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崙族
外观
| 龜崙族 Kulon | |
|---|---|
| 總人口 | |
| 1909年160人 | |
| 分佈地區 | |
| 新北市林口區、桃園市龜山區與蘆竹區一帶 | |
| 語言 | |
| 龜崙語(已滅絕) 漢語(臺灣閩南語、中華民國國語) | |
| 宗教信仰 | |
| 臺灣原住民族泛靈信仰、道教、佛教、基督宗教 | |
| 相关族群 | |
| 賽夏族、凱達格蘭族 |
龜崙族(Kulon),台灣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相對於其他平埔族群人口較少,目前因漢化難以識別,主要居住在桃園市龜山區、蘆竹區、八德區,少數居住在桃園市桃園區和新北市鶯歌區、樹林區、新莊區一帶,部分學者視其為凱達格蘭族的一支。
聚落
[编辑]歷史
[编辑]在明末外來強權來到台灣統治時,外人因視龜崙社領地為生番兇悍的出草區,因而避開不敢踏越。直至雍正10年的討伐後龜崙社才歸順清朝。
清巡臺御史黃叔璥所著臺海使槎錄中之「番俗六考」裡對龜崙族的描述:「龜崙、霄裏、坑仔諸番體盡『矲亞』(短小),趨走促數,又多斑癬,狀如生番」。[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