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Talk:宋教仁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Valley留言 | 贡献2012年7月27日 (五) 00:59 有關再次保護的爭議問題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Valley在话题“有關再次保護的爭議問題”中的最新留言:12年前
传记专题 (获评初級低重要度
这个條目属于传记专题的一部分,用于整理和撰写维基百科中的人物条目。欢迎任何感兴趣的参与者加入这个专题参与讨论
 初级  根据专题质量评级标准,本条目已评为初级
   根据专题重要度评级标准,本條目已评为低重要度

上海电报局局长吴佩璜为宋案的侦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虽陈其美当时已无权力,上海电报局局长吴佩璜仍主持正义,不顾袁氏当局的压力和威胁,彻查了这一时期的来往电报,从中找出了重要线索,为宋案的侦破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泽中 (留言) 2011年2月13日 (日) 22:27 (UTC)回复

北一輝,黃文雄观点漏洞比较多,建议作为其个人意见移入黃文雄个人条下

由匿名用户219.68.182.137录入的内容争议较大。北一輝在English Wikipedia中被称为有illusion,各种描述综合起来,可以说此人观点相当极端,时有耸人听闻之说。黃文雄本人也非中立人士,采用北一輝的观点应归入其个人观点比较妥当。这个极端观点的漏洞较多,直接凶手武士英、應桂馨、趙秉鈞均无可能听从孙中山调遣,是袁世凯指使无疑。而称袁世凯为孙中山当助手杀掉宋教仁,恐怕是此观点最大之漏洞,有无视历史上之真正的袁世凯孙中山实力对比之嫌疑。一来袁世凯不可能服从孙中山的指示去杀人,当时没有人能够命令袁世凯做什么;二来孙中山真要杀宋教仁,不必搞得和街头侦探小说那样去绕那么大的一个圈子去求袁世凯;三来宋教仁即便当真与孙中山不和,其政治立场也是离袁世凯更远了许多,孙中山立刻就在国民党赢得大选时杀宋教仁是不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四来孙中山并无暗杀同盟会人员的记录,若掩盖暗杀宋教仁而不被任何一个(非北一輝的)同盟会成员发现,十分离奇,wikipedia不是小说,必须要提供证据说明一个离奇说法的合理性。一本说孙中山脾气不好心胸狭窄观点不合的宋教仁日记,和推断孙中山搞暗杀之间的距离,应是显而易见的,这不能称为证据。换句话说,可以用宋教仁日记来指责孙中山心胸狭窄,但尚不能用之来指责孙中山搞暗杀,距离很远。--霍枯燥 11:10 2007年3月7日 (UTC)

是袁世凯指使无疑,我看未必,可能是袁派人马做的,但未必袁世凯知情和主使。《走向共和》的演绎,我看也合理。Cleocn (留言) 2010年3月1日 (一) 07:33 (UTC)回复

直接描述宋教仁为被袁世凯所雇杀手所杀,不妥

没有证据显示为袁世凯所雇。如果只是按照阴谋论的推断,任何推断都是可以的。事实和推断是两回事,推断就是推断,不能说成“言辞凿凿”的样子。Cleocn (留言) 2010年3月1日 (一) 07:24 (UTC)回复

宋教仁之正確記載

移自wikipedia:詢問處

問:當查詢宋教仁之資料在日文網頁與繁中網頁中的赴日就學學校有所不同,請予澄清 內文如下 繁中:宋教仁留學日本早稻田大學 日文:1905年6月、法政大学に入学する

--59.15.58.250 2007年5月26日 (六) 15:01 (UTC)Ooyama Su回复

光绪三十一年6月,宋教仁进入日本政法大学学习,次年2月进入早稻田大学预科学习,本打算升入本科,因生病而辍学。

from 百度百科 宋教仁

Linuxwindows 2007年5月27日 (日) 08:19 (UTC)回复

杀宋一案,疑团重重,必慎之而重审,方不负至公至正。

孫文刺宋之謬誤

文中孫文刺宋動機為甚麼孫文主張護法運動與宋不和,根本當時袁世凱連《民元約法》都沒廢除,何來護法呢?觀此論述時序混亂,邏輯不通,宜刪除。--Lmmnhn (留言) 2011年10月3日 (一) 20:16 (UTC)回复

