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这是本页的一个历史版本,由Keithlam留言 | 贡献2010年4月20日 (二) 14:42 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防止管理員濫權编辑。这可能和当前版本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Licheong在话题“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防止管理員濫權”中的最新留言:15年前
返回投票頁 跳至最新討論

Template:Indiscussion

6月22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2日

6月23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3日

6月24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4日

6月25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5日

6月26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6日

6月27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7日

6月28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8日

6月29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29日

6月30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6月30日

7月1日

Wikipedia talk:管理員解任投票/Shizhao/第4次/7月1日

7月2日

今天未有討論,你可以開新一段討論

逃避鍵入頁面檢查的拉票方法

例子有113.111.155.2(Imaxy)發出的留言,該IP用戶直接貼上導向至「理由」一段的URL,這樣就使得從「鍵入頁面」找不到受這種方法拉票的用戶。--Mewaqua 2010年4月19日 (一) 16:42 (UTC)回复

真正的問題是如何防止管理員濫權

我覺得現在出現的是管理員濫權的問題,並不止是書生個人的問題,而是維基的管理員制度本身出現了問題。一個統治者的權力沒有受到限制的話,他就可以變成獨裁者。一個管理員的權力沒有限制,他就可以藉著刪除文章、不斷回退去抹殺不同的意見。理應改善維基的規則,限制維基管理員的權力,以避免再次出現濫權情況。

我不能同意管理員未經和原作者討論便隨便提刪,或者多次回退的行為。這已經是管理員權力過大,而寫文者權力過小的問題。管理員未經通知即刪文,且勿論是否公正,原作者寫文是要費心血的,假如管理員認為原文不好,他可以選擇自行編輯,又或者和原作者討論。上面有人提到雜誌編輯在刪文或者不刊登文章時也不需要和作者溝通,這正正是雜誌應該做而維基不應該做的事。在雜誌裹,編輯決定出版甚麼文章對雜誌銷量有利。而維基的目的不在牟利,在於共享,更何況人人可以編輯,只要條目在,就有人可以改善。

我希望所有管理員團隊要正視以下幾點,如果管理員能夠做到以下幾點,維基是能自行改善的。

  1. 刪文應從寛,不從嚴。刪文前應該先和作者溝通。先刪文後溝通的做法,不合理,這等於偷了別人的錢才告訴別人我向你借錢一樣。
  2. 管理員在回退時必須指出充份理據,如果文章並非遭到惡意破壞,根本可以用編輯功能修改,以保留修改歷史。
  3. 如果有文章只有不足一半是「懷疑侵權」的情況,第一步驟應該是聯絡作者修改,或自行加以編輯即可,而不應該立即把全文刪除。假如原作者在一定時間(如兩個星期內)沒有回覆再決定是否刪除。
  4. 管理員要指出別人侵權,也必須有證據,正如告上法庭一樣要有物證,不可以隨便以「懷疑侵權」作為理由來刪文。為何被刪文的人反而要提出證據證明自己清白呢?在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的法律上,未有證據前,被告是清白的,應該由控方提出證據證明文章有侵權。
  5. 有沒有可能令被刪除掉的文章也留下「歷史」?那樣,被刪文的作者起碼可以追溯原文,不需要重新寫過。
  6. 有沒有可能做到當自己有份編輯的文章被他人修改的時候,RSS 或自動發電郵告知?我覺得維基最大的一個問題是,有時候自己沒有留意,文章被人刪除了,又或者維基上有甚麼討論和投票,也是隔了幾個月才知道。如果有 weekly email alert,至少可以更新變動的情況。這是維基討論和投票制度最不完善的一環。沒有人可以二十四小時不停地監控著維基。
  7. 管理員不應該是終身制,直至有人罷免才倒台,根本就應該像選議員那樣有年限,年限將過的時候便自動啟動投票機制。這樣可以令管理員自行改善,讓沒有空做管理員的人自動退任。

