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組討論:Citation/CS1/Identifiers
![]() | 本頁是以往討論的存檔。請勿編輯本頁。若您想發起新討論或重啟現有討論,請在當前討論頁進行。 |
修改CS1系列引文格式模板(第三阶段):启用biorxiv,citeseerx参数;新增cnidcn(国内统一刊号);启用bibcode,jfm,mr,oclc,ssrn及zbl参数格式检查等
-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如题,该案主要是为了实现下列目标:
- 兼容bioRxiv和CiteSeerX参数,以解决引进英文条目后模板中相应参数带来的“含有未知参数”的问题;bioRxiv在COVID-19相关条目中有广泛的运用,故对其的兼容有一定程度的迫切性;
- 响应上方提议,新增参数
cnidcn用以填写国内统一刊号。模块接受形如"(CN ?)?AA-BBBB(/CCC)?"格式的国内统一刊号参数值,检查AA是否为合法的省份代码,CCC(如有)是否为合法的图书分类,通过BBBB判断出版物的类型,并检验出版物类型与图书分类是否一致(e.g. 印刷报纸无CCC,而印刷刊物有CCC)。对于印刷报、刊的情形,模块会产生指向国家新闻出版署的链接,以供查证。 - 改变Bibcode、JFM、MR、OCLC、SSRN、zbl六个参数产生外部链接的方式,由“直接生成外链”改为“先检查格式再生成外链”。这有助于编者发现对应参数值中格式错误。
- 改变CSBN参数产生外部链接的方式,新增格式检查,同时针对豆瓣网的搜索链接做出针对性修改。
此外,还修复了早前版本错误引入的报错信息格式的不一致性,以及旧模块中由于漏翻译可能导致的一处lua错误。
为实现该修改,需改动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Module:Citation/CS1/Whitelist和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此外,为复用日期检查函数,还需对Module:Citation/CS1/Date validation和主模块进行配套性修改。测试结果见Module_talk:Citation/CS1/testcases/identifiers/Antigng(新增、启用参数)和Module_talk:Citation/CS1/testcases/errors/Antigng(启用格式检查)。
CCC并不是统一刊号的一部分吧?(严格意义上)如果这也算的话,那么国内几乎所有的书籍ISBN后也有/CCC--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1日 (二) 02:29 (UTC)- 额,标准里还真是这么规定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1日 (二) 02:40 (UTC)
-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自己是新手的时候往CS1系列模板里填ISBN号的时候因为带上了CCC,然后模板报错却搞不清楚为什么报错。有必要在引用模板中特殊处理,在编者填写带CCC格式的ISBN号时,通过具体的报错信息提示其删去尾部的CCC么?--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03:25 (UTC)
- 个人支持以报错提示其删去尾部的CCC的做法。--DreamerBlue(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03:28 (UTC)
- 说起这个,我想起来自己是新手的时候往CS1系列模板里填ISBN号的时候因为带上了CCC,然后模板报错却搞不清楚为什么报错。有必要在引用模板中特殊处理,在编者填写带CCC格式的ISBN号时,通过具体的报错信息提示其删去尾部的CCC么?--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03:25 (UTC)
- 额,标准里还真是这么规定的--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21年8月31日 (二) 02:40 (UTC)
- (!)意見:新参数命名为“cn”即可,应该没有必要添加“id”后缀。参考 issn,直接缩写自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cn 则是 China serial number 的缩写,字母 n 已经含有 number(编号、编码)之义,再加上 id [entifier](识别码、标识符)似乎略显赘余。--蕭漫(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5:53 (UTC)
- @蕭漫:,主要是在下不确定cn是否存在歧义?如果没有歧义使用cn当然最好。--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02 (UTC)
- 原来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啊,不过我想是没有歧义的。--蕭漫(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5 (UTC)
- 已修改。--Antigng(留言) 2021年9月1日 (三) 03:49 (UTC)
- 原来是基于这样的考量啊,不过我想是没有歧义的。--蕭漫(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5 (UTC)
- @蕭漫:,主要是在下不确定cn是否存在歧义?如果没有歧义使用cn当然最好。--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02 (UTC)
CS1系列的unified参数的问题
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L-951
简而言之,如果输入统一书号,unified=17197·99,会得到CSBN 17197·99。
但由于豆瓣统一地、错误地将统一书号中的间隔号(·)改为连接号(-),所以应该生成CSBN 17197·99才是有意义的。
本人对技术基本一窍不通,希望有人能帮助实现该功能。——三猎(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2:51 (UTC)
处理中……。--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3:58 (UTC)