完全同意樓上網友意見。這條目中的真兇疑案部份文字,明顯是出自道聽塗說之輩的手筆,連一些近代史基本常識都出錯,簡直不堪入目。宋教仁根本不是和袁親近的政治人物,當時國民黨內捧袁的反是孫文和黃興,宋教仁是搞政黨內閣制的,和想當實權大總統的袁世凱怎麼會沒有矛盾。--Aki2009 (留言) 2012年2月8日 (三) 11:04 (UTC)回复

目前的條目內容在2011年後半年經某些特定立場人士的刻意扭曲,已變成立場極偏頗的不可信條目。1.通篇討論宋案時刻意忽略指向袁世凱方面的證據,只著意於放大指向孫文涉案的說法,且部份說法根本與基本史實不符。2.對於與袁有關的暗殺紀錄一概抹除,理由說是與宋案無關,卻又一再提及影射及孫文的幾個暗殺案,但事實上諸如陶成章、黃遠庸等案是否直接牽涉孫文,在史學界一直是沒有任何證據可查證,也是懸案。若有人意欲以證據不足為袁世凱刺宋或其他暗殺指控脫罪,這仍可理解,但同時卻反而在證據更加不足的情形下,歷數孫文的暗殺(且是仍沒有定論的)紀錄而將兇手指向孫文,明顯是從特定政治立場編寫此一條目,故意誤導視聽。這則條目有待專家大加斧鑿修正。--Aki2009 (留言) 2012年2月9日 (四) 13:21 (UTC)回复

博讯是允许任何人提交和发布的平台,不符可靠来源的条件。另外孤证不立,单一来源的论点属于中立方针中应该避免提到的极少数人的观点。--Skyfiler留言2012年7月22日 (日) 20:34 (UTC)回复

回退版本問題

User:Fcuk1203之版本 21551434,雖只有調整版面格式,但卻包含了User:Valley加入之疑似中立問題內容。
User:Navnotes之版本 21465784,為編輯戰之前的版本,版面格式未有變動。

由於目前有使用者糾舉「雖有使用者調整過版面格式,但本人回退之版本有誤」之情形,因此回退時是否要連段落格式進行調整,請一併說明,以免再度發生爭議。

目前方案如下:

  1. 回退時,暫不更動任何版面段落顯示方式。
  2. 回退時,根據User:Fcuk1203的編輯方式,調整段落顯示方式。(須由User:Fcuk1203在此提出「編輯請求」)
  3. 其他(請提出看法)。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6月20日 (三) 17:01 (UTC)回复
(:)回應:意思是在我的編輯段落方式下,修改其中加入疑似中立問題內容嗎?若是如此,我沒意見--福克大叔留言2012年6月20日 (三) 17:04 (UTC)回复
猜測閣下當時排版之際,可能不知道該條目早已發生編輯戰,才會有此商議邀請。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6月20日 (三) 17:07 (UTC)回复
我能理解,修改其中爭議處 我沒問題--福克大叔留言2012年6月20日 (三) 17:10 (UTC)回复
OK,已經解出當初的編輯方式,目前除了回退,並逐段小調整。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6月20日 (三) 17:11 (UTC)回复
完成,採用第二方案回退,根據原申請者請求回退至 21465784,並根據原申訴者請求調整段落顯示格式。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6月20日 (三) 17:26 (UTC)回复
[[User:Fcuk1203之版本 21551434,雖只有調整版面格式,但卻包含了User:Valley加入之疑似中立問題內容。
[[User:Navnotes之版本 21465784,為編輯戰之前的版本,版面格式未有變動。

