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政治家族列表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下一次登录留言 | 贡献2007年5月18日 (五) 21:32 客观标准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下一次登录在话题“客观标准”中的最新留言:17年前

“太子党”的本质特征

一.“太子党”所享有的特权由制度保证,所以是成批次的提拔重用,而不是一般的以父辈的官职、功勋和名望去个体钻营,即不是“家庭操作”,而是“制度操作”。布什总统即令被这里的一些人裹挟进“太子党”,他也不具备这些特点,他对于老布什家庭来说是一个“太子”,对于国家、对于制度他不是“太子”;中共的“太子”主要是国家的“太子”,表现为一个阶级的“王储”和“后备军”(所谓“无产阶级接班人”就是指“太子党”,这被很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深有感触的话语所证实:“血统不同就是不同,红色江山还是由我们自己的子女来接班,我们老的才放心啊!”)。

二.中共的“太子党”是群体性的,故称为“党”,盖一两个人不可称“党”。布什不是被制度豢养的“太子”,美国也没有一个规模性的“太子群”,若有徇私,纯是私人操作,故此不能称为“太子党”。布什也许享有其它特权,这些特权与“太子党”的终极特权有本质之别,可另辟辞条。

三.“太子党”都有相同的统治阶级高层官僚背景。

四.“太子党”有相同的利害关系,互相攀比,互相平衡,一损具损,一荣具荣。中央组织部基本就是他们开的,保证每个家庭有一至数个子女进入高层统治圈,可谓面面俱到,各得其所。

五.“太子党”和他们的父辈一样,是终身制,旱了涝了都不影响他们终身做官。

六.“太子党”是国家政治腐败的一个重要方面。

根据以上六个特征,重新定义“太子党”

“‘太子党’是以国家制度保证,有计划、成批次地进入统治集团,获得统治阶级特权的高层官僚的子女。”

这比我第一次给出的定义更接近真实,本质特征更突出。定义中没有涉及职务和官阶,职务和官阶只是他们攫取国家资源的一条途径,一个理由,而统治阶级特权才是最重要的,没有这个特权,也就没有他们的职务和官阶,职务和官阶只是特权的外部形式,源和流要分清。我比较满意这个定义,这是我来维基百科以后一个星期的研究成果。   --张月波 13:04 2007年2月6日 (UTC)


维基百科不是给你搞这种研究的地方,你找错地方了。--XXX 13:29 2007年2月6日 (UTC)

这个留言的用户使用了不适当的Wikipedia:用户名,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因此将其用户名隐藏掉了--Wing 20:21 2007年2月9日 (UTC)

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創新意念的地方

維基百科不是發表您個人思想或分析的地方。維基百科不是

  1. 發表原创研究的地方。您個人的研究理論、原創理念、自創定義或詞語等,請到適當的評審機構、論文期刊或者其他網站宣布您的發現。維基百科會待您的研究成為舉世公認的知識後,再作報導。維基百科的資訊並無須經過同行評審,但都力求做到可靠和可供查核。例如,編輯者可以引用文献,讓內容可以證實
  2. 赞词或批评。艺术作品和传记應該成為百科全书條目的主題,但條目內容應是行外人所能理解的。
  3. 个人论文。百科全書是人類知識的總結,而不是宣傳您個人見解的道具。請見Wikipedia:非原创研究。假若某個人的意見值得百科全書記載,應該由其他外人來撰寫。您對維基百科的意見,請在相關頁面的討論頁留言,或者到元維基發表。
  4. 時事評論。雖說「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語出顧憲成東林書院內的對聯),但維基百科始終不是發表這種意見的場所。條目內容應該適當平衡各方觀點。維基百科編輯者也應注意,所撰寫的題目不應該於短時間內變得多餘。
  5. 论坛或討論區。请謹記維基百科的目標就是要寫好百科全书。您固然可以在其他用户的讨论页進行交流,也可以在条目的讨论页解决相关的问题。但請不要將您的討論放進條目當中。


为什么你的说法就证明了这些"中共太子党"不是靠"父辈的官职、 功勋和名望去个体钻营"?难道"多"就是原因了?布什是"个体钻营", 但如果他下台了不也是意为着一个政治势力的离位吗?而这个政治势力 里的成员同样是"一损具损,一荣具荣"(换句话说对他们的势力会有影响)。 所谓"定义"终究是你的主观得出的。

  • 1. “太子”是一个中文专有名词。 西方古代也有王国,但是和中国古代王朝相比,制度和形式都有很多不同。西方国王也有儿子或指定继承人。但是并不叫“太子”。 你可以说西方国王的指定继承人可以翻译或理解成“太子”。但是这是一种转义,不代表国外就有一个和我国“太子”完全一样的事物或概念存在。并不一定没有,但是其存在需要考证而不是相当然。这就是“翻译”的特点。
  • 2. 需要先理解我国的“太子”历史制度,再谈我国现在的“太子”。再谈“党”,再谈其他领域的类“太子党”。

历史上的“太子”:

