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维基百科讨论:傀儡

页面内容不支持其他语言。
添加话题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議更名:“Wikipedia:傀儡”→“Wikipedia:马甲”

[编辑]
以下討論是徵求意見的存檔紀錄,請勿修改。本次討論所達成的總結如下:
压倒性的反对。根据滚雪球,不更名ZLin2222留言2025年2月5日 (三) 06:44 (UTC)回复
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Wikipedia:傀儡” → “-Wikipedia:马甲”:这个方针对应的条目是马甲 (网络用语),这是WP:常用名称的结果。傀儡一词并不常用并且读起来怪怪的。ZLin2222留言2025年2月3日 (一) 11:46 (UTC)回复

在做地区词转换之前的讨论

[编辑]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结论综叙如下:
抱歉,忘记做地区词转换了,根据地区词转换是我的本意。@薏仁將SanmosaWilliamSkyWalk 请根据地区词转换后的提议重新评论。ZLin2222留言2025年2月4日 (二) 09:54 (UTC)回复

  • (!)意見,台灣方面是完全沒有使用馬甲這個詞,比較常見用的是分身帳戶,傀儡基本上只有在維基百科會使用,但由於傀儡這個名字已使用許久且名稱相對直觀,個人認為暫無更改必要。--William is Wikipedia! 2025年2月3日 (一) 11:55 (UTC)回复
  • (!)意見:馬甲這名詞在台灣方面無使用,另外傀儡一詞相對來說是直觀的(你可以想像成一個人操控木偶意向),且使用悠久,倘若要改,那麼則相關傀儡調查通知、方針指引皆得一併更動,並且得另外至客棧開設相關議題尋求廣泛討論並按流程公告實施,實屬無必要性(也看不出必要性在那?)
--薏仁將🍀 2025年2月4日 (二) 02:14 (UTC)回复
(-)反对請不要強制把中國大陸用詞硬套到中國大陸以外的中文使用者上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4日 (二) 09:12 (UTC)回复

上方讨论已经结束。请勿修改。若有高见还请另起一节。

在做地区词转换之后的讨论

[编辑]
@ZLin2222我維持我的(-)反对意見,薏仁將WilliamSkyWalk提到的其他理由仍然成立,而且“傀儡”並不存在有如“關注度”一詞一般的問題。Sanmosa 新朝雅政 2025年2月4日 (二) 10:00 (UTC)回复
统统(-)強烈反对WP:常用名称是命名常规,「命名常规是维基百科关于确定条目标题的指导方针」,Wikipedia:傀儡不是条目。另外,停止分裂维基用语! ——魔琴身份声明 留言 贡献 PJ:NEW23 2025年2月4日 (二) 12:26 (UTC)回复
不建議您這麼做,停止分裂維基用語,不要為了試圖正名而去做出請求,這麼做的實質性並不大。--薏仁將🍀 2025年2月5日 (三) 01:15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就臨時賬戶修改登出編輯的相關條文

[编辑]
已通過
公示期間無異議,已修改--Hamish T 2025年9月2日 (二) 21:59 (UTC)回复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由於本站已經部署臨時賬戶,但「在登出狀態下編輯」一節尚未更新,現提議修訂[……]--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日 (二) 03:53 (UTC)回复

討論摘要複製自下方頂端留言。--西 2025年7月30日 (三) 03:23 (UTC)回复

由於本站已經部署臨時賬戶,但「在登出狀態下編輯」一節尚未更新,現提議修訂如下:

現行條文
在退出状态下编辑

在某些情况下,拥有账号的编辑者有可能会以未登录状态编辑维基百科,原因例如登录状态意外过期,以新设备访问维基百科,经其他网站编辑维基百科,遗忘账号密码等。未登录的编辑者不得主动欺骗其他编辑者,例如直接声明没有帳號或将会话用于本方针前述列出的濫用多重帳號的行為。为了保护隐私,在退出状态下编辑的编辑者永远不需要将其用户名与编辑时的IP地址相关联。

如使用多重IP地址进行编辑,以迷惑他人或违反上述原则,亦可视作是使用多重帐号的行为。注册用户在未登录情况下進行編輯,其IP地址亦會被視為另一个账户。故如果您因无心之失登出並作出編輯,您可联系管理员或拥有监督权限的用户以避免被誤會。

如果您担心IP编辑者实际上是一个拥有账户的用户,并且在退出时以不适当的方式进行编辑,您可以将此方针通知IP编辑者({{subst:uw-login}}可用于此目的)。如果继续发生这种行为,您可通过傀儡調查页面发起调查。
提議條文
在退出状态下编辑

在某些情况下,拥有账号的编辑者有可能会以未登录状态编辑维基百科,原因例如登录状态意外过期,以新设备访问维基百科,经其他网站编辑维基百科,遗忘账号密码等。未登录的编辑者不得主动欺骗其他编辑者,例如直接声明没有帳號或将会话用于本方针前述列出的濫用多重帳號的行為由於臨時賬戶的IP地址可被臨時賬戶IP查看者存取,为了保护隐私,在退出状态下编辑的编辑者永远不需要将其用户名与其臨時賬戶相关联。

如使用多個臨時賬戶进行编辑,以迷惑他人或违反上述原则,亦可视作是使用多重帐号的行为。注册用户在未登录情况下進行編輯,其臨時賬戶亦會被視為另一个账户;若用戶清除了瀏覽器Cookie、手動登出了臨時賬戶或切換了裝置,在再次進行編輯時,亦會建立另一個臨時賬戶。故如果您因无心之失登出並作出編輯,您可联系管理员或拥有监督权限的用户以避免被誤會。

