本“PMID 15516961 ” (帮助)
  2. ^ Pan JG, Mak TW. Metabolic targeting as an anticancer strategy: dawn of a new era?. Sci. STKE: pe14 , 2007. doi:10.1126/stke.3812007pe14.  已忽略文本“PMID 17426345 ” (帮助)
  3. ^ H. Pelicano, D. S. Martin, R. H. Xu and P. Huang. Glycolysis inhibition for anticancer treatment. Oncogene: 4633–4646, 2006. doi:10.1038/sj.onc.120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