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張恕琳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张恕琳(1875年—1919年),字心如,号云门,山东掖县城东南隅村人。晚清进士,学者,书画家[1]

张家自延祐年间定居莱州以来,文脉兴盛,末清初有张孔教张忻张端,祖孙三代皆为进士;清代中期,又出张伟张尔牧张尔宇张弼“一门四进士”。张恕琳于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选拔贡成均,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乡试中举,次年殿试中二甲第九名,赐进士出身。同年闰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清帝逊位后,感叹“世局奇创”,离京返乡。

民国初年,张恕琳远离政坛,并作《遯石诗》以明志。民国八年(1919年)秋去世,年仅45岁。工书画,有作品集《遯石吟草》。

參考文獻

[编辑]
  1. ^ 末代进士张恕琳[失效連結]
  2. ^ 《大清德宗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实录》(卷五百十七):光绪二十九年。癸卯。闰五月甲申朔。……○引见新科进士。得旨。王寿彭、左霈、杨兆麟、业经授职外。黎湛枝、胡嗣瑗、朱国桢、胡炳益、金兆丰、曹典初、徐谦、张恕琳……区大原、俱著改为翰林院庶吉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