LC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0:51 (UTC)回复

請你在提出意見和討論前,先了解實際上的狀況。我不能同意管理員未經和原作者討論便隨便提刪。提出刪除是一般用戶的權限,不是管理員才有的權限。採用錯誤的認識和對方針的誤解,這個人事案當中,贊成票有一半甚至更高的比例具有這種誤解,或者是利用這種誤解產生假象。為什麼持贊成者沒有一個出來作出理性的解釋?這種現象是社群應該要擔憂的發展。-cobrachen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1:38 (UTC)回复
就我自己来说,我并不是说全部而是某一位管理员有这种现象,就是删除后而不是删除前不和维基人讨论而且也只是某人。当然我也赞同你的话,现在的话题讨论有扩大化之实,不是讨论是否罢免一个人,而是上升到政治因素、整体管理员水平等的问题。—Edouardlicn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1:54 (UTC)回复
先回Cobrachen:我自己也曾試過一篇千字的文章因有一句和網頁相似而被速刪。一句侵權,整篇刪掉,我不知道這樣的尺度是否可以接受?但我本來以為可以改寫,卻發現文章已被刪掉了,這種白費心血的情況這裹不止我一個人試過。你錯誤引用了我的話,我是說「被刪除」,而不是「提刪」的問題。提刪人人都可以,投票時間是否足夠,溝通是否足夠,我就覺得要酌酎。但是速刪只有管理員可以做,而這正正是管理員要小心使用的權力。LC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4:37 (UTC)回复
再回Edouardlicn :「话题讨论有扩大化之实,不是讨论是否罢免一个人,而是上升到政治因素、整体管理员水平等的问题。」我覺得你才是真正上綱上線,我有哪一點提到人事的問題?我有哪一點提到政治因素和管理員水平?我指出的是制度的問題。而制度是可以改善的。LC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4:37 (UTC)回复
雖然之前已經說過了但還是重回一遍吧:
0)你將維基的管理員比喻為統治者就太抬舉他們了,在我眼中管理員一職只不過是清道夫而已,還要是義工,當然職業無分貴賤。
1,3)我不知道你是字數太多還是真的搞錯了程序,速刪以外(因為明顯廣告或侵權)條目被刪除前有一個提刪的程序讓眾用戶審議保留與否, 提刪這個程序是任何用戶都可以做的事情,而且管理員或監察員提刪的話一定會通知創建人的,提示內容亦充分解釋了要怎樣提升被提刪條目到被保留的程度。有人說現在提刪到正式刪除的時間不厚道,但這是後話,因為積壓了不少未處理的提刪。
「積壓了未處理的提刪」我覺得不是大問題,反而提刪到正式刪除的時間不夠確是問題。大家可否就這一點繼續討論,有所改善?我覺得最大的問題不是時間長與短,而是溝通不足,本身有份編輯條目或對該條目有興趣的人根本沒有發現自己寫的條目正在被提刪或者投票當中。因為我最後一點正是提議有沒有電腦高人可以教我一種方法,不用每天查看維基也可以知道正在發生甚麼事?LC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4:37 (UTC)回复
7)現在中文WP 78個管理員大部分不活躍,書生都不干的話中文WP會變成百毒敗課,不過有支持者說中文WP變成公廁都沒所謂。-- 同舟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1:47 (UTC)回复
(!)意見 -
1. 對管理員的要求和限制不能脫離現實。現實是做事的管理員數目逐漸減少,願意成為管理員的合適用戶亦買少見少,管理員人手根本無法把上述建議落實。
2. 關於提報侵權,一向以來的做法是在Copyvio模板列出侵權來源。
3. 今次罷免案已經揭示了一個危機,在無法有效地制止傀儡、種票和拉票時,或是社群的意向與維基百科的大方向(例如收錄標準、合理使用檔案的版權問題)有衝突時,管理員採取任期制會帶來更大的不穩定。
--Mewaqua 2010年4月20日 (二) 12:51 (UTC)回复
還有一點,如果Shizhao的做法確是違反了社群普遍共識,為何投支持罷免票的絕大多數都是港澳用戶,而不是均勻分佈於各地區?
要知道,國家如果要動員幾百人來投票,完全沒有難度。今天不合理的罷免,有可能是為中文維基百科的政治中立掘墳墓。--Mewaqua 2010年4月20日 (二) 13:20 (UTC)
我覺得剛剛相反,支持的也有他的道理,你反對也有你的道理,投票結果就是大家需要尊重的結果,何來不合理之說?動員人們去投票一向就是爭取民意的方法。你說支持罷免票的絕大多數都是港澳用戶,有何證據?況且用地方去質疑一個人的取態,你不覺得荒謬嗎?我可不可以質疑為甚麼反對的人不是台北人就是上海人?如果你覺得一定要每個地方都有人投票才算是均匀,怎樣才算均勻?LC (留言) 2010年4月20日 (二) 14:37 (UTC)回复
「國家如果要動員幾百人來投票」。Mewaqua你是說投反對票的那百幾個人都是中共動員出來投的嗎? --keithlam 2010年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