如果在這兩個版本中選擇的話,應選擇21551434,不應選擇21465784。我沒有加入任何“疑似中立問題內容”,相反,是21465784中的內容,是刪去符合中立立場的客觀事實內容,加入“疑似中立問題內容”的結果。我另起標題,具體說明。Valley留言2012年7月16日 (一) 04:59 (UTC)回复

條目的版本問題

我認爲6月20日的回退處理,不如6月13日的回退處理好。希望管理員至少恢復到2012年6月13日 (三) 07:08‎作出的相對穩妥的回退。

荆紫关吗所言不符合事實。宋教仁條目的编辑战由來已久,不是“6月11日 (一) 00:22 Valley 删除大量内容后产生“的,而是荆紫关吗一方面刪除大量原有的「袁世凱殺宋教仁」的內容,一方面增加毫無根據的“孫中山殺宋教仁”內容。維基百科沒有規矩說荆紫关吗增加的不妥內容不能刪除,也沒有規矩說荆紫关吗就可以刪除別人添加的內容,卻不必承擔“刪除大量內容”的責任。

關於「袁世凱殺宋教仁」部分,我的參考來源一共補充了三個,從這個頁面可以看到: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B%E6%95%99%E4%BB%81&oldid=21553576

1. ^ 《劍橋中華民國史》

2. ^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3. ^ 吳相湘《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先驱》

這3本書,都是史學界有定評的堪稱傳世之作的學術著作,一致支持袁世凱主使刺殺宋教仁的說法。但是我的修改完繕條目多次遭到荆紫关吗的刪除,現在荆紫关吗反而故意扭曲事實,說我只給出了一個來源。管理員在6月13日7:08分恢復的這個頁面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B%E6%95%99%E4%BB%81&oldid=21557477 是被荆紫关吗多次刪除的早期的一個版本,所以只列出《劍橋中華民國史》一個來源。因爲荆紫关吗挑起編輯戰,致使此條目已經編輯保護,我無法再把另外兩個來源列上,請管理人員把兩個來源補充上,這樣,條目上就已經列出了三個權威的支持論據了。

絕不僅僅是這3本正規的學術著作,我還可以列舉其它一些著作,比如唐德剛的《袁氏當國》,陶菊隱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等等,全可以作爲“袁世凱的嫌疑”部分的論據,這還不是“多数历史研究者认为”嗎?我還可以列出許多正規的有定評的有傳世價值的學術著作,不過條目中不可能也無需列出這麼多參考書目吧。

其實,即使只有《劍橋中華民國史》一個來源,也比荆紫关吗所謂“孫文殺宋教仁”的根據有力的多的多。荆紫关吗的“孫文殺宋教仁論”能給出一本能與《劍橋中華民國史》相比的論著嗎?何況不僅僅是這一本《劍橋中華民國史》,我上面就列出了多部嚴肅的學術著作,荆紫关吗竟敢把這麽多歷史學術上有價值的著作說成“无从查证”?眞正無從查證的是他往條目中塞進去的“孫文殺宋教仁”的內容,他給出的只有一篇根本入不了學術殿堂的不成熟不負責任的網文,請問,難道維基條目不採納多部嚴肅的學術著作的研究成果,卻聽信一篇隨便的網絡帖子嗎?

如果“袁世凱殺宋教仁”部分的條目寫的不充分,可以補充完善,但是在條目中完全刪除這部分,而把近幾年才出現的根本沒有任何嚴肅歷史著作支持的,毫無事實和邏輯依據的“孫文殺宋教仁”作爲主要內容寫進,這嚴重的影響了維基條目的質量和中文維基的形象。

