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性心理發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85.224.89.96留言2017年2月23日 (四) 16:51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性心理發展(Psychosexual Development)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心理学理论的核心概念。它包括5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

弗洛伊德性心理發展模型

阶段 年龄 性感带 固着的后果
口腔期 0-12个 口腔主動:

口香糖、笔尖

口腔被动:

吸烟/吃/接吻/口交/舔阴[1]/酗酒

肛门期 18-36个 膀胱排泄 忍便:

倔強,小氣,吝嗇
恣意排便:
不计后果,粗心,挑衅,紊乱,粪便嗜好症

性器期 3-5岁 生殖器 恋母情结(男孩)

恋父情结(女孩)

潜伏期 5岁-青春期 性欲休眠
生殖期 青春期以上 性成熟 性冷淡、阳萎、人际关系失调

口腔期

原始慾力的滿足 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動獲得滿足 嬰兒的快樂也多得自口腔活動 此時期的口腔活動若受限制 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 成人中有所謂的口腔性格 可能就是口腔期發展不順利所致 在行為上表現貪吃、酗酒、吸煙、咬指甲等 甚至在性格上悲觀、依賴、潔癖者 都被認為是口腔性格的特徵

肛门期

原始慾力的滿足 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時所生的刺激快感獲得滿足 此時期衛生習慣的訓練,對幼兒言是重要關鍵 如管制過嚴,可能會留下後遺性的不良影響 成人中有所謂的肛門性格者 在行為上表現冷酷、頑固、剛復、吝嗇等 可能就是肛門性格的特徵

性器期

原始慾力的需求 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獲得滿足 此時幼兒喜歡觸摸自己的性器官 在性質上已算是「手淫」的開始 幼兒在此時期已能辨識男女性別,並以父母中之異性者為「性愛」的對象 於是出現了男童以父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母親的現象,這現象稱為戀母情結 同理女童以母親為競爭對手而愛戀父親的對象,則稱為戀父情結

潜伏期

七歲以後的兒童,興趣擴大 由對自己的身體和父母感情,轉變到周圍的事物 故而從原始的慾力來看 呈現出潛伏狀態 此一時期的男女兒童之間 在情感上較前疏遠 團體性活動多呈男女分離趨勢

生殖期

此時期開始時間 男生約在13歲,女生約在12歲 此時期個體性器官成熟生理上與心理上所顯示的特徵 兩性差異開始顯著 自此以後 性的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 開始有了兩性生活的理想 有了婚姻家庭的意識 至此,性心理的發展以臻成熟

批评

女权主义者

参考文献

  1. ^ Myre, Sim (1974). "Guide to Psychiatry, 3rd edition" Churchill Livingstone, Edinburgh and London, ISBN 0-443-01161-3. page 35, page 407

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