    • a) 太子是由在任的独裁者指定的。
    • b) 太子是约定的权利直接继承人。
    • c) “太子”约定具有压倒性的效力。
    • d) “太子”一般是在任的独裁者的直系亲属。
  • 现代中国政治意义上的“太子”:
    • a) “太子”是由在任的当权者指定。(非独裁者)
    • b) “太子”是某种约定的权利继承人。(非直接继承人)
    • c) “太子”约定具有不确定的效力。(非压倒性)
    • d) “太子”一般是在任的当权者的直系亲属。
    • 其他意义上的“太子”: etc。
  • 3. 尊重语言约定与流变。语言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个词的定义总会跟随社会的发展被赋予新的定义。既然“太子党”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特指中国社会的特定阶层或人物,就应该尊重这种定义。如果有一天其他延伸层面又为“太子党”赋予新的意义,也应该得到尊重和记录。
  • 4. Wiki不是评论对错的地方。作为wiki撰写者,并不应该着意于“太子党”正确还是错误,更不应该着意于中国好还是外国好,专政好还是民主好。更不必说,西方是否也存在“太子党”。西方存在不代表该事物就是正确或是错误,西方不存在也不代表该事物就是正确或是错误。 —— 这些问题都不是Wiki撰写者应该在Wiki条目中叙述的。

如果要说“太子党”的好,请举实例说明;如果要说太子党的坏,也请举实例说明。Bush是不是太子,根本和Wiki本条目无关。 「Tomasen」

我很赞成TOMASEN 的观点, 但是我想指出一点,关于中国太子党的表,请问作者的是参考什么资料来的? 。--zhangyileo

  • 我赞同“Bush是不是太子,根本和Wiki本条目无关”,但是Bush是不是太子党,和Wiki本条目有关。而且关于布什的太子党地位,有很清楚的参考资料。-下一次登录 2007年02月21日23:19留言


老子打的江山,儿子坐

只有专制体制,才有皇太子。小布shi, 那是选民瞎了眼。-----isssisssi

有本事把英文维基也改了呀

建议我们一起来认真读一下英文版维基的原文:

Crown Prince Party (太子党 Pinyin: Tàizǐ Dǎng), or The Princelings, are the descendants (usually in the second-generation) of prominent and influential senior communist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t is not a political party, but an informal, and often derogatory, categorization to signify those benefiting from nepotism and cronyism, by analogy with Crown Princes in hereditary monarchies.

翻译如下:

太子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卓越的有影响力的高级共产党员的后代(通常是第二代)。它不是一个政党,而是一个非正式的(通常是带贬义的)分类,以强调他们是裙带关系和任人唯亲的受益者,类似于世袭君主制国家的太子。

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一个类似于“哲学”一样的全世界普遍现象,那么应该勇于去指出西方人的不足,让他们限期整改,而不应该只是在这里窝里斗。你没有本事去改英文版维基,却只是在这里混淆视听,除了在中文的世界里颠倒黑白以外,又能对这个世界有什么贡献?纵使在中文的世界里你把黑的硬是给说成了白的,但是在英语的世界里,在全世界180多个国家里,black is still black。中国有句成语叫掩耳盗铃,不要让维基里的中国也成为这样的地域。—风二中(风言风语) 14:47 2007年3月30日 (UTC)

您明显对中文有自卑心理嘛,为什么英语的黑是黑,中文的黑就是白呢?另外,请参见英语条目的讨论页(en:Talk:Crown Prince Party):“I still think this whole article is just crap.”。-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10日01:10留言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工具,它是内容的载体,所以我认为既然我们是在编写百科全书,就应该尽量使不同语言不同文字的条目反映的是相同的内容,如果不同的语言说的是不同的东西,那到底该以哪个为准呢?我只是建议说如果你认为中文里的信息是正确的,而且比英文的还要科学,那不妨去把英文的内容也修改成和中文一样的,然后看看别人会有什么反映,如果遭到明确拒绝的话,那当然还应该把中文的内容改成和英文一样的。至于说哪种语言孰优孰劣,这不是简单的民族自尊心能解决的,在唐强大时,周围亚洲各国都以学中文为荣,但现在世界普遍以英文作为沟通交流的工具,所以如果你发现了什么真理,想让别人了解你的话,也应该以他们所能听得懂的语言去告诉别人,去说服别人,而不是简单蛮横地在中文的世界里强行地制造一个“第二真理”出来。—风二中(风言风语) 04:07 2007年4月10日 (UTC)
我同意您的前半部分说法,但后面的推理似乎对维基百科理解有误,条目中的内容并不是你我的观点,而是应该可以查证的第三方的观点。例如我说(我支持的观点)“布什是太子党”,这是引用了其他文献来源的,并不是我制造出来的,可能不是真理,但是可以查证的。至于在英语维基中是否也存在同样的用法(参考资料),我就不太清楚了,这只能说明媒体的倾向性不同,受意识形态的左右,而不能说一个是真理,另一个是谬误。如果找到了英语的参考资料,当然也可以在英语维基中进行修改,但这并不是必须的,而是自愿的,也并不具有证明某观点正确的功能。-下一次登录 2007年4月10日05:11留言

有些问题

第一,这些名单的来源未知,怎么查证,又怎么防止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来胡乱添加? 第二,这个名单列这么长有碍美观,建议压缩一下,把同一个人的后代写在一排。 第三,排了这么多名字,如果官居高位,尚还可以,但把许多并不重要的人也列上去,是不是会影响查资料人的效率呢?请考虑删除一些。—Woc2006 2007年5月6日 (日) 09:27 (UTC)回复

同意您的看法,建议把红字名单删除。-下一次登录 2007年5月6日 (日) 11:26 (UTC)回复

客观标准

请乐于编写此条目者给出一个入选太子党的客观标准。以现在的列表,我只认为是原创研究。另外,太子党=/=太子党列表,难不成大学条目要把全世界的大学都列进去。--Hawyih 2007年5月18日 (五) 19:45 (UTC)回复

以前版本的条目仅仅列举几个例子,而不是给一个列表,我认为那样比较好。而且太子党没有客观标准,其实是政治攻击的工具+gossip而已。-下一次登录 2007年5月18日 (五) 21:32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