我還要說明的是,“袁世凱殺宋教仁”部分,最早不是我寫的,因爲這個條目被修改的次數太多,我要詳細的查找早期條目,需要消耗不少時間。總之,早期條目中就有“袁世凱殺宋教仁”部分的內容,後來被出於特定立場的人故意刪去了。我認爲,要麼就乾脆把“宋教仁被殺之謎”部分全部刪去,作爲存疑不論處理,要麼就把“宋教仁被殺之謎”的相關說法列出,但是應該把“袁世凱的嫌疑”部分作爲第一位列出,並肯定的說明這是史學界主流的說法,也是最有根據的說法。這不是要表達特定立場,而是對歷史學研究情況的客觀表述。

雖然2012年6月13日 (三) 07:08‎回退的頁面,也不夠十分完善,因爲“孫文的嫌疑”根據太過薄弱,只有一篇上不了檯面的網文“是谁杀了宋教仁?. http://www.boxun.com/news/gb/pubvp/2005/07/200507311414.shtml”。 本應刪去。但是,比之6月20日的回退還是要好的多。我希望管理員參考過去的版本,重新完善這一條目,至少應恢復至2012年6月13日 (三) 07:08相對正確的決定,並在「袁世凱的嫌疑」部分增加我前面提到的被荆紫关吗刪去的兩個參考來源。

1.^ 《劍橋中華民國史》

2.^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3.^ 吳相湘《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先驱》

荆紫关吗不但多次破壞條目,挑起編輯戰,甚至惡言辱罵與其意見不同的人,例如2012年4月14日 (六) 09:30‎,當時他以ip‎ 113.111.200.10以極其骯髒的語言辱罵一個撤銷他的不合理修改的管理員,這在條目的版本歷史頁面可以查證的到。我之所以知道這是他的ip,是因爲後來頁面進行半保護以後,他使用了“荆紫关吗”的網名,行爲方式與之完全一樣,自不難判斷出他就是之前用ip搞編輯戰的人。我當時也用過ip,因爲維基允許不署名,但儘管我更有道理,我不但對條目修改的次數遠遠不如他多,而且從來尊重文明禮儀,從不像他甚至以骯髒的語言惡語傷人。這樣的人,難道維基還要保護他降低條目質量的修改嗎?Valley留言2012年7月16日 (一) 05:18 (UTC)回复

(:)回應,你在2012年6月11日 (一) 00:22的编辑中,删除大量有参考来源之内容,并加入没有参考来源之内容,这些内容有属于你自己的个人观点。你的行为属于对维基百科的恶意破坏。这就是你造成编辑战的原因。--荆紫关吗留言2012年7月17日 (二) 12:00 (UTC)回复

編輯戰是你造成的。你刪除了史學界有定論的內容,而加入根本沒有任何實證的內容。被你刪除的內容根本不是我的個人觀點。相反,你加入的所謂“孫文的嫌疑”纔純粹是你個人觀點。對於我支持的內容,我給出了3本正規的史學著作:

1.^ 《劍橋中華民國史》

2.^ 李劍農《中國近百年政治史》

3.^ 吳相湘《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先驱》

這些有理有據的內容被你先使用ip,後來使用“荆紫关吗”網名多次破壞性刪除。

相反,你對你自己加進去的毫無可信度的內容,只能給出一篇進不了學術殿堂的網文。

在我要求解封“宋教仁”條目的時候,很巧,在同一頁面,距離我提出投訴的內容不遠處,就看到有網友投訴你對“鄭州鐵路局”條目進行破壞。我雖然對“鄭州鐵路局”毫無興趣,但是我知道這必然是你像破壞“宋教仁”條目一樣,破壞其他條目。可見你長期惡意破壞中文維基,不是一時一事。Valley留言2012年7月17日 (二) 13:02 (UTC)回复

建議荊紫關嗎如果要寫,去找張耀傑《懸案百年:宋教仁案與國民黨》這本書,或他其他的論文來看,並用以作為根據來撰寫另一種宋案的解釋(即偏於國民黨這邊主謀),這本至少是比較嚴謹的歷史研究。有些網上的說法其實是抄(也有斷章取義)張耀傑的看法。用那些網站的資料比較不可靠。Valley提出的三個來源都很具代表性,應當收入條目內來作來源不應刪除。ffaarr (talk) 2012年7月23日 (一) 01:23 (UTC)回复