如果您担心使用臨時賬戶的編者实际上是一个拥有註冊账户的用户,并且在退出时以不适当的方式进行编辑,您可以将此方针通知該臨時賬戶編者({{subst:uw-login}}可用于此目的)。如果继续发生这种行为,您可通过傀儡調查页面发起调查。

邀請@TigerzengStangA2569875。--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日 (二) 03:53 (UTC)回复

+@自由雨日。--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日 (二) 03:55 (UTC)回复
OS1允许隐藏意外登出泄露的IP地址,这是否同样适用于临时账号? Stang1300 2025年7月1日 (二) 03:57 (UTC)回复
TAV不必然有簽署NDA,但另有方針規定只可在反破壞時查看IP位置,我對此沒有意見。如果OS修訂決定不允許刪除臨時賬戶名稱,這邊進行事實性修訂即可。--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日 (二) 04:08 (UTC)回复
( ✓ )同意 另外如果用戶使用無痕模式編輯,每一次關閉瀏覽器後重新打開都會換了一個新的臨時帳戶?--—Jackyming留言貢獻・這位編輯者是一位奶味藍🤩) 2025年7月5日 (六) 04:26 (UTC)回复
是的,換裝置、清理Cookie、手動登出或賬戶過期(自建立起90天)都會造成舊臨時賬戶不可逆轉地丟失。--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9日 (三) 14:23 (UTC)回复
原則上,未曾註冊的用戶使用多個臨時帳號編輯當然並無問題。但如同以往IP那樣,如果曾使用某臨時帳號破壞或擾亂維基百科,被警告、封鎖後繼續改用其他帳號擾亂,則可視作濫用多重帳號而封鎖。--西 2025年7月14日 (一) 03:07 (UTC)回复
我的看法是IP位置和臨時賬戶名同樣可以更動且不一定受用戶本身的行爲控制(如90天自動失效),故原則上直接將「IP」替換成「臨時賬戶」即可,上方提案另加入了其他潤飾以及補充。不過臨時賬戶名相對IP位置穩定且較爲可控(僅清除Cookie以及登出的行爲會更改用戶名,但IP位置完全取決於ISP),閣下是否認爲需要加入相關敘述?--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4日 (一) 10:12 (UTC)回复
另補充關於IP位置的封禁事宜:在臨時賬戶未啓用時,管理員不應對IP進行技術上的永久封禁,因爲IP賬戶的封禁會影響許多用戶以及潛在新手。然而,硬封禁和禁制均對個人而非賬戶生效(WP:BADSOCK:「維基百科的各項方針和指引均以用戶,而非帳號為計算單位」,WP:BAN更是明言「對……用戶個人實施」),故邏輯上管理員一直都可以對IP用戶進行長期的封鎖或禁制,而IP用戶繞過制裁措施(無論是否曾經擁有註冊賬戶)也當按一般繞過制裁處理。如今臨時賬戶的好處是可以正常對臨時賬戶作出永久封禁,也可以通過TAV調閱其IP位置,對破壞者常用的IP作出預防賬戶建立的封禁;但理論上,引入臨時賬戶前後的制裁邏輯並無區別。--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2025年7月14日 (一) 10:26 (UTC)回复
(+)支持:此為事實性修訂,個人認為如無任何異議,可考慮直接公示之。謝謝。--SCP-0000留言2025年8月25日 (一) 11:20 (UTC)回复
上方LuciferianThomas提出過多重賬戶的問題,已經被妥善回應,而當中提出的「加入相關敘述」未必需要在本提案內處理,又討論已經超過一個月,故可認爲本案已經達成採納共識。由於改動頗大,雖然是事實性修訂,私以爲不宜通過微小修訂簡易規定跳過公示,現 公示7日,2025年9月1日 (一) 11:56 (UTC)結束。通知@StangJackymingLuciferianThomasSCP-20001F616EMO喵留言回覆請ping求助?2025年8月25日 (一) 11:56 (UTC)回复

本討論已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在合適的討論頁提出,而非再次編輯本討論。

補充對於用戶被軟封鎖後另創帳戶並不違反傀儡方針的事實性修訂

[编辑]

根據Wikipedia:封禁#常見封鎖類型對註冊用戶的軟封鎖僅禁止該特定帳號編輯而不影響其使用的IP地址。此設置適用於封鎖宣傳性用戶名及其他違反用戶名方針的情況,容許其建立符合用戶名方針的新帳號或繼續以IP編輯。目前傀儡方針「被容許使用多重帳戶的行為」一節中並未提及此類狀況。在下對相關章節提議添加事實性修訂。先行根據英文維基百科的條文進行翻譯,條文如下:

--aqurs 🍧 2025年10月29日 (三) 15:08 (UTC)回复

支持修訂內容,但讀著總感覺怪怪的,可能是「且僅為封鎖的唯一原因」缺失主語導致。邀請@Ericliu1912魔琴探討語法與翻譯腔問題。--1F616EMO喵留言求助?2025年10月29日 (三) 15:39 (UTC)回复
@Aqurs11F616EMO可以簡寫為「純粹因使用者名稱不當而遭軟封鎖」,如何 :) ——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5年10月29日 (三) 15:49 (UTC)回复
已改,謝謝。aqurs 🍧 2025年10月29日 (三) 16:08 (UTC)回复
同意此修訂,確實能解決語句通順問題。--1F616EMO喵留言求助?2025年10月29日 (三) 16:46 (UTC)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