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巴比倫宗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巴比倫宗教是指巴比倫尼亞地區的宗教實踐。巴比倫神話深受蘇美爾宗教影響,以楔形文字刻寫於泥板上。這些神話通常使用蘇美語阿卡德語書寫,部分巴比倫文本是從更早的蘇美文本翻譯而來,但某些神祇的名稱有所更改。[1]

神話與宇宙觀

[编辑]

巴比倫神話深受蘇美宗教影響,通常以源自蘇美楔形文字楔形文字刻寫於泥板上。這些神話多使用蘇美語阿卡德語書寫,部分巴比倫文本甚至是從早期蘇美文本翻譯而來,不過神祇名稱在巴比倫文本中有所變更。[2]

許多巴比倫神祇、神話和宗教文獻具有獨特性。例如巴比倫獨有的神祇馬爾杜克取代恩利爾成為神話眾神之首。創世史詩《埃努瑪·埃利什》是巴比倫原創作品,描述阿普蘇提亞瑪特創造「世界元素」後爆發爭鬥,最終提亞瑪特雖勝卻與其軍隊一同被馬爾杜克所殺。[3]馬爾杜克成為提亞瑪特軀體分開後的首位君王,其軀體形成天地,並建立巴比倫城。[3]

宗教節日

[编辑]
巴比倫伊什塔爾城門上的浮雕細節

新巴比倫帝國時期的泥板碎片記載了慶祝新年的系列節日。節日始於巴比倫曆第一月尼散月(相當於公曆4/5月)的第一天,這個節日慶祝地球的重生,靈感來自《埃努瑪·埃利什》中馬爾杜克為中心的創世故事。[4]

神像的重要性

[编辑]

在巴比倫宗教中,神像的儀式性照護與崇拜被視為神聖之事;神祇被認為同時存在於廟宇中的神像與他們所體現的自然力量之中。[來源請求]

神像的掠奪或破壞被視為神佑的喪失。新巴比倫時期,迦勒底王子馬爾杜克·阿普拉·伊丁納二世曾帶著巴比倫眾神神像逃往美索不達米亞南部沼澤,以躲避亞述王辛那赫里布的大軍。[5]

巴比倫諸神

[编辑]

巴比倫主要崇拜馬爾杜克神,他是巴比倫帝國的國家神。但同時也崇拜其他神祇,主要有七位:

在不同時期,巴比倫各城會為單一神祇賦予主要「特殊職責」,例如成為「大地與空氣之神」或「天空之神」,該神祇因而被視為對該城影響力最大的神。[6]

參見

[编辑]

參考文獻

[编辑]
  1. ^ Jastrow, Morris; Rogers, Robert W.; Gottheil, Richard; Krauss, Samuel. (1901). "BABYLON". The Jewish Encyclopedia: A Descriptive Record of the History, Religion, Literature, and Customs of the Jewish People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The Kopalman Foundation.
  2. ^ HOOKE, S. H. BABYLONIAN AND ASSYRIAN RELIGION (PDF). PROFESSOR EMERITUS IN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1953: 1–74. 
  3. ^ 3.0 3.1 Dell, Christopher. Mythology: The Complete Guide to our Imagined Worlds. New York: Thames & Hudson. 2012: 343. ISBN 978-0-500-51615-7. 
  4. ^ McIntosh, Jane R. Ancient Mesopotamia: New Perspectives.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ABC-CLIO. 2005: 221. [缺少ISBN]
  5. ^ McIntosh, Jane R. "Ancient Mesopotamia: New Perspectives". ABC-CLIO, Inc: 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2005. pp. 35-43
  6. ^ Caldwell, Wallace E.; Merrill, Edward H. History of the World 1. United States: The Greystone Press. 1964: 47. 

延伸閱讀

[编辑]