有關再次保護的爭議問題

首先,保護不代表對該版本的認同,保護時回退到編輯戰之前,是根據維基百科之方針所操作,然而,目前的爭執在於因兩邊都堅持主見,加上本人之前因封鎖他人的爭議過高,所以保護之餘,為了不要再次衍生封禁爭議,才希望雙方靜下來談。

在互助客棧,KOKUYO已經有回應部份的解決之道,還請兩造不吝觀看本文近期的新回應

對於條目給出來源之類的部分,這不是問題,但希望雙方能圓滿解決爭議。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7月24日 (二) 04:11 (UTC)回复

謝謝澄清「保護不代表對該版本的認同」。但是,目前的保護客觀上只有利於荆紫关吗,使得他對條目的破壞性修改無法得到應有的糾正。在荆紫关吗惡意破壞條目的事實已經非常明顯,和被荆紫关吗多次刪除的「袁世凱的嫌疑」部分,提供的事實更接近歷史真實,闡述的道理更合理,提供的來源更充分而有效的情況下,還要保護荆紫关吗破壞性修改後的結果,恐怕是極不妥當的。
所給鏈接的回應部分已經閱讀。兩位網友,KOKUYO、阿撒晡魯的意見我都非常贊成。請讓我把他們的意見轉貼在下面:
應當把「宋教仁被殺之謎」改到更像百科全書段落的名稱,並且個人評價結合。同時應該是袁世凱、孫文、陳其美等所有有依據的說法都列出來,然後依照有效來源比例分配段落長短,而不是有孫文就沒袁世凱這種作法。至於與全文相比的比例問題,如果有過縮減後咱倒覺得是前文部分給太少資訊了。--KOKUYO(留言) 2012年7月23日 (一) 01:00 (UTC)
按照中國立憲史(荆知仁)宋教仁於民國元年8月25日以中國同盟會結合統一共和黨、國民共進會、民國公黨、共和實進會組成國民黨,成為壓倒性多數的第一大黨。宋案之後國民黨在國會由盛轉衰,說國民黨自己是主謀不合邏輯。應以袁為嫌疑主謀,孫為傳聞。---阿撒晡魯(留言) 2012年7月25日 (三) 10:05 (UTC)
這兩位網友,全部認爲條目只有[孫文的嫌疑」沒有「袁世凱的嫌疑」不合理,條目內容的分配,應以「袁世凱的嫌疑」爲主,[孫文的嫌疑」爲次要地位。請管理員看一下,你2012年7月17日 (二) 16:55在我闡述了充分理由,爲條目解封後,完善過的條目‎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B%E6%95%99%E4%BB%81&oldid=22015494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AE%8B%E6%95%99%E4%BB%81&oldid=22084763 不正符合這兩位網友的客觀公正的意見嗎?但是卻遭到荆紫关吗的破壞。
在這個討論頁面,僅近期,有兩位網友發表意見,請讓我再轉貼如下:
博讯是允许任何人提交和发布的平台,不符可靠来源的条件。另外孤证不立,单一来源的论点属于中立方针中应该避免提到的极少数人的观点。--Skyfiler(留言) 2012年7月22日 (日) 20:34 (UTC)
建議荊紫關嗎如果要寫,去找張耀傑《懸案百年:宋教仁案與國民黨》這本書,或他其他的論文來看,並用以作為根據來撰寫另一種宋案的解釋(即偏於國民黨這邊主謀),這本至少是比較嚴謹的歷史研究。有些網上的說法其實是抄(也有斷章取義)張耀傑的看法。用那些網站的資料比較不可靠。Valley提出的三個來源都很具代表性,應當收入條目內來作來源不應刪除。ffaarr (talk) 2012年7月23日 (一) 01:23 (UTC)
這兩位網友一致指出荆紫关吗對於他所加入的內容,所給出的“信息來源”,只有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發佈信息的網絡論壇上的一個帖子,根本不符合維基信息來源的條件。
中文維基在中文資訊界聲望較高,比百度百科口碑好的多,但是比較一下現在頁面保護的宋教仁條目,關於宋案部分的表述,竟然還不如百度百科,人們看到維基的宋教仁條目中質量如此低下的「宋教仁被殺之謎」部分,會對中文維基產生什麼樣的印象?明明有這麼多網友給出了較爲公正且可行的意見,已經存在質量較好的條目版本,爲什麼維基要爲只符合荆紫关吗個人觀點的破壞性修改提供保護,而影響維基的聲望和名譽?
