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基百科:如何編修
![]() | 本页為操作指南,用於介紹中文维基百科社群的一些实现和操作方式。 本文只是論述,不屬於方針或指引。如果本指南與方針或指引起衝突或不一致,請以方針或指引的條文為準。 |
此頁述及編修現存的維基百科頁面。編修關注的是,訂正錯字,修正語法,改善標點,並延伸至句子重整,以提昇文章調性、語氣、及文體風格。「編修」一詞來自印刷媒體用語,但此處不嚴謹沿用其常規。維基百科頁面的作者與編修者常為同一人。
當您編修頁面,便是幫助作者與維基百科,以更清晰正確的方式表述思想,也幫助提高整個維基計畫與其文章的可信度。需要編修的錯誤,不論此錯誤起眼與否,總是看了礙眼,應儘速修正。
需要審核校對的文章 Category:需要校对的页面(标注需要校对的文章) Wikipedia:清理(未分类的审核与其他清理需求) Wikipedia:(系统性地修正错误) Wikipedia:需要关注的页面(以话题分类的清理需求)
修改錯字
當您發現任何錯別字,請予以修訂,縱使僅訂正一些錯別字,也能讓維基百科更專業。
修改語法
語法正確與避免錯字一樣重要。請別客氣修正語法錯誤,或釐清混淆的字句。若您能把一個句子改得更好,就予以重寫!只要確定您的改動,不會更動或侵害文章的原意即可(除非原意已有錯誤)。
- 例如
韋姬比較喜歡釣魚,而沒那麼喜歡划船。
或可改成:
韋姬喜歡釣魚勝過划船。
- 又例
他對人必恭必敬。
應改為:
他對人畢恭畢敬。
常需的編修工作
參見章節:如果與多數文章相關,易用長寫;如果只跟一個具體部分相關,易用短寫。(例子參見Wikipedia:Manual of Style#"See also" and "Related topics" sections。)
提及而不使用的詞,應該用斜體字。例如:"The term style can refer to the layout and context of an article."
標題多數為名詞(歷史)而不是介詞結構(關於...的歷史),並僅有一個大寫字母(專有名詞除外)。
標題應用句子格。例如︰"Differences in defining art"
作品標題(藝術、文學等)應用斜體,而不是置於引號中(中文維基一般使用粗體,而非斜體)。例如禪和摩托車維護的藝術。
縮寫詞形式(如don't、can't等)在引言中時應該被改正。
結構如"London, England"後需加逗號或其他標點符號;同樣,在月、日、年順序寫出的美式日期中,年份後需加標點,如"June 10, 1993"。
外部連結一般在文章尾段外部連結標題下出現,而參考是例外,應跟參考部分的連結相配;這些會被自動處理。
编辑摘要
审核校对的时候, 一定要在编辑摘要栏中详细说明你做了怎样的改动。编辑摘要应简明扼要,并应说明是修改还是扩充。一般情况下,拼写和语法更正算作小修改,而风格修改则不算。 例如:
copy-edit: 改正了拼写的小错误
copy-edit: 改写介绍段落,使语言更明晰
copy-edit: 对历史章节按百科全书格式进行修正
希望不要是:
更正了作者糟糕的语言(请见下方“礼仪”一节)
永远不能这样:
修改了十分令人遗憾的文字。写这段文字的人是弱智还是怎么回事?我五岁的孩子都比他写的好!
摘要应当简明,并能大体描述修改的详情(需要的话,历史和差异会显示详细信息)。
常见的摘要记事缩略语,请见 Wikipedia:編輯摘要.
網路禮儀
若您願意花工夫編修,請記得原作者花了相當心血替維基百科撰寫新頁,不論文章好壞,仍是可貴的貢獻。您的摘要文字應簡潔得體。
若您是接受編修的文章作者,也請莫將更動或更正處視為人身攻擊。特別是文體風格的變動,作者有時更難跳脫情緒反應。編修者通常想讓文章變得更好,得以充分反應原作者與編修者之用心。
更多建議
其他參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