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志鵬 |
|---|
|
|
任期 1973年—1984年 |
| 选区 | 臺北市選舉區 |
|---|
|
|
|
| 性别 | 男 |
|---|
| 出生 | (1932-07-04)1932年7月4日 中華民國貴州省修文縣 |
|---|
| 逝世 | 2004年12月30日(2004-12-30)(72歲) 臺灣台北市 |
|---|
| 政党 | 中國國民黨 |
|---|
| 儿女 | 李德維(子) |
|---|
|
|
- 副教授
- 律師
- 第五屆大法官
(1985年-1994年)
|
|
|
李志鵬(1932年7月4日—2004年12月30日),贵州修文人,中華民國法學學者、律師、政治人物,曾代表中國國民黨在台北市選區當選為第一屆第一、二、三次增額立法委員[1]。2002年獲第二屆國立臺北大學傑出校友。
少年時響應十萬青年十萬軍,投筆從戎加入中國青年軍,曾參加過1949年古寧頭大戰,負傷退役後重返校園,就讀中興法商大三時通過司法官及律師考試,後來赴美留學取得博士學位。1973年-1984年連任3屆增額立委後,獲提名為第五屆大法官。1994年大法官任滿退休,2004年12月30日因心臟病病逝台北市,享壽72歲。
其妻李尹緒瑛為現任臺北市私立復興實驗高級中學董事長。其子為現任立法委員及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十九屆常務委員李德維。[2]
|
|---|
|
| 臺灣省(21席) | | 第一選區(3) | |
|---|
| 第二選區(3) | |
|---|
| 第三選區(5) | |
|---|
| 第四選區(5) | |
|---|
| 第五選區(4) | |
|---|
| 第六選區(1) | |
|---|
| |
|---|
| 臺北市(5席) | |
|---|
| 福建省(1席) | |
|---|
| 山胞(1席) | |
|---|
| 職業團體(8席) | | 農民團體(2) | |
|---|
| 漁民團體(1) | |
|---|
| 工人團體(2) | |
|---|
| 工業團體(1) | |
|---|
| 商業團體(1) | |
|---|
| 教育團體(1) | |
|---|
|
|---|
| 僑選(15席) | | 第一區(1) | |
|---|
| 第二區(3) | |
|---|
| 第三區(5) | |
|---|
| 第四區(4) | |
|---|
| 第五區(2) | |
|---|
|
|---|
|
|
|---|
1975年(民國六十四年)12月20日 選舉(52席) |
| 臺灣省(22席) | | 第一選區(4) | |
|---|
| 第二選區(3) | |
|---|
| 第三選區(5) | |
|---|
| 第四選區(5) | |
|---|
| 第五選區(4) | |
|---|
| 第六選區(1) | |
|---|
| |
|---|
| 臺北市(5席) | |
|---|
| 福建省(1席) | |
|---|
| 山胞(1席) | |
|---|
| 職業團體(8席) | | 農民團體(2) | |
|---|
| 漁民團體(1) | |
|---|
| 工人團體(2) | |
|---|
| 工業團體(1) | |
|---|
| 商業團體(1) | |
|---|
| 教育團體(1) | |
|---|
|
|---|
| 僑選(15席) | | 第一區(1) | |
|---|
| 第二區(3) | |
|---|
| 第三區(5) | |
|---|
| 第四區(4) | |
|---|
| 第五區(2) | |
|---|
|
|---|
|
|
|---|
1980年(民國六十九年)12月6日 選舉(97席) |
| 臺灣省(38席) | | 第一選區(8) | |
|---|
| 第二選區(6) | |
|---|
| 第三選區(9) | |
|---|
| 第四選區(8) | |
|---|
| 第五選區(5) | |
|---|
| 第六選區(2) | |
|---|
| |
|---|
| 臺北市(8席) | |
|---|
| 高雄市(5席) | |
|---|
| 福建省(1席) | |
|---|
| 山胞(2席) | |
|---|
| 職業團體(16席) | | 農民團體(4) | |
|---|
| 漁民團體(2) | |
|---|
| 工人團體(4) | |
|---|
| 工業團體(2) | |
|---|
| 商業團體(2) | |
|---|
| 教育團體(2) | |
|---|
|
|---|
| 僑選(27席) | | 第一區(2) | |
|---|
| 第二區(5) | |
|---|
| 第三區(7) | |
|---|
| 第四區(5) | |
|---|
| 第五區(1) | |
|---|
| 第六區(2) | |
|---|
| 第七區(1) | |
|---|
| 第八區(1) | |
|---|
| 不分區(3) | |
|---|
|
|---|
|
|
|---|
第一屆 (1948年-1958年) | |
|---|
第二屆 (1958年-1967年) | |
|---|
第三屆 (1967年-1976年) | |
|---|
第四屆 (1976年-1985年) | |
|---|
第五屆 (1985年-1994年) | |
|---|
第六屆 (1994年-2003年) | |
|---|
2003年就任任期4年 (2003年-2007年) | |
|---|
2003年就任任期8年 (2003年-2011年) | |
|---|
2007年就任 (2007年-2015年) | |
|---|
2008年就任 (2008年-2016年) | |
|---|
2010年就任 (2010年-2016年) | |
|---|
2011年就任 (2011年-2019年) | |
|---|
2015年就任 (2015年-2023年) | |
|---|
2016年就任 (2016年-2024年) | |
|---|
2019年就任 (2019年-2027年) | |
|---|
2023年就任 (2023年-2031年) | |
|---|
注1:部分大法官曾因故未任滿原任期或僅係補足他人任期。 注2:2003年後大法官採交叉任期制,不分屆次,遇缺則補;2003年起就任之大法官任期為8年,屆滿後不得連任;部分2003年就任之大法官任期為4年。 注3: 粗體字為「現任者」。 注5: 粗斜字為「即將卸任者」。 注6: 斜體字為「即將就任者」。 注7:“*”表示中途請辭。 注8: 個人詳細任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