綜上,姑且不計以前的網友的意見,僅近期,已有四位網友反對現在保護的、只合荆紫关吗一個心意的條目。可以說,網友對條目的討論已經達成了一定的共識,請管理員按網友們討論的結果,撤銷對荆紫关吗破壞性修改後的版本的保護,選擇一個更符合多位網友共識的版本進行保護,或者對重新選擇的版本進行一定完善修改後再保護亦可。我絕不是說我修改後的條目最理想,沒有完善的餘地,如果有更好的表述,完全可以代替我提供的版本,實際上我提供的版本也是在過去版本的基礎上修改完善的,作爲我修改的基礎的版本,發生時間自然比荆紫关吗破壞性修改後的版本更早。我個人在宋案問題上沒有任何私人觀點想要表達,只是客觀闡述當時發生的歷史事實,和引述多部有定評的史學著作的觀點而已。Valley留言2012年7月25日 (三) 13:56 (UTC)回复
(:)回應,再次提醒你,在过往的编辑历史中,你以ip的方式删除大量内容,包括陈其美和孙文的嫌疑,后来,你又注册用户名,以同样方式实施大肆破坏,但并没有任何人对你实施封禁,从而助长了你的嚣张气焰,你的破坏行为直接结果就是与另一个IP进行无休止的编辑战,在无休止的编辑战中,你还加入暗示性的个人语言和观点(诸如袁世凯的事实已由得到的大量证据论定。其后众多历史研究者和大量历史学术著作,都通过研究,采信这一结论。),并且还加入自己捏造的内容(如,警方调查,得到大量证据,证明宋教仁遇刺是由袁世凯办公室策划的,证据是什么?),然后随便给出几个参考书目,想蒙混过关。宋教仁本人至死都没怀疑袁世凯,你想通过捏造污蔑的方式嫁祸于袁世凯,他们这些人在天有灵的话,会饶恕你吗?--荆紫关吗留言2012年7月25日 (三) 16:03 (UTC)回复
想知道什么是“倒打一耙”的网友请看荆紫关吗的表演,处处都是在描述他自己。
我早就说过,我没否认我用过ip,因为维基允许使用ip。但是,你同样大量使用ip,区别在于,我使用ip也是正常的完善条目,而你则使用ip,多次删除大量有根有据的内容,而塞入提供不了任何有效来源的内容。你使用ip不但次数远多于我,而且目的是出于破坏条目,甚至曾经疯狂的辱骂一位完全正确的删除了你塞入内容的管理员,这发生在2012年4月14日 (六) 09:30,你使用ip‎ 113.111.200.10,用极其肮脏的语言辱骂删除你塞入的侵权内容的乌拉跨氪管理员。我不排除今后就此举报你的可能性。
没有什么“另一个IP”,另一个ip就是你。从你现在使用“荆紫关吗”网名进行无休止编辑战的行为方式,就不难判断出当时使用ip进行编辑战的就是你。我相信这里的后台能够很容易查出,你想“蒙混过关”是没有用的。
对于你使用ip,大量的删除有根有据的内容,塞入除了一个毫无价值的帖子以外,提供不了任何有效信息来源的内容,大肆破坏条目,甚至辱骂管理员乌拉跨氪的行为,没有任何人对你实行封禁,这助长了你的嚣张气焰。
“袁世凯的事实已由得到的大量证据论定。其后众多历史研究者和大量历史学术著作,都通过研究,采信这一结论”。这不是个人语言和观点,案发后,即得到大量证据,这是真真切切发生过的历史事实,“众多历史研究者和大量历史学术著作”,也是客观表述,我已提供了4部历史学术著作作为信息来源:
1. ^ 《剑桥中华民国史》
2. ^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
3. ^ 吴相湘《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先驱》
4. ^ 唐德刚《袁氏当国》
必要的话,我还可以提供支持这一观点的更多的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你对你的观点,除了一个毫无价值的网络帖子以外,能提供半页纸的学术著作的内容吗?所以我的那一句话完全是客观表述,根本不是如你所污蔑的“个人语言和观点”。
“警方调查,得到大量证据,证明宋教仁遇刺是由袁世凯办公室策划的”,这是当时发生的真实事情,你若是连这个都不知道,就没有资格来这里编写条目,你若是知道还故意删除和污蔑是“捏造”,就更证明你是蓄意破坏条目,性质就更为严重。