- @三猎:,做好了。您可以用{{Cite book/Antigng}}看一下是否符合您的要求。--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5:30 (UTC)
- 三猎(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1 (UTC)
- 已并入上一案。--Antigng(留言) 2021年9月1日 (三) 02:25 (UTC)
我试了一下,没问题。太感谢阁下了,将从此修改中收益的现有条目就有约800个。——
- 三猎(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1 (UTC)
- @三猎:,做好了。您可以用{{Cite book/Antigng}}看一下是否符合您的要求。--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5:30 (UTC)
公示
- 公示七日。--Antigng(留言) 2021年9月7日 (二) 02:34 (UTC)
-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致歉
早前本人在测试给CS1模块增加新功能时,不慎将正式模块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当作沙盒编辑。相关编辑已及时撤回,对大家造成的不便,本人深表歉意。--Antigng(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04:34 (UTC)
- it's ok.--Gqqnb(留言) 2021年8月31日 (二) 16:17 (UTC)
- 下次小心一點。若有需要,您可透過沙盒進行編輯測試,謝謝。--小文人(見山 ‧ 客棧) 2021年9月1日 (三) 09:11 (UTC)
- 如果社群對管理員和模板編輯員在這方面一視同仁的話,無論是怎樣的一視同仁,都會是好事。Sanmosa Outdia 2021年9月2日 (四) 10:27 (UTC)
- 看了一眼历史,眨眼间不到一分钟就回退了,谁还没手抖的时候呢。教科书级的编辑测试。[開玩笑的]--安忆Talk 2021年9月2日 (四) 10:35 (UTC)
- 建議在所有被半保護以上(不含半保護)的保護等級的模板(Template)和模組(Module)甚至是界面(MediaWiki)以及各類腳本以編輯提示的形式加上警語,以免其他用戶出現這些誤操作。-- [雪菲🐉蛋糕🎂] >梓< [娜娜奇🐰鮮果茶☕](☎️·☘️) 2021年9月3日 (五) 10:39 (UTC)
- 编辑时已有“注意:此页已被x保护,仅限xx编辑。下面提供最后的日志以供参考:”之类的文字,应不需要。--落花有意12138 论 回复请ping我 2021年9月5日 (日) 04:56 (UTC)
- 那东西没人看的,最好加一个abuse filter警告一下?(虽然af似乎不是这么用的)--From RavenclawOIer with love Talk with me! 2021年9月13日 (一) 16:03 (UTC)
- 编辑时已有“注意:此页已被x保护,仅限xx编辑。下面提供最后的日志以供参考:”之类的文字,应不需要。--落花有意12138 论 回复请ping我 2021年9月5日 (日) 04:56 (UTC)
- 只有幾秒應該系統不會建立大量與那個版本相關的緩存,應該還好-- Sunny00217 2021年9月12日 (日) 09:00 (UTC)
更新Citation模板中的「pmid」參數
目前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的設定是當pmid的值大於35000000的時候,會回傳為「bad_pmid」。但期刊論文的出版速度早就超過了這個上限,這點可在NCBI的官網得證,直接移除這項檢查機制或許最更有效的做法。——T I O U R A R E N 留言 2022年1月19日 (三) 15:02 (UTC)
- 嘗試@Antigng。——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2年1月20日 (四) 01:27 (UTC)
- 暂时改成英文维基的 35400000。我觉得有个防呆挺好的,但这个在设计上需要有个管理员/模板编辑者扮演机器人定期往上提升 limit,英文维基一千多个人总有愿意维护的,中文这边就不见得了。--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22年1月22日 (六) 08:26 (UTC)
- 模板編輯者無法更改。本來想在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L-560加上這段的: "若為上限過低,請更改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L-1008的設定。"--Kanashimi(留言) 2022年1月24日 (一) 11:18 (UTC)
- 嘛确实,我觉得可以降成模板保护。 --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22年1月24日 (一) 14:57 (UTC)
- 模板編輯者無法更改。本來想在Module:Citation/CS1/Configuration#L-560加上這段的: "若為上限過低,請更改Module:Citation/CS1/Identifiers#L-1008的設定。"--Kanashimi(留言) 2022年1月24日 (一) 11:18 (UTC)
- @WhitePhosphorus:我在2021年初時曾經在Module talk:Citation/CS1#关于PMC及PMID值説過PMID“短期內(至少1年內)不會突破35000000,應該不用再擴,但一年後的數字也非常接近35000000”,現在都1年過去了,我覺得按照現在的增長率來看,與我當初的估算差不多,我覺得短期内把PMID最大值擴至40000000比較好(現時PMID的最大值為35075888,平均每日增加4347個,擴到37000000應該也能應付1年内的需求;不然設置一個admin-bot定期更改上限值也是可以的)。至於PMC,現時PMC的最大值為8783598,平均每日增加2649個,預期1年後還沒有突破8位數,應該不用再擴。Sanmosa A-DWY3 2022年1月25日 (二) 13:45 (UTC)
- 看来大家没什么意见,就按这个改成 40000000 了。--砜中嘌呤的白磷萃取 打谱 2022年2月4日 (五) 03:53 (U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