相反,你塞入的内容才真是纯粹的个人观点,和捏造。“其一,宋教仁与孙中山的矛盾,国民党内人人皆知;其二,凶手应桂馨是共进会的头目,曾担任陈其美沪军都督府谍报科科长、孙中山临时政府代理庶务长。”人与人之间有矛盾是正常的,有矛盾不等于就会发展为暗杀。凶手应桂馨曾在陈其美手下办事,和陈其美是否涉嫌宋案无关,更和孙中山是否涉嫌宋案无关。案发时,应桂馨与袁世凯政府的总理赵秉钧联系密切,这个嫌疑不是远比应桂馨曾在国民党做事构成的嫌疑更大,你为什么不敢提?你问袁世凯涉嫌宋案“证据是什么”,那么孙中山涉嫌宋案不是更没有证据,纯粹的政治谣言,为什么你要把这个内容硬塞入条目,这时你为什么不问指控孙文涉嫌宋案有什么证据?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说明你对条目的修改根本不是以追求真相为目的,而纯粹是以淆乱是非为目的。
我对袁世凯的评价是客观的,袁世凯涉嫌宋案,是客观事实,和史学界公认的研究成果,把这写入条目,根本不是对袁世凯的污蔑。相反,你把根本没有任何一点有效证据,一点逻辑依据,没有任何历史学家和历史著作采信的所谓“孙文的嫌疑”塞入条目,却完全是对孙文的污蔑。即使宋案就是袁世凯做的,也不等于要彻底否认袁世凯这个历史人物的全部。相反,你企图歪曲历史,淆乱是非的所作所为,无论是袁世凯,还是宋教仁、孙中山,他们的在天之灵,若知道你的行为,都绝不会饶恕你,是可以断言的。不过,我估计,似你这样的人,诸公在天有灵,亦不会屑于理会。Valley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0:29 (UTC)回复
可否雙方本著可供查證來好好談,好好寫。用修改,而不要直接回退對方的版本。提醒valley,因為是有爭議的案子,描述時還是要避免直接認為某些事是「客觀事實」。(例如說袁世凱指使這件事,是目前尚沒有直接確切證據而有爭議的,當然如果寫某歷史學家認為那是ok。)也要提醒荆紫关吗,宋教仁沒有懷疑袁世凱也許沒錯,但這也不代表喜世凱就不可能犯案。認為國民黨或孫文可能是兇手的看法(同樣的,這也只是一種看法推論,並沒有什麼確切證據能說是孫文主使的)有一定的重要性,當然應該要寫,但請在撰寫的時候儘量找歷史著作或論文來作根據因為很多大眾媒體或網站,來源的論證不是很可靠。ffaarr (talk) 2012年7月26日 (四) 03:37 (UTC)回复
謝謝你對這個問題的關注。若有暇的話,歡迎你提出更多的意見,幫助完善條目。讓荆紫关吗的版本接受特殊保護,實在是最降低這一條目質量的做法。
是荆紫关吗多次直接回退對方的版本。相反,我曾試圖過妥協,保留他塞入的內容——儘管從知識角度,這其實不妥當,他塞入的內容毫無根據,應該徹底刪除——,只是恢復被他多次刪除的「袁世凱的嫌疑」部分,但他根本不理會別人的妥協,非要刪除別人的有根據內容,只保留他塞入的錯誤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我才在恢復被他刪除的內容的同時,也取消他塞入的內容。
我在條目中沒有寫入「客觀事實」四字,所以不存在“描述時還是要避免直接認為某些事是「客觀事實」”,你可以看一看我提供的版本,是不是完全是客觀的,沒有任何我個人觀點加入。我給了4本有定評的歷史學著作作爲信息來源,沒有任何超出當時發生的事情範圍之外的描述,所引述的觀點也都是多位史學家的史學著作中的觀點而已。
荆紫关吗根本找不到任何一部“歷史著作或論文來作根據”,唯一作爲他觀點的信息來源的,就是一個任何人都可以在上面發帖子的網站上的一個帖子,這不是太荒謬嗎?如果這種做法可以成立的話,那麼一個人可以隨便去發個帖子,提出某種看法,然後再以這個帖子作爲“信息來源”,把他的觀點塞進維基百科了,難道這是維基百科允許的做法嗎?
對於史學界公認的,有多部歷史科學著作作爲信息來源的觀點,維基管理員不予以保護,反而保護一個長期破壞維基條目者塞入的,只能提供一個隨隨便便的網絡帖子作爲“信息來源”的私人觀點,這真是匪夷所思。固然,“保護不代表對該版本的認同”,但難道維基不是以提供更客觀的知識爲宗旨的嗎?爲什麼要保護一個嚴重違反這一宗旨的版本,明明有更接近這一宗旨的版本卻不採用。請維基管理員根據網友討論已經達成的共識,恢復「袁世凱的嫌疑」部分,刪除「孫文的嫌疑」部分,至少將兩者並列。Valley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0:58 (UTC)回复

brock5把你寫的一些內容恢復了,這樣的段落比較合理。而我覺得有問題是這句話:「袁世凱涉案的事實,已由得到的大量證據論定」你引的幾部著作代表有很多人這樣認為,但實際上看到的直接證據還很難論定。最多也只能說袁的嫌疑很重。ffaarr (talk) 2012年7月26日 (四) 15:31 (UTC)回复

:你說的有一定道理。「袁世凱涉案的事實,已由得到的大量證據論定」,如果這樣表述:「根據獲得的大量證據,袁世凱的嫌疑是最大的。」,是否更愼重一些?Valley留言2012年7月27日 (五) 00:59 (UTC)回复

(:)回應 这样的段落合理性在哪里? 民国二年(1913)初,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取得压倒性胜利,宋教仁准备组阁,一路演说,言辞激烈的抨击袁世凯政府及其政策,宣传自己的宪政理念。此前,国会选举期间,袁世凯曾试图拉拢宋教仁,并赠送宋教仁50万元的支票,被宋教仁退回。面对无法拉拢、收买的严重政治对手,袁世凯遂起杀心。这还叫嫌疑吗?这就成了事实认定了!人能不能这样无耻?--荆紫关吗留言2012年7月26日 (四) 17:37 (UTC)回复

處理:根據提出的狀況,已在爭議較大之語句追加問題內容警告模板,並且有特殊顏色的提示。{{fact}}、{{Which}}、{{Who}}都是常用的來源請求或質疑用模板,再有任何問題請提出。松永梟雄彈正久秀進攻平城京! 2012年7月26日 (四) 17:55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